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水利事业在40载改革发展中书写荣光
守河湖安澜 保民生安乐——
船出巫峡口,平湖如镜。长江岸上的巴东山城在“一半山水一半城”中,俯首皆绿意、抬头是蓝天,“高峡平湖”生态画卷波澜壮阔。
山河见证40载,巴东县水利局在三峡库区移民后续扶持、实施人居安全饮水工程、践行“全域治水”河长制、筑牢防洪抗旱安全堤坝的改革探索中,办好一件件“水利为民”实事,40年风雨洗礼,巴山峡川中,巍然矗立起一块“水利利民”的丰碑。
江河奔腾,河湖安澜。巴东水利人在后扶兴水、人居引水、精准治水、科学节水“四部曲”中,写下库区移民平稳致富,一管清水进农家,一江清水、两岸锦绣,无畏汛旱、山河无恙的生动变迁史。
巴东因“水”而兴,40年1万多个日子,“幸福水利”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兴水利、惠民生”的奋斗号角响彻巴东。
1
一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移民答卷”
历史的指针拨回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荆楚大地,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按下库区移民启动键,“移民搬迁”成了山城巴东的新词汇。
1979年6月,原东瀼口公社八一大队马大容等6户移民告别老屋,住进新房。自此,巴东拉开40余载移民搬迁、后续扶持的历史大幕。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乃国之重器,其背后的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属于世界性课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相关部委领导多次视察巴东,省、州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专题调研巴东,研究移民搬迁、帮扶对策,一项项移民政策在库区落地。
翻开巴东移民版图,县内分布着三峡库区、水布垭库区等4个库区,国家先后投资47.6亿元,实施三峡库区、水布垭库区移民搬迁和黄土坡滑坡避险搬迁,移民8万余人。争取到位三峡后续、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约41亿元,实施470多个民生项目,迎来了库区基础设施大改善、城镇面貌大变化、经济社会大发展、移民生活大提升的精彩蝶变。
盛夏7月,长江北岸的东瀼口镇雷家坪、焦家湾移民安置区,房前江水逶迤、柏油路纵横,屋后橘园错落、庄稼点缀,一幅移民新居图在青山绿水间定格。
从移民村庄到幸福新村,前后转变是三峡库区移民后续扶持政策的助攻。三峡库区蓄水后,耕地减了半,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移民面临着饭碗保不住、肚子填不饱的挑战。
李庐山是移民户,他跟着产业帮扶的脚步,栽种13亩柑橘,丰园后年均增收10万元,将“致富存折”牢牢攥在手中。和李庐山一样,每户移民都拥有一块橘园,在库岸建起收入不断档的“绿色银行”。
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三峡库区移民搬迁的行动轨迹。移民乡镇东瀼口镇在三峡库区移民后续扶持政策支持下,借助产业帮扶求解移民致富答案,组织移民村成立柑橘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柑橘,打造2.8万亩柑橘基地,年产值突破1亿元,构建起“四季有果、全年有景”的农旅产业链。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总基调下,巴东借长江沿线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高速、铁路等便捷交通,在产业帮扶“鱼渔双授”模式中释放“人和”能量,在移民乡镇东瀼口、官渡口、溪丘湾、沿渡河等大力实施农业产业调整项目,建设一批标准化、集约化的茶叶、柑橘等特色基地,擦亮“巴东郡贡茶”区域公共品牌和“茶叶百强县”农业名片,组织移民教育培训4万多人次,在移民村闯出一条坦途。
“都说家难离,都说情难了,回望脚下波涛,爱恨有多少……”巴东《百年老城》主题曲《都说家难离》,唱出了多少移民舍小家、顾大家的心声,一项项三峡后续扶持政策也改写了移民生活:投入3亿元帮扶西瀼坡、营沱等7个移民安置小区,实施道路黑色化28公里,改造人行道13万平方米,县城一年一个样;争取资金1.3亿元,新建九年一贯制教育学校神农中小学,山区教育名片再添光彩。
同时,站好长江入鄂第一岗哨的巴东,争取三峡后续专项资金4.6亿元,支持巴东县城长江干流库岸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全力将县城朝国家4A级景区的目标打造,形成城市新名片;争取到位三峡后续资金9.07亿元、地灾治理项目资金1.56亿元,对平阳坝消落区、徐家坪安全隐患、链子岩崩塌等多处长江库岸蓄退水影响区进行治理、加固,牢牢牵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写好生态保护大文章。
一部载入战贫史册的“引水记”
盛夏时节,大地葱茏,长江南岸的茶店子镇生机勃勃。7月17日,走进茶店子镇梅花山庄易迁安置小区,阵阵“和”风扑面而来,居民拧开水龙头,清泉哗哗流出。
易迁户们回忆,以前在山上老家时,几户人家共用一个泥水塘,到了干旱期四处找水、讨水,用瓦罐储水,水比油金贵。
4年前,一根长15.5千米的水管从绿葱坡镇中村纸厂沟,翻越高山,穿过峡谷,腾架悬崖峭壁之上,横跨绿葱坡、茶店子,一管清水滋润2万多人的心田。茶店子供水工程改变了当地缺水的历史,该项目被水利部列为典型精准扶贫案例。
“天渠”引来幸福水,“挖井人”是水利人,拿出真金白银开沟凿渠。这群“挖井人”在“一管清水进农家”的号角感召下,用行动改写巴东“吃水难”的历史:支持水布垭、东瀼口等6个乡镇16个村的集中供水项目建设,建成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0处、分散及单户供水工程112处、较大水源及应急供水工程3处,解决了16.5万名巴东群众吃水问题。
地处武陵山深处的巴东县,两江横贯、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平均坡度28.6度,高山面积占66%,地表像筛子一样,水源存储不了。
“吃水难”如一座翻不过的大山,挡在18万多名群众竞进小康的路上。巴东县水利部门冲锋在脱贫攻坚一线,实施人居安全饮水工程,让群众告别吃水难、吃水贵的历史。
在巴东水利民生账本中,每一笔都写满为民情怀:累计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1525个、分散及单户供水工程13971处、较大水源及应急供水工程16处,解决13.4万人饮水不安全和21.35万人饮水巩固提升问题,实现了安全饮水问题“清零”。
2020年4月2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巴东正式退出贫困县,载入史册的巴东战贫史中,安全饮水工程是最生动的减贫之策。脱贫勋章有巴东水利人的一份功劳。
打赢脱贫攻坚战,踏上乡村振兴新战场,巴东水利部门握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接力棒”。
2022年,统筹资金5048.33万元实施产业用水项目,解决全县12个乡镇154个村2.9万户10.44万人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产业发展水源问题,完工5个全省水利补短板项目库项目,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和农村安全饮水设施管护,让水利设施在建管中发挥惠民利民效应。
一个全域治水的河长制“共治圈”
一个人、一座水库,27载四季更迭,水流坪水库巡河岗哨从未缺位,这是全国第二届“最美基层河湖卫士”周耀林单调却不平凡的人生。
水流坪水库作为省内最大的高山岩溶淡水湖泊,水库总库容885.3万立方米,被群众称为“周库长”的周耀林,靠徒步巡查,骑一辆摩托车巡线,将保护水质的政策传递到百姓家,叫停、劝离库区“躲猫猫”的钓友、游泳者,日常清理漂浮垃圾,守好3个乡镇10多万群众的“水缸”,用坚守书写护河故事。
每条河有人管、每个人有事干,这是巴东水利部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生动实践。
巴东境内有长江、清江等54条主要河流,水布垭、水流坪等大中小型水库16座。守护一方蓝天碧水,需要在点、线、面联动中,共同护好“巴东血脉”。在河长制的护河架构下,巴东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筑牢“河长制+全民治水”“河长制+全域治水”坚固屏障。
“河长+”,加出河库管理新效能。巴东细化部门联动机制,推进“河长+河库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四长联动护河机制,实施“行政河长+民间河长”全民治水模式,织牢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网格。同时,在河长履责变刚性、“一河一策”治水、“一村一特”管护下,将日常管护和系统治理相结合,畅通河道“毛细血管”。
2022年以来,县级河长共巡河95次,联系部门巡河164次,督办解决问题172个。2023年,乡级河长巡河529次,督办解决问题61个,村级河长巡河2543次,解决涉河问题73个,实现每条河流都有铁面守护者。
让每条河流都成为风景,河长们下足绣花功夫,做好“护河+”融合文章。巴东通过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前端防控;借助磨刀河、沿渡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强化中端治理;开展城乡污水达标处理、实施入河排污口溯源综合整治等行动,严格末端处理,真正把城乡水系和人居环境“整合”起来,写好“养水”“护水”“净水”三篇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巴东探索“河长制+脱贫致富”模式,积极探索神农溪、巴人河、野花谷等“借绿生金”模式,通过长江库岸综合治理,滨水广场景观打造等,赋予“亲水”魅力,打造“亲水”名片,完善水源地、河道岸线范围生态补偿机制,不断拓宽“两山”高水平转化通道,向绿水青山要生态颜值、经济价值。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河长们累计发布巡河工作提醒98次、涉河问题交办函41件,数据成了“河长制+监督体系”中治、管、护的晴雨表。
据介绍,巴东借助“河长制+监督”实践载体和平台,创新实施“旬提醒、月通报、季督查”和问题交办、督办、整改机制,强化河长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职能,建立全面的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并拓展公众监督渠道,通过公告河长名单、设立河长公示牌、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每条河都能找到“监护人”。
一条河流,一名河长,全域治水的“共治圈”让美丽之河长流。巴东将依托河库自然资源、人文禀赋、乡土风情,借助工程治水提升基础承载能力,大力发展“亲水”产业,打造集生态优势、经济优势于一体的幸福河库,并加快推进巴东县智慧水利感知体系项目建设,用数字赋能“掌”上护河。
一场防汛抗旱的“双向奔赴”
“本轮降雨主要集中在巴东、建始等地北部区域,请各乡镇水管站务必督促镇、村监测预警人员将重大气象信息转发到位。”7月7日,巴东县水利局防汛值班人员陈冬梅在防汛调度群里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各乡镇继续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
几秒时间,预警信息便“飞”进江南、江北的村村寨寨,全县迅速进入防汛救灾待命模式。7月4日,一场强降雨袭来,县水利局领导干部第一时间赶赴溪丘湾乡察看汛情,及时组织6个工作专班分别到12个乡镇进行安全质量大检查、水利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确保防汛万无一失。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一刻都松懈不得。洪水与干旱,群众习惯称之为“洪魔”“旱魃”,巴东水利人冲在前、干在先,向“洪魔”“旱魃”发出挑战,筑起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堤坝。
以2022年为例,全县总体降水严重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局地短时强降水多发、频发,水灾与旱灾交替发生。罕见的持续干旱灾害来袭,期间37℃以上的高温达46天,均创历史极值。12座水源型水库陆续见底,17座电站停机发电,18万多名群众吃水告急。
闻“汛”而动,向“旱”挑战,巴东水利人开启一场防汛抗旱的“双向奔赴”:在水雨情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和24小时值班值守下,及时通过移动、联通等通信平台向有可能受暴雨灾害区域的群众发布预警信息,技防、人防联动,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同时,借助水利系统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山洪灾害防御演练等形式,以训代练,以练提能,推动整体防范和应急抢险能力全面提升;水利人沉下身子摸清底数、算好水账,念好“调、找、送、蓄、节”五字经,解决用水需求、化解用水矛盾,适时开展抗旱技术指导,争取抗旱救灾资金,确保临“旱”不乱、抗旱有方。
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谭勇介绍,截至今年2月底,巴东县延伸管网138.61千米,启动应急泵站19台,新建水源34处,配备送水车辆12台次,群众供水不断线,以“不决一堤、不垮一坝、不出现一例人员伤亡责任事故”的目标,守住人畜饮水安全底线。
江河奔腾东流去,河湖安澜巫峡开。站在恩施州建州4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巴东水利人将继续以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精神为指引,坚守“千辛万苦只为水”的初心,心怀“国之大者”,谱写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锦绣华章。
恩施日报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