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文化的新高度和新起点 ——国家博物馆举办“纳西族东巴文化展”纪实
2015年5月9日,一曲粗犷悠扬的纳西民歌从中国国家博物馆飞出,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它来自遥远的祖国西南边陲的金沙江边、玉龙山下……
身着民族盛装的纳西儿女在展示中华文明的神圣殿堂的正大厅踏歌起舞,他们仿佛在自己的家乡一样尽兴自然,舞动了民族的自信和自豪,并把欢乐与祥和的气氛带进了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
上午十时,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由中共丽江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展”开展仪式隆重举行。
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全球观众最受欢迎的三大博物馆之一,每年参观人数近800万人次。当天早晨,前来参观的人群早已排起了长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等200多名应邀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个伟大的时刻。
开展仪式由中共丽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江勇主持。中共丽江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泽军代表丽江127万各族人民致辞:“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点和时代起点上建设丽江、发展丽江、繁荣丽江、保护丽江,我们的梦想光荣,我们的使命神圣,我们的责任重大……”
对丽江及丽江文化不但情有独钟而且有深入研究的中共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纳西文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人类学研究的重点,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纳西族既重视文化、又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明,因为她的神明是东巴教。东巴教是纳西族的祖先崇拜文化、藏族的苯教文化,包括佛教传入以后的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融合而成的独特的、智慧形的一个最有尊严、最具特色的宗教文化,所以纳西族是我们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东巴文化在这里展出,立足北京、立足中国、走向了世界……”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致辞中特别强调:“这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次接纳地市级博物馆藏品的专题展,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次具体行动。我相信,纳西族东巴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的成功举办,将使广大观众认识和感受纳西族东巴文化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并将对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宣布开展。上万观众涌进展厅。“流连忘返于东巴文化的历史长河,为纳西先民创造的文化瑰宝而心潮起伏”。近百家新闻媒体采访拍摄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笔者一上午就接受了新华社、《中国民族》等8家媒体的采访。据《丽江日报》记者搜索,当天有关东巴文化在国博展出的新闻仅百度就有13200多个。新华社英语电视台、新华网国际版等向全世界进行了报道。东巴文化不仅在国家博物馆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内外引起了一股热潮。
在展览现场,纳西东巴为观众书写东巴象形文字贺卡,很多人对这珍贵的礼品爱不释手。很多观众争先与身着纳西服装的工作人员合影,纳西儿女成了“明星”。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国家博物馆观众兴奋点最多、热情最高的一次展览”。
纳西象形文字绘制的书签为参展宾客送上祝福
通过东巴文化展,使没有到过丽江的人对丽江更加充满向往,很多人表示一定要去丽江。
通过东巴文化展,使到过丽江的人对丽江的文化品位和价值有了更深了解,对丽江更加增添了热爱之情。北京西城经济科技大学艺术系主任在微信中说:“今天上午去国家博物馆参观纳西族东巴文化展。很多实物展品,配合墙面的图文图表,内容丰富、研究深入,主题深刻地展示了纳西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最喜欢的是那些对东巴文化的研究,把纳西象形文字与古埃及文字、巴比伦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的比较……去了丽江三次,旅游休闲为主,未深入了解东巴文化,实是遗憾,到国家博物馆算是补了一课”。
丰富的东巴绘画展品
通过东巴文化展,使丽江人在最高殿堂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更加发现其意义和魅力,增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张泽军市长要求相关部门:“文化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一定要加大对东巴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只有加大宣传,才能提高文化自信,只有加大宣传,才能提高文化自觉”。
上海的约定:国家博物馆,我们再相聚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长江母亲把丽江和上海的手紧紧地连在一起。
“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长江文明的纽带也将丽江和上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上海,是来丽江游客最多的城市之一,是来丽江投资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丽江1996年“2·3大地震”捐助最早最多的城市。
2015年元旦来临之际,丽江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在上海举办以“共饮一江水”为主题的丽江—上海文化交流合作活动。在上海文广大楼及“中国农民画之乡”、千年古镇枫泾等地举办“丽江金沙江岩画和白沙壁画联展”,展示纳西东巴文化和民族歌舞,为上海人民送去两件“国宝级”文化厚礼和一场场民族文化的盛宴。通过展览活动,特别是通过上海文化广电等强大媒体平台,上海再次掀起丽江文化的浪潮。很多专家学者认为:金沙江岩画、白沙壁画不仅是丽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丽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丽江市宣传文化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代表团还到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及上海枫泾农民画基地等地考察学习,不但拓展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提高了打造丽江文化硅谷、建设世界文化名市的决心和信心,而且签定了多项丽江与上海文化交流合作协议。
代表团在上海一路欢歌,凯旋而归。在飞机上,江勇部长、杨一奔副主席、杨国清会长酝酿一个更大的活动。丽江文化在“东方明珠”这个国际大都市能产生如此的“轰动效益”,为何不到伟大祖国的首都去“走一走”?而且把展览地点定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个国家的“祖庙”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最高殿堂”,把展览主题确定为东巴文化,把展览时间定为2015年内。经认真分析,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党中央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丽江文化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具有独特性更有代表性,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遗产”,也是“中华绝学”之一,完全有理由登上“大雅之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展示我国从古到今创造的文化和智慧的一个平台,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是中华文化的最高殿堂,丽江文化只有走向国家的最高殿堂,才能彰显其价值和意义,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吕章申馆长与杨一奔副主席都是全国政协委员,两人有十余年的交情,而且吕馆长多次到丽江,认真考察过东巴博物馆,对东巴文化可谓慧眼独具,钟爱有加。
2014年12月25日中午,代表团乘坐的飞机降落丽江机场,大家还沉浸在成功举办丽江—上海文化交流合作的喜悦和自豪之中,当所有人走出机舱,江勇部长宣布:“下一次,我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相聚,一个也不能少。”
东巴文化要进国家博物馆,得到了丽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正式确定由“中共丽江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杨一奔副主席与吕章申馆长的“热线”正式开通。
2015年1月16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和丽军、丽江博物院副院长木琛到国家博物馆开始洽谈相关事宜。
2015年3月19日,江勇、杨一奔、木世榛、牛增裕、木琛等一行到国家博物馆,得到吕章申馆长亲切接见。
吕章申馆长表示:“国家博物馆是国家的宗庙,这是地市博物馆文物在国家博物馆的第一次展出,也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举办少数民族专题文化展,对丽江意义重大,一定要珍惜机会,全力以赴筹备这次展览,要组织最有实力的专家筹办这次展览。我们也组织最有实力的专家全力支持配合。”
展览时间定为2015年5月9日至5月21日。国家博物馆最重要的10个展厅共1000平方米确定为展区,展厅专门为东巴文化的类别而设置。
国家博物馆为本次展览成立了工作机构和专家委员会,馆长挂帅,展览策划与美术工作部部长戚学慧全面负责布展工作,赵若涓负责与丽江的联系和对接。为了提升展览的艺术效果,国家博物馆专门请回已退休的陈列布展资深专家崔金贵为总设计师,他曾参与策划设计过国博很多重量级展览,很多国家层次的国外展览都是他亲自布展。国家博物馆对此次展览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
面对从天而降的喜讯,面对积极争取而来的机遇,所剩时间只有50天。“挑战大于机遇”的时刻终于来临!检验丽江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时刻终于来临!
作者在展览大厅合影留念
丽江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江勇为组长,市政协副主席杨一奔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国博)展筹展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并具体落实到人。同时成立了由李静生、李锡、和力民、木琛、杨树高等人组成的专家组。精心筹划认真制定了《纳西族东巴文化(国博)展实施方案》,筹展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国博”和“市博”的互动也非常成功。
作者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
作者在展厅与杨一星女士共话乡情
东巴博物馆很快就拿出了展览方案,为了能达到“国家标准”,丽江专家组对其进行了认真审核,对每一件文物都进行严肃的学术讨论和学术定位。方案报国家博物馆,国博专家组对丽江上报的方案一致通过,并给予高度评价。
东巴卷轴画 丽江市博物院藏
戚学慧部长在开展前就预言:“相信展览能够取得成功,也会在首都观众中引起很大的轰动。”他认为:“这次展览对于国家博物馆开展传统文化的展示宣传,挖掘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国家博物馆增加了新的展览项目。”他建议:“丽江市要把这个展览推出去,让纳西东巴文化走向世界。”
丽江方承担这次展览策划设计的丽江市博物院副研究员木琛说:“我很自信,也很有底气,相信这次展览会取得成功。这种自信和底气首先来自东巴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其次来自东巴文化研究的成果和丽江市博物馆展览经验。”但有几个方面他意料不到:“一是丽江市委、市政府对这次展览如此重视;二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对这次展览也如此重视;三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展览的要求如此严格;四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东巴经书 丽江市博物院藏
一次国家级与地市级的文化互动,把田野村庄的气息接到国家的最高殿堂,把国家的重视和关怀送到了遥远的曾经被遗忘的“纳西古王国”……
“神童”拜见“老圣人”
如果说这次纳西族东巴文化展是市级文物第一次走进国家博物馆,那么丽江市博物馆的前身丽江县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是云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1995年改为东巴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个县级专题博物馆,不仅走上了民族特色的博物馆发展之路,而且在东巴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中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学术国际化、传承民间化、产业市场化”之路。
1997年在瑞士苏黎世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举办东巴文化展。
1998年在夏洛特皇后岛印第安博物馆举办东巴文化展。
近两年在昆明市博物馆、玉溪市博物馆、贵州民族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东巴文化展。
国内外的多次展览都不同凡响,近百年国内外对东巴文化的研究也硕果累累。认真吸取以往展览的经验,高度提炼百年研究成果,在国家博物馆这个展览的最高平台上,用有限的空间展示东巴文化无限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这在东巴文化历史上是千载难逢,对东巴文化工作者也是天赐良机。
东巴文化展实景(国家博物馆)
东巴被称为“智者”,东巴文化被誉为“智慧的迷宫”,吸取着东巴文化千年精华的“现代东巴”在这次展览的策划和设计上也充分彰显了他们的智慧。
整个展览突出了三个特点:“精、特、全”。“精”是从3000多件馆藏文物中精选了250件,不说件件都是价值连城,但敢说件件都是“珍宝”,每件都有代表性,如果认真研究,深入了解,每件都有生动的故事内容,仿佛都有灵性和生命,散发着浓郁的东巴文化气息;“特”是展示民族特色,体现东巴文化中不可复制的“唯一性”,一看就是“人无我有”,一眼就能感受东巴文化的特质;“全”是以点带面,东巴文化涵盖纳西族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展览按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实物、图表和场景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做到杂而不乱,章法有序,翔实生动地展示了东巴文化艺术形式、内涵特点、人文情怀和精神实质。
东巴神带 丽江市博物院藏
整个展厅中的每件实物和图景仿佛都是随意摆放,但又是精心设置。
在“纳西族与东巴文化”展区,构图和实物简洁明快,大气磅礴。唐代吐蕃碑拓片展示纳西族居住在滇川藏三角地带,反映了唐朝、吐蕃、南诏几种政治势力及地域民族文化在金沙江一带交汇融合的历史场景。清代木氏谱碑拓片,不但展示了丽江木氏土司统治时期400多年的辉煌历史,而且碑文记载了东巴古籍文献中的纳西族远祖谱系,与公元七世纪纳西族史实相衔接,表明东巴经记载了纳西族的真实历史。墙面上展现了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白水台、俄亚大村、身着民族服装的纳西族载歌载舞的图片和画面,展示了纳西族居住地自然环境的壮丽,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摆在正中的《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和《世界记忆遗产证书》体现了东巴文化的厚重感。
“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 译注全集
在“东巴教及其祭司仪式”展区,祭祀自然神仪式以玉龙雪山、黑龙潭为背景进行了场景再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普世价值。而其他主要仪式用场景图像展示,并配以图表,使人一目了然。一个仪式是一次东巴仪式的全面展示,是对民众的一次民俗礼仪教育。
在“纳西象形文与东巴古籍文献”展区,东巴象形文字与古埃及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玛雅文字、中国甲骨文比较,而其它文字有的消亡,有的演变,只有东巴象形文字系统依然活着。其中展出了民间应用文献实物,《咸丰三十一年地契》《光绪十七年地契》等,证明东巴象形文字不仅用于宗教,而且应用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创造和使用文字,必须具备笔墨纸张,实物为人类最早的硬笔——瓣尖竹笔,墨为松烟墨——是纳西祖先就地取材的原创产品,东巴纸现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南亚次大陆及中华造纸术的有机结合,藏传佛教寺庙早年就订制运用东巴纸,因为其薄且柔,不会断裂,不会虫蛀,不会变形。该区最引人注目的是《纳西象形文雕版》,它不仅见证了20世纪20年代纳西东巴会发起组织的一次规范、统一文字的活动,而且证明了东巴象形文字在不断向前发展,只因社会变革而搁浅。
在“东巴宗教艺术”展区,用实物和图像展出了200多件东巴宗教艺术品,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并包含了刻、塑、编、扎、绘等各种民间工艺。其中静静摆放在特制展柜中长分别为12米多和4米多的两幅《东巴神路图》是纳西族绘画的最杰出代表,也是纳西族宗教思想的重要载体,它集纳西灵魂观念、道教幽冥观念、佛教轮回观念于一身,深深触动人们心灵。
在“东巴文化保护传承”展区,用图表展示了最著名的东巴祭司,最著名的东巴学者,最让人震撼的是很多人虽然找不到相片,但留下位置,记上了名字和生卒年月。历史不会忘记,东巴文化的发展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它是纳西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集体创造的智慧的结晶。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学者任乃强就在《西康图经·民俗篇》中说:“麼些为康滇间最大民族,亦最优秀民族也”。著名学者吴泽霖在《从麼西人的研究谈到推进边政的几条原则》中提出:“在我国各种边民中,无论是集体成就或个人造就上,麼西族实在是首屈一指的。”
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学者李济之说:“人类虽说是文字用惯了,但创造一种文字,在人类文化史上,并不是常见的事。有了这件事,无论出现在地球上哪个角落里,都值得若干人去钻研一辈子。在东亚这个区域内,除了汉字集团外,其他的系统是有数的,麼西文字就是有数系统内极重要的一个,无论这文字将来命运如何,用这文字写的经典,已经支配了麼西人的精神及社会生活若干世纪,或者还要继续着如此地支配他们好些时……”
著名学者董作宾说:“拿麼西象形文字来比较汉文的古象形文字,好像一位远古的老圣人来垂询一位宋朝的神童,老圣人只能用儿童的心理来回忆他的少年时代,因为他的童年已是模糊不清了,儿童自有他们的活泼思想,特殊见解,所以孔子曾说‘后生可畏’。”
把纳西民族比喻为“神童”,既形象又恰如其分。他所创造的东巴文化是智慧的宝库、思想的宝库、文化的宝库、艺术的宝库,很多观念既古老又极具前瞻性。如“万物有灵”“人与自然是亲兄弟”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观念不但具有“世界意义”,而且更彰显出“未来意义”。
从提出到展出,时间没有超过半年;从确定展览时间到成功举办展览仅用了50天。东巴文化创造了真正的“速度与激情”。
东巴文化走进国家博物馆,是“远古的老圣人”垂询“宋朝的神童”,还是“宋朝的神童”拜访“远古的老圣人”,它使东巴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起点……
2015年5月
国博东巴展 作者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问:纳西东巴文化的最大特点?
答:不能复制的唯一性。
问:你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和研究东巴文化?
答:我一出生骨子和血液里就有了它。因为我不仅是纳西的后代,更是东巴的后裔。
问:你为这次展览而激动吗?
答:我非常平静。这是必然,是由价值决定的。东巴文化是中华少数民族文化的突出代表,在世界文化中也独树一帜。它不仅对丽江有意义,对国博同样也意义重大。
个人图书馆20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