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建筑垃圾:专项整治不停歇,持续发力不松劲
2022年底以来,我市开展工程渣土处置专项整治行动,按照“集中整治、从严执法、长效落实”的原则,严查“跑冒洒漏”、带泥上路和擅自倾倒违法违规处置等行为,全力打造工程渣土处置领域专项治理温岭样板。在首期省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推广应用与设备对接情况晾晒中,我市电子联单运行量居全省首位。
6月下旬,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8部门联合发文,出台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工程渣土处置领域常态化监管机制、运行管理省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等工作的意见,阶段性专项行动升级为常态化整治行动。我市将行动再发力,持之以恒抓长效,进一步规范工程渣土处置各环节从业、监管和执法等行为,打造更加风清气正的行业发展环境和更加美丽宜居的城乡人居环境。
一是顶层设计更完善。率先制定《温岭市“建筑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规范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审批流程;率先编制《建筑垃圾处置专项规划》,将建筑垃圾消纳场、资源化利用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率先制定《建筑垃圾执法指引》,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效率,严厉打击跨区域违规处置现象。
二是责任链条更严密。组织环境整治中心、住建局、环保局、农水局、城发集团等单位,召开建筑垃圾处置监管及相关违法处置会商会,强化部门协同配合,进一步规范建筑垃圾监管和执法工作,优化建筑垃圾处置许可申报和处置证审批、水保方案审批办理流程,压缩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限。
三是问题整改更全面。对辖区内工程渣土处置的源头、中端、末端等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进行全面摸排,及时发现行业性突出问题,并按照边整治边整改的原则,建立问题清单,剖析原因并制订整改清单,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期限和责任人等。截至目前,全市排摸在建项目200余处、运输车辆900余辆、消纳场所2处、资源化利用项目2处,累计发现不规范行为26个,均已责令整改。
四是违法打击更严厉。借势借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充分发挥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优势,加强工程渣土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的日常巡查和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跨区域违规处置现象。今年以来,已开展工程渣土处置领域联合执法21次,立案查处建筑垃圾相关案件80件,罚处金额31万元。
五是综合利用更高效。全面梳理、全域统筹土地整治、覆绿改造、农田复耕、建设用地填土、施工回填等项目,实现消纳场所扩容增量、工程渣土“自产自消”。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力度,鼓励交旅、城发等国有平台加强研发工程渣土在制砖、综合用土、道路垫层等领域的再生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双提升。6月上旬,组织发改、自规、住建、农水、环保、箬横镇等单位赴椒江、温州对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的建设、工艺、运行管理等情况开展考察调研,进一步提升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率。
六是线上监管更智慧。推广运用省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工程固废在线”场景,全面实行“电子联单”式管理,打造智慧监管系统闭环管理模式。目前,该平台已注册温岭清运企业38家、施工单位70家、处置企业2家,绑定在建项目46个,运输车辆718辆,驾驶员信息627人次。全市已创建“电子联单”25000余条,处置工程渣土83万吨,解决企业账号注册、系统登录、信息维护等问题20余个。
温岭市人民政府 202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