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18年信息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省**市工信局

题目:2018年工信工作信息第47期

资料提供时间:2018-12-21

目录

更多

油贱未必伤“新” 新能源产业发展动力澎湃 文章下载

油贱未必伤“新” 新能源产业发展动力澎湃

上周五,欧佩克年度会议落下帷幕,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最终达成了减产协议。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从最高的86美元,一口气跌到50多美元,跌去了三分之一。在这个背景下, 有观点认为“油贱伤新”,不利于能源创新。这种说法在业界引起了广泛讨论。不过,从A股新能源板块近期表现相对强势。在油价处于相对低位,政策利好不断的情况下,新能源行业业绩能否因此改善?还能支撑A股相关板块走多远?

油价低迷欧佩克减产应对

12月7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协议,决定从2019年1月开始日均减产原油120万桶,初步设定期限为6个月。

欧佩克减产保价最大的原因是近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在几个月前,多家主要石油交易商还在预测国际油价将重返每桶100美元以上,但在10月之后到11月底国际油价出现了全面逆转,并暴跌到了每桶50美元。11月30日纽约期油每桶跌到50.31美元,布伦特期油每桶跌到了58.46美元,11月份这两种石油价格都累计下跌24%以上。如果以10月初纽约期油每桶76.9美元来计算,则下跌的幅度达到33%以上;布伦特期油从10月份高位的每桶86美元,急挫至11月30日的58.46美元,下跌的幅度超过了33%以上。

分析认为,造成这次国际油价暴跌的主要是石油供求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比如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产油国的11月石油产量,市场估计将超过每日1100万桶,创历史新高;美国上个月对伊朗石油出口实施制裁,但最后美国却又意外地给予中国、印度等8个伊朗石油主要买家长达180日豁免期。当然,最为重要的还应该是美国页岩油的崛起。今年9月份美国页岩油每天产油量达破纪录的1165万桶,远超同期的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产量。11月20日当周,大户的原油期货净长仓减少15%,降至2016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

不过,在此次减产协议达成消息传出以后,国际油价应声上涨。12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19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12美元,收于每桶52.61美元,涨幅为2.18%。2019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61美元,收于每桶61.67美元,涨幅为2.68%。

股价坚挺新能源板块稳定

在国际油价低迷的背景下,有观点认为,“油贱伤新”,将不利于能源创新,对新能源行业有负面影响。不过就资本市场来看,新能源概念股股价坚挺,板块走势稳定。

从板块走势方面看,新能源指数11月涨幅为9.19%,截至12月7日,本月以来的涨幅为1.56%;新能源汽车指数11月的涨幅为5.91%,截至12月7日,本月以来的涨幅为1.73%;锂电池指数11月涨幅为8.09%,截至12月7日,本月以来的涨幅为1.85%;风电指数11月的涨幅为6.0%,截至12月7日,本月涨幅为1.86%。同期沪指的涨幅为-0.56%,截至12月7日以来的涨幅为0.68%。综合来看,以上几个指数11月以来的数据均跑赢大盘,且领先幅度较大。

从行业数据来看,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受多重因素影响,汽车产销大幅下滑,行业表现低迷,10月汽车销量同比下滑超过一成。新能源汽车销售则是这边风景独好,据中汽协统计,10月新能源汽车总销售约12.12万辆,同比增长55.4%,环比增长20%。其中,纯电动车10月总销售9.4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2.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26%,92.6%。其中纯电动车相比上期数据,销售情况有明显增强。

从个股方面看,新能源概念龙头股11月以来走势也比较抢眼。阳光电源11月涨幅高达43.08%,12月以来的涨幅也已经超过15%;比亚迪11月上涨21.82%;新宙邦11月上涨13.10%;宁德时代11月涨幅分为7.42%……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虽然国际油价大跌,但是对新能源行业的影响极为有限。

新能源产业发展动力澎湃

虽然油价进入下行空间,但是在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政策利好不断加持的情况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动力仍然澎湃。

首先,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加速自身能源改革和能源转型力度。然而,随着新能源产业技术的逐步成熟和需求的增长,全球新能源产业技术扩散也逐步加快。技术扩散带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加入到新能源产业链中。“蛋糕”做大了,产业链各环节成本和利润水平大幅降低,新能源产业发展、整合力度必然加快。

其次,之前我国能源领域主要矛盾是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政府推动绿色发展,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强烈,对新能源需求持续增加;产业不断升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此外,我国已作出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承诺,并制定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20%的战略目标,这些指标的设置将敦促政府发展新能源,将极大促进新能源消费利用。

招商证券近期发布的新能源行业2019年度投资策略显示,从总体来看,2019年特别是下半年,新能源板块基本面走势会显著好于2018年。就具体行业而言,新能源汽车中游的盈利能力有望在2019年年中见底,光伏行业分化和集中度将显著提高,伴随风电交货周期的开始,后续企业盈利能力有望企稳。

通信信息报2018-12-13

 

 

吴中胥口镇:解读一个“工业重镇”的“发展密码” 文章下载

吴中胥口镇:解读一个“工业重镇”的“发展密码”

翻开苏州吴中区胥口镇的地图,一幅秀美山水图跃然纸上:这个地处太湖一级保护区的小镇,镇域面积仅有37.8平方公里,是吴中区面积最小的镇,她背倚灵岩山,胥江穿镇而过,素有“太湖明珠”的美誉。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发展空间有限、资源紧缺、生态保护任务繁重等问题,胥口镇抓好保护和发展“双面绣”,乡镇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各类政策、资源向优质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倾斜,全镇民营经济发展一日千里。

据统计,目前胥口镇1400多家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2%。今年,全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5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02亿元、新兴产业产值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6.6%、7.2%、3.45%。

砥砺奋进催生 行业“小巨人”

走进苏州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仿佛进入了一个链条的大世界:小到自行车链条,大到立体停车库、扶梯链条、汽车发动机链条,甚至高速舰船发动机链条,令人大开眼界。

“尽管我们已经研发出几千个品种的产品,在全国链条行业中名列前茅,但企业发展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层面。公司未来的发力点不是扩大产量,而是在技术方面做精做强,实现企业内部的提升改造。”公司董事长黄伟达说,在做好现有链条、轴承的基础上,环球公司将向新材料和相关领域进行扩展。近两年来已投入近9000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并已经开始着手引进乌克兰专利技术,持续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环球前身是苏州链条总厂,是一家有着近50年历史的以传动为核心集链条、轴承、特种钢材等多元化产品的专业制造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环球公司遭遇重大经营危机,黄伟达却抢抓设备价格低的机遇,一举投入3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革升级设备。2014年,环球公司再次将目光投向技术行业,并购了新豪轴承公司,并拿下“国家级技术中心”称号。

环球公司正是苏州乡镇企业从“小乱散”向“高大上”涅槃重生的代表。作为吴中区工业重镇,本土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胥口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许多细分领域,很多像环球这样的民企瞄准单一领域进行技术创新,一跃成为该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包括环球公司在内,胥口镇诞生了一批行业“小巨人”和领军企业。苏驼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有线、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及新能源电力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三大运营商等企业的重点供应商。今年10月,在胥口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公司和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共建光模块研究院,前瞻性布局行业尖端技术。

“要想在行业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投入更多研发,打破技术壁垒和商业壁垒。传统的产品技术含量低,我们看到,通信行业正处于5G爆发式增长的前期,未来对‘光模块’的需要非常大。”苏驼公司董事长秘书张怡介绍,“光模块”是苏驼目前的重点研发项目,推动公司实现战略转型。

产学研合作加速推进

以创新抢占发展先机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不加速转型升级,很快就会遇到瓶颈。对此,胥口镇党委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地处太湖生态保护红线区,发展空间有限,同时开发强度也日趋饱和。要破解这些发展难题,必须向创新要效益,以思想观念的再解放推动改革开放的再启程。”胥口镇党委书记陆建明说。

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2004年,从事成套高速易拉盖、易拉罐生产设备的设计、生产、装配及相关精密模具的研发、加工制造。斯莱克6名核心技术人员花费一年的时间,自主研发了“高速数码印罐设备”,并于2017年12月正式发布亮相,这台设备为目前世界首台商用高速数码印罐机,它利用数字喷印技术实现工业生产环境下的高速个性化印刷,真正实现小批量、定制化、一罐一图等个性化特点。

如今的斯莱克已然成为全球仅有的四家具备高速易拉盖、易拉罐生产设备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安旭在今年入选了国家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是吴中区首位获此殊荣的科技企业家。

在胥口,斯莱克不是个例,民营企业加快自我革新,不断以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而企业主动转型,政府也主动“添力”。近年来,胥口镇党委、政府紧抓院地共建,推动产学研合作,为民营企业和科研院所“做媒”,让民营企业享受依靠自己“够不到”的资源,破解发展难题。

今年,胥口镇政府成功举办胥口镇-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院地合作对接交流会并签订院地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政府平台孵化器的政策优势,为中科院宁波所提供政策信息、交流渠道等及时有效支持。宁波所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学术、人才优势,为胥口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在政府主导的“院地”合作的整体氛围下,胥口本地众多民营企业也纷纷与高校开展了深入合作。环球公司与乌克兰研究院、斯莱克与清华大学、瑞德恩光能科技与复旦大学以及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与同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之间均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不仅是胥口企业发展推陈出新的关键,也是实现胥口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扶上马再送一程”

全力提升服务企业力度

“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11月1日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让胥口的企业家们备受鼓舞。

全镇现有正常运营的民营工业企业近1300家,2017年注册民资27.33亿元,2018年预计增至37亿元;2017年和2018年两年,全镇共出让工业地块6幅,其中5幅地块供给了民营企业,1幅地块供给了村经济合作社……数据背后,显示出胥口镇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目前胥口镇政府正研究出台《胥口镇关于促进创新转型发展的政策意见》,对符合产业导向、单位产出高、具有成长性的企业、项目、人才,加强政策扶持。

“民资民企是胥口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现在的政策、资源、服务基本上都向民营企业倾斜。”胥口镇党委副书记王雪峰表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载体的支撑,胥口目前正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定位明确、配套设施完善的产业园,引进科技企业、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地、满足人才生活配套需求。

在重点项目培植方面,从今年1月至11月,胥口镇累计完成18个区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4.6亿元。包括启动总投资2.5亿元的中科苏驼光通信研究院项目,推动环球集团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落地服务工作,做好斯莱克国家“千人计划”申报和后续服务工作等等。胥口镇政府还致力服务重点企业,主动对接斯莱克、日立电线、爱而泰可等一批企业增资扩产项目,鼓励引导、主动协调,全力推进环球、弗莱恩、昆仑绿建等企业的主板上市。

近两年来,胥口镇把解放思想、抓抢机遇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把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今后,胥口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以更清的发展定位、更高的产业层次、更优的空间布局推动胥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盛 峥 陆洁晴 潘朝晖

新华日报2018-12-21

 

 

重庆:两江新区布局数字化产业 建设创新生态系统 文章下载

重庆:两江新区布局数字化产业 建设创新生态系统

11月底,零壹空间进行了OS-M运载火箭姿控动力系统鉴定量级力学环境试验。

最终,所有试验均正常完成,试验后产品外观和性能检查正常。试验结果表明,姿控动力系统通过了鉴定量级力学环境试验考核,能够适应OS-M运载火箭全寿命周期力学环境条件。

此次试验的成果,为明年年初零壹空间首飞的OS-M运载火箭打下重要技术基础。

自主创新

是零壹空间火箭能成功发射的关键

OS-M运载火箭,为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运载火箭,是零壹空间OS-M系列运载火箭的首型产品。据了解,这款火箭是一款入轨级火箭,能够搭载小型卫星进入轨道。所以,它的试飞将是明年零壹空间的重点工作。

“根据时间判断,如果OS-M首飞成功,零壹空间也会成为第一家成功发射入轨火箭的民营航天企业。”零壹空间工作人员表示。

对零壹空间来说,成为“第一”,已不是第一次。早在成立之时,它便是国内第一家民营航天公司。今年5月17日,零壹空间OS-X系列首型火箭“重庆两江之星”成功发射,成为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

零壹空间能够有此成绩,创新是关键。据了解,其火箭X系列火箭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燃气舵及其测力系统等,均是自主研发完成。

以X系列火箭发动机举例,该发动机于去年12月完成整机联合试车,是国内首台商业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当时试车现场,一位发动机老专家以“三个之最”给予其总结。

第一最:从项目启动到发动机联合试车仅用了9个月,周期之短创中国航天史上之最;第二最:采用精简研发团队及试验队配置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人员之少创航天史上之最;第三最:将火箭上电气核心产品综控系统的重量缩减至传统产品十分之一,集成度之高创航天史上之最。

布局数字化产业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零壹空间的成功,对两江新区的航天产业而言,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两江新区方面认为,零壹空间体现了科技创新给这个年轻的国家级新区带来积极推动力,也是两江新区迈向高质量发展极具符号意义的一个标志。

事实上,自成立以来,两江新区便围绕国务院赋予的“长江上游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同时充分发挥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中新示范项目核心区、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三区叠加的战略和制度优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数字化产业,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棋。

今年1月21日,全市最大的数字经济聚集区——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整个园区将分两期,分别建设照母山、水土、龙兴三大片区。仅在开园当天,便有34个数字经济项目落户,总投资183.18亿元。

预计到2020年,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500亿元,入驻企业达到3000家,同时引进和培育30家龙头企业,进一步助力重庆打造现代化产业高地。

两江新区方面看来,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是创新的“集中地”,还能与自身的产业体系,尤其是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效果也很明显。截至目前,两江新区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0%,占工业产值比重达40%,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三大支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态势非常明显。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今年10月,重庆万国半导体成功生产出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元测试片,成功弥补了新区在芯片行业的空白。数据显示,今年,两江新区电子信息全行业完成产值774亿元、增长19.4%。其中,集成电路营收增长106%,液晶显示屏、智能硬件、智能手机产值分别增长38.2%、59%和3.3倍。

“下一步,两江新区还将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两江新区将投入100亿元,引进和培育10家以上大数据智能化龙头企业,建成5个数字化工厂、40个数字化车间以及400个智能生产单元,智能产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形成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智能产业体系,建成国内一流的智能产业集聚区、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

全面建设

创新生态系统

对如今的两江新区而言,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此,两江新区在积极打造一个“循环”,让创新保持持续性、长久性。

顶层设计,是这个“循环”的基础和支撑。去年8月,两江新区正式出台四个“黄金10条”招商引资新政策,其中就包括《重庆两江新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办法》。除此之外,两江新区出台了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包括《重庆两江新区促进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试行)》《重庆两江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政策(试行)实施细则》《重庆两江新区促进知识产权发展办法》《重庆两江科技创新专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

“这些政策将促进两江新区紧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进一步加强关键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贡献力量。”上述负责人如此表示。

另一方面,两江新区还在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政务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从多角度、多领域出发,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以科技金融为例,2017年,两江新区科技信用贷、科技创业贷、助保贷、科技担保贷等四种科技金融产品,累计为268家科技型企业提供债权融资服务,授信贷款金额10.5亿元。

以此为基础,两江新区初步建成了“产业扶持+债权融资+股权投资+改制上市”的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也是重点领域之一。目前,两江新区已引入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庆代表处、重庆市专利云平台等10余个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并启动了知识产权国家试点园区建设工作。

数据显示,2017年,两江新区专利申请量达到3757件,专利授权256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较上年增长33%,比全市高4.75件。

据了解,两江新区计划从完善人才发展体系、优化科创生态环境、健全创新平台体系、构建梯队培育体系等多方面继续发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重庆日报2018-12-21

 

 

长沙县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文章下载

长沙县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编者按:4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有县无城、封闭落后的农业县。经历40年改革开放,这里成为中国中部崛起高地: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四年领跑中西部,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县城。红网时刻推出“探寻‘中西部第一县’40年高质量发展路径”系列报道,走近敢为天下先的长沙县,见证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解析长沙县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路径。今天为您推出系列报道之二《从一柱擎天到一树繁花 | 长沙县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经济产业一树繁花,新旧动能迭代转换,长沙县在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上已成为一只值得解剖的麻雀。

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从“一柱擎天”到“三驾马车”,从“三大支柱”到“全面开花”,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型产业崛起,特别是新科技、新产品、新模式成为长沙县经济驱动的新竞技场。

产业转型升级华丽转身的背后,是经济增长战略支撑点的悄然转变。用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的话说,“长沙县在新旧动能转换上最大的坚守就是稳中求变,也就是方向不变,方法一直在变;蓝图不变,重点一直在变。”

一根柱子支不起“琼楼玉宇”,多根支柱才能撑起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工业强县的长沙县,能否用二产的强大带动一三产业的全产业发展?长期以来,长沙县一方面跳出传统产业看工业,持续推动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跳出工业看全产业,充分运用“闲棋冷子”,布局区块链、新能源、农业+旅游等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

“通过深入研判国内外市场变化和产业兴替带来的战略机遇,我们或大力扶持,或提前布局,或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超前下好先手棋是我们抓住战略机遇的一个法宝。”曾超群说。

蝶变回望:演绎春天的故事 创造“一柱擎天”

长沙县的蝶变从“春天的故事”开启,走的是一条“求稳求全求新”的“三求”路径。

具有两千多年轨迹的长沙县,拥有灿烂的历史,却长期处于“有县无城”的尴尬境地。“50亩地一个圈,72家房客挤破天。”说的就是长沙县委、县政府及所属机构共70多个单位,都紧巴巴地“寄居”在长沙开福区潘家坪一带。

1992年春节的脚步来得特别快,几乎不见雨雪,路边的小草已经泛出一片新绿,湘江两岸一阵阵软软细细的和风吹过,那是春的来临。人们敏锐地感觉到,有一种气息在悄悄传递。3月6日至9日召开的长沙县人大第十一届三次全会,几乎天天艳阳高照,春意盎然。代表们竞相传播着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精神,更激起了长沙县改革先行者们创新进取的无限斗志。

当年4月,长沙县掀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一种观点是先造城,另一种观点则是先兴业。最终“先治坡,后置窝”成为共识,这一共识也形成了“先搞开发区,后建新县城”的决策。

望新乡,是星沙的“前身”。放眼望去,望新乡虽满目荒芜,但是地理位置好,尤其是离长沙市区很近,107国道和319国道也在附近。一班人一合议,县城和开发区有了“新家”了。

200万元的开发费,从各部门选调40名精干力量,组成了“星沙开发区指挥部”,打下了开发建设的第一根桩。

在长沙县产业发展史上,1994年是值得让人回眸的一年。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湘鸿回忆,这一年,长沙经开区被确定为湖南省级重点开发区,梁稳根带着创业团队在此创立三一重工进军工程机械,园区实现工业产值零的突破。

一块沃土必能催开繁花似锦,产业集聚,既是相互竞争,也是彼此孵化。随后,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引进与落户,长沙县由此打造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年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23%、全球总量的7.2%,到如今已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之都”。2000年2月,长沙经开区跻身“国家队”。

张湘鸿自豪地告诉记者,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矿难,33名矿工被困在700多米深的地底。历时69天后,矿工被以智利政府为主导、世界各国参援的“多国部队”全部救出,创下了被困地底时间最长、被困深度最深且成功生还的“世界奇迹”。在此次救援中使用的关键设备,就是三一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SCC4000履带起重机,将中国制造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称赞。

行业发展的黄金年代,有太多瞬间值得被记录。在三一集团展览馆内,还珍藏着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7米长臂架泵车,它诞生于1998年,那一年,三一重工凭借拖泵产品做到年收入逾2亿元,在行业站稳了脚跟。员工们更难忘2008年“三一节”上豪奖“金牌员工”的故事,激动眼泪、沉甸巨奖与自信荣耀齐飞,那时,三一已经成为湖南省工程机械行业首家销售过百亿的民营企业。

这一时期,三一重工已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者。这个龙头企业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工程机械配套企业,使长沙县的工程机械产业链不断完善,工程机械已是“一柱擎天”。张湘鸿告诉记者,2011年,三一重工迎来业绩顶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同比增长近五成。这一年,长沙县工程机械产业实现产值915.7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4%,是其余两类产业产值总和的近4倍。

蛰伏布局:转型升级加速度 并驱“三驾马车”

顶峰过后,必有寒冬骤至。这是人类历史的规律、经济发展的规律。历经10多年高速发展后的工程机械行业极速掉头,陷入断崖式下跌。

“2012年至2016年整个行业下滑了75%。”三一集团副总经理、三一重工总裁办主任陈静回忆,那几年,三一重工停止了员工招聘,公司每一笔账目都由董事长亲自过问,漫长的时间里,曾经频繁曝光于镁光灯下的“三一”几乎淡出了所有主流财经媒体的版面。

全球行业寒冬漫漫,长沙县同此凉热。数据显示,2013年,长沙县规模工业企业混凝土机械产量较上年减少6000余台,挖掘机产量减少3000余台,压实机械产量减少近2000台,工业增长速度较2011年骤降了逾两倍。

而就在此时,蛰伏已久的力量正在兴起,长沙县“波浪式接力与循环”的经济脉动讲出了一个发展好故事:从1995年就已经初现雏形的三大产业,他们一直在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升级新鲜血液,也就是今天我们强调的新旧动能转换的变奏曲。

这个蛰伏就是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新兴战略型产业的超前布局,与工程机械形成“三驾马车”。

2011年,作为手机防护玻璃面板行业开创者的蓝思科技入驻长沙经开区,新的厂房就建在曾经的LG曙光旧址上。

2012年9月,一架直升机在长沙经开区上空缓缓升起,机舱内坐着的,是上汽大众的选址团队和经开区招商团成员。三年后,上汽大众长沙工厂建成投产,成为湖南迄今为止引进的最大实业投资项目,“空中选地”的故事流传至今。

二次招商、以商招商大力推进,长沙经开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本地配套,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下游产业紧密衔接,各行业有机配套融合。几年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发展成为园区首个千亿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也不断延伸完善。

蛰伏的力量除了体现高远的视界,还要体现求新的追逐,说到底就是对经济事物趋势与规律的把控能力,这是一种洞悉力与决策力。

近年来,长沙县一方面结合园区“两主一特”产业定位,全力推进智能制造项目引进、落地、建设,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型。

走进博世汽车的生产车间,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收放自如;工人们穿着干干净净,在电脑显示屏前人机对话;庞大的物流系统自动取件、发货……从数据采集、过程控制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业的智造魅力令人惊叹。

“与传统产线相比,工业4.0生产线效率提高30%,质量损失减少30%,换型时间减少30%。”在博世长沙防抱死刹车系统马达装配车间,传统流水线和工业4.0生产线隔着不足2米宽的过道同时运转。这家在长沙扎根14年的企业于两年前进军工业4.0,总经理魏彦介绍,到2020年将完成全厂100多条生产线互联,届时,人、机、物互联的工厂,将会更精准、高效、智能,释放更大能量。

这只是长沙经开区智能制造发展的一个缩影。整个工厂可实现69种产品的混装柔性生产,三一的18号车间被称为“最聪明的工厂”;上汽大众长沙工厂拥有机器人900多台,平均每60秒就能生产一台新车,5种车型共线生产;于今年开工的中国铁建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将为长沙打造下一个百亿级产业……

跳出传统产业看工业。在“中国制造2025”成为经济发展最令人瞩目的注脚的当下,长沙经开区正朝着“智慧园区”奋力前行。截至2017年底,长沙经开区共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家、省级智能制造企业5家、省级智能制造车间1个、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43家。

再下一城:跳出工业抓产业 放眼“全面开花”

产品在升级,思维在转型;转型,源于产业的革命,升级,因为科技的创新。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这是过去几年来长沙县的核心命题。上自长沙县、乃至长沙市主政者,下至企业主,无不心系于此。

“春江水暖鸭先知。”比政府更早感受到转型升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自然是在市场中打拼的企业。一栋被称为三一集团“智慧大脑”的科研办公楼,如今被改造升级为公司“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外开放企业产业链资源以及市场渠道,孵化一批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优质项目和企业;对内产业分工不断细化,通过创新裂变出产业发展新模式和新生态。像三一这样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的故事,正在长沙经开区不断上演。

从2016年起,长沙县又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大幕。“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的新蓝图全面铺开,长沙县的综合实力也随之继续高位进位,城乡品质明显提升。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在区块链底层技术仍欠成熟、场景应用尚未爆发的当下,布局区块链,对于不沿边不靠海的长沙县而言无疑是一着“闲棋冷子”。但在长沙县决策者看来,区块链作为下一代颠覆性技术,将区块链打造成新产业,恰恰孕育着县、区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今年8月,湖南首个区块链产业园——星沙区块链产业园正式开园。长沙县再一次勇立潮头,抢滩区块链产业,先后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举行区块链院士高峰论坛、成立星沙区块链产业园、建设国内首个区块链安全技术检测中心、搭建区块链院士工作站……

同样有此深意的还有今年10月,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大陆集团与长沙经开区签约。站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大陆集团的引进,将成为长沙经开区布局以完整产业链为核心、以智能制造为动力、以创新研发为支撑的汽车产业新生态的新起点。

“作为工业强县的长沙县,如何跳出工业看全产业,在工业更强的基础上融合、均衡发展?”在曾超群看来,每一个看似不经意布下的闲棋冷子,实际上形散神聚,一旦成功,都将成为长沙县未来产业新的增长极。

26年前奠基的长沙经开区已经成为长沙县当之无愧的经济顶梁柱,而两年前正式启动建设的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和黄花综保区的意义也正在凸显。截至目前,临空经济示范区已引进厦门航空、圆通速递等航空服务、物流、高端服务业领域的重大项目29个,黄花综保区内注册企业达276家,今年前10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6.68亿美元,一个新的腾飞窗口已经发力。

今年6月,蓝思科技总投资100亿元的黄花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将利用临空的平台优势布局5G产业链,预计达产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新增税收10亿元。

可以预见,“临空优势+网络无界+产业集聚+生态链”的电子信息新优势极有可能在这里书写新的传奇。

经过几年的调整,长沙县的经济格局由“三驾马车”发展为多元共荣,经济形态由工业产业发展到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壮大了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在黄花镇催生出一座航空新城;浏阳河畔的黄兴镇,长沙会展“航母”已从这里起航,就在前不久的农博会上,这个小镇容纳接待了40万中外客商和市民。

每当霓虹初上,晚霞飞悬,松雅湖这一弯湖水被染成金黄,如梦似幻,流光溢彩。让人们更憧憬的美好图景是,金融、咨询、设计、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服务外包等商务服务业正在这一弯湖水旁风生水起,脉动蓬勃。

从巍峨雄伟的影珠山到十曲九弯的浏阳河,从粉墙青瓦的黄兴故居到庄严肃穆的杨开慧纪念馆,从金井“茶乡小镇”到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长沙县全域旅游已有了大气象。

长沙县握着思想方法的方向盘,踩着动能转换的离合器,操纵着临空经济的升降机,一种纵横驰骋的英姿正昭示着未来的更大崛起!

记者 贺弘联 谭忠欣 李蕙蕙 熊晓宇

红网2018-12-15

 

 

深圳出台23条举措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 文章下载

深圳出台23条举措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

到2022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全国领先,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28%,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4.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

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迈向全球中高端,成为推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5%,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5.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4%。

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跻身世界创新型城市先进行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0%,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1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7%。

日前,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下称《办法》),以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为目标导向,从解决深圳基础科研“痛点”“难点”出发,提出23条举措,进一步强化基础科学研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办法》还明确2022年、2025年、2035年发展目标,提出建立五大体系,实现五大转变。

将基础研究立项权下放至高等院校

《办法》提出,将实施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建立目标型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发现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

根据《办法》,深圳将建立战略咨询工作机制,依托战略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战略咨询;对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全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深圳实施后续科研和成果产业化;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支持基础研究等。

扩大科研自主权,建立融合型科研组织体系,实现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协同突破。对于从事基础科研的机构大多在高等院校和新型研发机构,普遍存在科研自主权不够、缺乏稳定支持的问题。《办法》提出,鼓励科研机构制度创新,建立适应不同科研组织特点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产、学、研、资、介等各类创新主体协作融通,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全过程科技创新生态链;建立基础研究费正常增长机制,采取以事定费、事前资助、基金等多元化支持方式推进基础研究机构建设;下放基础研究立项权,赋予高等院校及科研人员科研选题权,将基础研究立项权下放至高等院校,支持高等院校建设一流学科。

建立突破型实验室体系

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立突破型实验室体系,解决科技基础资源制约。

立足于补齐科技基础短板,《办法》提出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生命、材料、能源、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科学领域为重点,集中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引进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具有稀缺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中心,探索“政府所有、委托运营、开放共享”的运营管理机制。到2022年,力争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加快布局高精尖实验室。优先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实验室落户深圳,积极布局组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科学研究组织形式,高水平建设实施,提升基础源头创新能力,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布局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强深圳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结合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发展需求,布局建设一批深圳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持深圳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国家、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制定深圳市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标准,对现有市级重点实验室进行优化调整,对领跑型、并跑型重点实验室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对长期跟跑型重点实验室重新确定研究方向和任务,对老化僵化重点实验室予以撤、并、转调整。探索组建以学科为核心的创新载体集群,开展重大科学问题联合研究。

支持科技人员潜心基础研究,建立成长型激励体系,打造新时代一流创新人才。沿着科技人才成长路径,建立人才成长若干周期支持机制,《办法》从博士、优秀青年、杰出青年设置了梯度支持项目,设立深圳市博士基础研究启动项目、深圳市优秀青年基础研究项目、深圳市杰出青年基础研究项目。同时,加强顶尖人才支持力度,加大基础研究奖励力度,增加深圳市自然科学奖励名额和奖金,对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要科学发现、重要创新性成就的团队及个人予以重奖。

升级“深港创新圈”计划

《办法》提出,扩大开放合作,建立政府间科技合作体系,配置全球顶尖创新资源。

这意味着,深圳将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基础科研开放合作,统筹运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增强深圳集聚和配置全球基础研究资源的能力,提升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形成政府引导、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链接全球的丰富创新网络。

《办法》提出升级“深港创新圈”计划,推进深港两地基础研究深度合作,允许香港公营科研机构直接申请深港创新圈项目,深圳市财政资金可根据立项合同在香港开支:拓展国际合作联合资助计划,建立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国外知名大学、城市与国际科研组织的科技合作机制,分步拓展国际合作联合资助国别,支持在合作框架下实施重大基础研究联合攻关。

支持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按照“国际前沿、国家战略,重点突破、分步推进,强化合作,区域协同”原则,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发起或深度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杜艳

南方日报2018-12-21

 

 

上海交出2018年智慧城市发展成绩单 文章下载

上海交出2018年智慧城市发展成绩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2018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这是上海连续第四年发布《评估报告》。

经测算,2018年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为105.13,相较去年提升5.6,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指标体系更完善

今年的《评估报告》在指标体系上继续延续了网络就绪度指数、智慧应用指数与发展环境指数等三个一级指标,并通过网络安全状况系数进行修正,具体评估内容较去年进行了优化完善,结合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主要从网络连接的感受度、智慧化应用的渗透度、环境保障的完备性等方面设置了10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

具体来看,网络就绪度指数增速明显,较上一年度提高18.67,体现了上海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构建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

同时,智慧应用指数取得突破,较上一年度提高4.27,增速显著加大,特别体现在生活服务、数字经济、政务服务等方面都有亮点应用。

此外,《评估报告》结合上海市16个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力求体现各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创新成果。综合来看,徐汇、静安、长宁三区名列2018年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前三名。

五方面建设成效显著

信息基础设施能级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上海累计完成千兆光纤接入能力覆盖840万户,全市家庭光纤宽带用户已达612万户,全市家庭宽带用户平均接入带宽达到134M,固定宽带用户感知速率达到28.01Mbps,继续领跑全国。无线城市建设快速发展,4G网络已基本全市覆盖,已经建成5G百站规模试验网。

智慧政务体系正在形成。行政审批事项“只跑一次、一次办成”与全程网上办理成为主流,有关事项“一网通办”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普遍大幅度压缩。上海政府数据服务网已累计开放数据集超过1900多项,涵盖了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道路交通等12个重点领域、11个应用场景。

智慧应用加速普及。医疗领域,上海健康信息网已实现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教育领域,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互动式多媒体教室及教师移动终端设备配备率均已超过80%;交通领域,巴士集团已实现市区浦西有电源资源站亭到站预报全覆盖,全市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库实现信息联网全覆盖,联网信息准确率平均超过90%。上海政府实事项目“市民云”,作为面向市民的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注册用户突破985万,提供了十大类200余项公共服务。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各区积极贯彻上海“四大品牌”建设要求,聚焦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推进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上海已有264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57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智慧城市发展环境继续完善。上海各区都已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均形成区域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规划,并通过财政资金支持智慧城市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引领多渠道、多元化资金推动区域应用服务拓展、产业创新升级。上海各区在生活服务、数字经济、城市治理、绿色发展、政务服务等方面打造了诸多创新应用。

央广网2018-12-18

 

 

南京、苏州率先探索建设“城市大脑” 文章下载

南京、苏州率先探索建设“城市大脑”

打破数据孤岛,发展连接人、设备和服务的“智慧大脑”,成为未来城市的愿景。今天下午,由中国智慧城市论坛主办的2018智慧江苏发展论坛暨智慧城市全国行江苏站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记者从论坛获悉,目前,江苏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达到78.22,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39万亿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二,新一轮智慧江苏建设将突出围绕便民、兴业、行政三大领域展开。

江苏智慧城市样本——-苏州小镇有颗能源“智能芯”

除了会发电的屋顶,还有能发电的玻璃幕墙,这样的“科幻片”生活场景你能想象得到吗?苏州同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已经实现了这种“智慧能源”应用。论坛现场,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副秘书长王永刚介绍的“薄膜太阳能小镇”被视作现代绿色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引进的薄膜太阳能企业,让房顶砖瓦、玻璃幕墙智能地吸收太阳能,再变身“绿色发电站”,通过智慧能源系统,按照区域所需,科学分配清洁能源,打破传统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单向运输模式。

绿色智慧城就是把绿色、智慧的技术集中在一个空间内。王永刚表示,当前以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催生更精细化、更科学的“智慧城市”,以绿色智慧城为例,必将是绿色、节能、新能源和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融合,使得居民可以低成本的获取更好的公共服务。

在江苏,类似同里能源智慧小镇的项目还有很多,智慧城市的概念正渗透江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江苏省工信厅副巡视员常如平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江苏已组织实施了时空信息云、智慧城管、智慧城建、智慧交通、“城市大脑”等一批重大示范工程。目前江苏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达到78.22,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39万亿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二(广东第一)。此外,智慧江苏门户平台已接入政务、民生以及企业服务应用多达150多个,累计建成536家示范智能车间,上云企业数量超过19万家。

让数据流动起来——南京、苏州率先探索建设“城市大脑”

通过共享、交换、开放,让数据融合起来,让数据流动起来,不仅是智慧城市的概念,更体现互联网思维对于社会治理的作用。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智慧城市,要用信息化手段更好的感知社会态势,辅助决策施政。

记者从论坛获悉,今年10月,省政府出台了新一轮智慧江苏建设行动计划,突出“智慧便民、智慧兴业、智慧行政”,深化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应用。下一步,将全面推进实施智慧江苏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包括是政务服务能力优化工程、智慧城市治理创新工程、民生服务均等普惠工程、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工程。此外,还将推动南京、苏州等有条件地区先行探索建设“城市大脑”

以智慧建筑为例,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甄峰表示,目前“大数据采集处理与规划仿真技术平台”正应用在南京河西CBD,在建筑动工前,设计师会参考这一平台数据,对建筑进行仿真设计,并利用可视化技术进行三维搭建,今后的建筑设计将更协调、更精准化。此外,甄峰介绍,南京空气质量综合分析系统、南京城市交通大数据分析系统、建邺区智慧城管监督智慧系统、建邺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等都已落地应用。

“改变以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为指导的城市设计思路,通过计算机、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手段,让人与物的流动和增长符合城市自然的面貌,才是更为合理的城市形态。”甄峰认为,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问题,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智慧的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促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智慧城市——不是简单的“拼盘”,亟待协同创新

“以绿色智慧城为例,它是要每个城市植入一个智芯。”单志广在采访中谈到,当前“智慧城市”成为社会热词,但真正的智慧城市不应该是简单的“拼盘”,某一环节的智能化还不够,应该是系统化的应用,各个环节应注重协调性,他建议,政府应该注重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真正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智慧城市中的生产同样亟待协同性,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在采访中指出,例如在数字车间机器人的应用中,机器人不能是孤立的,要通过大量仿真、虚拟现实等方式把车间实际加工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人、机器以及机器人这三者需要有效互动,并且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更高效的协作,如何把这三者有机融合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谭建荣谈到,未来智慧城市中,最特色的生产场景是人与机器并肩工作,人们不必担心“机器换人”,因为发展智能制造的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将人从简单枯燥的施教工作中解放出来。

大数据的发展,决定着智慧城市的程度。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表示,过去五年的大数据建设普遍是1.0阶段,而即将到来的2.0阶段,数据的意义将不仅仅是把各种物理设备集中在一起,而是跨区域、甚至跨界融合。以精准扶贫为例,王洪添谈到,未来政府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贫困人口的多种致贫原因,根据不同需要制定精准扶贫计划,而不是再简单的给与物资。

记者 王梦然

交汇点2018-12-14

 

 

坪山区:实现治理水平新突破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城区 文章下载

坪山区:实现治理水平新突破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城区

今年2月,由坪山区值班应急与智慧管理指挥中心牵头打造的坪山区智慧管理指挥平台正式上线。

●候选单位 坪山区委宣传部

●案例提要 坪山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网格化”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以“信息化”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两化并驱”路径,用大数据手段治理城市病,让政府服务“活起来”。

●案例评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坪山区重点推动的改革项目,坪山区委区政府与科技巨头企业合作,突出小政府、大数据、云平台等方面优势,探索新路径,努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圳样本。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你还记得什么时候起,出行已经约车制,坐地铁已经习惯扫码,支付已经变为微信和二维码,甚至钱包里已经没有现金?智慧生活时代正在全面开启。

在城市治理管理中,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关键词。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建设,如何落实在日常工作之中,与市民智慧生活联系起来,让市民体会到智慧城市带来的获得感,也是摆在城区治理面前的一个课题。

今年以来,坪山区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上动作频频。与华为、腾讯等行业巨头签订合作协议,落地5G试点、启动“A I+视频”联合实验室等一系列成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俨然成为坪山市民生活中的高频词汇。未来,坪山将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上,继续探索新路径,努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深圳样本”。

创新建设模式,高规格统筹推进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坪山区重点推动的改革项目,坪山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网格化”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以“信息化”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两化并驱”路径,突出小政府、大数据、云平台等方面优势,大刀阔斧进行体制、机制、流程方面的改革创新。

自2009年起,坪山便开启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脚步,是深圳市最早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区域之一,2013年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区。在2016年初,坪山就将“智慧坪山”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区委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规格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为了加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力度,凝聚合力,坪山区还构建了“1+6+N”新型智慧城市指挥运行体系。其中,“1”即区指挥运行中心大厅,“6”即6个街道的指挥运行分中心,“N”即三防、综治、查违、安监、城管等业务部门分中心,预计2018年底前将陆续完成新建、升级任务。

不仅如此,坪山创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确定了“五统一”原则,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网络、统一平台,有利于在项目建设流程体系、项目系统规格参数上统一标准,避免出现数据格式不一致、软硬件接口不统一导致的互通共享难以实现等问题。同时,坪山区还对信息化项目流程进行了三轮优化,极大地提高了项目整体实施效率。

目前,坪山全区统建的基础设施以及资源平台、能力平台和保障平台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入使用,部分项目二期工程已陆续启动前期工作。大数据中心平台已全面接入整合19家市直部门、37个区内单位业务数据,完成136类42万个城市部件的信息采集、确权、上图工作,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率由15%提升至70%以上。时空信息云平台完成全区166平方公里的二维、真三维数据采集和建模工作,为全区各类基于地图的应用系统开发提供了强力支撑,该平台日均访问量突破千次以上。今年11月,坪山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成功入选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优化提升全区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基本实现政府部门对外办事点、文体场馆、医院社康中心、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以及人流量较大的公交站台免费W i-Fi上网全覆盖,并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简化Wi-Fi接入流程,建立微信一键认证平台,免认证期从15天延长到30天。坪山区政府网站位列国家工信部2018年全国区县级政府网站绩效榜单第41名,入选全国区县级政府网站前50强,较之去年前进34位。

拥抱5G时代,发挥后发优势

打造智慧城区,坪山有着后发优势,不仅与头部IP企业合作,更主动拥抱5G时代,率先抢占先机,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助力。

如何将后发优势最大化,引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是有效手段之一。今年7月5日,坪山区政府和通讯行业巨头企业华为牵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多个领域达成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仅仅相隔6个工作日,7月13日,坪山又与互联网巨头腾讯合作,双方将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科技创新、产业促进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城市运行管理“超级大脑”。

与两大科技巨头企业的合作,均聚焦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这背后体现的,是坪山对于智慧城区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华为在智慧城区平台建设上拥有丰富经验,腾讯将多个平台串联、并联,把坪山区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归纳为感知层、平台层及应用层,形成庞大的数据集群。在这两方的帮助下,前端与后台更加给力,智慧城区的建设步伐将明显加快。

更加重要的是,坪山主动拥抱5G时代的到来,今年3月6日,坪山区成为深圳首个行政区5G试点,共同推动辖区基站建设,完善辖区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覆盖。今年8月份,坪山区和深圳移动合作在坪山区开通深圳首个5G基站,在坪山创新广场开通中国电信5G试验网,利用5G网络实现无人机试飞和高频段数据传输……坪山区5G建设推动速度非常快。

当前,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已经把目光聚焦坪山,包括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坪山未来有望围绕新技术的应用,形成一个崭新的产业圈。目前,深圳市在坪山设立总规划面积5.09平方公里的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未来产业集聚区,现已集聚8家第三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的核心企业,建立了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智慧管理治城市病,市民幸福感提升

以信息化大数据手段治理城市病。坪山强调加快建设一流智慧城区,集中推进智慧管理指挥平台、第三代新型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时空信息云平台等核心平台建设,打造“平台互联、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体系。为此,坪山建立了分拨平台、采集软件,打造集民生诉求、巡查上报、事件分拨、业务协同、网格员指挥调度、考核监督、统计分析、决策辅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管理指挥平台,让政府服务“活起来”。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坪山整合了区内公安、学校、专业单位、社会单位等各部门建设的共6560余路视频感知资源,实现了随时调用、实时监控的功能。除了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坪山的政府服务水平也同样有了极大提升。生活在坪山的市民,无论是咨询、投诉还是意见、建议,只需要把自己的问题在“智慧坪山”微信公众号上“@坪山”栏目反映,就可以由智慧管理指挥平台“一站式”处理。

“我昨天在@坪山栏目反映了公园有一些路灯不亮的问题,从问题受理开始,我可以全流程跟踪,实时掌握事件处理情况,一直到路灯修好,案件办结,还有工作人员打电话跟我反馈处理情况。真的没想到坪山的城区智慧化已经做得这么好了,太出乎意料了。”坪山市民陈先生连连发出感慨。

正是坪山区委区政府着力推进民生诉求流程优化,整合民生诉求渠道,打造“集中受理、统一分拨、实时反馈、全程监督”的平台,才让老百姓最真切地体会到智慧型、服务型政府的便捷。

接下来,坪山区将充分利用体制机制和数据资源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力争将坪山打造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城区,为辖区群众营造更为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作者:张一鎏 康园园

南方都市报2018-12-21

 

 

南宁市邕宁区: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下载

南宁市邕宁区: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许强初

邕宁区是南宁市实施重点向南发展战略的重要城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城镇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壮大邕宁经济总量,推动城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全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持“工业树”理念,培植工业树、育护产业林,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提升工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奋力开创邕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邕宁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邕宁区实施“十三五”规划以来,面对工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打造现代临港工业新城,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牢牢抓住工业发展“牛鼻子”,以新兴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因势利导提出培育轨道交通装配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打造三大百亿元产业集群,努力打赢邕宁工业经济发展翻身仗。今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22亿元,增长55.8%,增速高于全市46.2个百分点。

定位精准,新兴产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眼光决定未来,定位决定成败。邕宁区紧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作为城区工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编制了《南宁市邕宁新兴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把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铝精深加工作为园区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围绕园区产业定位,精心策划,超前谋划,先后引进源正新能源、南宁中车、南南铝、上海申龙等一批有重大带动作用、引领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今年1—9月,新兴产业总产值达20.2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42.8%,对城区工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达62.7%。

筑巢引凤,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园区是承载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邕宁区始终坚持“筑巢引凤”的理念,全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在城区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始终保持对园区建设的高强度投入、高速度推进,累计筹措资金189.63亿元,重点推进园区征地、道路、给排水、污水管网、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带动,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日益凸显。项目是产业发展之苗。邕宁区瞄准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牢固树立全产业链思维,精心策划储备项目,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龙头、补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培植工业经济的参天大树,形成拉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林。抓住铝精深加工这个主干,延伸培育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高端铝材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打造三大百亿元产业集群。

服务提升,亲商安商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实行四家班子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制度,成立处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工作服务队,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项目投资建设、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对接服务做好企业进驻各项服务工作。出台了《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邕宁区支持工业和商贸业发展扶持办法》等。

今年,邕宁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虽位居南宁市前列,但目前邕宁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邕宁区产业集聚度不高、工业投资负增长、大企业产能不稳定、订单式企业居多等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工业后续增长存在隐忧。三是隐性壁垒有待破除。四是优惠政策优势不明显,对企业吸引力不强。

高质量发展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辩证地看待工业发展速度问题。今年的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要求各县(区)思想统一、行动有力。需要认识到的是,工业高质量发展并不意味着降低速度,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本要求。

正确处理好发展工业与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邕宁区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将目标放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业总产值上,而是要追求一个更多元、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经济活动来确保更高质量的增长。

正确处理好工业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邕宁区发展工业经济,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园区已初步形成了“六纵三横”的道路交通网络,群众通达市中心更加方便快捷。随着邕宁新兴产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新入驻企业的增多,将为整个城区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和旺盛的区域购买力,有效盘活整个城区经济的大环境,使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邕宁区要牢固树立“工业树”理念,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方向,聚焦制约本城区工业提质增效的瓶颈,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多措并举,为培植邕宁“工业树”壮根基、固本元。

促提升,壮大产业实力。针对邕宁区工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的状况,必须在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工业竞争力上下功夫。要做强做优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着力强化龙头带动形成新动能,切实解决产业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推动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集群式发展。

谋创新,增添发展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塑造工业发展新优势。要壮大创新主体,扶持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加快形成“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要汇集创新要素,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育工程,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优秀企业家。要筑牢创新平台,完善创新机制,推进最新科技成果在城区快速转化。

补短板,抢占发展先机。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顺应技术、产业变革趋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深度融合,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尽快形成聚合效应。要加快发展工业电子商务,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强招商,蓄积发展后劲。精准招商是加快工业经济转型、拓展发展新空间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要牢固树立招商是第一工程的意识,多措并举,力争开放招商实现更大突破。要更新招商引资观念,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真正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重点引进产业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生态环境优的投资项目,形成“引进一个、拉来一串、带动一批、兴起一片”的连锁效应。要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工作,加大优势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研发平台。

优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一是优化政策服务环境。二是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三是夯实园区条件支撑。

抓建设,提高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驾驭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能力。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发展产业、服务企业的本领。

南宁新闻网2018-12-20

 

 

庐江县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文章下载

庐江县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路灯坏了不用报修,“数字城管”能直接定位;“智能公交”能对公交运营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数字城管、智能公交等一系列智慧项目投入使用,为庐江建设点亮“智慧之灯”。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日前从庐江县了解到,通过创新践行“文化+智慧城市”建设,今年以来,庐江县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成果丰硕。

数字城管各个城市部件元素配置“身份证”

走进庐江城东新区晨光路,醒目的“数字城管”映入眼帘。这里,为庐江县区域内的停车场、路灯、垃圾箱等多个城市部件配置上一个个“身份证”。

“如果你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在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就会发现并解决问题。”庐江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自“数字城管”启用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城市问题的解决效率和管理效率。

城区那么大,“数字城管”是如何工作的呢?

结合庐江的管理特点,这个“数字城管”系统充分利用公安部门的视频资源,实现城市管理系统与视频资源的结合应用,并进行功能方面的拓展创新。整体项目建设预留接口,能和合肥市“数字城管”及各镇“数字城管”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实现政府管理的智慧化“上传下达”。

“目前,这一项目已完成住建部规定的基础模块,包括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城管通)、监督受理、协同工作、监督指挥、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和数据交换子系统的建设。”它还可以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各种城市资源,将其拓展为集城市管理、突发事件处理、政府抗震救灾、社会治安等多领域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智能公交周瑜大道20座智能公交站牌投用

“除了到站提示,自上一站出发时我们就能听到车辆即将到站的提示音。”紧盯公交站台大屏幕上正在运行的公交运行状态,家住庐江县城区的左从兰说,如今,通过手机APP就能在家查看公交车的准确位置,节约等车的时间。

今年11月28日,庐江周瑜大道20座智能公交站牌正式投入使用。公交线路、到站信息、车辆离站点距离等信息,都会实时显示在电子屏幕上,彻底结束了乘坐公交时“串车”“大间隔”的现象。

“该项目的投入运营,实现了庐江公交运营车辆的实时监控、公交调度的可视化等,并建成一个集营运调度、抢修调度、视频监控为一体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智能公交”系统同时建设电子站牌、手机APP系统及微信公众号等公众服务平台,通过电子站牌、手机客户端可以查看车辆实时到站信息,让居民更便捷搭乘公交、享受高质量的公交出行服务。

智慧庐江

加快“智慧城市”核心基础平台建设

除了已经投入使用的“数字城管”“智能公交”两个项目外,庐江县数据中心、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平台、庐江县村级电子政务外网延伸等项目也已基本建设完成。根据根据《智慧庐江顶层规划》,今后将加快推动庐江县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智慧城市的“大脑”)、数据融合平台(智慧城市的“血液”)等智慧城市核心基础平台建设。

此外,一批行业智慧应用,如城区地下管线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安徽省首批智慧城市标准化唯一县域试点项目)、雪亮工程(一期)、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安监、智慧磐石、智慧学校、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公交(二期)等项目也将陆续实施。

随着庐江“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每位居民都能直接或间接享受到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记者 刘梅梅

江淮晨报2018-12-21

 

 

六盘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2018年工作总结和 2019年工作谋划 文章下载

六盘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2018年工作总结和 2019年工作谋划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向好,工业基本面总体保持稳定,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工业经济运行“有喜有忧”。规上工业: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5%,全省排名第八位,距离目标任务差距大;工业投资:1—10月完成370.49亿元,其中产业投资143.49亿元,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27.00亿元;主要产品产量:1-10月原煤产量4545.72万吨,同比下降2.06%;水泥产量701.76万吨,同比下降6.0%;钢材产量302.17万吨,同比增长8.2%,发电量(全社会)377.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工业经济支撑要素:1—10月,全市工业增值税完成36.68亿元,同比增长11.3%,除煤炭行业下降外(下降5.0%),其余主要行业增值税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电力生产增长87.7%,钢铁行业增长104.8%,建材增长12.6%。1—10月,全市完成工业用电量47.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大数据产业发展:1-10月,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完75.281亿元,同比增长38.5%;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口径)业务收入为7.1371亿元,同比增长37.62%;电信业务总量为129.41亿元,同比增长191.5%。2018年指标预计完成情况:2018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为8.6%,距全年目标相差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预计完成536亿元左右,基本完成目标任务;原煤、水泥、钢材、发电量(全社会)预计分别完成6130万吨、1085万吨、350万吨、380亿千瓦时,基本完成目标任务;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预计完成87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8.5亿元,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42.85亿元,同比增长141.3%,完成目标任务。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亮点

1、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确保工业经济“稳”增长。一是抓新增规上企业入库。围绕全年75户的入库任务目标,全力梳理安排入库名单,千方百计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入库,其中亮星铝业、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高通科技、贵州亚泰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新源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六枝特区房凯商砼有限公司、六枝特区瑞禾丰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贵州安润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8户企业陆续实现入库。二是抓节后复工复产,提升经济存量。2月22日起,进行复工复产日调度,每天通报复工复产情况,截至3月2日,全市纳入节后复产调度的227户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提前1天完成复工复产任务。三是抓电煤保供。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强煤电要素保障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实施方案》,并通过日调度、月通报、抓督查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电煤要素保障,电煤任务完成进度排名全省第四。1—10月,全市累计供应电煤1789.10万吨,供煤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50万吨,同比增长16.24%,日均供煤达5.89万吨。全市六大电厂累计采购电煤1912.87万吨,同比增加216.56万吨,增长12.77%;耗煤1883.85万吨,同比增加255.90万吨,增长15.72%;发电314.80亿千瓦时,发电量同比增长14.88%。截止10月31日,全市六大电厂存煤152.44万吨,够用14天。四是履行春运办职责,统筹做好春运工作。牵头制定了《2018年六盘水市春运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有效保证了春运工作的有序实施,“春运”期间,全市共发送旅客232.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1%,日均发送5.81万人次;此外六盘水市春运办被评为2018年“省级春运先进单位”。

2、抓好“百企改造”工程,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1-10月,技术改造投资完成98.6亿元,“百企改造”投资完成188.2亿元,全年预计分别完成120亿元、225亿元。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百企改造”工程纳入2018年全市《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六盘水市实施“百企改造”工程促进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建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人担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特区、区)均设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二是加强调度督查。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全市“百企改造”工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重点在“热点”、“亮点”、“重点”和“难点”项目上下功夫,按照重点项目月报送、所有项目季调度的原则,建立工作及项目调度台账,抓好项目情况、清单分类、问题梳理、信息报送等工作。成立服务督导组,加强督导和服务。采取进园区、下企业、帮项目等方式,深入了解各地“百企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到项目建设现场了解建设进度,对企业转型升级等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和服务。目前,我市14户纳入省级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已完成转型升级方案制定,其他134户企业转型升级方案正在制定完善中。三是加强服务保障。根据省统一安排,我委组织将六盘水市工业“百千万”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更名为六盘水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并根据工作变动等原因,及时调整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名单,其中将50个省市重点“百企改造”工程项目列入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帮扶平台,由市领导挂帮,实行“一对一”帮扶,积极主动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努力营造企业生产良好条件。四是积极做好宣传引导。上半年配合省经信委组织省主要新闻媒体组成专业的采编团队,先后到贵州金指纹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吉瑞源实业有限公司、盘州市岩博酒业进行采访,对我市企业实施“百企改造”工程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进行宣传,激励企业加快转型步伐。

3、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提升园区发展质量。1—10月,全市产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口径)824.7亿元,完成税收62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2024人,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81.8亿元。一是抓好园区全产业链集群培育。围绕“5个省级开发区分别形成2个全产业链集群、其他园区分别形成1个以上全产业链集群”目标,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的思路,坚持把产业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以大消费为主导、转型升级和城乡发展的需求相结合,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重点围绕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旅游装备、现代物流、物联网等7大产业板块,着力在全市园区打造全产业链集群。目前已修改完善《全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并制定完成全产业链集群“1+7”文件(即1个《关于推进七大产业板块全链条发展的指导意见》及7个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已报请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二是抓好工业园区形式主义问题整改工作。根据省、市关于中央第二轮巡视反馈的工业园区形式主义问题整改工作安排,我市制定《工业园区建设中形式主义问题整改问题整改方案》,成立全市形式主义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并完成产业园区摸底排查,形成整改措施建议报告,研究提出《全市园区整合转型初步方案》,推动园区形式主义问题整改落实。并根据省经信委安排,我委牵头组织开展对全市纳入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的10个产业园区债务自查,形成《六盘水市产业园区债务自查情况报告》和《园区的债务风险管控工作整改方案》,报市政府审定后已呈报省经信委。三是抓好产业园区大招商工作。今年以来我委依托产业园区深入开展2018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围绕先进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等产业招商方向,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定向招商、领导招商、以商引商,先后召开13次会议安排协调招商工作,开展外出招商15次,引进项目80个,引进资金127.91亿元,到位资金21.337亿元。

4、抓好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推动民营经济做强做大。1-10月,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802.52亿元,同比增长15.48%;营业收入2689.68亿元,同比增长10.41%;利润总额323.41亿元,同比增长19.46%;上缴税金109.75亿元,同比增长8.2%。预计2018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965亿元,占全市GDP的59%。一是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充实调整了六盘水市推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由原来的14家增加到现在的38家,充分发挥推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作用;印发实施《关于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座谈会、门户网站、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及各项政策;成立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自主经营权、公平竞争权等权益的保障。二是抓好培育,壮大实体。积极利用各级培育政策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培育,着力将民营经济总量做大做强。将268户不同层次的小微企业纳入小微企业“125”培育名单,为民营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将62户中小微企业纳入省第一批“精专特新”培育工程培育名单,作为省级“千企改造”的后备力量;将贵州中鼎高精铜箔制造有限公司、六盘水美味园食品有限公司等142户重点民营企业纳入市级“百企改造”工程,支持企业应用先进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提升传统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做大企业规模。三是强化服务,助推发展。争取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1025万元,支持中小企业扩大产能、推进技术进步,进行清洁生产,降低企业成本;开展领导重点帮扶企业工作,强化对盘县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贵州省百纳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金指纹科技有限公司等94个户重点民营企业的帮助扶持;强化对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争取省级专项培训经费75万元用于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技能人员培训、特色食品加工工艺及销售、精准扶贫特色种植、畜禽养殖技术等培训;争取上级创新创业政策,化解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难,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产业园区)获得“贵州省2018年度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难,上半年共组织贵州金指纹科技有限公司、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参加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2018年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2018梵净山国际天然饮用水博览会、2018广州农产品博览会等展会,为宣传推广我市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加强与外地企业的交流合作,开拓市场提供了有效帮助。

5、抓好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印发实施《六盘水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六盘水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六盘水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年全市大数据发展工作要点》等,组建“六盘水物联网产业联盟”,为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顶层指导和规划。二是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10月,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11.78亿元,光缆长度建设12.77万公里,建设移动基站1.64万个,预计2018年全市将累计完成数字设施投资建设15.98亿元;完成与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高速互联,实现NB—IoT全域覆盖;大力实施六盘水市“131”工程三年会战,截止目前,城市公共免费WiFi累计完成投资4496万元,共铺设光缆800公里,建设AP点位共计3589个(含盘州、六枝)。IPTV用户数21.27万户,数据中心利用率达到16.67%。三是深入推进政府数据“聚通用”。完成已迁入“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应用系统目录梳理、绿色上架和开放数据,编制完成《政府部门数据协同共享实施方案》;围绕“一网打尽,一匡天下,一劳永逸”的原则,建成六盘水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并在2018数博会六盘水分论坛活动期间开馆;启动本地数据资源池、大数据+“多规合一”等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智慧凉都”建设步伐。四是不断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响“数字经济”攻坚战,印发《六盘水市落实“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工作方案》,加强对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标杆项目、示范项目调度工作,积极对融合企业进行培育,目前共梳理申报融合标杆项目8个(其中工业领域4个、农业领域1个,服务业领域3个)、示范项目78个(工业领域45个、农业领域12个、服务业领域21个)、融合企业94户(其中,工业领域50户、农业领域12户、服务业领域32户)。其中水城县润永恒公司智慧农业监控系统自启用以来,每年用工减少1.45万人次,降低了36.5%的人工成本;盘江火铺矿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项目为全省第一家改造完成通过省级验收项目;发耳煤矿31004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通过省级验收,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个通过省级验收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金指纹集团打造的“金指纹智慧社区平台”,为社区物业提供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管理体系。五是打好“数字治理”、“数字民生”攻坚战。与省级同步率先开通了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六盘水站点,开通了1个市级、4个县级、109余个乡镇、1096个村级网上办事大厅服务站点;依托天网工程实施的“凉都警务云”工程,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提升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全市283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冶金工贸、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已接入六盘水市“安全云”平台管理;搭建了全开放式的教育云平台——智慧凉都教育云平台,有序推进“三通”工程建设;推出“智行公交APP”“玩转六盘水APP”等便民应用;实施六盘水市四级联动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六盘水智慧住建云、六盘水市“智慧环保”等项目建设。六是成功举办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暨物联网高峰论坛。5月26—27日,在凉都体育中心举办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暨物联网高峰论坛活动。成功邀请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ConsenSys CTO Ray Valdes等知名专家77人出席论坛活动;推动NB—IoT网络与“智慧凉都”建设融合发展,建成六盘水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并于数博会期间举行了开馆仪式,至今已接待1000余人参观;与华为、神州控股、新华三等30多家骨干企业、通信运营商及高校联合成立了“六盘水物联网产业联盟”,并举行揭牌仪式;举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物联网示范城市、中国联通贵州分公司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挂牌仪式;打造了“玩转六盘水”APP,并在论坛活动期间举行了启动仪式。

6、抓好绿色工业发展,打赢生态环保攻坚战。一是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根据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印发《六盘水市贯彻落实贵州省绿色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方案》,做好红果经开区省级绿色试点园区及瑞泰、豪龙省级绿色工厂培育建设,推荐豪龙水泥、水城瑞安水泥申报国家绿色工厂试点项目,推动我市工业经济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抓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印发实施《六盘水市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鼓励方案(试行)》,组织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固废排查,全市现有煤矸石存量约1.6亿吨,粉煤灰及脱硫石膏存量约6685万吨。引导建材企业规模化利用工业固废,推进发耳园区新型建材示范基地建设,发耳园区吉瑞源实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截止2018年10月底,累计生产加气块129883立方,实现销售产值3017万元。已消耗电厂粉煤灰6.6万吨、脱硫石膏1475吨、煤矸渣6319吨。如一期项目全部达产,产值可达1.5亿元左右,预计可消化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30万吨。组织实施工业固废“三个一”重点工程,将全市19户利用企业及12户产废企业纳入重点调度,1-9月,产生各类固体废弃物1232.5万吨,利用783万吨。三是抓好园区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完成了省经信委部署实施的《贵州省产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五年建设规划》建设任务,截止目前我市11个产业园区除钟山经济开发区、路喜产业园区外其余9个产业园区已建设了11个污水处理厂,11个污水处理厂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设计污水处理能力共计13.3万吨/天,均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并实现了与环保部门联网。认真推进省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产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作方案》,并召集园区召开省第二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专题工作会,督促园区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整改。今年以来,已开展了三轮园区环保督察整改问题督导和检查。四是扎实推进落后产能退出。调整完善六盘水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领导小组成员,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制定《六盘水市2018年度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对2018年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顺利完成迎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督查,加强对省委第二环保督查组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建立落后产能管理台账,对已关停但未拆除设备的落后产能进行跟踪管理,严防死灰复燃,按照“四法一政策”组织清理不达标企业上报省淘汰办;坚决打击地条钢,开展排查,建立中(工)频炉使用动态管理台账,严禁使用中(工)频炉进行地条钢生产等违法行为。五是抓好以玄武岩纤维、铝及铝加工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成功举办“点石成金绿色发展”——贵州玄武岩产业发展研讨会,制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我市玄武岩纤维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推动玄武岩二期项目建设,1-10月实现产值1.6亿元,预计全年实现产值2.2亿元。推动十九度铝业、铝王铝业项目建成投产,打造铝及铝加工产业链条,目前全市铝产业链条实现产值27.53亿元,预计全年实现产值35亿元。

7、抓好国资监管,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一是加快推进中央、省属驻市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按照因地制宜分类移交的原则,强化地企携手共同推动,组织与各县区政府签订《六盘水市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地方政府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快推进分离移交工作。二是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组织对全市213家国有企业进行摸底,完整建立一级企业基础信息台账,动态管理;印发《全市国企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规范(试行)》;实行国企党建工作常态化督查,围绕中央、省委部署的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等组织开展了专项督查,深入77家企业进行调研督导,共发现问题164个,通过现场反馈,跟踪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136个。三是加快推进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起草《六盘水市推进市属投融资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暨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工作方案》,指导各市属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其中市农投公司完成1.8万亩猕猴桃基地标准化整改提升建设;市交投公司积极拓展大健康旅游及养老产业,实施中国凉都•六盘水休闲旅游避暑生态养生苑工程,一期工程6.4万平方米已完成;市城投公司依托凉都开投大厦、凤凰山城市综合体、滨河苑、明湖新苑、红岩新苑等项目资源,积极发展高端物业管理。

8、多措并举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抓好党建扶贫工作。围绕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要求,强化领导班子驻村轮战工作,深入联系帮扶村开展调研帮扶,组成调研组到党建扶贫点进行专题调研1次,形成了《关于水城县鸡场镇箐头村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及落实“三化三改”情况的调研报告》。市经信委党委在党建扶贫点水城县鸡场镇投入30万元推动产业扶贫,落实每名驻村队员1万元工作经费要求共计3万元。已落实党建扶贫资金33万元。同时,积极调度19家国有企业结对帮扶19个深度贫困村的工作情况。二是抓好通信网络助推脱贫攻坚。制定《六盘水市通信网络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坚持把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和“小康讯行动计划”工作。2018年1-10月,全市新增249个行政村村通光纤,新增423个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8330.51万元。三是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上半年组织了全市效益好、体量大,依托本地自身资源发展的55家民营企业参加座谈会,动员民营企业加大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建立了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台账,及时进行跟踪调度,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目前全市参与“三变”改革企业213户,带动务工人员23.8万人(次);参与“千企帮村”企业295户,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246个,投入各类帮扶资金45.2亿元,受帮扶贫困人口49366人。四是抓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统一安排,加强同大连市经信委、大连市国资委的对接协作,多次组织开展互访调研考察,并于7月20日在大连举行大连·六盘水“易地扶贫搬迁+凉都扶贫工厂”推介说明会,加快推进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首钢水钢合作项目建设等,抓好各项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落地落实,实现产业项目合作与扶贫协作挂钩。

9、抓好党建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一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市经信委党委坚持抓主业、担主责、唱主角,坚持把党的建设工作作为统筹和引领业务工作的事业来抓。2018年以来,召开了系统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1次,系统安排部署2018年党的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召开党委会研究“八项优化提升行动”、驻村干部工资增幅、驻村轮战安排部署、党建工作经费、党建扶贫资金、党务干部挂职轮训、国有企业党建重点任务、国企党建管理办法(试行)、“两优一先”、发展党员等工作9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召开3次专题会调度党建工作。完成了2017年度经信党委系统党建目标考核,协助市委班子运行考核组完成了一轮市属投融资公司党建督查。二是抓好国企党建工作。切实履行好市委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对全市213家国有企业进行摸底,完整建立一级企业基础信息台账,动态管理;制定市委国企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联络协调机制、成员联系国有企业等制度,印发实施《全市国企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规范(试行)》等;实行国企党建工作常态化督查,市县共抽调54人次组建督查组,围绕中央30项任务、省委22项任务特别是全省国企党建工作推进会上部署的10项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等组织开展了6次专项督查,深入77家企业进行调研督导,共发现问题164个,通过现场反馈,跟踪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136个。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按照市委要求及统一安排,市经信委党委高度重视,精心安排,成立民主生活会指导组,认真做好了会前认真审核、会中到会指导、会后督促整改,成功召开市经信委党委系统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和2018年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同时指导市经信委党委系统全部成功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完成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四是开展约谈常态化工作。按照《关于推进干部约谈常态化的实施办法(试行)》要求,结合七届市委第二轮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对六盘水市水利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市交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市旅游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开展了约谈;对市食品总厂政治生活不严肃进行了约谈提醒,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了廉政教育、监察法专题教育共2期约110人次参加。

10、抓好安全监管和信访维稳,助力营造稳定环境。一是强化对民爆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2018年以来开展检查24次,查出整改问题隐患34条,查出的隐患均要求企业限时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辩识工作,目前我市全部四家民爆企业已完成风险清单编制工作;组织开展民爆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考核工作,经我委组织专家到各民爆销售企业实地考核,全市四家民爆企业得分均为96分以上,达到“合格"标准。二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月”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及时出台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主题和对象、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等内容;强化宣传,利用我委门户网站开展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等内容;以集中学习、网络宣传、张贴资料等方式加强学习宣传。三是切实加强对监管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安全生产文件精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的落实。四是切实做好企业维稳工作,维护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和谐稳定,积极配合市信访联席办做好企业重大信访件排查,认真做好来访人员接访、答复、解释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维稳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困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总量仍然较小,缺少“四梁八柱”性质的大企业大集团,行业引领型企业尚未真正形成;工业发展过度依赖能源和资源,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新兴产业总量仍旧偏小。二是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差,同质化现象仍然存在,环境承载压力较大。三是传统产业出现“天花板效应”。我市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等传统产业产能释放空间已不多,由于矿井改造产能重新核准滞后、“8·6”煤矿安全事故等多种原因影响,涉煤产品产量较去年同期呈下降趋势,全市火电产能将进一步收窄。四是工业增量不足,1—10月,全市新增入库企业8户,全年预计新增入库企业25户,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拉动有限;工业投资增长乏力,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少,“高大强”投资过亿的项目屈指可数,大项目、好项目不多,集聚带动作用没有形成。五是电煤保供难度大,煤炭总量刚性不足,受金融政策、涉法涉诉、电煤长协履约不理想等因素影响,煤炭产能释放不足,煤炭产量提升较为困难,今年以来全市原煤日产量11万吨左右,日均煤炭缺口在3万吨以上。

三、2019年工作计划

(一)主要目标

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入库45户;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占全市GDP59.5%;电信业务总量增速75%;强化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

(二)重点工作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制造强国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千企改造”和“千企引进”,着力“提升存量”和“壮大增量”,围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集群发展、特色发展,抓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品牌化,全力推动六盘水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聚焦抓好运行调度,确保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强化开局起步,突出抓好一季度“开门红”。一是抓好复工复产,释放存量。提前谋划部署,制定2019年全市非涉煤工业企业春节后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进度,强化调度督促,促进节后尽快复产,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目标。二是抓好规上企业入库,壮大增量。围绕全年工业企业入库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工作力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调度督查,督促县区抓紧出台鼓励企业入规入库的相关政策,加快产业大招商引进项目和园区全产业链打造项目的落地投产,加大对拟入库企业的培育力度,切实做到应入尽入。三是抓好电煤保供,强化要素保障。根据省下达的保供任务,抓好煤炭产能释放,着力提升原煤产量,弥补煤炭刚性不足,强化综合服务和保供工作督查问责,确保电煤供应责任压实到位,稳步提升电煤供应量、电厂存煤量,保障好钢铁、水泥等行业生产用煤。

2、聚焦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提质改造。抓好“百企改造”工程,2019年实施100户以上企业改造任务,鼓励所有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盘江火铺矿智能化改造的示范引领效应,借助工业云平台,推进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企业全流程和全产业链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工业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二是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围绕“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品牌化”方向,通过资源整合重组、名优企业引进、产业规模扩大、品牌试点培育等路径,加快培育发展纺织、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旅游装备等新兴特色产业;重点推进发耳产业园区织染科技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西南纺织基地;持续加强“人民小酒”和“盘县火腿”的扶持力度,打造我市白酒和火腿名片;加快水城经济开发区和盘北经济开发区的铝及铝加工和玄武岩项目建设,打造品种多样、上下游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条;借助贵州“索道之都”和我市“南国冰雪城”的旅游品牌打造的发展机遇,推动形成钟山经济开发区的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布局等。三是大力推动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根据《关于推进七大产业板块全链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阵地和排头兵,重点推进纺织、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旅游装备、现代物流、物联网等“七大”产业板块发展,围绕“强龙头、补短板、聚集群、优布局”,强力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大招商,抓好产业板块整合,加快推动我市制造产业实现集聚发展。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工程,2019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0000户以上,遴选100户以上领军企业、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总量和提升民营经济总体素质,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培育申报工作,强化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组织、资金、人员培训等各项要素保障。

3、聚焦紧守生态底线,大力发展绿色工业。一是抓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加大与中国工业固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沟通合作,推动贵州盘江煤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工业固废网洽谈合作煤矸石、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及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有关事宜,切实推动我市煤矸石、粉煤灰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力争2019年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达72%。二是积极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两河园区省级绿色试点园区建设,2019年拟将水月、董地园区列入绿色园区培育范畴;继续做好瑞泰、豪龙省级绿色工厂试点建设,做好博宏实业绿色工厂培育建设。三是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效提升。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运用高新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等绿色工艺,重点支持推动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重点项目申报国家、省工业节能专项资金,推动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工业节能监察,继续实施重点行业、重点用能企业专项监察和督查。四是严把产业政策关,继续抓好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配合省经信委开展重点项目的产业政策核查,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项目进入我市;发挥市淘汰办职能,贯彻执行《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7﹞30号),组织协调各部门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五是继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省委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重点产业园区存在问题整改,确保完成整改任务。

4、聚焦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是持续推进政府数据“聚通用”工作。全面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数据资源目录100%上架及发布共享开放数据资源工作,确保数据资源共享率不低于50%,绿色数据全部开放,可机读率不低于90%。二是加快“云上贵州·凉都云”本地数据资源池建设。围绕六盘水市大数据“聚通用”及政府部门数据协同共享建设要求,集约化建设“云上贵州·凉都云”本地数据资源池,延伸建设“云上贵州·凉都云”专有域,搭建容灾备份中心及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力争在2019年年底,建成“云上贵州·凉都云”本地数据资源池,并完成“专有域”、容灾备份中心及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三是编制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加快“智慧凉都”建设。围绕“一网打尽,一匡天下,一劳永逸”的智慧城市总体思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为群众搭建办事平台,为政府和群众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四是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向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协同“网络化”、工业互联“平台化”、特色行业“个性化”、传统行业“服务化”延伸融合升级。在煤、电、钢、材等重点领域建设4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40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全市60户工业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积极申报建设1个农业数字经济融合标杆项目,实施10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的农业企业10户;在旅游、物流、电商等领域推动服务业向平台型、智慧型、共享型融合升级,重点建设3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21个融合示范项目,充分利用以奖补资金、政策扶持等多种形式带动全市31户服务业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5、聚焦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一是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关于进一步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强煤电要素保障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实施方案》的贯彻实施,以落实电煤中长期合同为重点,加快培育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推动煤炭、电力协同发展,构建“煤—电—网—用”产业链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强化煤电要素保障;继续做好大工业企业电力直接交易和园区直供电工作,切实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二是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园区发展质量。抓好产业园区形式主义问题整改,围绕调查清理、以考促改、整合转型和规范发展四个方面落实整改任务,认真按照省整改办要求,积极推进园区整合转型,加快推进木岗、路喜、岩脚工业园区“一区三园”管理,督促各产业园区正按照市人民政府批复的“一园一策”工作方案分类推动园区转型发展。三是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根据省、市安排,修改完善《六盘水市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总体方案》、《六盘水市市属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适时制定出台改革发展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积极推进市东利公司征地拆迁、解散改制工作,积极推进市联运公司债务处置、解散改制工作,继续做好中央、省属驻市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后续工作。

6、聚焦党的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完善党建工作机制。要在管理上进行规范,在制度上进行完善,在创新上有所突破,要切实把党建工作抓成引领和带动业务工作开展的核心工程。认真履行市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通过党建标准化建设,示范点打造,以促进各监管企业和委属企业及业务科室将党的建设作为统筹引领发展的事业来抓,逐渐解决党建统筹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建与经济工作融合不够深,以及工作调度不及时、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发挥党建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引领性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落实党建重点任务。围绕“国有企业党建30项重点任务清单”、“八个优化提升行动”、“国有企业党建重点任务清单”民主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中查找存在的问题整改,抓好各项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大力推进监管国企基层党建,各监管企业、委属企业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公司章程中有关党建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党组织研究作为企业决策的前置程序”的规定,坚决解决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三是不断强化党建创新。以不能适应全市党建观摩常态化的问题为导向,锻造一支认真负责、熟悉业务、敢于创新的党建工作队伍,夯实经信系统党建工作力量,大胆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把党建观摩点打造作为推进机关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手段。努力培育市交运集团、市农投公司、市旅文投公司等硬件设施比较完善、具有观摩和示范引领潜力的国有企业作为党建品牌,通过示范引领,推动监管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果。四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围绕《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实施办法(试行)》明确的36项责任清单抓落实,通过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谈心谈话、监督检查、纠正“四风”、纪律审查、从严惩处“四风”行为等,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在日常,为各项工作保驾护航。

六盘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2018-12-16

 

 

合肥: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 文章下载

合肥: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

40年迎着改革开放大潮激流勇进,40年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瞄准世界前沿做强基础研究,“无中生有”诞生了一大批创新引领的科技产业。如今的合肥,一批国家实验室及大科学装置全面启动,一批重大前沿及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去年1月,继上海之后,合肥获批成为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合肥是典型的“二线城市、一流科研”,是“发展的追赶者、创新的领先者”。“这里用几个‘3’来概括合肥的科技创新:合肥是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合肥已经建成了3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英国《自然》杂志评选合肥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第三……”论起科技创新,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如数家珍。

科技创新:执着基础研究,推进应用研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科大、中国电科第38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相继搬迁或落户合肥。1999年,合肥与北京、成都、西安一起被确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2004年,合肥获批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11年,合肥市跻身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行列。2017年1月,合肥又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合肥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已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目前,合肥市自主创新主要指标全部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2017年,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1666户,位列第7;发明专利申请量32828件,位列第4;发明专利授权量4917件,位列第8;技术合同交易额144.43亿元,位列第8;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3.15%,位列第3。现在的合肥,基本上每天诞生1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天申请发明专利近90个、获得授权13个以上;每天技术合同交易额近4000万元。

合肥科技创新的鲜明特色,就是基础研究领先、应用研发见长。

近年来,合肥陆续建设并运行了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先后建设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合肥先进能源装备研究院、北航合肥科学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广州能源所合肥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同时,还拥有高新区、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荣事达等3个全国“双创”示范基地。

惠而浦全球研发中心、联发科技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新华三集团大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全球研发及销售中心等,相继落户合肥。目前,全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1316家,每年增加100个以上。

合肥诞生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由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光量子计算机诞生、“人造太阳”装置创造世界新纪录、量子通信“理想王国走到现实王国”“悟空”发现疑似暗物质踪迹等4项成果诞生在合肥。

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即:围绕原始创新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围绕技术创新谋划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围绕产业创新深入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制度创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毋庸置疑,“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的规划原点在合肥,核心工作也在合肥。对于合肥来说,这是重要使命,是省会责任,也是重大机遇。

给科学家跑腿:让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地生根

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对标的是“国家级”,瞄准的是“世界级”。

“去年,合肥成功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全国三大科学中心之一,我们肩负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光荣任务。我们以‘生态+创新’理念,致力打造最美的生态环境,用最美的自然生态集聚最高端的创新资源,让各类高端人才安心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索,让合肥真正成为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合肥市市长凌云如是说。

2015年,安徽被国家确定为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2016年6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成为安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核心区和引智示范区。合肥将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开展先行先试,努力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通“大通道”,构建“大平台”,形成“集群化”。

目前,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组建方案已上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一期已全面开工建设。今年1月,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成功落户合肥。与此同时,合肥先进光源预研已完成大型、关键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和零部件研制的研讨工作,正在推进各项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等预研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今年3月份已启动建设;天地一体化网络合肥中心、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类脑智能工程实验室、离子医学中心等科研设施建设紧锣密鼓,人工智能平台、大基因中心等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快步跟进。

2017年,合肥市出台了专门人才政策“20条”以及《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等,未来七年,合肥将拿出超百亿元资金,倾情打造“养人”之城。

为保证大科学装置早日落地运行,合肥市专门成立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有限公司,用一位工作人员的话讲,“公司的任务就是给科学家跑腿。”过去,一个大科学装置从立项到开工,项目用地、规划建设,科学家样样都要操心,大量时间耗费在填表盖章、报审批上。在合肥,科学家只管专心做科研,公司专人跑程序。

缝合科技、产业“两张皮”: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合肥原来的产业基础很薄弱,曾经长期是合肥发展的“短板”。比之丰富的科教资源,长期以来,由于“科教高、工业低”,二者难以对接,形成了典型的科技、产业两张皮——科研成果难以本地转化,要么束之高阁,要么远走他乡。

为了补齐产业发展这个“短板”,合肥在不断改革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合肥特色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缝合科技、产业两张皮,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目前,合肥拥有37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宗工业产品,已形成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家电、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及新能源、食品及副食品加工的六大主导产业。全市工业总产值每年上一个千亿台阶、年均增长11.4%,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工业增加值增速始终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17年,全市工业占GDP比重达40.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6.3%,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1.8%。

2017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2.8%、56.1%,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53.4%、74.1%。六大主导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64%,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8.1%。

合肥在家电、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产值先后突破千亿元基础上,一批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合肥发展的新动能,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落户合肥、快速成长,成为合肥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7年,合肥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开发新产品3648个,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全市规上产品销售收入的1/4。代表全国乃至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型产品在合肥不断涌现:京东方研制成功中国大陆最大尺寸超高清氧化物显示屏,弥补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全国首条自主研发建设的彩虹7.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实现量产;全球第一款效率超过99%的商业化逆变器、世界最大吨位双动充液拉深液压机、最大功率潜水泵、首台X射线口腔CT诊断机、首台太赫兹安检仪……

如今,合肥进入了产业发展新的历史阶段,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正在聚力打造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今年5月底,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暨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合肥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自此永久落户合肥,这是对合肥产业发展的又一肯定。

“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合肥从“紧缺型”高端产业入手,做了很多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事情,努力创造引领型发展,在很多方面,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

液晶面板是信息产业时代的核心部件之一。2005—2017的12年间,中国液晶面板的进口额合计51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万亿元。

2008年,合肥创新投融资方式,出资30亿元撬动了社会资本145亿元,引入京东方。

2009年4月13日,京东方6代线在合肥破土动工,并于2010年实现量产。随后又建成了8.5代线、OGS触摸屏生产线和全球首条10.5代线。

通过“领军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核心技术—产品开发—试验平台—龙头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等发展思路,合肥汇聚了京东方、彩虹、美国康宁、日本住友化学、法国液空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龙头企业,进驻各类从业企业超75家,累计投资项目超过100个,完成投资超1300亿元。本地化配套水平国内领先,成为全国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一流的集聚发展区。

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各类终端产品如手机、计算机、彩电等,大多是“中国脸,外国心”,九成芯片靠进口。之前国外对中兴的“禁售令”,也给国人以警醒,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受制于人。

合肥是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是国内少数几个拥有全产业链的城市,规模居全国第6位。截至2017年底,全市集成电路企业从2013年的12家增至129家,初步形成从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材料和设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合肥的产业创新实践证明,科技创新给予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形成了雄厚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反过来,通过转化,产业发展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应用,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与产业相融相促,正是合肥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依托于科技创新,做好结合文章。得益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双轮驱动”,合肥的发展驶上了一条快车道。

记者 吴长锋

科技日报2018-12-19

 

 

黑河市工业经济进入发展最快最好时期 文章下载

黑河市工业经济进入发展最快最好时期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总数达111家;龙江化工、金泰硅镁冶炼、嫩江春酿酒等7家停产半停产企业实现盘活;科迪60万吨水稻加工、天之草2万吨汉麻纤维加工、聚鑫秸秆综合利用即将投产;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富宏煤矿续建工程进展顺利……

年初以来,我市以坚持工业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工业发展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主体,坚持一手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扩张,一手抓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升,抢抓机遇落政策,合力攻坚解难题,务实担当优环境,承继了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为提升全市经济总量起到了保障作用。1月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5.7%,高于全省12.4个百分点,增幅位列全省第1位。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超额完成年初确定增长7%的目标。

狠抓项目建设夯实增长基础

今年以来,我市加强形势研判,早谋划早部署,释放增长动能,增强工业稳增长主动权。市工信部门加强企业信息采集与分析,按月保质发布监测预报,有效掌控经济运行指标变化,准确把握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增强运行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省临规企业数据平台提供的企业核实筛选,及市域内年销售收入1000至2000万元的成长型企业扶持力度,入规企业数量实现逐年增加。目前全市规上企业已达到111户;坚持月梳理归纳停产半停产企业情况制度,并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启动措施。截止到10月,全市已经盘活龙江化工、北安忠民粮油等停产半停产企业15户,黑河中兴饲料有限公司盘活工作正在推进中。

优化结构调整释放发展潜能

我市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紧紧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谋划建设产业项目,统筹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和工业质量提升,工业经济进入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好时期。

改造提升“老字号”。坚持政策引导,重点推进军金煤矿和永发煤矿扩能改造项目;坚持绿色方向,重点推进北安象屿等重点能耗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成熟的生产技术,开展清洁生产和节水工作;坚持依托资源上项目,重点推进广拓硅藻页岩深加工项目,目前5条生产线已安装完毕。

深度开发“原字号”。坚持振兴矿业经济,重点推进多宝山铜矿二期、铜山铜矿扩建项目建设,强化对已建成的东安岩金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争光岩金矿的要素保障,使企业尽快达产达效;坚持壮大农林绿色产业,重点推进农耕大豆深加工项目,现正在进行试生产,大界江桦树茸加工项目已投产,天之草汉麻纤维加工项目完成办公楼、生产车间、原料库房主体浇筑;坚持做强畜牧加工业,重点推进辰鹰乳业扩建项目,现已完成成品库、35吨锅炉及辅机安装调试和水电等附属设施的建设工作,佳汇食品全产业链项目,加工楼主体已交工。

培育壮大“新字号”。坚持开发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逊克诺宝生物质发电项目,现主厂房结构封顶,山口湖众源水电改造项目已完成1号发电机建设工程,正在进行2号发电机组设备安装,招宝绿光光伏发电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坚持开发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OLED有机发光材料项目,现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泽博高纯荧光粉微粉项目正在进行试生产;坚持开发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推进天仁金莲花种植及精深加工项目,现正在进行基础设施施工。

抓机遇强服务助推发展提速

我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抢抓落实机遇,释放政策支持效应,补齐短板展示特有优势,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要素保障,增强服务效能,助推企业腾飞。

抢抓落实机遇。我市认真梳理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50条”等有关政策文件,确定了12项向上争取资金政策的事项目录,提高了争取资金政策的针对性。目前,共向上争取资金达1185万元,惠企政策效应明显,为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补短板展优势。依托冰天雪地冷资源,大力培育寒区试车经济,2017年至2018年,共有国内外144户试车企业、3248台车辆、5781人到黑河开展汽车寒区试验,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黑河市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汽车寒区试验基地”称号。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融资、用电、用工、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积极推荐黑龙江省工业投资基金融资项目,红河谷汽车测试股份获定向增发资金3030万元。提升服务效能。继续推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制度,建立企业需求台账和问题清单,实行现场办公、跟踪督办。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保留的两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流程完成再造工作。采取网上办理、推行集中办公方式,实现政策服务“不见面”审批。

作者:吴珊

黑河日报2018-12-20

 

 

鹤峰县经信局关于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文章下载

鹤峰县经信局关于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经信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作为,扎实工作,现将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8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业经济发展平稳

1.工业经济总量提升。1-10月(11月数据还未出来),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全州排名第2位。2018年预计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8亿元,同比增长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6%。

2.工业投资快速增长。1-10月(11月数据还未出来),工业投资完成13.9亿元,同比增长55%;技改投资完成2.48亿元,同比增长41.8%。

3.市场主体发展迅速。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259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在国家统计名录库中达到51家,今年已培育成长型规模工业企业12家。

4.工业项目快速推进。2018年共谋划工业项目31个(含江坪河、淋溪河等续建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648050万元。1-10月,完成工业投资13.9亿元,同比增长55%。总装机容量45万千瓦、计划投资58.18亿元的江坪河电站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多个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0%,预计年底大坝开始蓄水,2019年9月首台机组发电,齐胜塑胶杯、开源农业魔芋制品精深加工、华顺饮业第二条生产线等新建项目已投产;东狮茶业精深加工、阳光魔芋面条加工、三农有机茶生产线、金阳有机茶生产线、齐天野生茶加工、总投资3000万元的龙豪茶叶黑茶紧压砖生产线等技改项目年内可相继投产。

5.工业发展环境优化。2018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已经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讨论通过,根据县委主要领导意见还需再上县委常委会过一遍后下发)等文件,用于加快鹤峰县民营经济发展。2018年共兑现工业经济发展奖励资金50.2万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家奖励3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员奖励资金10.2万元、2家挂牌企业补助资金10万元)。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58个,截止目前已为田土王、青翠源、齐云春、双鹤春酒业、龙豪茶业(一期)、东狮茶业、阳光农业、翠泉茶叶、三农茶叶、骑龙茶叶等10家企业办理了《不动产登记证》;鑫益佳、骑龙(二期)、翠泉、龙豪茶业(二期)、金阳、鑫农等18家企业完成了土地、规划等核心环节的省、州报批流程,后续工作正在快速推进。县财政局每年统筹安排5000元作为企业短期过桥基金,2018年已投放过桥资金17笔5200万元,投放企业户数14户,过桥资金直接有效的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了企业融资还款的燃眉之急;还大力推动风险补偿贷款业务,县财政统筹资金5500万元,按1:7的放大比例用于开展建行“助保贷”、工行“政银集合贷”两项风险补偿资金贷款,目前,建行“助保贷”已投放21户8000万元贷款,工行“政银集合贷”已发放9户3000万元贷款,农商行小额保证保险贷款已发放18户2500万元,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融资环境。

(二)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

1.信息发展普及延伸。截止目前,全县1363个自然村已开通896个。57个满足条件的规模自然村,已完成勘察设计、会审立项。已开通光纤7个,在建27个;预计11底完成20个,12月底全部完成。全县易迁安置点272个,已接入光纤宽带240。全县宽带端口达到4.5万个,其中农村宽带用户达到2.9万余户,“幸福新农村”惠农信息平台用户1.56万户。

2.4G网络全域覆盖。2018年电信公司需新增800M4G基站110个(政府以奖代补700万元),其中一期21个已建设完成;二期41个建设完成;三期及补盲48个已全部开工,其中33个已完工;截止目前总计完成基站建设95个。移动公司需新增基站242个,现已全部开通;另增补改造站点11个也已开通。中国联通鹤峰分公司虽未直接参与信息扶贫工作,但仍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上半年开通3G基站3个,4G基站17个;第二批4G基站7个及另6个4G基站本月底开完。另外,按照各通信公司建设需求,恩施铁塔分公司鹤峰办事处需在2018年新建及改造铁塔共计237座,目前已完工236座。经电信、移动、联通等3家公司信号交叉覆盖,县域4G网络覆盖率大幅提升,大部分4G信号盲区得到交叉覆盖。待所有项目建成完工后,剩余少数4G信号未覆盖区域也将得到解决。

(三)精准扶贫工作有效推进

县经信局严格按照恩施州脱贫攻坚指挥部1至4号令文件要求,成立了以单位“一把手”为班长的“尖刀班”,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与联系村五里乡湄坪村村支两委形成合力,制定了2018年度精准扶贫工作安排,细化“尖刀班”成员分工,制定了《村“尖刀班”管理办法》,实行相对分工、绝对合作、统筹推进、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和一周两碰头、一日一报告的工作模式。积极召开群众会、屋场会、小组会,严格按照“八个到村到户”要求扎实开展湄坪村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建立了扶贫工作队常规运行机制,局13名在岗干部职工平均每人联系贫困户10户,每月下乡入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四)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加强廉政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将《监察法》、《宪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纳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和党组中心组学习,认真执行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二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履行“两个责任”,县经信局根据实际拟定了《公职人员谈心谈话的工作方案》。党组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之间、各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之间经常廉政谈话,筑牢思想防线。三是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建设规范,按期换届、缴纳党费,发展党员有台账,规范党务政务公开。四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领导班子(干部)绩效考核、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班子成员个人述职(述责)述廉重要内容,党组每月定期研判分析风险点,并提出对策措施。

三、2019年工作计划

(一)工业经济方面

1.抓运行保目标。2019年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增加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以上;利税总额增长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以上,培育重点成长型工业企业10家。

2.抓培育强实力。一是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继续培育壮大鑫农、翠泉、青翠源、骑龙、三农、金阳、阳光、东狮、龙豪等农业龙头企业,全力支持八峰药化扩大规模,打造全省高科技示范企业。二是企业“小进规”成长工程。加大“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扶持力度,加强对华顺饮业、开源农业、阳河生态农业、施茗茶业、齐天茶业等重点成长型企业的指导与服务,帮助达到规模要求的企业完善相关手续,做到应统尽统,确保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家以上。三是千万元税收企业培育工程。坚持以桃电、华新水泥、芭电、八峰药化等骨干财源企业为重点,继续壮大鑫龙、三农、阳光、青翠源、翠泉等传统骨干财源企业,培育华顺饮业、江坪河水电等一批新型财源企业。四是产值过亿元企业壮大工程。重点加大对八峰药化、鑫农茶业等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江坪河电站建设进度,使其早日投产。

3.抓服务优环境。一是加强组织实施。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继续实施县领导带领部门服务联系企业制度,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创优企业发展环境。二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三是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和银企对接,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要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发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股权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作用,鼓励银行贷款服务创新,落实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减轻困难企业还款压力。

(二)信息化建设方面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宽带入户深度覆盖工程和4G网络优化服务工程,打通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农村宽带普及水平和城乡互联网接入能力,启动5G规划及建设。

2.推进两化融合。全面推进信息与农业、工业、旅游业深度融合,细化目标和措施,在企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深入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依托资源优势,以信息化为抓手,推进全域旅游。全县完成信息化产值3.08亿元;新增信息化企业1家。

(三)其他重点工作

1.落实基层党建“整县推进”。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的鲜明导向,以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目标,压实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党支部书记直接责任和党组班子成员分管领域责任。全面推行党建目标清单管理制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紧抓实“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党组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压实“两个责任”,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落实主体责任纪实管理办法,经常性开展学习讨论、谈心谈话等活动,以“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党组中心学习、第20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

3.落实意识形态责任。领导班子对本局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制度考核,纳入党组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纳入班子成员个人述职(述责)述廉重要内容。局党组定期对局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研判。

鹤峰县经济和信息化局2018-12-17

 

 

乘时代之帆 创能源之“新” 文章下载

乘时代之帆 创能源之“新”

12月19日,以“变革融合、开放创新”为主题,由中国改革报社《能源发展》周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能源年会暨第四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安徽省、山西省、河北省等地方政府代表,以及能源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500余人围绕能源创新与变革,展开深度探讨。

据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组委会透露,“改革开放四十年能源变革风云人物”、“改革开放四十年重大能源创新工程”,以及“2018年度清洁能源应用创新城市”等能源创新奖也在会议期间揭晓。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发展处处长霍福鹏在致辞中表示:“能源发展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是当前能源发展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时值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新时代”伊始,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立足“新时代”,把握能源发展的新趋势、构筑能源经济的新引擎,对于整个行业以及作为个体的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产业发展新阶段

在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对于能源产业的重要性正在增强。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司长王思强表示,当前,能源科技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光伏、风电、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大能量储能等领域一大批新能源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对世界能源格局和经济发展将产生更大和深远的影响。我国能源能源领域已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相比、与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国能源技术创新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多措并举,破解能源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2018年即将落幕,我国“十三五”规划也已过半,在“十三五”的后半段,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成为行业关注的一大焦点。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看来,“十三五”后期是新能源由补充能源上升为替代能源乃至主导能源的过渡期,将以能源体制革命为中心,稳妥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认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当前处于全面增量替代、部分地区存量替代阶段。根据时璟丽的介绍,2018年1-10月,我国非化石能源新增装机达0.65亿千瓦,占比73%,可再生能源新增0.61亿千瓦,占比68%,非水可再生能源新增0.54亿千瓦,占比60%。

对于更长远的发展趋势,时璟丽表示,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十四五”或“后平价”时代,仍需要考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降低成本还是发展方向。在易跃春看来,“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将呈现出“源-网-荷-储”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在发电侧,做好各类电源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在电网侧,加强输电通道,推进送出工程与项目建设协同规划和推进;在用户侧,做好消纳和市场研究,使各类电源建得成、送得出、用得掉。

易跃春认为,通过模式创新,持续优化新能源开发布局,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关键。他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布局,加快推动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的开发建设,激励用户开发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纳,节约输配电投资;推进多能互补示范、微电网示范、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完善相关标准和保障机制;开展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结合的试点示范,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多能互补新形态

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推进,多能互补和储能的发展成为趋势,而储能在多能互补中的应用,也成为一种新的形态。易跃春表示,随着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储能等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其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有望率先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未来,随着储能成本的不断下降,储能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储能将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将改变我国传统的供能用能模式。

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储能所副所长荆汝林认为,由于能源形式多样化,造成能源转化利用方式的多样化,缺少统筹规划,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新能源的大力开发以及电网和调度的不协调发展导致弃风、弃光、弃水现象,因此发展多能互补,清洁供暖是今后发展的一大方向。

荆汝林指出,要从构建国家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高度出发,突破板块分割的限制,聚焦促进互补融合的规模储能、高效催化、低碳制氢等核心关键技术布局攻关与示范。他还表示,“储能是能源革命的支撑技术,如果谁在储能技术上做出一个重大突破,都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

对于储能在多能互补中的重要功能,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及研发部总经理兰云鹏也表示认同,他指出,储能在多能互补系统中可以提供诸如移峰填谷、平滑处理、计划出力跟踪、辅助服务、解决弃电、构建友好型电源、增加系统运行灵活性等众多作用。在他看来,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储能的应用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城市转型新模式

能源的创新,不仅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城市的转型贡献了新的模式。作为“2018年度清洁能源应用创新城市”之一,对于正在紧锣密鼓备战冬奥会的张家口市,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成了一条必经之路。

根据河北省张家口市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蒋雪峰的介绍,自2015年以来,张家口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取得了较大成果。截至2018年11月,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1303.62万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73.6%,位居全国前列。在技术创新方面,多能互补、智能微网、互联网+智慧能源、光热示范项目等重大关键技术应用项目正在陆续实施。

除了张家口市,另外一座“2018年度清洁能源应用创新城市”——北方的“煤炭重镇”——山西省大同市也在大力推进能源革命,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跨越”。山西省大同市发展和改革委主任王明生介绍,在大同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城,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10平方公里,起步区3平方公里,集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储能、氢能、多能互补、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功能。

在我国北方地区,城市的转型离不开清洁供暖,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以气代煤”、“以电代煤”、“地热代煤”不断推进。根据中电建西北勘测设计院博士后牛东圣介绍,我国北方地区取暖使用能源以燃煤为主,取暖用煤年消耗约4亿吨标煤,其中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约2亿吨标煤,这是造成北方地区大气环境污染,尤其是华北地区、汾渭平原地区冬季雾霾的重要原因。

牛东圣表示,根据相关规划,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将达到70%,替代散煤1.5亿吨,清洁燃煤集中供暖、天然气供暖、生物质能清洁供暖、电供暖取暖、地热供暖、太阳能供暖分别达到110、40、21、15、10、0.5亿平方米。此外,他还指出,目前各地政策不一,补贴和奖励激励的力度有待提高,需要建立健全清洁能源价格体系,加快市场化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积极性,增强能源利用管理,为后续发展积累经验。

新华网2018-12-20

 

 

“智慧河南”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文章下载

“智慧河南”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实践,历经近十年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提出智慧城市规划的城市超过300 个,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各地方政府、企业在城市的民生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网络安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经过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三个阶段,所谓智慧城市我们是指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智慧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这样来解决各个方面的智能化的决策支持问题。

“智慧河南”平台是最早一批将传统经济和互联网联合起来的大型互联网平台。而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就需要这样的平台,该平台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1、入驻功能。“智慧河南”平台除了企业单一的商城模式外,还有入驻招商模块,对于“智慧河南”平台来说,需为其他商家提供入驻功能,让更多商家入驻平台,促进平台发展壮大。让一些优秀的商家随平台一起壮大和发展。

2、注册登录。注册登录有利于“绑住用户”,有利于用户了解相关促销活动实现多次访问,同时在下单支付时直接引用个人信息,不用多次输入收货信息。当然,为提高用户体验,让用户愿意注册登录商城系统,就需要为用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注册登录方式,实现快速注册登录,避免用户流失。

3、产品管理。“智慧河南”平台要实现一整套的销售服务,需要最基本的产品管理功能,通过对产品的发布、修改、下架等操作为用户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实现销售购买操作。

4、资讯更新。通过新品发布、促销活动信息、相关专业知识等资讯更新发布,有利于企业免费发布产品信息、促销信息进行营销推广宣传,增强用户粘性,提高访问率。同时通过资讯更新有利于搜索引擎的抓取排名,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5、营销推广。不定期的促销活动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回购率。“智慧河南”平台可通过营销活动宣传推广实现前期的引流与后期的营销宣传,促进转化。企业可通过满减、定期活动促销、积分兑换等营销活动进行推广,实现引流转化目的,加深用户印象。

6、在线咨询留言反馈。通过在线咨询留言反馈功能,为企业商家与用户提供沟通平台,加强用户与企业商家的联系,快速了解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难题,促进转化与盈利。

中国新闻网2018-12-20

 

 

打造国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深圳拿出“六个一” 文章下载

打造国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深圳拿出“六个一”

记者|罗勉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经贸信息委联合有关部门举行新闻通气会并宣布,深圳智慧城市建设领跑全国,在最新公布的多项权威报告和评估活动中,深圳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综合得分全国排名第一。

深圳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提升城市现代化功能,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打造国家智慧城市标杆市。目前,深圳正加强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力争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

率先进入信息社会发展中级阶段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深圳处于第一梯队。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显示,深圳信息社会指数达0.88,连续4年位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一,成为国内率先进入信息社会发展中级阶段的城市。同时,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第八届(2018)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称,深圳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达76.3,位居全国第一。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智慧中国年会发布了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结果,深圳获评领先奖,综合得分全国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项非常权威的评估活动,主办方从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入选国家智慧城市和信息惠民试点的城市中,选取100个样本城市,评估指标主要包含智慧基础、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数字经济、创新环境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

事实上,深圳拥有良好的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并在诸多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是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拥有华为、腾讯等世界500强为龙头的高科技电子信息、互联网产业集群。同时,深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相继出台政策,推进新技术、新模式落地,在政务服务、智慧民生、城市治理、智慧城区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深圳已打造出全市统一公共信息资源库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其中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中的人口、法人、房屋数据量已达58亿多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已接入全市36个市级单位和10个区(新区),资源目录共5200多类,信息指标项达16万多个,每天数据交换量超过2000万条。数据共享,受益的是企业和市民,深圳相继推出“不见面审批”“秒批”“刷脸”等便民利民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让市民少跑腿。

高标准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

目前,深圳正高标准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根据深圳今年发布的《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到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要建成的目标是: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和一屏智享生活,让市民生活更便利,城市更美好。

深圳积极推动实施十大工程,促进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加快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同时,全面完善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光纤入户率超过90%;启动5G试点,建成城市大数据中心和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可视化的城市空间数字平台;加快构建海陆空和地上地下的智慧化综合交通服务体系,逐步建设全市统一的智能停车系统。

事实上,深圳正整合各区、各部门政务服务资源,建成统一的政务服务APP,为市民和企业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入口,力争实现政务服务“一号走遍深圳”,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申报、100%网上审批,企业办事不出区,个人办事不出街,“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国内领先。

对市民而言,“一号走遍深圳”实现后,其身份证、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银行卡等,只要是实名办理的卡都可合成一个账户,在购物支付、医疗保障、图书借阅等过程中,均可使用身份证办理相关事项和服务。“一屏智享生活”实现后,市民办事、享受生活服务无需到处找入口,可从统一APP获得想要的服务,该APP还能根据个人情况通过移动端推送服务信息。

对企业而言,“一号走遍深圳”实现后,企业在办理各类事项时,无需重复提交各种证明材料,只需要使用“社会信用代码+数字证书”就可办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尽量做到不见面办理。“一站创新创业”实现后,企业可方便地获得政府开放的数据和软件开发资源进行创新,也能享受一站式创业服务。

深圳新型智慧城市值得期待。根据深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及“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方案,深圳瞄准2018年建成全国一流、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总体目标,以提升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为重点,通过建设十大工程,努力在2020年实现“六个一”发展目标,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