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出有偿服务到打造产业链,佛山民办博物馆的不同活法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佛山“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祖庙博物馆里游客如织;在广东大观博物馆,玻璃橱窗内的青铜鼎不时地引发游客一阵“好靓啊”的惊叹。
这些只是佛山“博物馆热”的缩影。自2017年佛山建设“博物馆之城”以来,不断涌现的博物馆成为市民、游客的出行目的地之一。目前佛山已有及在建博物馆(陈列馆)150家,其中已登记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有19家。去年发布的《广东省2020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显示,佛山以16家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深圳。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办博物馆火起来之后,其生存问题也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主题、规模大不相同的它们有着怎样的不同“活法”?
民办公助,与国有博物馆结对
漫步佛山的街头巷尾,一抬头或许就能与一座博物馆不期而遇,它们或以某个遗址、某种技艺、某个人物、某段历史为主题,方寸之间让人从中窥见城市的厚重历史和人间烟火。
知隐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佛山市第二中学校园内,由教师苏永善创办。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馆内收藏有古陶瓷整器2000多件,古书籍、古生物化石、杂项类等2万多件,都是苏永善十多年来的个人收藏。
知隐博物馆。
民办博物馆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维持。很多财力雄厚的博物馆,也因不堪巨额运作的资金而在开馆几年后倒闭,个别资金微薄的民办博物馆更是过早夭折。考虑到这一难点的苏永善,在创馆之初就决定摒弃传统的办馆思路,寻找突破口——“民办公助”,结合他的职业,把博物馆“开”进校园。
苏永善介绍,知隐博物馆每年接待参观者3万多人次,疫情之前每年还有来自香港、珠海、广州等地的校园团体参观。目前知隐博物馆有专职人员4名,学术导师19名,导师全为在职、离退休专业人员(义工),义务讲解员每年不少于50名,大多为校内学生。
“场地、水电费由学校负责,其他日常开支就由省市区各级的补贴、一些课题科研项目奖金和我个人掏腰包,基本可维持博物馆正常运作。”苏永善说,后来他又在东鄱小学创办了第二家校园分馆“知行古灯博物馆”,馆藏世界各地以及我国历朝历代各类灯具一千多件。
佛山市曾出台《博物馆之城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新建、改建、运营及活动四大“痛点”给予分类分级补助,符合条件的最高可获250万元补助。各区也陆续出台配套政策,其中,南海区对符合要求的非国有博物馆每年给予500万至1500万元补助。2018年至2021年,佛山市共投入3434万元扶持资金,带动民间对博物馆事业投入超1.7亿元。
日常运营得到基本保障后,如何开展更高质量的展览活动成了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有禅城区博物馆跟我们‘结对子’,不仅平时保持联系,解答我们日常运营碰到的问题,在做外展时也会优先考虑让我们参与。”在苏永善看来,这种与国有博物馆“结对子”的方式有利于民办博物馆走得更远、更久。
知行古灯博物馆。
打造影响力,输出展览有偿服务
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走的是另一条路,即主要通过向外输出展览有偿服务的方式反哺本馆。
该馆馆长丁方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博物馆场地由南海区政府免费提供;目前馆内有30多名员工,其中研究生就有好几名,每年光工资支出就有400多万元;还有定期征集新文物的费用,少则一年400来万元,多则一年高达800万元;加上设施维护费以及安保费用等,维持该馆的正常运营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的日常运营除了各级政府补贴和企业补贴,主要靠提供展览有偿服务的方式。“在全国打开知名度后,就有很多城市邀请我们去办展,我们提供文物和展览设计、策划等服务,他们购买服务,这笔收入占博物馆运营费用的大块头。”丁方忠介绍,目前合作展览数量较多,已经排期到了后年。他自己创办的企业每年为博物馆提供的补贴占到两至三成。
游客正在参观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
而打开全国知名度,需要博物馆自身“底子硬”。丁方忠介绍,该馆总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藏品多达1.2万余件,大多数系同类文物中的精品,尤以青铜镜与钱币最精,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57件,是目前国内一级文物最多的非国有博物馆,珍贵文物更是达到了1452件。
“‘千馆一面’没有意思,要做就做代表某个品类的最高水平,并做出特色,这样才能走出佛山,形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丁方忠说,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2018年开放后一年多就吸引了51万人次、约350个社会团体前来参观。如今,该馆与西北的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南的建川博物馆被公认为国内三大民办博物馆。
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吸引众多游客参观。
在丁方忠看来,通过征集高质量的新文物不断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获得更多合作机会,又通过输出展览有偿服务获得的资金征集更多新文物,这是博物馆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方式。
“博物馆+”打造产业链
在佛山,包括丁方忠在内,很多民办博物馆和企业博物馆都要靠企业提供部分补贴,而九江双蒸博物馆借助“博物馆+”的方式打造产业链,不仅实现了博物馆的自我造血功能,还能反哺企业。
2009年,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9月,九江双蒸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当时国内首个米酒主题博物馆。如今,博物馆总建筑面积已有一万平方米,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
九江双蒸博物馆内展示了米酒生产设备流程。
现在的九江双蒸博物馆属于总公司独立子公司,已经开始独立经营。“目前我馆围绕酒文化,研发了十几款产品作特色手信销售,较为成功的产品是酒糟花生和粤韵青梅酒,很多游客离开博物馆时都手提着这些特色产品。”九江双蒸博物馆馆长黄泳霞说。
黄泳霞介绍,作为国家3A级景区,游客走进九江双蒸博物馆后,经过游览和酿酒工艺体验,看到馆内的特色文创产品很容易产生消费欲望,大家逛累了还可以到博物馆的餐饮配套——粤宴楼用餐。
以“博物馆+”模式打造产业链,不仅有酒产品、饮食服务业,还涉及文旅产业。“我们也在拓展其他文旅板块,例如去年完成建设并开放使用的1821酒庄、忆吧乐活街以及未来的南国酒镇,这些项目的落地会让我们整个文旅板块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间。”黄泳霞说。
九江双蒸博物馆局部。
黄泳霞介绍,目前博物馆衍生出来的酒产品、饮食服务业和文旅产业,每年能为博物馆带来约2000万元的营收,不仅解决了博物馆每年200来万元的开销,还能反哺企业,并为其他企业博物馆展示了一条可行之道。
“危机危机,顾名思义危险在前机会在后,不惧危机拥抱变化、及时调整,才能把资源盘活起来。”在黄泳霞看来,以“博物馆+”模式打造产业链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在开发不同业态时要紧紧围绕博物馆的特色和内核。另外,要深入洞察游客对知识拓展以及休闲娱乐的需求,针对这些需求进行多元化项目开发,同时也要活络开发思路,进行文创融合时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其他文旅项目。
南方日报 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