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123456”网格工作法 做好社会治理晋中昔阳篇章
晋中昔阳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网格化治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要求,以乡镇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建设社会治理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积极构建“党建引领、联动共治、保障有力、智慧高效”的网格治理体系,通过“一体化”统筹,“扁平化”治理,“亲民化”服务,“多元化”共治,“闭环化”运作,全力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效能双提升,初步形成了“架构明确、权责清晰、协作顺畅、保障有力”的“123456”基层社会治理和网格化工作体系。
一是“一个中枢”总调度。通过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打造融合综治网格、行政执法、民生服务、智慧城管等各类事件的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统筹承担矛盾纠纷调解、风险隐患摸排、便民为民服务、县乡综合执法等各类事件的上报流转处置和指挥调度督办。统筹负责信息收集、分流指派、督办落实、反馈回访等各类工作。通过对各类事件和意见建议进行统一受理,点对点派发指令,减少指挥环节和执法层级。依托全域综合治理数据中枢,整合优势资源,不断完善“人、地、事、物、情、组织”六大标准数据库,实现“1个中枢”一网统管,有效解决社会治理机构布局分散、多部门管理的情况,着力打造有昔阳特色的全域综合治理数据中枢。
二是“双网融合”保运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深化,将线上网络与线下网格“双网”融合,织密民生服务网,壮大基层治理网。
延伸服务触角。在基层全科网格基础上以楼栋、单元、片区、街巷为单位划分微网格,吸纳物业服务人员、热心群众、退休党员和基层社会化服务人员担任微网格员,积极构建“网上有格、格中有点、点上有事、事上有人、人人有责”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使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拓展服务内容。在开展常态化走访,积极入户收集诉求基础上,依托平安法制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书香驿站设置居民“议事厅”等诉求呼应点,积极开展诉求收集登记、现场答疑解难等活动,一般问题现场答复,复杂问题转办部门,网格员定期回访,进行满意度评价。真正变被动解决问题为主动发现诉求,把群众的“隐形心事”变成“满意清单”。
畅通诉求渠道。线上依托基层治理一体会指挥调度平台,无缝对接12345政务服务热线,24小时坐班接诉,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对群众通过热线反映的各类诉求始终坚持“接诉即办”,将诉求厘清、问题前置、措施细化,对部门接诉答复情况一周一督办、一月一通报,以回应一个诉求、对照一类现象、解决一类问题源头为工作思路,把群众的难事当成心事,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三是“三大功能”全覆盖。为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效能,理顺条块协作关系,增强部门乡镇联动力和统筹力,在昔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政法委设立了社会治理服务保障中心,主要承担综治管理、综合执法和政务服务三项工作的协调调度,通过跨部门功能的整合,全力实现各类事件一网通办、及时处置、全程留痕、回溯管理。
综治管理方面,发挥网格治理覆盖面广的优势,全力推动部门、乡镇和网格实现队伍、平台、程序、事项精准对接。依托昔阳县社会治理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将山西省平安综治信息系统的规定功能进行了嵌入式配置,对网格事件进行实时追踪、实时查询。网格员针对河流沟壑、矿产资源、林田路井等重点区域进行风险隐患摸排巡查,对发现的一些可能涉及行政执法的事件,在上报乡镇管理员和县级管理员后,经过分析研判由乡镇执法队员及时进行派遣、调度、追踪进度,最大程度发挥网格摸排触角的作用。
综合执法方面,为加快构建全覆盖的整体监管体系和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走深走实,建立健全发现收集、及时上报、迅速反应、快速处置“四步走”机制,拧紧以网格员队伍为基础、乡(镇)行政执法队伍为重点、联动处置执法问题为核心的“网格+执法”一体化联动责任链条,力争将大多数风险隐患和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实现1+1>2的成效,真正激发基层治理队伍的最大效能。近期,东冶头镇东固壁村网格员在排查隐患过程中发现疑似遗弃危废品,县乡两级综治中心高度重视,通过社会治理指挥调度平台及时上报、快速处置,网格员、乡镇执法队、县生态环境局、专业司法鉴定机构等多部门协调联动、规范处置,共同阻止了危废品泄露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政务服务方面,将数字城管、政务热线、领导信箱、物业服务、舆情事件收集、门户网站等政务服务内容融入中心工作。在现有物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居民小区视频监控信源接入范围,通过视频巡查将车辆停放不规范、垃圾清运不及时等物业服务不到位问题通过县级物业服务平台反馈各物业主体,通过政企联动、进行服务联建。依靠数字城管等服务功能和收集渠道,扩展水电气暖污等民生事项反馈渠道,实现事件信息的“统一受理、统一审核、统一出口”。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全网格员积极开展“三清楚”“四必到”“五必报”“六必访”活动,助力市场主体倍增,今年网格员已代办营业执照533个,全程参与五星小区评价活动,通过“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无缝对接”。
四是“四个优化”聚合力。优化网格设置,综合考虑城乡地域特征、人口规模、村情实际等因素,调整网格设置,划分城乡网格353个,以30户左右为标准,精细划分微网格3447个,以商圈市场等为基本单位,合理划分专属网格699个,确保网格设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优化组织架构,坚持“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突出精准规范,进一步合理优化网格划分,建立网格党组织346个,建立微网格党小组1817个,构建起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中心)户网格组织体系。优化网格团队,充分整合人员力量,各级网格对网格长、党员志愿服务队、信访工作人员、包村干警、心理咨询师、物业保安等人员实行统一融合管理,把最强合力、最多资源凝聚到每一个“小网格”,打造了一批“知民情、问民计、解民忧”的亲民化社区网格管理服务队伍。优化运行机制。积极健全网格员招聘、管理、培训、考核、奖惩及巡查走访、代办服务、隐患摸排等“1+14”制度体系,全面激发网格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严格落实网格责任,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常态化组织开展多轮次实战演练,做好民意收集、矛盾化解、社会治理、禁毒防艾等工作,落实网格化动态每日零报告制度,不断提升各级网格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五源归集”畅渠道。在综治中心的现有工作基础上,不断拓宽受理渠道,通过网格摸排、执法检查、群众上报、上级转办、舆情发现等多种途径进行事件收集,全力实现事件来源应有尽有,报送渠道应通尽通。一方面发挥网格员、执法队员主渠道作用,及时巡查、发现、上报问题线索;另一方面畅通群众报送渠道,群众、企业可通过12345热线、领导信箱等,提出咨询、意见、建议,进行投诉和举报;同时,中心通过对领导交办、上级转办、舆情发现等事件及时进行派遣,确保事件按时办结、群众认可满意。在拓展事件来源的同时也畅通了解决问题的渠道,从而不断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六是“六个目标”求实效。县综治中心务求以人民为中心,以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加强基层治理能力、服务民众、便民惠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增强服务群众能力本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水平。力求做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安全隐患及时发现、疑难问题及时解决、负面舆情及时处置、县乡村三级及时协同、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六个目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一步,昔阳县将继续加大力度、优化功能、提速增效,建设“架构明确、权责清晰、协作顺畅、保障有力”的基层社会治理一体化和网格工作新格局。
晋中政法 202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