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华宁:五“新”做加法,精准提升离退休干部幸福感
近年来,云南玉溪市华宁县以精准服务提升离退休干部幸福感为工作出发点,着力在探索退休干部精准服务新模式,建立离休干部精准服务新体系,打造老干部精准服务新平台,夯实老干部精准服务新基石,增强老干部精准服务新动能五个方面做加法,不断将“精准化”服务引向深入。
扩大服务范围,探索退休干部精准服务新模式。今年以来,华宁县顺应老干部群体结构变化,着眼于增强干部退休仪式感、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改变上任时热热闹闹,退休时冷冷清清现状,服务管理逐步向退休干部延伸。出台《关于全面推行干部荣誉退休制度的通知》,要求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在干部退休时普遍“开展一次退休前谈话、举行一次荣退仪式、送上一本乐龄生活指南、开展一次家访、组织一次体检、拍摄一张合影、准备一份有意义‘暖心包’、递上一封志愿服务倡议书”的“八个一”干部荣誉退休活动,帮助老干部尽快适应退休生活,增强退休干部职工的荣誉感、使命感、获得感、幸福感。截止目前全县各级各单位已为20余名退休干部举办了荣退仪式。
细化服务内容,建立离休干部精准服务新体系。针对全县离休干部普遍进入“高龄、高发病期”的实际,紧紧围绕新时期离休干部的特点、盼点,积极回应离休干部对服务管理的新需求、新期待,建立离休干部“1+3”精准服务方案。即,1名离休干部每季度由1名单位在职领导联系问候1次,1名老干部工作者上门看望1次,1名医护人员上门巡诊1次。把联系问候与思想政治引领相结合,与通报工作情况相结合,与了解离休干部生活和家庭情况相结合,及时听取离休干部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为离休干部排忧解难。
延伸服务触角,打造老干部精准服务新平台。准确把握老干部文化娱乐需求,搭建文化养老平台。在老干部活动中心设立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舞蹈排练室、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老年大学常年开设声乐、电子琴、月琴、舞蹈、书法、花灯、太极拳(剑)、柔力球等专业课,满足广大老同志学习、娱乐需求,引导老干部科学健身、文化养老、延年益寿。把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实践、娱乐活动结合起来,丰富老干部的精神需求。老干部书法班、诗书画学会适时组织书法、诗词作品到党群服务中心、广场、社区进行展示,为群众赠写对联;老年大学组织学员创作编排富有时代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入农村社区、校园、广场、扶贫攻坚一线开展文艺演出;县老体协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竞技比赛,不断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破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困境,积极创办“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计划用2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全覆盖。
完善服务数据,夯实老干部精准服务新基石。以加强离退休干部信息化建设切入点,依托“金色云岭”——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工作管理系统,在现有离退休干部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单位采集、节日慰问和“敲门行动”等方式,不断采集完善543名离退休干部的居住情况、婚姻情况、家属情况、子女信息、身体状况、特长爱好、性格特征等信息。分门别类统计生活不能自理、癌症患者、家庭困难、孤寡独居老人等离退休人员,利用电话或上门形式,针对不同人群,摸清真实需求,建立需求清单,及时掌握动态,实行离退休干部基本信息动态化管理,为精准化服务提供基础支撑。
锻造服务队伍,增强老干部精准服务新动能。树牢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工作理念,以打造“讲政治、重感情、业务精、作风好”老干部工作队伍为目标,通过自学、每月固定学习领学、组工讲坛,参加省市业务培训、比学赶超活动等方式,拓宽工作视野,锤炼过硬作风,提高业务水平,努力成为老干部工作的行家里手;强化服务意识,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责任感,敬爱致恭地做好服务工作,提升精准服务水平,着力做到思想引领精准,待遇落实精准,服务保障精准,带着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满腔热忱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家网20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