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天堂”转身:背靠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如何打造国际科创“明珠”?
2023年5月底,在广州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年会上,香港理工大学智能结构与轨道交通讲座教授、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倪一清被问到了一个日常却并不简单的问题:“我们(广东地区夏季)天天刮台风,你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台风把一个树枝刮到我的铁道里,用什么方法能够马上监测出来?”
这个问题的提问方来自广州铁路,回答方倪一清和他的团队则在轨道交通智能检测、磁悬浮健康监测、地铁振动及噪声控制等领域有前沿研究成果。但将这二者联系起来的,还是2018年开通的广深港高铁。此前,内陆没有通往香港的高铁口岸,广州铁路的运营状况也不会对香港的车站产生影响。而此后,同一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让香港高等院校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已走进大湾区,有机会在更大的腹地中进行成果转化。
倪一清教授
长期以来,香港都以“购物天堂”“东方明珠”之名闻名世界。在这一光环下,人们很少注意到,这座土地面积只有上海1/6的城市里,有至少5所在全球排名前100的高等院校,以及这一数字背后蕴藏的巨大知识潜能。不过,自从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后,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在逐渐打开。
6月初,《华夏时报》记者走访了香港多所大学的前沿科研项目,许多受访专家都提到,近几年来中国香港与内地的科研联系日趋紧密,尤其是在大湾区的范围内。“目前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香港,未来我相信也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和内地一起合作。”香港科学园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赵伟仁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科创,蚌壳里的明珠
就像藏在蚌壳里的明珠,香港的科技实力往往为外界所低估。
4月底,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世界上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创新展览之一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由约500名来自大学、研发中心、研发实验室、科技企业、政府部门及中学的成员组成的香港代表团获得了2个大奖、8个特别奖和约30个评审团嘉许金奖。
这些数字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香港科技创新的“成色”,但这并不是全部。许多人都听说过全球无人机巨头大疆的故事:在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求学期间,大疆创始人汪滔和两个同学创办了大疆科技。公司初期陷入困境时,他向导师李泽湘求助,李泽湘为他争取到了百万资金,还介绍了一批相关专业出身的人才,正是这些人成了大疆最初的核心团队。
这种领先全球的突破性技术诞生在香港高校的摇篮中,其实并不是一桩意外。《华夏时报》记者在香港大学走访时亦看到,位于许爱周科学楼下的“谭荣芬创科翼”同样是一个为本科生提供的大型创客空间,配备了高精度3D打印机、激光切割和雕刻机等等先进设备,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跨学科合作,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并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制造成实际的作品。
“过去数十年,我们投放资源支持本地大学的科研发展,这一努力也得到了肯定,2023年香港有五所大学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前100名。”6月6日,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香港桂冠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一直将发展创新科技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本地大学科研、培养科学科技人才等措施,已经创造了一个成熟的创新科技生态圈。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
另外一个例证则是2002年成立、一度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2017年和201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均是由两位曾经获得邵逸夫天文学奖的获奖者斩获的,这也充分证明了邵逸夫奖的国际视野和含金量。
融入湾区,走出“象牙塔”
孙东在上述发言中也指出,香港以汇聚人才和投资者、拥有世界级基础设施和经商便利而享誉全球,但很少人知道其在创新和科技方面的能力和实力。
究其原因,香港本地缺乏实体产业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内地以产业为主导的研究模式不同,香港主要发展金融业、转口贸易,科研方面则由高校主导,更多的是面向未来,着眼于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在全球领先的技术,落地转化方面则较为欠缺,很少出现全球知名的科创巨头企业。
而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为香港科研的转化和落地提供了广阔的腹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在飞速发展的新兴领域中,香港的先进科研成果确实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自从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后,铁路、地铁噪声成为令许多城市管理者头疼的新问题。对此,一直致力于轨道噪音检测与控制研究的倪一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噪声控制不是一个小型的技术问题,它是一个环保问题。如果地铁出现刺耳的“啸叫”,不光是乘客投诉,连驾驶员自己都投诉,“所以我不担心我们技术的应用推广,最近很多人来找我们合作。”
另一方面,与内地的合作,也能弥补香港科技研究环境的一些“先天”劣势。大豆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卓敏生命科学教授林汉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香港土地价格高昂,最初他自己花钱买土地做实验,后来开始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将他研发的三种耐盐耐旱大豆品种放在甘肃的农地种植。而最近,他研究的陇黄大豆和大豆固氮菌菌株“根瘤菌”分别随神舟十六号、天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香港首个太空农业研究项目。
林汉明教授
新目标,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在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和加速的6年多时间里,香港在大湾区科创合作中的地位也逐渐明晰。《“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发挥香港、澳门优势和特点,巩固提升香港、澳门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航空、创新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地位,深化香港、澳门同各国各地区更加开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
锚定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新目标,香港也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人才方面,香港2022年启动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吸收高收入人才和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来香港发展。据香港入境处数据,截至2023年2月,已经接到了1.4万人的申请,其中有六成已经获批。
在开放交流方面,即将在11月举行的首届香港桂冠论坛将首次汇聚超过20位来自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等领域的邵逸夫奖获奖者,通过研讨会、讲座和对谈,与来自全球超过30个不同地区的200 多名青年科学家分享真知灼见,启发下一代研究者,培育科研新星。
在政策层面,香港特区政府3月与科技部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及其附件《内地与香港创新科技合作联合行动计划》,将在共同深化科研合作、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助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人员交流、发挥香港国际化优势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前强调的,“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发挥内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优势,为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贡献,是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华夏时报202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