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绣出沈阳高品质环境
夏日时分,穿行于沈阳的大街小巷,一幅天蓝、地净、人和的美丽画卷生动呈现,城市道路平坦通畅,口袋公园纷纷建成,背街小巷加紧改造;居民在家门口赏花识草、亲近自然,垃圾分类理念正深入人心……2022年时间过半,一项项利民举措落地,这是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进“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的最好证明。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和稳步推进的重点项目,更是展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欣喜变化。
《童趣公园》亮相沈河区三经街街头。
城市管理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市城管执法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谋划、持续发力,克服今年以来疫情带来的困难阻碍,坚定扛起主责主业,紧盯重点部位和细小环节,用“工匠精神”“绣花功夫”精心管理城市,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的赛道上,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持续探索和部署,形成了诸多可圈可点的创新举措。
创新不断
“绣”出北方国际大都市的“高颜值”
7月14日上午,记者在太原南街看到,短短300米街路上,有两台多功能越障洗扫车、两台新能源洒水车、一台智能跟随吸尘机器人,五台机械齐上阵,让“清扫”变“洗扫”,“间歇性保洁”变“全天候保洁”,“人工清理”变“人机配合”。
特别是首次在沈阳“上阵”的智能跟随吸尘机器人尤其抢眼。这台机器后方有一个类似环卫垃圾桶的存储空间。操作时,工作人员只需操作机器的“触角”,靠近需要清理的道路垃圾,其他全部交给扫地机器人来处理。
让“干净整洁”成为惬意的“城市生活”,这是沈阳环卫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的果敢尝试。今年以来,沈阳环卫努力提高城市“洁化”水平,打造50条保洁特级路段、50条样板街巷路、20个“干净整洁”试点路段。持续开展“机扫、冲洗、刷洗、洒水、人工清扫保洁”“五位一体”夏季作业模式,增加大风扬尘天气洒水降尘作业频次。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方面,沈阳已建成分类示范小区754个,在《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大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档第10名。
皇姑区怒江街口袋公园正在加紧施工。
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围绕精细化管理任务,持续开展“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行动,比照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持续推出新举措,打造新亮点。今年“五一”,沈阳开展“花团锦簇庆五一、鲜花致敬劳动者”摆花行动,用鲜花对冲疫情阴霾,树立市民信心,浓浓的花海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央媒的高度关注和连续报道。
“生机勃勃、活力盎然”,这是沈阳城市环境转变的最好注脚。7月5日,辽宁省口袋公园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沈阳召开。其间,与会代表不但现场观摩了皇姑区陵东街口袋公园、大东区时代公园等口袋公园建设成果,沈阳还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沈阳范本”的推广,充分说明沈阳“口袋公园”建设已开花结果,小小“口袋公园”已成为沈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口袋公园虽小,但作用不小、功能不少。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这些“袖珍公园”,既改变了城市环境,也极大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公共休闲场所的需求,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沈阳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去年,建设完成口袋公园1070座。今年,沈阳保持口袋公园大规模、高质量建设势头,目前1000座口袋公园均完成选址、落图及方案设计等相关工作,现已进场施工739座,并已建成91座。
铁西区环卫工人驾驶大型机械化扫保车进行作业。
“口袋公园别看面积不大,贵在方便。前脚才出家门,后脚就进公园,连5分钟都用不了。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每天去口袋公园坐坐唠唠嗑,已经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住在五里河口袋公园附近的小区居民张建设说,该公园去年建成投用后,就成了周边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人民至上
当好群众满意的城市“大管家”
今年,沈阳市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围绕产业、城市、社会发展与转型搭建比拼赛道,突出制度创新、项目建设和争先进位,以实绩论英雄。怎样在赛道中取得佳绩,市城管执法局积极贯彻落实住建部和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工作要求,直面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背街小巷微更新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践举措,努力提升居民高品质生活环境,让市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满意度,得到了市民群众的一致称赞。截至目前,一期60条主体工程已全部开工,其中,和平区36条、皇姑区9条、大东区9条、沈河区3条、铁西区3条,均按计划施工中;二期140条按既定任务时限9月30日抓紧组织推进,主体工程已开工43条,开工率30%。
精心设计,整治前问需于民。年初,市城管执法局就通过媒体面向社会就背街小巷到底应该改什么、怎么改进行了意见建议征集,通过“沈阳发布”App、“智慧城管”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广泛征求市民百姓、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的意见和建议。累计收到各类意见、建议2600多条,经过共性分析和组织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群众呼声高、有迫切改造需求的200条背街小巷。在改造内容上,将广大市民反映最为突出的、最为强烈的十类典型问题作为主攻对象,从根本上解决背街小巷存在的问题,切切实实给居民带来方便与实惠,把老百姓的需求落到实处。
大东区新东二街改造工程接近尾声。
精美建设,整治中问计于民。各区城管部门在整治过程中,邀请部分社区居民参与背街小巷微更新全过程,积极采纳社区居民意见,运用“城市美学”的理念,将沈阳历史文化等元素充分融入立面美化,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人的文化高地。值得一提的是,沈阳背街小巷微更新一直坚持“没有高水平的设计不开工”的原则,为了让人民满意,沈阳不断邀请国内各类设计人才直接参与设计。
从大处入手,小处着眼,沈阳城管部门还聘请美术院校等专业团队,充分结合周边环境特点,采取彩绘贴膜等方式,对街路两侧1054个电箱进行不同主题的美化,使原本方头方脑、灰头土脸的电箱,成为街头的新景观。此外,为了满足市民夜间活动,市城管执法局确定了“一廊一带、三环四脉七川、两心十核百点”夜景观灯光布局,受到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的赞誉好评。目前,沈阳正按计划组织实施浑河重要桥梁等25个景观照明建设提升项目,持续推进“璀璨沈阳”建设。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在“献良策”活动中,市城管执法局已经建立起一套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进而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发展的闭环机制,使“老百姓盼的”与“党和政府干的”紧密相连。“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这样的闭环机制,不仅画出为民服务“最大同心圆”,而且集众智聚合力,充分调动群众勇当振兴先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发展上来,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你争我夺”的赛道竞争中,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全面开展“城管执法让群众更满意专项行动”。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这次专项行动,增强全系统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提升政治素质、队伍管理水平、执法能力、服务为民方面下功夫,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真正做到“老百姓的事有人管、管得有条有理管到位;老百姓的苦有人问、问寒问暖问到家”,形成爱城如家、护城如家的强大合力。
聚焦营城兴业
让更多人向往沈阳、圆梦沈阳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节点,需要城市管理跨越式发展、大踏步追赶,着力营城聚人兴业,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打造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大都市。
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全系统上下树立雄心信心,坚定决心耐心,保持细心巧心,发扬沈阳城管执法人主人翁的秉性、勇立潮头的天性、精工细作的品性,以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再创辉煌、再攀高峰。
皇姑区塔湾街12巷崭新亮相。
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深入践行“绣花匠心抓管理、全程全域求精细”管理理念,始终秉持“心中有花、针脚绵密、追求卓越、久久为功”的绣花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工作部署,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级,努力在管理理念、模式、手段上实现全面突破。
上半年,持续做强做实路长制管理模式,不断夯实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基层主体作用,聚焦主次干道和重点背街小巷打造精细化管理良好路段。全面推进“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精细化管理赛道专项考核,紧紧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重点任务,通过综合与专项相结合、常规与特定相结合、第三方考核与行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月度考核,每月对各地区“晒成绩,赛贡献”,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市民在大东区大什字公园健身。
下半年,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方面,开展以“路无破损预防性养护、清洁沈阳路见本色、规范秩序路无杂物、违规自建房拆除、城区铺满绿”为重点的城乡环境卫生秩序“百日攻坚”大整治行动,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幸福生活场景。在洁化方面,以环卫提质为契机,加强街路清扫保洁,以“道牙无尘、路无杂物、设施整洁、路见本色”为标准,实施洗城刷街,增加湿式作业频次,努力打造东北最干净城市。在口袋公园建设上,将力争做到第一批500座口袋公园要在7月底前全部完成,第二批500座8月底前完成。在背街小巷微更新上,将确保按期完工,并明确迁改方案,有序推进管网迁改施工。在市容治理上,科技赋能、智慧赋能,以整洁有序为目标,不断深化市容“十乱”治理,继续强化“用脚步丈量城市执法队员徒步巡街”活动,开展“沈阳好店铺”和人脸识别场景应用,全力整治露天烧烤、河边侵绿毁绿行为……
“下半年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发扬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的‘沈阳城管’精神,把干事担事、善作善成作为职责所在、情怀所在、价值所在,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提高城市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全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勇当先锋。”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最后对记者说。
沈阳新闻2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