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18年信息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省**市台办

题目:2018年外事台办工作信息第47期

资料提供时间:2018-12-13

目录

更多

优势互补、加强互动!两岸合编语文教材在台受欢迎 文章下载

优势互补、加强互动!两岸合编语文教材在台受欢迎

为加强两岸合编教材交流研讨,促进两岸语文教学相互学习借鉴,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家建近日率大陆编写团队赴台,与台湾编写团队共同举办两岸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暨两岸合编教材新书发布会。

郑家建说,两岸专家学者携手编写中学语文教材,宗旨是一起弘扬优秀中华文化,让两岸师生充分体会中华文化内容。目前,这套教材已在台湾20多所学校使用,教材内容受到两岸师生好评,希望两岸教师在教学观摩活动中互相促进。

两岸合力

去年10月,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台湾中华文化教育学会,率先实施两岸合编高中语文教材项目,在台湾出版合编高中语文第1、2册及《中华文化基本教材》《高中古诗文选读》共500万字,并在台北、高雄等地多所中学选用及试用,在两岸引起热烈反响。今年8月和11月,双方又合编并在台湾出版高中语文第3、4册课本,教师手册、教师用书300万字。

在近日于台湾多地举行的两岸合编教材现场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会上,合作双方各选派优秀中学教师3人,分别执教合编教材1-4册中的《师说》《三国演义·孔明借箭借东风》《唐传奇·虬髯客传》《兰亭集序》《题画诗》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篇。两岸教师同堂竞技,互相学习,师生互动,气氛融洽热烈。

每场活动均有两岸编写团队成员、当地中学师生约200多人出席。活动中还设置第4册两岸合编高中语文教材新书发布会,将新书赠送给参加交流活动的台湾师生。

优势互补

两岸合编语文教材项目已开展4年半,教材内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两岸中学教材长期共选的文言诗文经典名篇为主体,如《师说》《岳阳楼记》等经典古文,《论语》《孟子》等文化典籍选段,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优秀诗词选篇,《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小说名著片段,还精选了同样为两岸教材长期共选的现代白话名篇如《孔乙己》《再别康桥》以及两岸当代名家的作品。

合编教材体现两岸教材教学的优势互补,大陆重视文本解读,台湾重视运用孟子的“知人论世”鉴赏作品,以资料丰富和教学设计见长。合编教材融合两岸优势,为每篇课文设立“主编解读”,同时包含大量活泼有趣、实用有效、图文并茂的课堂设计。

加强互动

不少阅读过合编教材的两岸教师,都对其鲜明特色表示赞赏。出版以来,台湾除直接使用合编教材的学校外,还有许多中学老师将合编教材为其教学参考。目前,两岸合作双方和编写团队,另一方面继续编写尚未完成的第5、6册,一方面推广该套教材,以便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陆参访团此行还参加了在高雄师范大学举行的“广义修辞及语文教学研讨会”。来自两岸高校和中学的50多名专家学者,就两岸语文教学、两岸修辞学等主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交流,促进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此外,大陆交流团参访了台湾万卷楼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台湾南亿图书出版公司、高雄师大附中等单位。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12-10

 

 

台湾青年游大陆开眼界:有幸摸到熊猫倍觉感恩 文章下载

台湾青年游大陆开眼界:有幸摸到熊猫倍觉感恩

“走到阳关和嘉峪关,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唐代诗人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心境。还有虽然在中学课本里学到过丝绸之路的内容,但置身其间感受是很不一样的。”台湾艺术大学舞蹈学系学生石汶欣对记者说,敦煌当地老师还教授了反弹琵琶的舞蹈动作,令一直对中国传统舞蹈兴趣浓厚的她受益颇多。

五大主题游大陆

在近日于台北举行的“青春的一百种故事”展览开幕式上,回忆起9月间甘肃敦煌研习交流之旅,石汶欣现场比划起了敦煌飞天的舞蹈动作。同她一样,80余名台湾青年今年寒暑假也参加了大陆交流活动。四川大熊猫保育体验、云南茶马古道摄影纪行、贵州传统工艺工作坊、甘肃敦煌艺术交流、北京冬奥体验和体育交流,五大主题,同样精彩。

石汶欣说,敦煌一行体验颇丰,莫高窟很壮观,巧夺天工的彩塑和壁画令人赞叹。骑骆驼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穿行在沙漠之中,有种古时候携带货物开展商贸的感觉。自己有幸学到敦煌舞蹈的几个动作,在汇报演出中也欣赏了西北高校学生的表演。

“别看舞步没有移动,但重心要找对,要很稳定,所以有难度。”石汶欣说,单是学习敦煌舞蹈简单的动作,已经花费了不少时间。自己在学校里主要学习现代舞和芭蕾,民族舞也会学习,但敦煌舞蹈独具特色,还是第一次接触。

“我们汇报舞蹈的名字是《英》,其中运用了红布条,有两岸连接的用意。”石汶欣说,“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但热爱舞蹈的心都一样,可以一同学习进步。”

两岸伙伴齐动手

台湾虎尾科技大学研究生卢亭宇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系列活动。此前她在网上看到报名信息,当即报名参与,前往四川卧龙、雅安、都江堰三处熊猫基地,在实践中学习大熊猫保育知识。能与大熊猫亲密接触,让她现在想来还满心欢喜。

“台北动物园的熊猫人气很高,总是有很多人排队。”卢亭宇坦言,自己在台湾的时候并没能亲眼见到熊猫,到了四川熊猫基地,每天都能见到几十只,初次目睹熊猫风采让她非常兴奋,她也对有幸摸到熊猫倍觉感恩。

今年卢亭宇再度踏上旅程,走访贵州苗寨,学习马尾绣等当地少数民族传统工艺,还与少数民族朋友一同跳舞,和贵州大学生脑力激荡,完成一系列设计作品。在听到当地蝴蝶妈妈的传说之后,她和同伴们一起排了出舞台剧,并设计了全套服装。

在台北展览现场,卢亭宇和同伴们亲手制作的蜡染作品、民族服饰和挂件吸引众人目光。“一系列纸质创意品和活动宣传海报也都是我们设计的。”卢亭宇告诉记者。

在卢亭宇之后,台湾世新大学的郑钰铃今年报名参加了“四川大熊猫保育实习体验营”,她说,大熊猫饲育员很辛苦,大清早就去清扫圈舍,扫具有时清理不到,还要直接上手。营员会喂食大熊猫苹果和豆类玉米做成的窝窝头,好奇心强的她还品尝了熊猫餐。

通过分析大熊猫粪便,营员学习掌握其饮食和健康状况。在与四川农业大学同学交流的过程中,郑钰铃发现大陆同学虽不来自相关科系,但对大熊猫保育拥有很多知识,这点让她叹服。

追梦大陆收获多

台湾体育运动大学的陈致玮两年前爱上了滑雪,梦想是滑遍全球滑雪场。今年寒假,他从近300名报名同学中脱颖而出,参加为期一周的北京冬奥体验营。他坦言北京之行收获颇丰,既实现了走进奥运场地的梦想,又游览了从小向往的万里长城和故宫,更重要的是结交了不少大陆伙伴。

云南茶马古道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陈威霖与云南大学生身骑骡子,用镜头记录行迹,追溯藏地与古道的历史。虽然骑行比较颠簸,也造成身体疼痛不适,但他乐在其中。他向记者展示图片墙上自己的作品,还说自己梦想从广州一路骑马到西藏,并以写书的方式加以记录。

陈威霖说,茶马古道的骑行和随后去北京的参访,让他对大陆的印象大为改变。茶马古道像是宁静的世外桃源,可以体验到藏族民众的热情,北京则是步调非常快的都市。虽然媒体和课本上也会介绍大陆,但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领略其丰富的样貌,类似的交流活动非常重要。

本次展览由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主办。该校重视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并较早地参与两岸交流,曾多次举办两岸青年实习和交流活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12-3

 

 

台生参加两岸交流活动:努力让这份缘持续下去 文章下载

台生参加两岸交流活动:努力让这份缘持续下去

台湾《旺报》7日刊登台湾政治大学学生萧孟莹的文章称,经由一次两岸文创之旅,让我对陆生的感情变得更深厚,我们相互交流、相互成长,能相遇就是种缘分,而我会努力让这份缘持续下去。

文章摘编如下:

雨,下着。从雨中,相遇。

从各地前往中时大楼的台生们,一同在集合时间出现,我在艋舺大道上骑着车,为之后的行程感到雀跃不已。

集合后,我们搭车前往机场为大陆学生们接机,一路上,看着窗外的景色,再感受整车的雀跃,外面的雨并没有影响我的心情,跟旁边认识的组员聊天,悉心讨论着等一下怎样与陆生“破冰”,直到真的到达机场接机大厅那一刻,才真的感觉到这个活动(注: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的开始。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长,陆生们陆续入境,我们伸出头盼着他们的到来,但真的盼来时,却突然间不知是否因为羞涩,当初在车上想的许多话题只变成一声“嗨!你们好!”

接着,照着行程走,我们又再次回到台北,来到比较熟悉的环境,再加上相见欢与参观中时大楼,我们少了一丝害羞,多了一股熟悉,我也正式为他们的到来、有缘成为组员,感到兴奋、荣幸。

我们各自聊天后,就到了吃饭的时间,大家在餐桌上都没有在客气的,因此桌上如蝗虫过境,而我们组也已然被视为吃货组了。但没关系,既然有幸成为同一组,能有同样的特性才能有较好的契合度。

随后,当天我们到达住宿饭店,相约晚上要进行真心话,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全部的人塞在两张床上,互相道出心中的事,因此我们真正进入到对方的心里,透过心灵对话,相互了解,才知道每个人的故事。

如今想想,当初我开这个话题真是大胆,就像是初生之犊不畏虎那般的精神,将大家最不敢说的话,全都挖出来,也要很感谢他们愿意说。

写到这里,突然一股暖流涌入心里,真的很开心在这次的活动中认识他们,那天晚上的记忆将深刻地烙印在我心中。

隔天一早我们参加开幕式,开启此次的文创之旅;之后到华山文创园区,抵达此活动的第一个景点,我们在这里不停地拍照,寻找文创元素,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从一开始的羞涩,到后来的大胆摆姿势,都让我感谢这个活动带来的美好。

因为这个活动,我认识了这么一个人,思音。我们组的家长,是我对她深刻的第一印象,而因为她是那样好的一个人,我才愿意毫无保留的表现出我的所有,且她也愿意包容吵闹的我,也是她,为大家带来这么好的平衡。期许未来我们都成功了,开始变忙了,也别忘记人生中我们的初遇及相识。

我也认识了这么一个人,马翼,一个腼腆的男孩子。本来以为他是位有气质的人,结果没想到只是害羞,因为他,我们组更加团结一心,因为他,我们不担心没有话题,希望别因为隔了一个海峡就失去联络。

我还认识了这样的一个人,泽文,原本她真的跟五组很不熟,但之后的几天,透过小组活动、行动,我才重新认识她,知道她是一个有趣、聪明的女孩。为此,我相当崇拜她,与她聊天谈话的过程,相互交流,相互成长,能相遇就是种缘分,而我会努力让这份缘持续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想法,互相切磋琢磨,能为我们激发出更多不同的看法,很开心遇到他们,让我在这趟旅程学到很多,希望之后还能有机会聚在一起,一同玩耍一同精进。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的特别快,很快就来到了他们要离开的时候,不管是凌晨4点的班车,温度极低;还是随后的第二班车,一起吃午餐,一起在机场报到的地方伤心离别,都是一段极美好且难得的经验。

期许未来两岸还有更多这样的交流,而经由此次的文创之旅,让我对陆生的感情更深厚,也希望未来还有机会能再次一起交流。

雨,依旧下着。在雨中,分离。

中国新闻网2018-12-7

 

 

台盟中央主席苏辉: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凝心聚力 文章下载

台盟中央主席苏辉: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凝心聚力

“‘台湾’二字标志于我们党派的名称之首,就是因为我们始终不渝地传承和弘扬台湾同胞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台盟中央主席苏辉此前这样对媒体表示。

自1947年建盟以来,台盟的一代代盟员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竭智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台盟将如何站在历史新高度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

竭智尽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记者:台盟作为由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组成的参政党,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上发挥了独特作用。在您的带领下,台盟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开辟两岸关系新的前景方面将作哪些新的探索?

苏辉:众所周知,台盟盟员都是台湾省人士,我们与台湾同胞有着天然的亲情乡情联系,推动两岸交流,共图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历史责任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长期以来,我们着力突出党派特色,落实“两岸一家亲”重要理念,通过点点滴滴的具体工作,向台湾乡亲传递祖国的真诚善意,传递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与担当,扣紧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两岸关系发展大势汇聚合力。

2018年是台盟十届中央委员会的履新之年。2018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使新时代多党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台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心里走、往实里做,围绕助推台湾同胞融合融入祖国大陆发展、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重点工作,我们将“大江论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精英论坛”、中华文化研习营、台湾青年企业家国情区情培训班等台盟中央对台交流品牌活动整合,形成了“两岸同心大中国”系列工作平台,以此为抓手,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台”字特色的交流活动和台情研究调研活动,从工作模式到活动内容,我们都有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比如前不久,结合台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我们首次在京外举办了以“共享改革成果、助力两岸融合”为主题的第五届“大江论坛”,两岸政、经、产、学等各领域嘉宾近200人参加论坛。论坛安排在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举办,首次由台湾青年团体承办分论坛,首次由台湾青年团体自行邀请台湾嘉宾、主持论坛议程,可以说紧扣时代主题,突出针对性和导向性,既有中央对台工作精神的解读,也有深圳市创新发展经济、招商引才政策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介绍,增强了台湾青年分享祖国大陆改革发展成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性。

为更好地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2018年,我们整合全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继续将中华文化研习营品牌做大做强。截至10月底,2018年中华文化研习营已完成6省市分营,参营人员近200多人,其中在江西瑞金、井冈山举办红色文化研习营,通过安排富有各地文化特色、具有针对性的文化参访和交流,包括邀请台盟盟员进行文化讲座、邀请贵州省赫章县学生同团参访、请在陆发展的台资企业负责人现身说法,深化了两岸同胞友情亲情,提升了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对祖国大陆的认知认同。

台湾专业人士国情区情培训班也是一项提升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认知认同的重要活动。2018年,我们首次采取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联合参训的形式,邀请台湾青年创业家,俄罗斯、日本等国华人华侨,前往北京、乌鲁木齐、喀什等地进行国情区情培训和调研考察,了解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实地考察新疆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使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感受融入祖国大陆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还在探索其他的创新举措,竭智尽力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添砖加瓦。

不忘初心 加强自身建设

记者:在您和台盟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台盟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果?

苏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台盟以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为目标,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稳步推进组织发展,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首先是抓好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不断夯实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以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台盟成立71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为契机,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宣传纪念活动,教育广大盟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承发扬台盟前辈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在收集整理盟史资料、组织开展盟史教育、汲取盟史深厚滋养方面不断下功夫、想办法,以留存珍贵历史记忆,丰富完善盟史资料,更好地发挥其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其次是抓好队伍建设,集中力量做好盟员梯队培养。后备队伍建设事关台盟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5月以来,我和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率队调研了所有地方盟组织有关优秀骨干队伍建设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对各地方组织提出要求,尽早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结合各地方实际建立起一支政治过关、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后备人才队伍。同时,台盟中央近期还将出台组织建设工作的五年规划以及内部监督的具体措施,督任务、督进度、督实效,切实发挥内部监督的正向激励作用。

参政履职 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2018年台盟中央的大调研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展开,您怎么看待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推动农村发展、完善农村治理、保障农民权益方面发挥的作用?

苏辉:2018年,台盟中央党派大调研的主题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走遍了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滁州市的田间地头,从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方面切入,实地详细了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情况,以体制机制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与经验。这次调研是台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台盟助力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在新时代参政履职的开篇之作,更是一次围绕中心的学习调研之行,不忘初心的助推发展之行。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感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挥了厚集体家底、鼓农民腰包、添发展后劲的重要作用,是一项利于乡村振兴之长远、国计民生之根本、改革发展稳定之全局的重大制度性供给,通过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了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从而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基础上,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打下基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好比一个支点,撬动着农村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撬动着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农业农村成为可以进一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作为一项惠及当前、利于长远的事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虽然当前集体“蛋糕”还不大、个人分红还不多,但我们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集体资产将日益壮大,产权制度将愈发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通过对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打造强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良好运行与善治。

 

 

台盟中央:深耕海峡西岸经济区 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助力 文章下载

台盟中央:深耕海峡西岸经济区 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助力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台盟作为由定居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组成的参政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把肩负的历史使命转化为参政履职的具体举措,把满腔的桑梓情怀融入到推动祖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中。为台湾乡亲谋福祉、为两岸关系发展尽责任、为伟大祖国各项事业进步献良策,是每一位台盟盟员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共一轮明月,讲百代乡音”,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享“五缘”相通,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早在2006年,台盟便把目光锁定在海峡西岸,将福建作为开展对台工作的着力点。在台盟的大力推动下,2007年6月,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挂牌启动,实验区包括的福建泉州、漳州、厦门三地,正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

近水楼台先得月,福建是两岸交流互动的第一线,也是广大台湾同胞认识大陆、了解大陆的一面镜子。如果闽台之间能构建更为紧密的交流与共享,势必会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力杠杆。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围绕落实中央对台工作各项部署,特别是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一个关于构建“海峡经济区”的战略设想在台盟中央及台盟各地方组织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中逐渐酝酿、发展、成型。

2008年,台盟中央赴福建省开展民主党派大调研

针对如何以海峡西岸为衔接区,进一步促进台湾与祖国大陆融合的主题,2008年,时任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带队赴福建开展了民主党派大调研活动,并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有关专家学者及台胞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台盟中央形成了《关于构建“海峡经济区”的几点建议》以及相关研究报告提交给中共中央、国务院。

《建议》提出,以促进海峡西岸的发展为起点,构建一个包括东岸的台湾、西岸的福建以及浙南地区、粤东地区、腹地江西中东部在内的“海峡经济区”,可以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实验区,探索两岸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同时,这个经济板块发展潜力很大,可以为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提供一条便捷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并逐步形成从环渤海湾到珠江三角洲整个东部沿海一线的完整发展布局。此份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商务部等有关部门还专门邀请台盟中央召开座谈会,围绕构建“海峡经济区”的建议当面交换意见。

怀揣着对家乡的一腔热爱和对乡亲的拳拳深情,台盟中央开展了持续的跟踪调研,从不同角度、渐次深入地提出政策建议,不断充实和丰富构建“海峡经济区”的设想。

2009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台盟中央将《构建“海峡经济区”,探索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作为大会发言题目,从发展规划制定、重大项目建设、经济整合政策、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构建“海峡经济区”、深化两岸合作的建议。这份大会发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海西建设”、“海峡经济区”成为两会期间电视、报刊、网络上最热门的字眼之一……

如何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的区域协作机制、创建海西区两岸经济合作试点链、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海洋经济对构建海峡经济区的作用……都是台盟殚精竭虑认真思考的课题。为了更好地吸纳来自不同领域的声音,尤其是多倾听台湾乡亲的建议,2009年首届“海峡论坛”期间,台盟中央还与福建省政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日报社共同主办了“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意见》发布后,许多盟员第一时间与台湾乡亲分享了这一喜讯,同时大家也深知使命在肩,开展相关调研的频率更高了,深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心更加坚定,步伐也更加扎实。通过集中、持续地开展工作,推动海西发展、构建海峡经济区成为台盟参政议政的一个特色品牌。

在2011年厦门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台盟向中共中央报送了《关于支持厦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几点建议》,提出继续发挥厦门对台工作独特的区位优势,从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以及口岸管理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为厦门经济特区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其进一步发挥拓路者的作用,进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2012年,台盟充分发挥“台”字特色,站在独特的视角指出,江西赣南地区是与岛内有着特殊历史渊源和亲缘关系的客家摇篮、台胞聚居地,在对台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后发优势。加快赣南地区发展振兴,将有力地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赣台经贸文化交流。《关于深化赣台经贸文化交流,促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几点建议》及相关调研报告上报后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国台办等有关部门还专门邀请台盟中央召开座谈会,研究相关政策,落实相关工作。

2013年是台盟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的履新之年,第一次民主党派中央大调研又选择在福建,围绕“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作用,进一步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主题,台盟就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闽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情况开展持续跟踪调研。通过深入调研,台盟认为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作用,宜进一步支持厦门特区和平潭实验区开展先行先试,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工作前沿平台。同时,还需充分发挥闽南文化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巩固深化两岸同胞的民族和国家认同。围绕相关建议,台盟形成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作用,进一步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专题报告,并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领导同志对报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关注政策落实情况。

此外,自2009年以来,台盟中央还与福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连续九年共同举办“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依托位于福建马尾的清末船政学堂这一近代重要历史遗产,邀请两岸船政先驱后人及专家学者,就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议题进行交流研讨,增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2018年6月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在厦门出席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基层治理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每一位台盟盟员的根都在台湾,对“两岸一家亲”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正如台盟中央主席苏辉所言,台盟致力于向台湾乡亲们传递祖国大陆的善意和诚意,传递祖国和平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促进两岸交流交往,增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为两岸关系发展大势汇聚合力。

进入新时代,台盟将继续关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建设,为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进一步融合发展,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两岸共圆中国梦持续助力!

人民网2018-12-10

 

 

台媒称大陆亲子消费市场火爆 传统商业区抢分一杯羹 文章下载

台媒称大陆亲子消费市场火爆 传统商业区抢分一杯羹

台媒称,2016年大陆全面开放二孩,加上85后和9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期,掀起第三波“婴儿潮”,也引爆了亲子消费经济。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2月6日报道,日前大陆美团网公布的《2018中国亲子行业白皮书》显示,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消费族群中,20至29岁亲子用户逾40%,预估未来亲子消费市场规模可望达3万亿元。最舍得钱花在亲子消费的族群仍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以成都、天津、苏州为代表的15个新一线城市的女性为主,但二、三线城市的亲子消费平均数额也越来越高;三线城市消费者更热衷于亲子游乐,对亲子摄影的关注度也高于一线城市。

报道称,亲子消费的热潮已经全面席卷传统商业区,大型商业综合中心均引入早教中心、儿童游乐园、体验式儿童用品购物商铺,提升消费者光顾的意愿。业界人士更指出,在线下实体零售业萧条的背景下,实体零售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亲子消费。

分析师指出,育儿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饮食、服装、教育、游乐等行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分众市场。

业者表示,家长很愿意把钱花在孩子身上,但对自己的花费则相对减少,因此,家庭用户进入商场后,消费区域大多在亲子区,平均花费千元起,但其他区域,如服饰、化妆品、珠宝、家居等传统成人消费区的人气明显有极大落差,一方面是家庭开支预算大多用在孩子身上,一方面则是觉得带孩子逛街不方便,没有心情和精力。

业者表示,随着第三波婴儿潮带来的亲子商机,大型综合商场的亲子消费区域越扩越大,但儿童商业规模虽大,却不一定能为商场直接创造相当的利润,相关业者引进的数量饱和后,营业额就难以增长,亲子消费比较像是商场引客诱因,想真正赚钱,仍然要依靠零售和餐饮。

【延伸阅读】报告揭中美日韩亲子交流状况:中国家长与孩子首先谈“学习”

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 台媒称,亲子交流频率对亲子关系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日前一项调查比较了中国大陆,美国、日本、韩国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之后,发现中国大陆中小学生和父母交流频率最低。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0月30日报道,中国大陆、美国、日本和韩国多个青少年研究机构联合发布了《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显示,该研究采用同样的问卷同步调查,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阶段在校学生,有包括中国大陆4170名、美国2017名、日本2272名和韩国1936名的中小学生完成了调查问卷。

报告显示,听孩子倾诉烦恼的中国大陆父母最少,交流首要话题是学习,57.5%大陆中小学生曾在上网查资料时被父母误认为玩游戏。

1994年中国大陆正式进入国际互联网,当时正值青春期的80后,如今成为放不下手机的父母,往往忽视了手机使用对亲子关系的负面影响。调查显示,57.8%的大陆学生表示在亲子交流时,父母经常很专注地听的比例在四个国家之中最低。最糟糕的是,有8%的大陆父母“经常”一边玩手机一边和孩子讲话,40.4%则是“有时”,合计有近半数大陆父母有一边玩手机一边和孩子讲话的情形。

报道称,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青春期孩子更多以言语交流互动。但调查发现,92.2%的大陆中小学生“经常”或“有时”和父母聊天,在四个国家中比例最低,平时经常和父母聊天的大陆学生不到六成。

交流内容显示父母对子女的关注点。调查显示,唯有中国大陆中小学生与父母交流的首要话题是“学习”,而美日韩都是“学校的事”。相比中国大陆与美国,日韩父母更常与子女交流社会上的事。

报道称,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日常事务成为亲子矛盾的主要来源。调查显示,在学习方面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大陆学生,比其他三国多11至20个百分点。

此外,观点分歧也是大陆家庭亲子冲突较多的方面,穿着打扮、交友、隐私方面则分别是美国、日本、韩国家庭亲子冲突较多的方面。

报道指出,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陆中小学生家庭的亲子交流状况不太理想。专家提出建议,父母应建立亲密亲子关系,尊重孩子的选择,并鼓励孩子为自己的选择结果负责。

【延伸阅读】英媒关注中国工厂为留守儿童办日托班:用亲子福利吸引工人

参考消息网9月12日报道 英媒称,国际玩具业协会“玩具制造业道德规范项目”在2016年发起了暑期儿童保育倡议,此举是中国制造业中心广东省一些工厂为减轻“留守儿童”及其父母所受伤害而开展的试点计划的一部分。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11日报道,张淑玲(音)是中国数百万农民工中的一员,他们在每个春节结束后都会把孩子留在老家,自己去打工。他们知道,等到下一个春节来临才能再看到孩子。

但今年,在暑假期间,张女士与儿子博涛(音)团聚了1个月。此举是中国制造业中心广东省一些工厂为减轻“留守儿童”及其父母所受伤害而开展的试点计划的一部分。

她上班时,博涛和其他大约50名孩子白天就在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的临时托儿所里画熊猫和做年糕。

上述暑期儿童保育倡议是国际玩具业协会“玩具制造业道德规范项目”在2016年发起的,这个国际非营利组织由工厂、玩具品牌和零售商资助,旨在审核劳工和安全标准。

报道称,对企业来说,一个目标是帮助吸引和留住工人。在中国,由于劳动力减少以及就业偏好发生变化,许多年轻人不像父辈那样愿意到遥远的工厂工作,所以工厂招工变得越来越难。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显示,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中国的城镇和农村约有6900万留守儿童。

报道指出,中国政府承诺为受到大规模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提供更多福利,根据数据,父母皆外出务工且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有902万。

祖父母负责照顾许多留守儿童,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许多儿童缺乏足够的照顾和支持。

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艾丽斯·杨说,她加入“玩具制造业道德规范项目”的“家庭友好空间”倡议,是为了帮助自己的企业并改善工作条件。

与中国其他许多制造业高管一样,她发现越来越难以在维持利润率的工资水平上找到足够的工人。她认为,今年耗资4万元人民币运营的暑期日托项目,是吸引和留住工薪父母的一种方式。

“玩具制造业道德规范项目”的马克·罗伯逊说,参与该项目的其他工厂报告说,它们招募和留住员工的能力提高了,工人与管理层的关系也改善了。

负责生产迪士尼漫威塑像和麦当劳快乐儿童餐玩具的英德卓佳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光辉(音)说,加入该计划是一项“回报丰厚的小投资”。他说,在夏天开始提供“家庭友好空间”后,他的工人变得更加投入,甚至建议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加入工厂。

罗伯逊说,西方的玩具品牌和零售商面临从工资上涨到中美关税争端等各方面挑战,它们必须找到方法“帮助中国的工厂更有效地竞争”。

“玩具制造业道德规范项目”打算明年扩大到25至30家工厂。然而,这也仅仅涵盖一小部分与子女分离的工人。

参考消息网2018-12-9

 

 

深化产业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记2018年深化黔台产业合作推进年 文章下载

深化产业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记2018年深化黔台产业合作推进年

2018年,贵州省台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农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旅发委、团省委7家省直部门共同开展了以“深化产业合作,促进互利共赢”为主题的“2018深化黔台产业合作推进年”活动,切实加强对台招商引产,深入推进黔台产业合作,推动两地融合发展。推进年活动期间,贵州省共走访台资企业99次,其中联合走访33次,慰问台胞278人,收集意见建议26条,接到纠纷调处案件7条,刊发新闻报道86条,取得一系列成绩。

调研常态化,以深度探讨确保高度契合,出台产业合作新政策

2018年,贵州省台办与有关单位开展联合调研,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政策,有效服务台商台企,找准黔台合作契合点,出台相关政策奠定基础。一是找准农业产业合作契合点。贵州省台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农委、省商务厅、省人社厅、省投资促进局组成黔台农业合作专题调研组,分别赴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黔西南州、黔南州、黔东南州开展专题调研,向四川、福建两省同行学习当地台资农业企业发展经验,并赴台开展深入调研,形成《创新政策支撑促进黔台农业优势互补,着力打造新时代黔台农业合作升级版》调研报告。二是优化黔台农业合作空间布局。在《台资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基础上,贵州省台办、省农委联合在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开展“黔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可行性选点调研,拟定《黔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建议方案》。三是继续开展“走访台企、助推发展”活动。贵州省台办主要领导带头走访调研“贵州·台湾大健康产业(云锦)示范基地”、施秉台湾大健康产业园、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近年来新入住贵州的台资企业,全省台办系统常态化走访在地台资企业,调研企业发展规划、技术研发、生产经营、销售通路等基本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出台“64条惠台措施”。贵州省台办多与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农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旅发委、团省委等43家省直部门座谈,共同研究国台办“惠台31条措施”在贵州的贯彻实施意见。深入贵阳、黔南、黔东南等台资企业较多的地区调研,听取台商和基层台办对“31条措施”在我省贯彻落实的意见和建议,并召开全省台办主任会议、部分在筑台商台青座谈会,进一步了解台商台胞诉求。9月29日向社会发布了《关于促进黔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共64条,分为促进黔台经济合作、鼓励来黔创新创业、推进黔台文化交流合作、提供台胞工作生活便利4个部分。

合作平台化,以品牌效应巩固投资高地,达成产业对接新成绩

2018年,贵州省台办、省发改委、省农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投促局、团省委继续巩固“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在黔台经贸交流中品牌平台的积极作用,助力“2018产业大招商突破年”。一是精准谋划活动内容。紧紧围绕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紧扣绿色发展和黔台产业契合点,主会场设置农业、大健康、冷链物流、文创旅游、黔台青年创新创业5场专项对接会,分别由贵州省农委、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厅、团省委自主设计推介会方案,自主开展前期产业项目对接和邀请省内相关企业参会。在市(州)分会场开展五项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二是精准邀请参会嘉宾。贵州省台办主要领导率队,组织省发改委、省农委、省文化厅、省商务厅等部门人员入岛与台湾各大工商协会、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精准对接。在冷链物流对接会板块,贵州省台办还依托上海市台办及上海台协,赴上海参访相关企业并发出邀请,贵州省商务厅专程再次赴台,进行产业项目对接。活动期间,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理事长、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前理事长萧万长,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台中市前市长、旺旺集团副董事长胡志强,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国光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两岸企业家峰会生技组台方召集人詹启贤,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詹火生,台湾农业部门前负责人陈保基,工商协进会理事长、台玻集团董事长林伯丰,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王屏生,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理事长洪尧昆,法蓝瓷集团总裁、亚太文创产业协会创会理事长陈立恒等350位台湾嘉宾出席恳谈会。三是精准对接务实合作。专项对接会改变以往“商”讲“官”听的单一模式,受众扩大到“官、产、学、研”等主流群体,压缩推介环节时间,让业界企业代表面对面的开展交流讨论。5场专项对接会上共签署项目合作协议22个,合同金额32.95亿元。黔西南作为本届“黔台会”主办地,签约项目16个,合同金额29.3亿元,约占总签约金额的九成。

拓展靶向化,以往来交流作为招商纽带,创造黔台合作新机遇

2018年,贵州省台办按照中央对台方针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台工作部署,履职尽责,积极作为,拓展资源渠道,助推黔台经贸交流合作不断纵深发展。一是深化与台湾工商协会合作。持续巩固与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台湾工业总会、台湾商业总会、台湾工商协进会等协会的合作关系,拓展与旺旺集团、工商建研会、海峡两岸农业协会、中华知识产学合作交流协会、亚太文创产业协会、台湾冷链协会、台湾青创总会、中华青创产业协会等协会的交流合作。二是务实对接来黔经贸考察高端团组。3月,贵州省台办牵头,与省农委、省商务厅共同做好以台湾大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魏亦强为团长的台湾农业技术专家组成的经贸考察团在黔考察工作,卢雍政副省长全程参加了座谈考察;6月,贵州省台办圆满保障由台湾金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率领的台湾三品会考察团一行25人在黔考察,期间,孙志刚书记、谌贻琴省长会见了考察团一行;10月底,贵州省投促局组团赴台,落实与台湾中华知识产学交流合作协会在2018年“贵洽会”达成合作框架协议,促成多名台湾农业、大健康、规划专家来黔培训投促系统一线干部;11月,贵州省台办、省科技厅、省投促局共同举办“黔台生态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邀请台湾大健康、农业、冷链物流、环保产业13位企业代表与贵州百余位科技、投促部门干部及企业代表务实对接,促进贵州产业转型发展,促成多项合作意向。三是鼓励各地开展对台招商引资。贵阳市举办“筑台两地都市现代农业座谈会”,筑台两地70余名涉农企业代表围绕解决农产品加工短板、农产品过剩、如何突出跨区域联盟合作等进行交流对接,促成3个产业项目合作;黔南州聘请贵阳市、漳州市、南宁市台商协会及台湾贵州经贸文教交流协会相关人士为黔南州招商顾问,并在8月中旬,由州领导带队一行15人赴厦门、漳州面向台商招商,促进7个产业项目合作;黔东南州大力推进“施秉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建成后将初步承载已签约的11家台资大健康企业进驻。

布局可视化,以成果展示实现以台引台,构建示范引领新格局

2018年,如何让更多贵州企业就近体验和学习台湾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管理方式、寻找合作机遇、升级产业布局是本次推进年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贵州省台办联合省发改委、省农委、省科技厅等共同构建“产业论坛+孵化器+种苗实验+示范基地”的台湾优秀产业引领示范格局。一是举办“新时代黔台绿色产业合作论坛”。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围绕“绿色发展新时代 产业合作促融合”主题畅谈贵州生态优势在农业、大健康、文创旅游等产业的融合,为贵州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贡献智慧。论坛发布了《新时代黔台绿色产业合作论坛倡议书》。形成以“大生态”引领黔台产业合作、以“大数据”助力黔台产业合作、以“大扶贫”提升黔台产业合作、合力打造新时代黔台农业合作升级版、合力共建黔台大健康产业新高地、合力激发贵州文创资源巨大潜能、合力打通黔货出山冷链物流通路、合作推动黔台两地人才深度合作的八项倡议。二是建立台湾农业全产业链孵化器。贵州省台办、省科技厅共同协调“黔仕宝生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落户贵州科学城并开展运营,鼓励支持该公司成为黔台两地农业科技研发、人才和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形塑品牌的孵化器,目前已有十余家涉农企业和专家团队抱团入驻,逐步把台湾农业方面的好理念、好技术、好人才在贵州推广应用,将高质量助推贵州省农业观念、农业结构、农业科技、田间管理的大变革。三是鼓励台湾种苗本地化实验。贵州省台办与省农委积极支持台湾农业企业引进台湾优良品种进行贵州本地驯化,以期建立适应贵州气候和土质条件的台湾农业种质资源库。目前,贵州大秦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以广西和东南亚为目标市场的台湾百香果种苗基地;贵州钏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黔龙果”红心火龙果通过瑞士SGS认证和美国FDA检测,畅销“北上广深”及香港、新加坡等高端市场;贵州桔扬雨辰茶业有限公司优选6个品种试种成功,并已获得德国BCS有机认证及贵州省检验检疫局出口基地备案;贵州青龙农林股份有限公司试种无患子连续多年能在黔南越冬,标志着试种成功;安顺合方园台湾产业园试种台湾红藜、柚子、百香果等12个品种成功;贵州腾博农业发展公司培育的抗病无毒马铃薯已给农民带来实惠;安龙金蕙花卉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的蝴蝶兰等花卉品种表现优于台湾及大陆其他产区。四是批准设立黔台产业合作示范基地。贵州省台办与省农委联合授予台江县贵州腾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龙金州农耕文化园、贵州安龙金蕙花卉发展有限公司、独山县贵州青龙农林股份有限公司4家发展前景较好、具有代表性的涉台农业企业“黔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目前,全省“黔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已达6个。贵州省台办与省发改委(大健康办)联合在贵阳市乌当区智汇云锦大健康医药产业园挂牌“贵州·台湾大健康产业(云锦)示范基地”,贵州省政协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省政府副省长王世杰两位省领导亲自为基地揭牌。

统筹战略化,以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革命,展现脱贫攻坚新作为

2018年,贵州省台办及相关省直单位协同,运用台湾产业优势,为提升贵州产业增智助力,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和脱贫攻坚。一是帮助关岭县提升火龙果产业。为帮助关岭县解决火龙果“品相不好、销路不畅、品牌意识不强”的问题,8月,贵州省台办协调省商务厅、省科技厅安排安顺商务局、关岭县政府共同调研考察贞丰县龙之谷生态园;9月,贵州省台办主要领导带台湾专家前往关岭实地考察,从园区设施、种植品种、生产管理、挂果情况、品牌打造等方面帮助诊断;10月,贵州黔仕宝生态产业有限公司便为关岭县上关镇乐安村火龙果制定了《诊断及提升方案》,提出理念和管理转变、品种选择与替换、品质保障、品牌创建推广和营销、完善配套设施五项提升措施,并规划了提升周期和预期效果。二是问诊帮扶扶贫点产业发展。8月,贵州省台办主任周素平、副主任李静邀请台资企业凯里云谷田园人员,赴野洞河镇就蝗虫产业生产、销售困难及全产业链发展等问题进行专题考察调研。安顺市台办引进台湾佶安嘉股份有限公司在帮扶村种植台湾黄金百香果,惠及37户贫困户。三是拓展贫困县招商引资渠道。贵州省台办、省发改委、省农委、省文化厅特别安排黄平县、德江县在第六届“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大健康、农业、文创旅游专项对接会上发言,推介本县优势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与相关产业台商互动交流,帮助拓展招商人脉渠道。四是引导台资企业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台资企业发展壮大,解决了贫困人口就近就业,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科技水平,促进了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脱贫。如黔西南州安龙县的大秦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周边千余户贫困户;贵州安龙金蕙发展有限公司带动七百余户农民;贵州台江腾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近七百户农户致富,并将园区建设成为“雨露·计划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实训基地;贵州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镇宁县14个乡镇的多个地区农户种植合同,发展生姜种植产业等。

“2018年深化黔台产业合作推进年”活动,是贵州省台办与相关省直单位共同搭建的对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选商引产和服务在黔台商台企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整合资源促进台湾优势产业资源贵州转化,有利于本地台资企业便利享受同等优惠政策,有利于黔台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下一步,贵州省台办及相关省直部门将以出台《关于促进黔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共同抓好宣传和督促落实,让台商、台企、台胞真切感受到“实施意见”带来的机遇和便利。

中国台湾网2018-12-12

 

 

上海台北“双城论坛”即将登场 台媒盼带个好头:成为两岸交流新范例 文章下载

上海台北“双城论坛”即将登场 台媒盼带个好头:成为两岸交流新范例

上海和台北的“双城论坛”即将于本月20日在台北登场。对于这场选后两岸互动的“起手式”,岛内相当期待,希望成为接下来高雄、台中、新北乃至其他蓝营县市与大陆开展交流的新范例。

由上海市台办主任李文辉、副主任李骁东等7名上海市政府官员所组成的“踩线团”,9日飞抵台北。据联合新闻网报道,对于这趟“踩线之旅”,李文辉表示,主要就是和台北市政府交流,讨论“双城论坛”的内容,另外也看一下接下来安排的参访场所,就是“踩线”。台北市政府介绍说,“踩线团”除了会依照论坛题目进行参访外,也会安排参访公共住宅、市场改建和环保等。10日,他们将和台北市长柯文哲会面。

对于这次的“双城论坛”,柯文哲直言,延续过去的基础。媒体追问这次是否会重提“两岸一家亲”,他回应说,就是“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他还称,愿意邀请高雄市长当选人韩国瑜来台北参加论坛。不过据中时电子报报道,韩国瑜9日表示无法出席。

实践大学副教授赖岳谦分析称,今年“双城论坛”是选后各县市所办的第一个两岸城市论坛,各县市首长都在看柯文哲会怎么办;进一步来说,国民党籍县市首长大都表示接受“九二共识”,而柯文哲在“两岸一家亲”的定调下,正可以给绿营首长作为未来和大陆进行城市交流的参考。《中国时报》9日回顾称,“双城论坛”今年迈入第9届,前8届双方总计签署30项协议暨合作备忘录,其中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2010年首届论坛促成台北松山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直航。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两岸关系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认为,“双城论坛”正好在选后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他看好两岸城市交流趋势方兴未艾。他举例说,过去大陆与台湾南部的交流比较少,未来可以有更多层面的互动,像高雄港二三十年前位列全球前五大经济港,伴随“一带一路”的发展需求,高雄具备重要的运输价值优势。

民进党当局的态度也有转变。联合新闻网称,这次上海台办人员来台获陆委会批准,被外界视为蔡当局对台北市政府和上海释出善意。《旺报》9日分析称,两年多来,两岸在多个领域的交流遭遇中断、顺延、降级,快成了新常态;但在“九合一”选举后民意翻转,蓝营一举拿下15个县市,城市交流将是未来大陆对台工作重心,而此次“双城论坛”极具指标意义,“像是两岸关系的温度计,对接下来的其他两岸城市交流,具有示范作用”。文章称,对大陆而言,对两岸城市交流基本持正面看待,但必须在对方有“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对蔡英文当局而言,选举结果揭晓后,即便嘴上不承认,但或多或少也认识到民众对两岸政策的不满,因此对照陆委会此前拒绝上海台办领导入境,这次大方放行。

环球时报2018-12-10

 

 

三位两岸交流推手的坚持 文章下载

三位两岸交流推手的坚持

7本(张)台胞证、到大陆300多次、促成逾万名两岸少年交流……两岸和平小天使活动创办人、台湾中华企划人协会理事长翁林澄已投身两岸交流近30年。

他还保留着1988年5月31日第一次“登陆”时的登机牌、外汇兑换券、与烧饼摊的合影,“那时北京的自行车特别多,汽车很少。民众的衣服大多是灰、蓝色的,就我穿着红色T恤,大家对台湾同胞都很好奇,也非常友善。”

到北京的第二天刚好是六一国际儿童节,翁林澄在路上碰到了许多小朋友,原为国际青年商会会员的他曾在家里接待过来自韩国、日本等地的儿童。机缘巧合下,翁林澄思考着为分隔40年的两岸民众,特别是“下一代”做些什么。

1991年,时任中华企划人协会秘书长的翁林澄与北京中国儿童活动中心等签署备忘录,为两岸和平小天使活动拉开序幕。次年,146名台湾的少年儿童前往北京,与当地小朋友一起游长城、竞才艺。一个多月后,33名大陆小朋友入住台北等地的“接待家庭”。此后20多年的小天使交流活动中,翁林澄“一直在现场”,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推手之一。

大陆改革开放之初,陆续有一些台胞勇敢冲破重重障碍到大陆,开辟两岸交流新路;随着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至今两岸交流合作已成康庄大道。大陆改革开放与两岸交流合作成效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也是在1988年,在台中后里区眷村长大的宋东文首次回祖籍地陕西探亲,次年还参加了全国台联举办的青年夏令营,到访北京、云南等地。频繁的大陆行促使他在1996年成立夏潮基金会,开展两岸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活动,立志“让两岸更贴近一点”。

宋东文认为,“互相认识”与“增进彼此理解”是两岸交流的重点。夏潮基金会一直抱持“两岸双向交流”的理念,作家团、青年交流都一样,有来有往,落地接待。

出生于1983年的台湾青年陈长风,已是两岸交流中的“老人”。从2005年以团员身份第一次“登陆”,到2012年接任台湾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理事长,他从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参与者逐步成长为组织者、推动者。

陈长风感受到,近些年来,两岸交流的思路越来越开放,前沿科技、乡镇文化等都成为了交流内容,这些有利于台湾青年更直观认识大陆。

促成台湾青年到大陆实习的过程中,让陈长风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在台湾发展遇到瓶颈的青年人在大陆企业实习转正后很快进入管理层,离台不到3年、26岁的她年薪涨了四倍。这个例子也激励了不少认识她的人到大陆发展。

陈长风告诉中新社记者,“我本身就曾从两岸交流中受惠,很开心能为台湾青年认识大陆提供力所能及的微小帮助,也很高兴看到两岸小伙伴在交流中缔结友谊,甚至后来喜结连理。”

40年的大陆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令台胞印象深刻;也促进两岸交流合作重塑了基础,样态也发生质变。

12月的北京寒风瑟瑟,翁林澄还在为两岸交流奔走。他说,北京早已不是灰蓝为主、色调单一的城市,年轻人穿着时髦,高楼林立。在两岸间行走30年,除了亲眼看到环境的改变,对大陆人素质、能力的提升更是印象深刻,现在的年轻一代拥有进取向上的品格。

他感叹,很高兴结交了大陆各地的朋友,交流这条路还会继续走下去,希望创造机会让两岸青少年朋友展现才艺,也希望让更多台湾偏乡的小朋友能够接触、接纳不同文化,把心胸、视野打开。

宋东文告诉中新社记者,从最近的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可以看出,民众渴望改善经济,不喜欢用意识形态进行两岸对抗,这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两岸交流30多年的成果。大陆快速发展,很欣慰看到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有兴趣到大陆就学、就业。他也会继续为推进两岸交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做了就有意义。

陈长风也说,做两岸交流工作虽然累却快乐,在如今两岸交流已相对频繁的情况下,如何促成更深、更广、更有感的交流,是下一步还需要思考和探索的。

中国新闻网2018-12-12

 

 

马晓光:正确认知两岸关系性质 两岸城市交流合作空间广阔 文章下载

马晓光:正确认知两岸关系性质 两岸城市交流合作空间广阔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2日在北京表示,只要对两岸关系性质和两岸城市交流性质有正确认知,两岸城市交流合作就能够展现广阔空间。只要对台湾同胞利益福祉有利,我们都会努力推动。

资料图:12月12日,国务院台办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图为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在国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称,台湾当局对两岸城市交流持正面开放的态度,但不希望有政治前提。陆委会主委陈明通日前表示,乐见蓝营执政县市设立“两岸工作小组”,但把两岸的政治基础放在有争议的“九二共识”上是不务实的,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马晓光作前述表示。他指出,“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一手制造了争议。其所谓不要政治前提,就是以否定“九二共识”为前提。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政策,阻碍两岸关系改善发展,严重损害了台湾同胞利益,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马晓光还应询介绍说,本月10日,国台办主任刘结一会见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澎湖县长当选人赖峰伟一行,双方就大陆与澎湖县交流合作事宜交换了意见。客人就大陆游客赴澎湖旅游和农产品销售提出建议。他说,我们的态度是,只要对台湾民众有利的事情,都会积极推动。

有记者问,台湾“九合一”选举后,大陆方面是否会鼓励大陆企业到高雄投资?马晓光说,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投资,2009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相关共识,此后台湾方面做出开放许可。但长期以来,陆资赴台并不如人意,诸多的限制条件依然存在。陆资赴台投资、两岸双向投资,都是对两岸民众有利的事情,但陆资被绑住了“手脚”,只能“戴着镣铐跳舞”。

他表示,虽然大家希望改善经济民生、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空前强烈,但自2016年以来,限制两岸交流的诸多不合理政策措施依然存在。在大陆做出努力的同时,台湾方面应该尽快检讨并放宽那些包括对陆资限制在内的不合理政策。

对于台湾安全主管部门称,华为公司连续三年赞助新北市政府举办“耶诞城”活动有所谓的“安全隐患”;有绿营“立委”要求台当局约束部分机构不能使用大陆制造的通信设备和软件等问题,马晓光回应表示,大陆通信设备在世界各地都有使用,还没有听说给哪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不安全的问题。我们坚决反对以各种政治理由、出于各种政治目的干扰和破坏两岸正常经贸交流合作,这不仅伤害大陆企业利益,也伤害台湾消费者利益。

中国新闻网2018-12-12

 

 

面对面解难题 “马上办”显效率 台商点赞四川政务服务 文章下载

面对面解难题 “马上办”显效率 台商点赞四川政务服务

“我的公司想从青羊区移到金牛区,其实都是在成都市,但由于涉及税务迁移一直办不下来。”“具体是什么原因有告知吗……您把电话告诉我,等座谈结束了我们马上办,请您等通知。”在这场持续近两小时的交流座谈会上,“马上办”的服务承诺总是赢得阵阵掌声。

近日,为进一步推动“川台70条”(《关于促进川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贯彻落实,四川省台办联合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举办“台商与四川政务服务面对面”活动,邀请近40位在蓉台资企业负责人到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参观并座谈。台商们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遇到的难题,而各部门的负责人也都耐心听取,并立即着手落实。

政务服务获点赞

“在这里,申请者3个工作日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台胞可在此申领个体户执照”“台资企业在行业准入上已经实现同等待遇”“使用台湾居民居住证在网上办理业务的功能正得到逐步落实”……在参观政务中心商务、工商、税务等窗口并听取业务受理和行政审批流程介绍后,台资企业负责人对四川政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和贴近台胞诉求、提供贴心服务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的确感受到政府给予我们台商的温暖。”成都台协会会长徐大伟感同身受地说,记得早些年四川政务服务推出公众号时,还只提供了简单的服务。现在公众号增加了很多服务功能,特别是网上服务功能让他非常满意。他还表示,作为成都台协会会长,台商朋友遇到办证或行政审批方面的问题,他都会推荐去四川省政务中心办理或进行政策咨询。

据了解,四川是西部地区台资企业数量最多、投资额最大、拥有涉台园区最多的省份。今年9月3日,四川省发布实施“川台70条”,明确提出要在台资企业项目申报、用地需求、市场准入、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提高审批效率。截至目前,四川省共累计登记注册台资企业2098家,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93亿美元,利用台资169亿美元,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23家。

让“面对面”成常态

在“四川政务服务交流座谈会”上,台商代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畅所欲言。像这样“面对面”的形式已逐渐成为常态:为将“31条惠及台胞措施”在四川落地,四川省台办多次与台商就起草“川台70条”“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政策出台后,又召开贯彻“川台70条”座谈对接会,为台胞答疑解惑、倾听意见……

正是秉持“你所关心的正是我们关注的”服务理念与“马上办”的办事效率,四川的营商环境赢得了在川台商的认可与信任。这次座谈会上,台商面对四川省台办和政务服务部门负责人时也都各抒己见。大家就社团法人代表登记、办证办照程序及属地管理、税收迁移等话题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这些问题在现场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及时关切与回应。

“12年前我在成都开第一家店时,办手续很繁琐,全是委托专门代办的人。现在不一样了,很多手续可以在网上预约,办理效率也很高,变化非常大。”已在成都创业12年的黄子轩表示,四川政务服务质量多年来一直在提高,他希望政务服务中心可以开设专门的台商和台青创业服务窗口,让服务咨询更方便快捷。

让台胞更有获得感

座谈会上,四川省台办主任罗治平用“决心”“信心”与“同心”,回应台商对落实“川台70条”和提升四川政务服务水平提出的意见建议,并鼓励他们扎根四川,谋取更大发展。

“这次活动选在‘川台70条’发布满70天之际,时机很特别”。罗治平表示,“在这70天里,‘川台70条’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在持续不断得到落实,许多政策已经惠及在川的台胞台商。”他指出,“四川有决心持续推动‘川台70条’的落地落实,继续从机制层面、平台层面为大家提供更积极有效的服务,让大家感受到实效。”

罗治平希望广大台资企业练好企业内功,守法诚信经营,把企业做大做强,不断促进川台经济文化交流,并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更加坚定 “两岸关系好,台湾前途才会好,台商台企发展才会更好”的发展共识,一起同心相向,为两岸同胞福祉努力。

本次活动是“川台70条”发布实施后,四川专门面向台商代表、聚焦政务服务领域开展的一次台商与窗口单位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面对面”的活动,旨在多角度展示四川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的实效,进一步做实做深做细“川台70条”贯彻落实工作。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12-11

 

 

两岸青年齐聚漳州热议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 文章下载

两岸青年齐聚漳州热议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

“以文会友、切磋学问来深化闽南文化研究、同时从两岸不同视角为闽南文化传播与交流所面临机遇与挑战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些话题成为两岸青年在“2018年闽南文化青年论坛”热议的话题。

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18年闽南文化青年论坛暨2018福建省社科联学术年会分论坛”6日在漳州召开。该论坛的举办为促进两岸青年学者之间交流合作,致力保护、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推进两岸和平发展等问题提供了学术支持。

陈建安是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台籍教师,在论坛上以“闽台文化的保存与创新”为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宜兰,是闽台文化的传承者。”陈建安说道,从闽南文化变迁为闽台文化是一种正向的文化改变。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其中有人类普世性共通的经验,也有属于在地脉络的特殊发展。“文化内容,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个载体包含该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过去的文化记忆。”

台湾是闽南文化的重要集中区,而福建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在两岸交流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闽南文化为纽带,也加强了两岸民众尤其是两岸青年的情感交流。

“以中华文化为纽带的两岸青年文教交流,在深化两岸青年感情融合方面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集美大学讲师陈晓晓认为,两岸青年文教交流合作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远未达到融合的程度。

陈晓晓建言,要强化两岸青年文教交流的内容建设,创造其社会文化环境来加强两岸文化融合,加深两岸文化缘、地缘、血缘、人情缘。

罗鼎钧是北京清华大学的台籍博士生,他说“除了从中央到闽南地区自行出台的‘惠台’措施和落实同等待遇外,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台湾青年自行感受并且将正确、正向的两岸信息传递给广大的台湾青年同胞。”

“在闽台文化的传承方面,我认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两岸学术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两岸的文化,再辐射到自己的朋友圈来达到宣传的目的。”台湾101新闻网记者王伯群在接受采访时说。

王伯群觉得,举办这个论坛最大的意义是让大家感受到两岸是血脉相连的,尤其是这个青年论坛,让青年们可以了解其实两岸是分不开的。“不管以后大陆的发展如何,台湾的发展如何,我们都是自家人。”

台湾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社长李锡敏也“感同身受”,他认为举办青年论坛,让年轻的闽南子弟和台湾青年能够有机会来交流,再去回味,去研究我们过去祖先所遗留下来的一些文化“能够增加他们那种乡愁,增加两岸情感的连接。”

他也期待除了举办类似的青年论坛,在促进两岸交流方面,可以举办一些重走古迹等活动,让大家更直观的体验两岸文化。

中国新闻网2018-12-7

 

 

河北发布“惠台53条” 促进冀台合作交流 文章下载

河北发布“惠台53条” 促进冀台合作交流

7日下午,河北省台办、发改委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冀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惠台53条”)。

河北省台办副主任付辉东介绍,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总体要求和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的统一部署,省台办、省发改委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3689”基本思路,结合本省乡村振兴、双创双服、万企转型等重点工作,坚持借鉴吸收创新,联合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冀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惠台53条”共包括冀台经贸合作、来冀就业创业、冀台文化交流合作、生活宜居四方面,共有53条措施。这些措施旨在促进冀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聚焦与台湾同胞分享河北重大发展机遇,突出让台胞享受同等待遇,充分体现了尊重台胞诉求、凸显河北特色、注重务实管用的特点。

冀台经贸合作方面共22条,结合河北特色,重点突出了鼓励台胞参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参与本省乡村振兴战略,参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扶贫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并与本省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等内容。

来冀就业创业方面共12条,结合河北实际,重点突出了鼓励台湾同胞来本省创业就业,允许台胞报名应聘本省事业单位,在台湾地区的学术成果可以纳入工作评价体系,专业人才可申请参与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并同等享受本省出台的人才服务保障方面的政策等内容。

冀台文化交流方面共11条,主要细化了允许台胞参加省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允许参与国家设立的中华慈善奖、梅花奖、金鹰奖等各类评奖项目,在冀长期居住且有突出贡献的台胞还可按规定列席、旁听省市政协会议等内容。

在冀生活宜居方面共8条,结合台胞诉求,主要在住宿、就医、出行、子女入学、证件申换、游览、购房、公积金、法律服务等领域为台胞提供同等待遇和便利服务。

《关于进一步深化冀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全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河北发展机遇,逐步为其在冀投资、创业、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与河北企业、居民同等待遇,进一步促进和深化冀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根据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措施。

一、冀台经贸合作方面

1.鼓励台湾同胞积极分享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历史机遇。重点投向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特种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集群以及环京津休闲旅游、健康养老、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参与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发展滑雪装备制造、人才培训等冰雪体育产业。(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雄安新区管委会、省冬奥办、各市政府)

2.鼓励台湾同胞参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点在高端高新产业、金融、物流以及科技研发领域开展合作。各项开放政策同等适用于台资企业。(责任单位:雄安新区管委会)

3.鼓励台湾同胞参与我省各类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重点投向煤改气、煤改电等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参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扶贫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发展轨道交通,开发海上风电等绿色能源,参与防洪抗旱水利工程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支持台资依法依规以特许经营方式等参与管理运营,同等适用有关支持政策。(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各市政府)

4.台资企业参与“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与省内企业享受同等优惠政策。我省各级政府、各部门设立的各类扶持资金和各项优惠政策等,同等适用于台资企业。(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有关部门、各市政府)

5.鼓励台湾同胞参与我省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台资企业和台湾专业技术人员在推进全省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领域的项目合作、运营管理,并同等享受相关政策支持。(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台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组织部、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各市政府)

6.支持台资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参与省内国有企业改革。(责任单位:省国资委)

7.鼓励台资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对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及财务中心、采购中心等功能性机构,由所在地对其办公场所、经营设施、开办费用等给予补助。支持台资研发机构、台资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面向我省企业转化推广先进技术成果。台资机构转让技术,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业务,经认定的合同享受技术交易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

8.对列入省市重点建设计划的台资项目从招商到竣工投产实行“保姆式”全程领办、代办制,建立专人负责制。创建跟踪服务档案,畅通上门服务、企业免跑的绿色通道,逐企逐项解决实际问题。(责任单位:各市政府)

9.台资企业在我省办理工商注册、外汇登记、业务牌照、资质许可、政府特许、标准制定等方面,与省内企业统一标准、统一时限、统一程序。在申请各类财政资金支持、申办各类资质和证书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各地各部门未经法律授权不得擅自增加对台资企业的限制。台湾同胞可以在我省设立个体工商户从事经营活动。(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有关部门、各市政府)

10.台资企业与省内企业同等适用相关用地政策。我省确定的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按比例计算后低于该项目土地实际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费用之和,应按不低于实际各项目成本费用之和的原则确定出让底价。(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

11.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在冀台资企业,依法享受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依法同等享受国家有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转让所得减免,设在河北的研发中心采购大陆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

12.鼓励台资企业扩大投资,其所得利润再投资鼓励类项目时,按省内企业同等待遇,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责任单位:省税务局)

13.实施“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的两岸商品快速验放模式,建立有利于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发展和规范的管理制度。简化台湾地区特殊物品入境审批手续,来自台湾地区的入境特殊物品实施境外风险评估,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实现即报即批。(责任单位:石家庄海关、省发展改革委)

14.支持台湾同胞在农业高效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进行先进技术的交流合作。在我省的台资农业企业可与省内农业企业同等享受农机购置补贴,鼓励台资农业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享受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相关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

15.鼓励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吸引台资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各市政府)

16.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重点支持在冀台资企业的境外母公司或子公司按规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冀台资企业依法依规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在新三板挂牌。(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证监局)

17.支持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台资银行协作,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为我省实体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省内金融机构为在冀台资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保监局)

18.支持台资金融机构、商户等与在冀清算机构及河北省非银行支付机构依法展开合作,为台湾同胞提供便捷的小额支付服务。(责任单位: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保监局)

19.支持我省征信机构与台湾征信机构依法开展业务合作,为冀台两地同胞和企业提供征信服务。(责任单位: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20.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来河北办展参会,同等享受相关支持政策。(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石家庄海关)

21.支持台资企业公平参与政府采购。(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各市政府)

22.依法严格保护台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信用信息系统,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援助和仲裁调解工作,促进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

二、來冀就业创业方面

23.鼓励台湾同胞来我省创业。各级政府出台的创业项目扶持、融资支持、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生产经营场所和住房租金补贴等优惠政策,对台湾同胞同等适用。(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各市政府)

24.取得祖国大陆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的台湾学生,以及取得祖国大陆承认学历的其他台湾居民,均可报名应聘我省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于我省急需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可采取选聘方式招聘。聘后按照国家现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享受同等待遇。(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相关部门)

25.台湾专业人才可按规定申请参与国家“千人计划”。在冀工作的台湾专业人才,可按规定申请参与国家“万人计划”。台湾同胞可按规定参评河北省的特聘专家或特聘专业人才。(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

26.台湾专业人才在我省就业创业、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可同等享受我省支持本地人才培养和引进海外人才的有关政策,以及在冀落户安居、子女教育、交通出行等人才服务保障方面的政策。(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7.鼓励台湾教师来我省院校任教。对符合招聘条件并任教的,与我省高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对符合高层次人才条件的,可按同等条件申请专家称号,在台湾地区取得的学术成果可以纳入工作评价体系。在台湾地区获得教师资格的台湾教师可通过特聘、购买服务、短期双向交流等方式,在我省幼儿园和中小学从事音乐、体育、美术、外语学科教学工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28.鼓励和支持台湾社会团体与我省相关社会团体合作,参与我省的扶贫、支教、公益、社区建设等基层工作。对有意愿到农村中小学校支教的台湾教师,积极协助安排工作岗位,并纳入全省“三区”教师支教计划,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扶贫办)

29.台湾同胞参加职称评审,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即可申报参加职称评审。(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0.鼓励符合对应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台湾同胞,在我省报名参加由省人社厅及各市人社局考试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向台湾居民开放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目录》的53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和81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1.鼓励支持在我省的台湾同胞加入省内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类专业性社团组织、行业协会,参加相关活动。在我省台湾科技人员可在科技学会、研究会内任除法定代表人以外的理事及以上职务。(责任单位:省民政厅)

32.鼓励支持台湾地区投资者在我省合资(合作)设立医疗机构,享受所在地公立医院同等待遇。(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33.支持符合条件的台湾同胞在我省考取大陆执业医师资格和护士执业资格;支持取得大陆医师资格和护士职业资格的台湾同胞在我省办理执业注册。支持符合条件的台湾地区医师,按照相关规定在我省申请办理短期行医执业证书,期满后重新办理注册手续。(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4.支持在台湾已获取相应资格的台湾同胞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我省申请证券、期货、基金从业资格。(责任单位:河北证监局)

三、冀台文化交流合作方面

35.支持两岸教育文化科研机构开展中国文化、历史、民族等领域研究和成果应用。鼓励两岸高等院校共同在我省设立两岸合作研究机构。鼓励参与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民族事务委)

36.支持台湾地区从事两岸民间交流的机构申请两岸交流基金项目。鼓励台湾青少年来河北开展研学旅行,参加各类夏令营和青少年交流活动。(责任单位:省台办、省教育厅)

37.鼓励冀台专业院校开展对口交流和校际协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培训人才。(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38.支持台湾文化机构、艺术团体和各界人士参与我省举办的河北文化宝岛行、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等品牌活动,参与“中华文化走出去”计划、符合条件的双方文化合作项目可纳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资源库。(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39.鼓励台湾地区高层次文化人才与我省文艺院团、研究机构采取签约、项目合作、岗位聘任等方式进行合作。协助台湾地区文化艺术团体来我省举办台湾文化艺术节,为台湾地区优质演出项目提供展示平台。(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

40.支持台湾同胞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参与我省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电视制作,可不受数量限制。我省电影发行机构、广播电视台、视听网站和有线电视网引进台湾生产的电影、电视剧不做数量限制。放宽冀台合拍电影、电视剧在主创人员比例、大陆元素、投资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取消收取冀台电影合拍立项申报费用;缩短两岸电视剧合拍立项阶段故事梗概的审批时限。(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

41.对台湾图书进口业务建立绿色通道,简化进口审批流程。同时段进口的台湾图书可优先办理相关手续。(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

42.支持台湾媒体与我省媒体在节目制作、记者互访、新媒体运用等方面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关系。定期邀请台湾媒体到河北参访交流。(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台办、省广播电视局)

43.在我省工作的台湾同胞符合条件的可参加省、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三八”红旗手、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评选。(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台办、省民政厅、省总工会、省妇联、团省委)

44.支持我省台资企业依法组建工会组织,台湾同胞加入工会组织可享受与全省现有工会组织及工会会员同等待遇,享受各级工会组织的文化、体育、技能培训、技能大赛、疗养休养等活动。(责任单位:省总工会、省妇联)

45.在我省长期居住,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突出贡献的台湾同胞可依照有关规定列席、旁听省市政协会议,并参加部分议题的讨论。(责任单位:省台办、省政协港澳台侨委)

四、生活宜居方面

46.在我省期间,台湾同胞凭《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可在全省所有合法经营的旅馆业单位登记住宿。(责任单位:省公安厅)

47.在我省工作的台湾同胞,可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及其他机动车业务,也可申请办理初次或增驾机动车驾驶证、境外驾驶证更换及其他驾驶证业务。(责任单位:省公安厅)

48.在我省工作的台湾同胞共同居住的子女,可按照有关规定统筹安排就近就学,享有同等待遇,其学籍根据自愿可设置为大陆统一学籍。(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49.在我省各高校就读的台湾籍大学生在助学金、奖学金等方面,与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同等待遇。(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50.在我省工作的台湾同胞可办理京津冀一卡通,与京津冀居民同等享受公共交通、景点游览等待遇。来我省参访旅游的台湾同胞,持有效台胞证件与我省居民同等享受省内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优惠待遇。(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交通厅)

51.在我省台湾同胞及其家属享有与我省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机构应根据就诊的台湾同胞申请,依法依规为其提供符合台湾地区健保机构核退费用所需的证明文件。(责任单位:省卫生和健康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52.在我省工作的台湾同胞,凭《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享受依法提供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各项金融业务、交通住宿等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保障。(责任单位:省直相关部门及各市政府)

53.在我省设立台胞服务中心,聘请法律顾问,为台湾同胞来我省投资、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政策咨询、辅导服务和紧急救助服务。符合条件的台湾同胞同等享有向河北有关部门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责任单位:省台办、省司法厅)

中国台湾网2018-12-8

 

 

国台办发布会:回应争议 坚守“九二共识” 文章下载

国台办发布会:回应争议 坚守“九二共识”

国务院台办12日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在会上对江丙坤的辞世表示哀悼,并回应了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马晓光14次提及“九二共识”,并呼吁台湾当局重回这一共同政治基础。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副理事长、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近日不幸辞世。马晓光在发布会一开始首先对此表达痛心与不舍。他表示,江丙坤先生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长期以来不辞辛劳,奔波两岸,为推进两岸经济及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发展殚精竭虑,贡献良多。

关于落实“31条”(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新进展,马晓光介绍,又有河北省等6个省市推出具体措施。此外,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山东省台胞投资保护条例》是中共十九大以来省级层面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台胞投资促进及权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将有助于优化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环境。有台湾公司、导演和演员参与的电视剧《幸福一家人》近日创收视佳绩。马晓光说,这充分体现了“31条措施”出台后,台湾演艺人员愿意来大陆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第二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等活动近日举行,马晓光高度评价活动成果。他指出,本次年会充分体现了峰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两岸经济合作对两岸企业有利、对两岸同胞有利,也充分反映两岸工商界在合作受益中不断走近走实的趋势。今年的棒球联赛则呈现比赛规模更大,参赛地域范围更广,比赛组别更全,交流内容更丰富,持续时间更长,传播更广等6个新特点。

对于两岸近期争议问题,马晓光直指问题症结在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他指出,民进党当局应改变错误的、对抗的两岸政策。如果无视台湾民众希望改善经济民生、发展两岸关系的强烈愿望,继续违背民意,执迷不悟,只能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台湾面包师吴宝春日前表示支持“九二共识”,以身为中国人为傲,遭到岛内“台独”势力攻击,台当局领导人更称其为“政治压迫”。马晓光表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基础。吴师傅的声明表达的是正确认知和正常感情。绿营政客和“台独”势力对吴师傅的疯狂围攻才是政治扭曲,才是政治迫害。面对台湾民众改善经济民生,改善两岸关系的迫切要求,民进党当局毫无反省之心,一再企图通过政治操作来制造悲情、煽动对抗,眼下又企图转移焦点、缓解压力。

对于台陆委会称一中原则、“九二共识”对台湾是“矮化”,又称希望台湾海基会与海协会恢复对话,马晓光指出,两岸协商对话是建立在“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之上的,2016年之后,两岸之间不能对话的原因和责任是清楚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才能得到维护和增进。

马晓光还表示,只要对两岸关系性质和两岸城市交流性质有正确认知,两岸城市交流合作就能够展现广阔空间。坚决反对以各种政治理由、出于各种政治目的干扰和破坏两岸正常经贸交流合作。也希望台湾方面尽快检讨并放宽那些包括对陆资限制在内的不合理政策。

今年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10周年。马晓光指出,两岸“三通”为增进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促进心灵契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再度奉劝民进党当局,回到“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两岸关系,不断扩大两岸“三通”的外溢效应,使更多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民众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

发布会上,马晓光还就美国对台军售、岛内“台独”团体成立等问题表达了立场。

中国新闻网2018-12-13

 

 

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圆满闭幕 结出哪些成果?释放什么信号? 文章下载

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圆满闭幕 结出哪些成果?释放什么信号?

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在5日下午在厦门圆满闭幕,在两天的会程里,1000余位两岸知名企业家、工商团体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围绕“融合新举措、共享新商机”主题,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挑战、推动两岸企业交流合作、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副理事长张平以及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萧万长出席闭幕式。峰会大陆方面副理事长张平在总结致辞中提到,本次年会两岸企业家参会踊跃,大陆方面和台湾方面报名参会人数都远超预期,是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举办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这足以证明了两岸一家亲、加强两岸企业合作、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张平表示,本次年会的召开也让大家吃了“定心丸”,两岸交流合作的大道不会越走越窄,只会越走越宽。

据了解,本次年会成果丰富,各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分别就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研讨,达成多项共识。两岸在电子、医药、金融、农业、文创及服务业、中小企业及青年就业创业等领域的企业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共签约项目36个,涉及金额超过103亿元人民币,福建省也有一大批两岸企业合作项目在年会上登场签约,充分体现了峰会作为推动两岸企业交流合作、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重要民间交流平台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两岸同胞加强沟通、携手合作的强烈愿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大势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而在此次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提出了两岸交流“三个不变”,即两岸经济合作稳定发展的大势没有变、两岸经济优势互补的大格局没有变、大陆为台商提供良好服务的政策取向没有变。而这一演讲,也在岛内引发了巨大反响,被台湾媒体认为是台湾“九合一”选举后大陆高层对台政策最新、最权威的定调。

台湾《旺报》刊文表示,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讲话,是“九合一”选举后,大陆最高层级涉台官员发表公开谈话。而这“三不变”,可谓是箭箭射进了台湾民众的心坎里。第一支箭,就是让台商吃下定心丸,大陆照顾台商的力度不会减弱。第二支箭则在于进一步向台商或台青信心喊话。大陆经济的总体态势并未受到大环境影响而有所弱化,因此台商运用两岸产业分工的互补利基点依然存在,台商大可放心,台青西进大陆寻找舞台的空间更未受限。第三支箭则是看准选举之后台湾政坛蓝绿大风吹,两岸城市交流可望风起云涌之际,持续释放大陆继续惠台政策的讯号。而台湾《联合报》则称,这次“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大败,大陆对台政策是否做出新调整,汪洋的演讲是最重要的观察指标,其内容可视为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后,大陆对台政策的最新定调。

对于汪洋主席的重要讲话,与会的各地台商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让他们吃下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表示,汪洋主席的这一席话,对大陆这么多的台资企业来讲,可以说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台商们备受鼓舞。重庆台协会长李文勋则表示,中央领导的关心对于台商应对国际形势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今年大陆出台的31条惠及台胞措施,同等待遇种种,对于台商来讲,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一年。全国台企联会长王屏生也表示,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台商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正如汪洋主席在演讲中指出,大陆致力于为台商提供良好服务的政策取向一以贯之,对台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各项政策和服务只会越来越好。未来大陆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其他各个领域,都会打开大门让台湾企业跟着大陆一起发展,并且也会让台企搭上“一带一路”的东风。

海峡卫视今日海峡2018-12-6

 

 

福建35条新举措加强自贸区建设 凸显对台先行先试 文章下载

福建35条新举措加强自贸区建设 凸显对台先行先试

福建官方11日公布进一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的35条措施,涵盖推进投资及项目落地更加便利、推进国际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培育壮大新平台新业态、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凸显对台先行先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仲裁服务等多领域。

在这些新举措中,“进一步凸显对台先行先试”的措施尤为引人注目。具体包括:落实台资企业同等待遇,鼓励台胞来闽就业创业,试点引进台湾医疗产品技术,试行台湾工程建设模式,推动台车入闽更加便利,探索闽台口岸合作机制,拓展台企台胞征信查询业务,扩大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加强两岸法律服务合作,扩大台闽欧班列流量。

福建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举措将紧紧围绕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自贸试验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新福建建设和福建改革开放大局作出新贡献。

在落实台资企业同等待遇方面,福建要求,对医疗、旅游、生物科技等率先对台开放领域,以及台湾地区企业法人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精密机械、文化创意、现代物流企业给予支持;台资企业可公平参与福建省各级政府采购,支持将台资企业纳入政府采购网上超市供应商的征集范围,台湾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作为身份证明材料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对于鼓励台胞来闽就业创业,福建规定:在闽台湾地区居民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台湾专业技术人员持台湾地区有关机构颁发的规划、建筑、金融、医疗、旅游等执业证书,按其证书许可范围,可在福建省自贸试验区内按规定开展相应业务;率先制定台湾技术士证书匹配规范,促进两岸技术人员交流合作;继续推进放宽台湾护士等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试点,支持将自贸试验区台胞专用导游证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全省;建立台胞创业支持服务中心和台湾人才服务中心,支持台湾同胞在自贸试验区内独资设立社会服务类民办非营利性机构并担任法人代表。

福建也将为台车入闽办理临时入境机动车牌证和临时驾驶许可进一步提供便利,争取部委支持,对经平潭口岸入境的货运车辆,按照进出境运输工具监管,私家车辆参照私家车粤港两地牌照车辆或暂时进出境车辆两种方式管理;依托“福建省征信业务综合平台”上线运行“台湾地区信用报告查询前置系统”,开展台企台胞征信查询业务,引导区内金融机构依托该系统,开展台胞信用卡和台胞个人信贷业务,探索推动台湾征信机构采信自贸试验区内台企信用记录。

此外,福建还将进一步扩大海铁多式联运的服务范围,设立多式联运监管中心,积极为台湾地区及东南亚等地货物经台闽欧班列运输出口提供过境通关便利,争取部委支持开通“丝路海运”。

中国新闻网2018-12-11

 

 

国台办:两岸工商界在合作受益中不断走近走实 文章下载

国台办:两岸工商界在合作受益中不断走近走实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2日在北京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成果丰硕,充分反映了两岸工商界在合作受益中不断走近走实的趋势。

资料图:12月12日,国务院台办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图为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12月3日至5日,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在厦门举办。马晓光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两岸舆论高度评价汪洋主席的重要讲话,认为讲话宣示了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体现了大陆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机遇、造福两岸同胞的真诚善意。同时,讲话积极回应广大台湾民众希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诉求,给台商台企在大陆的发展吃了“定心丸”。

马晓光表示,两岸企业家峰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两岸企业交流合作民间平台优势,持续推动两岸工商界密切对接,为促进两岸产业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说,本次年会两岸工商界人士报名踊跃,两岸企业家工商团体负责人、中小企业和青年代表约1400多人与会,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年会成果丰硕,8个小组经过热烈讨论达成多项共识,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农业、文创、服务业、中小企业以及青年就业创业等领域共签约项目36个;充分体现了峰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两岸经济合作对两岸企业有利、对两岸同胞有利,也充分反映了两岸工商界在合作受益中不断走近走实的趋势。

马晓光还应询介绍了正在举办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交流推介活动。他指出,2017年以来,国台办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在广西、四川、湖北设立了三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帮助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台商分享中西部地区发展机遇。广大台商对此普遍表示欢迎,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合作区的投资环境和相关政策。

马晓光说,国台办会同商务部于12月11日和12日在江苏昆山举办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交流推介活动,有关部门、合作区所在地政府,全国台企联、部分省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台湾电电公会及富士康等知名企业代表约300多人参加了推介会,就推进合作区的建设进行交流。三个合作区围绕着台商台企关心的问题进行专业推介,与会专家学者就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中部地区台商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大陆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中台商新角色等做了专门的介绍和解读。台商代表也分享了他们在合作区投资发展的感受。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合作区将成为台商更好更大发展的新平台。

此外,两岸200多所大中小学棒球队参与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全年赛事日前在深圳落下帷幕。马晓光指出,本次赛事呈现六个新特点:比赛规模更大,参赛地域范围更广,比赛组别更全,交流内容更丰富,持续时间更长,传播更广。他说,今年共有42支队伍888人进入决赛圈,比去年增加10支队伍214人,来自台北、台中、台南等10个县市的台湾地区球队参赛,比去年增加3个县市;赛外安排了台湾中小学选手到深圳市民家中作客、两岸青少年合拍短视频;台湾体育运动大学与赛事组委会合作,派出14人学生团队,录制转播12场大学甲组比赛,将在台体大官网以及新媒体平台上播出,会有更多青少年认识和了解赛事。

马晓光还祝愿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越办越好,希望两岸青少年在体育竞赛和交流中能够成为好朋友、好伙伴。

中国新闻网2018-12-12

 

 

杭州湾畔奏响中意园区合作序曲 文章下载

杭州湾畔奏响中意园区合作序曲

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引入与利用发达国家技术产业,建立合作产业园区,以市场培育技术、平台整合资源,不断创新园区生存模式,利用后发优势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改革开放创新高地之一的浙江宁波,一座由中意两国政府共同打造的国际合作生态产业新城——中意宁波生态园在余姚应运而生。

中意宁波生态园自诞生之日起就光彩夺目,短短三年时间,经过高强度投资、高水平建设,已然成为余姚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赶超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今年以来,园区深入贯彻落实“六争攻坚,三年攀高”部署要求,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发展机遇,在平台搭建、产业集聚、资本布局、端口打造等一系列领域都颇有创新之处,取得了新的突破。

规格高两国总理两度见证签约

中意宁波生态园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支点性平台,自诞生伊始就规格极高。2014年6月11日,在中意两国总理的共同见证下,宁波市政府与意大利国家引进外资和企业发展署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项目的合作协议》,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正式落户余姚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城。

同年10月15日,在李克强总理回访意大利期间,中国商务部与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在罗马签署了《关于共同支持建立中意生态园的谅解备忘录》,同意在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基础上建设中意宁波生态园。中意宁波生态园一跃成为浙江省唯一、我国首批8个国家级国际合作生态园之一,并力争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顶级的生态型产业示范园区。

虽然园区名为中意宁波生态园,却没有局限住园区发展的思路和视野。余姚市委常委、中意宁波生态园管委会副主任韩柏顺表示,当下园区的定位是立足意大利,面向全欧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注重引进海外先进的技术、资金、管理和人才,搭建国际产业合作平台,导入国际优势产能。如今,中国与中东欧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等政策逐步落实,国家搭建的进博会等平台吸收引进的尖端科技和先进技术,也为中意宁波生态园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从资源禀赋来看,中意宁波生态园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园区位于中国大陆黄金海岸中段,地处世界三大亮灯带之一、中国最富庶的区域——长江三角洲南翼、环杭州湾大湾区几何中心,北邻上海、嘉兴,西邻杭州、绍兴,东邻宁波市区及舟山,周边还有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两大世界级港口,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毗邻,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跨海大桥、沿杭州湾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贯穿园区,使园区处在“两小时交通圈”内。

发达的城市群、完备的产业配套基础、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广阔的市场消费人群、从国家层面到省市一级的政策支持,中意宁波生态园几乎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中外合作园区典范。

今年以来,中意宁波生态园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牢牢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园区开发建设取得新局面。韩柏顺表示,浙江作为开放大省,紧紧抓住和国外对接合作的发展机遇,推动企业由点状合作向面状合作转型,搭建起来开放合作平台。而中意宁波生态园是整个浙江打造中外合作园区的集中投射点,将助力浙江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模式新园区形成“4+1+1”产业布局

对于一个新生产业园区来说,与先天优势相比,能否形成一套资源整合、高效对流与持续创新的良性机制,将客观优势转化为园区招商与运营中的胜势更为重要。

立足余姚产业实际和生态园发展方向,管委会规划了新能源汽车及新材料、生命健康、节能环保、通用航空四大主导产业基地,以及智能经济科技城为园中园和本地企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形成“4+1+1”产业布局架构。园区重点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整车制造和核心汽配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群。目前,已引进吉利lynk&co品牌整车、北京精进电动、德国马汀瑞亚汽车压铸件、美国JAC行李架和踏板等优质企业。

韩柏顺介绍,在进行产业规划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集群、一个基金”的思路进行招商与布局,每个主导产业优先抓龙头企业,然后依靠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其间发挥资本对产业的撬动作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积极参与,并与银行等金融资源合作,共同做大做精优势产业,加强市场竞争力。

如新能源汽车板块以吉利汽车为龙头,引领延伸招商“链条”,着力招引三电、结构轻量化和车载智能化部件项目,汽车配套企业10余家相继落户。园区重点引进一批核心汽配项目,将进一步做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耕细作各板块产业链。

不仅是生产,中意宁波生态园还瞄准企业的研发资源,打造三个“大脑”,即打造智能经济科技城为代表的园区“大脑”,引入高端制造企业研发部门的企业“大脑”,打造外资企业研发的中外合作“大脑”。这样一来,园区最终形成“大脑+本体”的模式,集聚一批研发机构、研发中心和创新团队的基础上,反过来再将企业的生产基地吸引到生态园,通过产业圈、资本圈和人才圈“三圈联动”,来谋求资源瓶颈的突破。

速度快项目签约落地跑出“中意速度”

中意宁波生态园立足服务,紧盯企业实际需求,开展“菜单式”招商。项目建设不断刷新速度,实现签约快、落地快、投产快。截至10月,新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超100亿元,包括奥克斯高端厨电产业园、意大利高端门业、石墨烯应用开发等项目。山河科技飞机制造、嘉楠耘智前沿科技园、意大利阿法格玛液压软管、意大利Tecno和意大利Moak咖啡等一批国内外优质项目深入洽谈。

目前,中意宁波生态园注册中外资企业超过100家,已有总投资超200亿元的吉利30万辆整车生产线、中意启迪科技城、北斗导航自主网军民融合、精进电动新能源等12个项目落地。瑞典升谷太阳能、甬矽微电子高端集成电路IC封装测试一期、优品检测等14个项目新建成投产,开工项目数相比于去年同期呈跳跃式增长。尤其是甬矽电子、瑞华康源医疗物联网、国兴汽车内饰件等4个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中意速度”。

据了解,园区为加快甬矽电子项目投产,以“六争攻坚,三年攀高”抓落实行动为抓手,深耕自身发展优势,政企协同发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从项目开工到今年5月28日正式投产历时仅183天,实现了项目建设的高速度。截至10月,甬矽电子项目实现产值2000万元,预计年底将达成5000万元产值。

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春悦表示,项目之所以高速建设投产,还得益于中意宁波生态园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为指导,通过提前辅导、专人跟踪等手段,将注册、审批等程序缩短到3个月的便利政策。

在与企业进行招商引资谈判时,管委会会从企业角度出发,寻找到利益共同点,在商言商,而企业真正入驻园区之后,身份则转变回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从政策、配套等多角度帮助企业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和政府办事效率,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勇于担当责任,为企业提供温馨、平等的服务。

园区大干快干抢攻坚,争速争先抓落实,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就吉利汽车余姚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积极与发改、经信、环保、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协助企业完成项目备案、能评、环评、规划等一系列前期项目审批,加快了项目落地进程,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吉利汽车余姚项目已完成桩基施工,大部分厂房现已结顶,预计到今年年底试生产,2019年3月正式投产,投产日期较原计划提前6个月,干出了“项目争速”好气势,打造了新标杆。

配套全“筑巢引凤”优化营商环境

在园区发展建设过程中,功能布局日益完善,生产设施加快建设,生产要素供给有力。通过不断开发开拓新空间,完善基础软硬件设施配套,园区生态名片逐渐擦亮。麦格纳高级汽车座椅、西班牙安通林集团汽车内饰件研发和制造项目等世界500强企业成功落户,北斗导航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瑞拓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陆续在园区投资设厂,园区企业实力渐趋增强。

园区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两个配套。在产城融合方面,按照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理念和“适度超前、滚动开发”的原则,园区依托滨海环境优势,规划建设汽车小镇、通用航空小镇、健康养生小镇和意大利风情小镇等项目,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等生活配套设施,加快启动中意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和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的前期准备工作。

同时,园区将积极融入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和宁波前湾新区建设,深化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使园区建设更加国际化、生态化、高端化、品质化。2019年拟安排200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投资项目14项,总投资9.3亿元。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推动园区开发建设,园区不断出台包括土地优惠、产业引导基金、设备投资补助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对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投资总额大、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实行“一企一策”奖励政策。另外,园区将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跟踪负责制等制度,完善“代办制”一条龙服务,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继续坚持“最多跑一次”“标准地”“承诺制”等行之有效的好举措,全面提升服务企业和服务项目的能力水平。

金融服务方面,园区将加强资本资产整合运作,着力更多引进金融机构,积极搭建金控平台,如协调基金公司、银行、租赁公司等,通过成立产业基金、开展融资租赁、参与股权投资等举措,不断提升中意控股市场化运作水平。特别是将抓紧成立中意宁波生态园前湾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导入社会资本和开展经营性资产并购,为园区开发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保障,帮助企业解决前期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为大项目、大企业落户创造更好条件。

定位准“招大引优”聚焦意大利

中意宁波生态园希望改变以往“土地+政策”的传统招商基调,以“金融引领+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作为招商主线,开创资本化、专业化、产业链化的招商新路径。园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加速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人才,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实现精准招商。

一方面,进一步提升招商标准和要求,精准发力,园区着力引进一批高精尖的企业、国内外知名机构、跨国公司和重大项目等,提升产业板块能级和综合实力。另一方面,注重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符合园区“4+1+1”产业发展方向的世界500强、行业龙头和优质项目,推进相关产业和行业的集群集聚发展,争取新增两家以上板块龙头企业和潜力企业。

园区坚持高端化、高新化和高产化的发展方向,洽谈项目争签约、签约项目争落地、落地项目争开工、开工项目争投产。全力推动15个在建项目提速快进,确保今年年底前意大利百得利线束、罗奥易成意大利高端门业、华讯方舟地效翼船、豪斯特汽车零部件精密自动冲压模具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力促奥克斯等签约项目早日落地,以重大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升级、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园区充分利用现有空间优势和国家给予的意大利资源优势,加强与意大利企业发展署、意大利贸易委员会、意中基金会等意大利合作平台的常态化对接,发挥意大利办事处的作用,积极促成意大利企业与余姚本地企业的交流合作,着力引进意大利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文创会展等优势产业落户园区。

尤其是,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把更多优质意大利企业集聚到园区中来,确保2019年引进5家以上。中意启迪科技城将规划建设中意文化交流中心项目,成为集城市展示馆、人才公寓、商务酒店、娱乐餐饮及创新服务等其它配套设施于一体的活力多元的公共服务空间。目前,科技城已集聚和创智建自主网设备、亚都智能校园、启迪时尚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和中意、中瑞、中以等国际创新合作中心。

在大力招引企业生产基地落户的同时,园区更加注重将企业的研发机构、研发中心和创新团队吸引集聚,着力打造集设计、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加快杭州湾“大湾区”开发建设,吸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人才、商务、资本等优质资源,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意宁波生态园在虹桥商务中心购置办公楼宇,作为园区在上海招商纳才的桥头堡,力争成为宁波、余姚融入上海的加速器和城市名片。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如今的中意宁波生态园,正乘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不断深入的春风,遵循着“产业聚集、龙头引领、基金带动、金融支持”的发展思路,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全产业链布局,不断强化公用服务设施配套的建设,朝着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生态型产业示范园区的目标大步前行。

中国商务新闻网2018-12-1

 

 

大连颁布“惠台61条” 促进连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文章下载

大连颁布“惠台61条” 促进连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重要论述,根据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和省台办、省发展改革委制订的《辽宁省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连发展机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连投资、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连居民同等待遇,促进连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大连市台办、大连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连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于2018年12月6日颁布实施。

“实施办法”共分四个部分总计61条,内容涉及就业、创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一是在扩大连台经贸合作方面,共31条。内容包括支持台资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和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建设、长兴岛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等平台建设;对于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和台商台胞投资企业,参照《大连市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给予政策支持,对台商投资鼓励类企业可享受相关土地、税务等扶持政策等。二是在支持台湾同胞在连实习就业创业方面,共16条。向台湾同胞开放134项职业资格考,在连工作的台湾同胞可申请各类人才和各类基金项目,鼓励台胞参与有关荣誉称号评选,参与当地基层工作与志愿活动;鼓励台湾同胞到大连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职称评聘、课题项目申报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台湾籍适龄儿童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大连市民同等待遇,初中毕业生享受中考加分政策等。三是在深化连台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共6条。鼓励在连台胞参与经典诵读、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传承等工程,台湾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可享受本市文化企业同等产业政策;鼓励连台两地文化文化机构开展合作,支持连台合拍影视剧;鼓励连台两地加强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等交流与合作等。四是在方便台胞在连居住生活方面,共8条。在大连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台湾同胞与本地居民同等享受公共交通、景点旅游、金融支付等待遇,老年人可按规定办理《老年证》、《优待证》,享受乘车、进公园等优待,台湾同胞持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往来大陆通行证及其他相关材料可以在大连银行机构办理银行卡。

附:大连市《关于促进连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办法》(全文)

关于促进连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连发展机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连投资、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连居民同等待遇,促进连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根据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和省台办、省发展改革委制订的《辽宁省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实施办法。

一、扩大连台经贸合作

1.支持台资企业参与本市“一带一路”和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建设以及长兴岛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建设,对其同等适用相关支持政策。(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各区市县政府、各开放先导区管委会负责)

2.台资企业参与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连行动计划》,在本市投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享受与本市企业同等待遇。支持台资企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3.鼓励支持台资企业、台商台胞来连投资创业,对于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和台商台胞投资企业,参照《大连市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大委发〔2018〕26号)给予政策支持。(市商务局、各相关单位及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负责)

4.支持台湾地区企业在本市设立区域总部和营运中心、物流中心。(市商务局、市港口口岸局负责)

5.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等多种方式,参与本市经批准的国企改革重组并获得合法权益。(市国资委负责)

6.支持台资企业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投资、运营和管理。(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负责)

7.支持台资企业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符合相应资质要求的台资企业在本市可参与建设项目的总包和分包。(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建委、市城建局、市水务局等负责)

8.支持在连注册台资企业公平参与本市政府采购,与大陆供货商享受同等政策,按照法律规定的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参与政府采购,与采购人依法签订采购合同。(市财政局负责)

9.在连注册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台资农业企业可与大陆农业企业同等条件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等农业支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同等条件申报本市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农委负责)

10.台资企业与大连企业同等适用相关用地政策。对集约用地的鼓励类台商投资工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市国土房屋局、市规划局、各区市县政府、各开放先导区管委会负责)

11.积极争取上级国土部门支持,对实际投资金额超过10亿元的制造业台资项目用地以及行业龙头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自建办公物业用地,优先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市国土房屋局负责)

12.对台湾同胞从大陆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直接投资于鼓励类投资项目,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实行递延纳税政策,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市税务局、市财政局负责)

13.鼓励支持台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经认定通过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负责)

14.台资企业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免征增值税。(市税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负责)

15.支持和鼓励台商在连设立研发中心,依据《大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大政发〔2017〕52号)有关规定,对新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创新平台依托单位,给予1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新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依托单位,给予50万元一次性补助。(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负责)

16.研发中心进口研发设备、试剂、样品,可选择通关一体化模式通关,享受提前报关、预约通关等便利措施。(大连海关负责)

17.支持台资研发中心开展相关科技活动。对符合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条件的,根据台资研发中心在税务部门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经费数额,给予最高10%、最多100万元的补助。(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负责)

18.台湾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在连注册的独立法人,依据国家、省、市具体申报要求牵头或参与各类科技项目申报,享受与大连市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同等政策待遇。受聘于在连注册的独立法人的台湾地区科研人员,按办法规定参与大连市科技项目,享受与大陆科研人员同等政策待遇。(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负责)

19.依法依规严格保护产权,加强行政执法、维权援助和纠纷调解工作。支持在连台资企业在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著作权登记及知识产权在连转化等方面享受与本市企业同等的支持和奖励政策。(市工商局、市文广局、市知识产权局负责)

20.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带动作用,以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台湾企业在我市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台资项目可纳入本市年度重大产业项目,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重点服务。(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负责)

21.支持在连台资企业在标准、质量、品牌等方面享受与本市企业同等的支持和奖励政策。(市质监局负责)

22.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新三板”挂牌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融资。台商投资企业同等享受我市对民营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和区域性股权市场融资的相关扶持政策。(市金融局、大连证监局负责)

23.支持台湾金融机构落户大连,协助做好机构申报、办公场所购租、人员招募等方面服务工作,与大陆金融机构同等享受金融招商优惠政策。(市金融局、大连银保监局负责)

24.鼓励台资银行与在连同业协作,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市金融局、大连银保监局负责)

25.鼓励在连各类金融机构为本市中小微台资企业、台湾同胞提供金融服务,为台湾同胞办卡开户提供便利。(市金融局、大连银保监局负责)

26.支持本市相关征信机构按照规定与台湾征信机构开展业务合作,优先给予业务对接和商议渠道。(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负责)

27.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台资银行及其大陆分支机构在本市开展各类同业业务交流。(市金融局、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大连银保监局负责)

28.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支持已在连设立的台湾保险机构发展,鼓励台湾保险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活动。(市金融局、大连银保监局负责)

29.支持台湾地区投资者在连合资(合作)设立医疗机构,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30.支持台湾地区投资者独资或合资(合作)在连设立养老机构,享受本市同类型养老机构同等政策。(市民政局负责)

31.充分发挥大连市服务台商法律顾问团作用,为在连台商台企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市台办负责)

二、支持台湾同胞在连实习就业创业

32.支持台湾同胞参加本市专业技术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台湾同胞可报名参加53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和81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做好在本市就业的台湾同胞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组织服务工作。(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部门负责)

33.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台湾专业人才申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可申报市级、省级优秀专家等人才项目。相关资格条件中对海外学习经历、海外工作经历有特别要求的,台湾地区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可参照适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负责)

34.鼓励支持在连工作的台湾同胞按规定申报国家和省、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基金项目。(市科技局、市社科联、市文广局负责)

35.支持台湾专业技术人员来连就业。对在连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台湾同胞,符合条件的可申报参加相应系列、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其在台湾地区参与的项目、取得的成果等可视为专业工作业绩,在台湾地区从事技术工作的年限可视为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市人社局负责)

36.鼓励台湾同胞来本市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职称评聘、课题项目申报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其在台湾地区高校的任职年限予以承认,在台湾地区取得的学术成果可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评价体系。首次评聘的台湾地区高层次人才,可参照从境外引进人才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政策执行。(市人社局负责)

37.台湾籍适龄儿童少年在大连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市民待遇,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初中毕业可在连参加中考,享受中考加分政策(以本年度公布的具体政策为准)。(市教育局负责)

38.支持台湾同胞和相关社团参与本市组织的公益活动和基层社区服务。(市民政局负责)

39.支持台湾同胞在本市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符合条件的台湾同胞可参加本市医师资格考试,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分数线、收费标准等均与报考同类别的大陆考生相同。(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40.支持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或认定方式取得大陆《医师资格证书》的台湾同胞在本市申请执业注册。(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41.支持台湾同胞在本市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和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后,可按照规定申请在本市执业。(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42.鼓励台湾导游领队在大连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持证执业。支持台湾学生来本市开展研学旅游,引导市内企业为台湾学生提供旅游行业实习机会。(市旅发委负责)

43.在连工作的台湾同胞可参评“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协助台湾同胞参评中华慈善奖、梅花奖、金鹰奖等经济科技文化社会领域各类评奖项目。(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妇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负责)

44.在连台湾同胞职工同等参与工会开展的各类活动,符合条件的台湾同胞职工可参加劳动模范疗休养和职工疗养活动。(市总工会负责)

45.鼓励台湾同胞依法、依规,按照各社会组织章程的规定,参加本市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类专业性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组织的相关活动。(市民政局、市经信委、市文广局、市科协负责)

46.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推动各类人事人才网站和企业为台湾同胞在本市应聘工作提供便利。(市人社局负责)

47.支持本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为台湾青年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支持台湾青年来连创新创业,市政府出台的各类创业项目扶持、融资支持、创业培训、孵化平台申请等各项优惠政策,台湾同胞同等享有。(市国资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创促办负责)

三、深化连台教育文化交流合作

48.鼓励在连的台湾同胞参与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等,在文物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传统工艺振兴等方面进行合作。支持在本市就读的台湾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项目。(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广局负责)

49.积极推荐在连台湾文化艺术界团体和人士参与大陆在海外举办的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等品牌活动。(市文广局负责)

50.鼓励台湾机构与本市开展广播电视、电影电视剧等方面合作。支持连台合作拍摄影视剧,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审核报批工作。(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负责)

51.支持本市电影发行机构、广播电视台、视听网站和有线电视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引进台湾生产的电影、电视剧。(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负责)

52.支持连台两地加强教育合作。鼓励连台两地职业教育机构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支持本市中小学校与台湾同类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师生互访等多形式交流。(市教育局负责)

53.在连居住的台湾同胞,符合条件的可选聘为特邀调解员、仲裁员,参与本市涉台民商事案件的调解、仲裁工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仲裁办负责)

四、方便台湾同胞在连居住生活

54.在本市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的台湾同胞凭居住证明、工作或学习证明等,可以按照规定在当地购买或租赁住房,享受我市居民同等待遇。(市国土房屋局负责)

55.保障台湾同胞同等享受住房公积金权益,台湾同胞与所在单位解除终止劳动聘用关系并返台的,可按照相关规定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市公积金中心、市财政局负责)

56.台湾同胞可凭台胞证在本市合法经营的宾馆、酒店、家庭旅馆等登记住宿。(市公安局负责)

57.台湾同胞在台湾地区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取得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在所在地辖区公安机关申请换领机动车驾驶证。(市公安局负责)

58.台湾同胞持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往来大陆通行证、收入证明及相关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本地银行予以办理信用卡;持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往来大陆通行证可以办理银行借记卡。(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负责)

59.支持在本市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台湾同胞与当地居民同等享受公共交通、景点游览、金融支付等待遇。其中老年人可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老年证》《优待证》,享受乘车、进公园等优待。(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市旅发委、市民政局负责)

60.在连台湾同胞及其家属享有与本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待遇;在本市医疗机构就诊需要返回台湾地区报销的,有关医疗机构应当为其报销医疗费用提供便利。(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61.设立联系窗口,为在连台湾同胞提供紧急救助服务。(市台办、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本实施办法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中国台湾网2018-12-8

 

 

大陆持续释放惠台政策信号 让台商吃上“定心丸” 文章下载

大陆持续释放惠台政策信号 让台商吃上"定心丸"

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近日在福建厦门圆满落幕。1000余名两岸知名企业家、工商团体负责人和专家学者,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挑战、推动两岸企业交流合作、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峰会成果显著,两岸企业在电子、医药、金融、农业、文创及服务业、中小企业及青年就业创业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签约项目共36个,涉及金额超过103亿元人民币,福建省也有大批两岸企业合作项目在年会上成功签约。

现代农业合作成绩亮眼

两岸企业家峰会成立于2013年,是两岸最重要的民间交流合作平台之一。本次年会由台湾方面主办,在福建厦门举行,两岸参会人数再创新高。为适应新形势下两岸经济发展和产业合作需求,峰会原7个产业合作推进小组于一年前调整为8个,分别为综合合作交流、能源及环保节能、智能制造及装备、信息、中小企业合作及青年创业、金融、现代服务业及文化创意、生物科技与健康照护。

现代农业合作在本次峰会上成绩亮眼,12个两岸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协议总投资达23.6亿元,涉及花卉、水果、茶叶、养殖、深加工、旅游等项目。同时,峰会在厦门宣布新发展首批农业企业会员38家,22家到会企业领取了会员证。

“乡村振兴领域的合作将是峰会下一步工作重点。”峰会年会综合合作交流推动小组陆方副召集人毕美家说,随着两岸合作平台的不断扩大,峰会会员队伍与合作领域也会越来越大,目前已呈现“由沿海向内地延伸,由农业向农村延伸”的特点。峰会将引导两岸农业合作由单纯的产业合作,逐步转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方位的合作。

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做贡献

恰逢大陆改革开放40周年,两岸企业家聚焦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寻求互补共赢新契机,期盼深入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

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说,两岸开放民间交流30多年来,台商在祖国大陆发展壮大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祖国大陆始终如一地为台商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护航。大陆经过40年改革开放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在当前形势下,两岸企业家要抢抓机遇,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为中华民族经济振兴而努力奋斗。

台湾方面理事长萧万长说,面对全球及两岸经济的变局,两岸企业合作也将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作为民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岸企业家峰会责无旁贷,将加强凝聚“两岸企业共同体”意识,结合两岸企业界的资源和优势,共同打造升级版的两岸产业合作模式,推进两岸产业的同步转型升级,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及未来愿景,做出积极的贡献。

“31条”为台企发展再添动力

与会两岸业界人士纷纷表示,此次年会传递出积极信号,让人信心倍增。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说,大陆与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的诚意善意始终如一,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手足兄弟同心应对挑战,两岸定会越来越好。”

大陆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不断推出惠台政策措施,自2月底发布实施《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31条惠及台胞措施”)以来,目前共有20个省区市的49个地方积极响应,结合实际推出具体办法近3000条。

“大陆各项惠及台胞台企政策,含金量高,含情量也高。”两岸企业家峰会综合合作交流推进小组陆方召集人徐宪平说,“31条措施”各地落实办法各具特色,如福建的税收优惠、江苏的科技奖励、贵州的健康战略、内蒙古的会展论坛等,均体现大陆为台胞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和诚意,广大台企台胞对此反响热烈。

台湾《旺报》刊文指出,大陆经济总体态势并未受大环境影响,台商运用两岸产业分工互补的利基点依然存在,台青西进大陆寻找舞台的空间广阔。在两岸企业家峰会上,大陆持续释放惠台政策信号,让台商吃上“定心丸”。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12-7

 

 

“一辈子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大陆台商的改革开放记忆 文章下载

“一辈子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大陆台商的改革开放记忆

“没有来大陆,就不能真正体会到改革开放给企业带来的加乘效应。一辈子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幸运的是我们台商把握住了,实实在在受益了。”回望在大陆的创业历程,北京捷安特商贸公司董事长林清发感慨万千。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序幕。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同样为台湾同胞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随着两岸交流恢复并持续扩大,台商群体立于潮头,在大陆发展的时代巨流中写就无数创业传奇。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已广布大陆东中西部的台商抚今追昔,有着共同的体认:成为大陆发展进步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分享者,是弥足珍贵的经历,其中更蕴含着继续前行的信心、勇气和责任。

西进、西进、西进:与大陆发展同步迈进

时隔多年,宗绪惠仍清晰记得初到江苏小城昆山的情景:马路两边全是农田,牛车慢悠悠经过,晚八点后饭馆就打烊……如今,昆山被称作“小台北”,高楼林立、道路宽阔,10万台商台胞在此工作生活。宗绪惠去年当选昆山台协第十三届会长时,企业会员多达1487家。

“当年来之前根本不知道昆山这个地方,只是到上海、苏州路过这里,休息一下、上个洗手间。”宗绪惠说,没想到逗留虽短却受到热情邀请,许多台商和他一样,被昆山人招商的韧性、亲商的热情所感动。

自1990年首家台企落户至今,昆山已累计批准4903个台资项目,投资总额593亿美元。统计显示,台资对昆山经济的贡献度超过七成。

同样沿海的广东东莞,由于毗邻港澳,拥有政策和区位等优势,也成为大陆最早的台资聚集城市之一。“充沛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解决了传统制造业在岛内遇到的瓶颈问题。对我们来说,改革开放之后的大陆是一个最富创业家精神的地方!”1993年就来到东莞洪梅镇开办拉链厂的台商吴妙根说。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大陆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台商的事业版图不断拓展,广袤的中西部逐步进入他们的视野。台玻武汉工程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朝镕算过一笔账,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的人口总和是台湾人口的十倍以上,而“武汉正是辐射中部四省的通衢”。

在63岁的重庆台协会长李文勋看来,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联结点,是重庆这座西部重镇无可比拟的优势。“粗略计算,目前在渝大小台企超过2000家,常年居住台胞超过3万人。”他介绍说。

早在1988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大陆方面始终支持、鼓励台商发展,大陆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吸引着台商不断扩大产业布局,也让“爱拼才会赢”的台商精神广为人知。据商务部统计,截至今年9月,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已达10.58万个,实际使用台资674.6亿美元。

“大陆关心、服务台商是真心实意的,各地在土地、税收、人力等方面都提供优惠政策。”在成都、桂林、济南等地都有投资的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赖正镒说,台商获得长足发展,与大陆各级政府创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和提供的政策协助是分不开的。

拓展、转型、升级:与大陆发展同步提升

1994年,林清发在北京开了第一家贩售捷安特自行车的门店。彼时,专注大陆内需市场的台商还不多。在两千多公里外的东莞,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热潮如火如荼。台商最初选择这里,大多投资的是制造业,靠接订单代工就赚得盆满钵满。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腾飞,让万家百姓日渐富足。台商“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变。尤其近年来,大陆民众消费力提升,内需空间受到台商普遍关注,服务业成为他们转型发展的新领域。如今,“呷哺呷哺”“鼎泰丰”“天福茗茶”“宝岛眼镜”……众多的台湾品牌已为大陆民众熟知,受到广泛青睐。

担任北京台协会长六年多,林清发在不同场合都常说这样一句话:“台商脚下就是全世界最大最好的市场。”如今,捷安特在大陆的专卖店已有约3000家。这位颇有声望的资深台商还直言,捷安特早早看到大陆自行车运动休闲市场的潜力,提前布局,发掘更高附加价值,“我们又一次踩对了点”。

28年间辗转大江南北的台商王淑贞感触尤深。“从轻纺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石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电子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陆‘跳跃式发展’让台商也得到了难以置信的成长速度。”她说。

在与台湾“五缘相通”的福建,台企数量超过7000家。随着两岸经贸交流不断深入,“海峡客”的舞台越来越宽广,向第三产业拓展的趋势日益凸显。

2015年,台湾合作金库商业银行福州分行正式开业。“我们从台企上下游延伸到大陆企业客户,慢慢做起来。”分行长朱训雄说,以同等资金规模来看,大陆的业务获利明显比台湾好。

今年初,大陆出台惠及台企台胞的“31条措施”并迅速推动落实,其中不少内容是为台企提供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这样一个“大礼包”着实令台商们感到欣喜。台商迎来加快转型升级的良机,翻开了与大陆经济发展同步提升的新页。

浙江宁波敏达机电有限公司享受相关税费优惠后,每年节省成本近1400万元,公司因此可以增加研发投入,实现营业额年均20%的增长。“我们在研发费用、技术升级、设备改造方面更敢于投入,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董事长林玮信说。

深耕、传承、逐梦:与大陆发展同步创新

从制造业拓展到服务业领域后,吴妙根的“生意经”一度卡壳,促使他决定让儿子从台湾来东莞帮忙。作为“台商二代”的吴森胜只用一年多便将生意扭亏为盈,还另辟商机,做起连锁咖啡精品店。

位于洪梅镇的老工厂里,吴森胜从云南移来的连片咖啡树长势喜人。吴妙根也激发出继续开拓的热情,正筹备将分散的生产线重新整合,迁往设在广西玉林的新厂区。在各自的商业道路上,父子二人专注点或许不同,但都步履不停,台商敢闯能拼的品格正在大陆的投资沃土上薪火相传。

光阴荏苒,代际交替,“台商三代”的面孔亦始浮现。台湾青年曾冠颖在福建漳州长泰经营茶业。从爷爷开始,曾家三代人在这里耕耘近三十载,从种植台湾水果、台湾茶,到传统渠道卖茶,再到创立茶叶电商品牌,家族生意蒸蒸日上。

曾冠颖现在经营的招牌叫“联邦调茶局”。“但我的代号不是‘007’,而是‘003’,因为我是台商第三代。”他自豪地说。

与家庭传承不同,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怀着“从零开始”的梦想,和老一辈台商一样,勇敢跨越海峡,在大陆白手起家,成为“新世代台商”。

为帮助台青发展,国台办已在20个省市授牌设立了76个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这些台湾青年来大陆发展的重要平台已形成初步集聚效应。最新的“31条措施”和各省市区推出的具有当地特色的落地办法,更是让台青创客们意气风发,锁定大陆就是那个“梦开始的地方”。

三年前,台湾青年简子复参加了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其后便投入“实战”,很快摸到大陆互联网产业腾飞带来的商机。如今,他带领团队在中关村运营一款互联网产品,提供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几十种趣味小测试,已与今日头条、优酷等大陆知名互联网企业有过合作。

“大陆跟台湾没有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更适合台湾年轻人来闯一闯。”简子复说,创业如同打职业棒球联赛,这场用一辈子去打的球赛,“要玩就一定要到最好的赛场去”。

新华网2018-12-13

 

 

大陆22省区市55地方出台落实“31条”办法 国台办点赞厦门成效显著 文章下载

大陆22省区市55地方出台落实“31条”办法 国台办点赞厦门成效显著

今年是两岸“三通”开启十周年,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2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表示,两岸“三通”促进了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实现了两岸“一日生活圈”,极大便利了两岸民众往来,广大台湾民众从中受益,为增进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促进心灵契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充分说明,坚持“九二共识”,两岸交流合作就能不断深入,两岸关系发展就有广阔前景,台湾同胞利益福祉就能得到维护和增进。

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成果体现经济合作对两岸同胞有利

发布会上,马晓光还应询介绍说,迄今已有22个省区市的55个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31条措施”落实的具体办法,台湾同胞进一步从中受益。

马晓光举例说,福建省厦门市是较早出台具体措施的城市,落实成效十分显著。近半年来,厦门新认定台资高新技术企业37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收企业所得税,给予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专项经费补助已达1000多万元;对市级台资企业技术中心资助金额已达320万元;东亚机械成为厦门首家享受土地出让合同按成交价70%优惠的台资企业;福建省首家台资独资演艺企业和3家台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出口的冠捷电子货物获得波兰有关认定,实现双方海关监管互认。厦门市今年还协助500余名台湾学生在厦门实习见习,并设立了台湾中小学学生奖学金;首批15位台湾青年入住了市级公共租赁住房,66名台胞在当地担任社区主任助理,千余名64岁以上台胞享受了市内公共交通优惠便利。

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4日在厦门举行,马晓光应询表示,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成果充分体现两岸经济合作对两岸企业有利、对两岸同胞有利,也充分反映两岸工商界在合作受益中不断走近走实的趋势。

江丙坤先生不幸辞世我们深感痛心与不舍

马晓光12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副理事长、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先生10日不幸辞世,我们深感痛心与不舍。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海协会会长张志军以及原会长陈云林、陈德铭等已向江先生亲属发了唁电,表达深切哀悼和诚挚慰问。

马晓光说,江丙坤先生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长期以来不辞辛劳,奔波两岸,为推进两岸经济及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发展殚精竭虑,贡献良多,赢得了两岸同胞广泛赞誉和尊重。哲人其萎,风范永存。

台湾知名面包师吴宝春日前表示支持“九二共识”,并以身为中国人为傲,因此遭到“台独”势力攻击。马晓光应询表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基础。“吴师傅的声明表达的是正确的认知和正常的感情,绿营政客和‘台独’势力对他的疯狂围攻才是政治扭曲、政治迫害。”

台海网2018-12-13

 

 

40年来的历史证明两岸亲情无法割断 文章下载

40年来的历史证明两岸亲情无法割断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大陆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从而为提出并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政策措施,包括“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四流”(探亲旅游、学术交流、文化交流、体育交流)的倡议。

40年过去,《告台湾同胞书》所提出的许多政策主张都已经变为现实,这得益于两岸同胞的共同期望和努力。

赵景文先生,虽然没有全部亲历这40年来两岸交往的所有关键时刻,却以他独特的视角,亲历并记录着两岸这40年交流中的重大历史时刻。

近日,赵景文在其办公室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的采访,向记者讲述他的经历以及他与台湾结缘的故事。

与台湾结缘

“敏而好学”,是江丙坤先生对赵景文的一个评价。江丙坤先生,原台湾海峡交流基金(海基会)董事长、国民党副主席,在为《砥砺前行:回望陈江会》作序时说:“赵景文先生,法学专业背景,为大陆中信集团高管,敏而好学,各类著作颇丰。”

然而,赵景文的经历并不仅限于此。1954年出生的他,18岁就入伍当兵,曾经当过解放军报的通讯员,也当过铁道兵,修过铁路。在当了10年兵后28岁的他,1983年转业到了中信集团的监察室工作。后来中信集团的法务部即由他组建。为了干好这个法务部,没有法律基础的赵景文开始学习法律,并到中国政法大学攻读了硕士学位,从一个兵,成为了一个法律人,编著了《法的经典》《合同法教程》《新金融法实务通解全书》等著作,并最终成长为中信集团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

谈起与台湾的缘分,赵景文说,那要从2001年算起。2001年年底,赵景文跟随大陆一个法学家学术交流团到台湾做学术交流。为了这次交流,他提前做了半个月的“功课”,认真学习、研究台湾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他说,虽然这次台湾之旅只有短短一周,但宝岛的美丽、宝岛文化的厚重、宝岛风情的独特,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同时也激发了他对台湾的过去、未来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兴趣。

由此,赵景文开始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有关台湾的一切资料。

有一年,赵景文正好到中央党校学习半年。在那半年时间里,只要一有空,他就到党校图书馆查阅资料,翻看历年来大陆有关台湾的报道。“我当时翻看了《人民日报》关于台湾的所有报道,也复印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就这样,一点一滴,经过五六年的时间,赵景文于2010年出版了《台湾命运》一书。在这本书中,赵景文从台湾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谈到台湾的未来、前途与命运,更怀着一颗炎黄子孙的赤子之心,讲述了两岸同胞源远流长、割舍不断的骨肉亲情。

几度经风雨

“两岸一定要多交流,随着双方了解加深,就一定能最终统一。”赵景文笃定地说,大陆与台湾,就像兄弟一样,这种亲情是割舍不断的。只要我们多交流,如果一个人影响10个人的话,以此裂变,那么最终两岸的亲情就会联结起来,从而达到统一。

40年来,两岸的交流几经波折,起起落落。赵景文说,两岸最初的交往只有间接贸易,直至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正式开放部分民众赴大陆探亲,才打开了封闭38年之久的大门。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从而引发了台商新一波的投资大陆的热潮,促进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海峡两岸以授权民间团体的方式,即由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开始商谈和对话。1992年11月,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确立了两会商谈的政治基础。此后,两会先后进行了包括1993年汪辜会谈、1998年汪辜会晤等在内的十余次各种层级的商谈与对话,有力地推动了两岸经贸往来和民间交流的发展。但由于李登辉上台后不断鼓吹“两国论”,陈水扁否定一个中国原则,令两岸对话和谈判基础遭到破坏,被迫中断长达近10年。

2005年3月28日,江丙坤奉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之命,以国民党副主席身份对大陆展开“缅怀经贸之旅”,两岸关系破冰溶冰,这是两岸分治56年来国共两党首度接触,开启了两岸的新篇章。

2008年5月20日,国民党重新执政,马英九上台,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赵景文激动地说,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转折,两会也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了停摆多年的制度化协商。而陈云林和江丙坤作为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会长开启了历史性、具有重大意义的对话协商,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

回望陈江会

赵景文所著的《砥砺前行:回望陈江会》记录的就是2008年至2012年之间,陈云林与江丙坤的八次会谈。书名“回望陈江会”由江丙坤题词,陈云林、江丙坤分别为该书作序。

“内容翔实”,是陈云林先生与江丙坤先生对这部著作的一致评价。此书全面记录了八次会谈的经过,收集了这八次会谈的许多历史资料、宣传报道,并披露了许多当时不为人知的细节。

对于写这本书的初衷,赵景文说,在出了两本台湾著作之后,他对台湾问题有许多思考。自2008年以来,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先后举行了10余次会谈,签署了20余项协议,内容涉及赴台旅游、两岸“三通”、经贸合作、食品安全、检验通关、共同打击犯罪等诸多领域,解决了关系到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对协议范围内的两岸交往和合作,做出了制度化的安排。两会协商取得的成果,促进了两岸交流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拓展了两岸交流合作的领域,丰富了两岸交流合作的内涵,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福祉,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

“这段历史非常重要且珍贵,但是并没有专门的一本著作来记录它。”身为一个关心台湾命运的法律人,也作为一个热盼祖国统一的中国人,赵景文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应该出这样一本著作,把两岸两会的几次会见翔实地记录下来。

在征得两位主要当事人陈云林与江丙坤的同意之后,赵景文便开始了资料的收集与核实工作。对于此书,赵景文说,陈云林与江丙坤都非常支持,并给予了大量的帮助。书中的许多资料、图片都是由当事人帮助而获得的。

难忘首发团

赵景文去过台湾多次,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要数2008年,他作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首发团的高级别人士,随同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邵琪伟先生访台。访台结束后,赵景文写了《两岸一家亲》一书,记录了首发团访台的点滴故事。

2008年6月13日上午,北京钓鱼台五号楼,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和《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件,从此拉开了两岸旅游的序幕。

这次会谈,是两会9年多前因李登辉抛出“两国论”而中断往来之后的第一次正式会面,因而恢复会谈本身,在赵景文看来,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两会签署《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和《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之后,赴台首发团的准备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此后,大陆公布了首批13个开放赴台旅游的省市(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重庆、云南、陕西)。

赵景文参与了第一次赴台旅游包机的整个筹备工作。“我们用短短15天的时间,就做好了首发团的准备工作。这短短的15天,却令旅游人实现了60年的梦想。”赵景文说。

在赵景文看来,周末包机和赴台旅游的实现,意义不仅仅在于经济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更多的接触,增进两岸同胞彼此的了解。

赵景文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首发团出发的场景。2008年7月4日上午8时,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暨两岸周末包机(北京)启动仪式在北京首都机场举行。作为首发团成员,赵景文与国家旅游局、国台办、交通运输部、民航总局、北京市等有关领导共同出席了开幕仪式。

“首发团是两岸关系史上一个重大事件,这必然成为很多中国人不能忘怀的日子。台湾那如画的山水、那风土人情、那厚重的历史、那同祖同宗的骨肉情节,总会在我的头脑中鲜明再现。那一路的行程,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

这次旅游团,被赵景文称为是一次满载中华儿女赤诚心、自豪情的特殊旅行,将永载史册,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而两岸关系的发展,也从此翻开新的篇章!

茶叶蛋故事

“与台湾当地乡亲的接触,更能体现两岸永远是一家人的亲情。”赵景文继续诉说着。

赵景文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日月潭卖茶叶蛋的阿嬷的故事。

“阿嬷卖的茶叶蛋在当地很有名气,卖茶叶蛋的地方,是一座山脚下的小亭子。至今我依然记得茶叶蛋的味道,很特别,很好吃。老人的名字叫邹金盆,从60年代就开始卖茶叶蛋,当时已经76岁了。她说自己的祖籍在福建,是客家人,到台湾已历经十几代。阿嬷跟我们说,她至今尚未到过福建,前几年约了几个伙伴想去厦门,但到了金门后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感觉很遗憾。现在看到这么多大陆游客来台湾,而且还是搭直航飞机来的,非常方便,于是又很动心,说‘只要走得动,有时间一定要到厦门看看’。”

阿嬷的愿望至今是否实现?我们并不知道。但是从一个普通人小小的愿望,可以看到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

江丙坤先生在《砥砺前行:回望陈江会》的序中引用弘一法师所说的:“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来比喻他作为一名两岸的耕耘者,期待能为两岸人民种福田,让下一代百姓享受和平富庶的幸福生活,也祈祷两岸领导人能以大智慧化解政治歧见,早日为两岸人民建立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如何实现海峡两岸最终的和平统一是对21世纪中国人智慧的最大考验。”赵景文说,祖国统一,是符合两岸人民最大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必须坚持高度的政治性和原则性,该坚持的必须坚持,绝对不能做无原则的让步,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则要有一种与蔚为大观的中华文化相对应的大家风范,该退则退,该让则让。坚持求同存异,抓大放小,灵活应对,多管齐下,以民为本,使台湾人民成为捍卫祖国统一的中流砥柱。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我们共同期待着!

法制日报2018-12-8

 

 

【亲历四十年】台湾学生袁勋:追“影”大陆 文章下载

【亲历四十年】台湾学生袁勋:追“影”大陆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大陆改革开放也为电影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越来越多的台湾演员、导演来到大陆寻求发展,也有台湾学生带着自己的“电影梦”西进求学。今天的《亲历40年》,我们为您讲述台湾青年袁勋在大陆追寻"电影梦"的故事。

袁勋来自台湾桃园,2017年以港澳台联招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录取。能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这个“明星梦工厂”学习,对于从小热爱电影的袁勋来说,无疑是朝着自己的电影梦更接近了一步。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台湾学生 袁勋: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人的摇篮。其实来到这所学校,你更会深刻感受到这一点。因为这边的师资阵容,应该说算是大陆最强的。

为了用最快的速度熟悉大陆电影产业,适应大陆市场,袁勋开始大量研究大陆电影,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查,用他的话说,就是要随时准备着投入电影事业。2018年5月,两岸青年"京彩骑行"活动组找到袁勋,请他跟踪拍摄纪录短片,袁勋知道机会来了。

骑行活动于今年5月启动,20位在京津冀工作、生活的两岸青年,用时13天途经三省三市一江一河,跨越1400公里,最终抵达目的地上海。两岸骑手们一路骑行,一路体验沿途各地的历史人文风情,同时也感受祖国发展的变化与成就。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台湾学生 袁勋:刚好有一天是母亲节。在母亲节的时候,我们骑行的队伍跨越了黄河、济南黄河大桥。大家都知道,黄河在这边俗称母亲河。在做那天的活动短视频中,刚好了解到济南黄河大桥是在1978年,就是改革开放那年破土动工建立的,隔年它就通车了。黄河一直在流 ,川流不息、不曾停歇,人类的建设在上面,能够持续地让我们的环境 ,让大家的未来更好,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台湾学生 袁勋:在山东曲阜那边,那天下雨,我们的队伍路过一条街,卖杂货手工艺品的街。因为下雨的原因 ,有一个骑摩托车的骑士发生交通意外的事故跌倒受伤了。腿有出血的情况,算是蛮危急严重的。我们队伍中有来自两岸的青年,其实他们有些个别的职业和专业,其中有个台湾妈妈。她是医疗人员,在现场很及时,当机立断给摩托车伤者出血骨折的情况做了判断,做了包扎处理。旁边就有人马上打救护车电话,救护车速度非常快就到了。

袁勋表示,作为年轻导演,这次骑行拍摄不仅收获了宝贵的拍片经验,更让他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大陆社会的温度,从而让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具象、更真切的认识和了解。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台湾学生 袁勋:比如去到大城市,像是去天津,就有参观天津之眼摩天轮;也是有经过一些小城市,比如宿迁那边,就是一个还正在发展的城市。无论是大城市或是小县城,它都在持续地进步发展,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状态。

袁勋说,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都是创作的灵感和养份,自己的生命历程就是最好的创作题材,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时刻都让他有想要创作的冲动。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台湾学生 袁勋:北京电影学院是“明星的梦工厂”,北京电影学院同时也是明星幕后推手诞生的地方。我本身是导演系,未来进入市场就是以编剧和导演的方向去走。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完硕士三年,毕业之后也会留在北京就业工作,踏入电影市场,踏入电影这个领域。

现在,袁勋每天都忙着改剧本、拍短片、参加各地影展论坛,他已经决定毕业后留在大陆发展,继续追逐他的电影梦。

台海网2018-12-8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