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竞技展风采 垃圾分类在钢城蔚然成风
“奶盒放到可回收垃圾里。”“裹着胶布的快递盒需要把胶布撕掉,才算可回收物。”一直以来,钢城市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垃圾分类志愿者。近日,钢城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张乾经过市级、省级的激烈角逐,联手省内4名优秀个人组成山东代表队,走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大赛总决赛的舞台,与来自全国的29支代表队同台竞技,最终取得并列第10名的好成绩,荣获“全国垃圾分类榜样团队”称号。
张乾(左二)与队友庆祝比赛取得好成绩
像张乾一样,在生活中争做垃圾分类“践行者”、美好城市建设“推动者”的市民比比皆是。区城管局多措并举,使垃圾分类成为市民举手投足间的平常小事。
“人一靠近厢房分类口,桶盖会自动抬起,10秒内就可以完成垃圾投放;也可以扫屏幕上的二维码,再投放垃圾。系统可以自动称量投放垃圾的重量,计算积分,积分可用来兑换生活用品。”汶源街道凤凰园小区居民郑秀莲对新安装的垃圾分类智能厢房赞不绝口。今年以来,区城管局先后在金鼎北区、金鼎南区、凤凰园、湖滨园等9个小区的20个点位安装垃圾分类智能厢房,通过信息化手段,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搭建生活垃圾智能监管系统,同步上线客户端,用智慧化提升垃圾分类的监控和管理水平。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区城管局从完善组织领导、推动制度建设、立足长效机制、提升规范管理着手,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引领、政府推动、外包带动、全面发动、全民互动的“一领四动”工作模式,打造全方位推动、全社会参与、全链条闭环、全要素监管的工作模式,高质量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分类体系,努力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
花式宣传垃圾分类,引领市民品质生活新时尚。区城管局通过“三入三进”(入学校、入机关、入企业,进小区、进楼道、进家门)的方式,实现滚动式、全覆盖、无缝隙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持续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互动宣传活动,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截至目前,累计报送媒体报道1700余篇,印制《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明白纸》5万余张、《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近4万册、垃圾分类笔记本1500本,35所中小学参与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累计授课30余次。
为将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区城管局致力于探索垃圾分类的“钢城模式”。“这是可回收垃圾,这是厨余垃圾……用垃圾袋分好,下楼的时候顺便就刷卡投放了。”其他人眼中的“麻烦事”,早已成为钢城人生活中的“寻常事”。
从“保姆式”上门收取到主动前往投放点投放,看似省去了“上门收集”一个小环节,却是百姓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迈出的一大步。艾山街道陈家庄社区打造软硬件垃圾分类平台,垃圾分类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里辛街道茶峪子社区不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单位融合机制、人力资源融合机制、应急处置机制、骨干带头机制”,蹚出了一条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新路径;金鼎小区将垃圾分类工作与“物业革命”相结合,成功打造出“政府引导、物业为主、市场参与、宣教推动、执法跟进”的“物业+”垃圾分类模式……钢城垃圾分类迈出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脚步,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据了解,全区80%的道路完成撤桶,共撤桶857个。建设四分类厢房42座、垃圾分类收集亭524个,安装智能回收设备12套,累计投放垃圾分类收集桶1.6万个,发放入户桶10万余套。2020年,投资120万元安装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日处理厨余垃圾2吨。大件垃圾处理设备于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年处理约6000吨。配备定时定点督导员296名,厨余垃圾日平均收集量稳定在26吨左右。
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区城管局以“绣花”功夫不断打造垃圾分类升级版,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下一步,将继续探索智能化管理模式,并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绿地公园,打造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借鉴现有典型模式,通过模范点位带动全面提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书写垃圾分类新时尚的钢城答卷。
新黄河新闻202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