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总结政策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经信局

题目: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资料提供时间:2023-03-02

目录

更多

建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文章下载

建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高温限电、国际局势变化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成立“畅循环稳工业”和“稳企业强主体”两个攻坚行动专班,凝心聚力抓项目,全力以赴促发展,确保工业经济基本盘稳定。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68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9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居杭州市第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增速居杭州市第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制造业项目31个。工业经济工作多次得到杭州市领导批示肯定。

一、2022年工作总结

1、稳步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全年共实施重大工业项目66个,实际开工50个,开工率75.8%;实际完成投资29.8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8.9%。农夫五期、屹通二期等2个5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开工;麦子妈一期、勇华低压电器产业园、星宇碳素等26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启源新材料、中策永固等7个10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

2、加快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处置。出台《低效工业用地处置提升方案》《收购实施办法》,组建工作专班,开展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低效工业用地处置。全年共完成出清销号低效工业用地158宗3443亩(其中收储利用16宗594.6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的172.15%。

3、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布《建德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引导基金,推进化工向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储能产业转型发展,新安迈图高性能硅材料、澳赛诺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建成投产。省级化工园区顺利通过杭州复评,高新园规划环评报告获省厅批复。印发《全市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开展新一轮碳酸钙行业整治。坚定不移发展航空制造业,首款量产飞机野马AG60-1016架机、两架塞斯纳172S飞机在千岛湖通用机场成功试飞交付。谋划打造农夫山泉百亿级水产业基地,全力推动农夫五期、六期项目实施。

4、稳步推进产业数字化。东翼新材料进入杭州市数字经济百强,38家企业列入杭州市“未来工厂”培育库,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杭州市智能工厂各1家。新安智矿1.0版正式上线,碳酸钙行业等2个平台列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大洋生物等8个项目列入省级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海螺、南方等2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行业能效标杆引领行动计划,获评省、杭州市级绿色低碳工厂10家。

5、全力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发布《建德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关于加大“亩均论英雄”评价结果应用力度的意见》,实施用地、用电、排污、融资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加大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力度,不断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2022年全市亩均税收达24.05万元/亩,同比增长27.3%。

6.扎实做好企业培育和人才工作。奥立达、大洋生物、深蓝科技、天石纳米共4家企业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新安化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胶获评2022年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建业微电子7N 超纯氨获2022年度省首批次新材料认定。积极开展海外人才招引,对接工信部指导服务重点工业企业,入选“国家级海外人才计划”3人,创历史新高。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市经信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建德行二十周年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型工业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具体做到“一二三”:

“一”就是“坚定一个目标”:以“十四五”迈入省级工业大县、产值破千亿为总体目标,力争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50亿元。引导大企业挑大梁,做好总部经济文章,加大上市企业、重点企业延链补链,开拓新赛道,推动新安化工、中策橡胶、农夫山泉、新化化工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亿元企业家数不断增长。坚持“抓大不放小”,时刻关注其他规上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加快块状经济转型发展,确保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制造业投资增长1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

“二”就是“把握两个核心”:第一个核心是抓项目。一是在谈项目抓落地。狠抓农夫六期、新能源材料、立邦三期、中策循环科技扩产等项目签约落地。二是落地项目抓进度。狠抓盛开、谨正电子、中策永固、中能变压器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三是在建项目抓投产。狠抓农夫五期、屹通二期、格宜医疗等在建工业项目进度;狠抓新安集团、新化股份、中策橡胶等“链主”企业的产业链技改项目。第二个核心是抓服务。以“百名干部助百企”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化助企服务工作,加大要素供给力度,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以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协调机制为抓手,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投产的节点问题解决,快速推进项目。强化各类专项资金、惠企政策“一键直达”,帮助企业更多更好更快享受政策“红利”。组织开展“建商学堂”培训,深入实施小升规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梯队培育计划,力争2023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三”就是“突出三个重点工作”:第一个重点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低效工业用地处置,坚持全市一盘棋,强化指标统筹、资源统筹、产业统筹,确保2023年完成销号出清2000亩,力争2500亩。修订亩均绩效评价办法,落实新一轮亩均差别化政策应用,力争2023年全市亩均税收达22万元。

充分发挥化工产业基础优势,以盛开、英联、新安等电池新材料项目为重点加快发展储能新材料产业,以时森海、远力健等为重点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推动现有化工转型升级。以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为契机,力争在抽水蓄能装备制造业方面实现突破。

发挥“航空小镇”基础优势,以华奕无人机等项目为重点,加快打造通航制造业。持续推进碳酸钙产业整治提升工作,确保在今年腾出3万吨标煤基础上,2023年度再腾出能耗2万吨标煤。第二个重点是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

持续抓好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运行监测,积极关注东翼、中策科技、勇华电器等大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积极服务好谨正电子、影视城等数字经济产业项目,确保数字经济产业平稳增长。深入开展化工、非金属、食品饮料等行业数字化改造示范标杆创建,加快推动数字化攻关和未来工厂创建步伐。在新安智矿1.0版本上线基础上,加强运用和宣传,以及对改革经验成果的总结和提炼,积极向上争取改革试点典型案例示范。

同时,做好深化文章,谋划打造新安智矿2.0版本。第三个重点是加快推进小微园规范管理及产业导入提升。

加强小微企业园运营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简化项目验收及产权分割审批流程,完善企业入园及退出机制,强化租售管理,建立销售价格预审机制。

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工作,依托五星车业、勇华电器等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带动行业配套企业集聚入园;推动尚深、置信智造谷及乾潭万豪等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小微园建成投产,实现电子电器、纺织服装、五金工具等块状产业集聚入园。

开展市级小微企业园星级评定,积极对接省物联网协会和相关第三方机构,推进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升平台能级。

另外还要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

建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3-02-01

 

 

海宁:经信2022奋进路,“储”具峥嵘 “芯”潮澎湃 文章下载

海宁:经信2022奋进路,“储”具峥嵘 “芯”潮澎湃

今年以来,市经信局围绕“142”产业布局,重点发力储能产业和泛半导体产业,紧抓储能产业发展风口、发挥泛半导体产业培育优势,精准开展工业招商引资,激发经济活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工业用地备案投资额236亿元,亿元以上工业内资项目备案86个,其中10-50亿元项目9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近年来利用内资稳居嘉兴前列。

精准工业招引,力推储能产业平地而起

一是明确发展方向。编制《海宁市储能产业规划》,构建“1+X”产业体系,以海宁现有储能产业逆变器为核心,重点布局逆变器、系统集成、能量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组件及其他储能相关产业链,到2026年,培育总规模超500亿元的储能核心产业集群。二是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我市已有的泛半导体、光伏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充分利用晶科能源、正泰新能源等优势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带动能力,深度对接一批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三是精准靶向招商。梳理储能产业招商对象,建立全市储能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与储能龙头企业谋求合作,已引入宁波德业、西安领充、华兴新能源等多个储能项目落户。

精准工业招引,助力泛半导体产业阔步向前

一是把握以链招商“着力点”。通过项目招引与产业链延伸,引领泛半导体产业强链固基、补链强本,目前已汇聚半导体专用装备、核心元器件、耗材、器件、模组、基础材料、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等产业链重点环节项目。二是聚焦重大项目“突破点”。举办海宁市半导体产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推动芬兰Pibond半导体、平板显示用光刻胶项目,埃纳高端半导体材料项目成功签约,芬兰Pibond光刻胶项目的落户,实现了海宁光刻胶领域零的突破。三是找准专题招商“切入点”。积极对接SEMI、芯谋咨询等协会机构,组织三区一城参加2022湿法制程设备与技术论坛、第十届中国半导体设备年会等重点展会,制作《“芯”潮澎湃 创享未来(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宣传片,为招商引资提供助力。

6年的发展,海宁泛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聚集了大批泛半导体产业项目,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如今,海宁储能产业将依托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踔厉奋发,茁壮成长。下一步,市经信局将进一步通过精准项目招引和重点产业培育,为海宁工业跃升注入“源头活水”,为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经信力量”。

海宁市经信局2023-01-12

 

 

盐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文章下载

盐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建统领作用。一是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积极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会议精神学宣贯培训活动,主动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召开实况,大力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把守住意识形态阵地作为长期任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清醒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严峻态势,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培育,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旗帜鲜明的抵制错误思潮侵袭。三是把发挥党建统领作用作为基础工程。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及《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关于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稳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主动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强班子、带班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2023年召开支部委员会16次、党小组会24次、党员大会10次,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共开展“第一议题”学习54次,累计652人次,加大党务工作者培养带教力度,不断提高党建规范化水平。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新吸收3名预备党员。

(二)坚持疫情防控和企业服务两手抓,不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扎实做好梯度培育工作。实行企业培育“小升规”“规升大”“上市企业倍增”三大行动。推动小升规扫楼促纳统专项工作,全力完成“小升规”工作任务。积极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申报、认定工作,12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企业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企业培育初见成效,华大智造9月9日顺利挂牌。二是狠抓企业疫情防控。依托深i企防疫通系统、区重点人员应检尽检管理系、盐田区白名单系统加强辖区企业及员工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工作,持续加强外卖行业、商超、物流和供应链企业行业、涉水贝黄金珠宝行业、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和生活物资配送行业从业人员专项管理,及积极协调解决安科讯等企业相关困难诉求。三是优化提升企业服务效能。开展盐田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课题研究,为产业扶持政策提供充实支撑。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时发放合计184万元经济稳增长政策奖金,稳住企业发展基本盘。对2019年以来新认定的17家区级总部企业开展复核工作,更好指导服务企业依法依规做大做强。牵头组织辖区20余家企业积极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鼓励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其中,盐田交易分团成交金额为12.18亿美元,增长44.83%,占全市成交金额24.24亿美元的50.3%。

(三)统筹强化产业空间保障,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强化产业空间保障。先后完成全球生命科技创新中心项目、优质产业空间供给试点改革项目以及数字烘焙产业创新中心项目等3个重点项目遴选供地,产业用地供应近1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1万平方米的出让任务,是盐田区承接“强区放权”事项近4年来产业用地供应总量的近3倍。新增投入使用政府创新型产业用房载体2处约1.7万平方米;新增投入使用的社会类产业用房2处约15万平方米;先后为安科讯电子、百泰珠宝、雷铭科技、康能药业等企业解决腾挪优化使用厂房空间约3.5万平方米。持续开展辖区产业空间动态梳理和效益分析,为辖区产业发展工作提供全面且精确的空间数据支撑。二是按需优化产业政策。修订出台《盐田区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创新型产业用房使用管理。在《盐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中精准设置“鼓励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专项政策,从园区建设改造、企业入驻、运营管理等全流程全方位支持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加速辖区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三是有效开展产业规划监管。完成翡翔仓库更新项目产业规划审查,深化原沙保片区产业及管理模式盘活研究,启动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编制等,跟进合景同创及海智云谷项目创新型产业用房使用及监管,有序开展工业楼宇转让资格审查工作,累计受理40余家企业的产业准入条件申请并出具审核意见。四是攻坚克难推进重点项目。推动盐田先进制造业园区启动区优质产业空间供给试点项目纳入全市第二批优质产业空间供给试点改革,谋划在短期内释放一批高质量工业厂房,创新方式精准解决优质成长型企业生产空间需求,已牵头完成平台企业遴选工作,正同步推进用地出让、招商推介、入库纳统及开工准备等各项工作。

(四)大力发展现代时尚产业,全力保障工业运行平稳有力。一是全力服务龙头企业。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周大福集团在盐发展,成立周大福服务工作专班,从产业空间、惠企政策、住房保障、员工服务等提供精准贴心服务,助力企业扩产增效,发挥龙头牵引作用,工业产值再创历史新高。二是推动现代时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制定《盐田区培育发展现代时尚、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加快推动现代时尚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规划打造盐田现代时尚产业走廊,以“总部经济+原创设计+品牌运营”为核心功能,推动黄金珠宝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并在壹海国际中心、沙头角保税区更新项目布局黄金珠宝智造创新网络,导入黄金珠宝源头科技创新中心,与黄金珠宝智能制造示范区实现智造技术应用联动。启动盐田区版权保护工作站,版权数字备案高效确权,有效提升黄金珠宝产品核心竞争力,截止11月10日累计完成备案6997件作品,版权监测52468件次。三是扎实落实有序用电。制定盐田电网2022年有序用电应急预案,整理重点企业建议保障供电名单,确保企业有序运转。加快推动工业园区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落实2021年改造完成的4个工业园区抄表到户,推进2022年度奥克微大厦改造。联合盐田供电局开展2022年4-5月工商用户电费补贴,已完成四批次资助,涉及电力用户4450户,预计资助1209.3余万元。

(五)瞄准打造国际航运枢纽,全力推动港航产业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加注工作。持续巩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加注改革成效,引进4家加油企业,启动保税油一口办理平台建设。成立深圳市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试点工作专班,做好船舶加注主体公司落地、“海洋石油301”加注船改造、受注船签订供气协议、保税LNG加注安全监管、加注方案等工作,成功试点LNG首次加注。二是加大港口服务力度。成立盐田港口服务工作专班,起草冷链产业专项政策,大力支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制定盐田区全球跨境贸易逆向物流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发挥盐田区港口资源、仓储物流、保税政策、产业聚集等优势,打通进出口退货商品路径,推动建设一体化、信息化、产业化全球跨境贸易逆向物流中心。三是加强与海关、航港企业联动。与深圳海关签署《深圳海关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支持盐田区产业和外贸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加强关地合作,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召开港航船企发展座谈会,推动港航上下游产业集群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产业链集聚效应,助力港航产业经济发展壮大。

(六)紧盯重点企业精准施策,推动商贸流通行业增长。一是努力拓展增量。大力开展保税燃油加注、LNG加注,全年保税燃油加注量预计突破20万吨。引进麦凯莱、金雅福零售、新能源车运营商聚合商业项目公司等形成新的增量,为批发零售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撑。二是稳定存量企业。对接税务局、住建局、教育局等部门,协调解决批发业发票升位、人才保障房分配、员工子女入学,以及百果园总部基地项目建设等问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扎根盐田。三是策划购物节系列促消费活动。累计发放消费券及购车补贴等约3000万元,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社消零增速目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四是大力推动商业业态品质提升。推动壹海城商圈品质升级,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联合万科团队招商引资,吸引苹果、FILA(斐乐)、哈根达斯、蛙来哒、Manner Coffee等11个知名零售、网红餐饮品牌店首次入驻辖区壹海城商圈,提升辖区商业品质。五是构建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携手深跨协落实“五个一”工程:出台跨境电商扶持政策、打造跨境电商园区、组建跨境电商学院、成立跨境电商盐田分会,组建跨境电商服务专班。已引进北美前五的跨境电商企业美国新蛋公司,知名物流服务商金运达、京华达、深国际等企业,知名场站运营商新境界。

(七)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作用,金融服务持续发力。一是搭建政银企合作机制有章法。5月召开的政银企对接会首次向金融机构介绍“双区”规划和重大项目,分管区领导带队拜访各大银行深圳分行重点推介加强合作,下半年陆续组织黄金珠宝、文旅创意等专项银企对接活动,逐步将银企对接推向深入。二是推动融资属地化有办法。成立金融调度专班推动龙头企业在关键时点归集存款,区金融局走访全区16个房地产和产业项目,积极推动7个项目开发贷、拆迁贷,8个项目按揭贷(货值超150亿)实现属地化。三是引金融活水兴产业发展有想法。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银行普惠金融放贷难的问题,区金融局牵头编制《盐田金融服务大礼包》,涵盖15家银行、3家保险机构的50个融资产品和11个保险产品,为辖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全方位指引。四是开展金融风险防控有方法。围绕“7+3”地方金融风险长效监管进一步完善了机制,形成了“1+1+8”系列文件,确保工作有领导、有部署、有培训、有方案,年度累计排查清理私募、小额贷、典当、交易场所、养老金融、代币发行机构、伪金交所等各类疑似地方金融机构390余家,正常经营的各类地方金融机构58家,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八)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工作。扎实推进我区对口广西凌云、乐业、东源、深汕等地区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积极推动双方党政领导互访对接、召开联席会议共3次;选派干部17名赴对口地区开展帮扶工作;投入市、区统筹财政帮扶资金共1.1076亿元,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达870.21万元,协助当地实施“一县一园”和乡村振兴等30个项目建设;落实凌云、乐业两县共结对4所学校、2家医院、4个乡镇、72个脱贫村,实现两县原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鼓励引导盐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消费帮扶农副产品共计930多万元。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把学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制度,全面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守住意识形态红色阵地。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党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常研究常部署常督促常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持续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纵深推进“小升规”“规做精”“精上市”三大行动,力争每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家,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5家,新上市企业1-2家,推动盐田区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枝繁叶茂”的企业发展格局。

(三)继续做好产业空间保障。推动优质产业空间供给试点项目落地,跟进督促特区建工提速建设,加快释放优质产业空间;加大力度做好园区的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工作,招引一批符合辖区产业导向的优质成长型企业入驻,加速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按照市里相关要求推进盐田-大鹏东部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持续优化园区启动区、谋划园区拓展区的空间使用。

(四)全力稳工业促转型。落实现代时尚产业集群发展年度行动计划,分发挥周大福龙头带动效应,围绕设计研发、智能制造、品牌营销、展示交易打造一条龙全产业链。研究引进华为技术平台,设立黄金珠宝源头创新中心,推动黄金珠宝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推动传统零售向数字消费转型升级,建设黄金珠宝直播电商基地,培育电商新业态新模式。继续实施二线工业企业倍增计划,利用周大福等龙头企业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提前谋划、着力培育一批30-50亿级工业企业,形成工业企业梯度增长发展的良好格局。

(五)加大港航产业服务力度。一是拓展保税燃料油和保税LNG加注主体,协调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做好新增加注主体公司的地方牌照申请工作。二是协调市商务局推动省级部门出台省内跨关区保税油直供细则,指导企业做好跨关区直供业务。三是促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出台冷链物流专项政策。四是加快推动深国际、普洛斯等在建重大物流项目投入使用。

(六)努力打造盐田会客厅。分批推进壹海城商圈、明珠商圈、深盐国际商圈品质升级,引进知名网红品牌、高端餐饮门店、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等,重构辖区消费业态新格局。举办购物节系列促消费活动,助力国际消费城市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与深跨协共同打造跨境电商物流总部基地,深入探索建设跨境电商全球退运中心,完善逆向物流等业务环节链条,推动打造特色化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盐田标杆”。

(七)推动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再上台阶。继续发挥好金融调度专班的作用,坚持靠前服务、主动谋划,帮助企业抢抓对接在建项目,努力扩大银行存贷款。贯彻落实处非条例,建立执法队伍和法制专员,完善执法制度,加强“7+3”地方金融组织以及非持牌金融类公司开展监测预警和风险排查,确保风险可控。

(八)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工作。在组织领导、人才支援、劳务协作、强产业合作、消费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工作纵深展开。以专项巡察指出的问题整改为契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开展工作能力。

盐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02-06

 

 

《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重磅发布 文章下载

《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重磅发布

2月13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经济发展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驱动力量,为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北京市以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重点,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在科技创新、融合应用、生态环境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白皮书系统性展示了北京在构筑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人工智能领军城市过程中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

一是北京持续保持人工智能领先优势。

截至2022年10月,北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48家,占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总量的29%,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核心区域产业集聚能力全国第一,已经形成了全栈式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二是北京创新“策源地”建设提速。

北京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人才超4万人,占全国的60%。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居全国第一。在专利授权数量全球排名前100的机构中,北京总部机构30家。

三是北京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工信部揭榜挂帅优胜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北京共37个项目、32家单位上榜。国家开放创新平台数量领跑全国,我国已有24家企业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其中10家企业总部在北京。

四是北京人工智能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人工智能算力发展排名全国第一。北京市政务数据开放走在前列,已无条件开放115个市区级单位,公共服务事项指南、财税金融、城市管理等领域公共数据集15880个。智源“悟道2.0”,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模型,参数规模达到1.75万亿。百度“文心”大模型参数规模达到2600亿,是目前全球最大中文单体模型。

五是北京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建设成果显著。

数字人、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在冬奥会成功落地,彰显科技冬奥魅力。海淀、朝阳、西城、昌平、通州等区已开始或完成“智慧城市大脑”相关部署,北京已迈向全域场景开放的智慧城市2.0阶段。无人出行服务从示范运营迈入商业化试点新阶段。2022年度北京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正式发布,36家智能工厂和47家数字化车间名单出炉,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加速落地。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北京市将继续坚持“五子”联动服务,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突破,助力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一是持续推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开源社区等,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协同攻关。

二是全面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底座。

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着力构建开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应用生态。加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速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供给。

三是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支持人工智能优势企业在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优势领域开展创新应用,全面构筑人工智能场景创新高地。

四是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安全、科技伦理治理机制。

研究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安全、伦理治理范式,构建法律、市场、代码架构和社会规范相结合的多元路径。

五是率先建成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科学谋划高端顶尖人才和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引进培育机制。进一步促进海外顶尖人才在京创新创业,激活创新驱动“源头活水”。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3-02-14

 

 

黄山区科技经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文章下载

黄山区科技经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工业运行保持稳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前三季度46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48亿元,同比下降 1.9%;实现工业增加值4.48亿元,同比下降8.9%,位居全市第六。预计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完成总产值33亿元,与上年持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

(二)工业投资持续增长。1-9月份,39个工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 9.43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23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5.1亿元,同比增长16.7%,均位居全市第四;16个新开工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3.63亿元,同比增长27.2%,位居全市第四。预计全年工业投资12.8亿元,工业技改投资6.8亿元,创历史新高。

(三)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五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招引落地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进一步壮大主导产业。1-9月,全区累计新签工业项目26个,总投资29亿元,到位资金6.5亿元,农夫山泉黄山生产基地项目在世界制造业发展大会上成功签约;绿色食品、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8.1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73.6%;战略新兴产业产值8.98亿元,同比增长21%,位居全市第一,占全部规上工业的36.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34亿元,剔除鑫赢再生的影响,同比增长10.4%,占全部规上工业的46.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持续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华绿园获得省级智能工厂(我区首个),新增黄山毛峰集团省级数字化车间、亿利工贸省企业技术中心,实施“机器换人”企业5家,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3家,推荐格罗电器、华绿园、黄山毛峰集团3家企业申报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库;完善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申报省市“专精特新”企业3家、高端装备高成长性企业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3家、省工业精品2家。

(五)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大力推进“科创+”。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申报省级高新技术培育企业4家,完成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组织华绿园和中发耐磨2家企业申报安徽省2022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企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全区31家企业和2家研发机构完成研发经费归集8086.2万元,同比增长43.3% ;1-9月,完成企业吸纳技术合同1177.47万元,同比增长278.46%;技术输出合同240万元,同比增长77.78%。结合“双百双行”产学研合作活动开展,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今年已促成钛可磨、猴坑茶业、鼎瑞新、全江生态农业、鑫黄山分别与南京林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5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六)助企服务有了新成效。积极落实市稳产增效“十条”和助企纾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三十条”,修订完善《黄山区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今年以来,争取省市涉企补助资金300余万元;兑现稳产增效区级奖补资金91.2万元,兑现区工业企业业绩考核奖补资金213万元、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奖补资金228.51万元。持续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和“五进”服务,组织12家企业参加2022年“高校直通车”云聘会、2家企业参加全市产业链产销供需对接会,围绕工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骨干企业和生活物资生产保障的重点企业,建立“白名单”企业制度。

(七)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全面贯彻落实“两强一增”政策,多举措助推农业特色产业高效发展。一是强化科技项目管理,征集“野生羊肚菌品种选育(株选)”等17个区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导钛可磨、水工茶业、全江农业3家企业的市科技计划项目到期验收准备工作。二是持续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印发《中共黄山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黄山区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意见》,精选79名区级科技特派员和招募16名应届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实现全区14个乡镇和79个村(居)全覆盖。三是组织区内3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1家国家星创天地做好年度绩效考评工作,推荐省级科技特派团1家和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家。

(八)多措并举维护社会稳定。疫情防控上。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发挥区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组的牵头抓总作用。先后组织召开调度会18次,研究部署物资保障工作,制定了《黄山区新冠疫情防控后勤物资保障工作应急预案》《黄山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后勤保障组工作实操手册》,确保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急需。安全生产上,强化行业主管责任,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向企业宣传安全生产法规和警示片;对辖区内非煤矿山、民爆企业等开展安全生产“百日行动”,联合区应急局、公安分局等部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开展40批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出隐患问题59个,其中50个已整改到位,9个正在整改中。信访工作上,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包案制度,组织开展信访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接访、大化解”专项行动,共排查重点矛盾纠纷3项、12人次。成立3个信访工作包保领导小组,参与区领导接访会和信访听证会,1-9月份,我局召开专题信访工作会议4次,约访下访12次,及时化解信访风险,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九)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从思想政治、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从严从实推进党的建设。研究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度学习计划”,目前,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9次,组织专题研讨3次,邀请区委党校讲师对我局党员作专题宣讲报告2次,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显著提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时完成党支部换届工作,充实年轻干部,增强党建工作效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1-9月召开党组会21次,研究“三重一大”事项67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抓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分解压实廉政风险防控责任、动态厘清风险清单,开好作风建设和民主生活会等会议,定期听取“一岗双责”履职情况,推动“一岗双责”落实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企业面临困难较多。主要是受疫情持续及国际形势多变等超预期影响,主要表现为,外贸型企业出口受限、市场收紧,货物运输不畅且价格成倍上涨。传统茶叶加工行业整体呈逐年下滑的态势,企业转型难度大。受房地产市场影响,下游的建筑行业复工不快、建设项目少,加上市场有限,竞争加剧。部分企业用工不足、应收账款较多,生产经营困难。鑫赢再生停产、兆能实业、格罗电气等亿元重点企业,因整体搬迁、订单减少等因素,产值大幅下降并可能持续处于半停产,对产值影响程度较大。

二是新增长点未达预期。计划今年产值大幅上升的企业未能达到预期,难以形成工业经济运行增长有效支撑。比如毛峰集团的计划年产值3.5亿元、富锐斯环保的计划年产值1.5亿元均未能达计划进度。新进规企业增长乏力,在上年同期基数不大的有利条件下,原本有望上拉规上工业增速,但目前未达预期效果。

三是工业发展后劲不足。重大技改项目少,总投资亿元以上的技改项目仅1个,难以形成有效投资来支撑工业技改投资的增长。目前无新企业月度入规,提振增长的增量不足。今年拟培育月度入规的备禾模具和汉翔机械,受疫情和上下游企业生产收紧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企业销售不旺,达到规上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飞黄齿轮、鸿懋建材、贝基模具等老企业年度入规仍有难度。

三、2023年工作谋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工业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围绕提质扩量增效,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主要工作目标: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均增长10%以上;

——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

——培育入规工业企业7家以上,其中新企业入规3家;

——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家;

——新增数字化车间1个、绿色工厂1个、“机器换人”企业7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

(一)突出企业培育,壮大规模总量。坚持“培育+引进”双轮驱动,切实抓好双招双引、“专精特新”倍增、主体培育三项工作。推进众创-成长型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常态化抓好规上工业企业的服务,完善小升规企业培育库,紧盯新建企业投产入规,培育新企业月度入规3家、老企业年度入规4家以上。培育省市专精特新企业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加快金瑞泰上市步伐,落实各项前期准备,确保按既定计划成功上市。

(二)突出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聚。按照“龙头+配套”壮大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的规模贡献和引领作用,合理规划和布局经开区三大主导产业。真正发挥链长制作用,做长做宽做实产业链,通过双招双引推动五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龙头企业+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加快项目推动,注入产业新动能,抓好铧富锦、同兮生物、速豹刀具等新项目(企业)投产增效;实施现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抓好晶特美(二期)、亿利工贸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三)突出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企业出题、能者解题、市场阅卷”,统筹实施创新能力提升、成果转化、示范推广等工作,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工业创新体系。强化产学研技术合作,持续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技术合作,全年产学研技术合作不少于4家,成果转化不少于4项,柔性引进人才5名以上;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民营科技企业各2家。

(四)突出数字赋能,推进“四化”改造。坚持“数字+制造”,加快平台、网络、智造新模式三项创新发展。引导企业按照“机器换人”-生产线改造-数字化车间-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路线升级改造,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实施“机器换人”企业7家,培育新增数字化车间1个、智能工厂1个。开展“长三角工业设计专家进黄山活动”,培育工业设计中心,加快构建“设计+研发+用户体验”的制造业创新设计体系。

(五)突出示范引领,强化质量提升。重点抓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个方面的工作。增品种上,培育工业精品1个、省级新产品2个。提品质上,打造一批质量标杆企业,争创省、市、区政府质量奖。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培育标准化示范企业。在创品牌上,培育省级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1家。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加大工业闲置建设用地、低效用地清理力度,力争规上企业亩均效益税收增长10%。

(六)突出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扎实推动实施“方案、控制、提升”三个重点,大力提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认定省级绿色工厂1家、行业规范企业1家,争创省市节水型工业企业3家。持续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计划,力争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

(七)突出科技强农,助力乡村振兴。以科技项目和科技特派员为主抓手,持续实施科技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和科技特派员驻村帮扶行动,着力解决乡镇、村(居)乡村振兴发展中项目、技术、人才短板,支持其大力实施产业开发、短平快种养项目、新技术应用,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作。

黄山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2023-01-31

 

 

惠城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文章下载

惠城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悉心指导下,我局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疫情冲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落实防疫责任,做好防控工作。一是推动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工作。制订《惠城区科工信局2022年春节后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督导工作方案》,安排督导组深入镇(街道)、企业督导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复工复产工作。特别是面对春节后疫情紧张、“1003”疫情事件等情况,按照各级工作部署,为企业办理生产物资保障车辆通行证,做好工业经济稳增长和疫情防控“双统筹”工作。二是做好跨境货柜车作业点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司机在接驳点(作业点)的闭环管控,严格落实“四件套”管理(集中居住、闭环管理、每日核酸检测、全程疫情接种)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并要求接驳点(作业点)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立即整改。三是严格做好入境解除集中隔离人员接转工作。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区接回外省解除隔离回惠州市内交通站场的入境人员259人、从其它县区接回完成集中隔离的香港入境人员541人、在我区完成集中隔离后送市内外场站人员539人、在市外完成集中隔离后接回我区人员556人。四是严格落实商贸物流园从业人员、货物直接接触人员等高风险职业人群严格落实“7天2检”核酸检测;商贸物流园区疫情防控督察小组,安排专人实地走访,出动人次177人,查出问题46宗,全部要求其立即整改。五是落实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监测全区1家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商场超市等38家重点企业关于生活必需品的储备、流通和价格等情况;制定了《惠城区新冠感染疫情局部暴发生活必需品最后一公里保供应急预案》,每周定期到惠州海吉星农批市场进行疫情防控督导,重点针对冻品商户进行检查和海吉星市场作为管理方主体责任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落实情况。在“0816”、“0927”、“1003”、“1024”疫情期间,积极协调生活物资保供、物流配送、周边商超、社区生鲜店等企业,畅通生活物资配送渠道。

  (二)强化项目支撑,促进工业企业发展。一是积极协调区自然资源、招商等部门及有关镇街抓好工业项目落地、动工、建设、投产。2022年我区拟新开工项目13宗,总投资63.5亿元;全年新投产项目11宗,全年可上规纳统的企业14家,预计新增产值15亿元。二是以技改为抓手,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推荐利元亨、九惠制药、仝达实业、菲安妮等4家企业参加了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申报项目;推荐胜华电子、通元科技、三强线路、连盟电子、雅信达等5家企业参加了国家级绿色制造品牌申报项目。受理了住润电装、利元亨、豪鹏科技、联谊印刷等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评审申报;受理了通元科技等企业绿色循环发展与节能改造项目评审申报。三是抓好行业管理工作。组织对辖内机制砂行业企业基本情况进行摸查,共摸排企业12家。加强对辖区内唯一的水泥生产企业——惠阳水泥厂进行管理,着重对水泥厂治超进行监督,目前未出现超载的情况。四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截至10月底,共不定期走访了重点工业企业130余家次,要求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2022年,我区工业经济总体运行稳中有增。今年全年,预计我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02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95亿元,同比增长9%。预计完成工业投资135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4.6%。

  (三)坚持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市场信心。一是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提振消费市场信心。全市举办“惠民乐购”消费券发放活动。惠城区消费券派发分两期:一期为夏季消费券5月20日—6月20日;二期为暑期消费券8月29日—9月26日。全区发放消费券金额6000万元。二是促进全国消费月汽车消费节。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举措,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进一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举办惠城区2022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汽车消费节”(水口站)活动。三是推动消费市场促销工作。积极推动家电、汽车和家居等促销活动组织实施工作,并配合上级商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四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全力支持我区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我区现有符合条件达到限额以上规模项目的商贸企业241家,我局已请示区政府、区财政局提请安排符合条件达到限额以上规模项目的商贸企业奖补资金。根据拨付资金前排查,符合拨付资金的企业共计245家;目前,已拨付省市奖励资金245家企业申报项目资金奖励,共计专项资金810.5万元。预计202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奋斗目标为778.33亿元,同比增长2%。

  (四)抓住重点工作,力促外资外贸发展。一是着重推进一批重点企业资金到位。列出了中海宏洋地产、旭日花城、科实汇商、骏亚智能科技、汤普贸易等20家到资空间100万美元以上企业作为重点跟踪企业,安排专人每月了解企业建设、经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进资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动员、督促企业及时到位资金。今年旭日花城项目到位资金已达3.52亿元,约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0%,确保我区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二是全力落实国家“放管服”政策。积极指导企业办好备案登记,全面激发社会企业开拓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截至12月31日,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登记备案业务471宗,其中新办298家,变更158家,注销15家。三是支持和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市场。动员、组织我区祯州集团、金蜂酒业、伯乐酒业、致远贸易等企业参加2022粤澳名优商品展、加博会、食品农产品对接会、海上丝绸博览会等各类国内外线上线下展会。四是协助企业申报各类扶持资金。截至目前,协助我区天宝电子、致远国际贸易、茂森电子商务等70多家(次)企业申报外经贸发展、跨境电商、跨境运输等13项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

  (五)加强基础建设,推进全区信息化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2年10月底,5G基站新建684座,累计建成2461座,约占全市25%;推动园区做好5G基站、光纤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适度超前布局园区网络基础,为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撑。二是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稳步发展。通过电信运营商与地方政府的优势资源互补,加强惠城区5G战略布局,促进惠城区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战略目标实现,推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惠州市分公司与区政府签订《5G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推进数字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是做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截至2022年10月31日,我区完成144家,提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市下达任务数142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信息化和数字经济等相关项目。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2023年惠州市企业上云上平台奖补资金项目入库等项目申报工作。推荐惠州市企业首席数据官示范建设企业1家,推荐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1个。四是组织开展“三线整治”工作。印发《惠城区2022年“三线”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各镇街及电信运营商对13个镇街开展定时定点通信线路整治。目前,惠城区已筛选出具备整治条件的135个目标行政村。

  (六)加强沟通协调,做好金融服务工作。一是服务企业融资需求。推动简单汇平台在“监管沙盒”规则下进一步发展壮大,与“简单汇”平台一起拜访核心企业,为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解决产业生态圈内外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是做好上市服务工作。目前已有16家企业纳入我区上市企业后备库,并对其进行重点指导和扶持。经过辅导,惠州市正道实业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31日在广东股权交易所正式挂牌。三是进一步增强支持乡村振兴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银行围绕我区农业特点,加大对特色乡村文化和辖区主打农产业产品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先后通过金融手段扶持了海纳农业、绿湖园艺、昌盛梅菜、环通梅菜等辖内农业龙头企业,共计2.7亿元,促进了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同时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致富。配合市金融局和人行选择我区移动支付示范点,争取在我区水口、三栋、马安、横沥建设成2022年惠州市移动示范镇。推动金融机构与辖内142个行政村签订“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与黄沙洞、芦村等签订“整村授信”战略协议。四是做好涉众金融涉稳问题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

  (七)强化科技创新,促进高企稳步发展。一是加大高企培育力度。研究制定了《惠城区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出台了《惠城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和重点。今年共有20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1%,最终通过市科技局推荐的企业共计203家;组织发动147家企业申报惠州市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最终有115家企业通过审核;我区共有360家企业通过2022年惠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二是加快构建培育体系。区高新科技产业园顺利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认定,成为我市首个省级高新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智能化锂电池制造装备企业重点实验室(2022 年度)”被成功认定为企业类省重点实验室。弘毅云谷被成功认定为省级孵化器。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市级培育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8.9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共计158家。三是创新投入不断提升。2021年度研发费填报工作,纳统企业739家,填报738家,完成率近100%。R&D经费投入强度(占GDP比重)逐年稳步提高,2020年达2.42%。根据2021年惠州市R&D主要指标情况通报,我区全社会R&D经费24.24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2.49%。经市科技局提名,2家企业(广东锡源爆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申报202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四是组织开展科技帮扶。组织农村科技特派员参加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能力提升线上培训,开展“暑期大下乡”活动。目前,我区共有3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15人)进驻镇、村,涉及种植养殖、医疗卫生、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

  (八)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完善服务机制。草拟《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全方位构建“1+2+3+N”企业服务体系。实行“一个窗口”企业服务,两级服务管理,“三统一”企业服务标准,建立各级企业服务队伍,形成大服务格局。发挥企业服务联席会议解决机制的作用,全面运行企业服务专责机构,自建立以来,召开两次企业服务联席会议、政企早餐会,收集企业诉求50余件并落实交办。二是加强企业培育。建立小升规培育库,加强日常沟通联系,积极推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我区实体经济提供新动能,为壮大工业总量添柴加薪。截至2022年12月,我区小升规工业企业申报入库53家,力争完成市下达我区目标任务。建立“专精特新万人行”服务台账,以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建立起局、镇街联络人与47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服务对接,提升服务层次和质量,切实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共收集53余宗问题,已解决50宗,3宗正跟进中。三是落实政策红利。组织推荐4家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组织推荐129家企业成功申报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占比全市15.5%;组织推荐87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织推荐5家企业申报省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小型中小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组织130家企业成功申报省市区小微企业上规模资金项目入库,涉及省市区级资金约2300多万元。拨付40家企业的各级专项资金共1070万元;指导133家企业做好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涉及省、市、区专项资金共约2410万元。四是加强新型产业平台培育。组织认定惠州市信利康5G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信利康一期)、中南高科惠州惠城高端电子信息创新园等8个项目为新型产业项目,总计用房面积818233平方米,总投资额60.73亿元;配合做好新型产业项目的企业入驻审核工作,共完成184家入驻企业的审核并出具意见。五是做好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加强《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宣贯,及时根据上级对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部署,迅速牵头组织各镇(街道)、区直部门开展了两次排查工作,未收到镇(街道)和区直部门拖欠账款的情况。截至2022年11月,我区共有民营企业100911家,占比全市35.54%,其中1-11月新增17794家,占全市新增30.98%。2022年前三季度,惠城区民营规上工业企业 330 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6 %),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3.37亿元,同比增长12.4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44.1%。

  (九)强化行业监测,促进电子产业发展。一是抓好电子工业运行监测,及时掌握产业发展态势。根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建立新一代电子信息重点企业服务专班的通知》(粤工信电子函[2022]27号)的要求,我局收集辖区内相关重点企业名单,按照生产经营、业务布局、投资动向、扩产需求、增长计划、下月产值预计数,需协调解决的困难问题等内容汇总,按月度、季度、半年、周年为周期,定期报送有关材料。二是协助做好市级“高成长”奖励资金拨付工作。根据《关于下达2022年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引进和培育资金)安排计划的函》(惠市工信函[2021]55号),下达我区2020年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高成长”奖励名单,拨付11.78万元给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鼓励企业用于扩大经营生产、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等。三是配合做好我市电子烟产业链调研、芯片及关联产业、印制电路板行业、全省硅能源产业项目等多项调研工作,开展锂离子电池及有关储能电池行业排查工作,及时转给企业排查安全生产情况。四是加强品牌建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组织好第十一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及广东设计周活动参赛工作,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支撑服务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局加大宣传力度,分别在龙丰、水口片区召开专题赛前动员暨培训会,主要转达省有关会议精神和惠州赛区的有关工作部署。五是做好服务,加强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根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第五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粤工信生产合作函[2022]3号)的要求,我局做好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推荐申报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认真走访、摸查了解我区工业设计行业发展情况。六是切实抓好民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每月不定时组织1-2次检查,督促民爆企业落实制度,严格要求我区2家民爆销售企业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结合近期发生的“7.24”“9.2”“9.16”“9.28”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对民爆物品销售、库区内运输、储存等进行专项治理隐患排查。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消费方面。一是传统电商行业受到较大冲击。随着自媒体的普及,直播电商已对大多数传统电商造成影响,传统电商的部分销售渠道已逐渐向MCN电商发展,但都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并未形成规模。二是药品销售负增长。今年,新冠感染疫情影响持续全球,但药品销售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去年同期较高增长的基数,另一方面,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消费采购药品和防疫物资的需求减少,药品销售已持续负增长。三是新冠疫情多发影响消费信心。我区“0816”疫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华贸的客流,连带港惠、隆生金山湖、佳兆业、吉之岛和天虹等商场客流均下降20-30%不等,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区8月社销零的持续增长;我区“0927”、“1003”疫情发生地为小金口街道大部分区域,涉及众多汽车4S店由于在管控区域内暂时停业、汽车物流受阻等一定程度上影响9、10月的汽车增速。四是汽车生产供应链受阻影响销售。限上汽车销售自2021年6月开始呈现下滑趋势,降幅一逐渐趋平。同时由于汽车生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到销售端影响汽车正常销售。

  (二)外资外贸方面。一是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包括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和物流成本增加;二是物流受阻,受香港疫情影响,深圳口岸对跨境货柜车实行全接驳模式,我区粤港跨境陆路运输明显减少,而海运集装箱出多回少,数量紧缺,提柜困难,运输排期长。三是供应链不顺畅,直接冲击着企业的稳定生产,如缺乏芯片,对我区的住润电装等汽配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四是近几年我区缺乏新引进的大项目,特别是工业类项目严重缺乏,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区利用外资持续稳定增长;且增资扩产项目也较少且金额小,2022年仅有16家企业增资扩产,且企业最大增资金额不超过2500万元。

  (三)信息化发展方面。主要存在问题有:一是网络建设问题依然存在。在基站建设中,“既要手机信号好,又不准修建基站”的现象依然存在,并且基站建设是一项涉及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公众的支持,还需要国土、规划、住建、交通、市政、环保等多个部门的配合。“三线”整治作为长久性工作任务,在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做到整治效果可持续化方面都存在较大困难。二是数字赋能产业规模较小。我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赋能产业规模较小,且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市场竞争力较弱,推动产业发展作用不明显。三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无法确立转型目标,以及与之匹配的组织架构和文化,从而导致创新协作能力差、落地困难。同时由于技术平台导致业务更新速度慢,转型中缺少生态合作伙伴,无法建立相应的生态,陷入闭门造车的窘境。

  (四)金融方面。一是职能缺失不足,由于我区没有设置人行、银保监等部门,且自身只具备协调服务的职能,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打击手段,导致在处置非法集资、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等方面工作效能不理想。二是我区企业发展不平衡,具备一定规模且发展实力较强的企业数量不多,而中小企业对证劵市场了解较少,加之近年来市场行情不太乐观,我局经多次走访调研了解到企业的上市意愿不强烈。三是银行出于风险考虑,融资产品的申请条件较严格,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城区作为惠州中心区,金融投资平台营业机构、网点相对其他县区较多,投资人群体相对较大,给维稳工作带来的冲击影响更加明显。

  (五)电子产业方面。一是产业层次和聚集度偏低。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层级、聚集度不高,难以有效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对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弱;企业的数量、规模,以及整体技术力量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缺乏等因素制约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做大做强。二是人才供需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较少,高端化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企业的开发能力。以专业设计人才供不应求现象明显。同时受深圳、广州等地产业政策影响,企业人才难招难留。三是产业扶持政策有待完善。在鼓励本土品牌发展、引进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产业发展平台方面,缺乏相应的鼓励办法和措施,难以对产业形成政策促进效应。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工业经济监测及项目推进工作。一是加大为企业服务力度。结合实际走访、政策宣讲等方式提高企业对近年来惠企强企政策的知晓率,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为企业项目投资做好服务,促进企业加快投资进度。二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监测。督导镇办挖掘一切可统计的资源,不断充实完善统计基数,确保完成指标任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全面深入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密切关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及亿元以上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充分挖掘增长潜力。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协调力度。推动已摘牌项目尽快动工建设,加快城区工业项目投资和建设进度,增强发展后劲。四是持续做好节能监察工作。坚持市区联动和部门联动,加强对镇(街)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业务指导,把工业节能监察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区对镇(街)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范畴。继续开展对年耗电800万千瓦时以上用电企业计划实施专项监察。

  (二)进一步推动商贸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推动促消费相关工作。大力支持全市购物节、美食节和消费券发放等活动的举办,推动我区各大商超、商贸餐饮企业积极参加并提高优惠力度。同时加强与市商务部门对接,加快推出惠州品牌优惠券,加速引导更多消费者购买我区优质品牌TCL(酷友)、真维斯(旭日商贸)等著名产品。二是加大汽车家电促销力度。大力促进汽车行业消费,指导并支持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做好举办车展活动。同时加大对国家优惠政策的宣传,结合汽车下乡和家电下乡等补贴等,推动辖内汽车和家电销售企业加大优惠力度,做大做强汽车和家电消费市场。三是推动跨境电商相关工作。继续配合市商务部门做好跨境电商展示厅、进口商品城市展示区,跨境电商创新孵化产业园及跨境电商综合物流园的工作推进。加快电商行业发展,对“618”和 “双11”等大型促销节期间的有较快增速的电商企业进行嘉奖,并结合下来出台的电商(含跨境电商、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培育一批限上的有良好增长的本土电商企业。

  (三)进一步抓好外资外贸工作推进。一是加大外资项目资金到位跟踪力度。重点跟进中海宏洋地产、旭日花城、科实汇商等企业、项目。加强与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联系,与有外资背景的在谈项目进一步沟通,加大省、市利用外资奖励政策的宣传,动员投资方以外资的形式设立项目。二是做好重点企业监测。重点对我区14家市100强重点外贸企业建立外贸企业监测台账,全面了解重点企业运营情况,对企业存在的重点、难道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同时继续对我区备案的27家跨境电商企业实行月报监测。三是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市场。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广东省“粤贸全球”计划、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境内境外、线上线下展会,努力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抢抓订单。全力做好信保对外贸企业的政策性扶持工作,同时做好信保APP及 “资信红绿灯”的宣传推广工作,支持和引导企业充分运用信保工具和在线服务平台,稳健开拓国际市场,帮助企业规避及减少外贸风险。四是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重点跟进信捷康供应链管理公司、致远贸易的业务发展情况。继续指导我区跨境电商企业开展业务,重点跟进我区备案的跨境电商企业业务发展情况及茂森、京东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的交易额。

  (四)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提高企业融资水平。一是继续走访我区金融机构,推动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加大力度宣传市、区两级的上市企业奖励扶持政策,对拟上市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相关政府部门给予处理解决。二是做好宣传防范化解工作,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广泛开展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和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宣传;加强与公安等有关部门的联动协作,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四是继续推动普惠金融建设,一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发展,开发更多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二是根据上级要求做好我区2022年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续保工作。三是协调好有关镇办做好“移动支付示范镇”的相关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一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着力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以及境外高端人才。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大力推广以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的融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创新平台,推出特色科技金融产品,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二是推进高企倍增计划。集中力量推进东江湾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快见成效。做好目标企业申报意愿摸底、梳理,抓实宣传发动和培训辅导,强化组织领导,合力完成2023年高企行动计划目标任务。三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对辖区内孵化器、众创空间进行摸底,挖掘优质企业项目。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上门进行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开展综合业务培训,协助入孵企业申报各级各类扶持资金,不断提升在孵企业的创新能力。四是培育创新产业集群。以区高新园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认定为契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方向,与高新园加强联动,通过举办专场培训等方式,发挥园区产业聚集优势,不断提升园区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

  (六)进一步加快5G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是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落实年度任务目标,加快城市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开展三线整治工作。落实乡村振兴、内街小巷升级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组织协调运营商对乱搭乱挂通行线缆进行清理整治。三是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举办专题对接会,依托市级数字化转型资源池服务商和数字化转型产品引导中小制造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四是加快推动数字赋能传统行业。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惠城区软件园建设布局,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做优做强传统优势软件,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行业应用软件运营服务商和平台服务商。积极开展企业上云上平台和工业互联网诊断及对接服务,畅通政府部门、服务商和制造企业沟通渠道,将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分享、企业上云上平台供需对接、问卷调查等工作常态化,切实做好企业服务。

  (七)进一步强化企业服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一是继续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加大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推动优质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之路,培育特色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二是优化提升服务企业水平。落实《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企业服务机制,充分利用区企业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运作好区企业服务中心,发挥好区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协调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升“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优良营商环境。三是加大政策红利落实力度。积极指导和协助中小微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区等各类惠企政策扶持资金项目,大力推动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要求,督促企业用好专项资金,助力企业蓬勃发展。

  (八)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电子产业发展。一是加强与利元亨、几米、金蝶等龙头企业、大型项目联系互动,及时掌握最新情况。积极引导企业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导向,切实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各种困难。二是推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鼓励企业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实现从简单加工向深度加工和全过程设计制造方面的升级。引导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电子信息类企业进行产品的自主创新开发,重点用于公共服务平台、集群信息化建设以及技术攻关和产业链的延伸。

惠州市惠城区科工信局2023-01-26

 

 

展望2023:工业互联网发展呈现八大趋势 文章下载

展望2023:工业互联网发展呈现八大趋势

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历史进程的关键驱动力。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取得初步成果,正处于从起步探索转向规模发展的关键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这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可以预见,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广阔前景。

01

顶层布局形成共识,政策支持加力

目前,运用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已成普遍共识。美欧各国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其中,美国连续10年推进先进制造国家战略,聚焦“再工业化”,加速数字制造应用;德国发力“工业4.0”,以智能工厂和智能产线为基础,巩固强化制造业竞争优势;欧盟实施“工业5.0”战略,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构筑更具韧性的产业体系。

此外,英法日等传统工业强国以及韩国、新加坡、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希望通过强化数字优势,巩固制造业领先地位。我国体系化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我国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已经明确。2023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更是作出部署,要“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应用体系”。预计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的支持力度,持续打出央地协同的政策“组合拳”。

02

“平台+”集群式转型成为服务新模式

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重要抓手,将进一步向区域产业集群规模化下沉。聚焦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平台化、体系化的方式提供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及解决方案,成为园区数字化转型的首选路径。行业头部企业经过多年先行先试,以供应链、产业链为牵引,以共性场景为突破点,通过提供全流程、全场景的咨询服务,以及构建“平台+服务”模式,由点到线至面带动更多区域产业集群协同转型。

预计2023年,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将日益完善,中小企业的技术门槛与上云成本将大幅降低,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进集群、进基地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03

“链式”融合创新成为应用新路径

工业互联网发展将从关注供给侧的体系建设与技术迭代,向立足需求侧的用户价值与需求定义转移。数字化转型不再是单一业务环节上应用和业务系统间的综合集成,而是以数据为驱动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预计2023年,将以“链主”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牵引,进一步强化链式发展,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全链数字化改造和上云上平台进程不断加快。除了资源、数据、业务的协同,场景、服务、生态的协同以及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更加突出,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制造资源、制造知识、制造能力的跨企业协同协作。

04

关键技术趋于开源化、生态化

开源开放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构筑新优势的重要契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关键技术的开源化可以使得创新链各主体低成本获取知识并提升技术能力,还可以提升共性知识的复用能力,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成本。

目前,我国工业软件的开发环境已从封闭、专用的平台逐步走向开放和开源平台。部分厂商通过开发平台,聚集大量产业链企业,利用行业资源针对特定工业需求进行仿真软件的二次开发,从而再度扩展工业仿真功能。预计2023年,开源生态的重点是软件开发生态建设,开源人才加快汇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的工业软件企业加速孵化,围绕工业企业应用场景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通过工业软件新生态的建设,开源生态建设途径愈发清晰。

05

工业数据智能技术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海量工业数据将通过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释放更高的业务价值。当前,海量工业数据的价值通过工业数据智能技术逐步挖掘,并用于“预测性维护”“运行优化”“质量寻优”“能耗优化”等环节,取得一定的效果,得到了行业用户的肯定。随着工业互联网从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加速渗透,以数据模型驱动的创新场景越来越丰富,工业数据的智能化应用将成行业头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趋势。

预计2023年,在技术日趋成熟和内需逐渐释放的双重催化下,工业数据智能化应用将在更多的工业场景大规模落地。同时,据此研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类应用也将成为服务商重点发力的方向。

06

体系化安全布局推动内生安全加速实现

新型网络安全挑战正延伸至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也不断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布局。其中,工业应用安全、网络安全、工业数据安全以及工业智能产品的安全是重点环节。

预计2023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的体系化规划和布局。在技术方面,监测感知、威胁防护、处置恢复等通用性安全技术将持续普及应用。“零信任”、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安全等新理念、新技术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安全架构。在产品服务方面,工业安全硬件和软件产品、工业安全服务等种类将进一步丰富,工业互联网企业和服务对象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同时,相关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及国家部门也将加速推动在总体规划、平台体系、接口规范、检测体系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引导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健康发展。

07

生态体系化培育成为平台竞争新焦点

各国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生态建设持续深化。我国“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体系进一步健全,企业竞争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互联网企业加快从单一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向生态资源聚合转型,依托平台整合研发资源、供应商资源和用户资源,构建基于平台的共赢生态系统,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用户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设备资产运维、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预计2023年,生态培育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竞争的焦点。

08

“数字工匠”培育体系加速形成

ICT产业具有基础性、聚合性、融合性的发展特点。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数字工厂加速建设,培养专业技能交叉融合且具备勇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精神的“数字工匠”,已成为构建数字化人才优势的战略选择。

当前,全球数字化人才高地逐步形成,并进一步向北美、欧洲、亚太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城市群集中。从行业分布看,美欧数字化人才已下沉至制造业等数字化转型需求强烈的行业,亚太地区仍主要集中在ICT产业。我国已有40多所高校开设了工业互联网专业,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培训基地已经在全国快速布局。预计2023年,我国将从标准体系、培训与评价机制、专业学科、产教融合、以训促学方面持续发力,将院校打造为“数字工匠”培养的重要阵地。

新浪网2023-02-09

 

 

阜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文章下载

阜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诸多风险挑战,市经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推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倍增”行动,全市工业经济呈现总体平稳、趋势向好的发展态势。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居全省第9位,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长6.91%,高于规上工业1.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在2021年全年增长28.7%、增速全省第1的基础上持续领先,2022年同比增长47.9%,连续4个月稳居全省第1,其中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139.6%,连续5个月增幅全省第1;技改投资增长28%,增速居全省第1位。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立足我市产业基础,聚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八大特色制造业,高质量编制并出台“十四五”工业发展“1+7”规划,出台《阜阳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等一揽子政策,稳步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倍增”行动计划。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1.5:38.0:50.5调整为10.5:40.2:49.3,工业化率由上年的30.4%提高到33%,规上工业总产值由上年的3111亿元提升至3268亿元,制造业产值突破2900亿元。阜阳市进入全国制造业百强市,界首、太和荣膺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临泉、界首荣膺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市)。

(二)重点项目稳步实施。围绕工业千亿投资计划,成立重大项目工作专班,推动工业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2022年,累计完成投资872.1亿元,开工项目253个,竣工项目1595个,竣工率138.3%,实施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14个。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赛颍光伏电池及组件、昊源化工可降解塑料及尼龙66新材料、巨东再生金属绿色智能制造、皇氏超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等5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江淮汽车年产10万台中重卡技改项目启动实施,阜兴科技20GW N+超高效大尺寸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一期、中科海钠GWh级新型钠离子电池生产线、中科昊海高端绿色氢能、华铂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建成投产。

(三)企业培育成效明显。深入实施龙头培育工程,2022年,81家“13581”培育企业完成产值970.7亿元,同比增长22.8%,高于全市平均12.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8家。坚持“专精特新”导向,出台《阜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实施方案》,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2家、总数达到621家,争创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家、总数达到256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7家、总数达到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总数达到22家。新增规模企业动能倍增,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3家,新增企业2022年产值同比增长5.8倍,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8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稳步推进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完成2021年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并发布结果。

(四)新型制造加速推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认定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19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3家,市级技术中心35家;新认定省级新产品42个,省级工业精品9个,阜阳工业精品45个。全年完成重点产学研项目7个。推进企业绿色发展,前三季度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超全省平均下降水平1.1个百分点,6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数量居全省前列,1家企业新获评工信部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银河皮革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实现我市0的突破;14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五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居全省第3位;9家企业获评2022年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居全省第3位。吉祥三宝独家冠名安徽省第九届工业设计大赛,承办“天助杯”“高雅家居杯”等8个工业设计专项赛。

(五)数字赋能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通信发展,新建5G基站2211个,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6214个。印发2批全市5G建设所需公共资源免费开放清单,新增159个免费开放公共资源。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建成18个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项目,加快晋煤中能化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推广,二级节点接入企业超60家,标识解析量突破3000万次。中国电信阜阳分公司产业大脑建成,天鸿新材料获批2022年安徽省十大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案例。加大羚羊平台推介推广力度,目前我市在羚羊平台认证企业618家、认证专家834名,发布企业需求67个。依托羚羊平台,大力推进“百企诊断”工作,已有122家企业完成诊断。加快建设软件产业园,确定“1+3+N”的软件产业园总体布局,截至目前入驻企业54家,签约项目23个,创新创业团队9家,预计今年营收规模达2.2亿元。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全年新增上云企业超500家,新增6个省级信息消费创新产品,1家企业通过省首版次认定,2家企业产品获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3家企业获得首批次新材料企业认定,10家企业获得省级智能工厂或省级数字化车间认定,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6家、数字化车间40个,天鸿新材料“工厂数字化设计场景”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优秀场景。

(六)民营经济大力发展。认真落实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市县联动同步开展“阜阳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市领导走访慰问企业家代表,召开“阜阳企业家日”座谈会,建立“阜阳市纳税光荣榜”,召开“阜商服务卡”优待服务推进会,发放2022年“阜商服务卡”。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与建行阜阳市分行、邮储银行阜阳分行等联系对接,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推送共享机制,先后召开2场银企对接会,积极推广“徽行设备购置贷”“交行工业强基贷”等服务,举办了4场产需对接会。不断创新融资服务,落实“十行千亿万企”融资专项行动,推动6家专精特新企业在省股权交易市场“专精特新板”上市挂牌、挂牌总数达到59家,争取中央财政2022年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1647.4万元,补助9家担保机构。

(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认真贯彻省市“一改两为”工作部署,积极落实“助力企业解难题”现场办公活动要求。我局作为孙正东书记“助力解难题”联络单位,活动期间共接待企业199家,收集企业反映问题360个,其中我局牵头办理问题41个已全部办结。持续做好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2022年我局共收到国家、省转交办理投诉40件,已全部办结,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欠款1.2亿元;组织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共摸排欠款34件、2101万元,已全部偿还办结。大力开展企业家培训,出台《阜阳市促进企业家能力提升支持政策实施细则》,在苏州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我市48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培训。切实助企纾困解难,组织40家企业纳入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建立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工作机制,坚持分类施策,“一企一策”。

(八)抗疫保供有力有效。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加强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导、派驻专班督导疫苗接种及开展疫情防控督导等常态化防疫工作外,重点完成了新冠肺炎治疗常规药品生产保供任务。自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十条发布后,12月15日我市6家药企纳入全省新冠肺炎治疗常规药品重点生产保障企业第一批白名单并开展日调度,制定了《阜阳市新冠肺炎治疗常规药品生产储备工作方案》和《阜阳市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工作方案》,积极对接省经信厅、被调拨企业、采购企业,做好全省药品的调拨工作。自12月17日以来,全省共分61批从我市调拨布洛芬片8790万片,占全省调拨量的96% ;调拨对乙酰氨基酚片2136.8万片,占全省调拨量的67%。疫情防控药品保供期间,我市保供工作得到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充分肯定。

(九)党建引领持续加强。加强政治学习。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精神第一时间纳入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局党组会议、周例会和党支部学习内容。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工作,制定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实施方案》,全年开展集体学习共95次,党组班子成员讲党课共授课12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及时调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加强对局域网站、微信、QQ工作群的管理,利用各种会议时机和即时通讯手段提醒党员干部注意自身言行,认真办理网上信访回复,确保舆情平稳可控。全面从严治党,压实党风廉政建责任,签订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人和责任科室。加强作风建设,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明察暗访,分别组织1次检查、1次暗访。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每半年组织各科室开展一次廉政风险点排查,每半年开展一次廉政谈话,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活动。

同时,我们狠抓工业领域安全生产,实施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提升煤炭监管能力,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举办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提升培训班,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工业系统及煤矿安全形势平稳有序。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平安建设、信访维稳、乡村振兴、双拥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等重点工作。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来看,我市工业经济还面临着工业稳增长压力大、产业发展基础不牢、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工作作风仍需加强等问题和不足。

二、2023年工作谋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经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倍增”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工业稳增长、抓项目稳投资、优势产业壮大、数字赋能、优质企业引育、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质量提升、绿色发展、降本增效、为企优环境“十大行动”,努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力争11%-12%,工业投资增速达到30%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以上,推动工业经济运行向稳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实施工业稳增长行动。加强重点地区实地调研和督导服务,协调解决制约工业经济稳增长的有关困难问题。建立健全经济运行调度通报、约谈督导机制。制定出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开展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助企纾困解难。

二是实施抓项目稳投资行动。以工业投资千亿计划为抓手,加强重点项目调度,滚动实施100项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摸排建立“四化”改造项目库,坚持“抓大不放小”,加强500-5000万小项目的摸排。落实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机制,大力推广“徽行设备购置贷”等融资途径。

三是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围绕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倍增”行动计划,建立月度监测、季度通报、年度考评的工作机制。力争新材料产业2023年产值达到900亿元、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突破1300亿元、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围绕主导产业每月开展1场产业链供需对接会。

四是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到2023年打造2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10个5G和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推动羚羊平台在我市落地本地化服务团队。力争新增上云企业500家。加快阜阳市软件园建设,着力打造“1+3+N”产业布局,增强产业发展势能。推广工业机器人300台以上,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0家以上。

五是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引育行动。深入实施龙头培育工程,力争10家以上企业上新台阶。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建立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力争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左右,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高质量举办2023年“创客中国”阜阳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20家以上。

六是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行动。全年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滚动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深入推进实施“产学研1+N”创新工程,实施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争取评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台,首批次新材料3个以上、“首版次”软件 1个。

七是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工业精品”提升行动,全年培育省级新产品40个,省级工业精品6个、市级工业精品20个。深入推进服务型制造,培育5-6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平台,培育6-7家以上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深入开展“三品”战略,认定“三品”示范企业10家。

八是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2%左右。认真开展“四绿”示范培育和推荐工作,争创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左右、省级绿色工厂5家以上。指导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做好电池的溯源管理,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企业(站)。

九是实施降本增效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推进占地5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评价。持续推广“亩均英雄贷”,扩大金融支持“亩均论英雄”改革成效。持续开展民营企业家培训工作,结合15个特色产业链发展需求,分产业链举办企业家培训班。

十是实施为企优环境活动。认真落实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做好“阜阳企业家日”、纳税光荣榜、阜商服务卡、民营经济考核通报等工作。开展助企解难题活动,常态化开展实地走访,完善企业反映问题“一口”收办、闭环办理机制。持续做好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加快投诉化解。

当前我局重点抓好工业经济“开门红”,争取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低于全年预期,确保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统筹兼顾安全和发展。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我市工业及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阜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3-02-16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