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遗址古建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博物馆

题目:数字赋能助力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探析

资料提供时间:2022-12-28

目录

更多

杨泠泠:奋力谱写云南文物保护利用崭新篇章 文章下载

杨泠泠:奋力谱写云南文物保护利用崭新篇章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讲话,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指出,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纲领性文献。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奋力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

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云南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全国各地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对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文物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党对新时期文物工作规律性认识,为做好新时期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磅礴力量。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云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丰富。是生物繁衍地、人类发源地、多元文化交汇地。有距今5.7亿年前寒武纪时期以三叶虫为代表的海洋脊索澄江古生物化石群、距今1.3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动物群、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和500万年前的元谋古猿化石、37000万年前泥盆时期的鱼类、18000万年至5000万年前中生代晚三叠纪至白垩纪时期称霸14000万年之久最大的陆生物——恐龙,使云南成为世界瞩目的探索生命演化和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成为我国古生物的故乡,人类生存、繁衍的摇篮。云南考古已近百年,元谋人化石地、晋宁石寨山滇王墓等重大发现,展示了红土高原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的历史画卷。改革开放以来的江川李家山青铜时代墓地等一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通海兴义遗址田野考古等,是百年中国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挖掘文物资源,全面整理、阐释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抗战时期,南迁的中央研究院曾昭橘、吴金鼎等考古学者来到洱海流域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并编辑出版了《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甲编》,开启了云南文物考古工作历程。1941年8月,万斯年等人到剑川县城北部,发掘出土陶火葬罐5件、粗瓷花瓶2件等,为云南最早发掘火葬墓的记录,并以《云南剑川元火葬墓之发掘》发表于1957年1期《考古通讯》。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3月,云南省文物委员会成立,其后相继成立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文物考古队(198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云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设立文物处。1988年,在省文物考古队基础上扩组建云南省文物考古所,负责全省文物调查、考古发掘工作成绩显著)。自1955年3月开始,由云南省博物馆考古发掘工作组开始第一次考古发掘晋宁石寨山墓葬2座,出土铜鼓等重要遗物。1956年开展第二次考古发掘,发现了“滇王之印”,并出版《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随后分别于1958年、1960年、1996年对石寨山进行了三次发掘,实属西南考古最重要发现。1965年发现“元谋人”,1972年发掘元谋大墩子、永仁菜园子、宾川白羊村、永平新光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云南石器时代考古打下了基础。1955年——1965年先后进行了晋宁石寨山、玉溪江川李家山、楚雄万家坝等古墓群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且颇具特色的青铜文物,是我国青铜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文物珍品。巍山垅扜图山寺院遗址发掘,腾冲西山坝古城址的勘探,以及昆明官渡羊莆头等滇文化遗址发掘,浓缩了古滇国的文明精华,使两千多年前的古滇国面貌得以比较完整地重现在人们面前。随后相继进行了昭通东晋霍承嗣壁画墓的清理发掘,1978年大理崇圣寺三塔塔藏文物清理出了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留下的最具代表性的佛教文物和石钟山石窟艺术瑰宝。云南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不仅因为它美丽如画的风景,更因为它绚烂多姿的文化,特别是丰富的文物遗产,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探究。

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有效利用。新中国建立以来,根据国务院通知要求,先后进行了三次全国性文物普查(第一次1956年,第二次1981年,第三次2007年),据2020年4月30日统计:(一)云南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共计14704项(其中一般性不可移动文物9679项)。(二)云南省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064项,居全国第十位(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0项,居全国第12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2项,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97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64项)。(三)云南省拥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区90个,在全国排名第十位(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居全国第7位: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会泽、通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9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5个)。(四)云南有中国传统村落708个,居全国第二位。(五)云南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世界自然遗产3项,世界记忆遗产1项。(六)云南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7项居全国第9位、传承人125人居全国第8位。(七)云南全省各地分布着历史遗迹、纪念建筑、文化遗址、古建筑、雕刻、绘画、书法艺术、古墓葬、石窟造像、碑刻题记等等丰富的文化遗产,犹如一部宏大的史书,完整准确地讲述着云南的历史。

大力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具体举措

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列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十九届六中全会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首次写入党的历史决议,“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中央深化改革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重大政策文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文物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级党委和政府文物保护责任意识显著增强。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文物科技创新,不断拓宽文物利用展示途径,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文物博物馆事业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2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具体任务为:一强化文物资源和文物安全管理。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单位认定,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云南文物资源目录,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工作机制。健全珍贵文物藏品档案,完善征集、登记、定级和退出机制。加强文物安全设施建设,严惩文物犯罪,强化文物行政执法和督察职责。二推动文物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文物领域基础研究成果、关键性技术和专有装备的运用,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文物科技保护、考古勘探发掘、博物馆展览设计布展、文物资源管理等领域的运用。推进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运用研发、成果转化。建设云南考古研究标本库、考古实验室。加快云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建设,推进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建设,完善藏品数据库,加大基础数据开发力度。建设“文游云南”数字开放平台和云南省文物考古所考古体验馆。建立所院联合实验室、科研工作站,创新协同机制。三全面提升考古研究水平。围绕“人类起源与旧石器考古”、“云南青铜时代考古”及“南诏大理考古”、“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等重点考古研究领域,深入开展古人类和现代人类起源、云南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与聚落形态、汉晋至南诏大理时期的古代城址、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等重大学术课题研究。积极推进遗址公园建设。四强化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加强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和抢救性保护工作,强化文物本体保护和风貌管控,严格审批涉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基本建设项目。严格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加快推进普洱景迈山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五强化革命文物保护传承运用。持续开展全省革命文物资源调查摸底登记。统筹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文山州左右江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滇西抗战史迹、西南联大旧址等重点革命文物系统保护与综合利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激发爱国热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推动博物馆和社会文物管理高质量发展。扩大全省博物馆规模数量,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完成云南博物馆群落建设。七大力推进文物活化利用。打造“古滇文化”、“南诏大理文化”、“茶马古道”、“滇越铁路”、“西南联大”、“滇西抗战”、“聂耳和国歌”等文博品牌。八壮大文物人才队伍。制定《云南省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评价标准条件》,推进文博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引进文物高层次人才。

不断推动文物国际交流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章指出,要推动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云南省加强文物交流与合作,建设南亚东南亚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基地,搭建交流平台,持续开展与东南亚国家的文物保护与区域考古合作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化交流、外援文物保护、藏品展陈、文物修复与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博物馆展览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学习强国2022-8-9

 

 

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文章下载

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和集中表达,其蕴含的影响力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竞争力后,可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无形资产和稀缺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今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创新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展示,焕发千年古都时代风采。”这无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文化遗产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接下来,西安需进一步挖掘自身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守护利用好珍贵历史文化遗存,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此提升文化遗产竞争力,实现文物保护、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协调融合,助推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打造多元化的文化遗产生产力。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其物化载体,如都城、帝王陵墓、礼制建筑、军事要塞、水利工程遗址及其相关物化遗物等,都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着眼于世界层面的文化意义,我国开展了重大线性文化工程的保护、文化标识工程,向世人展现了文明大国、东方大国、社会主义大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如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站在新起点,西安可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文明脉络这一主线,来构筑中华文明标识,向世界阐释、展示西安文化遗产价值的中国性、东方性与世界性。同时,要不断丰富拓展文化遗产产品体系,按照主题联合申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红色遗产、水利遗产、军工遗产等纳入遗产产品谱系。

第二,打造多样化的文化遗产消费力。在消费产品层面,要深化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外延,强化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结合本地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通过场景还原、故事再现、参与体验等方式,给消费者提供“可亲、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遗产产品;可重点发展“遗产+文旅融合+示范区”“遗产+夜间消费+夜宴、夜游、夜娱”“遗产+实景演出+演艺”“遗产+博物馆+主题休闲”“遗产+会展旅游+文化节庆”“遗产+特色婚庆+影视基地”“遗产+休闲体育+儿童游乐”“遗产+文化创意+特色街区”等产品。在消费方式层面,当前,散客出游占比越来越大,在线消费逐渐成为主流,在线预约等服务与游客满意度紧密相关,可以结合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平台,创新文化遗产消费方式,让科技赋能遗产、点亮生活。在消费渠道层面,政府可开展文化遗产惠民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开展主题文化遗产节日活动,扩大消费渠道,让文化遗产惠及百姓,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第三,打造一体化的文化遗产支撑力。据笔者研究,游客对西安文化遗产景区的导览服务、交通服务质量满意度普遍较高,但对酒店住宿、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满意度则比较低,再加上西安文化遗产景区主要游览方式仍以观光为主,缺少游客与景区的深度互动。因此,应进一步提升文化遗产景区承载力和支撑力,完善交通、酒店住宿、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便利度和舒适性;整合文化遗产资源,形成文化遗产产业集群,打造区域文化遗产综合体;成立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机构,确保对文化遗产的利用科学合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素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第四,打造多渠道的文化遗产传播力。近年来,文化遗产传播逐渐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由专业的学术交流逐渐向公众传播转变;二是由国家行政力量推动向公民的日常自觉行为转变。文化遗产传播具有大众化、数字化、娱乐化、体验化、情景化等特征,已形成官方与民间互动、线上与线下共存、专业与普通相容的大传播局面。在此背景下,在传播手段方面应突破以往单纯依靠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图书海报、科普宣传册等单一传播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多维电影、大数据、5G、VR技术、沉浸式体验、4D实景再现等影像化、数字化传播手段,借助影视作品、短视频平台、各类展演活动等,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在传播理念方面,应在国际视野下注重文化遗产的全球文化交流与展现,尤其是要发挥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的作用,拓展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保护技术的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构建以文化遗产为重要载体的中华文明对外交流传播体系。

第五,打造全方位的文化遗产管理力。在管理体制方面,要完善顶层设计,实施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地方政府属地管理体制,实现以保护有效性为核心、管理权威性为战略的新体制,尤其要重点解决文化遗址区土地问题、区内居民安置问题、遗址保护区的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机构的优化问题、保护利用工程实施主体问题等长期制约西安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核心关键问题。在管理模式方面,要围绕制度化、法治化、市场化、科技化四位一体的管理理念,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探索构建符合中国文化遗产特性和国情的中国特色管理模式。在政策扶持方面,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积极制定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土地划拨、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尤其是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

第六,打造协同化的文化遗产创新力。立足西安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结合未来时代所需,融合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充分发挥政府、市场、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理念、人才培养、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可以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就文化遗产关键保护技术及其装备进行创新,成立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创新基地或园区;通过创新积极推动“遗产+文化”提质化发展、“遗产+场馆”数字化发展、“遗产+演艺”常态化发展、“遗产+文创”内涵化发展、“遗产+数字”智能化发展。

西安日报2022-8-29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西安出实招 文章下载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西安出实招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近年来,西安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创新文物工作思路,加强城市考古、大遗址保护、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进城市建设、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反哺城市、惠及人民。

唤醒大遗址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方向,北临渭河,西倚公式河,东为团结湖水库,有一处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汉长安城遗址。中国历史上曾有13个王朝在西安定都,9个以汉长安城为都城,其中作为都城的历史近350年,实际使用时间近8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

自2012年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设立以来,西安市相关部门按照 “统筹城乡、改善民生”“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相融合”“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分步实施” 等原则,开启对汉长安城这座历史文化宝库的保护利用工程。

时不我待,几年内整理土地1万多亩,清理垃圾320万立方米,栽植树木5万棵,种植草坪260多万平方米,先后完成未央宫前殿、西安门、西城墙等162处文物本体展示工程,这座沉寂的大遗址被重新唤醒。

2021年,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3.2平方公里全面开放,二期2.91平方公里加快实施提升改造。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在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汉长安城遗址文化内涵,将专题展厅、景观栈道、园林绿化、现代农业景观串联,突出展示了汉长安城遗址风貌。

人和遗址逐渐在产生交互作用。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动员和引导群众关注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通过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汉长安城遗址公园也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如今,漫步在汉长安城遗址公园,可以近距离感受汉代文化遗产。春末夏初,市民群众纷纷来到汉长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踏青露营、休闲怡情。

“保护汉长安城遗址,客观实现了周边数万名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提升。大遗址与现代社会完美相融共生。”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这里将建设汉文化博物馆及相关文物保护、文化展示设施,活化历史场景,丰富数字体验产品、新型文旅服务供给,高质量阐释活化遗址价值,讲好文化故事,延续中华文脉。

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局部)。

探出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近年来,西安市创新文物工作思路,使西安文物资源价值全面彰显,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全面发力,文物工作地位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惠民成果全面呈现,探索符合市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迈出坚实步伐。

根据《西安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要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通过稳步实施一系列文物保护工程,西安市做出有益探索——注重文物的日常保养维护,加强濒危文物的抢救保护与修缮,市文物局先后组织实施西安城墙、钟楼、圣寿寺塔、小雁塔荐福寺明清建筑群、鄠邑区公输堂、隋唐长安城中轴线重点遗址群等一批重要文物保护工程。同时,推进西安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库建设,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重点加强重要田野文物巡护和文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文物消防工程、安防工程、防雷工程和文物建筑抢险维修工程、基层文物库房达标工程,确保文物安全。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西安市明确‘文保优先’的工作原则,不断提升考古工作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推进主动性考古工作,太平遗址、秦东陵一号陵园、江村大墓等重要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开展。”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持续提升汉长安城未央宫等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水平,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民生发展、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的理念,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在改善环境、惠及民生、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实施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探索构建了以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汉杜陵遗址公园等为代表的大遗址保护“西安模式”。

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明德门遗址公园建成开放,钟楼、西安城墙等一批文物保护工程稳步实施,杨官寨遗址、栎阳城遗址、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半坡遗址、姜寨遗址、丰镐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始皇陵、唐大明宫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陆续成为文物保护利用“西安模式”的最佳注脚。

文旅双提升

文物和文化遗产通过适当途径发挥作用,通过特定方式被大众所关注与分享,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全市文保大会以来,西安市牢固树立“融合发展”理念,积极将文物工作纳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历史文化片区建设与城市有机更新相结合,以旅游的传播优势带动文物资源“活起来”——易俗文化旅游片区建成开放,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碑林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融合项目稳步推进,打造“城市历史文化会客厅”,以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助推文旅融合,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以汉长安城遗址文旅融合发展为例:这里仍在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做好“遗址+”“文物+”的大文章,实施高品质文旅融合项目,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同促进遗址区民生改善,探索“大遗址与村民共生共存”的大遗址保护发展模式,让遗址区“原住民”和市民共享遗址保护建设红利。

新征程上,西安市逐步深化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通过云展览、云直播、云考古等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多维度展示文化遗产;实施元宇宙数字文创培育计划,让数字化内容呈现成为华夏文明新载体;借助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打造传播典型性、历史性、时代感突出的数字化产品,实现文旅融合双提升。

“云上国宝音乐会”开启博物馆旅游新潮流,“大明宫书院考古研学活动”“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未央宫遗址公园、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易俗文化旅游片区提升改造等项目社会各界反响良好……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题,以历史文脉守护和中华文明传承作为城市担当和时代使命,西安正在书写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最精彩的答卷!

陕西网2022-9-1

 

 

悠悠长江与古都南京的千年约定 文章下载

悠悠长江与古都南京的千年约定

江南,景色旖旎、人杰地灵,不仅气候温润、物华天宝,也是历代人文墨客的精神家园,被视为宜居宜业的人间天堂。

江苏新闻广播、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和江南大学联合制作特别策划“水润江南”,与您共赏江南风光,感受江南人文,探究江南文化……

南京是长江中下游的历史古都、文化重镇,也是江苏唯一一座跨长江发展的城市。自古以来,南京依江而生,拥江融合,伴江而兴。长江哺育了南京,南京的文化基因正是孕育于浩荡长江。南京城市文化的诞生与演变、南京城市地位的形成和城市气质的成长,都与长江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

诗意萦绕,

“人文名山”记录长江文脉

在长江南岸的栖霞山顶,有一处名为“始皇临江处”的景点。随着一代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乘兴而来,这座 “第一金陵明秀山”(清乾隆语)累积起丰厚的历史沉淀和绚丽的人文胜景,佛塔、石窟、碑刻遍布山间。

南朝初年,高士明僧绍在几番颠沛流离后,来到紧邻长江的栖霞山隐居讲学。去世后,他所居住的栖霞精舍被改建为栖霞寺。传承至今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有着“江南云冈”之誉的千佛崖石窟、唐高宗亲自题额的明征君碑、被梁思成高度赞誉的南唐舍利塔,印证着栖霞山绵延千年的璀璨文脉。

在南京的长江边,类似于栖霞山的“人文名山”比比皆是,幕府山、燕子矶、乌龙山、狮子山、绣球山、三山矶……这些并不算高的山丘无一例外都是登临望江的好去处,也皆有经典的诗词名篇流传后世。

明洪武年间,诗人高启登上雨花台远望长江,留下传诵千古的《登金陵凤凰台望大江》。狮子山上的阅江楼始建于明代初年,登楼眺望,奔流向东的江水好似就在脚下流淌。

作为长江三大名矶之一,三面临水、陡峭险峻的燕子矶好比展翅欲飞的燕子,江水在这里展现了激荡奔流的恢宏气势。朱元璋、龚贤、史可法、厉鹗、乾隆等明清人物都在燕子矶挥毫吟诗。

朱元璋的《燕子矶》如同打油诗,生动地将这位开国之君的豪气展露无遗。镌刻在燕子矶“乾隆御碑”上的《题燕子矶》则是写了四万多首诗的乾隆皇帝不多的佳作之一: “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这既描述了长江江岸变迁,也记录下了江边安宁的乡间田园生活。

好似一道绿色的屏风,连绵6000多米的幕府山竖立在南京长江南岸,山崖濒江,陡峭雄伟。幕府山人文胜迹星罗棋布,紧靠长江的地理优势给这里留下了一则则历史佳话。

幕府山的夹萝峰、达摩洞则见证了佛教禅宗初祖达摩与梁武帝的一段掌故。相传达摩从天竺而来,拜见梁武帝,却话不投机。他离开皇宫,过夹萝峰,在达摩洞小憩,又在幕府山下江边折一支芦苇渡江。在江北上岸后,达摩又留下了定山寺、长芦寺等相关遗址。

幕府山·五马渡

拥江达海,

南京长江文化蕴含海洋因子

直挂云帆济沧海,长江最终汇入广阔的大海,长江文化也因此被赋予了浓厚的海洋文化因子。南京不仅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也是下西洋船只的重要打造基地,更是郑和船队扬帆远航的出发地。至今,在长江南京段两岸,分布着多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点。

走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长江边的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眼前的三口长方形池塘看似普通却身份不凡,它们是当年打造郑和宝船的坞式工作台——“作塘”,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江船厂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静海寺和天妃宫建筑群矗立在长江南岸、南京城墙仪凤门之外。从名称就可推测,它们都是和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密切的古建筑。

明永乐九年(1411),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平安归来,明成祖朱棣下旨在江边建静海寺,以放置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奇珍异宝和名贵树种 。明永乐十四年(1416),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归来,又在静海寺旁建天妃宫,竖立于同年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至今保存完好,是研究郑和下西洋历史的重要文物,记录了下西洋远航途中大量珍贵的史料,被列为江苏省级重点文物单位。

沧桑巨变,

长江两岸记录百年风云

中国近代史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而第一次鸦片战争则是以《南京条约》(时称《江宁条约》)的签订而宣告结束,这也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正是在静海寺议定,在停泊于长江江面上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

南京西站如今已停用多年,其保留至今的建筑由杨廷宝先生设计。和如今的“落寞”不同的是,在100多年前,它是沪宁铁路的西端终点,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火车站之一。位于热河路广场的渡江胜利纪念碑落成于1979年4月,远望犹如一艘在长江江面上乘风破浪的战舰,如今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是江苏唯一一座跨江发展的城市,在长江两岸,一系列保存至今的交通地标、工业遗址见证了南京城市发展的百年沧桑历史。

中山码头和浦口码头隔江对望,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浦口火车站是津浦铁路的南端终点,落成于1914年,是一组保存完整的英式建筑群。这座异国风情的车站,记录了朱自清写在散文《背影》中的感人亲情,见证了孙中山灵柩运抵南京,更是今天中国仅存的几座老式火车站之一。而建成于1933年的下关浦口铁路轮渡桥、开通于196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同样是重要的交通地标,它们代表了百年来铁路、桥梁技术在不同年代的发展成就。

图源:weixiong

1899年南京下关开埠,江边商埠的码头、马路、银行、饭店、戏院、邮局、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工厂也纷纷建立,为这座城市不断添加活力。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星罗棋布于长江南京段两岸,向后人勾勒着这座城市依江而生、拥江融合、伴江而兴的发展轨迹。

搜狐网2022-8-9

 

 

杨大禹:对传统聚落与古建遗产保护传承的思考 文章下载

杨大禹:对传统聚落与古建遗产保护传承的思考

一、传统聚落因生活延续而伟大

传统聚落不仅受到地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也受到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支配。作为人类聚集地的传统聚落,既是各地方各民族人们长期为了生存和生产发展,不断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实践积淀和创造智慧的物质展现,也是特定地域环境人地关系、社群关系的空间反映,同时还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细胞,它的风貌与结构、发生和发展都是社会历史的反映和产物。

几乎所有的传统聚落,作为联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中介,从它们的地理分布、外部整体形态、内部空间结构、到聚落与周围自然环境、山水地形的紧密关系,都体现出因地制宜、和谐有机的共同规律。

传统聚落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所需,从其选址建设开始,首先考虑的就是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并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来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聚落空间体系。同时又充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断地改善和提升传统聚落的环境质量与场所精神,且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因其自身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限定或促进,也反映出彼此适应于不同地域环境及生产生活模式的差异特点。许多个性和特色鲜明的传统聚落,正是一个个展现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传统文化智慧积淀的明珠”。

但在近20年的快速城镇化建设发展中,传统聚落曾一度被忽视,一些村镇建设大拆大建、盲目建设导致的建设性破坏,使传统聚落数量急剧减少。冯骥才先生说:“中华民族最久远绵长的根不在城市中,而是深深扎根在古村里。中国最大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和总合是古村落”。很明显,中华民族最深的根在这里面,中华文化的灿烂性、多样性和地域性体现在传统聚落里面,文化的创造性也在传统聚落里面,并在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调适更新,为人们的生活延续而持续创造。

二、古建遗产因民众使用而精彩

同样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见证和民间智慧的结晶,遗存至今的古建遗产具有时空一维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毁损消失,即便能恢复重建,但其承载的诸多历史文化信息与价值都将付之东流。

每一座标志性的历史古建,不论是其外部空间形态,还是独特的建构技艺,都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潜在的遗产价值,也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包括那些与古建遗产密切相关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振奋人心的事迹。也不论其建筑宏阔高大、挺拔俊秀,还是小巧雅致、朴实无华,这些遗存各地的古建遗产,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历史的展示和叙述,向人们传递着各地方、各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乡俗民愁,且每一座建筑都真实地记录着各民族的创造智慧与建构经验,展现出建筑文化多样性特点。结合不同功能的置入与使用,后代的人们在这些古建遗产中进行相关的活动时,自然而然地形成与历史的对话,受传统文化的感染。

吴良镛院士曾说:“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建筑之间,融汇在日常生活,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现时影响性,延续建筑的历史文脉,对城市发展和居民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建筑历史文脉传承的“文化基因”,正是由一座座古建、一个个历史文化城镇,以不同的承载方式汇集而成。每一座古建筑及其古建筑的每个构件,都有其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要留住乡愁,传承文脉,都要靠这些古建遗产来传承和启迪。

三、文化需要坚守,遗产需要保护,民族技艺更需要传承

伴随着国家对传统聚落和古建文化遗产保护的越来越重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于是从2018年9月国家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要求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遗产等。

到2021年9月发布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要在2025年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体系,初步构建起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体系。要求“完善制度机制政策、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解决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理念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新要求,特别是在大力加强特色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今天,对于这些“活着”且十分珍贵的传统聚落、古建遗产等文化资源,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好传统聚落与古建技艺精华,如何按照《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总体要求,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通过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需要我们扎根乡土,深入挖掘传统聚落与古建遗产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和建构技艺精华,从整体角度和文化自信的高度去重新认识,在坚守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保护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要求,不仅要保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聚落和建筑遗存,更要把它当作城乡未来发展的文化资源来传承利用。立足传统聚落与古建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促进城乡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精心守护好城乡遗产的“根”和“魂”,让传统聚落与历史古建等城乡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当然,对于传统聚落与古建遗产的保护传承,不仅只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现在和未来而尊重过去。对传统聚落与古建遗产的保护传承,就是要围绕着上述保护传承的总要求、总目标,对现存传统聚落、建筑文化遗产和空间环境特色进行有效的保护管理,并从整体上保护它们的独特个性和场所魅力,实现传统聚落的振兴和持续发展。

换言之,对于传统聚落的保护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通过对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协调性、环境生态的适应性、营建实态的科学性、人文情态的和谐性、演变动态的规律性的分析研究,客观评判总结传统聚落具有的多重价值;二是从聚落文化的活化再生、生态重塑与产业发展来弘扬传统聚落优秀文化、保护传统聚落生态环境,针对节点信息的重塑、构成肌理的延续及景观风貌的导控,形成对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与品质提升;三是借助对传统聚落的物质空间活化、文化生态传延、思想智慧弘扬、营建技艺转译,有序推进传统聚落的振兴发展。

对于散布于传统聚落中的古建遗产,不仅要保护传承其所具有的选址格局、空间形态与建构技艺特征,还要厘清其建构技艺的构成、源流及其文化关联,充分展示古建遗产具有的非凡气魄与卓然风范。因为任何一个地方的古建遗产,不论其规模大小、建构工艺精湛或粗犷,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基本表征,是社会与它所处地区相关文化关联的基本表现,且它们大多都是以“层叠型”的特点将建筑形制、空间结构、建构技艺和经验智慧等诸多信息“层叠交织”在一起而呈现出来。

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其核心实质,才能做到有效保护传承。正如日本学者青木幸夫认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保护问题”,而所有的古建遗产是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最精华的部分,对它们的保护应该被视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部分,以此来唤起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从这个意义去理解古建遗产的保护,才更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中国民族建筑2022-8-17

 

 

让敦煌文化和文物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文章下载

让敦煌文化和文物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勇毅前行,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今日起,《酒泉日报》推出“我们这十年”主题宣传特别报道,全面反映新时代十年酒泉发展的伟大变革、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深入报道十年来群众身边看得见的巨大变化和摸得着的实惠,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大决心、更大干劲奋进新征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敬请关注!

让敦煌文化和文物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是人民之福,也是神圣使命。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研究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和文化交流对话,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省委、省政府及酒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下,敦煌市近年来不断深化敦煌文化的保护弘扬,推动敦煌文物保护事业由抢救性保护迈向预防性保护,切实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全力构建敦煌文化对外传播体系,着力在平台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发力,努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方位落地、创造性转化,在敦煌文物保护、文化弘扬等方面奋力书写崭新篇章。

加大保护力度

让文化遗产更璀璨

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这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保护、研究莫高窟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使命,我们是实际的担当人,就一定要勇于把责任担起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文物专项保护条例和保护总体规划,坚持将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工作纳入法治化和规范化管理轨道。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数字敦煌”构想,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2004年以来,先后成立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省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机构及国内40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探索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问题。博物馆和藏经洞陈列馆的建成大大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停留时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让全球各地网友实现了360度虚拟游览石窟。

人流量、相对湿度、风蚀数据……在敦煌石窟监测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20多项不同监测内容,通过600多个监测设备,实现了对洞窟的实时监测,可对洞窟进行更全面、科学的预防性保护。

“我们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联合攻关,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强科技石窟保护之路。”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敦煌研究院在国内率先进行文物数字化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壁画彩塑数字化技术,制定了14项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标准与规范。成功申报包括“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多场耦合下土遗址劣化过程及保护技术研究”“丝路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个,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67项,获得授权专利45项,制定行业标准7部。

6月15日,敦煌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创刊发行,将更好地推动敦煌乃至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敦煌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悬泉置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玉门关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等,敦煌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的指导意见》,保证了中央和省、市关于文物保护的决策部署在敦煌落地见效。敦煌还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文物标识标牌树标立界工作,文物及其周围风貌得到了有效保护。

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春生说,《敦煌佛爷庙—新店台墓群保护规划》《阳关遗址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敦煌市沙州故城保护规划》《白马塔保护利用规划》《寿昌城遗址保护利用规划》等文物遗址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保护规划》已提交国家文物局二次审核。

王成是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阳关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员,他每天都会在遗址附近巡查,阻止车辆进入保护区、修缮遗址标识牌和围栏、发放文物保护宣传册,并向附近村民讲解遗址的历史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这几年,人们保护文物、爱护文物的意识明显增强,基本没有发生过破坏遗址的行为。”王成说。

创新展示方式

让文物宝藏“活”起来

文物和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要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游客观看《梦幻佛宫》球幕电影时惊叹连连,恍若置身艳丽华美、如梦似幻的洞窟之中,飘逸的飞天、肃穆的佛像、虔诚的供养人触手可及、近在咫尺,细节纤毫毕现,实现了石窟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双赢。

“我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了《千年莫高》《梦幻佛宫》两部电影,太震撼了。”四川成都游客杨佳尘说,“我是第一次来敦煌,旅游体验非常好。”

7月22日,敦煌唐代服饰文化暨创新设计展与第五届敦煌服饰文化论坛在敦煌举办。赵声良在致辞中说,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是敦煌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魅力,把敦煌服饰文化研究引向深入,同时通过创新设计为社会服务,让敦煌文化更有活力。

走进敦煌博物馆,仿佛徜徉历史长河。敦煌建筑、彩塑、壁画艺术和佛教文化及历史人物陆续“登场”,与游客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仅仅保留下来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发掘文物和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服务于当下。”敦煌博物馆馆长石明秀说,近年来,敦煌博物馆不断改进公众服务,下大力气挖掘文物蕴含的中华优秀文化,积极探索博物馆传播力建设,开展分众化讲解服务,开办博物馆历史文化课堂,创新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推出菜单式主题讲解和生动活泼的文创产品,吸引更多人关注并探究敦煌文化,让珍藏在博物馆的宝藏“活”起来。

“活”起来的不止馆藏文物,还有壁画。

“融迦陵仙鸟为灵,汇壁上丹青为意。大家好,我是敦煌仙子伽瑶。”6月15日,在由敦煌研究院和腾讯联手打造的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发布会上,首位数字敦煌文化大使——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人物伽瑶亮相。伽瑶的原型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声音婉转如歌的神鸟“迦陵频伽”,服装纹饰及配色等设计灵感来自《都督夫人礼佛图》中的供养人和莫高窟第217窟《观无量寿经变》中的菩萨。未来,伽瑶将以丝路文化科普、IP创新跨界合作等方式与大家见面,还将成为“云游敦煌”首位数字讲解员。

丰富文创产品

让敦煌文化“潮”起来

近期,敦煌壁画收藏卡牌上线,开发团队为卡牌设计了AR效果,通过手机可让卡牌上的壁画内容动起来。奔跑的九色鹿、演奏的乐工、舞动的飞天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关注。而敦煌系列数字文创藏品的发售,则让敦煌文化艺术和传说故事获得全世界收藏爱好者的高度关注,6月18日一经推出即迅速售罄。

2019年10月,“敦煌博物馆送王一博滑板”和“王一博感谢敦煌博物馆”话题在微博登上热搜榜并引发热烈讨论,创造了4.1亿的阅读量。青年演员王一博在收到敦煌文创滑板后发微博感谢敦煌博物馆,并表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艺术与爱,呼吁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参与保护传统文化,引发了年轻群体对敦煌的向往。近年来,国潮文化兴起,敦煌博物馆也与各大品牌、创作团队合作推出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时尚的设计和语言表达受到许多人追捧。

“流量让更多年轻人看到敦煌、了解敦煌、走进敦煌。”敦煌博物馆馆长石明秀说,“近年来,敦煌博物馆先后与华为、网易、京东、肯德基、联合利华等公司和品牌跨界合作,与《极限挑战》《这就是街舞3》等综艺节目联合进行内容打造,让敦煌文化以多种形态发声,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创产品为载体创新文物传播方式,以与时代融合、多元、包容的姿态开启与世界的对话。”

推进文旅融合

让文化载体更多样

在无数人的不懈保护、传承和发扬下,历经千年的敦煌如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无数人今生一定要去的地方。

22岁的小七是敦煌人,去年4月大学毕业后回到敦煌,成为旅拍摄影工作室的摄影师。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专程到敦煌拍写真,为了引流,摄影工作室5月1日开通了直播账号,小七当上了主播。“我像一个在线导游,把家乡好看好玩好吃的东西介绍给全国的朋友。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很喜欢敦煌。”小七说,他正在不断学习敦煌文化和相关知识,希望未来能把直播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通过他了解敦煌文化、爱上敦煌。

同样被敦煌文化吸引的还有在抖音上拥有89万粉丝的主播“奥大粒”。这个成都女孩辗转敦煌各热门打卡地做户外直播。“原本计划在敦煌直播一周,但敦煌的文化和美景让我停留了两个月。”“奥大粒”说,她在直播间跳舞之余还会普及敦煌文化和相关知识,推荐敦煌景点和李广杏。

敦煌市注重通过打造文艺精品展现敦煌文化之美,《丝路花雨》《又见敦煌》等艺术精品剧目频频亮相国内外舞台,也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观看。“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绝色敦煌——文化时尚秀”“丝路明珠——敦煌石窟在威尼斯”等敦煌文化艺术精品展览相继走出国门,尽现敦煌文化艺术魅力。敦煌市还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内涵,邀请阿来、叶舟等名家采风,创作推出《敦煌本纪》《莫高学堂丛书》等一批以敦煌为题材的文艺精品。首部亚洲文明对话题材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让人们在领略两座世界文化遗产神奇壮美的同时,接受了一次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文化洗礼。

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是包容开放的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中国唯一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目前已举办5届。敦煌市充分发挥文博会效应,先后举办“流光溢彩——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古玻璃珍品展”“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150余场次,为弘扬敦煌文化搭建起合作交流平台。特别是以“文化圣殿·人类敦煌”为主题的2021“东亚文化之都·敦煌活动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中日韩敦煌文化交流成果展和“敦煌之韵”文艺演出、“潮起敦煌”主题文创展、“情系敦煌”书画展等20多项重点活动和百余场分项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多元素展现了敦煌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城市魅力。

7月30日,舞剧《丝路花雨》云端全球首播,两个小时吸引了超20万人在线观看,打开了展示敦煌文化的全新窗口。

剧中最盛大辉煌的一幕是“金光千佛”出场,美丽婀娜的敦煌飞天化身千手观音,在灿烂耀眼的金色灯光笼罩的舞台中缓缓出现,刹那间,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绝美的舞台效果让台下掌声雷动、群情激昂。

这不正契合了“敦煌”二字的本意么?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实施意见》,把敦煌文化传承弘扬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形成规范、研究阐述和传播推介水平明显提高,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作用更加彰显,繁荣发展敦煌文化取得历史性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巩固,敦煌文化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魅力更加凸显,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更加彰显,为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作出甘肃更大贡献。

敦煌,辉煌继续。

酒泉日报2022-8-19

 

 

满怀珍爱尊崇之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 文章下载

满怀珍爱尊崇之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

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古厝连绵……坐落在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是这座城市文脉的重要依托,也是闽都文化的重要标识。

夏日里,在坊间巷里欣赏“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美,在严复故居领悟先贤的科学与爱国思想,在许厝里感受福州古厝保护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三坊七巷,这张闽都文化“金名片”穿越历史,熠熠生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包括三坊七巷在内的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前瞻性思想理念,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探索实践,为赓续福建文化的“根”与“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福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他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一年多来,福建省、福州市牢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守护八闽文化、闽都文化的“根”与“魂”。去年,成功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世界遗产总量增至5处,跨入遗产大省行列;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持续推进,成效显著,在更大的舞台讲好“福建故事”。

三坊七巷全景

牢记嘱托,完善提升古老坊巷

夏日炎炎,三坊七巷依然人气满满,不少市民和游客戴着口罩,散步、参观、购物。古老的街区,在新时代依然活力四射。

走进郎官巷,来到严复故居。“严谨治学 首倡变革 追求真理 爱国兴邦”,故居墙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为严复所作题词跃入眼帘,参观者纷纷留影打卡。

去年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考察,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汇报。30多年前,正是在他的重视和推动下,三坊七巷得以免遭破坏,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保留至今。

1991年3月10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决定对林觉民故居进行保护和修缮,并议定了加强文物保护的7件实事,由此衍生出惠及长远的“四个一”机制——成立一个文物局、一支考古队,增加文物部门一颗“印”,每年安排文物修缮经费100万元。福州文物保护事业从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亮也在现场。“总书记参观了严复故居内的展陈,在甲午海战展板前看了很久,还与我们进行了交流。他对严复思想非常了解,也非常关心。”陈亮回忆说。

“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总书记的嘱托,掷地有声,激励着“三坊七巷人”持续保护好文化遗产,让其焕发出新的光彩。

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礼训介绍,一年多来,他们从软硬件等方面全力推进三坊七巷新一轮保护提升工作,主要体现为:

在古厝保护方面,福州市根据街区现状,探索“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方式,目前已对张经故居、沈葆桢故居等6处重要古建筑进行修缮;

在拓展内涵方面,深入挖掘和弘扬严复思想,于去年4月举办纪念严复逝世100周年学术报告会,推出了严复故居VR云游览路线。同时,推进沈葆桢故居等30处文化展示馆的提升建设工作,还引进工艺美术师和艺术工作者入驻等,让三坊七巷品质更好、内涵更丰富。

此外,名城公司还连续推出7条“跟随总书记的脚步逛坊巷”专题线路,融合名人故居、明清古厝、保护修复成果展以及非遗文化展示等,展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福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前瞻性思想和实践成果,大受游客欢迎。

位于光禄坊的许厝里,原是侯官许氏家族故居。经过修缮提升之后,福州市在其内开辟了“三坊七巷保护修复成果展”,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推动三坊七巷等福州古厝保护的生动故事与工作成效。

历经一年多努力,三坊七巷保护提升成果显现。去年,三坊七巷游客量接近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35.36%,已连续多年破千万人次,成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今年,入选了首批国家级休闲街区,还获评“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优秀案例”。

古色古香的南后街

传承理念,保存城市历史文脉

“变化很大!”常年穿梭于古厝之间,全国“最美导游”黄玉麟对这一年多来福州保护文化遗产的成效感受很深。

对于这些变化,他可以一一细数:位于鼓楼区的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今年初开园,26处摩崖石刻重见天日,让人感叹乌山文化底蕴之深厚;位于台江区、由爱国侨领黄乃裳筹建的百年建筑——青年会经改造提升后开放,成为新的文化地标,为“闽江之心”增辉……

“一年多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对待文化遗产,着力推动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努力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福州市领导说。

习近平总书记30多年前开创的好的经验做法在传承、弘扬和提升,最典型的就是当年议定的“四个一”机制:

“一个局”不断优化提升。去年底,福州市新组建福州市文物局,作为市政府组成单位,人员编制20名。同时,各县(市、区)文旅局全部加挂文物局牌子。

“这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第四家单独设立的文物局。福州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和力度。”福州市文物局局长吴聿建说。

一颗“印”精神内涵在延续,实现福州城建项目“要动工,必考古”,一年盖印千余次,保护了一批地面、地下遗存;“一支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去年培训、考核、甄选出92名合格工匠,并成立“福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已有129名专家入库;“一百万元”经费,2022年已增加至1300万元。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去年以来,福州市高质量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共完成林则徐故居等84处文物修缮工程,全市新增公布不可移动文物80处。目前,福州全市共有4783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6处。

保护文化遗产,既要注重单体保护,也要注重规划引领,系统性保护。福州市统筹规划,一以贯之。

“我们已编制完成《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和19处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历史建筑群的保护规划,以及全市23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委会副主任朱祖辉介绍,福州正加快构建全市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名城保护体系,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夯实文化根基。

规划引领之下,位于台江区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后引入和调整业态,打造夜色经济示范区,让这个闽商发祥之地再现往日繁华;位于仓山区的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注重恢复历史山水格局,重塑美好田园风光。

除了规划先行,还要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市工作期间亲自推动制定的《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最早的保护条例之一。在此基础上,福州持续推进名城保护立法体系建设,公布实施《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等,并修订《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去年底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游客观看严复历史展

活化利用,打响闽都文化品牌

文物要保护好,还要活化利用好,这就需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7月12日,一场《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学习践行活动在台江区苍霞街道“苍霞人家”生活馆举行。“老苍霞”唐庆旺深情讲述了苍霞从棚屋区蝶变为幸福新城的故事,带领现场群众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当年领导福州棚屋区改造的生动实践。

这座“苍霞人家”,原是曾氏祠堂,是台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活化利用、布置展陈,这里成为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推动苍霞棚屋区改造过程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日常便民服务和社区文化活动的复合型场所。”台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包括“苍霞人家”在内,福州市不断探索“文物+非遗”“文物+文创”的利用新模式,并结合文物建筑自身特色,推动文物建筑有效合理利用。

缘此,不少老建筑纷纷“变身”百姓身边的文化场所:三坊七巷林聪彝故居成为福州城市会客厅,上下杭罗氏绸布庄辟为非遗展示馆,烟台山亭下山37~49号民居成为文创基地,永泰仁和庄也被打造成创客空间。

游客在郎官巷口留影

活化文化遗产的“点”,还要由“点”到“线”——整体打造历史文化街区。

去年以来,三坊七巷街区内,“虾油味儿”越来越浓厚了,在这里,可以听闽剧、品肉燕鱼丸,也可以喝咖啡、买奶茶,传统与现代实现巧妙融合。“这源于我们不断优化调整商业文化业态布局,积极引入优质、成熟的休闲类和文化类品牌,并逐步提高非遗传承业态比重,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商业、旅游融合发展。”林礼训说。

据介绍,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福州市采取保护型、文博馆所型、旅游景观型、文化商业改造型等不同模式进行保护开发利用,以古代、近代、现代的时间线和文化线,强化闽都千年层叠的历史格局展示,推动“闽都故事”“福建故事”全面融入“中国故事”。目前,福州已打造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近300条传统老街巷。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好了,各项文化活动就有了舞台。去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榕城举办。东道主福州抓住机遇,讲好闽都文化故事:精心安排了《寻梦·坊巷》等57场线下文艺展演活动和10条嘉宾参观考察路线,展出寿山石雕、软木画、脱胎漆器等特色非遗,受到海内外嘉宾点赞。

“2021年至今年6月,三坊七巷等五大街区已经举办了各类活动3137场,举办街头艺人表演2577场,圆满完成了世遗大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海丝奇妙夜等重大活动的文化展演任务,受到市民游客的广泛欢迎,五大街区2021年人流量达2298万人次。”林礼训说。

背靠“数字福建”“数字福州”,文化遗产的活化方式还在不断创新。今年3月,福州闽剧数字博物馆上线仪式在上下杭闽剧大观园举行。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得主悉数登台,带来经典闽剧《赵氏孤儿》《双蝶扇》《林则徐复出》等精彩选段,让观众在低吟浅唱间体会古建筑的静态之美和传统戏曲的活态传承。

此外,福州古厝数字博物馆平台已基本建成。这个全景式、三维式、互动式、一站式的数字博物馆,将集中展示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足不出户,在云端就可以欣赏福州古厝之美,将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上下杭夜景

记者手记:守好“家底”,讲好“福建故事”

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参观三坊七巷,走访严复故居、林觉民故居等修缮完好的古建筑,可以深刻地感受中国近现代史的沧桑,感悟闽都文化的无限魅力。倘若这一批历史文物古迹被破坏,三坊七巷文化就成了“无根之木”,福建的文明发展史在近现代这一段就缺少了承载依托。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有了这些文化遗产,就能让文明看得见摸得着、一代代传下去。我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丰富,因此,把这些“家底”守好,是当代人的重要责任。

首先,我们要怀着珍爱尊崇之心,继续把文化遗产保护好。近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我省一方面以修旧如旧为原则,保护修复了严复故居、沈葆桢故居等一大批文物和历史建筑;另一方面,发挥“数字福建”等数字优势,把科技手段融入文物普查、文物安全实时监控等中来,让文化遗产保护更专业化。

其次,还要把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的好理念、好经验总结好、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了许多前瞻性思想理念,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探索实践。这些,是福建的宝贵财富。目前,福州在三坊七巷严复故居、许厝里等地,通过展陈布置和提升,让福州古厝的保护故事、严复精神的挖掘弘扬故事等广为传播。

此外,在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方面,要善于探索新方式新手段。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终究需要利于百姓生活。近年来,我省在不断尝试“文物+非遗”“数字+文物”等新手段,让文化遗产离市民更近。去年7月,以第44届世遗大会在福州召开为契机,福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展示了文化遗产融入生活的经验和成果,如上下杭、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的古今融合。这些活化利用的尝试,让福建文化走向全国、传扬海外,助力打响“福”文化品牌。

保护好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肩扛重任,要挖掘好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创新推出更富创意的文化产品,持续把“福建故事”讲透讲好。

福建日报2022-7-27

 

 

山西:历史文化遗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文章下载

山西:历史文化遗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众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普查可移动文物320余万件/套。这些文物遗存不仅是宝贵的文明财富,更是山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澎湃精神动力。

牢记嘱托,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持续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不到5年的时间3次到山西考察调研,每次都会考察文博单位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山西做好文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文物事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山西省委常委会将文物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专项巡视。山西省文物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守正创新,文物保护利用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1年2月,云冈研究院被提格为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云冈石窟保护和“云冈学”研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全国文博系统首家先进计算中心在云冈研究院建成,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院士科技创新中心在云冈研究院落地。

大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永乐宫壁画保护修复项目、平遥城墙保护修缮工程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得以实施,古建筑安全形势逐步好转,特别是国省保古建筑基本无重大险情,古建筑保护工程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平顺天台庵等6项文保工程获得“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奖。

新的历史时期,山西文物保护工作由实体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转变。2014年起,山西启动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保护工程,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数字化采集和信息化管理,初步建立了全省文物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库。

“文明守望工程”是山西结合基层实践探索,率先在全国以省政府名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生动实践。山西省文物局作为牵头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各市县政府积极推进落实。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认领认养文物建筑300余处,吸引社会资金近3亿元。

激发活力,将山西文物故事讲好讲“活”

近年来,山西省文物工作者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深化文物价值挖掘研究,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努力释放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

“云冈艺术展”“观妙入真——永乐宫的保护与传承特展”“盛世的微笑——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特展”等先后在国内外巡展,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作用凸显。其中,山西青铜博物馆“吉金光华”基本陈列被评为第18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2021年,为献礼建党百年华诞,山西博物院“初心映三晋 百年铸辉煌”和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在太行山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革命文物精品展”入围中宣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博物馆“文化中枢”阵地作用日益凸显。全省博物馆数量由114家增至197家。办展数量由200余个增加到700余个,举办社会教育活动由1000余场次增加到5000余场次,参观者由2000余万人次增加到2600余万人次。

为了增强文物陈列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性,山西坚持展示方式与展陈内容相结合,合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VR、三维建模、360度全景导览等数字技术已成为博物馆的标配。特别是近两年来,山西各级博物馆相继推出“云观展”“云游览”“云讲座”“线上展览”“线上课堂”等系列活动,通过全景导览等技术呈现展厅和文物,让观众足不出户即可“云游”博物馆。

深挖细研,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博力量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省考古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全省考古工作管理,提升考古发掘与研究水平,构建新时代考古工作新格局,全方位推动山西省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围绕“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等重大课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山西地下文物资源特点,重点开展了襄汾丁村、沁水下川、襄汾陶寺、兴县碧村等30余项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1万平方米,出土标本近万件。固镇瓷窑址、酒务头墓地、西吴壁遗址分别入选2016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九原岗北朝壁画墓、陶寺北两周墓地、西吴壁遗址荣获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六大考古新发现”荣誉。同时,积极主动做好全省大型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共组织开展了430余项涉及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项目,发掘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既抢救保护了一大批地下文物遗存,又保障了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事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国家文物安全。近年来,山西十分重视文物安全,多措并举,通过连续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累计移交追缴文物45493件文物,榆社邓峪石塔塔身、云冈石窟第7窟主室西壁左侧天王头像、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等陆续终归故土。

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下一步,全省文物系统将持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踔厉奋发,奋力推动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旅中国2022-9-15

 

 

“古廊桥有了新保镖”:数字赋能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文章下载

“古廊桥有了新保镖”:数字赋能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温度异常,请尽快处理!”近日,浙江泰顺县“国保”北涧桥,一名游客在桥上抽烟触发了温感器,后台经过数据分析,自动调用桥上AI系统,智能捕捉火险画面,立即发出警报,同时派单给日常巡查的文保员进行劝阻。在文化遗产监管保护应用上线调试当天,“应急一键达”发挥实效,多起火险隐患得到快速处置。(8月10日《浙江日报》)

前不久,万安桥引发公众对木拱廊桥等古建筑保护的讨论与反思。“万安桥被烧毁”犹如一面镜子,既折射出风险防范存在漏洞与空子,也观照出古建筑保护存在短板与不足。与其事后进行“亡羊补牢”,还不如事前实现未雨绸缪;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并非易事,单纯依靠人力难免力不从心。

作为文化遗产大县,泰顺县现有古廊桥32座,其中“国保”级廊桥15座。此外,还有其他不可移动文物1194处。然而,全县专职文物保护工作者仅有十多人,“小马拉大车”矛盾突出。当地虽有专门的法律保护廊桥,但也缺乏有效预警和高效监管手段,文化遗产保护亟需注入“新鲜血液”,亟需新方法新手段。

在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今天,文化遗产保护也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作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之一,“廊桥监管保护一件事”探索从“日常监督+文物执法+司法协同+应急处置”全方位保护覆盖向“决策服务+价值挖掘”有效延展的文化遗产保护做法,彰显了“敢为人先”的担当与勇气。

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廊桥监管保护一件事”能够实现廊桥体征精准画像、1公里集雨区气象预报、桥身温度异常和烟雾警报、险情应急处置一键达等功能,变人力盯守为AI智控,既能够让人们“轻装上阵”,也让廊桥监管保护精准化,实现了减负增效,在风险防范上下足了绣花功夫。

古建筑本质上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廊桥精密结构,应用于研学实践、旅游导览,以及不慎受灾后的修复参考;此举有助于激活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只有一手抓风险防范,一手抓传承保护,廊桥等古建筑才会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廊桥监管保护一件事”不仅是新技术的运用,也是观念的重塑和更新。打破各个部门的“信息孤岛”和条块分割,实现多方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古廊桥有了新保镖”说到底就是运用新技术助力治理智能化,实现了治理机制的改革与治理技术创新的有机融合。

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当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完全依靠有限的人力,就会陷入“主要靠运气”的困境之中;通过数字赋能让古廊桥有了智能化的“新保镖”,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现代化水平,显然值得学习借鉴。

东方网2022-8-11

 

 

守护历史遗产 赓续千年文脉 文章下载

守护历史遗产 赓续千年文脉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简称“考古遗址公园”)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市新建区铁河乡、大塘坪乡境内,濒临鄱阳湖,遗址公园规划面积12.03平方公里,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昏侯国遗址(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为核心,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及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2017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海昏侯国遗址所揭示的国都、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及平民墓葬区的完整布局,集中展现了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历史风貌、园寝制度和筑城风格,是研究西汉侯国历史最典型的大遗址。

溯源寻根

——鄱阳湖畔惊现汉代侯国遗址

竹帛烟消,沧海桑田,悠悠大汉已去两千余载。虽然史家大笔如椽,文豪华章典丽,但人们从若隐若现的史书文字中所能追寻到的海昏侯国故事,仅仅是个谜一样的传说。而伴随着一阵举报电话铃声的响起,距今2000余年的侯国神秘面纱由此揭开。

2011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文物部门立刻对该墓葬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当年4月初,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对该古墓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并成立专家组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勘探发掘正式启动。十余年间,广大考古工作者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考古勘探约53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约1万平方米,发现了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的一系列重要遗存,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侯国都城聚落遗址,也是世界级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图片

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海昏侯国遗址由国都紫金城城址、墎墩山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园、城址西部和南部墓葬群组成。紫金城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城墙总长约7516米,城址保存完整,保护范围达4.73平方公里。遗址墓葬群保护范围为1.33平方公里。刘贺墓园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墓主人身份明确、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出土文物品类数量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墓葬。海昏侯世袭四代,侯国延续至东汉末共168年。

人物独特,故事传奇。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一生经历了王、皇帝、平民、列侯四个身份的转变,人物独特,故事传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独一无二。

内涵丰富,价值突出。刘贺墓园自2011年考古发掘以来,共出土了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简牍、木牍等各类精美珍贵文物10000余件(套),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刘贺墓园考古发掘对研究西汉列侯等级墓葬的埋葬制度、丧葬制度、丧葬观念提供了实物印证,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汉代的物质文化风貌,对于解读阐释西汉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流考古,影响深远。刘贺墓园是继长沙马王堆、广州南越王墓之后,我国第三次由国家文物局亲自组织、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世界遗产标准,委派国内著名考古专家、多学科联合动用最先进的考古发掘手段而进行的考古发掘,发掘过程由央视直播,引起业内轰动、全国瞩目、世界关注。考古发掘取得丰硕成果,囊括了2015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田野考古奖、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等中国考古四大奖项,2019年被授予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奖·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文化传承

——走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结合创新之路

海昏侯国遗址蕴含丰富中华文明成果、具有重大文化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和国家“十四五”规划。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惊世而出之时,江西便决定走一条文化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结合的创新之路——在海昏侯国遗址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其兼具历史遗址考古发掘、保护利用与文旅融合功能,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文化需求。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利用,提出了“三四三”总目标,南昌市委、市政府巨资投入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简称“遗址管理局”)遵循整体保护与传承创新的工作思路,坚持保护优先、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三四三”融合发展的基本定位,扎实推进海昏侯国遗址保护传承利用。

图片

整体性保护,规划先行。遗址管理局邀请国内外著名文物保护、规划、建筑界知名专家教授领衔,以打造世界一流遗址公园作品的要求,科学编制了《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保护规划》《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铁河乡总体规划(2017-2030)》等一系列规划,为海昏侯国遗址文旅融合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遗址保护规划在53.97平方公里范围内,对海昏侯国遗址实行分层次保护;遗址公园规划12.03平方公里范围,分为遗址博物馆区、墓葬展示区、紫金城展示区、考古预留区、入口功能区、历史体验生态休闲区等6大功能区;两乡总体规划107.8平方公里范围,突出打造文化遗产展示、文化体验、滨湖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等五大主导产业。上述规划完成,为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世界一流遗址公园奠定了扎实基础。

立体化保护,守护遗址。做好遗址及出土文物的保护研究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和条件,2020年,江西省政府出台《江西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办法》,通过立法推动文物保护法治化进程。按照遗址保护规划,遗址管理局分步推进遗址本体保护、日常监测、环境整治和风险防范。刘贺墓园保护展示工程,实现对刘贺墓园本体保护,消除墓园遗址安全隐患。刘贺墓环境整治等项目恢复墓区历史风貌,实现自然环境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协同保护。构建遗址公园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安全保护体系,遗址连续多年实现“安全年”。

有效化利用,挖掘价值。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当下我国最为普遍的一种整体保护模式。保护对象从物至人,并扩大覆盖遗址周边环境,使得保护内容逐渐深化。一方面,遗址公园通过展陈大量精美文物,使用复原设计和“重建”手段“再现”历史场景,让文化遗产具备可观赏性,实现其科普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在保护遗址的同时,考古遗址公园又可带动当地文旅经济,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化解了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目前,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6大功能区中,已开放入口功能区、遗址博物馆区和墓葬展示区,初步展示了海昏侯国遗址的格局、形制、历史环境,呈现了遗址的核心价值。

在科学保护遗址本体、展示丰富出土文物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考古研究和科普教育,与省考古研究院合作组建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工作站,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支持指导下设立江西省汉代文化(海昏)研究基地,出版《金色海昏》《刘贺藏珍》等学术书籍,积极推动遗址保护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等,加深对海昏侯国遗址核心价值的提炼、阐释和转化。持续提升公众对于海昏侯国遗址的认知、实现激活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与意识。

精美呈现

——打造汉代文化多元立体展示体系

2015年,南昌市成立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筹建领导小组,2017年成立遗址公园建设指挥部,历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组长、指挥长,并筹集资金近40亿元投入遗址公园项目建设。东南大学齐康院士领衔担纲遗址公园重点项目建筑方案,将海昏侯国遗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鄱阳湖优质生态资源相融合,秉承“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理念,大面积保留还原园区自然生态风貌,充分体现遗址公园保护、展示、休憩三大功能。历经1800多个日夜的奋力拼搏,2020年9月23日,遗址公园完成一期建设目标,实现高标准开园开放。

从空中俯瞰今日的海昏侯国,你将看到,阡陌平原上,画卷徐徐展开;河湖交错间,现代建筑与古老遗址相融共生。

图片

其中,考古遗址公园游客中心以海昏侯国遗址出土文物“玉瑗”“玉璧”为原型,取“瑗璧礼天”之意,向天地四方昭示“王之场域”自此而始。又以龙虎凤纹韘形玉珮的线型嵌入弧形天窗,彰显海昏元素。游客中心凌空飞架于灵湖之上,犹如一枚风水玉扣,扣住遗址公园整体水系入水口,从远处看,建筑与湖面水天相接,整体形态圆融流畅、虚实相生。其内设的编钟剧场,以汉服、汉舞、汉乐实景演出,现场演奏编钟、编磬、笙、箫等多种乐器,借助多媒体展示手法,生动再现西汉诸侯贵族宴乐场景。

遗址博物馆建筑外形源自海昏侯国文物中多见的龙形图案,从空中鸟瞰,恰似一条苍劲虬龙盘踞于阡陌野垄间,喻“虬龙潜野”。馆前引水成湖,名“龙隐湖”。

海昏侯国遗址出土文物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品质之精,为西汉王侯墓考古所仅见,堪称一部反映汉代鼎盛时期璀璨文化的百科全书。遗址博物馆目前开放“金色海昏”“丹漆海昏”“书香海昏”三个专题展和“遇见海昏”观众互动展。

“金色海昏”总面积约4800平方米,展线长度670米,展出精品文物1200余件套。在主题上区别以往考古成果展或珍宝展,选择历史文化的视角,以一个人(刘贺)、一座墓(刘贺墓)、一座城(紫金城)为切入点,再现一个消失的侯国(海昏侯国),运用历史文化的叙事手法,以海昏侯国历史文化为主线,以物言史,反映世界大背景下的大汉盛世。入选了国家文物局“100个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和江西省博物馆2020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带有“南昌”“昌邑”“海昏”“籍田”“刘贺”“刘充国”等铭文的器物大量分布在展览的上篇“豫章海昏”中,力证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历史文化;其他文物按照类型组团展出于下篇“王侯威仪”和尾篇“儒风南阜”中,不仅展示出西汉高超的手工业工艺水平,而且再现了西汉时期贵族的生活,是汉人思想意识、政治制度、礼乐文明、审美情趣、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

图片

曾是考古的“第一现场”的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园遗址,其墓葬本体规模宏大,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清晰明确,对于研究、认识西汉列侯等级葬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墓园总呈梯形,占地约4.6万平方米,内由2座主墓、7座祔葬墓、1条外藏坑和园墙及相关礼制性建筑构成。主墓墓室按刘贺生前宅第予以布置。主椁室“东寝西堂”是刘贺生前居室的模仿,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厨具库、衣笥库、武器库、娱乐用器库、文书档案库、车马库等环绕主椁室四周的库藏,于地下幽冥中再现西汉王侯“事死如生”、奢侈繁华的生活。

传统与现代交织,人文与生态辉映,集山、水、城、墓为一体的大遗址单元,完整呈现了汉代社会生活图景。遗址管理局党工委副书记、局长彭印䃂表示,我们致力讲好海昏侯故事,传播汉代文化,依托特有的汉文化资源,举办了海昏汉文化节,以汉代文物为主题的展览,体验传统文化的研学活动,以及汉代文物考古学术论坛等文化品牌活动,深受百姓称赞和游客青睐。

自开园开放以来,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接待国内外观众近250万人次,不仅产生良好的文化传播效应,还带动了当地的餐饮、农业观光、农副产品加工等经济产业发展。一个集遗址保护、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世界级大遗址公园旅游目的地正在逐渐成形。

“海昏IP”

——让古老文化“活”起来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遗址公园游客中心内的编钟剧场传来一阵悠扬乐声。汉服、汉舞、汉乐,再搭配现代化的声光电效果,将观众们带入一场视听盛宴,仿佛穿越汉朝,亲眼目睹海昏侯刘贺正欢宴宾客的场景。

图片

伫立于鄱阳湖畔的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在时间与空间上,与两千多年前的海昏侯国交汇呼应。

走进海昏侯国,仿若翻开一部大汉盛世文明的百科全书,金器、玉器琳琅满目,五铢钱堆积如山,青铜器、漆木器精美绝伦,更有5000余件价值连城的竹简、木牍。器物虽无声,却记录中华历史文明,启迪文物时代价值。中国最早的孔子画像,重现世间的《齐论语》,传承千年不衰的儒家文化;编钟、乐器形象再现西汉诸侯用乐制度;西域风格的琥珀饰与银当卢等,见证着“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图片

在遗址公园,形式多样的考古体验、汉画像石拓片、投壶游戏等教育研学、游客互动参与项目,“遇见海昏”智能体感捕捉、沉浸式裸眼观影剧场、VR互动、3D打印等数字化展示手段,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

“第一次来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每处建筑、每件文物的信息量都足够大,让我对海昏文化IP有了全新的认识。另外,这里也很好玩,可以学拓片,可以看古乐表演,玩投壶游戏,还可以体验高科技的3D打印文物,有很多海昏主题的文创产品可以带回家,丰富的内容刷新了我对考古遗址公园的认知。”趁着假期前往考古遗址公园参观的江春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优质的展览、精彩的互动游戏以及墓园遗址等场所的开放,不仅以更生动的方式讲好了海昏故事,更是探索出了一条文化遗产保护惠及于民的新路子,令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的思想得到了实践,使遗址公园真正成为一个与公众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

依托独一无二的考古遗址现场和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特殊的区位优势,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已成为江西文化的新地标,也是南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不仅有效带动了区域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南昌的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守护利用好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遗址保护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建设遗址公园的初心。”

遗址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叶明和表示,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围绕“三四三”目标定位,以“遗址为核、文化为魂、旅游为业、生态为本、圈层发展”的总体策略,坚持“文化+” “旅游+” “生态+”的相互融合发展思路,传承好海昏历史文化遗产,着力将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打造成为集文物保护、教育科研、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文物保护“江西样本”标杆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地、全民共享乡村振兴示范地。

中国文物报2022-8-26

 

 

如何保护利用农村历史建筑遗产 文章下载

如何保护利用农村历史建筑遗产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并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推动乡村振兴,保护利用农村历史建筑遗产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农村历史建筑可分为城垣城楼、宅第民居、坛庙祠堂、学堂书院、店铺作坊、亭台楼阙、寺观塔幢、桥涵码头、堤坝堰渠、池塘井泉、其他古建筑等11类,保护好、利用好农村历史建筑遗产对传承和延续农村历史文脉、恢复农村传统文化、促进农村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NO.1

保护利用农村历史建筑遗产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农民生活信息相关的农村历史建筑不可避免地遭受强烈的冲击,建筑原有的生态环境、历史格局被破坏,很多建筑本体被拆毁或迁移,保留下来的也多闲置失修。

1.农村古建筑保护意识不强。农村古建筑以集体所有为主,所有权人对农村古建筑保护意识不强,保与拆,修与不修难以形成统一意见,导致大量古建筑或因年久失修整体或部分倒塌,或因生产生活需要被拆毁。

图片

2.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发展项目监管难度大。农村历史建筑保护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在实施过程中,缺少强有力的监管策略。为了发展旅游产业盲目开发整修,对农村历史建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此外,农村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较广,涉及的部门较多,造成对保护发展进度不清晰,难以对项目实施有效的监督。

3.农村古建筑保护维修资金不足。农村历史建筑不仅数量多,维护周期也很长,需要注入大量资金,对维护人员的水平要求较高。而居住者多为低收入农村弱势群体,缺乏维修积极性,也无力承担维修费用,导致农村历史建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修缮。

图片

NO.2

保护利用农村历史建筑遗产的杭州经验

杭州在新世纪之初就高度重视农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由于很多农村历史建筑地处偏远、分布分散、未纳入文保单位等原因,长期以来未能开展系统修缮。2009年12月,杭州市举行了农村历史建筑保护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总结推广杭州实施农村历史建筑保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正式系统全面地推进杭州农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十多年来,杭州已有近2000处农村历史建筑得到抢救性保护。农村历史建筑综合保护工程,对于抢救濒危乡土建筑、改善农居环境、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杭州以农村历史建筑综合保护工程为抓手,努力闯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历史建筑保护的新路。

#

保护利用理念

1.坚持“保护农村历史建筑是最大政绩”理念。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农村历史建筑,当好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薪火传人”,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和首要义务。

2.坚持“保护农村历史建筑就是保护生产力”理念。农村历史建筑不仅是杭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杭州经济硬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农村历史建筑的投入,不仅是生产性投入,而且是回报率最高的生产性投入。

3.坚持“保护与发展‘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理念。在农村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与保护历史建筑之间有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

4.坚持“保护农村历史建筑人人有责”理念。保护农村历史建筑,不仅要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文化品位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一代城市管理者,更要造就一大批热爱家乡、珍爱历史、具有强烈保护意识的新一代市民,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

经验做法

1.坚持保护优先、改善为主。就是把农村历史建筑全部保护下来,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在保护农村历史建筑的同时,高度关注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特别是居住生活品质的提高。

2.坚持鼓励外迁、允许自保。如果住在农村历史建筑中的农民愿意外迁,应鼓励他们外迁,先由政府把这些农村历史建筑收购过来成为国有资产,然后妥善加以保护,并代代传承下去。同时,对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农村历史建筑,允许房主自己修缮保护,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3.坚持项目带动、搞好结合。解决农村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人往哪来去、手续怎么办”等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坚持项目带动、搞好结合,走出一条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的农村历史建筑保护新路子。

4.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农村历史建筑综保工程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共建工程”,涉及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涉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要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打一场保护农村历史建筑的“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5.坚持多元筹资、共同负担。实施农村历史建筑综保工程的钱,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一是来自市里,二是来自区、县(市),三是来自乡镇(街道)、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四是来自个人。农村历史建筑业主和房东也要承担一定费用。

6.坚持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农村历史建筑综保工程是一项范围广、规模大、标准高的系统工程,杭州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先易后难、逐步推开,以此做好全市农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

浙江新闻2022-9-17

 

 

北京创新长城遗址保护实践,续写古老雄风文明新篇章 文章下载

北京创新长城遗址保护实践,续写古老雄风文明新篇章

在中华大地矗立两千余年的长城,历经岁月洗礼形成独特的历史景观,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与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承载着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彰显着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内涵。

北京市是长城资源的富集地。北京长城为中国有长城分布的15个省(区、市)中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的段落,全长520.77公里的北京长城墙体,见证了这座千年古都的沧桑变迁。

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长城保护管理工作,持续推进长城保护的探索与实践,将长城作为遗产保护和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相继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以遗产保护为核心、长城文化带保护利用为主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重点的北京长城保护新格局逐渐形成。

二十余年百余项工程,探索长城保护北京经验

巍巍长城,凝聚着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柴晓明认为,考古不仅仅是研究长城这项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们认识各类文化遗产的基本手段之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尚珩也提到,长城的保护修缮,强调考古先行,在长城修缮过程中,准确掌握其原始信息是确保文物真实性的关键,考古则是掌握原始信息的重要途径。

自2000年至2021年底,北京共开展长城保护工程100余项。其中,2016年6月北京启动箭扣长城一期抢险修缮工程,通过完善设计方案,在保证长城本体结构安全的同时,保存了箭扣长城的原有风貌。截至2021年,箭扣长城共开展四期抢险修缮工程,包括墙体3880余米、敌台22座,“最小干预”理念和原则得到贯彻。北京箭扣长城保护工程及八达岭遗产影响评估共同代表的长城保护管理实践,为世界各国开展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经验和智慧。

2020年9月,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在箭扣长城成立,旨在通过总结箭扣长城保护的实践经验,为全国长城保护工作树立良好示范。2021年,北京依托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将工作重心由长城一般性保护工程向研究性修缮项目转变,选取怀柔区箭扣长城及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为试点开展研究性修缮项目,探索“慢慢修长城,边修边研究”经验模式,逐步形成长城保护修缮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

数字技术、多专业协同赋能长城考古

从北京百项长城保护工程的启动,到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的成立,北京长城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北京将考古发掘引入长城保护修缮,运用数字科技赋能长城保护,为长城本体保护、长城价值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径。”在近日举行的2022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这样说。

2021年启动的延庆区柳沟段长城修缮,成为全国首个引入长城考古的抢险工程。在分别开展延庆区大庄科段长城、怀柔区箭扣段长城考古发掘工作期间,北京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借助“云游长城”系列成果,用户通过手机就能“徒步穿越”长城,在线体验“爬长城”和“修长城”。同时,在箭扣长城修缮中,数字化技术、智能传感器监测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等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人工巡视的监测方式。此外,“长城保护数字化应用场景”还可对部分长城点段进行三维数字扫描,为长城保护成果数字化呈现提供保障。

在推进长城保护修缮过程中,离不开考古学与材料学、结构力学、植物学等多学科密切合作。长期以来,“长城上的植被到底留不留”是业界热议的话题,对此考古专家需要参考古建筑保护专家及植物学家的意见,判断植被及其根系发育对长城墙体的影响。据了解,延庆大庄科段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打破多专业学科各管一段的工作方法,自工程启动即形成考古、设计、勘察、施工、建设单位共同工作的协同模式,在前期研究与勘察、设计方案制定、施工执行、成果整理环节中共同参与,各阶段重点不同,形成全专业全周期的合作。

持续深化研究,让长城文化有“颜值”、更有内涵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实施长城保护坚持首位担当义不容辞,保护、传承和弘扬长城文化任重道远。为持续建设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北京市文物局将会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怀柔区,从开展“全国砖石质长城保护培训班”、推动箭扣长城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等三方面开展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砖石质长城保护培训班”将以箭扣长城和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工程作为实训课堂,为长城沿线省(区、市)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实操培训、实习观摩、研学交流,带动提升长城保护队伍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

“从事长城考古专业的人需要有这个意识,我们要把长城研究清楚,还要向社会讲清楚。”对于如何强化社会对长城考古和保护事业的支持,柴晓明提到,“好看”是吸引大众游览长城的重要方面。长城的“好看”不仅在于外表,其历史文化内涵更为突出。专业人士向社会公众介绍长城时,要在准确的基础上,用社会公众能够听懂的语言传播长城知识。在充分科普的基础上,社会公众将更容易主动地理解和支持长城保护。

光明网2022-8-29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