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两岸关系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台办

题目: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资料提供时间:2023-06-02

目录

更多

从宗教中国化到融合促统: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文章下载

从宗教中国化到融合促统: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两岸民众共同信仰妈祖诞辰纪念日,无论是台湾或大陆社会皆分别展开盛况空前仪式庆祝活动;同时,两岸妈祖庙也展开相互交流及合作,体现两岸人民系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宗,藉由妈祖诞辰纪念宣扬传统中华文化、信仰习俗,彰显台湾宗教其渊源来自大陆,“宗教中国化”促进凝聚“两岸一家亲”理念及共识,利于两岸命运共同体建构,最终提升中华国族主义认同意识,及发挥两岸现代国家建造之作用,达成 “融合促统”、 “融合和统”目标。

毋庸置疑,妈祖信仰文化促进两岸和平关系发展。从两岸共同信仰、文化渊源及同族血缘、经济利益纽带,从两岸文化共同体到两岸利益共同体发展,最终成为两岸命运共同体。可以说,台湾妈祖庙溯源自福建湄洲妈祖庙,此恰可印证台湾文化、宗教及宗亲,实为中华文化在地化及民族的扩散,这将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及文化中国认同。

例如最近福建省惠安东岭护海宫举行“瓣香展世遗,共叙两岸情”妈祖祈福仪式,两岸妈祖信众循古礼祈福,透过鸣钟鸣鼓、迎神、颂祝文等仪式,向海上庇护神妈祖表达虔诚心愿。此次古礼仪式共组织台湾81座妈祖宫庙代表、华侨大学台湾学生、在大陆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代表等两岸民众共400多人,开展妈祖文化交流活动,藉此搭建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平台,尤其是推动两岸青年互动交流,这体现大陆对台政策倡议 “一代一线”(青年世代、基层一线)精神。

首先,推动两岸妈祖信仰传承文化,符合“一代一线”政策精神及理念。目前台湾社会存在妈祖宫庙达3000多座,妈祖信仰成为维系两岸同文同种同源同宗之亲情纽带,在两岸社会宗教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透过妈祖祈福仪式活动传承弘扬妈祖文化,不仅凝聚两岸民众情感与文化认同;同时透过共同宗教文化信仰,增进两岸青年交流培养共同意识。台湾宗教源自大陆宗教,妈祖信仰传承原乡在大陆,台湾宗教的“中国化”溯源,利于促进台湾青年的中华国族主义情感及对文化认同,从而提升中国人认同、中国认同,有效去除独派人士推动文化台独及 “去中国化”措施所产生流弊。

其次,以妈祖信仰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平台,并投入乡村振兴事业。大陆各地纷纷举办《妈祖文化与乡村振兴》主题研讨会及其系列活动。例如福建省领导赴莆田调研妈祖文化交流和乡村振兴工作关联 ,2023年4月10日 — 7日至8日,省委副书记罗东川率省直有关部门人员赴莆田湄洲岛、南日岛等地调研妈祖文化交流和乡村振兴工作。同年2月15日在广东省阳江全国消费帮扶中心、中洲农会阳江帮扶馆隆重召开举行。活动系由广东省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指导,由协会阳江办事处、中洲农会阳江消费帮扶服务中心、广东福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由广东一善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益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妈祖精神以“立德、行善、大爱”的高尚品格立世,受到两岸民众崇敬、纪念、奉祀及学习妈祖大爱精神,充分展现“慎思怀远”心胸。经由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搭建两岸青年互动的平台,吸引更多台湾青年在大陆乡村振兴事业施展才华,共创美好未来。这种结合宗教文化信仰学术研究及产业合作趋势,有效引导妈祖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因此,弘扬妈祖文化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策略,例如福建省仙游县龙华镇 透过妈祖文化交流中心,一方面旨在弘扬妈祖文化,另一方面也将妈祖文化与周边景点有机结合,助推乡村文旅振兴,提升妈祖信仰在旅游观光商业发展契机。

再者,两岸妈祖文化及信仰交流,彰显两岸民间组织交流互动密切。前述活动由惠安县妈祖文化研究会、台湾妈祖联谊会泉州办事处主办,一瓣香妈祖文化展览馆、东岭护海宫董事会及管委会承办,活动举办包括妈祖主题成人礼、一瓣香妈祖文化展览馆“瓣香世界巡展”启动仪式,以及两岸青年交流会等配套活动。

大陆对台政策之目标群体,已从“寄希望于台湾当局”,转向“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政策主轴从“政府中心”,转向“社会中心”、“人民中心”,透过“两岸融合途径”启动大陆社会民间组织及社会组织,发挥政府组织所无法达成政策效果,具有立基于“社会本位”政策特色。

最后,通过妈祖信仰文化圈打造宗教观光旅游圣地。例如福建省莆田的妈祖城拥有博物馆、五星级酒店和度假中心的政治、经济、生活和旅游覆合城市。天津市也投入包含台资在内打造“天津妈祖文化经贸园”,打出“妈祖文化、台湾美食”的宣传口号;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斥资兴建“妈祖文化园”。妈祖成为两岸宗教交流及合作平台,妈祖在台湾社会具有庞大信徒,结合妈祖信仰及祭祀经济圈建构,同时发展文化资本及经济资本,以宗教促进经济发展,发挥利益众生效果。

显然,这是以妈祖信仰促进两岸民众认同及凝聚“两岸一家亲”理念,以宗教祭祀促进地区观光经济发展,彼此相得益彰相互增强文化与经济资本。大陆对台工作已将妈祖信仰、两岸青年互动及乡村振兴战略设想、民间组织交流及观光旅游纳入总体性政策思考框架。藉由两岸融合途径,包括信仰传承、青年交流、宗教旅游等方式,形塑台湾宗教源自大陆的 “中国化”特色,最终达成“融合促统”、“融合和统”之愿景目标。

华夏经纬网2023-5-15

 

 

让中华文化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绽放璀璨光彩 文章下载

让中华文化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绽放璀璨光彩

近日,2023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妈祖文化周活动在深圳启幕。此次妈祖文化周聚焦妈祖信俗,以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独有的“辞沙”祭祀大典为主线,结合岭南传统文化,共促海峡两岸暨港澳文化交流,受到两岸同胞和海内外妈祖信众的高度关注。

“辞沙”是我国目前发现唯一传承至今以“太牢”“沉海”祭祀海洋和海神的官方祭祀仪式。2006年,“辞沙”祭祀大典相继被列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2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4月29日上午,“辞沙”祭祀大典在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的上千民众祭拜祈祷,向妈祖这位传说中的海上庇护神表达虔诚心愿。本次文化周遵循古制、恢复古礼,让这项传承至今已有600余载的祭祀习俗盛况重现。不少首次来大陆的台湾青年大呼“震撼”。参与活动的台湾同胞纷纷表示,充分感受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妈祖文化同样是此次文化周的重要内核。在台湾民间信仰中,妈祖是最重要的神祇之一。相传妈祖生日为农历3月23日,各地妈祖宫庙在其生日前后举行绕境进香活动,被称为“三月疯妈祖”。4月27日,上百名来自台南和高雄的台湾同胞参与了晨拜妈祖仪典。

妈祖可以说是海峡两岸最早联络的使者,所谓“两岸不通妈祖通”,只要谈及妈祖,两岸同胞就没有什么隔阂。妈祖也因此被誉为维护统一、象征和平公正的和平女神。资料显示,至今“一带一路”沿线乃至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分布有上万座妈祖宫庙,信众3亿多人。包括“辞沙”文化、妈祖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繁荣海上丝绸之路,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台商进入祖国大陆最早、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深圳积极落实惠台政策,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全面深入开展对台经贸、对台交流,让深台两地的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突破。活动期间,来自宝岛的同胞除参与祭海仪典外,还前往了南头古城、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等地参访,感受深圳特区蓬勃发展40余年来的文化自信与激扬活力。

2023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妈祖文化周充分发挥妈祖文化作为联结两岸同胞感情的精神纽带作用,携手同胞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相信,在两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必将不断焕发生机,绽放璀璨光彩。

中国台湾网2023-5-1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丰富“两制”台湾方案经济内涵 文章下载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丰富“两制”台湾方案经济内涵

一、两岸融合发展是丰富“两制”台湾方案的重要路径

两岸密切的经济社会关系,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基础与动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经济社会交流合作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在不同经济社会制度条件下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路径,对于探索和实践“两制”台湾方案有重要意义。

1.夯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经济社会基础

两岸经贸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恢复以来持续快速发展,已形成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两岸贸易额达3196.8亿美元,其中自台进口2380.9亿美元,对台出口815.9亿美元,大陆成为台湾最大进出口地区,台湾是大陆第6大交易伙伴②。按照台湾方面统计,2020年和2021年台湾对大陆和香港出口依存度分别高达43.9%、42.3%,创历史新高③。大陆成为台商对外投资最集中地区,据台湾方面统计,到2022年10月共累计核准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2024.5亿美元,占整体对外投资比重为53.2%④。密切的经贸关系促进了两岸互利共赢,对大陆巨额贸易顺差直接拉动了台湾经济增长,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了台湾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了台湾优势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台商对大陆投资增加大陆当地就业和对外贸易,对大陆改革开放做出重要贡献。

两岸经济密切关联、互利共赢格局的形成,是大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大政方针的重大成果,大陆努力推进和平统一进程为两岸经贸交流营造了和平发展环境,坚持“一国两制”为推动两岸经济与社会往来提供了有利制度与政策空间。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大陆充分考虑两岸不同经济社会制度和两岸关系发展现实情况,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持续给予台胞、台企优惠政策,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初步实现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进程中,两岸实现了交流互鉴,大陆改革开放进程中积极吸纳台湾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台湾经济也得以优先分享大陆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虽然两岸经济社会制度不同,但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制可以共存并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理论的科学性与现实可行性。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大陆推进两岸经济合作与社会交流的主要方向。祖国大陆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提出了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相适应的新政策目标,通过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推进两岸应通尽通和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实现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分享,来提升两岸融合发展水平、夯实国家统一基础。当前,两岸经济与社会交流已初步呈现融合发展新特征,祖国大陆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更密切衔接,融合发展动能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加快转换,大陆庞大市场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要依托,两岸产业合作依托大陆市场进一步向海外拓展,两岸同胞特别是台企、台胞获得感显着增强。两岸融合发展格局的初步形成,有利于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和命运共同体,正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增加新的动能,也将在实践中扩大和丰富“两制”台湾方案的空间与内涵。

2.在融合发展中积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经济社会内涵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最早针对台湾而提出,率先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问题并取得成功。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⑤,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重要主张,指出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进一步明确了和平统一后“两制”台湾方案在社会经济领域安排的基本方向。“两制”台湾方案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具体实现形式,既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也要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扩大和丰富其空间与内涵。

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有关台胞的权利地位与保障。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出发点。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不同于WTO规则下的国民待遇,后者是为外国公民、企业和商船民事权力给予国内公民、企业、商船一样享有的同等待遇,主要在商事方面而非政治方面。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给予台胞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内的同等待遇,体现和践行“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2018年以来,大陆先后推出“31条措施”、“26条措施”、助力台企“11条”、“农林22条措施”等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各省市纷纷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以落实。台企台商不仅适用大陆对一般外资的市场准入开放,还在数十个领域享受与大陆企业同等的投资准入待遇。在社会领域,积极为台胞在就业、创业、生活等方面提供同等待遇,台胞可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在文化教育领域,为台胞学习、科研、职业资格考试、参与文化与体育事业等众多领域提供同等待遇。加强保护台胞海外权益,台胞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等。近年来,在大陆台胞台企与当地居民、企业的待遇差别迅速缩小,获得感明显增强。从宪法层次看,台湾居民具有中国国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权的主体⑥。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应根据两岸现实情况,对台胞同等待遇逐步由经济社会领域向非敏感性的社会治理领域延伸,具备条件后向政治领域扩大,逐步享受和承担《宪法》和法律赋予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力与义务。

提升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水平,探索和实践“两制”台湾方案的经济安排。推进两岸应通尽通、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方向,是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相适应的高水平制度化合作方式,也是探索和实践“两制”台湾方案的重要机制化平台。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将推进两岸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生产要素的自由与便利往来,构建相应的合作机制与规则,逐步形成中华民族经济单一市场,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和统一后国家经济治理打下坚实基础。打造两岸共同市场进程中,应坚持以人民为出发点,更注重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与社会融合发展的相互促进,尤其在推进两岸人员等生产因素自由与便利化往来过程中,要同步推动两岸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分享,逐步实现两岸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利化。要将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打造两岸共同市场的重要内容,根据两岸各自比较利益优势,建立密切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及相应机制平台,协调两岸产业发展利益,共同提升两岸产业国际竞争力。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共同治理的重要路径。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实现和平发展新格局,两岸两会达成包括《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内的23项协议,基本实现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根据ECFA协议,还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作为框架协议的执行与后续磋商机构,承担保障早期收获顺利实施的责任,一定程度上是两岸经济事务共同治理平台的初步形态。未来两岸政治环境与条件具备后,应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加强两岸公权力合作,推动建立双方多层次、多领域的制度、规则、政策协调互动机制,两岸在经济社会治理领域中的公权力将相应发生一定程度的相互让渡与共同治理,进而在充分尊重台湾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基础上,按照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与社会融合发展水平,对统一后“两制”台湾方案的经济社会内容进行安排。

3.前置实践“两制”台湾方案经济社会安排

在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尤其打造两岸共同市场面临一系列内外因素制约,将是渐进推进的过程。应着眼于中长期目标,在局部产业领域和特定区域开展前瞻性创新实验,在经济社会领域前置实践“两制”台湾方案。“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等两岸合作平台建设。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快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有关实验区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在产业合作、规则与标准对接、金融合作、同等待遇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和实验,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发挥积极示范效果。如平潭综合实验区率先落实“两个同等待遇”,创新实施“一岛两标”,首创对台职业资格、企业资质、行业标准、商品检验全覆盖采信体系,积极探索两岸标准制度融合样板⑦。2022年9月,《江苏省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正式实施⑧,为大陆首个促进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条例支持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昆山市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为创新两岸融合发展方式提供法治保障。未来,应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内外贸一体化等进程,结合大陆高质量对外开放进程,加快两岸融合发展创新实验。如着眼于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推动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升对台开放合作水平,提升闽台人员与生产要素往来的自由化、便利化,适当条件下在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对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进区域性共同市场的实验,先行推动贸易自由化、生产要素及人员往来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利化,建立相应的共同管理机制与平台,在经济社会领域前置实践“两制”台湾方案。

4.探索两岸融合发展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相衔接的路径

在坚持“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利于两岸共同参与国际区域一体化进程,扩大台湾对外经济关系空间。2008年胡锦涛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的六点意见中指出,建立更加紧密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进程,有利于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⑨。两岸签署ECFA后,台湾先后与新西兰、新加坡签署经济合作协议,显示了两岸经济合作对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作用。2014年后国台办与台湾方面陆委会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就两岸关系发展有关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其中双方同意,就启动共同研究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相衔接事宜的准备工作进行具体沟通⑩。2016年民进党上台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协商及经济合作制度进程停摆,两岸经济合作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互动过程中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特别是打造两岸共同市场进程,必将产生和提升两岸共同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需求。未来两岸若在“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继续推进ECFA后续进程,有助于实现两岸经济合作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相衔接的前景;若进一步实现两岸共同市场的高水平制度化合作,更需要两岸对外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共同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台湾的内外市场和对外经济关系空间将得到空前拓展,为“两制”台湾方案的涉外经济安排奠定重要基础。

二、面临的形势与推进方向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面临空前复杂的外部环境,也存在重大发展机遇。应着眼于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积极应对外部冲击挑战,善于化危为机、不断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升两岸经济合作与社会交流的质量,在实践中丰富和扩大“两制”台湾方案的内涵与空间。

1.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复杂挑战,提升两岸融合发展水平

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面临外部复杂环境的空前挑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经贸关系的持续快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化密切相关,大陆加快改革开放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国际跨国公司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强推动供应链管理革命,要求为其代工生产的台企在大陆投资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库存,供应全球客户,两岸产业合作成为全球尤其是亚太区域供应链的重要组成。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地缘政治变化深刻影响全球化进程,国际供应链步入重构。当前,各主要经济体出于安全考虑,强化关键供应链自主和基于地缘政治的经济结盟;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开始由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加快分散生产基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促使国际供应链区域化、当地化;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使跨国公司在供应链重整中能够运用自动化和数字技术应用实现全球工厂生产线同步调校,降低了转移成本,加快了全球供应链重组进程[11]。中美战略博弈和严峻复杂的两岸关系正直接冲击传统两岸经贸发展格局。美将科技产业置于对华竞争的关键位置,除延续特朗普政府对华进口产品施加的高关税外,不断抛出“实体清单”制裁大陆高科技企业和机构,出台晶片出口管制新规,联合盟友伙伴设置技术限制和构建排华“韧性供应链”体系,对两岸贸易投资和高科技产业合作已形成较大冲击。民进党当局藉中美战略博弈推动经济“脱中入美”,重点发展与大陆关联度较低的“5+2”创新产业、“六大战略核心产业”等;对外推动“新南向政策”、加入CPTPP及与美西方签署经贸协议,重构与美韧性供应链;藉机吸引台资回流和鼓励其向第三地转移,加大限制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藉疫情阻碍两岸正常交流,两岸人员往来数量降至自恢复以来的历史低点。

外部环境的剧变,使传统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面临历史性、结构性转变。过去“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欧美”的台商经营方式面临空前冲击,一些台商出于降低生产成本、规避美对华征收高关税、减少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应跨国公司要求,开始采取“大陆+1”分散产业投资策略,将在大陆生产、出口美国的产能向第三地或返台调配,在大陆产能则以内销和出口美国以外地区为主。近年来,台商赴大陆投资占整体对外投资的比重趋降,新增投资重点转向东南亚等第三地。与此同时,大陆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内推动建立国内统一市场、加强创新驱动,对外加快高质量开放、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也正给两岸经贸关系带来新的重大机遇。大陆经济发展尤其是消费扩大、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的投资规模效应提升、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高速发展,成为拉动两岸贸易的新动能。2020年、2021年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分别升至43.9%和42.3%的历史高水平,其中大陆新经济发展对台半导体产业的强劲需求成为拉动两岸贸易的绝对主力。据中国海关统计,晶片占自台进口比重由2019年的57.4%快速上升为2022年的66.8%[12],台湾晶片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中在大陆市场。

内外环境变化,正促使两岸经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特征,即两岸贸易正由过去的投资拉动型向市场拉动型转变,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动能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化。这种转换短期内可能会影响两岸贸易投资量的增长,尤其在外部因素冲击增大、创新驱动尚未稳固、要素驱动减弱影响下,两岸经贸关系波动性将增大。当前拉动两岸经贸关系创新驱动的构成中,以手机、电脑为主的资讯电子产业供应链占有主导地位,但相关产业正步入成熟期并加快产能全球分散布局。台湾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判断,PC产业已经饱和,已经到了要积极转型的过程[13]。如何充分利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为两岸融合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以及把握大陆高质量对外开放和RCEP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推进两岸供应链海内外合理布局,成为今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从中长期看,因势利导推动两岸经贸格局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增强大陆市场拉动与创新合作驱动,有利于推动两岸科技产业供应链由跨国公司主导逐步转向大陆经济主导,有利于促进台湾产业与企业加快融入大陆市场与产业体系,从而进一步体现国家发展进步引领两岸关系发展方向,使两岸融合发展水平与质量更切合推进和平统一需要,为统一后“两制”台湾方案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推进两岸制度、规则协调对接

推进两岸不同经济社会制度、规则的协调与对接,是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内涵与治理方式的重要内容。两岸经贸关系恢复和发展以来,随着大陆加快改革开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海峡两岸已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贸合作关系。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后,两岸经贸关系仍属中国主体与其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贸关系,在台当局长期对大陆采取歧视性待遇情况下,大陆作为国家主体积极比照世贸组织规则对台开放。2008年后,两岸实现直接双向“三通”并签署包括ECFA在内的23项协议,双方相应对各自涉及的两岸经贸政策与规则进行调整,促进了两岸经济体制与规则衔接互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随着大陆不断完善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制度、政策并加快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衔接,特别是大陆高质量对外开放正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为推动两岸市场经济制度、规则的对接提供有利环境。

同时也要看到,民进党执政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进程停摆。台当局为推进经济“脱中入美”,加快与美构建制度化合作平台。美台正加快商谈“21世纪贸易倡议”,该倡议的内容包括贸易便利化、法规制定、农业、反贪污、协助中小企业贸易、数字贸易、劳工、环境与气候行动、标准、公营事业、非市场政策与做法等11个方面[14],其重点是推动台湾在经贸制度、规则上与美全面接轨,扩大两岸的数字贸易规则、标准、制度等差异,垒砌与大陆经济脱钩的“制度围墙”。该协议是美国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重要补充,多数内容重合,实际上欲发挥“IPEF+1”效果。美高度重视与台推进“21世纪贸易倡议”,正加快谈判并争取达成早收协议,其进程可能快于印太经济框架谈判并为其提供示范,完成后将成为拜登政府贸易政策做法的基础支柱[15]。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应针对内外环境重大变化,把握大陆高质量对外开放重大机遇,重点推动制度型开放促进两岸经贸规则、制度、政策的衔接与协调。当前,大陆正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应在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制、加强规则对接、促进标准认证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等方面对台商采取同等待遇措施,在具体实践中加强两岸经济规则衔接。把握大陆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快速发展、新经济市场庞大、国际影响力扩大优势,推动两岸在新经济领域共建标准与规则。中国已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提出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议》(DEPA),随着数字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上升,要适时推进两岸在贸易便利化、市场准入、数字产品服务税收、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数字贸易规则的合作。加强两岸现代服务业合作,逐步推进两岸服务贸易一体化,促进两岸服务业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对接。中长期,应借鉴港澳“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验,在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及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过程中,以制度性开放推进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自由化、便利化,同步推动两岸体制、规则、标准、政策对接,构建两岸宏观经济政策、对外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形成两岸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单一市场体系和全面对接的规则体系,实现两岸不同经济社会制度共存下的包容性发展。

3.以融合发展构建共同促进民族经济繁荣的基本格局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指出,“统一后,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制度更加完善,台湾经济将以大陆市场为广阔腹地,发展空间更大,竞争力更强,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稳定通畅,创新活力更加生机勃勃”[16],阐释了国家统一后台湾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增进台胞对国家和平统一和“两制”台湾方案认同的重要基础。

在融合发展中塑造共同促进民族经济繁荣的基本格局。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前提下,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出发,充分发挥两岸互补优势,通过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推动应通尽通,进一步扩大台湾经济发展腹地、增强台湾优势产业新的国际竞争力、助力台湾传统产业获得新的比较优势、拓展台湾现代服务业的大陆市场空间,结合大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台湾在中华民族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要注重在融合发展进程中促进两岸利益分配均衡与共享,不断完善两岸更为公平、协调的产业合作机制、制度政策,促进两岸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鼓励台湾优势产业嵌入大陆创新体系并加强分工合作,增强两岸产业互信与相互依存,减少和避免两岸重复建设、无谓内耗。要增强更广大台胞的获得感、认同感,当前台湾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岛内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但仍以内需为主导、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应重点加强两岸现代服务业合作,结合大陆新经济发展,提升台湾现代服务业发展品质与扩大市场腹地,使更广大岛内台胞分享两岸经济共同发展机遇。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与社会交流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格局,以经济合作带动社会融合,以社会融合促进经济共同发展,两岸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更紧密结合,逐步实现增长效应与分配效应、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平衡发展,为“两制”台湾方案的经济社会治理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要统筹安全与发展,必须以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前提,着力防范“台独”势力对外勾连将台优势与关键产业演变为遏制民族经济发展的政治工具,加大遏制“台独”经济社会基础与国际活动空间,不断完善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阻断“长臂管辖”的政策机制,依法保护两岸企业正当交流与合作权益,坚决反对损害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为。

三、结语

“两制”台湾方案是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理论与政策创新,其具体内涵与实现方式在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中将不断丰富与创新。两岸经贸关系是两岸关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经济社会领域安排是“两制”台湾方案的重要内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路径,根据国家统一需要、外部形势变化和两岸关系发展态势,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前置实践“两制”台湾方案,对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和统一后国家现代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要着重提升两岸经贸合作质量,夯实国家和平统一基础。大陆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大机遇,通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积极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因势利导、化危为机转变两岸经贸关系传统发展方式,提升两岸经济合作水平更好满足国家统一需求,进一步体现国家进步引领两岸关系发展方向,对于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增强广大台胞对“两制”台湾方案的正确认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将发挥深远影响。

两岸融合发展是探索和实践“两制”台湾方案的重要路径。祖国大陆已确立“两制”台湾方案的基本原则与方向,但具体内涵和实施方式要在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创新。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利于构建国家统一前后高水平的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在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推进两岸“应通尽通”过程中,将台湾经济更深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断提升其在民族经济中的地位与角色。要着眼于“两制”台湾方案,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逐步塑造创新开放、协调合作、公平分享、互利双赢的共同发展格局。增强创新驱动和高水平开放提升两岸融合发展水平,渐进实现中华民族经济单一市场。推动两岸产业合理分工布局和紧密供应链关系,避免双方企业不公平竞争与重复建设。不断完善同等待遇制度政策体系与提高法治化水平,增强台胞的权益与保障。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探讨两岸融合发展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相衔接的可行途径与方式,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涉外经济安排。同时,要统筹安全与发展,着力防范“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势力勾连谋求两岸经济脱钩行为。中长期,应在提升两岸融合发展水平基础上,分步建立两岸经济社会共同治理的机制平台,发挥高水平经济合作的政治社会外溢效应,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不断丰富和扩大“两制”台湾方案内涵与空间,共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

中国期刊2023-5-1

 

 

福建自贸试验区八年“成长记”: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文章下载

福建自贸试验区八年“成长记”: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现在换证更便捷、更高效了,只要两分钟就可实现‘云采信’。”去年9月,福建省(平潭)台胞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在平潭自贸片区揭牌成立,成为大陆首个台胞职业资格服务一体化平台,台胞何佩珊日前在此换取了新版台湾地区职业资格采信证书。

自2015年4月挂牌运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成为闽台融合发展的突破口。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建作为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持续推动闽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福建自贸试验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方面先行先试,成效明显。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今年1月出台的《福建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实施方案》再度明确,深化闽台各领域融合,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目前,平潭自贸片区已完成大陆第一份覆盖两岸800项职业标准的比对,在全省范围内推广95项平潭采信标准,至今年3月累计发放1170本对台职业资格采信采认证书。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平潭选取台胞职业资格换证最多的三个职业,培育特色化职业培训学校;整合全省职业资格水平评价资源,打造台胞考证“定制版”服务模式;与省内外城市签订合作协议,接入各地台胞岗位信息,解决台胞登陆就业“一步一咨询”的问题。

福州自贸片区对台经贸交流稳步发展,2022年对台跨境电商出口交易额达5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0%;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等9项业务填补两岸合作空白;十大台湾青年创业基地累计入驻台企198家,成为台青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沿海近台优势让厦门自贸片区物流枢纽辐射能力持续跃升。今年4月19日,搭载着60标箱跨境电商货物的“华航6”货轮从厦门海天码头出发,于次日抵达台北,成为厦门港首条直航台北的跨境电商航线,将和“小三通”厦(门)金(门)南向通道运力形成班次互补,进一步提升厦门港对台海运的市场服务能力。

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8年后,福建再度“升级”自贸试验任务。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苏美祥分析,福建自贸试验区将推动闽台融合发展迈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根据《福建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实施方案》,福建自贸试验区将深化闽台农业、精密机械、集成电路、石化、金融、文教、医疗卫生等产业合作。

两岸跨境电商平台已吸引天猫、亚马逊、京东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入驻,开通“马尾—马祖—台北”“平潭—台北”等对台跨境电商海运专线,2022年对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100亿元。

福建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指出,将持续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保税仓建设,推动大陆各地货源从区内口岸出口;拓宽对台海运物流通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通厦门至金门包船,加密对台海运班次;拓展贸易新业态,推动平潭自贸片区引进美妆、保健品保税加工产业,打造对台跨境电商美妆、保健品区域B2B采购和集散中心。

厦门、平潭于2013年3月获批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税收优惠政策。按照规划,福建将推动平潭免税市场从单一商业体向文旅综合体全面转型,叠加台湾地区商品免税零售与跨境电商展示体验的模式重新投入运营;推动厦门大嶝市场转型,充分释放商业空间,创建台货选品中心。

苏美祥表示,福建自贸试验区持续发力,将成为闽台融合发展的强引擎。

中国新闻网2023-5-3

 

 

聚焦乡村振兴 深化两岸“乡建乡创”融合发展 文章下载

聚焦乡村振兴 深化两岸“乡建乡创”融合发展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上海跟台湾的咖啡行业非常发达,双方的从业者可以相互学习、交流,自动就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联系。”近日,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在首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论坛上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充分发挥两岸各自的优势,在优势基础上建立联系,这样更有生命力,更具持续性。

据透露,今年福建将继续深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落深落细惠台惠农政策,提升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水平,支持建设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重点组织实施“五大行动”,帮助台胞台企更好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两岸产业互补 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两岸产业是互补的,不是相互竞争的。”乡村振兴台湾产业关联学会名誉理事长徐世勋认为,两岸在农业生产上可以从原料、种苗、仓储、冷链、零售等整条供应链的附加价值去进行深入地合作发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巫永平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我们有14亿消费者的市场,有完整的产业链、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物流系统,还有丰富的技术人才储备、熟练的劳动力,都为台湾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和支撑。他进一步解释,台湾到大陆投资,面向大陆市场,一些企业已经深度整合到大陆的环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还有一类企业是在大陆加工生产,面向国际市场,巫永平称,他们利用大陆的产业优势,与全球的价值链、供应链结合,提供产品、提供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檀学文表示,台湾城乡融合发展探索起步早,也有很多鲜活的实践案例可供借鉴,对大陆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全社会幸福感有积极意义。“缩小差距是当前我们走向共同富裕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檀学文认为,全面小康后,从面向共同富裕的视角和目标来看,依然面临更多发展性的问题,尤其在应对公共服务提供和低收入人口、脆弱人群怎么发展等问题上,面临一系列挑战。

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邓启明对乡村振兴领域有颇深的研究,他认为台湾在乡村振兴方面起步比大陆早,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可以供大陆参考。“他们擅长保留地方特色,修旧融旧,把有历史记忆和标志性的东西保留下来,这会让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特色,村里的老人也更愿意接受。”邓启明说。

让两岸青年多交流 开辟就业空间

除了要搞好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外,台湾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铭义认为,人才振兴也尤为重要。

“无论是陆生来台也好,台生赴陆也罢,只有两岸的青年学生有机会长期一起学习、讨论、研究、做实践,彼此之间才会有更深入的了解。”李铭义说,在乡村振兴这个问题上,台湾有先发优势,而大陆则有更广阔的市场供学生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两岸应该要优势互补、强强联手,达到“1+1>2”的效果,最大程度推动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巫永平强调,台湾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在大陆发展,供应链、人才培养等方面有非常大的正向溢出效应。其中对台湾青年人影响较大。“未来如何为台湾年轻人开辟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是解决台湾年轻人出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供他们选择的一个地方。最终要把两岸经济发展的好处落实到普通民众身上。”巫永平认为。

“城乡融合,人力资源是关键。”莆田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显章表示,可通过招募城乡融合志愿者的方式,鼓励更多人走向乡村。“在乡村振兴的大课题上,培养知识型人才,除了高校教师提供学术支持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于相关科研、教学,既让学生学以致用,也能吸引学生毕业后投入乡村。”

两岸企业要在市场经济逻辑上建立联系

与咖啡产业类似,多位专家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提及这样一个例子: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园区以高山茶种植为特色,引进台湾优良茶树品种、精细栽培技术,同时学习借鉴台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理念,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旅游业,既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增收,又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

巫永平认为,要把台资企业的发展纳入到整个国家发展规划和战略中,不断为台资企业融入国家发展创造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完善在陆台湾同胞有关投资、经营、工作、生活、学习的政策与规定,为其提供便利。“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两岸企业、两岸经济首先是在市场经济逻辑上建立起联系,让企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真正的对接,这是可持续的。”巫永平说。

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许维泽表示,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鼓励和支持台胞台商开展乡建乡创合作,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增强来闽农业农创发展的磁吸效应。

其中,厦门加强对台乡建乡创合作,支持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全过程参与厦门乡村建设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资金补助。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廖华生表示,这些惠台惠农政策措施为台胞台企在厦门的发展创造了重大契机和广阔空间,希望台胞台企能够用好、用足,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大陆同胞携手并进,共同增进两岸民生福祉。

央广网2023-4-25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