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红色博物馆跨文化传播的场域构筑
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与文化记忆的载体,长期以来在跨文化交流过程当中对于传播本土文化、塑造国家形象、促进不同文化理解融合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博物馆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博物馆表现形式,是贮存红色记忆的重要场所,是加强民族认同、传承红色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布尔迪厄认为:“场域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架构。”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下,博物馆不仅是社会系统的子场域,也是个内部具有不同层次的场域系统,其内部既包括基于藏品的馆内场域,也包括通过网络等技术构建的馆外场域。
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红色博物馆从过去只具有单一实物展示功能的媒介转变为囊括实物展示、现场媒体、网络媒体的复杂媒介场域。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当前红色博物馆通过展示革命文物、重现历史场景等方式,将红色文化具象化,使得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伟大历史征程,在体验过往历史的情感共鸣当中,不断加强对党、国家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本文以不同红色博物馆为例,对其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场域构建路径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未来红色博物馆进行跨文化传播提供经验启示。
可利用博物馆场域资源,加强情感教育认知
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红色博物馆已逐渐从“收藏功能”转向“教育功能”,即红色博物馆作为传播公共知识的重要媒介,既是过往历史的传承者,也是当前文化的创造者,通过对传统历史在合乎史实的基础上对其内容和形式上做出合乎当前时代特性的创新与发展,可维护当前社会公共秩序,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博物馆场域以博物馆具有的实体和虚拟空间作为根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博物馆场域也从传统的收藏展览空间逐步扩展为线上线下共建的多重场域空间。然而红色博物馆作为在地性极强的博物馆类型,需要借助博物馆自身的场域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符号,传承地域红色文化,扩展红色博物馆自身场域空间,促使观众动用多重感官对红色文化符号进行解读,进而推动对于观众的情感教育认知,丰富博物馆红色文化传播方式。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直是社会各界学习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除去传统的展览教育功能外,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也依托自身博物馆场域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各类党团教育活动,促进观众接受全方位红色文化教育。根据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上海市委党校等全国或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党史教学活动157场,为新老党员提供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宣誓1073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同样也是我国青少年学习党史、学习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的重要场所,从2010年开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便开设以上海市高中生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对象的夏令营活动,在夏令营当中设立“看、听、想、谈、写”教学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及理想信念,不断深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知和践悟。红色博物馆利用场域内资源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将红色文化精神寓于不同文化符号之中,丰富了红色文化传播环境,打破了博物馆传统单向的传播渠道,观众个体也可作为传播媒介通过与他人以及馆内不同符号之间的交互产生丰富的情感与认知,促进红色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可运用跨媒介叙事方式,强化情感共鸣
当前,在各类媒体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的过程当中,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拓宽了文物史料的叙事方式,红色博物馆以红色历史文化作为背景基础,为自身跨媒介叙事提供了文本素材,红色博物馆作为叙事主体可以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多角度展示历史讲述故事。跨媒介叙事策略的运用兼顾了观众的差异性,能够满足观众多样化的体验需求,进一步提升文物史料的传播范围与效果。
当前,红色博物馆大多将静态叙事、场景叙事、互动叙事三种方式结合进行跨媒介叙事。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以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历史基础,馆内陈列图像资料一千多张,历史文物几千余件,其中包括杨虎城将军的佩剑等个人物品,以及小说《红岩》当中的原型人物在革命奋斗过程当中使用的皮箱。这种以文物陈列为主的叙事方式能够直观地传递信息进行教育,但是其叙事方式较为单一,传播效果不够理想,常常需要与其他叙事方式相结合。
通常而言,为了更好地展示历史文物,博物馆往往会根据历史资料搭建叙事场景,真实还原历史情境。例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由于自身丰厚的历史发展优势,曾经的历史场景如渣滓洞监狱关押烈士展览、白公馆烈士展览、重庆谈判等都被一一再现还原,这种以红色文化作为叙事主体,通过场景搭建还原,可让观众获得“身体在场感”,强化情感互动体验,进一步提升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效果,培育国民家国情怀。
如今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红色博物馆机遇与挑战并存。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的限制,红色博物馆过往大多以实物或图片与文字结合的方式进行陈列展览,表现方式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人员的体验感,继而不能发挥红色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VR、AR等技术手段也逐步在红色博物馆当中推广普及,逐渐融入红色博物馆日常展览之中,不仅能够帮助馆方还原修复历史文物,同时还可以营造沉浸式环境,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例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中的“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运用VR、AR互动投影技术等,打造“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以新兴技术作为加持真实还原“重庆大轰炸愈炸愈强”场景,以独特新奇视角进行真实展现,让观众沉浸感受曾经艰苦的抗战历程。这样的叙事手法在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红色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情感引导教育,让观众在互动过程当中不断强化情感共鸣,增强情感认知。
可运用参与式传播,塑造情感认同
红色博物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资源,如何获得观众情感认同是其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基础。受众在参与红色文化的实践传播过程当中,对于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身体实践在塑造情感认同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今红色博物馆会积极引导受众参与红色革命文化体验,部分红色博物馆会在特殊时间节点,设计表演或体验项目,鼓励观众亲身参与和体验,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场景,从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意蕴,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便会不定期举办体验表演活动,鼓励观众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场景,从中追思先烈、铭记英雄、挺起脊梁,在亲身参与的过程当中不断增强对文化认同感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达,网民经常通过在网络空间参与网络仪式获得满足感、自豪感,进而达到塑造情感认同的效果。在2020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官网推出众多海报,民众可以通过献花、种树等活动为先烈进行祭奠,由此引导民众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和平。这样的线上媒介仪式可以让民众在参与过程之中激发爱国情怀,不断强化对于民族国家的情感认同。
红色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于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播,其本质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弘扬和对中华民族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不懈努力。利用博物馆传播红色文化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博物馆应当加强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利用博物馆场域资源,丰富博物馆叙事方式,加强红色教育活动,鼓励和积极引导观众参与红色文化传播,不断加强对于民族、国家的情感共鸣以及文化认同,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人民论坛网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