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九江市司法局探索拓展法律服务新途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市司法局主动融入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战略布局,持续探索拓展法律服务新方式、新途径,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九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织牢公共法律服务网
近日,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队伍专业优势,组织行政复议审理和应诉、公证仲裁、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等科室负责人,以及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机构组成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团,走进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城西港园区开展法律服务活动。
14家企业代表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劳动用工、职工管理、工伤认定、房屋租赁、舆情应对、证据固定、商事调解等问题进行了咨询,相关法律服务机构一一解答。这是九江市开展综合性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全面整合市县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逐步搭建实体、网络和热线平台,织牢“纵向到边、横向到底、条块结合、互联互通”的公共法律服务网。推动市县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建立“一站式”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234个,推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不打烊”,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市司法局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中小微民营企业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联动”,为中小微民营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我市建立了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机制,成立20个“法治体检”律师团队,推动全市59家律师事务所与128家商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开启“商会+律所”法律服务合作新机制,选取13名律师作为九江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管委会专家,办理涉案企业刑事合规案件。
推行“减免责”清单制度
为推进柔性执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3月,市司法局组织相关行政执法机关梳理各自领域对当事人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针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给予免罚免强制。
“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免强制有利于经营者理解和接受,有利于鼓励创业和营商,也有利于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九江市共出台两批“免罚清单”,33个部门公布了328个清单事项,今年1月至6月,全市适用不予行政处罚案件85737件,免予罚款3625万元。
日前,九江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减免责”清单制度包括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从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减免责”清单制定应遵循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谁执法、谁编制”的要求,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法定职权,制定公布本主体“减免责”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对于上级行政执法主体已制定的“减免责”清单,下级行政执法主体应明确直接适用。乡镇(街道)的“减免责”清单根据县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减免责”清单汇编制定,做到裁量标准一致、同类事项同等处理。
根据规定,九江市各行政执法部门要把落实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工作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裁量权等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统筹推进。同时,要强化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准确理解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适用情形,统一执法尺度和标准,严格执行法治审核、集体讨论等执法程序规定,对实行清单的案件严格把关,实现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升,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行政复议助企纾困
“感谢行政复议机关保护了我们企业的合法权益。”近日,庐山市某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庐山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人员说道。
我市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争议主渠道作用,2022年全市两级行政复议机关新收行政复议案件656件,受理534件,行政复议案件数持续超过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深入开展“行政复议进园区、商会、企业”专项法律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行政复议进园区74次、进商会43次、进企业345次,设置联系点55个,建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8个,发放宣传资料15540份,召开座谈会46次,成功化解涉企纠纷4件,纠错5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787.43万元,极大地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我市持续加大监督纠错力度,所有行政争议进入行政复议程序后,被复议行政机关必须立即启动对涉案行政行为合法性、合理性的检查程序,行政行为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被复议行政机关应当先行主动纠正,让行政自纠挺在行政复议之前,提高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率。复议机关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坚决“零容忍”,做到应纠尽纠,绝不姑息迁就。
九江日报202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