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渑池县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助推平安建设
华灯初上,大街小巷夜市摊前,不时有巡逻特警走过,主干道上每隔5分钟就有一辆警灯闪烁的警车经过……入夏以来,这是河南省渑池县城区常见的一幕。
“我们结合季节案发特点,在夏季开展常态化夜间治安巡逻工作,让人民群众乐享平安。”近日,渑池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永全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平安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息息相关,县里紧盯百姓焦点,找准问题痛点,通过强化基层法治建设,推动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创新开展,全力呵护百姓安宁,让平安真实可感、触手可及,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南省平安建设优秀县”。
专项整治风险隐患
“我们认真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完善机制,专项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问题,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从‘单点突破’向‘多元化解’转变。”王永全说。
自2021年9月起,由渑池县委政法委牵头,在全县各行业各领域常态化开展社会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排查并整治各类风险隐患问题9964个,守住了安全底线。为了解决“不想查、不愿报”的问题,在各单位自查的同时,采取“电视问政”媒体监督方式,倒逼风险隐患浮出水面。3个乡(镇)负责人被问政问责后,一些“不想说、难整改”的问题列入了整改台账。
渑池县委政法委抽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信访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建12支排查评估督导组,对各单位排查出的问题逐项研判,确定整改期限、质量标准,确保按时改、动态改、长效改。
为进一步常态化开展好社会风险排查整治工作,2023年初,渑池县委政法委研发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信息平台,采用“实时排查—发现问题—分析研判—化解整治—结果反馈”事项办理流程,实现风险隐患一平台受理、一张网共治、一站式监管、一揽子解决。2023年以来,全县共采集流转整治各类风险隐患530起,及时予以化解。
探索破解治理难题
如何解决平安建设中群众参与度不高、警务资源紧张的问题?渑池县是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地,县委政法委借助仰韶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作用,探索“社区民警+义警”模式,强化群防群治工作,打造“仰韶义警”团队品牌,广泛吸纳内保力量及快递员、律师、治安积极分子等各行各业人员加入“仰韶义警”团队。“仰韶义警”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主动承担起巡逻防控、矛盾纠纷调解等职责。
如何解决“信访不信法”的问题?渑池县用公开透明的方式解决群众诉求,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2022年,渑池县全面推进“阳光听证”制度,在县信访局设立律师调解室,组织32名律师全程参与信访问题调处化解工作。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由县级领导干部主持听证,吸纳社会各行业各阶层人士担任听证员,公开听取信访人的诉求和听证员的意见。李某所反映的信访积案多年没有解决,在公开听证时,30名听证员和6名县级领导参加听证,与其面对面沟通交流,解疑释惑,做到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其当即表示停访息诉。
打造法治宣传阵地
“让更多人知法、懂法、用法、守法,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开展基层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切实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在渑池县精心打造法治宣传教育平台的助推下,各单位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教育引导基层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逐步培养对法治的尊崇和信仰。
如今,法治阵地建设在渑池县全面开花结果。在城区,涧河公园成为群众流连忘返的法治主题公园;在乡镇,洪阳镇石盆村、陈村乡郭坡村被打造成民主法治文化村,张村镇河南庄被打造成网红法治文化阵地。
各政法机关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渑池县公安局延展“片警”普法,城东派出所“茹警官说防范”家喻户晓;县检察院组织青年干警成立“韶光驿站”法治宣传志愿队,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普法工作;县法院联合县纪委监委开展庭审警示教育活动;县司法局设立普法工作群,开通全县普法骨干微博。
“平安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石。抓好平安建设,既是保障民生福祉,更是夯实发展之基。县委将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机制,改善基层法治环境,确保基层法治工作呈现全面深化、亮点频出、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渑池县委书记谢喜来说。
法治日报 202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