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促发展 创新实干求突破——河南省总工会创新工会工作服务职工群众综述
近年来,河南省总工会着力服务全省工作大局,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立业,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深入推进“两个普遍”,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办好服务职工的“贴心事”,不断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
注入经济平稳发展新动力
“工会的一次培训改变了我的命运。”面对台下几十名参加免费就业培训的下岗职工,如今已是郑州新时代家政服务部负责人的王利讲起自己的再就业故事,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省总工会持续深入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千万职工大培训”“千万职工大献策”“千万职工大练兵”“千万职工大竞赛”活动。围绕先进制造业大省和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术比武活动,每年持续举办120个以上省级工种职业技能竞赛,覆盖近40个行业系统,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广阔平台。持续在1000个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以“比工程质量、比工程进度、比安全施工、比文明施工、比技术创新、创和谐团队”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在全省1000家企业开展以“比管理创新、比技术进步、比岗位建功、降能耗、降排放”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减排竞赛活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发明创造活动,坚持联合科技等部门,每年评选表彰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优秀职工技术创新能手,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活力。扎实推进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发挥劳模、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创建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1680个,完成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成果21615项,为全省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构筑服务职工维权新平台
“现在打工,感觉日子有奔头,幸福指数很高。”当了19年保安的陈传军说。工会在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中下了大功夫,如督促加强劳动监察方面的工作,维护好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避免民生政策“最后一公里”难落实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面对近年来劳动争议多发、劳动报酬矛盾集中的现状,省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寻找解决问题。目前,全省19.6万家企业建立起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制率达89.9%,覆盖职工1580万人。
全省工会把职工维权工作作为社会治理和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职工代表工作“十项制度”,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全省18.7万家已建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职代会制度,18.5万家建立了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分别达93.5%、92.1%;全面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建立劳动违法典型案件上报制度,配合全总实施重大典型劳动违法案件曝光和公开谴责制度,切实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组建率达70%;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四级网络,着力推进“三查三保”,组织开展全省职工安全生产网上点赞评价活动,排查出企业安全生产隐患25万处,整改率96%,并为380万名高危行业职工建立了职业健康档案。
智慧工会线上线下显身手
近日,中原油田职工帮扶中心盟城小区服务站的便民服务大厅里,气氛火热:居民们围着工会服务人员,询问办理残疾人证、申请大病救助金等事项,大厅内的“工会服务”窗口格外醒目。“工会服务站开到了家门口,有了互联网+办事方便了许多。”居民们赞不绝口,实现了由“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到“工会主动找困难职工”的转变。
为打通全省工会组织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河南省总工会提出强化工会信息化建设,推出了“互联网+”服务新模式,即河南职工网与工会会员卡。今年4月河南职工网正式开通,仅三个月时间网站点击量就突破了30万人次,已录入会员信息300多万人,办卡54万张,已有2842个商家与工会签约服务职工优惠。如今,“一网一卡”平台已成为全方位的职工服务平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大卫说:“河南职工网·工会会员卡”职工服务平台,是为广大职工提供多元化、普惠制、便捷化服务的一次有益探索。
近年来,全省工会帮扶工作逐步实现常态化、长效化。今年年初以来,连续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维权月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检查各类用人单位2.3万家,为8.5万名职工支付工资及赔偿金5.1亿元,其中为7.9万名农民工支付工资及赔偿金4.7亿元。扎实做好工会促进就业工作,在工会就业援助月系列活动中,共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1.8万人次,开展技能培训3.9万人次,成功介绍就业4.2万人次。今年双节期间,全省各级工会共筹集送温暖慰问款物1.95亿元,走访企业8149家,慰问困难职工33万户,慰问困难农民工4.9万人。目前,已建立县级以上帮扶中心174个,基层工会帮扶工作站2986个;2014年共发放帮扶款物近1.7亿元,帮扶困难职工60多万人次。
中国职工教育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