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同向发力构建“内外循环”的和谐劳动关系生态体系
近年来,大安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行先试,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突出以协商协调为主基调,推行以企业调解、协商、培育“内循环”和地方支持、服务、保障“外循环”同向发力的和谐劳动关系生态体系。
打造企业调解、协商、培育“内循环”生态。打造培育形成“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的和谐理念。突出企业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通过“和谐同行”企业培育,金牌调解组织创建,发挥企业工会组织调和作用,在企业内部探索建立劳动纠纷调解员队伍培育“企业和事佬”,形成了“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的和谐氛围。形成自贡燃气“党建+服务”、威鹏电缆“五心理念”、自贡方特“家园文化”等和谐劳动关系模式。夯实企业党建、工会、劳动关系协商调解,加强集体协商与民主管理,积极打造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引导企业和职工通过协商和解方式化解劳动纠纷。规上企业工会建会率达100%,前置性化解矛盾纠纷32起。实施和谐企业培育行动。结合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点对点”培育出自贡燃气公司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威鹏电缆省级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大安区民营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省金牌协调劳动关系社会组织,打造圣美医卫、德明锅炉、沃纳科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典型。
打造地方支持、服务、保障“外循环”生态。强化党在推动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引领作用。统筹资源获得地方支持。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自贡市大安区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自贡市大安区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重点任务推进表》,明确4项任务11项重点工作23个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压实各方工作责任。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建立“1+15+N”劳动纠纷调处体系,构建起1个区级劳动关系协调服务站,15个镇(街)和N个企业园区村(社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三级劳动关系调处体系,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调解员约800人次,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全覆盖;依托大安区文旅法务中心,联合司法、行政、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打通部门壁垒,以人民调解、集体协商、监察执法、调解仲裁、法律援助等为重点,实现劳动纠纷联动联调联处。开展法治体检62次,法治宣传701次,法律咨询281件,化解劳动纠纷投诉157件。落实政策强化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落实惠企稳岗政策,开展政企结对共建、百名干部驻企、培育和谐企业、劳动纠纷溯源、信访治重化积五大行动,培育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省级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出台惠企激励政策类文件16个,累计协调办结企业问题118个,协助企业融资1.4亿元、授信3.4亿元,协助企业申领惠企政策补贴135万元。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下一步,大安区将继续扛牢基层治理政治责任,根据人社部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黄河流域有关四川试点的任务要求,持续巩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成果,持续加强劳动关系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主动融入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作出大安区贡献。
四川电视台20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