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两岸关系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台办

题目:各地台办如何推进两岸和平发展,同心共创复兴伟业

资料提供时间:2023-03-29

目录

更多

人大代表谈台湾问题,称尚不具备协商条件:两岸回暖取决于台当局 文章下载

人大代表谈台湾问题,称尚不具备协商条件:两岸回暖取决于台当局

自佩洛西窜台以来,台海局势就风云变幻,一方面美国加大了打“台湾牌”的力度,民进党当局也铁了心要“倚外谋独”。

而另一方面,大陆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与行动使得岛内民意逐渐觉醒,岛内有识之士积极推进两岸交往,也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祖国统一的曙光。

全国人大代表李义虎就指出,从当前台海形势来看,大陆即将推动国家统一进入快车道。《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也从侧面表明大陆对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规划。

而美国不断炒作台湾问题,民进党当局强化“倚美抗中”政策只会促使大陆更加坚决地将反分裂、反干涉斗争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这无疑会加速两岸统一进程,一切阻挠两岸统一的分裂势力已经进入了灭亡的倒计时。

谈及两岸协商统一的话题,李义虎指出目前尚不具备基础,缺乏一个关键条件,这取决于民进党当局,只有其重拾“九二共识”才能使两岸政治真正“回暖”。也就是说,如果两岸要恢复对话交流,甚至推动协商统一,重构政治互信是关键。

但从民进党当局热情欢迎麦卡锡窜台、积极配合美国掀起台海紧张局势来看,目前两岸仍未具备对话的政治氛围和协商统一的条件。

虽然国民党有意与大陆相向而行,但也无力改变民进党当局的错误路线,没有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除非其能在明年的岛内选举中击败民进党,否则两岸关系仍将面临一些起伏和挑战。

当然,纵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两岸关系仍有持续向好发展的迹象。自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访问大陆以来,两岸交流明显回暖。

虽然民进党当局仍在从中作梗,但上海访团成功抵达台北,以及高雄基层代表团访问北京,都体现出两岸民间交流的强烈意愿和诉求。

尤其是当前世界经济急需振兴的情况下,两岸从现实需求出发,也会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对话。但需要指出的是,大陆已经亮明了前提,那就是两岸交往必须建立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

民进党当局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国民党虽然作出了承诺,但在对“九二共识”的理解上还不够准确,对两岸统一的立场还不够坚定,这都是大陆需要跟台湾同胞说清道明的地方。

不过从总体上来看,大陆仍然把握了局势,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动荡复杂的情况下,绕台军演、反制美国等一系列举措都是大陆主动塑造台海战略态势的体现。

表面上看似乎是美国频繁打“台湾牌”来“以台制华”,但主动权其实并不在美国手中,美国越是着急,越说明它急于扭转形势,这恰恰说明中国大陆处于“战略进攻”的一方,而美国正在失去对大局的控制力。

尤其是俄乌冲突一年后,岛内民众对和平、反战的诉求更加强烈,对美国的不信任感逐渐增强,对“九二共识”、和平统一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惨败,就充分证明当前岛内的主流民意不认同“抗中保台”的两岸政策,这也是大陆推动协商统一的重要民意基础。

但是,民间交往的回暖并不意味着两岸在政治层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同时,美日等外部势力的干预,也是引起两岸关系出现紧张态势的不稳定因素。

大陆已经多次提出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与岛内有识之士就国家统一展开协商,这个“协商”其实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广泛协商”,即与各党派、社会各界就两岸关系的未来进行讨论;二是“政治对话”,即两岸官方协商。

从目前来看,在洪秀柱等岛内爱国促统人士的带动下,广泛协商正在顺利展开,但是民进党当局单方面拒绝对话也使得政治协商陷入僵局。

但“2024岛内选举”是个变数,民进党“抗中保台”的政策已经不得人心,这从赖清德提出“和平保台”就看得出来,岛内民调显示,如果国民党能在选举中取胜,两岸关系或将出现一些变化。

总而言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只要国民党能继续顺应民意、响应大陆的号召,作出正确的选择,两岸就能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开启“政治协商”,这无疑是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国家实现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

网易号2023-2-28

 

 

3年来首次在港举办经贸盛会,福田开启一河两岸合作新篇 文章下载

3年来首次在港举办经贸盛会,福田开启一河两岸合作新篇

2月23-24日,在紫荆花盛开的美好时节,福田区委区政府组团来到香港,拜会老朋友、结识新朋友,携手新合作、共谋新发展。24日,由深圳市商务局、福田区委区政府主办的“福‘汇’香港,共赢未来”——深圳(福田)-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现场签署协议25份,进一步增进了双方情谊。

一场主题交流会、一系列拜访考察、4个交流对接区……本次经贸交流活动是深港全面恢复通关后福田再次“来到香港看一看”,也是3年来首次在港举办经贸合作交流会,开启了两地合作崭新篇章。

福“汇”香港,共赢未来,两地合作有非常好的基础。福田与香港地缘相近、交通便利,皇岗口岸、福田口岸、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连接香港,从福田站坐高铁14分钟可到香港西九龙站,福田可以说是香港进入内地“第一站”。福田与香港人缘相亲、情谊深厚,据统计在福田区居住的香港居民约有5万人,在香港居住的福田乡亲也有近4万人,数量均为深圳市各区第一。福田与香港交流密切、合作紧密,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正在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福田是深圳市的行政、金融、文化、商贸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主阵地,两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合作逐步从金融行业拓宽到各领域。

福“汇”香港,共赢未来,两地合作有着广阔的空间。在当前全国上下都大力“拼经济”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备受关注与支持,深圳与香港都在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复苏,发展势不可挡。而作为深圳中心城区和连接深港的重要枢纽,福田在深化深港两地高水平合作和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担当重要角色。福田正聚力打造“三大新引擎”,突出科创、金融、时尚“三大产业”,加快打造中央创新区、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力区,基建、消费、创新创业、民生等各领域合作机会多多。会上,福田区还推出服务港人港企的“六件事”,从营商环境、创新创业支持、港商服务、消费惠民等六大方面,为港人港企进入内地发展创造了许多便利。

香江水澎湃不息,深圳河川流不停。小河弯弯串起两岸人民绵延不绝的乡愁,也见证了两地深度交融的合作。一河两岸再携手,共赢共融向未来。随着深港两地交流越来越密、合作越来越深,相信福田将在推动深港高水平合作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助力打造深圳河两岸创新发展带,携手在深圳河畔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深圳特区报2023-2-26

 

 

回应主流民意,蓝白县市何不抢两岸交流先机? 文章下载

回应主流民意,蓝白县市何不抢两岸交流先机?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元旦和春节谈话,给外界一种似乎有意开启两岸沟通大门的印象,而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本次参访大陆也未受到岛内舆论的批评,两岸关系开年之后眼看就见春暖花开。然而,近日发生的台湾当局阻挠大陆赴台吊唁星云大师事件和在两岸直航航点问题上的“回归政治面”,却让两岸交流的春天隐现乍暖还寒的气象。

据民进党人士透露,台陆委会阻挠吊唁团和处理两岸直航的核心意图就是想逼国台办以2016年前两岸“既有的官方沟通管道”与台陆委会直接沟通。这样民进党就可借机宣示和炒作两岸关系由民进党来定义。换句话说,只要国台办和陆委会直接沟通,民进党就会告诉台湾民众:民进党才是两岸关系的主导者,没有“九二共识”,两岸协商机制照样可以延续。

两岸舆论指出,开展两岸的民间交流与对话既符合岛内民众要和平要发展的主流民意,也是历史发展大势,它不会因为民进党反对和破坏就停滞。去年底岛内“九合一”选举的结果已然表明台湾民众反对民进党制造两岸对立,渴望交流。因此,在本次选举中获胜的17个非民进党执政县市,应该回应这个主流民意,担起责任,率先开启两岸民间交流。

■阻挠交流,民进党意在“定义两岸关系”

从蔡英文2016年上台伊始,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己私利,大搞政治操弄,极力勾连外部势力,制造两岸对立对抗,企图把台湾同胞裹挟到“反中谋独”的邪路,日益把台湾推向危险的深渊。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置民族大义于不顾的政党,一直以来却口口声声说要“维持现状、不会挑衅、释放善意”。

甚至就在半年前的台湾地区所谓“双十节”上,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还声称,“期待在两岸边境解封之后,能够逐步恢复两岸人民之间的健康有序交流,进而舒缓台海紧张的情势”。今年2月2日,蔡英文出席“2023大陆台商春节联谊活动”再次表示,维持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共同的责任,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期待。其强调,推动疫后健康有序的交流,也是巩固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台行政部门负责人陈建仁2月6日到台南参加一个活动时,也针对台湾与大陆7日后重启“小三通”未扩及台商中转,提出将滚动式检讨,以缓解两岸紧张态势;而在此前,台交通部门负责人王国材宣布,今年大陆游客赴台观光目标定在100万人次……凡此等等,从表面上看,台湾当局对重启两岸交流似乎很积极。

然而,2月7日,当台湾方面宣布“小三通”常态化时,却依旧做“半套”。依旧只仅限于金马地区居民适用。两岸各界质疑台湾当局在“小三通”上以常态化执行,看似放宽,实则继续限制,

舆论指出,从蔡英文到其他民进党政客,将原先与大陆断航的理由归咎为大陆疫情原因,而今大陆1月份已经完全解除封控,且边境也完全放开。可对于大陆2月1日提出希望恢复16个直航点问题,台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却又妄称,“如果信息越多越透明,我想开放的速度会越快。”并妄言,两岸直航是政治问题,言外之意需要国台办和台陆委会沟通。

不仅如此,口口声声说善意要开放交流的民进党当局,日前却违反人道,阻挠大陆吊唁团赴佛光山吊唁星云大师,甚至就连前几天上海市台办副主任李骁东赴台参加上海灯会展,全团在台期间行动近乎于被“监视居住”。

一边喊要开放交流,一边又设限,民进党当局在两岸交流问题上言行极度分裂背后到底有何图谋?

据一位接近民进党内中央核心层的人士透露,原因是民进党的企图是要定义两岸关系,实现蔡英文曾说的“台湾要做棋手”和她曾经说的“民进党胜选,大陆就会改变政策向民进党靠拢”的梦话。

上述这位民进党人士表示,由于看到去年底到今年初,大陆表现出非常期待恢复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所以民进党当局觉得定义两岸关系的契机已到,便利用阻挠大陆交流,来倒逼国台办直接和台陆委会沟通。而只要国台办与陆委会一通电话,“循过去既有协商沟通管道”,民进党当局就可以大肆做“内宣”,强调两岸关系其实由民进党定义。

■台湾政治人物陆续访陆的启示

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两岸扩大民间交流、促进融合发展,既是大义,更具大利,没有理由不走得更近更好。

为满足两岸民众对交流交往的渴望,今年新年伊始,当两岸都进入后疫情期间,大陆率先多方面对岛内释放恢复交流的善意。

而台湾方面,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国民党籍“立委”陈玉珍和无党籍金门县长陈福海,以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一行等,也先后来大陆参访,不仅给现阶段的两岸和平发展注入动能,更为两岸民间交流开了个好头。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吴崇涵认为,夏立言半年来两次参访大陆,但岛内却对两次参访出现两个不同评价就值得重视。他说,夏立言去年的大陆行,是在佩洛西窜访台湾和解放军围岛演训时赴陆的,当时其大陆行受到台湾一些人的关注甚至质疑。但去年底“九合一”选举证实,一个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仍是台湾各界所期盼。最重要的,如何提供两岸稳定与持续的对话管道,是创造两岸和平的先决要件。而此次夏立言连同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到大陆参访,不仅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国台办主任宋涛等会面;也与大陆智库“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举办“后疫情时期的两岸关系与交流合作”座谈会,讨论“两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推动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及“促进两岸同胞往来便利与权益保护”等议题。而且双方在“九二共识”和共同反对“台独”基础上,就扩大两岸交流、加深经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以及维护和平发展方面达成共识。

台湾佛光大学副教授柳金财认为,夏立言参访所到之处受到的高规格接待,展现了大陆方面的善意。他呼吁民进党应把握大陆善意机会之窗,两岸互释政治善意,化解僵局。

柳金财表示,夏立言二度参访问大陆,在台海局势诡谲之际,对于化解两岸僵局、减少双方误判,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记者注意到,和去年参访的质疑不同,本次台湾主流媒体纷纷发文力挺夏立言一行,认为他们此行不仅有利于缓和两岸紧张局势,还为打通台湾商品继续输往大陆的渠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仅如此,夏立言一行代向大陆方面反映的台湾农渔民、中小企业当前所遭遇的相关议题也受到了大陆方的响应。

据了解,就在夏立言还在大陆参访期间,国台办主任宋涛15日在北京会见到访的台湾两岸农渔业交流发展投资协会理事长黄一成一行时表示,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大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岸一家亲”理念,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胞福祉的制度政策,支持台湾农渔民分享大陆发展机遇,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对于台湾农渔民希望恢复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大陆的呼声,我们高度重视,在符合检验检疫标准的前提下,将协调相关部门积极予以解决。”

“事实表明,两岸民间交流是民意所向,只要两岸各方努力,两岸民间交流就断不了。”因此,台湾舆论认为,台湾各界,尤其是目前17个国民党和民众党、无党籍执政的县市,国民党中央和柯文哲应该抓住夏立言本次成功参访的契机,动员各自执政的县市联合起来,采取马英九执政时期“在野”的民进党县市与大陆交流的模式,率先开展与大陆各省市的民间交流,巩固台海和平,造福两岸同胞福祉。

■ 蓝白17县市可以在民间交流方面动起来

今年是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主要造势年,从下半年开始,大陆议题大概率还会是蓝绿白阵营交锋的重点。为此,有岛内人士认为,鉴于台湾今年的“选举年”特点,恐怕占台湾地方执政大半壁“江山”的国民党会担心民进党操作“统独”议题,导致蓝营为了选举而不敢大规模与大陆开展民间交流。

不过,更多的人士则认为,民进党拿两岸议题污蔑国民党“亲中卖台”不可避免,就如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所说,国民党要做对的事,“那么,大家别忘了,刚刚过去的‘九合一’选举结果,已经证明台湾多数人希望两岸和平,期待两岸回归到‘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交流和两岸人员往来。恢复交流就是对的事,国民党执政县市当然应该做。”此外,无党籍执政县市,也应该顺应这个民意,不让“反中保台”的民进党去定义两岸关系。

而在具体做法上,舆论认为,为减少民进党干扰与破坏,蓝白17个县市可循2013年时任高雄市长的陈菊及其他民进党县市长的形式,开展两岸省市县的民间交流模式。

2011年,“在野”的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率先在市府成立“两岸小组”,当时,高雄“两岸小组”遴聘的小组成员就包括台现任陆委会主委邱太三,以及前陆委会主委、刚从台“国安局长”位置上下台的陈明通。

2013年4月,陈菊更开启先河,为高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太城市高峰会”先后来大陆参访,还与时任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为台湾的县市政府来大陆交流建立模式。随后民进党云林县长苏治芬、台南市长苏焕智也先后来大陆参访,为农渔民请命。2014年“九合一”民进党大胜后,更鼓励执政县市仿照高雄设“两岸小组”,并通过民进党地方政府联合治理平台分享经验。

“没想到,8年后的2022年‘九合一’选举风水轮流转。”台湾舆论指出,想当年民进党也曾在两岸风生水起,如今对国民党和民众党及无党籍执政县市应带来启发。

台湾舆论指出,国民党和民众党执政县市已获新民意授权,应及早启动两岸交流。无党籍的金门县长陈福海和蓝营“立委”陈玉珍解决了金酒输陆遭禁及“小三通”的问题,亟盼金门经济早点复苏;台湾去年不少大宗农渔产品遭禁,农渔民叫苦连天,农渔县市首长也该早日行动了。国民党何不趁副主席夏立言本次的大陆行,开始推动执政县市长赴陆交流,早日筹谋策划,为台湾经济带来实利。

人民政协报2023-2-25

 

 

让两岸“小店”更精彩,宁台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生态对话成功举办 文章下载

让两岸“小店”更精彩,宁台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生态对话成功举办

2月21日下午,宁台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生态对话在南京成功举办,围绕“绽放·新消费的驱动力”的主题,南京、台湾现代服务业“小店经济”专家、从业者展开一场精彩的思辨,共同探讨创新引领下两地“小店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

活动在两岸企业家峰会现代服务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南京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吸引了众多台湾在宁的创业者、宁台两地小店从业者参加,推动两岸服务业合作交流向纵深发展。

现场的观众纷纷和嘉宾进行互动,表示收获了满满的“干货”

以小店经济带动城市发展,两岸共商合作新机遇

以对话为始,联接两岸;以对话为源,共享机遇。“2023年,两岸服务业交流与合作迎来了新的春天。南京出台的‘小店计划’让更多台湾青年对来这么一个烟火气十足的城市发展有了信心。”南京伊诺光点创梦基地总经理钱振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刚过完年,很多台湾青年就迫不及待回到南京开店,或者在台湾挖掘资源,期望把更有特色的“台湾小店”带到南京。

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对“小店计划”以及刚刚出炉的“南京百万数字人创业计划”进行了解读。该负责人表示,在聚焦消费促进、跨境电商、服务业开放和商务服务四大领域,以商业小店为先行试点,依托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智慧服务、虚拟人等前沿技术于一体的“数字人”深度赋能全城小店商户,推动城市小店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用数字人直播替代地推、传单、广告等。这些切实为小店发展降本增效、聚气引流,激发创业创新活力的举措,让来宁发展的台企、台青都非常振奋。

宁台服务业合作发展生态对话活动现场

在台湾,“小店经济”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带动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活动通过对话搭建了两岸“小店经济”发展交流、互鉴、共创的平台。台湾艺术创生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永萍在对话中表示,近年来通过引入艺术文化内容在偏远的乡村打造市集品牌、艺术街区等,吸引了很多青年返乡创业就业。

汇通数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业务总经理郝鹏讲述助力乡镇小店发展

汇通数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业务总经理郝鹏则向与会者介绍了汇通达近期发布的“暖风行动?2023年乡镇小店扶持计划”,以数字技术帮助乡镇小店智慧化转型升级,包括“免费培训10万新农人新农商”“支持10万乡镇店‘一店三开’”“助力20万乡镇店经营数字化升级”等。

以小店经济联结两岸合作 宁台共谋产业新未来

活动以小店经济为切入点,开设了“以小见大,培育发展新势能”“新业态新模式,开启流量新入口”两大议题,深入影视、文化、科技、农业等多类“小店”,以点带面地探讨宁台两地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的路径。

南京市台协副会长林政勇讲述自己在南京发展从一家地铁小店开始

南京台湾同胞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林政勇,南京电影协会秘书长周正,上海麦可将文创园执行长、厦门透明岛予创始人刘亦展,台湾连锁加盟协会秘书长李培芬等纷纷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对时代机遇、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层层剖析,展开分享。嘉宾的分享精彩纷呈,以全新的视角,为两岸小店从业者带来了启发。

来自台湾的“小店”主们也通过讲述在宁创业的故事,分享自身感受。南京小城大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六潮雅集台湾夜市负责人陈俊宇说:“熙南里‘青砖小瓦马头墙’下的金陵风光给我带来了移动‘小店’的灵感。”益点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典易表示:“祖国开放共享的政策理念、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让益点田农业‘小店’得以多元发展。”谈到“小店”未来发展,“星厨联盟”发起人、品棠私宴创始人黄品棠说:“我要以南京为起点,把具有台湾特色的南京味道带到更多城市,带给更多人。”

直播带货专业讲师阿火表示,要让更多小店通过直播带货挣到钱

宁台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生态对话以探索“小店经济”发展为纽带,通过政策宣讲、经验分享、资源对接等多种举措助力两岸“小店”便民化、特色化、数字化发展,推动两岸多产业项目合作与落地,为赋能两岸现代化服务业合作发展打造“南京样本”。

扬子晚报2023-2-22

 

 

两岸情 事业节 泉州国家级台创园内演绎别样“2•14” 文章下载

两岸情 事业节 泉州国家级台创园内演绎别样“2·14”

2月14日,在泉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台创园”)——惠安台创园里,惠安县供销社、台港澳办、台创园、供销社县域流通网络供应链运营公司惠盾的负责人,与全市9家台资企业代表聚集一堂,面对面研讨泉州台企产品进入供销社系统,探索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实际行动给这个日子赋予“两岸情 ”的新主题。

11天拼抢落地 老中青三代台商感受呼应“春潮来急”

在改革创新中持续激发新活力,供销社这一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发挥重要作用的全国性流通网络,正以主攻为农服务、推动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回到人们生活中。去年,福建省商务厅、财政厅、乡村振兴局联合启动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省供销社也在福建全省启动了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试点工作,惠安县正是先行先试的县域之一。“继1月份揭牌运营首批6个服务点后,2月3日,我们召开了县域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就力争今年底全县218个行政村均建立服务网点、一季度完成58家服务网点建设等一系列工作进行部署。”惠安县供销社主任陈宗滨介绍说,该次座谈会上,与会台资企业富邦食品公司总经理吴妘蓁提出了大胆的设想——可否推动台企产品进入供销系统,探索双循环,也于更深层次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这个好想法,立刻就得到了大力支持。联动台港澳办、惠安台创园、供应链运营公司和企业,线下专题研讨会紧锣密鼓地筹备了起来。“台商协会和台资企业热烈响应!”提议者吴妘蓁告诉记者,当研讨会时间一敲定,12日也就是上周日晚,尽管是周末,泉州市台资企业协会积极牵头推动,富邦也作为研讨会举办东道主热心张罗保障各项所需,全市9家台资企业迅速报名。“目前尚在新春,很多台商还没回泉,不然参加的企业更多。”2月13日下午,在短短11天、前后满打满算仅7个工作日后,研讨会落地举办,前来参会的台商年龄跨度从“60后”到“90后”,久的已在泉创业30多年,新的2020年才创办企业。“充分说明了我们老中青三代台商都对在泉投资创业充满信心,更在当下感受到并呼应着疫情后泉州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春潮来急。”台商们说。

三小时头脑风暴 从铺货到招商引资力促融合发展

研讨会下午两点出头开始,一直持续到五点。现场,台企产品丰富陈列,台企负责人配合PPT介绍企业和产品,县供销社、台港澳办、惠安台创园、惠盾供应链公司负责人讲解政策,回复台企关心问题。这是一次新期盼的信心启航。“许多台企只做外销,很期待以此次进入供销社系统为契机,扩大市场面、实现新发展。”吴妘蓁说。

“除了铺产品、设专柜外,供销服务点是否也可创新运营模式,借鉴台湾便利店提供加热服务、作为快递寄存站等做法?”“台企产品可否携手合作,以伴手礼套盒吸睛亮相?”她这些关于两岸互学互鉴、共赢发展的新颖设想,引发极大共鸣。这也是一次对新期盼的有力回应。“我们不光可以从铺货到运营都充分吸收两岸所长,甚至可考虑专门推出台企旗舰店,集中销售台企产品、交由台湾创业青年运营,让两岸乡亲从细节感受一家亲。”惠盾供应链公司总经理钟江艺当场表态。这是一次对营商环境的再认可。“我作为台胞来泉创业30多年了,常称自己是在泉‘四无人员’,无亲戚、无同学、无关系、无门路,但通过一次次这样的政企面对面,我感受到家的温暖,积攒到走下去的劲头。”泉州采博贸易公司总经理范春美说。“成立不到三年,我们已是泉州市龙头企业,还和崇武回乡大学生创立两岸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生产、销售、研学、文旅一条龙的打卡点。”凤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建国从来路中汲取到强大信心。

这还是一次招商引资的推介会。“惠安台创园有三条招商干货政策,一是贷款贴息,二是台创园台资企业农业生产和农副食品加工用电电价优惠30%,三是每年的新项目扶持补贴可达总投资额50%,封顶200万元。”惠安台创园主任林志枫欢迎大家“呼朋唤友来”。

这更是一次有呼必应的办公会。“台港澳办将继续当好台胞台企娘家人,大家有需要了解投资创业政策、补贴申领条件、高层次人才引进等信息的,尽管找我们!”惠安县台港澳办负责人林彩华说。“台企产品随时可铺货进入目前已在运营的6个供销社服务点,后续服务点每提升运营一个,就可跟进铺货一个,我们一起把事业做大做强做优!”陈宗滨掷地有声地承诺。

新浪网2023-2-20

 

 

陈桂清:两岸交流疫后恢复的潮流不可阻挡 文章下载

陈桂清:两岸交流疫后恢复的潮流不可阻挡

2月18日-20日,上海市台办副主任李骁东率团赴台参访,这是疫情发生3年多来首次获准入岛参访的大陆官方代表团。3年多的等待,难能可贵,更意义非凡。此次交流活动踏出了后疫情时代恢复两岸双向交流的关键一步,它将与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来访、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来访等事件一起,共同汇聚起冲破两岸交流阻隔、融雪化冰的洪流,推动两岸交流正常化的恢复。

交流的大门是两岸主流民意迫使民进党当局打开的。“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是台湾社会看待当前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民进党对两岸交流的钳制打压,给台湾民众福祉利益造成了严重伤害。以两岸“小三通”暂停为例,金门县每年因此带来的损失达60亿元新台币(约合13.6亿元人民币)。而阻挠大陆游客赴台,台湾旅游业损失更为惨重,据岛内人士分析,台湾旅游业者每年损失高达2000亿元新台币(约合452亿元人民币)。两岸关系的恶化还加剧台湾民众对战争的担忧与恐惧,“不要战争,要和平”“不要对抗,要对话”“不要断流,要交流”的主流民意,不仅在去年“九合一”选举中让民进党当局的“抗中保台”牌失去效力,也在当下不断给民进党当局施加压力。正是在这种强大民意压力下,民进党当局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抛出“推动疫后健康有序两岸交流”等论调,扭扭捏捏宣布局部恢复两岸“小三通”、恢复港澳人士赴台等解禁措施。此次核准上海团的参访行程也是民进党当局自知已经无法阻挡两岸民众对恢复交流的强烈愿望,只好半推半就。

此次参访是恢复两岸交流正常化的一块“重要拼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日前在会见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一行时指出,“两岸同胞对正常交流往来的意愿强烈,当务之急是尽早恢复两岸交流正常化”。新年伊始,随着两岸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两岸往来限制措施逐步取消,两岸交流开始得到恢复。大陆方面先后接待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国民党籍金门县县长陈福海、“立法委员”陈玉珍、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台湾农渔业团体代表、妈祖宫庙代表等前来参访,积极推动疫后恢复两岸正常化交流。此次参访团是疫情后大陆首次入岛的官方代表团,迈出疫情后两岸城市交流的重要一步,成为两岸恢复双向交流和交流正常化的重要契机。

不过,恢复两岸交流正常化任务仍然艰巨。对于疫情后的两岸交流,我们乐观期待,但也清醒看到,民进党当局给两岸交流设下的障碍并未彻底移除。两岸“小三通”仍未全面恢复、大陆游客仍无法赴台、两岸直航航点仍未恢复……台陆委会虽同意此次上海团赴台,但同时设置诸多障碍。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透露,市政府原本想邀请上海市代表团参加元宵节的灯会开幕式,但陆委会拖着不批导致错过。台北市议员秦慧珠透露,陆委会规定访问团一行只能按照批准的行程走,连请参访团吃宵夜的行程都不准。若结合民进党当局之前罔顾基本的人道主义,粗暴拒绝大陆吊唁星云法师代表团赴台等行径观察,可知“台独”心魔不除的民进党当局,今后对两岸交流的阻挠仍不会停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疫情后两岸双向交流的大门已缓缓打开,恢复两岸正常化交流的脚步声正越来越近。相信赴台参访的上海团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两岸人员往来与交流活动,让两岸民众通过频繁密切接触,越走越亲。这一张张的两岸交流“骨牌”,终将推倒民进党当局设置的围栏高墙,迎来两岸关系的真正“春暖花开”。

环球时报2023-2-20

 

 

珠江潮起两岸阔 湾区奔涌向未来 文章下载

珠江潮起两岸阔 湾区奔涌向未来

不久前,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在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广州南沙举行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家优质企业,现场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达2.5万亿元。仅仅半天时间,就遴选出了48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金额高达1801亿元。

影响力之广、吸引力之大、带动力之强,令人惊叹!今天大湾区“号召力”可见一斑。面对国内外“三重压力”,海内外客商折射出世界对湾区未来的强劲信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四年来,“以湾区之名”的高水平经济活动频繁举办,粤港澳三地协力融通,结出硕果累累;举湾区之力,共同“打造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已经成为最为广泛的“湾区共识”。

四年来,抓铁有痕践行“湾区使命”

在世界版图中,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称世界四大湾区。

近年来,许多天文爱好者发现,如果以太空视角向地球俯瞰,在卫星夜景图中,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这个蓝色星球上,灯火最璀璨的区域之一。更让天文爱好者感到惊讶的是,这片璀璨区域的规模、亮度、密度正在年年递进。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广东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携手港澳,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4年时光,擘画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实景。

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近1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约3万亿元人民币。

如果将13万亿放置于全球对比,已经超越韩国,跻身世界主要经济体前10,与意大利、加拿大处于同一梯队,发展之快,令世界瞩目。

回望来路,每一程,都有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每一程,都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华丽蜕变。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广东。总书记指出,希望广东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几个月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迎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了全面规划。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份长达两万七千多字的基础性文件中,锚定了“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战略目标。

四年来,通达全球的交通体系构成“硬核湾区”

岭南春早,从南沙港集装箱塔吊上极目远眺,珠江奔腾入海,货轮穿梭如潮。铺开一张地图,以南沙为圆心,以100公里为半径,你会神奇地发现,这个圆汇聚了粤港澳大湾区全部11座各具特色、潜力无限的城市。

——这里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群。2020年,广州白云机场成为全球客运量最大的机场;上个月,广州白云机场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年旅客吞吐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以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香港国际机场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为引领的世界级机场群正迅速崛起。预计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拥有7座运输机场、17条跑道,旅客吞吐量达4.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建成引领全球、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机场群。

——繁忙的珠江口,港区已经串珠成链。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均有港口,分别为深圳港、广州港、东莞港、珠海港、惠州港、佛山港、中山港、江门港、肇庆港、香港港、澳门港。

船航四海,港通天下;湾区之城,向港而兴。粤港澳大湾区滨江临海,经济发达,是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区域性港口群之一,区域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各湾区之首。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东莞港4个港口已迈入亿吨大港行列,深圳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更是在全球前五中占据双席。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播洒在伶仃洋上,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如一道跨海长虹。兔年春节前夕,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迎来车流高峰,出入境车辆数连续创下新高……

目前,在全长141公里的广深港高铁线路上,从广州到香港,每天上午7点多到晚上10点,开行14对列车,平均每小时就有1对。

跨珠江口通道已经建成5条,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大桥、狮子洋通道等项目建设加紧推进,架起了大湾区横向“黄金走廊”。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约25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430公里,“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

四年来,不断延伸的立体交通体系,正在将矗立在珠江两岸的湾区城市群由“群像”联结为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湾区面孔”,大湾区未来的模样愈发清晰。

四年来,锚定创新打造“活力湾区”

创新,从一开始就成为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活力基因。锚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创新”二字反复出现了139次之多。

四年来,体制机制创新始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战场。如果用“攻坚克难”四个字来形容大湾区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艰难,毫不为过。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大特色,也是大湾区建设不得不直面的困难。大湾区建设就是在不断突破旧有体制机制、在不断建立新的“湾区链接”的过程中稳步前行。四年来,为了方便人员、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的流动,粤港澳三地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如今,随着“软联通”的日益完善,横琴、前海、南沙三大粤港澳合作平台将发挥出越来越强大的效能。

在珠海横琴,“一线”横琴口岸(二期)工程、“二线”通道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主体工程已全面建成,完成封关运作硬件准备,“分线管理”配套政策正加快推进;在深圳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已经引入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法治机构155家,全国16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8家落户前海,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正式挂牌,深圳商事法院设立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在广州南沙,除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一批重大平台政策,最让人“眼馋”的恐怕还是港澳居民个税优惠政策、南沙企业享受15%所得税优惠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延长亏损结转年限政策的落地。

种种这些,为粤港澳三地的要素流动,为大湾区建设的顺利实施,搭建了一个“丝滑”高效的操作系统。

四年来,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初心始终不变。深港河套、粤澳横琴、广深港、广珠澳这“两点”“两廊”正在驱动创新资源高速集聚。散裂中子源、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一大批科研中心犹如“星星之火”,不断点燃大湾区的科创激情。

粤港澳联合创新成为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一大特色。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代主任麦沛然和团队在珠海横琴设立了实验室分部,又在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立澳门大学集成电路微电子研究院,专注于芯片领域的研究。麦沛然说:“深圳是高新大企业集合地,企业对技术的追求和投资有力支持了技术的应用。珠海、东莞等地制造业非常发达,容易实现产品量产。三地分工合作,形成了技术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

科技沃土催生企业新苗。目前,大湾区已集聚独角兽企业达51家,约占全国的1/6、全球的1/20。

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跻身世界最重要的科创中心之一。我国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粤港澳大湾区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占全国的一半。

四年来,暖心政策构建“民生湾区”

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大湾区建设呈现的美好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港澳人士关注大湾区,奔赴大湾区。

在横琴,生活就业的澳门居民达6909人,区内澳资企业达5323家。今年元月1日,“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澳门单牌车数量屡创新高。当下,“港车北上”也在加速推进。

2月8日,横琴粤澳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横琴和澳门的通关便利化水平。出发点只有一个:便民。

同一天,广东人大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作为合作区首部综合性法规,将对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发挥积极作用。

香港人吕冬在位于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工作。初来南沙时,广州市和南沙区政府分别给予吕冬科研项目启动资金和安家补贴。吕冬告诉总台记者,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上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起步,可以在4~5年里,在大湾区安家,好好工作。允许港澳居民报考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的政策出台以后,累计有超过1500人次的港澳居民报考,聘用了36人!还有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选择在大湾区内各个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工作,目前多达4100余人。

安居才能乐业。如今,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港澳居民及随迁子女可同等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参加中高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于去年9月开学,并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本科招生。“港澳药械通”试点实施,累计批准20个药品和13个医疗器械,惠及患者1326人次;简化在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政策,已有超过46万瓶港澳外用中成药进入大湾区内地市场……这些暖心的政策,大大方便了在内地城市居住的港澳居民购买和使用自己熟悉的药品药械。

新时代新征程,大湾区大未来。这是一片续写传奇的希望之地,一切奇迹皆有可能!

湾区潮涌,未来已来!

转存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加速键”

随着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粤港澳大湾区正启动“加速键”。包括香港、澳门特区和广东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九市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关口复通,硬件打通,软件连通,认知明通。人员往来、货物流转日渐繁盛之间,粤港澳大湾区眼下迎来最好的建设和发展时期,朝向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既定目标加速前进。

通则畅,畅则兴

位于闹市铜锣湾的忠记粥品老板李兵看着店里越来越旺的人气,开始谋划新的店面和增聘人手。“通关后,顾客多了起来,人流畅旺,生意好了!”李兵说。

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袁民忠说,自1月初恢复通关以来,香港和其他湾区城市的人员往来、经贸活动、文化交流逐渐恢复,各界对此期待已久,倍感兴奋。

香港旅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内地赴港游客约28万人,比前一月增长3倍,香港商业明显回暖。蚂蚁金服国际业务香港地区业务负责人梁溢坚说,从移动支付数据看,今年春节香港消费金额较去年春节同期涨幅超3.8倍,交易笔数增长近1倍。

鲜活事例折射着大湾区的活力。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4年间,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立体交通体系逐步形成。今年1月31日,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的最后一节海底隧道沉管主体浇筑完成,为工程2024年如期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先后开通,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超级工程”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穿江达海”更上层楼;广深港高铁恢复通车,广汕铁路、深茂铁路、佛莞城际铁路等一批项目先后开工,“轨道上的大湾区”不断加速,预计2035年主要城市间将实现1小时通达;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加快形成,机场群旅客吞吐能力超2.2亿人次,港口群集装箱年通过能力约8500万标箱。

跨境通关不断提速。今年元旦,“澳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后单日通车量突破千辆次,在此带动下港珠澳大桥口岸出入境车流2月10日首次突破8000辆次,为2018年开关以来的最高纪录。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伟说,经过4年建设,大湾区跨境通关更加高效,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先后实施,“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资金流动更加便捷,“深港通”“跨境理财通”等各类“金融通”试点相继落地实施。

双向奔赴,相融大湾区

1月12日,内地与香港有序恢复通关后的第一周,“深港携手 共赢未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宣传推介会就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参会者远超预期,挤满了可容纳300人的会议室,不得不临时租了第二会场才安排下来。”前海管理局港澳服务处处长杨向欢说。

2月6日,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首日,一辆来自香港的列车缓缓驶入广州南沙庆盛高铁站,车上载着由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的委员和34个香港机构代表组成的香港考察团。

开年以来,随着广东与港澳全面恢复通关,人员之间、企业之间、机构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双向奔赴”正密集涌现。

作为首批完成跨境执业备案的港澳涉税专业人士,永诚税务师事务所香港合伙人张国和说:“我相信会有更多香港的注册税务师到前海执业。”目前,像张国和一样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的港澳专业人士,已有3100多名。

更多创业人才流动在大湾区。袁民忠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拿出1.3亿港元鼓励青年创业团队落户位于广东和香港的大湾区创业基地,目前已招募逾200个团队。

据悉,香港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已参与建立多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及建立两个实验室的香港分支机构,约360个研发项目获得内地科研资金。广东全省科研经费跨境拨付至港澳累计超3.7亿元,惠及十余所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

“特区中的特区”深圳前海,通过适用域外法、定期发布典型案件统一同类案件裁判标准、强化司法对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支持等,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这是前海的鲜明特色。”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曾湃说。

目前,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已引入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法治机构155家,全国16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有8家落户前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也已正式挂牌。

朝着世界一流,大湾区提速

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经济体量逾12万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世界一流湾区加速前进。

随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已集聚独角兽企业51家,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

朱伟说,广东将广纳全球创新人才,以5G、集成电路、纳米、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创新高地建设为重点,立足粤港澳科技产业创新基础,协同港澳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大湾区产业创新高地。

随着《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的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形成了以前海、横琴、南沙三大平台为支撑,战略功能各所侧重的粤港澳合作平台体系,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前海以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探索深港合作新模式新路径为目标,紧抓北部都会区建设机遇与香港联动发展,共同打造现代服务业全球创新高地。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管理体制融合为引领,加快推进粤澳产业规则标准、市场准入、营商环境和社会民生等规则机制深度对接,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

南沙以实现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为目标,推动与港澳在金融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口岸通关等领域规则衔接,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新高地。

“大湾区建设正迎来最好的时期,已到了加速发展阶段。”朱伟说。

前海:大湾区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强劲搏动

雨水一至,万物萌动。湾区潮涌,前海向前。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四周年之际,前海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牢牢把握“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奋力打造成具有强大辐射力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作为“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新引擎,前海正不断释放“规模效应”“乘数效应”。数据显示,2022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948.7亿元、增长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4.2%,实际使用外资占深圳的53.5%、广东的21%;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2352.2亿元,增长48.8%,单位面积产值全国第一。

软硬联通,夯实深港合作“桥头堡”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这是前海的总定位。深港合作,一直是前海发展的重中之重,前海以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为己任,高标准高水平推进与香港的紧密合作。

在《规划纲要》发布后,前海不断增强与香港发展的关联度。强化硬联通,前海率先开通深港跨境水路运输“海上快线”;推动软联通,前海相继发布“九件实事”,为港人港企在前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率先允许18类港澳专业人士跨境执业;促进心联通,前海梦工场成为“圆梦之地”。

“深圳是‘创业’都市,前海就是港澳青年内地创业首选地。”置身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早已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洪纬依然像23年前来深创业一样充满激情。目前,洪纬创立的“信源互联”已成为一个湾区青年追梦平台。“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热情有耐心,办事效率高。前海相继发布针对香港青年创业的系列优惠政策,很多是前海特有或前海首创,这对香港青年来说是很大的利好。”洪纬说。

像洪纬这样进驻前海梦工场,与前海共成长的香港青年不胜枚举。

越来越多港企、港青落户前海,就是看中这里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前景,以及众多优惠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去年9月,前海管理局与香港财库局以联合公告形式发布推出18条措施,为港资等金融机构提供4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前海已成为香港金融业拓展内地市场的“首选地”。

目前,前海早已成为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区域之一,在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桥头堡”作用。2022年,在前海就业的港澳青年人数同比增长206%。目前,前海梦工场累计孵化港澳台及国际团队超400家。

制度创新,助力湾区发展“加速度”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发布以来,前海空间更广、资源更足、动能更强。前海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构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不断强化新扩大区域的统一规划。

当前,深中通道大桥主跨西侧首件钢箱梁吊装完成,建成后前海30分钟可直达中山;机场三跑道正稳步推进,未来将满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货邮吞吐量260万吨的需求;前海综合保税区内,各类货物加速查验并分拨拼箱,通过“海陆空”发往全球各地……扎根湾区,前海发展成果丰硕,发展态势生机勃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前海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个个第一,在这里诞生。2022年,前海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项,累计765项,新增全国复制推广7项,累计72项,制度创新指数位居全国自贸区第一。制度创新范围更广、层次更深。

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魏博说,受益于创新包容以及良好的产业配套资源,前海手绘科技自主研发,短短几年间成为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的领军企业,产品横跨动画创作、智能设计、元宇宙数字人、数据可视化等领域,用户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软件出口海外的领跑者。作为在前海土生土长的民族品牌,他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在世界范围内,用中国软件,设计中国产品,传播中国声音。

赢得全球市场,赢得世界尊重,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心声,更是前海的责任和使命。

在去年11月的前海全球招商大会上,前海重磅启动“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面向八类全球服务商发出“投资前海,共赢未来”的邀请。2022年,前海吸引一批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落地,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的一半,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创新动力、强劲的经济活力。

如今,前海金融业对外开放提质增效,法律事务对外开放走向深入,人才集聚效应加速形成,高水平国际合作步伐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效显现,前海将继续精耕细作,推动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加快变成生动实践和美好现实。

2022年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占广东超95%

2月18日,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四周年以来,广东省内海关积极深化通关改革、优化监管模式、推动规则机制衔接、服务重大平台建设,并加强与香港、澳门相关部门的联系配合,在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便利通关通行方面发挥海关作用,支持广东省高质量发展。

据悉,2022年,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7.94万亿元,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95.6%,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8.9%。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工作处处长黄祖活介绍,结合大湾区拥有7座运输机场和11个综合保税区的优越条件,广东省内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充分发挥综保区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虚拟口岸及网外配套区等功能优势,助力航空货物便捷通关。

深圳海关打造“MCC前海”新物流模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前海服务中心。同时,直接对接香港、深圳、广州三地机场航班,对标多国集拼贸易标准,支持企业在前海综合保税区内一站式完成货物订舱、集货、分拨、打板、配载等全部流程,并积极推进澳门机场合作项目,打造“全国揽货—前海集拼—机场直飞”的进出口贸易生态圈。截至目前,共有918.07亿元货物在前海离港空运服务中心集拼分拨。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内海关将持续聚焦优化监管、规则衔接、创新驱动、互联互通,全力推进“跨境一锁”“一单两报”“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车辆“一站式”等工作任务落实落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3粤港澳贸促合作交流会举行

日前,由广东省贸促会、中国贸促会驻香港代表处、中国贸促会驻澳门代表处、广州市贸促会、深圳市贸促委、珠海市贸促会和汕头市贸促会联合举办的2023粤港澳贸促合作交流会在香港举办,来自粤港澳三地政府有关部门、重点商协会及工商界企业代表近230人参会,这也是内地与香港实现全面通关后,广东省在港举行的首场大型活动。

本次交流会以“凝聚粤港澳工商力量,助力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研讨交流,三地工商机构代表及经贸界人士共聚一堂,进一步互融互通,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广东省贸促会副会长范新林表示,粤港澳三地要携手开展高水平国际招商宣介和推广、携手培植大湾区成为创业创新“热土”、携手助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支撑区、携手不断优化贸易投资促进相关服务。

会上,广州市贸促会、深圳市贸促委、珠海市贸促会、汕头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作城市营商环境推介,宣传各地产业发展和外经贸合作领域的最新政策规划和合作商机。本次活动还促成一批企业在物流、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城市服务等领域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包括鸿泰航运与东日物流运输合作项目、惠州市惠阳区大象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裕光智慧科技产业园项目、大湾区中亚壹号项目、华海金融创新中心项目、湾区通一站式服务平台项目等。

深圳特区报2023-2-20

 

 

两岸交流盼春归 民进党当局应顺应民心 文章下载

两岸交流盼春归 民进党当局应顺应民心

近期,两岸各界关于全面恢复两岸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率团圆满结束访问大陆之旅,希望未来加强两岸各方面交流与合作;上海市台办副主任李骁东率领代表团参访台湾灯会,开启新冠疫情发生后两岸官方往来第一程;台湾陆委会宣布自本月20日起开放港澳居民赴台观光自由行,台湾民众纷纷呼吁尽快开放大陆游客赴台;关于两岸恢复直航航点问题,两岸民众呼吁台湾方面尽快回应大陆的提议,首先恢复两岸所有直航点中的16个航点;台湾海基会新上任董事长李大维表示希望能早日到大陆走访,以期恢复两岸两会(指: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之间的正常交流。另据台媒报道,台湾商业总会、台湾工业总会、“三三会”等工商界团体计划于今年三月份分别率众多台商参访大陆,寻找商机。

增进两岸交流的动力来自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望。密切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台湾近日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有一半民众认为应该加强与大陆经贸往来。其中,30岁以下年龄段人群中有61%的人希望增加与中国大陆的经贸往来。高达52.6%的民众对蔡英文采取的两岸政策表示不满。

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理事长林伯丰在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三三会”成员企业八成以上在大陆有投资。大陆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年制造能力大幅提升、产业链完整,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有重要地位。大陆各地方政府为台商提供了投资经营绿色通道与税收优惠,成为台商投资贸易的重心。台商对外投资中的一半以上是对大陆投资;大陆还是台湾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是台湾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两岸经贸是带动台湾经济成长最主要的动力来源,两岸贸易应该重回正轨,民进党当局应该以具体行动来缓和两岸关系,主动释出善意。

随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访问大陆的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表示,确实闻到了两岸关系“春天回暖的气息”,可是目前还是乍暖还寒,距离开花结果还有一段路要走。决定要不要走这条路、是不是能春暖花开,要看民进党当局的具体行动。赵春山强调,大陆好,台湾好,两岸都好,这才是我们的期待,这才是站在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来思考问题,相信大部分人都能认同。

台湾旺报以《竭尽所能让两岸关系走出僵局》为题发表社评表示,经济决定政治。两岸现今政治氛围之所以转暖,关键原因是后疫情时期两岸经贸、社会交流的需求大增。社评说,两岸关系冰封非一朝一夕造成的,推动两岸关系走出僵局,两岸各方要多做有益之事。

“溪上青山带紫烟,山中梅蕊早春天”。现在,寒风飞雪的冬天已经结束,生机勃发的春天就在眼前。经历了几年疫情之苦,两岸同胞更加期待两岸关系能尽快如春暖花开恢复常态性交流,两岸人民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在此大势面前,民进党当局应当顺应民心,念民之所需,行民之所盼,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岸关系冰消雪融。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3-2-22

 

 

从岛内释迦价格崩盘看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文章下载

从岛内释迦价格崩盘看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东盛产的释迦,近期价格跌至每台斤(0.6公斤)10至12元(新台币,下同),和过去销往大陆时每台斤约80元相比,判若云泥。从身贵价高到血本无归,释迦价格曲线反映的道理清清楚楚:两岸保持顺畅交流合作,对台湾的民生福祉很重要。

台东年产凤梨释迦近2万吨,过去约九成销往大陆,颇受市场欢迎。2021年9月,因释迦验出有害生物大洋臀纹粉蚧,大陆宣布暂停进口,民进党当局不但不反躬自问,反而攻击大陆“政治操作”。此后释迦价格一路下跌,从2022年每台斤30元,到近期跌到10元出头,甚至传出要被当地政府低价买去当“肥料”。

一叶知秋,释迦的遭遇,道出影响台湾水果销路的关键所在。台湾市场狭小,大陆无疑是台湾水果最好、最大的潜在市场和安全堤坝。当年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台湾水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进入大陆市场。2005年国共实现“跨越一甲子的握手”,同一年大陆对15种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台湾水果“登陆”的大门开始逐渐打开。2008年之后,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大陆方面为台湾水果建立“绿色通道”,提供检验检疫的便利,《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更为台湾农产品带来福音。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台湾果农才能抓住商机,将九成释迦销往大陆。

民进党二次上台后,拒绝承认两岸一中,“反中、抗中”愈演愈烈,两岸关系转趋冰封。当台湾水果进入大陆遇到问题、发生困难时,两岸官方沟通渠道却已中断。大陆暂停进口释迦,只因海关验出有害生物,本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但民进党当局不思检讨补救,反而借机打起“反中”牌,指责大陆“打压”,发动“全民开吃”,扬言要去世界贸易组织告状,种种碰瓷耍赖激化矛盾的操作,非但解决不了问题,更令事态恶化。

释迦价格的巨大落差,直观反映了两岸交流合作受阻的高昂成本。但两岸间交流不畅的代价,并不都像加减法般直观明了,有时需要细品才能体会。最近岛内有新闻说,被民进党当局禁止进口的大陆螺蛳粉,越禁越热卖,岛内各大夜市螺蛳粉店暴增。试想,若民进党不下禁令,则岛内民众不但有“螺蛳粉自由”,还会有使用淘宝台湾、爱奇艺以及各种大陆优质产品的自由。再往深了说,若民进党不搞“台独”“抗中”,两岸就可以在各领域收获更多合作双赢,并在交流交往中增进了解、积累善意。如此,则岛内民心不安、族群撕裂、社会虚耗空转的问题,也可得到大幅改善。

释迦的故事再次说明,两岸交流比隔绝好、合作比对抗好,是颠扑不破的道理。这个规律适用于岛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某种水果的价格,大到经济总量增速几何,具体到个人的心情心境,宏观到台湾整体竞争力,概莫能外。

不管岛内政局怎样变迁,大陆一直坚持不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国台办主任宋涛近日在北京会见台湾两岸农渔业交流发展投资协会理事长黄一成一行时表示,对于台湾农渔民希望恢复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大陆的呼声,大陆高度重视,在符合检验检疫标准的前提下,将协调相关部门积极予以解决。

大陆的善意和诚意一直都在。希望民进党当局放下对抗思维,正视岛内民意,心口如一,起而行之,停止阻挠两岸交流合作。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2-23

 

 

推进两岸和平发展,同心共创复兴伟业 文章下载

推进两岸和平发展,同心共创复兴伟业

凝心聚力,启航未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开幕。中国正式迎来“两会时间”。

作为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是党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国两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历史关键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关系全局,意义非凡。

过去的5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在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下,我国经济总量增加到121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过去5年,我国财政收入增加到20.4万亿元。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突破40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回望新时代10年,是“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非凡10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34位升至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的超大规模市场的经济大国。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决定两岸关系走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的发展进步。国家综合实力的增长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将深刻影响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当前,我们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的力量更强,实现祖国统一的意志和决心更加坚定。

过去5年,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为做好对台工作,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等内容被列入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的发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政府致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增强了岛内和海外反“独”促统力量的信心和勇气。

东方风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需要凝聚共识,踔厉奋发,勇往直前。

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都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统一的时、势、义始终在祖国大陆这一边。

在3月5日的人大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定反“独”促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同心共创复兴伟业。

有专家指出,与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今年对台内容新增了“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两项论述。今年大陆对台工作重点将是促进两岸交流,主轴是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

而这和今年以来,大陆不断强调的“两岸一家亲”,“两岸同胞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尽快恢复两岸正常交流交往”,“为两岸同胞谋利造福”,“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助力台湾同胞参与民族复兴进程”等主张同频共振、一以贯之,展现了大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善意。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命运与共。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目前,两岸关系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统一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是大势所趋,更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

正如十四届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陈云英日前所呼吁的,两岸同胞要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台湾同胞更不能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缺位。“一个现代化国家,才是两岸同胞同享幸福的家。”(关语)

海峡之声2023-3-7

 

 

林娜:创新深港合作模式,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先行区 文章下载

林娜:创新深港合作模式,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先行区

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同心共创复兴伟业。”

深圳是台胞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对台工作的前沿和大市,深台交流合作具有坚实基础和长久历史。如何讲好两岸交流故事,深化两岸发展合作?对此,已在深圳生活工作多年的台盟深圳市委会主委、深圳市政协副秘书长林娜有着不少想法。本届全国两会,作为台籍全国政协委员的林娜就带着“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先行区”的提案来到北京。除此之外,林娜的四份提案还涉及深港合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等多方面内容。

央视网记者:如何贯彻落实中英街深港共建共治共赢?

林娜:中英街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记录了深港双城互动发展的轨迹,承载着“一国两制”的独特历史价值。为充分发挥中英街深港融合发展“桥头堡”的作用,深圳正在全力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并将中英街作为核心区。但是,由于中英街属于深港分治,两地对沙头角禁区及中英街定位及规划不一致,造成深港两侧物业统一开发建设难度大,基础设施落后配套不齐全,深港跨境旅游合作条件不成熟。沙头角管理模式亟待改革。

为此,我建议从“一国两制”的高度探索中英街“蝶变重生”的转型路径,创新深港合作模式,将中英街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重要平台。协调建立深港常态化工作对接机制,推动加强深港合作的管理模式改革,打通连接深港两地的交通脉络,培育深港跨境旅游新格局,探索发展深港跨境保险。

央视网记者:目前深圳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哪些权益保障?

林娜:近几年深圳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创新。

一是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率先成立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统筹领导全市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提级管理重点企业党委,建立快递行业“行业抓、抓行业”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探索建立适合新业态行业和企业特点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党建引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志愿服务等,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城市基层治理格局,推动劳动者由治理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

二是以人为本,持续完善社会保障。推动依托平台实现就业但未与平台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非深户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保险。启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

三是以问题为导向,建立纠纷化解机制。率先在全国头部企业设立平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形成新业态企业支持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态势。创新开展新就业形态领域劳资沟通协商,督促平台企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听取劳动者的意见和诉求,促进劳资双方平等对话。此外,市交通运输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劳动者投诉案件的调解处理,每月向社会公示行业投诉率高的平台,召开行业大会通报投诉处理情况,并将相关数据纳入行业考核。

四是与时俱进,强化权益服务保障。首先,发挥工会保障作用。市总工会在全国工会系统率先发布《深圳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改革方案》,积极构建“1+11+N”职工服务阵地,成立“暖工基金”,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分级分类分层的“五重”帮扶保障服务。其次,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大力发展“零工市场”,积极搭建公益性灵活就业服务阵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的求职招聘、技能培训、就业和创业指导等线上线下服务。再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在全国率先建立快递行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通过补贴政策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最后,推进城市综合服务网点建设。深圳大力推进“暖蜂驿站”“司机之家”等城市综合服务网点建设,截至2022年5月,已标准化建设“暖蜂一条街”13个、“暖蜂驿站”753个、“司机之家”47个、挂牌“爱心商户”3226家,建成出租车综合服务区超过10个。

央视网记者:深圳在两岸交流合作上存在哪些优势?

林娜:深台交流合作具有坚实基础和长久历史。深圳是对台工作前沿和大市,是大陆台胞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第一批实现两岸全面直接“三通”的城市之一;深圳对台贸易总额约占两岸贸易总额的1/6。深圳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城市,在多个领域创立对台交流“深圳品牌”,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总决赛连续三年被列入“两岸关系十大新闻”之一;海峡两岸暨港澳无人机航拍创作大赛已发展成为无人机航拍领域最权威的赛事;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深圳中山公园棒球场等棒球场地获得国台办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中央授权深圳在对台工作领域先行先试,在推动实现两岸交流常态化上注重扩大全国对台重点交流项目的影响力,讲好两岸交流故事;在深化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上注重支持保障台湾优势产业项目落户,适当增加用地等指标;在加大两岸文化交流力度上注重基层民间交流,强化历史联结和情感纽带;在发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引领作用上注重支持培育示范交流项目,丰富交流内涵。中央部委出台给予福建省等省区市对台工作特殊政策,也可以考虑出台后适时在深圳同等适用。

央视网2023-3-9

 

 

台籍代表委员热话祖国统一 盼两岸多沟通交往 文章下载

台籍代表委员热话祖国统一 盼两岸多沟通交往

今年全国两会上,“统一”再度成为台籍代表委员发言中的热词,新冠疫情后两岸沟通交往成为他们最关注的议题。多位台籍代表委员怀抱深深家国情、满满报国志,认真参与共商国是,履职尽责。他们心系故乡台湾,珍藏承载两岸血脉亲缘的家族往事,更矢志接力奋进,团结台湾乡亲,凝聚两岸同胞,共赴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台湾当局应看清形势 加强两岸交流

图片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台湾省代表蔡培辉接受中国台湾网等媒体视频连线访问。(中国台湾网 发)

作为甘肃省台联第七届理事会会长、富丽(香港)国际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培辉此次带来多份建议,涉及两岸青年在大陆融合发展、利用两岸循环水养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以及建设西部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高质量绿氢大走廊等方面。

蔡培辉表示,近期“小三通”重启、部分台湾产品恢复输陆,这些措施为台湾同胞带来便利和福利。“作为台湾省代表,我的任务就是为台湾老百姓谋经济、谋发展,我愿意做他们的向导,带他们在大陆多走走、多看看。”

蔡培辉认为,大陆广阔的市场为台湾同胞提供了大量机会,他希望台湾科技农业和养殖业企业与人才到大陆发展。“‘一国两制’的香港经验是给台湾的借鉴”,同样了解香港情况的蔡培辉表示,希望台湾当局看清形势,加强两岸交流。

台湾同胞不能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缺席

图片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3月3日,来自台湾团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英在北京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2003年以来,陈云英已连续担任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新社记者 朱贺 摄

今年开启第五届任期的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陈云英在接受媒体线上采访时介绍称,2019年两岸人员往来约900万人次,其中台湾同胞来大陆超过600万人次,如今疫情逐渐消退,应尽快恢复两岸交流。陈云英此次提交的建议涉及两岸通航、共同富裕、人才强国等。

陈云英表示,台湾同胞不能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缺位,“一个现代化国家,才是两岸同胞同享幸福的家。”她提到,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台湾青年是祖国和平统一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登“陆”求学、工作、创业,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大陆、实现梦想,正因为他们的融入拉近了两岸同胞的心,希望更多的台湾青年能够到大陆追梦、筑梦、圆梦。“两岸和平统一之后,希望看到岛内2300万同胞中的年轻一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为两岸谋福。”

继续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台联副会长、江苏省台联会长邹振球(香港“中评社”资料图)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台联会长邹振球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令他印象深刻。近年两岸交往的局面并非台湾同胞希望看到的,今年开年以来,两岸在民间交流方面回暖,但还远远不够,应拓展交流,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了解和共识。

他说,大陆方面不懈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过去五年先后出台“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等惠及台胞台企的措施,不遗余力为台湾同胞谋福祉,政策覆盖领域越来越大,涉及方面越来越多。最新涉台表述显示,大陆不断思考如何让这方面工作做得更好、让广大台湾同胞更多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

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发出明晰信号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香港“中评社”资料图)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表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写入“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表述,今年的报告加以重申,这表明大陆对台大政方针已成熟、稳定,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成为对台工作的最高指导思想。新时代新征程上,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必须坚持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面对两岸关系愈发复杂严峻的形势,杨毅周分析,除了岛内“独”派分子挑衅升级,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破坏两岸关系的活动也愈发激烈,其手段和做法还在不断演进,但大陆方面仍然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表明将以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他说,报告强调“和平”,发出了明晰的信号,民进党当局应该体会大陆的良苦用心,回到“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来,放弃“台独”立场。大陆方面所做的,对台湾同胞有利,对两岸关系有利,对中华民族有利。

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江利平接受媒体采访。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副主席江利平生长在湖北,祖辈扎根在台湾。十几年前,他第一次回台南祭祖,“那里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让我倍感亲切。”几十年来,江利平在湖北武汉工作生活,每次步行至台北路,打卡宝岛公园、高雄社区,常让他深感两岸一家亲、同胞携手行,在双向奔赴中前景光明。

江利平委员说,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我看到祖国大陆始终敞开胸怀期待游子,秉持尊重、关爱、造福两岸同胞的理念,推动两岸深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和各领域融合发展。

“相信血浓于水的亲情,定能跨越浅浅的海峡。”展望未来,江利平委员坚信,“两岸人民定能更加紧密地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牵手连心

陈永东代表。(全国台联供图) 图片来源:中新网

来自福建的陈永东代表祖籍澎湖,上世纪30年代,其祖父携眷渡海前往厦门。“期盼两岸交流早日全面恢复常态。两岸同胞一家亲,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走近走亲、牵手连心。”陈永东多年投身联系、服务台胞乡亲的工作,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而努力。

近年来,担任厦门市工商联常务副主席的陈永东一直关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近期重点调研课题之一是推进台胞职业资格比照采认。“我希望收集和反映好基层台胞心声、诉求,同时更好地向台胞宣介大陆方面的方针政策措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同心共创复兴伟业。“希望更多台湾乡亲参与两岸交流融合,与大陆同胞共谋发展、共享繁荣,共促祖国统一、民族复兴。”陈永东说。

搭建更多渠道平台 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陈椿委员。(受访者供图) 图片来源:中新网

初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作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的陈椿计划把履职重心放在医卫工作和助推两岸融合发展方面。他近期调研课题包括:加强两岸医卫人员交流合作,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支持福建平潭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助力两岸共同市场建设。

从医30多年,陈椿在胸外科、癌症治疗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两岸医疗领域交流合作大有可为,很多台湾青年来大陆学医从业,希望能为他们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进一步打通医学专业人才互认通道。”他说。

做大陆对台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台湾青年来大陆发展的“参谋人”、台胞融入大陆生活的“贴心人”……陈椿希望自己扮演好“桥梁”角色,参与搭建更多渠道平台,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同胞心灵契合。

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林敏洁委员(受访者供图) 图片来源:中新网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台联副会长、南京市台联会长、南京市台盟副主委、南京师范大学东方研究中心主任林敏洁表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言简意赅,其中特地强调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表明要将其作为今后的重点任务部署。“我深受感动。我们也要为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同心共创复兴伟业贡献绵薄之力。”

作为教师,林敏洁结合教学专长和学界资源,推动创办了市台联品牌活动——两岸教师资源融合研讨会,为台湾教师来大陆发展搭建平台。她对“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深有体会:“两岸关系的未来在年轻一代,为两岸青少年交流往来、共同追梦创造更多机会、更好舞台,是我履职的重点。”

“回望历史、把握当下、开创未来。一代代两岸中国人传承中国心,为了共同追求百折不挠,在崭新时代,更要把握机遇、同心同行。为了期盼已久的统一梦、复兴梦,一家人要共担光荣使命。”林敏洁说。

中评社2023-3-10

 

 

浙江湖州台胞台属“细嗅梅香”:推进两岸梅文化发展 文章下载

浙江湖州台胞台属“细嗅梅香”:推进两岸梅文化发展

“站在这里,我对梅花有了更多了解,也感受到了跨越海峡两岸的深厚感情,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18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东方梅园内,湖州市台属联谊会副会长应国宏这样说道。

当天,第二届湖台梅文化视觉艺术展在长兴举办,湖州百余名台胞台属走进东方梅园,细嗅梅香,学习研讨展览的两岸书画、摄影作品,交流如何推进两岸梅文化发展。

湖州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近年来两地经贸合作紧密、交流交往频繁。此次活动为2020年以来湖州首场线下两岸交流活动,为期4天。

从事插花工作的应国宏,每年前往台湾探亲之余都会去各地高校授课,加强两岸民间交流。他说,“这次活动以梅花为载体,表达了两岸一家亲的文化共识。”

活动现场,84岁高龄的台湾梅花协会副会长、苗栗县胡须梅园园主李锦昌出席并讲述两岸情缘。

李锦昌种植梅花40余年,培植出各种梅树2000多株,梅花盆景千余,被誉为“台湾梅王”。数十年来,他走南闯北寻觅优良梅花品种,并多次赴大陆广植梅花,传授栽培技巧,弘扬“梅花精神”。

“梅花不惧严寒、傲然挺立,体现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李锦昌希望,能以梅文化为纽带,将两岸骨肉情谊联结在一起,共同为梅花事业、两岸交流牵线搭桥。

红梅朵朵绽放枝头,台胞谢东颖与妻子带着5个月大的儿子,漫步花海、打卡留影。

“梅花对于我们台胞来说具有象征意义,现场展示的书画、摄影作品也呈现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感染力。而且我的爱人是大陆人,这次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能让她对台湾文化有更多了解。”谢东颖说。

在湖州生活了14年的台胞柯介山也希望,当地能多举办此类老少皆宜的两岸交流活动。他说,在湖州工作与生活非常幸福,可以感受到大陆的“人情味”。

“当地台办经常会邀请台胞台属参加活动,在生活上也给予很大关怀,让‘登陆’台胞切实感受到大陆的善意与温暖。”柯介山希望,两岸能融合得越来越好,也希望更多台胞可以多来大陆走走看看,寻求更多发展机遇。

据悉,2023年,湖州市台办将继续举办台胞台属“互学互鉴、互促共进”走进湖州系列活动,组织在湖州台胞台属走进各区县,学习观摩交流丝绸文化、湖笔文化、茶文化、瓷文化等地方传统历史文化。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有针对性开展两岸交流合作,推动区县联动、互相学习,共同探索建立沟通常态化、互相学习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学互鉴、互促共进的效果,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湖州市台办相关负责人说。(完)

湖州市台办2023-2-18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