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教育集团化办学持续发力,这个年会特别“实”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崔璞
即将开始新的学年,青岛教育集团化办学持续发力,打造更优质的教育。为深入贯彻学校“实”字校训,推进特色化办学,建设高品质学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8月24日,青岛六十七中教育集团在综合楼一楼行知讲坛隆重举行2023年教育教学年会。校长田山、党委副书记纪炜等学校领导干部和全体教师参加会议,教务处主任盛盈盈主持会议。
专家引领经验分享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督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培训讲师丁加旗以《新高考评价与课堂教学改进》为题,将自己从教多年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丁校长引用具体的案例,从历年同类高考题辨析、高考评价体系分析、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直观的剖析,帮助老师们理解新课程、新高考的评价要求,从“形式应对”走进“课改现实”。丁校长还分享了一位高中数学老师的案例,面对新高考从思维到行动主动求变,实现教育突破,完成自身专业发展,给没有找到准确定位的老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型。
丁校长的讲座案例清晰准确,语言朴实生动,从教学目标、学科理解、任务设计、自主建构、反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精准的讲解和精确的剖析,让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
“出彩课堂”展示课
物理组冷春燕老师以《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为题,分享了本人参加省优质课比赛的备课过程和个人体会。冷老师在备课前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通过各种渠道观摩优秀课例,在解决核心问题时创设真实物理情境,在实验教学时用“频闪照相机连拍后平铺”功能将枯燥的知识点转变为可视化教学,这些教学智慧和创新突破让她的课例脱颖而出,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徐以文老师全程参与冷老师的课程设计,他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效地强化实践策略,促成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冷老师的这节课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徐老师以《简谐运动》一节课为例,提出开展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需改变物理教学的取向,从物理知识解析转变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物理知识情境化的教学,通过深度的学生活动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语文组宋歌老师的主题是《从<望海潮>探究如何鉴赏古诗词》,借由词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赏析,最后能够读懂诗歌,找到分析切口,达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效果。宋老师的课为古诗词的讲解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逐步解决了主问题的设定、在诵读中提升诗歌审美能力、渗透比较阅读的意识等三个核心目标,让诗词的讲解更加生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词内涵。
王晶老师点评了宋老师的诗词鉴赏课。她认为这节课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标理念,紧扣单元研习任务提示,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整堂课由主问题贯穿课堂学习,通过鉴赏诗句让学生感受诗词之美,进入诗的国度,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从而理解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加强课堂的深入研究一直是老师们的核心任务。学校通过新教师汇报课、高三一轮复习课、校级优质课、先行课等活动督促教师主动研究课堂,寻求突破,学校鼓励教师团队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打造优质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高三备考经验
数学组卞文老师汇报的主题是《呕心沥血上优课,三尺讲台育栋梁》,分享了数学组老师在2022年高考数学超乎想象的难度这一前提下,面对未知的2023年高考的备考经验。在深度研究高考之后,数学组实践了“思维导图”重构知识、“大单元教学”提升能力、“西取真经”指导教学、“小先生”提高效率等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三年级主任付德刚以《勇毅拼搏敢担当 提质增效续辉煌》为题,介绍了高三年级备考经验。2023届高三年级全体师生勇毅拼搏,攻坚克难,在达线人数、高分人数、双一流录取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届高三针对年级学情,科学地改进,优化年级管理和高考备考策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收获了喜悦,续写了学校高考的新辉煌。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良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三乃至高中三年的坚持和努力。一直以来,学校向课堂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不断探究备考规律、优化备考方法,寻找动力,挖掘潜力,凝聚一切力量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精准教研集备
语文组姜为强老师的主题是《在集备中提升自我,化育花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高三语文组老师是如何通过集备实现自我发展和学生成绩的进步。他从“集备什么”和“如何集备”两个角度,分别介绍了集备过程中如何通过群体智慧提质增效,获得1+1>2的效果,事无巨细的分享为其他备课组提供了新的思路,提高了集备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物理组徐以文老师以《新高考形势下的精准教研》为题,分享了在高三复习中,如何化零为整、优化整合,以达到知识、方法、表达、能力的思维归一,使知识系统化、方法系列化、能力素养化、解题程序化的目的。针对以上问题,徐老师给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并针对“刻意练习”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摸索,帮助学生跳出“舒适区”,学好高中物理,提高学习效率。
教研、集备活动是统筹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精准教研集备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保障。教研集备活动的收获与共识、问题与分析,为后续围绕教研、集备主题设计更匹配的教研形式、有效的互动问题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强基特殊禀赋学生培养
语文组李光萍老师的主题是《汲文化精粹,育强基新人》。语文组是青岛市首批推进“强基计划”(文史哲项目)(古文字)基地校,秉持“汲文化精粹,育‘强基’新人”的理念,依托基地校的课程资源和专家资源,语文组老师多措并举,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学生心中播撒强基的种子,让学生的特殊禀赋得到发展壮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化学组严立兴老师以《笃行致远 砥砺前行》为题,讲述了选拔化学强基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和方法举措。严老师用平实的语言将日常工作展现在大家面前,面对学生的基础差异和个性差异,严老师一视同仁,利用课余时间做好做实尖子生的培养工作。这种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奉献的行为,让人看到了一位老教师的职业格局。
作为青岛市“强基计划”“文史哲项目”(古文字)基地校,学校一直在探索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拔尖人才精准培养体系,依托学科组、社团组织各项竞赛选拔和辅导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也为学生打通双一流类高校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升学路径。
学科基地建设
综合组邢雪梅老师汇报的主题是《“STEAM+”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与实践》。2022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成功申报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以此为契机,邢老师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撰写教育感悟,开展课题研究,加强必修课建设,尝试“超学科探究”课程设计与实施,帮助教师把握新课改、增强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核心素养、助力新高考,为学校创新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邢雪梅老师二十年如一日带领多学科老师组建“STEAM+”跨学科”教育团队,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方式渗透到各个学科,全面改变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考阅卷启示
数学组孙丽佳老师的发言题为《诊断反馈 教学定位》,分享了在2023年高考阅卷现场所看到的、学到的、感受到的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反思与实践。深入挖掘高考评价体系内核,构建问题,精准教学,做好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精准评价、课后作业的分层次、个性化精准补给提炼。
以考促学,以考定教。为了更好的研究高考,诊断学情,指导教学,参与高考阅卷能够快速掌握新高考命题的方向和要求,提高教师课程设计的准确性和目标性。
崔金燕副校长对老师们的精彩发言和无私分享表达了感谢。崔校长高度评价了各个学科组过去一年中在集体备课、教师专业发展和尖子生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为学校在2023年高考中取得的突破性进步欣喜不已。崔校长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要求老师们立足新时代,对标新高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无止境、行以致远。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学习培训会,也是一场经验交流会,更是一场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教育盛会。新学期、新征程,学校继续围绕“实”字校训精神,发挥扎实、务实、严实的工作作风,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共同开创青岛六十七中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
半岛新闻客户端202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