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综治维稳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省**市政法委

题目: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

资料提供时间:2022-04-26

目录

更多

平湖市司法局“三个强化”扎实推进法治化乡村治理 文章下载

平湖市司法局“三个强化”扎实推进法治化乡村治理

平湖市司法局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集聚优势资源,实现专项突破,扎实推进法治化乡村治理。

一是强化法治创建。以“七五”普法总结验收为契机,深化省级、嘉兴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进一步畅通群众自治渠道,完善集中议事、民主协商、科学决策等制度,主动公开权责清单、村情村务,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积极发挥群众力量,通过重家训、定家规、塑家风、强家教等多种方式,实现群众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相统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拓宽“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新路径。

二是强化普法治理。重点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乡村、送法进学校”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普法文艺演出、法治书画展览等载体,进一步普及社会各阶层法律知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企业、群众学法积极性。同时,加强与统战部、镇街道等对接联系,建立健全乡贤律师制度,通过优秀本土律师的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三是强化基层基础。深入实施“打基层、夯基础”“双基”工程,扎实推进标准化司法所建设,实现全市9家基层司法所提档升级。积极推动司法行政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生根,坚持重心下移、端口前移,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矛盾化解等服务内容延伸至便民第一线,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地”。同时,进一步畅通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建立完善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新居民等困难群体动态信息库,针对工资支付、征地拆迁、家庭婚姻等隐患纠纷,简化受理程序,推行上门服务,实行容缺受理,切实提高援助实效。目前,已累计接待困难群体法律咨询23件,受理援助案件15件。

平湖市司法局2020-7-1

 

 

解码圣狮百年老村的治理新法 文章下载

解码圣狮百年老村的治理新法

唐末,广东中山市圣狮村的先民以采蚝为生,村中象山与狮山直伸大海,两山之间形成海湾,先民们就以狮山作标志,又因海湾全为洁白的海沙,乃名之为圣狮湾。圣为神圣或圣洁之意。

  如今,圣狮村通过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治理方式,打造多个金字招牌,让老圣狮人“回巢”,让新圣狮人“筑巢”,这个百年古村再次焕发新光芒。

  圣狮村航拍景色

  一工一农,富足圣狮

  过去因为交通不便,圣狮村曾经的经济并不是很好,还有着“有女莫嫁象角头”(原来圣狮属于象角头)的说法。如今,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十连增,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3500万元,村里嫁来的媳妇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还有来自国外的。

  是什么吸引他们留下呢?来看看圣狮的金字招牌:

  “全国敬老模范村”

  “全国扫黄打非示范点”

  “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

  “广东省最美志愿社区”

  “广东省文明家庭示范点”

  “珠三角最美生态乡村”

  ……

  一情一理,和谐圣狮

  生活舒适的背后,离不开村社会治理工作人员的努力。

  陈植航是圣狮村的治保会主任,村中人口近万人,每天大事小情不断,调解矛盾是陈植航的主要工作之一。

  比如最近,美发店的阿琴(化名)和隔壁的阮婆婆(化名)因为水巷(两户自建房之间的过道)闹起来。两家分别在过道的两头安装了门,美发店阿琴还放置了杂物在里面。阮婆婆的女儿认为水巷被封闭了,万一有事婆婆将被困在后门出不来怎么办,要求拆掉前后的门,同时清走杂物。

  陈植航带领工作人员出动了几次,门也拆了,杂物也清了。但因为水巷入口的水泥槛又闹起了矛盾:阮婆婆的女儿女婿认为水泥槛太高,担心婆婆被绊倒,要求阿琴把它敲掉,重新砌一个矮一点的,但阿琴不愿意。

  陈植航赶到现场时,阮婆婆的女婿拿着榔头,准备砸水泥槛,双方正在争执。“先把榔头放下,我来我来。”陈植航赶紧上前把榔头拿下来,“就是水泥槛重做是吧,我来搞掂。”陈植航承诺,两天之内做好新的水泥槛。

  后来,新建的水泥槛不但变矮了,还修了缓坡,做了防滑处理,两家人都非常满意。

  一新一老,共建圣狮

  矛盾不光是村里的老居民有,新老居民之间也存在,这时如果是陈植航他们这些老村民去调解,新村民可能就会有看法。“他们在一起经常说沙溪话,我们又听不懂。”新村民林静茵说。

  为了更好地调解新老村民之间的矛盾,以及让新村民参与圣狮村管理,2013年5月,圣狮村成立了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聘请了3名优秀异地务工人员作为特别委员,林静茵就是其中之一。

  村党委书记陈嘉庆介绍,所有委员都是经群众推荐、公示征求意见、两委把关的方式产生的。他们村的3名特别委员分别来自湖南宜章、广东新会、广东揭西。虽然户籍不在圣狮村,但是都在这里工作生活。有时村里的异地务工人员间产生矛盾,由他们出面协调效果会更好一些。他们也列席村里的会议,及时了解村里的动态,也可以更好地向异地务工人员宣讲。  

  ▲在圣狮市场建设项目中,充分发挥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建言献策的作用

  圣狮村专门设置了特别委员工作室,特别委员定期在这里接待来访的群众,听取他们的合理诉求并协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特别委员林静茵在接待群众时,异地务工人员多次提出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她向圣狮村“两委”反映了情况后,经村“两委”会议商议并向镇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后,圣狮小学向新村民子女提供一年级的学位,村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很快得到了妥善解决。

  一俗一景,文化圣狮

  暑假期间,圣狮村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夏令营来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结合村的传统文化,今年开办了“筑梦狮乡”圣狮村公益暑期文化节——“小狮子”研学体验营。另外,沙溪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还举办了“乐享文化 畅游沙溪”2021年沙溪镇精品旅游线路体验活动,孩子们通过参观圣狮古村落、古旧建筑、非遗项目等,深入了解本地传统文化。  

  ▲春节期间,圣狮村举办“青春情暖 爱在沙溪”系列活动之“留在中山过大年”体验年味研学活动。活动召集10户留在沙溪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通过参观圣狮村特色景点和文物,体验新民俗,丰富假期生活、感受不一样的中山年味。  

  ▲相传明末清初,圣狮湾一带发生瘟疫,一番问卜之后,洪圣龙王将舞龙消灾的意旨告之村民,于是村中的健壮男丁全体出动舞龙。舞龙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四月初八,当金龙舞过时,家家户户都烧炮竹迎接,炮竹硫磺硝烟熏遍村中每个角落,圣狮一带的瘟疫也随之消失了,于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都举行舞龙活动。

  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圣狮村的文化活动一直丰富多彩,不但有传统文化,新媒体也是红红火火,圣狮村的公众号“隆镇狮乡”阅读量经常过万,村务公开、村民福利、还有村里优秀学子表彰大会、欢送入伍青年、敬老晚会等各项活动在这个公众号里都能找到。

  一帮一扶,温暖圣狮

  圣狮村对“特殊”村民,会帮其安居乐业。今年32岁的阿毅(化名),曾经是吸毒人员,目前在村里的三鸟市场工作。

  如今的阿毅,精神饱满,侃侃而谈。很难想象在3年前,刚出戒毒所时的他多么萎靡不振。

  彼时的阿毅,在得知村里专门为涉毒涉罪人员提供工作岗位时,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自此他便有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现在他已经戒断3年,曾经那段噩梦一般的日子已经离他远去。

借助深厚的文化根基及时化解矛盾,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对重点人群提供就业帮扶等等,让圣狮村的基层治理成绩亮眼。2000年至今圣狮村没有发生过命案,1000天无“双抢”警情,2020年1月至今无涉黄警情。

中山政法2021-9-13

 

 

基层治理如何像绣花一样精细?这里的“智慧大脑”引领乡村“智治”之路 文章下载

基层治理如何像绣花一样精细?这里的“智慧大脑”引领乡村“智治”之路

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集成指挥中心大厅,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的“科技感”如影随形:大屏上,全镇各项治理要素的数据不断滚动,实时更新;大屏前,管理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实现事件处置分派、跟踪、反馈全流程可视。治理要素一张总图的新模式让基层治理实现从平面走向立体,变治理为“智”理。

基层治理如何像绣花一样精细?这个答案在南丰镇已经越来越清晰。近年来,南丰镇以“三整合”改革为契机,成立集成指挥中心,打造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融入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互联互通·

看似方寸之间的数据平台,实则包罗万象。人、事、物等元素高度聚集,不断织密织细社会治理这张大网。平台打破数据壁垒,无缝对接智慧党建、政务服务、应急管理、数字城管、社会治理、水利等17个市级业务系统平台,在全市率先对接环保、法人库、天地图等7项专业应用数据,接入全镇3000余个视频监控数据及水位、风速、空气质量、地下水质等传感器数据,真正实现数据信息的高度融合、深度交互。

在集成指挥中心大厅,指挥长通过平台视频会议系统,能与南丰镇17个村(社区)工作人员面对面开展调度工作,对上级下达的核查数据,重点监测人员门磁预警等情况,通过平台“一键指挥”,调度村(社区)干部、网格员、执法队员协同处置。针对社会治理的堵点、难点,平台创新开发疫情防控、防洪防汛等12个应用场景,实施“日常问题+重点工作+高频事项+应急事件”分类指挥调度模式,丰富语音、短信、应急广播、视频会议等通讯联动方式,依托网格、人员、设施等专业图层,精准掌握资源力量分布,实现点对点、点对面发布指令、推送信息、互动沟通、构建问题隐患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

深度分析预警助力科学决策·

“东港村东港路与长安路交界处有流动摊贩正在占道经营。”近日,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东港村占道经营情况,通过移动端上报,事件信息实时“弹”出大屏,随即被管理员流转调度至综合执法部门。短短几分钟后,执法人员到达东港村,将流动摊贩劝离现场。除了网格员日常巡查走访上报,经群众反映和市级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12345”反馈的事件均能在平台统一指挥下,在闭环内得到快速解决。

通过无人机巡查,实时传回画面,平台能及时发现解决高空违建、河道脏乱等一系列社会治理问题。这得益于“网格员+监控视频+无人机”的巡查机制,针对巡查死角、重大活动、突发事件、高频高发事件区域,平台依托空地联勤系统定期开展无人机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安排就近网格员核实上报。

高效、便捷、事事有着落,便是平台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深度研判和指挥决策的最好体现。从信息传递不及时、缺少跟踪反馈机制,到网格员上报事件、平台及时流转分派,事件办结速度从以往的几天甚至几周缩短到如今只需几分钟。

如果说实现高效社会治理的平台犹如“指挥中枢”,那么构建一体化智慧决策的,必然是具备一键研判、提前预警、指令发布的“智慧大脑”。它能够汇集事件数据信息进行深层次、多维度分析研判,通过数据、图形图表、高频事项排名等形式展示相关工作发展态势。在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多个工作领域,通过一键研判,智能分析数据指标综合研判分析报告,实现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的转变,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绘就全镇“一图全面感知、一键辅助决策、一体联动指挥”的智慧治理格局。

完善运行机制提供制度支撑·

有力的机制保障,更为南丰镇集成指挥中心高效运转、常态长效奠定基础。中心成立了社会治理综合指挥部,下设综合组、数据支撑保障组、信息收集研判组、协调督办考核组4个专项工作组,承担指挥部联动对接、数据汇集、分析研判、跟踪考核等职能。通过制定多项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全力构建镇村联动、条线(单位)协同的高效、顺畅、有序的集成指挥体系。今年以来,南丰镇集成指挥中心平均每月通过快速联动、协同指挥、联合处置的事件办理量达4000余件,处置率达100%,按期处置率达99.86%。

滚动在线上的是数据,投射到现实便是真实可见的转变。近年来,南丰镇集成改革的红利正逐步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全面构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构建全域覆盖的公共安全体系,全面构建沉底到边的基层治理体系,“智慧大脑”让数字治理为乡村振兴赋能,让群众欣喜地看到,这里的乡村治理“很潮很智能”。

张家港政法2021-12-4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文章下载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意味着乡村治理不能单独依靠某一方面的治理资源。具体言之,自治意味着乡村治理最终要实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出的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一目标,法治和德治都要以自治为基础践行落实;法治意味着乡村治理要以法治为根本遵循,自治、德治都要在法治框架之下进行;德治意味着乡村治理要以道德规范、习惯规约等良善的社会规范来维风导俗,以德治教化和道德约束支撑自治、法治。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主要包括“谁来治理”“依何治理”以及“如何治理”三个方面。其中,“谁来治理”指向主体维度,“依何治理”指向规范维度,“如何治理”指向运行维度。

多元主体合作共治

乡村治理主体可以分为内部型主体、外部型主体以及内—外联合型主体三种类型。乡村治理内部型主体包括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乡村精英(新乡贤)以及普通村民等。内部型主体是乡村治理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乡村治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者。乡村治理外部型主体包括基层党政机关、外来企业、公益性社会组织以及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等。外部型主体虽然不是乡村治理的直接参与者,但是由于这些主体可以通过行政管理、投资、社会服务等方式作用于乡村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乡村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内—外联合型主体主要指通过资本、自然资源等媒介联结乡村内、外主体而形成的共同治理力量,其中以“企业+农户”性质的专业合作社为典型。

乡村治理主体在我国乡村治理实践中具有内生性、多样性、地域性等特征,涉及公权主体、私权主体、自治主体等众多主体,主体来源非常广泛,涵摄多个层级,各个主体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功能,治理方式的侧重点也不同。有些主体是自治型主体,强调民主基础上的村民自治,如村民委员会、乡村其他社会组织(如红白理事会、互助会等)、村民等;有些主体是德治型主体,强调治理过程中的道德权威,如传统老人(如村老、寨老)、新乡贤、乡贤理事会等;有些主体是法治型主体,强调运用法律政策手段进行治理,如乡镇党政机关等。

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主体路径,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自治型主体主导、法治型主体指导、德治型主体辅导,基本要求是分工明确、权责分明、有机融合。应当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各类主体之间相互配合,构建出合作共治的治理格局。这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乡村治理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多元规范优化合治

乡村治理依据的规范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政策、党内法规、上级党政部门规范性文件、村规民约、道德规范及乡村自组织规范等。根据规范生成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可将乡村治理中规范类型化为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的主要特点是经由一定的程序、人为制定而具有的计划性和外在性,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政策及党内法规等;非正式规范是基于其经由社会互动和实践演化而来所具有的自生自发性与内在性的规范,其在乡村生活长期实践、演化的基础上形成并发挥作用,包括非国家法意义上的习惯法、村规民约等。

乡村治理中的规范资源各有侧重地体现乡村的自治、法治与德治形态,其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及效力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如正式规范主要承载法治功能,非正式规范主要承载自治功能和德治功能。当前,乡村治理实践中多元规范之间会产生互动、形成合力,但是由于各类规范生成的治理系统不一致,也就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多元规范冲突会降低乡村治理绩效,加大治理成本,甚至会造成乡村秩序的混乱。因此,当前乡村治理应该整合各类规范,解决规范资源相互冲突问题。多元规范整合包括内部清理整合与外部结构优化两个方面。

乡村治理规范内部整合主要指在系统清理各类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国家法律、政策、党内法规以及地方党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乡村治理遵循的基础性规范,是乡村治理得以展开的前提。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两个规范体系都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规范依据,两者之间的衔接是当前乡村治理多元规范整合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乡村治理多元规范的外部整合是指将各类规范资源视为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按照“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原则优化整合多元规范结构,构建出以正式规范(国家法律、政策、党内法规等)为基础,以非正式规范(村规民约等)为补充的多元规范合作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强化道德规范的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多重环节系统融治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运行维度主要包括制定、实施及监督等多重环节,其中制定环节涉及制定主体、制定程序等方面,实施环节涉及执行、适用、遵守等方面,监督环节涉及国家机关监督、村组监督、村民监督、社会监督等多层级的监督。从运行维度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需要从制定、实施和监督等环节入手系统推进,明确权责分配、整合治理力量、调整运行方式、完善运行机制,构建多方协作路径,实现乡村治理规范的融合运行。

首先,畅通乡村治理规范制定主体的沟通、互动渠道。法治型主体在制定涉农法律法规及政策时应与自治型主体、德治型主体沟通,最大限度上扩大多类主体参与。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应结合地方实际,征询辖区内自治型主体、德治型主体的意见,将一些地方传统优秀规范资源(如能充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且不违反公序良俗的乡村固有习惯、少数民族群众普遍认可的良善传统习惯法)吸收到具体规范当中。自治型主体在制定村规民约等自治性规范时应扩大村民参与,制定程序公开透明,充分体现出基层民主和基层自治;需要进行乡村协商议事,提高村规民约的议定水平,衔接国家法律与地方习惯法,确保自治规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又立足于风俗习惯及村情实际。

其次,健全乡村治理规范的执行机制。乡村治理规范的实施应该有明确的执行主体,执行应该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多种力量融合推进。第一,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乡镇政府位于乡村治理第一线,是乡村事务的直接管理者,也是正式规范的实施者。当前应明确乡镇政府行政执法权的范围、种类和权限,以法治方式统筹力量、平衡利益、调节关系、规范行为。第二,村规民约的执行要重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规民约执约小组的作用。第三,德治规范一般属于内生性规范,比较贴近村民实际,认可程度相对要高,但是要重点解决德治规范执行主体缺失和执行方式“软化”的问题。乡村可以成立专门的德治规范劝导小组,小组成员可由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有威信的老人及普通村民代表组成,而执行方式需要因地制宜。

最后,完善乡村治理的监督机制。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按照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思路统合包括国家机关(包括乡镇政府)在内的外部监督主体以及以村民委员会、乡村其他组织(如乡贤理事会等)、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村民等为主体的内部监督主体,内外合力进行乡村治理事务的监督。

光明日报2019-2-26

 

 

全面建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联动”的乡村治理体系!湖北这个县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文章下载

全面建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联动”的乡村治理体系!湖北这个县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凌晨4时,李春尧起床了。

洗漱完,拎起头天装好的一大篮萝卜,李春尧骑电动车往县城菜场赶。

4时40分许,李春尧刚到菜场,两个商贩就“截了胡”,把新鲜的萝卜抢购一空。

天微亮,李春尧已回到家,照顾孙子、孙女,去家门口承包的村级大棚蔬菜基地劳作。

充满生活气息的一天,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小丰山村脱贫户李春尧家如是开启。

几天前,李春尧家迎来了到鄂履新不久的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共话老区由脱贫、小康走向共同富裕。

红安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人民军队的重要诞生地,是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共和国第一将军县。

“如今,为中国革命胜利牺牲14万英雄儿女的红安城,传承‘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锚定‘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目标,践行一心为民的‘红安红’价值追求,正广泛发动群众共同书写幸福生活缔造新的传奇。”红安县委书记刘堂军说。

村民回家了

位于红安县城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二展厅新增了“八大革命母亲”展区,其中兰桂珍老人的故事催人泪下。

战争年代,兰桂珍先后失去了父亲、丈夫、4个儿子和4个兄弟等10位亲人,3位被确立为革命烈士。全家11口人,最后只剩下她一个。

“虽然没有了骨肉亲人,但我的心早已与革命融为一体,共产党、红军就是我的亲人!”展厅墙上兰桂珍老人画像下镌刻着她说的这句话。

解放后,70多岁的兰桂珍老人带头参加合作社和集体生产,自己劳作养活自己。

小丰山村脱贫攻坚路上,兰桂珍老人“紧跟党走”的精神得以传承。

早些年,为改善生活,小丰山村村民多外出务工。自2009年老伴因病离世,李春尧到广东打工,一年到头很少回村。

2015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将红安县列入全省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区。小丰山村被确定为重点贫困村。李春尧家被定为因病致贫贫困户。

2019年春节,小丰山村党支部书记周从贵到李春尧家,发动她回村里承包蔬菜大棚,“收入不一定比得上务工,但起码可以照顾家里孙子、孙女”。

一开始,李春尧有点儿拿不定主意。周从贵带她到周边村学习、几次三番到家里做工作,“到年底要亏了,你拿上工小本找我,给你按每天60块钱算工”。

有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兜底承诺”,李春尧吃了定心丸,还发动6位与自己情况相似的姐妹回村种菜。

同时,村里请来了技术员,指导“李春尧们”。到了年底,7个人都没找周从贵“要工钱”。

小丰山村还建立起红薯加工企业,扶贫车间带动脱贫户46户,全村60余人就近就业。

通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红安县确立了“红苕、红皮花生,高山有机茶、油茶,蔬菜,中药材”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全县六大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76万亩,总产量62.2万吨,带动大批务工村民回村。

能人回乡了

打开小程序,即可查看温度、湿度、土壤成分指数,远程操作浇水、保温等一系列动作。

站在红安苕组培脱毒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红安县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峰逐一展示玻璃温室的“科技范儿”。

姚峰是红安县杏花乡龙潭寺村人。年轻时,他在外干工程小有成就。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回乡,地荒、民贫的现状让他很是震惊,于是决定回乡创业。

运用自身积累的资源,姚峰设合作社、建香菇生产基地,带动全县9个易迁点近500户脱贫户就业增收。

2018年,姚峰被选为龙潭寺村党支部书记,三年间推动龙潭寺村变了样: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229户,村民富起来、集体经济强起来;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购买红薯脱毒种苗专利,建立脱毒种苗培育车间,做优“红安苕”地理标志产品;推动党建强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文明兴村,将连换3任村党支部书记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软弱涣散村建成基层坚强战斗堡垒。

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姚峰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围绕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红安县大力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和能人回乡、教授回乡工程,推动人才回流、智力回归、项目回迁,吸引一批像姚峰一样的红安籍优秀人才带项目和技术回乡创新创业。

到2020年底,红安县共签约能人回乡项目447个,引进专家教授182人、签约回乡项目97个。

作风回来了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基座上,镌刻着这首传颂极广的《红安谣》。

民谣里“军民一心”“不胜不休”的情景,仍在红安城上演。

脱贫攻坚,并非一帆风顺。

一开始,小丰山村建起连体大棚种葡萄。2017年1月2日,一场暴风雪,压垮了39个棚。

“得知消息,赶到现场,老支书和我站在田边,哭成了泪人……”谈起任村扶贫专干时的这段经历,周从贵眼圈泛红。

但老区干部群众没被困难吓倒,而是擦干了眼泪,继续干。目前,瞄准产业兴村,周从贵他们正谋划继续扩大村里的莲子、蔬菜大棚、食品厂、光伏发电等产业规模。

同时,周从贵也有了一个新目标:当村集体收入超过百万元后,要给全村村民买合作医疗,让大家共享发展成果。

作为全县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村之一,杏花乡百罗村为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赋予新意。

百罗村发动群众,组建村级“铜锣联防”队,开展常态化巡控。去年底,村民胡月明老两口在家烤火取暖,不慎一氧化碳中毒,幸亏联防队员及时发现,避免了意外。

疫情防控期间,百罗村发动群众捐款捐物、互帮互助,成立了村级爱心基金会,并在疫情过后转为常态化自治组织。

百罗村妇女委员刘虹霞很感谢县里派专业社工到村里指导,让她学会了如何与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打交道,及时发现并巧妙化解了诸多家庭矛盾。

红安县探索实施“党建引领·活力乡村”建设,以村组或自然湾为单位,标准化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卫生理事会、发展理事会和铜锣联防队“四队一会”群众自治组织,已在全县13个乡镇50个村开展试点,全面建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联动”的乡村治理体系。

“当年红军的好作风又回来了。”在百姓的称赞声中,红安干部群众一条心奔赴共同富裕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法治日报2022-4-24

 

 

乡村治理看宁波:宁海纪法并重 树立乡村法治样板 文章下载

乡村治理看宁波:宁海纪法并重 树立乡村法治样板

6月10日,全国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将在宁波宁海召开。会议将贯彻落实全国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并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治乡村建设工作。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治理有效首先要依靠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

法治建设的根基在基层,薄弱区域在乡村。宁海地处沿海发达区域,但农业人口占比大,乡村治理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先发、更加集中,传统的乡村治理机制、治理方式均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乡村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空心化”状况;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大量资本、项目、人才回流乡村,乡村越来越期待有效治理。这一城乡间的双向“拉扯”,倒逼着宁海探索乡村法治建设。

宁海先行探索,着眼于抓基层打基础,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为契机,按照“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运用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理念,着力构筑社情民意发现机制、群众诉求办理机制、权力监督约束机制、干部作风保障机制“四位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将基层治理朝长效化、制度化、法治化的方向推进。

“以法治保障乡村有效治理”正成为夯实基层基础的固本良策。宁海连续14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县”,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三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法治化样本被评为2017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优秀项目,“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2018年初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与“枫桥经验”“后陈经验”一起写入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清廉浙江建设的决定》。

一张清单创新治理机制,

筑法治根基

在农村基层,村干部大多集多重身份、利益于一身。故此,只要一推动与利益相关的活动,便难免成为乡村治理中的矛盾焦点。一份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宁海县针对村干部纪检信访为806件,约占全县党员干部纪检信访总数的八成。

怎样才能化解基层干群之间的信任危机,依法合理界定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权力边界,堵住暗箱操作、谋取私利等问题?这是乡村治理面临的首要考验。

2014年,宁海县组织4个乡镇的1000多名村民代表,开了100多次会议后,制定出了《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36条》,让村干部手中的权力首次有了明确的“边界”,确保村级权力运行“一切工作有程序、一切程序有控制、一切控制有规范、一切规范有依据”。

村级权力清单“36条”,涵盖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项目招投标管理、资产资源处置等19项村级公共权力事项,以及村民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审核、困难补助申请、土地征用款分配、村级印章使用等17项便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了村级小微权力内容全覆盖,管牢了村干部的权力。实施4年多来,宁海县共开展18批次村级重点项目专项监督,累计节约资金2600余万元,村级项目规范快速推进。

去年,宁海引入大数据,推出升级版的村级权力清单“36条”智慧运行系统,构筑起一个数据全面导入、项目全程跟踪、预警及时生成、整改迅速落实的动态闭环监管体系,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插上“云翅膀”。

这套系统,可以针对各行政村村级工程项目的资金支付情况,围绕立项、交易、合同、进度、变更、验收、资金及档案等8大节点,采集基础数据,形成项目库、合同库、变更库,从而实现数据全面导入、管理随时跟踪、预警及时生成、资金规范支出,杜绝村级项目规避招投标、不进场交易等现象。

眼下,村级权力清单“36条”智慧运行系统已包含村级重大决策、村级采购、村级财务管理、阳光村务、村级集体资源和资产管理等条块,并在宁海全县推广。以最先试点的胡陈乡为例,截至目前,已累计预警工程违规发包5件次,发出交易整改单、问责单4份,约谈31人次,挽回经济损失26.3万元。

宁海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宁海还将探索把“36条”智慧运行系统嵌入“村民e点通”,让村干部的每一个行政行为都有迹可循,老百姓只要点点手机就能查询村务村事,把权力晒在阳光下。

一张普法网精准入户,树法治之风

“农村的承包田是可以流转的,但是要根据法律要求,办理相关手续。这样一来,哪怕以后出现纠纷,大家也不会相互扯皮了。”不久前,在宁海县岔路镇梅花村举行的乡村法律课堂启动仪式上,来自宁海县知仁律师事务所的杨建员律师,为该村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并就村民生产生活中所关心关注的家庭婚姻、民间借贷、交通事故、防范诈骗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这是宁海今年面向精品村、示范村、创建村开展的第一期“乡村法律课堂”,也是宁海精准普法的一个缩影。

在乡村治理中,良好的法治氛围是关键,也是基础。宁海创新举措,将“基层依法治理、重点对象学法用法”等作为精准普法重要内容,出台《加强精准普法实施方案》,公示各单位精准普法项目,陆续开展了“百名执法干部讲百堂法治课”“乡村法律课堂”“法进基层万家行”等活动,以精准普法,助力乡村振兴,让广大村民真正懂得尊法、认真学法、知道守法、善于用法。

数据显示,目前“乡村法律课堂”在30余个村庄开展针对性普法,“百名执法干部讲百堂法治课”为群众干部开展100余场专题普法活动。近4年,反映干部问题的信访量以84%、17%、12%、9%的比例逐年下降,切实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法治素养,有效推进了基层依法治理。

为了扫除乡村普法盲点,宁海还试点普法联片入户制度,通过网格化普法,构建“两员一顾问”(网格员、调解员、法律顾问)普法模块,并结合“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打造按需普法、菜单式普法等,及时满足当地群众法律服务需求。

一张张各具特色的普法网,正在宁海大地上铺开。一市镇缆头村作为宁海县首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以党建引领创设“五有”学法阵地,即有一份普法小报、一部“三治”融合三字经、一个法治学校、一个法治文化广场和一条法治大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法活动,同时创新网格化管理,打造一支以党员为骨干的“红色普法团”志愿者队伍,改善了党群关系,也打通了送法下乡“最后一公里”。

前童镇小汀村着力打造以法治文化滋养乡风助推乡村治理的“小汀模式”。该村通过依托法治文化礼堂、法治公园建设,开展一系列法治文艺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里的乡风民俗,使得小汀这个原来靠拳头“说话”的村庄,变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和谐示范村。

一张公益网调动社会,

促法治增效

“每天晚上看到这些穿着红马甲的人,和警察一起在路上巡逻,就觉得心里很踏实,特别有安全感!”去年5月份以来,宁海县岔路镇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多了一道令人安心的红色。这是宁海普法志愿队伍的一支新生力量——阳光公益服务社,是2016年11月由宁海县批准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该组织成立了由村干部、公益活动成员、网格员、个体户、工人、农民等社会各界群众参与的“阳光义警”志愿服务队伍。

“阳光义警”自成立以来,缓解了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和有限的法治资源之间的矛盾,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该志愿队伍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摸调处3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87起,参与普法教育宣传2万余人次,义务夜巡1.5万余人次,成为了基层法治力量的重要补充。

基层法治的发力点在于共建共治。宁海挖掘社会普法资源,以群团、企业、商会等社会普法力量为基础,让更多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参与进来,初步构建完成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宁海重点扶持、培育成立各行各业的社会普法工作室就是共建共治的典型之一。叶显多、叶元待退休后,成为宁海“老叶”普法工作室的义工,他们活跃在乡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周围群众解疑释惑。钟福昌原来是强蛟镇当地有名的“土律师”,特别会钻研法律知识,他成立了钟老师普法工作室,义务为当地群众答疑解惑。目前宁海全县已建成各类社会普法工作室9家,成为社会化普法的生力军。

宁海下畈村试点的“法治诊所”,是由法官、农村法律顾问、社区警察、村监会主任、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等相关志愿者组成的,他们在固定时间、规定地点区域进行全日制坐诊,提供现场矛盾纠纷调处、文书代写、法律咨询解答服务,确保村里遇到法律问题不出村即可寻求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在宁海,“老何说和”专职人民调解室可谓家喻户晓。调解室聘请群众威信高、人文地缘熟、法律政策精、热心调解工作的党员干部、教师、退休的政法工作者以及新宁海人当“老娘舅”,用百姓熟悉的面孔、亲切的方式来化解人们的烦心事、闹心事。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老何说和”调解室共受理纠纷调处27045起,调解成功26869起,调解成功率达99.35%,调解协议涉及金额总数为90958.29万元。

浙江知仁律师事务所还义务组建了专业服务顾问团,他们以“1对N”方式,要求每位律师负责5户种植大户,与种植户签订了“法律医生”责任状,通过微信、视频、网络通话等各类方式,为种植大户做好法律顾问。目前,宁海县已实现农村法律顾问全覆盖,累计提供法律服务4万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近1700件,挽回经济损失2600余万元,有效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浙江在线2019-6-9

 

 

怀化鹤城区政法委:创新社会治理 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下载

怀化鹤城区政法委:创新社会治理 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以来,怀化市鹤城区委政法委坚持把党史学习与推动工作相结合,按照“民情处理流转速度快、办事效率高”的要求,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核心、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为重点、以雪亮工程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通过覆盖乡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切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上下”同步——加强政治建设,发挥“堡垒”作用

针对全区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社会转型以及各种矛盾给社会治理带来的极大挑战,鹤城区政法委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平安创建,提升村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按照分工,岩里坪、坡脑上、肖家屋现和蒋家这四个网格院落是我负责,其中以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每天我都要抽时间去院子里转一转,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服务。”黄岩旅游度假区白马村支部书记张中信边打开工作笔记本边向来访的同志介绍。

彭开中是白马村的治保主任,挂点负责三组、四组、五组,他也是一名网格员,每隔几天他就会组织网格内的党员协商网格事务,通过组建了便民服务微信群,及时推送政策类信息,开展防火防盗、防电信诈骗、禁毒等知识普及宣传,将治理的范围延伸到在外务工人员身边。同时结合走访掌握的情况,协调解决网格内矛盾纠纷,实现了群众的事情有人管理、群众的问题有人解决,化解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疑点难题,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抓实村民代表大会议事制度,重要事务、重要民生等问题必须依法依规,通过村民代表集体协商表决,进一步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逐步形成了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河西街道凤坪村十四网格网格长彭伟对他所负责网格的基本信息熟记于心,“我负责的茄子冲网格是一个大的院落,现居住有44户,124名群众、车辆13台……”,他肯定地说,组里的事情群众说了才算数,组里搞巡逻、搞卫生或者谁家有红白喜事,只要把消息发布到网格管理微信群,大家都会第一时间回复,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出人出力,相互帮助。

“内外”兼修——提升硬件设施,注重乡风引导

近年来,鹤城区大力推进“雪亮工程”,整合公安、应急等视频监控资源,实现了所辖乡镇、村落重要路段、重要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依靠智能感知技术,为治安防控智能化应用提供数据保障;区委政法委自主研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收集、风险预警等网格事务一网通办和无纸化交督办。并通过智能化系统运用,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各类案事件发生。

盈口乡所辖各村住户较分散、管理难度大、服务力量弱等问题一直以来比较突出。近年来,通过依靠雪亮工程、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持,通过来信来访、警务分流、微信接访等方法,线上线下同时发力,确保居民群众安心、放心。

黄岩旅游度假区针对村里孤、寡、病、残以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白马村依托村集体经的快速发展,结合社会热心企业和村民捐赠筹集资金,设立了“白马基金”,该基金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褒奖嘉许真善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提供经济支持,基金设立两年多来,不少村民都因此受惠。

“设立‘白马基金’的意义不在于捐赠金额的多少,主要是以此引导乡风,培育村民们的爱心,让村民从中体会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支部书记张中信自豪地说道。

“点面”结合——强化治理措施,创建平安乡村

治保主任和辅警是农村治安管理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严格落实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等工作有效落实好农村地区保民安、化民怨、暖民心、惠民生的工作目标。

“老张、小张,又来巡逻啦。”在黄金坳镇张家村青坡组的院落里,治保主任张秀长和辅警张中勇正在挨家挨户地开展反诈宣传,为村民讲解防骗常识。村民见到他俩都格外亲切,一提到他的名字,大伙儿都说他是贴心的“闲事婆”。

鹤城区还发动区直机关干部职工组成100余支巡逻队伍,深入村组社区参与义务治安巡逻。每当夜幕降临,统一着装的巡逻队伍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或农家院落里开展治安巡逻,宣传平安建设,提醒辖区居民做好安全防范,形成了“平安灯常亮、巡逻队常转”的无死角治安防控网。不仅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还通过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九派新闻2021-10-15

 

 

从“一个人”到“一个组织”,此地“寨管家”管出乡村治理新模式! 文章下载

从“一个人”到“一个组织”,此地“寨管家”管出乡村治理新模式!

在贵州省湄潭县西河镇石家寨村白果树村民组,每天一大早,护林员石开心都要去寨子周围的山林里转上一圈。

有人问他:“你每天都去山林里干啥?”

“当然是巡逻了。作为“寨管家”护林员,保护这片山林是我的职责,去山林巡逻也是我每天必做的事。”他笑着回答。

石开心自担任护林员以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巡山护林,将这片林子保护得郁郁葱葱。像石开心这样在村里或村民组担任“五大员”(护林员、安全员、水管员、护路员、保洁员)的群众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寨管家”。

“寨管家”群众会

设置“寨管家”来源于一个灵感

3年前,湄潭县西河镇石家寨村“两委”在乡村治理、基础设施维护、村容村貌管理等方面深感人手不足,如何解决成为困扰村干部的一大难题。

有人提出一个想法:“是否能借鉴村民办红白喜事时请‘总管’的方式,发动当地群众来协助管理。”

“村里办红白喜事时,都会请德高望重的乡贤寨老当‘总管’,帮助主人家统筹协调。这些‘总管’不仅有凝聚力,还有号召力,能帮上许多忙。”

想法一提出便得到大家一致赞同。

石家寨村“两委”摸着石头过河,采取“3+X”的管理模式,组织调解员、政策宣传员、保洁员等为村民办实事,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收集社情民意、组织各家各户打扫卫生、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并为老弱病残群众提供代办服务。

“寨管家”参与巡逻

村里的调解员、政策宣传员、保洁员等开始成为某一方面的“总管”,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有人管了,村容村貌极大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石家寨村的经验引起了西河镇党委、政府的关注。2020年初,西河镇将52个村民组重新划分成114个寨子,实行“1+5”管理模式,即1名镇或村干部+“环管事”“安管事”“水管事”“路管事”“礼管事”等管事员各1名,分别负责寨子的水、道路、环境卫生和安全等。同时,60名镇干部+50余名村干部分别对应管理相应寨子,“寨管家”正式登场。

“寨管家”发祥地石寨村如今的村容村貌

全面推广“寨管家”模式

一石激起千层浪!西河镇石家寨村以“寨管家”模式开展乡村治理的做法,得到了湄潭县委、政府的充分肯定。通过深入调研,湄潭县出台《推行“寨管家”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指导意见》,将“寨管家”这一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进行全面推广。

“寨管家”上墙资料

“这水龙头的接缝处还得再拧紧一些,以免断开。”

湄潭县湄江街道东南居轿顶寨的“寨管家”秦光权正忙着给村民秦大友家协调修水管的事儿,他第一时间通知了“水管员”到秦大友家,三两下便解决了秦大友家厨房里的麻烦事。

“修好了,你试一试,现在应该不会再出问题了。”“水管员”说到。

“嗯嗯,可以了可以了。有事就找‘寨管家’,大事小事不犯难。”看着水管问题已解决,秦大友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寨。湄潭县从网格化管理入手,充分发挥“寨管家”作用,进一步推动村寨治理精细化、规范化,着力破解乡村治理难点痛点,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2017年之前,每年村里都要调处因土地、山林、水事等引起的矛盾纠纷200多起,自从实行‘寨管家’模式后,各类矛盾纠纷大幅下降,基本归零。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过去村里闹喳喳,如今村里笑哈哈’。”“寨管家”石继兴说。

“湄潭县创新‘寨管家’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从西河镇石家寨村‘草创’之初的‘一个人’来参与治理,到现在形成一个架构严密的自治体系,并在全县全面推广,同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其中最大的启示就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助推治理有效和乡风文明。”湄潭县委书记沈建通如是说。

“‘寨管家’啊‘寨管家’,办事牢靠人人夸。”

“‘寨管家’服务村寨每一家,大事小事烦心事,尽管去找他。”

……

这些在湄潭县各个村寨流传的顺口溜,每一句都体现了村民对“寨管家”治理模式及“寨管家”工作的认可和称赞。

贵州日报2022-4-26

 

 

“法治小院”竟是由废弃祠堂改造!它为当地乡村治理立了哪些功劳? 文章下载

“法治小院”竟是由废弃祠堂改造!它为当地乡村治理立了哪些功劳?

4月的赣南大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村庄环境优美整洁,民风社风朴实醇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邻里关系和谐融洽……行走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江西省寻乌县城乡之间,一股平安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

寻乌不寻常。

1930年,毛泽东在这里进行全面调查后,写下《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90多年后,寻乌县大力弘扬“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推动民情在调查中掌握、风险在调查中防范、矛盾在调查中化解,实现法治力量沉下去、走访调查止纷争,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全县高质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距离寻乌县城23公里的澄江镇谢屋村,曾是省定“十三五”重点贫困村。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该村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摘帽”。如今,在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法治扶贫等系列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谢屋村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尤其是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该村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

青砖绿瓦,竹柏茂密,顺着村里的谢屋大道拐进去,一栋新颖别致的客家建筑映入眼帘。

“原先,这里是一座破旧的老祠堂。”村干部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产业经济发展,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由于先进文化没有占领农村阵地,导致赌博成风、比富斗阔等歪风陋习沉渣泛起。

为此,谢屋村将废弃的祠堂改造成“法治小院”,分为自治区、法治区、德治区和线上线下学习区,并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义务巡防队等7支队伍,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文化活动室、道德讲堂、法律讲堂等,让法治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进“法治小院”,一条特殊的村规民约尤为醒目——“谢屋村谢屋大道不允许设置麻将桌和扑克桌”。村干部告诉记者,针对村里常年存在的赌博现象,“法治小院”引导村民摒弃陋习,弘扬新风,同时将法治乡村建设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百姓说事、乡贤寄语、感恩教育、典型创评……在“法治小院”的教育熏陶下,村民打麻将、扑克赌博、游手好闲的少了,发展产业种果树、学习业务、养生健身的多了,村风民风有了很大改善,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纠纷就地化解”。

“村规民约中关于禁设麻将桌和扑克桌等规定,就是通过百姓说事,由村民理事会表决通过的。”村干部介绍说,如今,谢屋大道已实现从“麻将一条街”到“法治一条街”的转变。

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争做“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是“法治小院”创立的初衷。

2019年11月,村民廖某到谢某所在的天天果业工厂做工。做工期间,廖某被机器挤压右手中指受伤,双方就赔偿问题争执不下,遂诉诸法庭。澄江镇人民法庭受理后,决定在谢屋村“法治小院”巡回审理这起工伤赔偿纠纷。

庭审当天,正值酷暑季节,知了在竹柏树上叫个不停,但村民们还是闻声而来,陆陆续续坐满了院落。

“原告是在我厂里做工,但这属于意外受伤,不属于工伤,我认为赔偿金太高了!”庭审中,被告谢某觉得很委屈。

“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客家方言,意为多交朋友,少积怨)。事发后,厂方第一时间就把你送到医院治疗,并支付了所有的医疗费用,说明他没有故意赖掉这笔账。大家各让一步,对双方都有好处。”法官对原告廖某进行劝说。

庭审过程中,法官充分运用客家俗语、善良风俗进行释法说理,一来二去,不仅平息了双方当事人的怨气,也消除了各自的顾虑。最终,该案得以调解结案,双方自愿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法治小院”建成5年来,谢屋村挂点联系的政法干警、法律明白人等在这里开展法律宣传、警示教育、矛盾纠纷调处等各种活动,仅法院“巡回法庭”就先后走进小院开庭审判2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谢屋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少讼村。

据了解,寻乌政法部门有针对性地选择乡村社会高发、易发、频发的赡养、抚养、抚育、彩礼、赌博等案件,积极组织开展法律宣传、巡回审判,以案释法,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目前,全县已建成无讼村16个,案件两件以下的少讼村67个。

今年3月18日,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傅伟刚一行来到谢屋村“法治小院”进行常态化调研走访,并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露天座谈会。

老藤椅、小方凳、塑料凳围起一个圈,谢屋村烈士后代、村老支书坐在正中间,村“五老”人员代表、村法律明白人、驻村辅警及特邀调解员、人民陪审员依次而坐。

“打唔断的亲,骂唔断的邻(客家方言,意即打不断的亲情,骂不断的邻里情),捱登(我们)这里民风很好,老表们都唔遂意(不喜欢)打官司!”

“巡回法庭搬进祠堂,群众有争议就在这里解决,我们也经常当调解员,老表都夸好得很哩!”

“我们村以往赌博不得了,现在是远近闻名的法治村、模范村哩!”

……

竹柏树下,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说是座谈会,更像交心会。

“多年来,赣州政法系统坚持政治引领,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将法治力量沉到基层一线,与群众力量融为一体,做到风险在一线防范、问题在一线处置、纠纷在一线化解,确保各类矛盾纠纷‘能进祠堂不上公堂、能在村组不到县乡’,实现乡村的长治久安,这也正是新时代‘寻乌经验’的精髓所在。”赣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邱建军介绍说。

乡村治,百姓安。“法治小院”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米,把公平正义写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成为“寻乌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写照。

法治日报2022-4-21

 

 

443名“法律明白人”成乡村治理行家里手 文章下载

443名“法律明白人”成乡村治理行家里手

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广西平乐443名“法律明白人”成乡村治理行家里手

因为挖泥烧砖,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榕津村某砖厂与村民莫美良产生纠纷。双方思想偏执,听不进政府工作人员的劝说,也不愿意通过法律渠道解决。2021年6月,在榕津村“法律明白人”莫时华的积极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榕津某砖厂支付6万元给莫美良,双方握手言和。

榕津村是平乐县推行“法律明白人”举措试点村。2021年以来,平乐县积极开展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着力培养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队伍,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基层法治人才保障。

平乐县司法局局长陈艳清介绍,“法律明白人”采取自愿原则,按照村民自荐或者村委会推荐初选对象,报乡镇党委审核后,再报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审定确定并公示,对象大多为村“两委”干部、兼职法律工作者、退休教师、普法志愿者等。通过学习培训,他们逐步成为乡村治理的行家里手。

沙子镇保和村副主任廖春生被推选为“法律明白人”后,积极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和研究调解技巧,将一起长达9年的纠纷顺利化解,在当地成为美谈。

9年前,林某贵一家在自家的围墙外砌了一条50厘米宽的花圃,把通向叔叔林某云家的公路占去了将近三分之一,导致林某云一家通行受到影响。此后,双方矛盾不断升级,虽经村干部多次调解,但始终没有结果。2021年2月,林某云联系廖春生,希望他能调解与侄子长达9年的通道纠纷。

廖春生充分利用在平乐县人民调解业务培训讲座上学到的调解知识和技巧,多次给双方理清前因后果,明确双方纠纷责任,并向林某贵讲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叔侄俩最终解开心结,重归于好,恢复原来的路况。

村里多些“明白人”,法律面前少糊涂。张家镇黄岭脚自然村村民廖少天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法律明白人”,大家遇到问题都会找他们问清楚、弄明白,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意识日益增强,现在打架闹事的人少了,乡风也变得更加文明了。

目前,平乐县147个村(社区)共遴选出443名“法律明白人”,实现“法律明白人”全域覆盖。截至目前,全县“法律明白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09次,调解案件2209件,参与开展法治宣传咨询活动50余场,“法律明白人”逐渐成为全县基层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纠纷化解、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

“‘法律明白人’发挥‘关键少数’的引导作用,带动身边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平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镇如是说。

广西法治日报2022-3-13

 

 

参与垃圾分类,打扫环境卫生就能积分兑奖品?此地的乡村治理有一套 文章下载

参与垃圾分类,打扫环境卫生就能积分兑奖品?此地的乡村治理有一套

编者按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乡村治理的好与坏不仅决定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体现着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变革,社会治理模式正从单一的政府治理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化治理体系转变。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做好“三治融合”,籍此激发乡村活力,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格局,正成为探索乡村治理的新路子。

2021年10月,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揭晓,重庆两个乡镇及20个村上榜,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回龙坝村名列其中。

乡村治理示范村给村民带来怎样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春节期间返乡的回龙坝村民有着最深的感触。接下来,一起来到中梁山脚下的回龙坝村,跟随返乡村民的视角,一窥乡村治理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变和巨变背后的善治“密码”。

律师在和顺茶馆接受群众咨询

积分超市  激励村民参与自治

2月9日,中梁山脉脚下,毗邻梁滩河的回龙坝,两岸绿树成荫,居民在滨河步道健身、观光、拍照,孩子们嬉戏、追逐。走进村庄里,一条条整洁靓丽的公路串联起一座座农家小院,砖瓦房、自来水、卫生厕已是标配,俨然打开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坐落在这里的回龙坝村被兰渝铁路分为东西两半,57岁的宋阿沛正好住在西边的团歇路旁。

“好久没有回家了。”宋阿沛是一名货车司机,长年奔波在外,春节期间才赶回老家过年,一眼便注意到住家斜对面的村委会旁,建起了一个积分超市。

据回龙坝村党总支书记申杰宇介绍,积分超市专用于乡村治理积分兑换活动。

“我真没想到,这次能兑换这么多奖品,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不用花钱买了……”回龙坝村肖家坝组村民胡代珍拿着一大包生活用品,笑呵呵地说。这是她家参与该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所获得的积分兑换的,这次换了芝麻油2瓶,花椒油、老抽、生抽、洗洁精各1瓶。“今天我才用了550分,之前积累了2349分,还剩1799分,还可兑换奖品。”

胡代珍说,这些积分主要由3部分构成:参与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卖给该村回收站;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回龙坝村村委会每月要对农户进行评比打分,累计各家各户的分值。到了一定分值,村民便可用积分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了。

“我这次春节回来,发现不管是公路边,还是各家各户的院坝,都整洁有序,变化好大。”宋阿沛说。

村民李光辉解释道,积分超市立功不小,以前他家房前屋后被臭水沟、旧厕所、垃圾堆包围。经过专项整治和建立积分制后,如今,他家建了小花园,院坝干净,墙上还有绘画。

申杰宇说,以前针对村民垃圾随处丢等不良生活习惯,村委会想了许多对策,但效果颇微。后来,回龙坝村委会召开村民议事会、群众院坝会,以及下组入户等,征求村民关于整治环境的意见。最后,村民们与村委会达成共识,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乡村治理积分制,在这方面做得好的村民可获得积分,以此引导村民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倡导村民参与自治,并形成一种风气,不断激励更多村民自觉参与村民自治。

乡贤出手  德治催生和谐民风

“看到要占用其他组的土地,我以为这条路修不通了。”从外地务工返乡过年的魏家湾组村民田时静春节回家时,欣喜地看到通过自家小组的路已经修通。“上次离家前,看到隔壁宋家坝组村民的抵触心理,田时静有些担心。

回龙坝村党总支书记申杰宇介绍村民自治章程

“这条路的修通,75岁的老支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田时静话里的老书记张兴平,是一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当了17年村支书、10年村委会主任,在回龙坝村深孚众望。2005年,张兴平到浙江经商,2018年返乡,便开始发挥乡贤作用,主动参与该村公益事务,帮助村民调解家庭纠纷,并成为网格员,负责宋家坝10户村民的网格管理,还经常“超越”范围帮助村民解决困难和问题。

“德治,就要让德高望重的人带头,还要让其参与,这才能形成和谐民风。”申杰宇说,老支书返乡后便开始发挥乡贤作用,让以前经常发生的家庭、邻里纠纷大大减少。久而久之,村民们对老支书更信任,老支书协助村委会解决问题困难也更轻松愉快。

靠近中梁山脉的东面有7个小组,因为兰渝铁路分隔,宋家坝组与外界的通道只能通过该村唯一铁路桥——双庆桥来承担,魏家湾组想修的路要占用宋家坝组村民的土地,村民肯定不干。僵持中,张兴平便出面给村民讲了“小家”和“大家”的道理,问题迎刃而解。“过去因为穷,村民都比较斤斤计较,婆媳关系、老人赡养都出现了不少问题。”张兴平说,现在的村民,都比以前要讲道理。

佛耳岩村的返乡创业人张启杰,是俊英织布厂的老板,也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村民李德明见到一辆被人盗走电瓶摩托车遗弃在住处附近,便想将其作为废品卖掉。张启杰得知后就告诉他,这是机动车,他无权报废处置,且这是他人被盗财产,应当交予警方处置,并立即通知回龙坝派出所处置,最后抓获盗窃嫌疑人。

每年重阳节,张启杰给佛耳岩组14户70岁以上老人家庭送上粮油,倡导尊老爱幼风气;每年春节,他又会向5个孤寡老人送慰问品,这样的善举持续了多年。

“现在,村民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让我很惊喜。”返乡民工张润楷此次回到回龙坝村,看到张兴平等乡贤以及张启杰等企业主的作为,很是高兴,邻里关系大大改善,遇到什么问题,不像过去那样难以调和。

和顺茶馆  依靠法治力量打造无诉讼村

“在乡村治理的路途中,法治是最后的防线。”回龙坝司法所所长何梅表示,回龙坝村在化解纠纷这方面,采用了多元矛盾化解机制,让公检法司力量下沉,其中和顺茶馆这个新鲜事物,就走在乡村治理的前列。

肖家坝组的马中会深有感触,他在外务工,回家少。一次,他回镇上看到和顺茶馆,开始以为是喝茶打牌的地方,没想到进去一看惊呆了,不仅有纠纷调解室、议事大厅、律师讲堂,还有巡回法庭等。后来他全程“围观”了一起纠纷的快速解决,更是对和顺茶馆大加赞叹。

“尽管和顺茶馆不在我们村,但只要村民有纠纷,就可到那里求助,司法所就会组织调解,调解结果经过司法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让我们感受到法治力量。”马中会说,2021年5月4日,村民秦某在回龙坝村的一个景区进行水上漂流时,其头部与玻璃栈道碰撞,面部受伤缝合了10余针,虽景区管理者支付了医疗费用,但就秦某面部修复费用发生分歧,无法调和。

秦某来到和顺茶馆求助,何梅当即受理该纠纷,并组织多方参与调解。回龙坝司法所人员在和顺茶馆一边调解,一边普法,阐释该纠纷涉及的法律法规。最终,双方约定,景区赔偿秦某3万多元,并签署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回龙坝司法所协助双方向陈家桥法庭递交司法确认申请书,陈家桥法庭当日受理,裁定其有效,可申请法院执行。

利用和顺茶馆,回龙坝镇搭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体,由人民调解员、法官律师、乡贤能人、镇村干部等30余人组成,大小矛盾都可在和顺茶馆得到“一站式”化解,让群众在辖区内能享受专业的法律调解。

“通过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村里逐渐将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村民小组。”申杰宇表示,目前回龙坝村每年还有10多起诉讼案件,村里及各方都在努力,争取在两年内将回龙坝村打造成无诉讼村。

重庆长安网2022-2-21

 

 

贵州这地如何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 文章下载

贵州这地如何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

春日暖阳普照大地,让人倍感温暖。走进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惠民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区,一幢幢风格雅致、排列整齐的楼房,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房前屋后的绿化带,让整个小区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漂亮。

“周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听说你家还有一笔大病救助款,你老婆的治病钱很快可以解决了,报销比例将达90%,这下你可以放宽心了。”4月10日,在小区的休闲广场上,一群人正在一边健身,一边闲聊着。

大病报了2.3万元,民政部门还有一笔大病补助,若回到几年前,周健想都不敢想。周健一家之前生活的倮木村,是织金县白泥镇一个偏远少数民族村寨,村里近半数家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周健家也是其中之一。2018年,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周健一家4口落户织金县惠民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区,从农民变成市民。

“党的十八大召开,确定了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党的二十大也快召开了,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生活越来越美好。”周健接过话题说:“以前小病拖、大病熬,现在真心感谢党的健康扶贫政策。去年,我老婆得了肺癌,光治疗费用就花了九万多,还好医保报销了2.3万多元,还获得大病救助,报销费用达90%以上,真得感谢国家的医保好政策啊!”

这时,正坐在板凳上剥皂角米的王银会老人抢过了话题。“是啊,人老就怕有病,国家这些年对我们老年人真的很重视,什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遗属补贴等等,都是针对老年人的。现在我再不为养老、看病发愁啦。”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住’的问题,发展后续扶持产业,使搬迁民众充分就业,从而脱贫过上幸福生活才是关键。”据织金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黄勇介绍,政府按照“易地搬迁建小区、依托小区办工厂、办好工厂促就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引导外出务工、引进小康车间、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的就业问题。

“以前,在山里一天就忙点农活,没有什么收入,现在工作车间就建在小区,在家附近也可以打工挣钱,真好。我们都是计件工,我在安置点附近的煤机厂上班,一个月工资3000元,我爱人在广州打工,每个月寄回家3000元。”从织金县上坪寨乡双明村搬迁入住的张艳提起现在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

幸福是什么?张艳自信地说:“在我们惠民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生活就是幸福!”

惠民街道是织金县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居住着4812户22438名搬迁群众。时至今日,被当地群众称为“幸福新村”的这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满4周岁,村民们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行走在幸福新村笔直的柏油路上,两旁亮黄色的安居富民房错落有致,门前花池里各色花朵开得正艳,周明琴在小区里一边剥皂角米一边和邻居们聊天:“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奔头,只要付出就有收获,相比以前的穷日子,感觉现在干活浑身是劲儿。”

刺绣、蜡染是苗族传统手工技艺,杨百顺在老家开过小作坊,农闲时做一些民族服饰补贴家用。“为何不把老本行做成产业呢?还可以带动更多人受益。”贫困户还能干企业?当街道干部上门建议办加工厂时,这是杨百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政府拉了一把,把“不可能”变现实。政府领着办手续,带着选厂址,帮着物色熟练工人,200多平方米的厂房免费用,杨百顺当年就开起一家刺绣蜡染加工厂。凭借过硬手艺,产品很快打开销路。

抓生产,跑市场,杨百顺越来越自信。“一家人致富还不够,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如今,厂里有了7名员工,每人平均每月收入超过3000元。

“挪得出”只是第一步,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织金县坚持搬迁安居、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引进项目、布局产业带领贫困村群众实现致富增收。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织金县坚持“挪穷窝”和“换穷业”并举,让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

社区周边已聚集了蜡染刺绣、皂角加工、鞋袜加工、服装加工等一批小康车间,安置点内的加工厂、门面摊位、农贸市场也被创业群众经营得红红火火。除了家门口就业,织金县还联系企业办招聘会,源源不断提供务工岗位。目前,惠民街道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户均2.06人稳定就业。

刚刚领到5000多元工资的居民李玉开心地带着孩子在社区店铺购买水果和小吃。3年多前,李玉一家从织金县三塘镇下寨村的山坳里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挪出“穷窝”,搬到新家后,她在附近的“清达制衣”服装厂上班。如今,居住环境改善了,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家庭收入节节攀升。李玉感慨:“我们社区的中小学校办得很好,大家都以能到我们小区的学校读书为荣,这得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过上了幸福日子。”

“搬”出来的幸福新生活,离不开各项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毕节市织金县委县政府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布局文体活动广场、医院、学校、派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创业园、小康车间等就业服务基地,很好地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就医、上学、就业以及文娱需求。

此外,高质量的易地搬迁,必须把强有力的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搬来”,才能让来自不同地方的贫困户有主心骨。惠民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了基层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设置“两委”的社区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社区“两委”班子,成功解决了2万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管理服务的棘手问题。目前,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有成员27名、社区网格员109名,在册党员144名,入党积极分子31名。同时,以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建设为抓手,继续通过自主创业安置一批、小康车间安置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三个一批”等方式,按照国企招聘优先、县内企业招工优先、有组织劳务输转优先“三个优先”的原则,坚持大力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持续强化社区管理、促进社会融入,不断提升后续扶持工作成色和质量。

“惠民街道能有今天这个局面,这是我们在织金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按照毕节市委政法委、县委政法委要求,长期坚持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核心、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优势的结果。”街道党工委书记谌宏亮深有感触。

从忧居到安居,从山沟到城镇,从下田到上班……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改变了当地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帮助他们“志”胜贫困、“智”断穷根,坚定开启幸福生活的信心,大步迈向新生活。

毕节长安网2022-4-24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