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一流生态水利工程纪实
近年来,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严格落实各项批复的生态措施,致力于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大藤峡工程”)建设成“人水和谐、生态多样、工程壮美”的一流生态水利工程,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共建幸福珠江。
该工程生态保护总投资14.56亿元,主要内容为:建设“一中心、双鱼道、双增殖站、五人造生境”,成为全国水利工程最大的水生态保护工程体系,维护生物多样性;打造“一核、两带、十景”的枢纽生态景观格局,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和国家水利风景区;配合开展水资源统一调度与库区水资源保护,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使大藤峡工程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目前,批复的生态任务基本完成并发挥效益。
生态核心——全国水利工程最大的水生态保护工程体系
大藤峡工程水生态保护工程体系是全流域全生命周期的鱼类生态保护体系,在全国水生态保护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中心”是指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负责红水河流域鱼类繁殖、救护、监测、研究等多个方面工作。“双鱼道”是指黔江主坝鱼道、南木江副坝生态鱼道。“双增殖站”是指大藤峡鱼类增殖站、来宾市红水河珍稀鱼类增殖保护站。“五人造生境”是指上游在柳江洛清江口、下游东塔等江段设有4处水面漂浮的人工鱼巢以及1处人造产卵场。
水质保护——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大藤峡工程源源不断为广西、广东、澳门提供清洁水源,是澳门、珠海供水保障第二道防线。工程蓄水以来已实施补水压咸12次,累计18亿立方米,应急调水缩短到3天,有效压制河口咸潮上溯,解粤港澳大湾区之渴。
围绕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目标统筹谋划,该工程新建武宣县自来水厂取水泵站、迁建桂平市新安水厂取水口,与地方强化监测,建成数据库及下泄水质自动化监测系统,保障两市(县)城市供水安全。完成库区盘龙铅锌矿、晶龙选矿厂以及鑫达选矿厂等防护,以及正祥尾矿库矿渣搬迁、库底清理等,环保专业企业保障生活生产污废水处理,全面保护水资源。建成七星河调节坝,实现保护消落区环境、抵御黔江洪水“双保护”。制定《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与地方实施联防联治、分级管理,配合珠江水利委员会建立水政监察大藤峡支队以及开展河段污染排放监督巡察,保障红水河水质常年排名全国前三。
植物保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的工作部署,立足高质量发展,打造最美生态大藤峡,扎实推进库区树木保护、施工绿化恢复工作。
该公司爱树护树,移植库区淹没影响乔木共5715棵,其中香樟370棵(含古树1棵,树龄120年,树高30米)、洋紫荆5273棵、桂花28棵、秋枫44棵,实施就地保护植物4151株,因地制宜采用抚育施工、挂牌保护、建档保护及定期考察、宣传教育等方式。同时,编制《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研究报告》《生态大藤峡顶层设计》,围绕“一核、两带、十景”建设格局,高标准设计,种植乔灌木约150余种共4.2万棵,投入绿化资金7500万元。组织义务植树活动26次累计参加1100余人次,发放宣传册5000余份,张贴海报300余份,完成植树2000余棵,认种认养80余人,打造了共建林、巾帼林等约15公顷,结合工程现场以及图文展板、宣传牌等展教设施,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节能减排——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
蓄水兴利,源源不断的提供清洁能源。大藤峡工程共装备8台国内最大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2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60.55亿度,超过南宁市一年用电量的一半,是区域电力安全的重要支撑。截至2023年7月底,工程累计发电110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45.4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99.32万吨,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注入绿色动力。
高峡平湖,通江达海之路畅通无阻。大藤峡工程的建设打通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关键节点,黔江航道通航吨级由300吨级提升到我国内河航道最高等级3000吨级,是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中枢。大藤峡水库蓄水至47.6米、渠化一级航道140千米,航运时间明显缩短,船舶核载量大大增加,
因此货物运输单位能耗大幅降低,截至2023年7月底,船闸累计过闸船舶超8.05万艘次、核载总量1.87亿吨,库区航道与蓄水前相比节约通航燃油约0.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万吨,为区域节能减排作出积极贡献。
生态效益——社会广泛关注
大藤峡公司持续投入生态科研,创新技术,已实现乌原鲤、多线盘鮈、赤眼鳟等9种珠江流域珍稀、特有鱼类的亲鱼培育、鱼苗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全过程技术熟化,其中乌原鲤的室内循环水规模化繁育是国内首创。累计申报各项专业技术专利6项。
2020年以来,大藤峡公司累计开展15次增殖放流活动,向珠江流域投放乌原鲤、赤眼鳟、三角鲂以及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鱼苗共计919万尾。2022年南木江鱼道监测过鱼种类达49种,对维护珠江流域生物多样性起到积极作用,受到主流媒体关注。
积极开展合作交流,该工程已纳入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水利部水情教育基地、同心同源贵澳文化交流基地、广西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名单,十余家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在南木江生态园挂牌外部基地(实验室、办事处),未来将形成全流域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水生态交流平台。
贵港新闻网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