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总结计划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教育局

题目:关于在“双减”政策下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调研报告

资料提供时间:2023-05-18

目录

更多

天宁 关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网上调查报告 文章下载

天宁 关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网上调查报告

投票调查:

关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网上调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行为状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于2020年12月11日至2021年1月11日开展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反馈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男占53.13%

女占46.87%

2.您的年龄是?单选题

20—30周岁占3.13%

31—40周岁占42.19%

41—50周岁占29.69%

50周岁以上占24.99%

3.您的身份是?单选题

小学生家长占64.06%

初中学生家长占26.56%

高中学生家长占9.38%

4.您认为您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否存在问题?单选题

是占60.94%

否占39.06%

5.如果孩子需要心理咨询,您会向谁寻求帮助?单选题

学校心理老师占17.19%

心理咨询专家占51.56%

身边亲友占31.25%

6.对于心理咨询交流的地点,您愿意选择?多选题

家庭占73.44%

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占32.81%

市、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占25%

从事心理咨询的社会团体或咨询室办公室占29.69%

7.您孩子有参加过心理健康调查测试吗?单选题

是占21.88%

否占78.12%

8.您认为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谁来参与?多选题

学校占92.19%

家庭占71.88%

未成年人指导中心占45.31%

其他占12.5%

9.您认为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是?多选题

学业压力占90.63%

家长给予的期望值占62.5%

与家长、同学等沟通方式占53.13%

新媒体产生的负面影响占45.31%

10.您知道教育部门开展的身心健康促进工程吗?单选题

知道占25%

不知道占75%

11.您认为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应该涵盖哪些方面?多选题

强健体魄占70.31%

健康校园占92.19%

呵护视力占62.5%

健康心理占76.56%

监测护航占56.25%

12.你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什么建议?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二、调查结果分析

参加此次调查的人员中小学生家长居多,占64.06%。60.94%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存在一些问题。当孩子需要心理咨询时,选择学校心理老师的占17.19%,选择心理咨询专家的占51.56%,选择身边亲友的占31.25%,由此可见,家长们更倾向于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对于心理咨询交流的地点,家长们的首选是在家庭进行,占73.44%。受调查的对象中,21.88%家庭的孩子有参加过心理健康调查测试,78.12%家庭的孩子没有参加过,且受调查的对象中认为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学校来参与的占92.19%,家庭占71.88%。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最多的是学业压力,占90.63%,家长给予的期望值占62.5%,与家长、同学等沟通方式占53.13%,新媒体产生的负面影响占45.31%,由此可见,受调查者认为学业压力依旧是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首要因素。75%的受调查者对教育部门开展的身心健康促进工程不是很清楚,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力度,做好宣传,提高家长知晓率。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的五个方面中,家长选择率最高的是健康校园,占92.19%。

三、下一步举措与计划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学生身心健康守护工程。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加强思政课建设,提升学科育人质量。加大“身心健康”工程实施力度,创新“五育并举”融合培养模式。推进实施强健体魄行动计划,加强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形成“一校一品一特色”。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开展艺术特色项目创评工作。加强食育教育,发挥劳动实践教育的育人价值。夯实中小学生视力综合防控工程和学校饮食放心工程。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多元灵动的家校社合育平台。

天宁区2021-01-14

 

 

2021年普陀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文章下载

2021年普陀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深阅读、雅志趣

简生活、乐运动

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倡议,“心理巷”项目应运而生。“心理巷”不仅有心理科普、心理测评、心理咨询、亲子课程,还有还有面向普陀青少年展开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服务需求调查。

经过8个月的努力,我们对普陀区1000余名青少年和30名家长、20名老师的开展了全面调研。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

《2021年普陀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的结果吧!

调研青少年基本信息

共有1086名青少年参与调研,53%为男生,47%为女生;年级为六年级至高三;59%的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超过五分之四和父母一起生活。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

5.88%的青少年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其中15.65%的青少年存在自责倾向;12.24%的青少年存在过敏倾向;16.32%的青少年存在身体症状;41.37%的青少年有比较严重的学习焦虑,同时部分伴有自责、自罪、情绪敏感以及一系列的身体症状。

由此可见,有“学习焦虑”困扰的青少年占比最大。

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

青少年所发生的负性事件越多,对其影响越大,心理健康状况也就随之越差。所以关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负性事件的发生也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因子分平均值分析,可以发现:青少年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两个维度的得分是总体高于其他维度的,这说明不好的人际关系、较大的学习压力会给青少年带来更大的影响,相应地,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服务需求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较高,有超过半数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和家人、朋友都有必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接受正规的的心理健康服务。

青少年对青春期心理、自己的身心管理(如饮食、睡眠、情绪管理等)、校园生活与适应、人际关系、学习问题、身体发育与适应、危机干预(如突发事件心理应急措施)、精神疾病预防(如抑郁、人格障碍)等问题均保持着较大的关注。

青少年更倾向于接受普适性的科普教育,其次为向熟悉的人群寻求帮助。

青少年希望为自己提供心理服务的人员排序依次为:学校健康专家、父母家人、学校老师、医生、精神卫生专家、自己解决、私人健康专家、顺其自然、民间人士。

访谈情况

根据20名老师的访谈结果,可以发现,上海市普陀区各中学的心理健康建设相对比较完善,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保持者较高的关注度,且校内配备专业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室、沙盘室等。心理老师为中学的某一年级提供心理课程,并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会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广播等。学校目前实行“全员导师制”,有助于学生在遇到困惑时及时获取帮助,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多数老师还在访谈中表示,青春期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学校适应、人际关系、情绪处理、学业压力以及亲子关系,其中亲子关系是老师们认为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部分。

在调查的20名家长中,超过1/3的家长未曾发现孩子的内在需求,一半以上的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比较低,而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度比较高。

对策与建议

对学校:

①调研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自然缓解学生压力和课业负担;

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提供更直接和有效的心理服务;

③创造一个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自然环境,重视教师健康心理与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对社区:

①对应上海市积极开展家庭健康促进行动的目标,在社区开展一系列以维护亲子关系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为主题的趣味活动;

②做好社区文化建设,为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老师:

①提升自身的心理技能,随时关注学生身心状态,关心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②在“双减政策”下,要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③做好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桥梁。

对家长:

①提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

②调整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度和方式;

③学会尊重孩子的决定,减少控制行为,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对青少年:

①正确认识和评价现阶段的自己,悦纳自己。

②学会控制情绪和面对压力。

③在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寻找社会支持。

青春普陀2021-12-09

 

 

定海 关于“大力推进教育‘双减’,营造学生健康成长好环境”的调研报告 文章下载

定海 关于“大力推进教育‘双减’,营造学生健康成长好环境”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切实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根据区委、区政府、区政协2022年重大协商工作计划安排,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实地走访调研了我区部分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并同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教师、家长代表等座谈交流,在深入了解我区“双减”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及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建议,形成以下报告:

一、“双减”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定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成立了“双减”工作专班,制定了“双减”工作实施方案,注重发挥学校落实“双减”主阵地作用,支持和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积极鼓励支持第三方优质非学科类机构等社会机构通过遴选进入课后服务监管平台,进一步丰富学校个性化课程,推动我区中小学融合课程及创新课例项目与课后服务工作有机衔接保障机制建设,平稳有序推动《意见》在我区31所义务段中小学校落地落实。

(一)切实做好校内课后服务。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均已开展了“5+2”模式课后服务(每周5个教学日每天至少开展2个小时的课后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9663名中小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占比为80.68%,参与教师1899人,占比为95.67%,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充分挖掘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积极指导各校推行课后服务“一校一策”,提升小学“1+x”(作业辅导+多元拓展课程)课后服务和初中晚自习服务的质量。同时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劳育工作,以期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期间培养一项或多项体艺特长。

(二)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加大“双减”政策宣讲,组织召开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专题会议,以多种形式宣传国家、省、市“双减政策”,进一步规范招生、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收费退费等行为。加强督查检查,组建由教育、市场、民政、综合执法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依法依规对各类违反“双减”精神、侵害群众利益的培训机构以严肃处理,确保各家机构能严格落实“双减”精神规范开展课外培训。积极引导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通过“营转非”、停止办学等形式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目前为止,全区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清零。

(三)协调抓好多部门配套保障。大力健全教育部门主导,人力社保、财政、交通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双减”工作推进机制。实施课后服务错峰下课,联合交警部门“护学岗”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协调市政部门完善校园周边路段路灯配备等;解决农村中小学生晚间公交和住宿问题等需要;配建或扩大已有食堂容量,保障师生就餐需求;合理保障教师的阳光取酬等。

二、“双减”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内服务质量待进一步提升。“双减”实施以来,学生课业负担有了明显改善,但学校管理的质与效仍需进一步提升;小学校内课后托管服务方面,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化活动实践课程群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初中晚自习服务方面,学生整体参与率还相对偏低,学校管理质量等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二)校外机构监管治理待进一步强化。校外培训各机构基本能落实“双减”精神开展规范培训,但仍有疫情防控不到位、培训教师资质不达标、不按规定时间开展培训、未在“舟学培训”平台规范收费等行为存在;个别机构和个人开展小规模隐形变异的培训行为还屡禁不止。

(三)中小学教师、学生负担待进一步减轻。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晚自习)以来,课后服务项目还很单一,学生和教师特别是初中学生教师已出现超长在校时间,使教师、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急需采取有效措施的“降压”。同时,种类繁多的非教育类行政性任务和要求严重牵制着学校、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应当引起重视。

(四)家长的育儿观念待进一步转变。“双减”的实施后,家长中间滋生了“教育焦虑”,引起“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的问题,致使家庭教育偏离了正常和正确的轨道。 家长的焦虑不减少,学生的负担便不会减轻。

三、对策建议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希望在落实“双减”,把应试教育负作用降到最低的同时,大力推动“双增”,让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培养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成为有学识、有才艺、有健康体魄的强国之基。

(一)进一步提升校内教学和课后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鼓励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设计基础性作业之外,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探索建立启用区域中小学家庭作业监控数字化平台,从家庭作业公示、作业时间监控、学校作业量预警、作业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作业的闭环管理,在作业“减负”的同时更有效促进学生作业质量的提升。二是因地制宜制定课后服务项目,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在课后服务时间内,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等,更多的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才艺类能力培养服务,满足学生发展兴趣特长需要。加大校外研学基地的培训和建设,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同时缓减场地设施的制约。倡导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向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购买服务方式拓宽课后服务渠道,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的种类和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借鉴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经验,设立能够基本反映实际能力的教师职业能力“硬门槛”,重点从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中严格选拔,择优录用,把好教师“入口关”。建立“老师课后服务自愿”机制,确保课后服务质量。

(二)进一步强化校外培训监管。一是继续开展常态化巡查。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地毯式排查,对违反“双减”精神的培训机构从严从重处罚。同时,继续加强部门联动,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员三级网格化动态排查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等名义进行隐形变异培训。二是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工作的同时,根据《关于遴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依据本地的实际供需,科学设置准入条件,尽快列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白名单”。

(三)进一步加大教师、学生的关爱力度。一是为教师“减负”“降压”。根据学校实际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保障教师休息时间,改善办公环境为教师设置“能量补给站”“心理驿站”“健身活动站”等保障教师身心健康。通过购买服务、引进社区资源、强化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增加课后服务校外资源供给比例,同时提高老师课后服务取酬标准,保障教师合法收益。减少非必要教学工作、为教师子女提供专用活动场所等。二是为学生“营养”“健康”。提早规划新建或改扩建学校食堂,严格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学生在学校食堂能够吃得安全、有营养。鼓励施行营养套餐制,满足学生的不同就餐需求。科学配置和建设学校体育、才艺等活动场所、场馆和辅助设施,保障学生课间课后活动有设施有场地。设置“吐嘈”室、音乐放松室、心理沙盘室等多种功能室,教师带头咨询,引导学生正确心理疏解方式,倡导心理老师主动走进学生中间,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遇到的心理难题,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四)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努力形成减负共识。一是家校社加强协同,发挥各方资源力量,为学生开拓视野、全面发展、实践锻炼提供重要平台,构建共谋、共建、共享的和谐教育生态。二是优化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体系,考核体系必须同“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相适应,打破学生考试成绩唯分论,从源头上切断学校、家长、学生的焦虑源。三是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不规范、隐形变异培训行为。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同时强化对幼儿“早教”类培训机构的监管。四是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将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就业工作体系提前到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引导家长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提早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和规划职业生涯。

定海政协2022-09-13

 

 

渝北区 关于在“双减”政策下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调研报告 文章下载

渝北区 关于在“双减”政策下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调研报告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渝北作为全市教育大区,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提质增效真正减轻学生负担,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实现青少年“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全面梳理渝北落实“双减”政策、开展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情况,深入剖析在“双减”背景下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并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渝北“双减”政策下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主要做法

(一)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由区教师进修学院牵头,落实《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渝教基发〔2021〕10号),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研训活动,推动先进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能力研训活动,通过课堂大练兵、说课上课评课教学比武、教学基本功大赛、课例研究等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反思能力大提升。丰富教育教学力量。继续聘请部分退休老领导、学科专家及学科教研员深入一线课堂开展教学督查视导,指导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助力转变课堂评价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分类明确作业总量。严格执行教育部及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优化升级作业设计。区教委将作业设计评选纳入教研体系,负责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的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加强指导作业完成。教师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三)创新优化校内课后服务

“三种模式”先试先行,赋新课外减负提质。创新“按需托管、弹性放学”模式,推行课后服务“5+2”管理模式、“学校主导、多方参与”模式、创新“资源共享、结对帮扶”模式,为学生辅导答疑、进行拓展提升,为课堂提供多元可能、深入开展实践,为课后联动合作、实现示范共享。“三重保障”夯实基础,全力护航“官方带娃”,以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安全保障为出发点,建章立制、主动作为,政府买单、系统推进,精准排查、保障安全,为优化课后服务提供坚强保障。“三项机制”动态完善,确保服务效果出新。以持续优化合理分配机制、质量督导与评估机制、监管机制为落脚点,推行合理分配薪酬激发活力,多方参与课后服务开展情况检查督导,确保课后服务取得实效。

(四)集中专项整治培训机构

加强制度保障。出台《关于渝北区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工作机制,实施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从严从细抓好整治。对无办学许可证的机构下发停办通知书,并督促引导其办证;将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机构纳入白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多渠道宣传引导。多渠道发布《告家长的一封信》,组织辖区学校、学生家长签订承诺书。

(五)发挥校外阵地助力作用

充分发挥我区已建成的25个教育基地、24个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29个市级科普基地及10个24小时城市书房等资源优势,以生活体验、主题教育、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等类别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的立德树人作用,通过自主探索、志愿服务、劳动体验等方式,深化教育基地合作,聚智聚力谋提升,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校内课后服务出现新“矛盾”

“双减”政策对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提出了更多内容、更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学校、教师要承担的工作责任更多,面临的工作压力更大。主要表现为:提升课堂教学、提供课后服务对教师的工作能力、精力要求高。学校要在校内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需要更多的优秀教师、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所面临教育服务供给压力增大。高质量的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较高,课后服务对艺体类、实践类教学的需求更大,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导致教师可支配时间减少,整体教学负担加剧。课后服务责任重大、报酬不高,教师参与积极性较低。

(二)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监管困难

目前,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监管困难,主要表现为:监管职责界定不清。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管理涉及教委、市场监管、民政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分散、多头监管导致“谁都在管、谁都不担责”的监管真空,造成了“九龙治水”的局面。监管队伍力量分散。教委、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由于各自执法依据不一,尚未形成监管合力,对违规办学的培训机构缺少强有力的震慑。检查取证存在困难。各类机构以各种形式逃避检查,如利用时间差让学生藏匿辅导资料,伪装成非学科类培训;以演讲、口语、表演等形式打擦边球;表面关门,实则转移阵地、化整为零开展培训。以上情况给检查组取证造成困难。

(三)校外教育资源开发不够充分

目前,我区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主要表现为:服务范围不够广。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要服务场地周边青少年群体,辐射半径有限;社区“青少年之家”未做到区内镇街全覆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校外教育阵地容量小、资金投入少、专业队伍弱,未能满足青少年多样化需求,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师资力量缺乏稳定性。资源整合不成体系。各类文化服务活动“进校园”比较零散,还未形成系统化、常态化体制机制,校外优质资源多倾向于城区学校,对乡村学校辐射影响较弱。

(四)家庭教育不适应“双减”要求

现代家庭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无法适应“双减”政策下的新要求。主要表现为: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关注孩子的分数胜过心理健康、品德教育;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矛盾突出,无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落地缺少有力抓手。目前各级各部门分别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活动,未形成体系;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师资力量不足,指导质量不高;家长主动参与家庭教育辅导课程的较少。对家庭教育质量缺乏及时评估和有效检验。目前缺乏评估家庭教育质量的系统方法和专业人才,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被发现并予以纠正,等到未成年人行为出现偏差后才显现。

三、其他地区经验做法

此次调研我们实地考察了成都市青羊区、锦江区的少城小学、娇子小学、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等三所学校,其中,少城小学、娇子小学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具体情况如下:

(一)成都市少城小学“双减”工作经验

少城小学以“双减”中的基本要求“切实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及学生课后学习负担”为抓手,创新清单管理,拓展课后服务,改良评价方式,从课内到课外、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场景到全域育人,逐步形成“360度赋能”的育人体系。一是“三张清单”提质量增效能。“时间管理清单”让学生自主规划学科作业、玩耍、休息及睡眠时间,为课余生活做好计划,成为时间的主人;“作业管理清单”让老师和家长掌握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提高校内学习效率,实现“书包不回家”;“单元知识过关清单”直观反映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将学习任务转化为家长可读可用的学习要点,引导家长夯实学生学习基础。二是“四段式服务”全程立体育人。课后服务分为基础时段、兴趣时段、延伸时段和周末社团服务时段,基础时段主要完成当天学业任务,培基固本;兴趣时段提供多种兴趣课程,发掘学生潜能;延伸时段满足部分家庭托管需求,保障学生在校内时间安全且有意义;周末社团服务时段为学生个性化特长发展提质赋能。三是“三维九度评价方式”促全域育人。试行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维九度”评价方法,改版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设计创制“核心素养发展九色花”,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相结合,为学生成长发展培育更加良性的家校协作生态圈。

(二)成都市娇子小学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经验

娇子小学挖掘天府传统文化,打造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互动•体验”型学习场馆“博雅坊”,构建《蜀风雅韵》课程群,开发“蓉城佳话、天府技艺、锦官神韵”三类课程,开展蜀绣、川剧、草编、年画、剪纸、茶艺等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天府文化、传承成都民俗,丰厚学生人文素养。注重劳动教育,打造“小小种植园”,引导学生种植和认识中草药;打造“合正轩”,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习家务劳动。

四、在“双减”政策下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统筹谋划主导作用

发挥区委、区政府牵头作用,在已成立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建立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工作平台,建立各部门联席工作会议机制,设立和制定“双减”政策下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规划和相关政策,制订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督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履行职责,切实把“双减”工作落细落实。

(二)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一是加强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确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倡导“自主参与、动手实践、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提高作业质量,切实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作业批改与评价、作业辅导等方面不断改进,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业管理体系。以成都市少城小学作业设计“三张清单”(如下图)为例,设立学习任务作业清单责任制,将学习任务以清单化方式体现,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提质增效。

学习清单

作业清单

单元知识过关清单

二是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把握“双减”所创造的有利时机和环境,以学生评价方式改革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以成都市青羊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册”(如下图)为例,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品德表现、体育表现、艺术表现、劳动实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内容,把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加快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

(三)推动校外培训机构有序转型

一是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协同监管体系。由区教委设立校外培训监管科室,与编办协调,明确科室的设立方式、编制数量、职能职责等,具体负责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工作。区级层面成立教育联合执法队伍,配备专门的人员,统一对民办学校(包括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将审批与监管人员分离,增强监管执法的专业度和公正度,形成高效有序的监管机制。

二是探索完善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及退出机制。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关于转型的具体模式和程序等方面的政策指导和专业服务,如果培训机构选择退出市场,则需提前防范退费纠纷产生的风险。积极应对培训机构员工转岗需求,由人力资源部门联合人才就业服务机构做好岗位储备,如通过官方渠道引入校内教育的课后服务或暑期托管岗位等,避免因人员失业造成人才浪费或引发不稳定现象。

三是合理利用校外资源助力校内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教育场景应用等方面有一定的探索成果。将优质社会资源引入学校,为校内提供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系统、教师作业园,推动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自愿选择课后服务的前提下形成多元化的费用分担机制,由家长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费用。

(四)用好社会资源填补“双减”空缺

一是为校外教育创新赋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校外教育场地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及时更新基础设施,满足安全性、时代性需求。完善校外教育管理机制,推动校外教育理念、模式和技术手段创新,多渠道充实师资力量,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现代校外教育服务。拓展校外教育服务范围,大力探索校外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更大范围的校外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二是支持各类校外教育单位挖掘特色、整合资源。支持校外教育单位基于自身特色开展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兴趣类项目或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校外教育单位可以整合资源,形成包括艺术、科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提供给学校,根据学校需求送教到校,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

三是完善配套措施,提高校内外教育衔接效果。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充分调动校外教育单位的人力、课程和资源,助力课后服务,共同推进校内素质教育发展。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加入育人主体,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探索构建学生假期活动体系和模式。

(五)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一是建立家校社共育工作体系。探索实施“家庭教育流动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家校社共育实践”“家长督学”等多个家庭教育品牌。婚姻登记中心开设新婚课堂,让新婚夫妻掌握家庭教育基本知识;全区各中小学常态化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访等,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各镇街推行试点,在村(社区)建立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鼓励在学校和村(社区)共享家庭教育资源。培育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

二是科学评估家庭教育成效。通过家校共育平台,以网上问卷、家长会、家访等形式,通过量化指标评估家庭教育能力水平,促进家长增强家庭教育责任意识,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对未履行或未能很好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家长,由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教委、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训诫和监护督促,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健康成长。

三是营造全社会关注教育良好氛围。积极发动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志愿者群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的氛围,促进家长守法履职。评选命名家长学校示范校、优秀家长等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成才理念,缓解教育焦虑,理性树立孩子成长预期。

渝北区政协办公室2022-05-25

 

 

关于乐清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调查报告 文章下载

关于乐清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调查报告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石,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乐清发展未来。近年来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逐渐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6-8月,由市政协副主席陈亦殊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就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开展调查研究。调研组通过召开多个层面座谈会,实地走访多家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随机选择13家学校发放1738份调查问卷(对象为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收集有效样本1674份),了解相关情况和收集数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少年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节点。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思维方式的变化及社会阅历的增长,青少年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同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和减少。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积极探索家校共育、部门协同,推动建立多方面的心理服务体系,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一)积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各中小学开设每两周一次的心理健康课程,组织编写《乐清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活动手册》;确定每年5月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家校心理健康知识座谈会、亲子辅导等活动;投入800余万元,实现全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全覆盖,省一级心理辅导站和省心理示范点数量居全省前列;积极组织专任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书培训,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持证人数达10984人,持证率达98.23%,其中A证40人,B证432人。

(二)积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每年开展2次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分类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对心理高危学生予以重点关注与跟踪,部分学校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心理服务团队;加强“睡眠管理”,投资2000万元全面推进学校健康午休工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组建心理健康应急援助专家团,其中教育系统心理教师22人,卫生系统心理医生5人;成立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妇联小海星心理咨询中心,推出心理热线和面对面服务,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三)积极加强青少年关爱援助工作。设立25个乡镇(街道)儿童之家,配置儿童主任,引入社工机构开展运营,构建村级关爱服务网络;将儿童福利院改造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对特殊未成年人实施临时监督、心理辅导、法律保护等服务;开通未成年人保护热线,由12345统一受理来电;发挥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关工委五老骨干、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家庭帮扶救助等活动,着力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合力关爱的良好格局。

调查显示,目前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整体良好,但心理健康水平出现下降趋势。一方面,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逐年上升。从青少年心理就诊人次来看,市人民医院心理科青少年就诊人次每年增幅明显(见下图),且其占心理科门诊总量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分别是9.58%、9.75%、12.13%、14.50%、21.48%,一定程度说明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从全市中小学校学生心理筛查结果来看,高危学生人数也在逐渐上升,2018年、2019年、2020年下半年二类学生(严重危机)数量分别是110名、318名、568名;三类学生(重大危机)数量分别是49名、80名、128名。

另一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多样化、复杂化、低龄化。主要表现有沉迷网络(游戏、抖音)、厌学、自我封闭不与老师同学交流以及绪失控、强迫行为、攻击行为、自伤轻生等,有抑郁症、焦虑症、妄想症、恐怖症、情感倒错等严重心理问题需就医的学生并不罕见。如市人民医院儿科急诊晚上5-8点,很多中小学生因为胸闷、腹痛、头痛前来就诊,但全身检查结果又是好,医生诊断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反射反映;2020年7月到2021年9月累计接诊21例自杀的青少年(割腕及安眠药、抗抑郁等药物滥用中毒),其中严重需住院的12例,年龄集中在12-14周岁。又如2020年下半年筛查出的128名三类心理危机学生中,有过自残行为的22人;有自杀倾向的40人,其中有过自杀行动的7人。此外,近几年几乎每年我市均有发生学生跳楼坠死事件。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因素

(一)学业压力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希望得到的心理方面帮助中,有49.28%学生选择了“学习压力”,排在第一;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需求呈上升趋势,高中阶段数据最高。由于应试教育体系没有改变,虽然中小学减负已经实行多年,但效果甚微,还因为考试科目变动,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如某公办初中学生反映,每天早上七点上学,晚上八点半放学,被班主任统一留校到九点半,回家歇口气就继续做作业,有时做到十一点多才能做完,睡眠时间经常不足八小时。某民办初中学生反映,该校实行大小周制度,小周作6休1,大周连续上课多达12天,上课时间长,课程进度快,暑期补课更是惯例,导致长时间不能放松,生活单一无趣,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据某小学学生家长反映,今年“双减”政策后校外学科辅导机构并没有停课,报名的奥数班从以前的周末改到周四晚上,孩子平日学习量反而加重了。同时,父母和教师期望值过高、过于看重考试成绩也是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问题

据调查,将近40%心理高危学生的心理问题直接源自家庭问题。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环境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如家庭关系不融洽、父母离异、父母长期在外、家暴等都是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因素。其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尤为突出。据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市中小学生中有留守儿童将近7000人(民政部门数据是将近3000人)。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主要监护人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平时最关注的是生活保障,对其是否开心很少关心。从某公益组织的调查得知,有15.1%的留守儿童一年都见不到父母,4.3%一年都接不到一次父母电话,超过10%的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母的存在。“重养轻教”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难以得到关注与满足,造成怨恨父母、情绪消极、性格闭锁、人际交往不良,一旦学习成绩下滑,又增加了其在学校里的心理压力。

(三)社会环境

在当前社会信息化转型以及多元社交媒体兴起的背景下,网络信息爆炸式传播,各类信息良莠不齐,对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是非观念还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而言,容易被有害信息和不良示范影响而做出不当举动,甚至导致人生观、生命观的扭曲。如许多缺乏自控力的青少年因沉溺于网络游戏和小视频而无法自拔,影响日常学习生活。据调查,我市超过70%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超过90%学生认为网络游戏使课余时间更愉快。此外,不同价值体系的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过度竞争、内卷化等社会现象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等带来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及之后一段时间,我市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现象出现大幅增长。调查显示,市人民医院心理科门诊接待青少年数量由疫情前的每天接待2-3名激增到12-15名。

此外,自我认知变化、与同学和朋友之间的交往关系、师生关系等也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发因素。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心理教育开展不平衡

教育服务供给与学生需求不匹配。据了解,很多学校还停留在借助学校德育工作开展零星学生心理教育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不到位,心理健康辅导室作用发挥不明显。如按照有关规定,中小学每班每月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少于2课时,但问卷调查中有22.34%学生选择“没有开设心理课程”,11.89%学生选择“有开设、但实际不开展”,27.66%学生选择“一学期偶尔几次”。心理辅导室应每天开放并安排固定时间,但问卷结果显示,22.58%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心理辅导室”,22.04%学生选择“学校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不多,一周一两次”,3.46%学生选择“学校心理辅导室没有对外开放”。

心理教师专业配置不足。全市中小学校161所,在校学生约18万人,目前仅有54所学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共计59名),其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专职教师忙于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个体辅导的工作任务,兼职教师本身承担学科教学任务,加上缺少系统、持续的专业培训,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难以达不到预期目标。问卷结果显示,15.89%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心理老师”的,28.49%学生“知道学校有心理老师,但是不知道是谁”。调查中,有多位心理老师反映工作压力大、待遇不对等、职称评定处于劣势,造成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

(二)家庭心理教育相对缺失

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未及时转变。很多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对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出现的种种怪异行为,往往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来贴标签,比如说“娇气”“矫情”“偏执”“叛逆”等,很多时候并不知道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问卷结果显示,19.47%学生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心理有问题,9.38%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无所谓,4.24%学生认为父母根本不关心。有学生反映,跟父母说明自己有心理问题,但是父母不理解,觉得是自己想逃避学习而撒谎。

青少年和家长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紧张的亲子关系会带来孩子更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降低孩子的幸福感。如和其他地区相比,我市中小学学生住校比例高,尤其是中学阶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初中学生寄宿的占53.7%,高中学生寄宿的占97.25%。这些学生十天半个月可能才会匆匆见一面父母,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孤独寂寞而无人诉说,精神压力无法排解,我们在实地调研某寄宿小学时,发现心理辅导室心愿留言墙上最多的留言是“我想回家”,不禁让人唏嘘。

(三)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有待提升

心理危机识别实时性不高。心理危机会导致个体情绪、认知、行为产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危机是可以被识别并预防的。目前,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主要依靠一年2次的心理危机筛查、班主任等老师的日常观察和心理教师的辅导工作,但由于个体心理问题具有隐蔽性、突发性、间歇性等,加上部分学生有意识的回避心态,当前学生心理危机状态识别存在准确性不高、识别时间长、主动识别难等缺陷,与学生心理问题整体的普遍性和多发性不相适应。

心理危机干预实效性不强。问卷结果显示,有心理困惑时向家人和朋友求助是多数学生的选择。调查中有学校反映,部分家长因对心理问题认识不到位,未能及时地把有问题或有需要的学生送到专业的心理机构进行治疗;少数家长会产生“病耻感”,不愿意带孩子看心理医生或接受心理咨询服务,个别家长不配合心理辅导甚至主动终止孩子的心理治疗。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学校上报的心理高危学生干预方案文本中,同个学校的不同学生的主要心理症状、心理评估结论、干预方案雷同甚至一模一样,没有个体情况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一对一”干预模式流于形式。此外,有23.95%学生选择不求助,这意味着学生遇到心理困惑甚至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时,不善于、不乐于主动求助,延误了心理问题的干预及治疗时机。

(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

部分卫生机构心理门诊服务水平不高。目前,我市设有心理科的医院只有市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乐清康宁医院3家,医院业务有覆盖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还有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乐清凤凰医院3家,还没有医院设置专门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科。调研发现,部分医院心理就诊环境一般,如市人民医院心理科设有门诊室3间、心理测试室1间、心理咨询室2间,但却位于不同楼层,且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过道边,与静谧性、私密性、温馨性、宣传性的要求相差较远,造成第一观感不佳,加上服务流程模式与其他病科差不多,对本身存在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来说,就医体验不如人意。此外,目前心理咨询尚未纳入医保范畴,一定程度会影响青少年接受连续、完整的心理治疗服务。

社会心理咨询力量比较薄弱。我市社会心理咨询行业尚处于早期阶段,机构鱼龙混杂。目前有社会心理社团组织2家,心理研究和咨询民非机构7家;有37家登记名称中带“心理”的存续状态的工商个体户和公司,其中有22家心理咨询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以内。从经营范围看,大部分为心理咨询、健康咨询服务,但个别还覆盖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组织教育培训活动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及电子商品销售。调研组在暗访中发现,本地心理咨询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存在入行门槛低、管理模式落后、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如大部分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在自有住宅或租赁民房里,硬件条件较差,对外营业时间不固定,一般通过电话咨询预约或熟人介绍,也有在网上开展咨询服务,收费标准一次300-500元不等,服务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

(五)政府部门工作尚未形成合力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我们调研发现,教育部门对学校年度考绩考核总分120分,其中学生德育工作考核分5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一个子项目,分值为0.5分,而以学生成绩为主要测评指标的教学质量考核分有35分,因此,大部分学校的教育理念仍停留在以“升学率”为主,将主要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卫健部门对全市心理咨询机构缺乏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有关科室仅熟悉有业务来往的个别社团和机构,没有全面掌握行业整体情况和个体运营情况,没有有效开展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对行业不规范现象监管缺位。

部门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局限于单独零散开展活动。虽然我市2021年6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整体谋划部署,部门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效果不佳。如教育、卫健、民政、精神文明、妇联等部门均提供相关心理咨询服务,但分布松散,资源未进行统筹优化。问卷结果显示,对于教育局心理求助热线、市人民医院公益心理热线、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公益面询、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公益面询等校外社会心理服务途径,有46.95%学生一个都不知道。又如各部门每年开展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教育活动不少,但社会氛围不够浓厚,所覆盖的学生、家长范围仍然不广。问卷结果显示,仍有11.35%学生不了解心理知识。

四、几点建议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专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有效配合和积极协作,落实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建立教育宣传、监测识别、咨询诊疗、援助关爱的服务体系,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坚实防护网。

(一)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政策支持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和“防为主、防为上”理念,落实好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问题,从人力、财力、物力给予更多支持,合力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如研究调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的考核赋分,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中小学生体检,统筹资金优先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经费;按照生师比1000:1标准逐步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加大专业心理教师引进力度,定期组织参加专业培训,研究建立工作绩效评估、督导检查和奖惩机制,建设专业能力过硬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二)确保措施落地让“双减”政策真正发挥效果

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严格贯彻相关政策意见要求,不搞形式主义,努力消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等功利现象,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求。加强师风师德建设,重视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提升教师内在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感,对教师违规校外补课、兼职行为严肃查纠。持续优化“小升初”公民办同招流程,控制好“初升高”普职入学比例,深化探索高中学生多元成才教育模式,减轻教育体制因素对学习压力的影响。同时,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监,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对违反规定的个人和机构进行及时依法清理整治。

(三)家校协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校、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将积极的心理素质培育和心理问题防治并举,做到心理健康课程开设落实到位,并创设更多学生喜闻乐见、踊跃参与的心理健康课程和体验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阅读等活动,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教育经验和心理健康知识交流,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亲子沟通和交往的方法和技能,构建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能力,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四)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机制

督促引导学校重申家访制度,注重网上家访与入户家访相结合,及时掌握学生家庭及个人状况,逐步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积极运用好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特征,准确把握区域学生心理健康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研究学生家庭风险指数的评估预警,提升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一步发挥好心理辅导室作用,逐步推进心理宣泄室建设,规范心理高危学生干预方案研究制定和执行落地,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各类极端事件。优化转介机制,综合运用家长约谈、医教结合、社区联动等举措,确保高危学生及时得到转介救治。

(五)逐步提高青少年心理咨询治疗服务供给水平

引导卫生医疗机构更多考虑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和接受度,优化心理门诊就医环境,充实心理诊疗力量,提高青少年心理治疗咨询服务的供给水平。支持卫生机构开设青少年就诊绿色通道,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乐清市儿童青少年心理诊疗中心,推动区域内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等开设心理科,适时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按规定纳入医保范畴。进一步促进医教结合,组织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开展结对指导,更好满足各类学生人群的心理健康需求。加强对全市心理咨询机构的日常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有计划开展行业机构准入评估机制研究,规范和促进心理咨询行业发展,避免有目的不纯、专业不够的机构对青少年造成二次伤害。

(六)合力打造青少年关爱援助共同体

有关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统筹布局和整体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让青少年的心里洒满阳光。联动开展贫困、留守、单亲、残疾、遭遇欺凌等特殊群体以及新居民子女学生的重点关爱行动,推动建立“家庭、学校、社区”联动的保护重点群体心理健康的责任体系。通过培育孵化社会组织、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发动社会各方参与等方式,将公益机构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做法,在条件成熟的村社予以复制推广,给更多的留守儿童提供专业关爱服务。

(七)积极营造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青少年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常识,减少民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误解,提高对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情绪问题正常性和普遍性的认识。如卫生部门牵头落实浙江省统一心理援助热线“96525”的布局,整合现有的服务热线和线下资源,发挥线上宣传作用,做到心理服务热线人人知晓;民政、共青团、妇联可以依托儿童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开展科普宣传,进一步引导青少年以及家长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政协乐清市委员会办公室2021-10-21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