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报告总结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省**市民政局

题目:党组书记、厅长专访

资料提供时间:2022-04-29

目录

更多

易返贫致贫人口怎么救如何帮 文章下载

易返贫致贫人口怎么救如何帮

“强化兜底保障 巩固脱贫成果”访谈录——

易返贫致贫人口怎么救如何帮

主持:本报记者 柳 旭

访谈嘉宾:

王明颖 黑龙江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

尹秀钰 贵州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

张 剑 四川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在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报今日特邀多位省级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处负责人,请他们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民政部门如何更好地履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责任,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提升民政兜底保障工作水平,增强困难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各地在相关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记者:

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要对低收入群体中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及早干预,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请您谈一谈,贵省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特点,以及为了防止这个群体返贫致贫,贵省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

张剑:相对于其他省份,四川省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特点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一方面是低收入群体规模较大,全省纳入监测的低收入人口占全国总数的9%左右;另一方面是低收入群体中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具有“兜底存量大、困难程度深、自主脱困难”等特点,特别是“老、幼、病、残”四类特殊困难群体,占全省经常性救助对象总数的70%左右。进入脱贫攻坚过渡期以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从三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等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一是从“最困难”向“有困难”延伸,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加快构建分层分类、城乡统筹、兜底保障功能有效发挥的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更多政策和资源向低收入人口覆盖延伸。加强社会救助数字赋能,进一步提高对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能力、监测预警能力。二是从“解决好”向“保障好”前行,稳步提高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水平。省委、省政府加大对社会救助投入保障力度,2022年省级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较2021年增长40.8%,达到13.8亿元,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稳步提升。三是从“需求端”向“供给侧”发力,大力发展基本民生保障服务。加强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关爱帮扶等政策衔接,帮助和引导易返贫致贫人口稳定脱困、融入社会、就业增收。以“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为牵引,深化供给侧改革,在市、县两级建设一批民政服务设施,加强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脱贫地区项目支持,逐步消除民政社会服务机构区域和城乡布局盲区。

王明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黑龙江省在全面落实国家确定的各项任务措施的基础上,扎实开展低收入人口摸底排查和监测,以及分层分类精准救助帮扶。一是建立“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主动发现+自主申报”机制,动员组织村级组织、社会救助协理员、社区网格员、基层社会救助部门通过入户走访、自主申报、基层上报、数据比对等,全面摸排核实本区域内低收入人口情况,精准采集和录入信息,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二是建设“四网合一”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把民政、教育、人社、医保、乡村振兴等部门13类特殊困难群体数据纳入数据库,加强数据集成、分析比对,强化监测预警,形成政策、信息、业务相结合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体系,创新推出“政策找人”服务保障模式。三是救助政策分类更加细化实化,在扎实开展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型救助等社会救助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优化政策措施,创新性提出了全民性慈善救助、帮扶性就业救助以及养老、司法等专项救助,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形成大救助、大帮扶格局。

记者:

在脱贫攻坚过渡期,强化兜底保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在您看来,民政部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应该如何破解?

尹秀钰:从贵州省实际情况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农村低保标准偏低、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压力较大。针对上述困难,贵州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精准落实兜底保障政策。通过扎实开展低保年度核查、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常态化“回头看”等行动,严格按照收入核查结果确定保障对象和保障待遇,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动态管理、应退则退”。二是较大幅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将“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纳入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办好民生实事的重点任务之一。经与财政、乡村振兴等部门测算会商,今年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将提高至每人每年5000元以上。三是压实资金投入责任。省级财政逐年增加资金预算,2021年预算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1.9亿元,较上年增长10%。今年省级财政仍将持续加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投入,预计在去年预算基数上再增加2亿元以上。与此同时,我们将会同省财政厅,督促各地把困难群众救助资金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有效保障困难群众需求。

张剑:结合四川省实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地区、城乡、收入分配“三个差距”客观存在。二是兜底保障存量大、水平低的现状客观存在。兜住兜牢易返贫致贫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关键在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兜底保障机制。一是制定科学目标体系,让“底子更厚”。结合四川社会救助保障情况,我们通过测算,提出到“十四五”末,全省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和水平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到2035年,全省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和水平稳步提高,各类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二是把握经济发展规律,让“底子更好”。针对低收入群体,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总体思路,坚持循序渐进,帮助和引导他们增强自主脱离困境、主动融入社会、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不搞过头保障、不开“空头支票”。三是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让“底子更硬”。充分发挥议事协调机制作用,在体系建设、资源统筹、救助帮扶、数据共享等方面,加强工作协同,编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依法落实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四方责任,确保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记者:

共同富裕不单单要求对低收入群体在经济上给予帮扶,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升社会参与和融入社会的能力。请您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于易返贫致贫人口,贵省除了物质帮扶外,还提供了哪些帮扶和支持?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尹秀钰:对易返贫致贫人口除精准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给予资金和物资救助外,贵州省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为易返贫致贫人口提供完善的民政基本公共服务。积极加强民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实现了城乡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全覆盖。大力推进村(社区)农村幸福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等民政服务设施建设,积极为易返贫致贫人口提供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儿童服务、殡葬服务等民政基本公共服务。二是积极引导易返贫致贫人口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积极培育易返贫致贫人口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引导鼓励易返贫致贫人口参与村级议事决策、集体经济发展、志愿服务等,进一步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起乡村振兴强大合力。三是积极探索“物质+服务”新型救助模式。适应困难群众多样化救助需求,在加强物质帮扶的同时,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社会救助家庭成员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鼓励、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先后在全省开展了“三区计划”“社工黔行”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张剑:一是扩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生活质量。四川省在养老、托育、康复等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慈善项目参与等方式,扩大服务供给、优化供需结构、丰富服务层次,更好满足“一老一小一残”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新需求。2021年,全省投入资金近1500万元,有序实施“福康工程”“晚晴行动”“索玛花开”等项目,帮助相关残疾人群体重塑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加强“五社联动”实践,打通救助帮扶“最后一米”。四川省积极推进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发动更广泛基层力量、社会力量有序规范参与困难群众入户走访、救助帮扶、资源链接、心理疏导等服务。在具体实践中,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问题,联合省内6所高校,在昭觉县城北镇沐恩邸社区等3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创新实施“彝路相伴”“牵手伴行”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致富”,取得积极成效。

中国社会报2022-3-10

 

 

朱光耀同志在滕州市民政局党建暨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文章下载

朱光耀同志在滕州市民政局党建暨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不断增强做好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2018年,全市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全市民政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理论武装不断加强。全市民政部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两个维护”作为做好民政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使全市民政工作始终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研究制定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党建工作座谈会、党建工作推进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会等,对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坚持把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与民政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 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履责到位。三是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坚持不懈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组织生活和“28日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制度,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完善促进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有效制度机制,全市民政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四是工作作风持续好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九项行动”,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和“不议论、不守旧、不懈怠、不推诿”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大讨论,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化民政领域“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民政工作落实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明显提高。五是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效明显。自觉把中央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严明纪律,确保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通过深入扎实开展民政领域“微腐败”治理、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社会组织集中排查整治和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等专项行动,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

肯定成绩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是:党建责任压力传导有余而落地见效不足,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责任体系还有待完善;对党员教育有时失之于宽,督查落实跟进有时不及时,少数党员缺乏应有的党性锻炼;抓工作落实不够有力,缺乏钻劲和韧劲,没有做到盯紧靠牢、一抓到底,政策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末梢堵塞”问题;民政系统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还时有发生;部分领导干部到基层一线调查研究不够经常、不够深入;个别党员干部红线意识不强,在“四风”问题上仍有侥幸心理,有的产生“疲劳情绪”;担当作为意识不强,有的遇到问题往上交、往下压、往外推、往后拖,导致一些工作出现“空转”现象。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工程,永远在路上,一刻都不能放松,这是管党治党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围绕“强化思想武装、加强政治建设、弘扬优良作风、坚决惩治腐败、强化主体责任、维护群众利益”等六个方面,对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战略部署。省委书记刘家义在省纪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枣庄市副市长、滕州市委书记邵士官在市纪委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更加坚定地用政治建设统领各项工作,更加坚定地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加坚定地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更加坚定地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更加坚定地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更加坚定地提升监督执纪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枣庄市民政局局长李勇在全市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就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优化民政工作发展环境,净化政治生态,凝心聚力推动民政创新发展,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增强认识、抓好落实。

二、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李克强总理也发表重要讲话,对民政工作提出新要求。这充分说明,民政工作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心,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不断夯实思想建设根基。一要坚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求实效,深入领会、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做到知行合一,切实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深厚的“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情怀,转化为做好各项民政工作的实际行动。二要坚定自觉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教育实效,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要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程,融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融入目标绩效管理范围。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管好阵地、把好导向、建强队伍,定期开展机关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分析、情况摸排疏导,针对性开展谈心谈话,切实形成干事创业、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三要坚定自觉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在党和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找准民政工作的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赢“三大攻坚战”等重大决策部署中找准抓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务实的举措,推动各项民生民政工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从严抓好党的政治建设。一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两个维护”贯穿到民政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二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抓好“28日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请示报告等制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先进典型等方式,使党性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中充分锻造,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规范组织生活内容和程序,注重联系民政工作实际和党员思想实际,精心拟定活动主题,细化具体内容,丰富形式载体,切实做到程序规范、氛围庄重、严肃认真。三要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保持健康的党内同志关系,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促进党内关系正常化、纯洁化。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切实把想干事、有本事、有担当、作风硬的干部选拔上来、用到重要岗位,不让埋头苦干的人吃亏。

(三)不断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一要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贯彻落实,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民政部部长黄树贤要求“加强各级民政部门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们要切实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抓好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积极创建全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和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党支部。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加强痕迹管理,切实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有据可查。二要建强党务干部队伍。结合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优化调整民政机关基层党组织设置,按要求开展基层党组织按时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通过分类学习培训等形式,打造一支信念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专业化党务干部队伍。继续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主责主业意识,落实好管党治党责任。三要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把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监督各个环节。紧跟时代潮流,借助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介,不断增强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用好用活“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等平台。全面推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引导党员在“双招双引”、打好“三大攻坚战”等中心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三、坚持严字当头,突出问题导向,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一)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要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中央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都是责任主体,对本级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承担“组织领导、选人用人、正风肃纪、源头预防、领导支持、表率示范”六大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要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有效办法,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作出统筹安排,对“六大责任”逐项进行细化,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落实措施。二要层层压实责任。按照职责要求,科(室)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科(室)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负责。要按照职责分工,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签,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签,所有党员干部都要签订廉政承诺书,逐级签字背书,层层传导压力。三要狠抓主体责任落实。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各项民政工作之中,做到每一项工作部署、推动和落实都充分考虑到党风廉政建设。要认真查找机关科(室)、局属单位重点工作和重要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强化廉政风险防范,实现对所有岗位、人员及业务项目和操作环节的全覆盖。特别是在各类政策性资金分配问题上,要坚持公开公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要主动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严肃查办案件,切实以严格有力的执纪问责倒逼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

(二)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对落实“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聚焦“七个有之”,深入整治拉帮结派、阳奉阴违等问题,坚决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二要坚定不移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紧盯重要时间节点,聚焦突出问题,驰而不息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细则精神的贯彻落实。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发挥好“头雁作用”,带头转变作风,带头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着力锻造一支对党忠诚、干净做事、奉献为民的高素质民政队伍。三要强化日常监督管理。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开展廉政学习及警示教育、讲廉政党课、开展廉政谈话、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和明查暗访等方式,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促使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全面增强责任担当意识,主动加强廉政教育,自觉接受监督管理。要加强民政部门机关作风建设,严明工作纪律,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不断提高工作标准、质量和效率。

(三)坚决整治民政领域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提高民政工作群众满意度。一要坚决整治民政领域“微腐败”问题。持续扎实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社会组织集中排查整治、清理社会组织涉企收费、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等专项行动,推动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拓展专项整治成效,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二要着力解决民政窗口单位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要坚持一手抓教育引导,一手抓“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全面提升低保、救助、殡葬以及社区、婚姻登记、福利彩票等民政窗口服务水平,坚决整治“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突出问题。三要着力解决抓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抓落实是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事关各项民政工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3月14日,民政部党组召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大会, 黄树贤部长要求民政全体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上来,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2月13日,全市“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加快发展”大讨论暨春季绿化工作动员会议召开,邵士官书记就如何“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加快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枣庄市民政局把2019年作为“全市民政工作落实年”。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激情,把心思用在加快发展上、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把能力体现在落实见效上,围绕民政部推出的2019年关于做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救助服务、加大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料护理服务工作力度、加快建设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等“十项惠民举措”,找准与滕州民政的结合点,真正干几件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领导干部要当好一线“指战员”“施工员”,既拿方案、定举措,又亲上“火线”、带头“冲锋”,真正成为一线的“主心骨”和领跑者。要重点围绕解决少数党员干部“不想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问题,坚持一手抓正面激励,一手抓督查问责,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等问题,决不允许“占着位置不干事”。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党建和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强化责任担当。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局外人”和“旁观者”。民政系统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不管党治党就是严重失职”的观念,从严开展思想教育,从严落实制度规定,从严加强干部管理;党组织书记要领好班子,带好队伍,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要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党内职务,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要逐级逐项分解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任务扎实推进。

(二)突出以上率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抓好各项工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当好榜样,做出表率。要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始终忠诚于党、始终对组织坦诚、始终正确对待权力、始终牢记政治责任。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特别是局班子成员、各科室(单位)“一把手”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决不能目无组织,擅自作为,违规决策,搞个人说了算。

(三)加大督查力度。要力推“一线工作法”,围绕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实施政策、在一线推进工作,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开展精准调研、精准督查、精准考核,真实客观评价民政系统机关及局属单位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开展情况,推进重点任务落实。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善于以群众反映的线索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把问题查透、查实、查清楚。对于民政领域“微腐败”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问责一起,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勇于在“责”字上担当,在“好”字上用心,在“快”字上用力,努力全市推动民政系统党建和反腐败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全面履行新时代民政工作职责使命,不断开创民政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滕州市民政局2019-6-4

 

 

潍坊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汉成:切实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 文章下载

潍坊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汉成:切实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做好民政工作,最能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能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关心爱护。”11月25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汉成在接受采访时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民政局成立了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了《市民政局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察访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组成4个专项督查组,先后组织人员深入16个县市区(开发区)开展整治工作“回头看”,着力解决了一批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等民政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力促各项民政民生政策在基层落地落实,持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王汉成说,在各项民政工作中,社会救助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密切,是我们党为人民谋福祉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最后一道防线。为切实解决“漏保”“脱保”等突出问题,我们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紧紧围绕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三个聚焦”,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整治行动和电视问政反映问题整改工作,不断强化低保和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分类实施临时救助工作,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深化社会救助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大力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提升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民生兜底保障作用,助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10月底,全市共救助城乡低保对象57976户87944人,累计支出城乡低保资金26010.2万元;全市特困供养对象14152人,累计支出特困供养资金7878.2万元;全市临时救助困难群众6422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1549.5万元,其中支出临时救助小额备用金113.5万余元,惠及865人次。

王汉成说,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整体较好,但还存在个别农村幸福院闲置、运营不规范;养老机构专业照护人员少,照护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坚持“村级主办、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互助服务”的原则,对新建农村幸福院,采取自下而上申报的方式建设,结合村情民需和村级财力等因素确定建设任务。在加大对农村幸福院的资金扶持力度,开展农村幸福院规范管理运营试点的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开展了2019年全市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系列专题培训班,共培训4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水平。

王汉成说,殡葬改革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全市面上还存在的部分公墓规划、用地手续不完善,以及“两沿五区”等重点区域散埋乱葬等问题,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的实施意见》,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向市政府申请资金100万元,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招标制定公益性公墓专项规划,全力保障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协同市委宣传部召开全市移风易俗绿色殡葬推进会议,加快推进以树葬公墓林为主的公益性公墓建设。同时,持续开展公墓突出问题整治行动,深入实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回头看”,合力整治未经批准擅自兴建公墓、违规私自扩建公墓、公益性公墓违规对外销售等问题,重点对公路、铁路主干道两侧及主要水源地、风景区等散乱坟墓进行了有效治理。

王汉成表示,下步,将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工作,全面精准整改落实落地,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切实发挥民政部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为潍坊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政力量。

记者|于 哲

潍坊日报2019-12-7

 

 

山东省民政厅厅长陈先运谈加大民生保障和社区治理工作力度 文章下载

山东省民政厅厅长陈先运谈加大民生保障和社区治理工作力度

山东省政府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民政部门承担着“兜底保障一批”的重要职责。请问省民政厅今年采取了哪些举措做好兜底保障工作?

陈先运: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立足民政职能,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切实增强民政兜底脱贫攻坚能力,全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今年以来,我们会同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出台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车辆”“房产”等财产认定和子女“赡养费”认定办法,将“支出型”贫困性家庭纳入低保范围,扩大了保障范围。会同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大幅度提高临时救助标准,根据困难类型将最高救助标准提高到当地城市低保月标准的12倍。注重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包括建档立卡在内的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全省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4496元/人•年,137个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达到省定扶贫标准以上;全省在保农村低保对象117.57万人,其中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15万人。

二是提高城乡社会救助水平。截至目前,今年已下拨省以上财政社会救助资金73.73亿元,支持各地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全省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529元/人•月。全省共有城乡特困救助供养人员22.5万人,全省城市全护理、半护理和全自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14686元、12312元、10782元,农村全护理、半护理和全自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11265元、8905元、7529元,全省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统筹做好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工作,前三季度,全省共实施直接医疗救助61.67万人次、支出5.36亿元,实施临时救助8.27万人次、支出1.5亿元。

三是建立规范管理长效机制。部署开展了全省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全省民政领域“微腐败”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坚决遏制低保经办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低保公示工作的意见》,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低保公示体系。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核对系统“部省市县”四级联网,综合利用车辆、住房、公积金、社保、工商、税务等多部门信息对新申请对象和在保对象开展核查比对,截至10月底,全省累计核对低保等社会救助数据1000万人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省民政厅、省编办、省财政厅、人社厅4部门联合印发了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县级建立承担社会救助管理工作的机构,村(居)全面建立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增加救助服务有效供给。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应保尽保、兜底救助、统筹衔接、引导预期的原则,不断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织密扎牢兜底保障网,切实保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山东省政府网:社区居家养老是符合我国人文传统、现实国情、社会需要的养老服务模式,是90%老年人在养老方式上的首要选择。请问,我省今年在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发展上有哪些新的举措?

陈先运:社区居家养老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应老年人心理的基本养老方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治本之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我省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2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2%。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400万,空巢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达到700多万。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显得尤为重要,尤其迫切。今年,我们把社区居家养老作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党委政府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年内建成300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月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就抓好养老等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工作作出部署,将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发展老龄事业产业、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提出明确要求。近期,全省分东、中、西三片召开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场观摩会议,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电视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对政策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养老组织培养、信息平台建设、医养结合等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为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2月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字〔2018〕18号),围绕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培育壮大养老专业服务组织、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出12条政策措施。9月份,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民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老龄办制定的《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改工作方案》,着力推动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改,彻底解决社区养老设施规划编制、配套配建、登记移交、有效利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注重典型示范。从2015年开始,省财政先后投入资金3.1亿元,在全省选择15个县(市、区)开展为期三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建设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今年我们把建设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突破口进行重点推动,全省共完成326处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已有248处投入运营,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四是推动社会参与。鼓励各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公建民营、公租民营、民建民营等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大厨房、嵌入式养老机构等不同类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先后引进南京美特康、湖南普亲、上海爱照护等知名养老企业,培育阳光家苑、沐浴阳光、祥福家等本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提升了养老服务水平。

五是提高智能水平。为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山东省养老管理平台、养老服务平台(12349呼叫中心)、山东养老服务信息网为支撑的“两台一网”信息平台。目前,养老管理平台基础数据信息录入已经全部完成,全省超过三分之二的县(市、区)开通服务平台,省级养老信息网站已开通,市级网站正陆续开通,养老服务宣传网明年1月份将正式开通运行。

下步,我们将立足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够充分、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坚持把加快构建能够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作为首要任务,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全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不断满足我省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

山东省政府网:目前我省正在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请问民政部门作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今年在这方面有什么新举措吗?

陈先运: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有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和基金会。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5万个,备案管理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2.4万个,其中省民政厅登记管理的全省性社会组织2007个。按照省委省政府“一次办好”改革部署要求,为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意见》(鲁民〔2018〕38号),提出12项具体落实措施。省级社会组织登记和换届服务事项在省政务中心集中办公,加快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在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次办好”。

一是减少社会组织登记环节。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只须经过名称核准、成立大会事先备案两个服务环节和成立登记行政许可环节;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和基金会,只须经过名称核准服务环节和成立登记行政许可环节。取消社会团体和基金会换届事先报批,原则取消社会团体和基金会成立登记现场勘察两个流程。

二是放宽社会组织登记条件。降低三类全省性社会组织注册资金标准,全省性社会团体注册资金不低于3万元,全省性基金会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全省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开办资金不低于50万元。放宽社会团体负责人任职政策限制,社会团体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改为3至5年,理事会设理事长(会长)1人,副理事长(副会长)1至7人,秘书长1人,任期与届期相同。调整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登记范围,实行属地登记管理,以市、县(市、区)民政部门登记为主。下放冠“山东省”或“山东”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三项法人登记权限,实行社会组织年检改年报制度。

三是明确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范围。成立以下四类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行业协会商会,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内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服务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为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在社区内活动的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四是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的积极作用,今年省民政厅已注册登记“十强”产业领域省管社会组织18家。支持新兴领域成立社会组织,符合登记条件的,加速办理;优化行业协会商会区域布局,鼓励市、县区域范围内的“龙头”企业发起组建跨行政区域的行业协会商会,创造条件吸引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将住所设在山东。

同时,我们按照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的要求,通过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建立社会组织诚信承诺制度、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措施,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等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山东省政府网: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高度关注,请问我们省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关爱保护和服务保障措施?

陈先运: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是儿童中需要给予特别关爱保护的群体。省委、省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民政部门着力完善基本保障制度、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机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困境儿童保障方面:以制度和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一是保障孤儿等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发放基本生活费。目前,全省共保障孤儿1.1万人,其中机构养育0.2万人、社会散居0.9万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重点困境儿童1.2万人。从2019年起,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400元、920元、500元。二是为残疾孤儿等及时提供医疗救治。在全省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低保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救助项目,为符合救治条件、具有手术适应症的儿童实施免费手术康复。两个项目实施以来,共投入福彩公益金1.05亿元,救治儿童4700多人,脑瘫康复基地康复6567人次,为残疾孤儿、低保家庭先心病儿童身体康复、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三是儿童福利机构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市级儿童福利机构为重点,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17市均已建成一所环境适宜、功能完善的儿童福利院,设计床位6800余张,较好满足了本区域内孤弃儿童养育需求。完善儿童福利机构“养、治、教、康”功能,全省孤残儿童护理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为在院供养孤儿提供了专业化、亲情化、个性化服务。四是完善困境儿童保障制度。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在生活、医疗、教育、康复服务、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推动解决困境儿童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制度机制。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发〔2016〕13号文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6〕17号),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办理平台、开展分类评估帮扶、设立乡镇(街道)专职干事和村(居)关爱联络员等5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了有组织架构、有制度体系、有运行机制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难题。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期间全省共有10万名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签订《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190名适龄失学辍学儿童全部返校复学,2772名无户籍儿童落实户口登记。三是推进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分类帮扶、精准救助的原则,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围绕监护、就学、户籍、健康、救助、保护等方面,实化细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今年,我们再次会同省综治办、教育厅、公安厅组织基层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集中核查,全面落实关爱保护措施,推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基层关爱服务队伍建设,实现乡镇(街道)儿童保护专干、村(居)儿童关爱联络员全覆盖。

山东省政府网:城乡社区是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民政部门在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陈先运: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是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举措。我们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整合资源,多方联动,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有力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

一、统筹各方力量,构建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体制机制。在政策创制方面,省级层面密集出台了加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综合性政策和社区减负增效、“四社联动”、农村社区建设、社区信息化、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社区协商等20多个专项政策,特别是今年7月1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作为我省城乡社区治理的纲领性文件,为下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抓落实方面,将社区治理纳入省委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和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抓工作任务落地,抓改革举措成效,确保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实。

二、整合各类资源,全力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夯实社区服务基础。推动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全覆盖,在全省实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提供了平台和保障。目前,全省城市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已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0661处,覆盖率达91.9%。二是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等15部门联合出台的《山东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7-2020年)》,大力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统筹开展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社区养老、社区教育、社区矫正、社区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时,通过实施社区社会工作专项计划、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大赛、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和志愿服务回馈制度等方式,积极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城乡社区社会化、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三是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服务“四社联动”机制。逐步建立起社区组织设计项目、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社工团队执行项目、志愿队伍辅助项目、面向社区实施项目的社区治理新机制。自2015年以来,省级财政资金、福彩公益金累计投入4亿多元,在全省18个实验区探索推进社区治理和养老服务创新,打造“孝润齐鲁”社区居家养老和“情系桑榆”“快乐同行”“暖心港湾”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品牌。四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换届选举、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新任公务员到社区锻炼等渠道选拔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各级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瞄准短板发力,深入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一是开展社区减负行动。针对社区工作负担过重等问题,严格落实《关于减轻社区负担增强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和服务效能的十项规定》,指导各地普遍制定了社区居委会依法协助政府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事项清单,实施了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社区居委会协助政府办理的行政事项由100余项减至30项,有效释放了社区自治活力。在全省开展了“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切实打通服务社区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实施“互联网+社区”工程。在德州、临沂市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工作,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有效整合人社、民政、残联、老龄等部门业务系统,开展“一窗式”全科服务、“一键式”应急服务、“一号式”热线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同时,结合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在青岛、泰安等市扎实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实验工作,打造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山东省民政厅2019-1-7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如何发力——访河南省民政厅厅长朱良才 文章下载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如何发力——访河南省民政厅厅长朱良才

2021年11月,河南召开全省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郑州现场会。会后,各地落实会议要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时间过去近半年,河南民政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速推进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有哪些构想和实践?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河南省民政厅厅长朱良才。

记者:养老服务是民生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对幸福生活的新需求,河南省提出建设“五个一”养老服务设施。请问“五个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推进工作过程中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朱良才:为缓解老年人家庭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服务设施基础薄弱的矛盾,河南省民政厅紧紧围绕省重点民生实事,积极推动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五个一”,即在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县级特困供养机构,每个街道建设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每个社区建成1处养老服务场所,省级补助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万户,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老年人达到1000万人以上。这项工作计划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目前,结合各地的工作进展情况看,需要破解的难题主要集中在选址布局、资金保障、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

记者:数据显示,我国依然是“9073”养老格局,90%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和社区养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要完善用地、用房支持政策,请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谈谈您对该问题的思考。

朱良才:河南是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多个地市已步入深度老龄化,亟须加速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就我省而言,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房,我认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民政部门要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在国土空间布局规划中预留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加快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对新建小区严格按照配建标准提出规划审核意见。二是建立民政、住建、财政等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工作机制,在制订城镇老旧小区年度改造计划时,配合住建部门完成养老服务设施选址、项目编报和建设工作,将需要补建、可以插建的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同时,可考虑将县城和城关镇的特困供养机构与街道综合养老中心统筹建设、一体使用。

记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社会对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期待愈发强烈。发展养老服务、建设养老设施离不开稳定的资金支持,在您看来,怎样才能有效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

朱良才: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资金保障,要畅通投融资渠道,融合各方力量,形成投资合力。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及早上报审核,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二是用好财政资金。民政部门留存的社会福利事业彩票公益金,要拿出55%以上用于养老服务,用于设施建设、安全能力提升、适老化改造、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同时,还可以统筹用好重度残疾人照护资金、支持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各类扶持资金。三是民政部门要主动与财政、发改部门沟通,争取将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资金支持范围。四是要充分运用市场化融资手段,撬动养老服务业投资。

记者:目前,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是群众对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社区养老设施建成后没有投入使用,造成闲置浪费。与此同时,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也对养老服务设施提出了新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河南有哪些设想和探索?

朱良才:解决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难题,需要供需双向发力。一是构建“以大带小”服务网络。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大中心)和若干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小中心)交给同一机构运营,让小中心成为大中心的“前哨”,帮助培养客户群体,并依托大中心带动小中心。二是提供“线上线下”居家服务。各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将医院、超市、物业等服务主体引入平台,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服务。三是创新“养老+行业”融合模式。推动家政、物业、文旅体育、医疗康复、辅具租赁、老年产品制造等产业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融合,拓展延伸养老服务领域。

记者: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养老从业人员缺口大、专业能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日渐凸显。在拓宽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评价渠道、增强养老服务的职业认同度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朱良才:破解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评价难题应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申请认定机构备案。鼓励100张床位以上,具备独立法人、薪酬制度、专业人员、评价资源、经费保障“五要素”的养老机构,积极向人社部门申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备案。二是组织开展技能评价。指导已备案评价机构尽快完成本机构的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并与用工较少的养老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为其开展上门或集中评价。同时,可对接社会评价机构、职业院校等,推进养老服务人才评价。三是鼓励“一人多证”。引导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进行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照护师等职业评价,提高为老服务能力。

中国社会报2022-04-29

 

 

黑龙江省民政厅厅长郭冀平:精准发力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 文章下载

黑龙江省民政厅厅长郭冀平:精准发力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

人民网哈尔滨7月7日电(方圆、韩婷澎、苏靖刚、鄂智超)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疫情防控期间,黑龙江省如何加大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怎样强化基本社会服务?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如何充分发挥好民政工作兜底保障作用?近日,黑龙江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冀平做客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政务访谈,他表示,疫情发生以来,黑龙江省民政厅在救助困难群体、严格管理民政福利机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民政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兜住了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底线。

黑龙江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冀平。焦洋 摄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方面,我们首先做好排查并实施了帮扶。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为孤寡老人、孤困儿童、重病重残、亲人罹难等家庭提供服务救助,确保不漏一人。”郭冀平介绍,通过多轮排查,已经累计排查超过900万人次,为困难群体送去各类生活物资、防疫物资,价值800多万元。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省民政厅坚持疫情期间低保一律“不退出”,目前低保、特困在保148万人。坚持低保特困“不停办”,新审批低保、特困、低收入对象近6万人,将有返贫风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00余人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范围。坚持低保金“不停发”,上半年发放资金近25亿元。临时救助实现“异地办”,疫情发生以来,异地临时救助已经超过6000人,支出近500万元,让群众就近就便得到救助。对低保人员实行“渐退期”,超出低保标准的疫情结束后仍然给予一年渐退期,确保稳定脱贫、脱困。

为了让临时救助更方便,黑龙江省民政厅推动建立乡镇政府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群众遇到困难先救助,后补手续,年底前就能实现全覆盖。郭冀平说,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已经临时救助近9万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6000多万元。及时为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截至目前,为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亿多元,惠及困难群众700多万人次,确保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我们还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在大疫面前彰显大爱之心。”郭冀平说,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接收捐赠款物7.2亿元,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

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如何强化基本社会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疫情防控和民政工作两手抓、两手硬。”郭冀平说。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针对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各类重点机构,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等各类民政服务窗口,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指南,把人员进出、老人和工作人员返院、老人外出就医、物资配送等各种情况都考虑全、考虑细,可操作、可复制。“我们目前正在编制黑龙江省‘养老机构院内感染防控地方标准’,顺利的话8月份就能出台,依据这些《指南》和《标准》把机构和窗口管好管住。”郭冀平说。

抓好全年任务目标的完成。在养老服务方面,继续推进养老事业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三个工程”,用好“两项补贴”,办好两个“云上活动”。目前,防疫补贴已经发放了2500多万元,第二批防疫补贴和机构运营补贴即将下拨,帮助养老企业渡难关。在儿童福利方面,全面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政策。继续开展资助活动,让孤儿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农村留守妇女动态管理数据库,跟踪做好关爱保护工作。在社会事务方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推动民营殡仪馆回归公益属性,并且持续推进三年100个中心乡镇公益性骨灰寄存堂建设,让群众不花钱、少花钱就能存放骨灰。开展好残疾人“两项补贴”排查工作,确保补贴“应补尽补、应发尽发、应退尽退”。开展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规范、有效的救助,不发生意外。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继续提升社区建设和治理水平,丰富社区服务功能,开展智慧社区试点,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便捷服务。

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如何打好收官战?

“民政作为兜底保障部门,在保基本民生上担负着重任。”郭冀平说,针对疫情的冲击,在原有“兜底、提标、扩面”工作目标基础上,又增加了“救急”,形成了 “兜底、救急、提标、扩面”8字目标。

在“兜底”上,同扶贫办、卫健委、教育厅等部门共同建立完善贫困预警监测机制,将所有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预警监测范围,认真开展信息比对和摸排,实现“四早”,即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早帮扶,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在“救急”上,因为受疫情影响,很多农民工无法返岗复工、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并且没有失业保险,类似这样的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给予临时救助。

在“提标”上,计划按照不低于2019年度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比例,提高低保保障标准。

在“扩面”上,重点完善“支出型”和“低收入”两类家庭救助办法,将困难家庭中的一、二级残疾人,智力、精神四级以上残疾人,启动大病医疗保险的重病患者按“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困难群众。

人民网2020-07-07

 

 

江西 如何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省民政厅厅长谈今年工作思路 文章下载

江西: 如何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省民政厅厅长谈今年工作思路

记者焦俊杰

城镇社会散居孤儿生活费达到每人每月800元、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增至6000余个、全省社会组织投入1亿元脱贫攻坚、慈善扶贫专项工程共支出5026万元……

每一项政策都与民众息息相关,过去的一年,江西省民政厅以省委工作方针为遵循,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以建设“江西现代大爱民政”为目标,扎实推进民政改革创新、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在民生保障、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1月2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策划推出的大型融媒体厅局长访谈迎来第三位嘉宾——江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金接。刘金接表示,要着力提高民政工作的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亲情化、专业化水平。

主责更加聚焦、职能更加明确

“在这次改革中,民政部门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责更加聚焦、职能更加明确、机构更加优化、任务更加繁重、标准更加严格、地位更加重要。”刘金接介绍,新时代民政工作的主责聚焦于“三最一专”: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础的社会治理、最悠久的专项行政管理。 何为最底线的民生保障?刘金接称:“主要是保障低收入贫困群众、孤儿弃婴、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衣食冷暖,对留守和困境儿童、留守老年人、家庭暴力受害人等群体给予必要的关爱或监护,发展慈善事业。”

在社会服务方面,刘金接作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包括养老服务、婚姻登记服务、殡葬管理服务等方面,事关每个人和每个家庭基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社会治理涉及社会治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基础载体和力量构成,在社会治理中起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在全国率先推进城镇脱贫解困工作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服务民生。回顾过去的2018年,江西省民政厅有哪些惠民政策?

“2018年,江西省民政厅扎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强化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刘金接给出了一组强有力的数据:全省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40元,补差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255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55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50元。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省在全国率先推进城镇脱贫解困工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力度的意见》,帮助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全省城镇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补差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380元;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55元,并分别按照每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和20%安排照料护理经费。

对于儿童、残疾人及生活无着落人员的关爱保护,江西省民政厅也丝毫不松懈。其中,在全国率先开展孤儿区域性机构养育工作,机构养育孤儿生活费达到每人每月1200元,城镇社会散居孤儿生活费达到每人每月800元,农村孤儿生活费达到每人每月730元,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档案43.4万份。

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增至6000余个

刘金接告诉记者:“过去一年,我们不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质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其中,支持养老服务设施580余个。全省各类养老院增至1833家,床位16万张;持续、有效运营的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增至6000余个。同时,探索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涌现出新余市“农村颐养之家”、高安市“幸福食堂”等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2018年11月,“赣服通”开通后,实时婚姻登记电子证照引发全省人民点赞。这是省民政厅推进婚姻登记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除此之外,婚姻登记信息与15个部门实现共享,84个县(市、区)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补录工作,全面取消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提交身份证件复印件做法。

全省社会组织投入1亿元脱贫攻坚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是民政工作的重要一环。刘金接介绍:“2018年,210家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完成脱钩工作,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度,建立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创新基地。规范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加快推进社会组织信息化建设。”

去年一年,全省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和慈善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记者了解到,全省志愿者总数达379.89万余人,2018年志愿服务记录时间达到1946.5万小时;全省社会组织直接投入1.0685亿元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受益贫困人口35万多人;省慈善总会慈善扶贫专项工程共支出5026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0万余人。

启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

2019年江西省民政厅的工作思路及规划是什么?

对于2019年的工作,刘金接提出了“五个着力”,即:着力强化最底线的民生保障,着力提升最基本的社会服务,着力完善最基础的社会治理,着力推进最悠久的专项行政管理,着力提高民政工作的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亲情化、专业化水平。

刘金接认为,“要编密织牢最底线的民生保障网,继续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提高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开展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护理服务,有效解决城镇贫困群众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的作用。”

此外,江西省民政厅将统筹推进儿童福利体系建设,推进残疾人、生活无着人员生活保障,以及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统一城乡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推进困境儿童分类保障,落实相关帮扶救助政策。”刘金接补充说道,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大力引导慈善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和城镇脱贫解困。

“启动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在采访中,刘金接公布了2019年一项重点工作。对此,将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重点支持连锁化、融合型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建设。推动公办养老院转型升级,提升养老院护理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公建民营。

同时,深化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殡仪馆、火化设施设备、城乡公益性骨灰堂(公墓)等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落实遗体接运、暂存、火化、普通骨灰盒、骨灰寄存五项免费制度。

刘金接介绍,“在社会治理方面,引导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持续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加大社会组织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行为。”

对于实施专项行政管理方面,刘金接提出,“科学安排和谋划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撤县设市、撤县设区。研究制定设镇设街道标准,稳妥有序开展乡级行政区划调整。持续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推进地名标志设置。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完成年度省界、县界、乡界联检工作,深化平安边界建设。”

信息日报2019-1-25

 

 

江苏省民政厅厅长:落实三个聚焦让发展更有温度 文章下载

江苏省民政厅厅长:落实"三个聚焦"让发展更有温度

吕德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这“三个聚焦”,深刻阐明了民政工作关心困难群体、回应民生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调整民政工作布局,把工作重心和力量集中到“三个聚焦”上,努力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聚焦脱贫攻坚,强化兜底保障。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期,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强化措施,全方位加强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的衔接,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坚决守住脱贫攻坚底线。进一步加强政策衔接,着力推进“温情救助”改革,强化急难救助,对病、灾、祸等急难情形先行予以临时救助。首先解决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再根据实际情形转介到低保、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最终帮助其实现脱贫;推行低保渐退机制,当纳入低保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但在低保标准2倍以内时,给予一定的渐退期,确保其实现稳定脱贫。全面落实提标任务,城乡低保分别按照不低于5%、8%的增长率提标,农村低保最低标准对标6000元的省定脱贫标准,2019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65元、500元。在提标的同时,切实提高实际补差水平,确保困难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做到申请救助必核,动态管理常核,精准界定救助对象;持续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打击“人情保”“关系保”。进一步完善收入认定办法,对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外出务工就业等农村低保对象,在核算家庭收入时酌情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鼓励群众依靠自身能力脱贫。

聚焦特殊群体,强化分类帮扶。针对特困供养对象、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不同困难群体,分类帮扶、精准救助,帮助其走出困境,摆脱贫困,确保其同步迈入高水平全面小康。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由政府托底,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切实保障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医疗服务和丧葬服务等。供养标准实行制度化增长,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城乡平均供养标准分别不低于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45%和50%。推进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供养对象集中供养工作,为他们提供专业护理服务。落实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区分具体情形分别予以保障,其中的孤儿由政府供养,养育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增长;对监护人缺失的儿童、监护人无力履行监护职责的儿童以及其他困境儿童,参照当地散居孤儿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发放基本生活补助,或者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政策。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将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纳入监护范围,推进解决无户口、辍学等问题,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权益。落实残疾人救助政策,对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对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精准落实低保标准2倍以内农村建档立卡对象中重残、大重病对象“单人保”政策,确保应保尽保。

聚焦群众关切,强化普惠服务。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聚焦群众关切,就是要回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民政服务对象从困难群体、特殊群体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大众,努力满足群众所需所盼。积极回应群众对优质养老服务的关切,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养老服务体制,将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农村和失能老年人倾斜,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持续改善养老服务质量,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关切,强化居民需求导向,着力促进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深化基层民主自治,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群众生活的美好家园,把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等打造成为增进民生幸福的重要力量。积极回应群众对高效便捷社会服务的关切,深化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行社会组织登记等事项“不见面审批”,实现社会救助申请“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大力推进智慧民政建设,推出更多移动端便民服务应用,为群众提供“指尖上的服务”。积极回应群众对基本社会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关切,着力完善民政领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持续推进民政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区划地名、婚姻家庭、流浪救助、殡葬等民政专项社会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及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三个聚焦”,服务改革发展,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切实破解民生热点难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让江苏的发展更有“温度”,让高水平全面小康更有成色。

新华日报2019-4-23

 

 

黑龙江 打破思维定式从寻常处求创新--访省民政厅厅长郭冀平 文章下载

黑龙江: 打破思维定式从寻常处求创新--访省民政厅厅长郭冀平

民政工作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如何解放思想,聚焦民生问题,改革创新举措,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新课题、新任务。近日,围绕这些问题,省民政厅厅长郭冀平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省民政厅谋划了哪些改革创新举措?

郭冀平:改革若要成功,必须要有深刻的思想观念变革作为引领。思想变革就是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打破思维定式,质疑大家熟视无睹的惯例,于无声处听惊雷,从寻常处求创新。我们过去长期形成了“守”的观念,守着上级政策文件不敢突破,守着手中的权力不愿下放,守着处室的边界不愿协作。长此以往,人为制造了政策壁垒、权力壁垒和处室间的壁垒,对工作极为不利。

我们坚持打破定式、质疑惯例,用改革举措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坚持以“试点”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用足用活上级政策的方法措施。总结推广了泰来县农村互助式养老经验,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扩大了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和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观察点范围,深入探索农村赡养费和家庭收入计算新方法,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同时,我们坚持以“放”为原则,以“不放”为特例,深入推进民政“放管服”改革。省级民政部门12项行政处罚事项下放到市县实行属地化管理;省级民政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委托下放给哈尔滨新区,充分支持新区发展;将涉外婚姻登记权限全部下放到地市,方便群众;全面推行假肢装配企业“证照分离”改革,资格认定由行政审批调整为告知承诺行政许可。我们还坚持推进各业务处室和事业单位间政策、信息、资源共享,实施了破壁行动,这些措施加大了各处室和单位间的沟通协调,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记者:在民生领域,项目建设和资金分配是比较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在这方面,省民政厅是如何因地因事制宜,大胆探索工作新模式?

郭冀平:以往我们在项目建设和资金分配上,有两种常见的做法:一个是项目建设“铺摊子”,盲目追求某一类服务机构在市、县层面全覆盖,而不考虑是不是实际需要;另一个是资金分配“撒芝麻盐”,表面看大家一般齐,实质上是一种不动脑筋、不切实际、不负责任的绝对平均主义,有的地方急需上项目,但补助资金杯水车薪,有的地方暂时没有成熟的项目,却也均沾资金,造成资金沉淀。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针对性改革措施:一是规划财务部门对资金项目进行全面统筹。规划财务部门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建立项目库,成熟的项目入库储备,排队等候,规划财务部门安排资金时尽量足额,支持基层把项目建好。例如,为巩固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成果,我们筛选出84个需要消防改造的公办养老机构,财政全额资助改造,三年全部达标。二是规划建设区域中心型机构。我们尝试改变过去机构建设追求市、县层面“全覆盖”的模式,探索建设区域中心型的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流浪乞讨救助、骨灰寄存等基础服务设施。目前,28个中心乡镇公益性骨灰寄存堂(楼)的建设规划已经得到财政支持,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县域共享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调研规划已基本完成。同时,考虑到我省农村分布不集中,村与村之间距离远等特点,正在探索开展“多村一社区”试点,整合社区资源,扩大社区服务覆盖范围,建立符合百姓实际需求的优质社区。

记者:解放思想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科学发展上,省民政厅如何进一步推动民政惠民政策落实,切实增强百姓的幸福感?

郭冀平:过去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此,我们一再强调,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政策落实的最高标准是群众是否满意。

我们全面对接脱贫攻坚,力争稳稳托住民生底线。继续深化推进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所取得的政策性突破,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重残、重病人员按政策纳入低保,全面落实“低保渐退”制度。继续推进城乡低保提标扩面,重点保障好下岗失业、就业困难等群体基本生活。提高特困保障标准,将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0%。进一步发挥临时救助制度救急解难作用,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分类分档设定临时救助标准。深入开展以“六精准”为载体的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彰显社会救助制度公平公正。

我们立足满足百姓养老需求,努力构建养老服务业多元发展格局。统筹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不同模式、不同层次、覆盖不同群体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在去年全省床位数达到23万张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增养老床位1.5万张。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抓住大健康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遇,积极培育养老龙头企业和品牌,充分发挥天鹅颐养经济走廊城市合作机制和养老产业金融支持联盟作用,探索建立养老产业发展基金和市场化养老产业集团。

我们坚持刀刃向内,狠抓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紧盯重点领域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问题,结合低保专项治理、殡葬领域行风整治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去年,省民政厅在省直部门率先开展4轮内部巡察,涉及厅机关4个部门、10家直属单位、9个地市及所属县区民政局,要继续扩大民政系统内部巡察覆盖范围,加大巡察深度,努力营造全省民政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作者:李美时

黑龙江日报2019-3-2

 

 

江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金接谈年度工作思路 文章下载

江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金接谈年度工作思路

过去的一年,江西省民政厅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以建设“江西现代大爱民政”为目标,扎实推进民政改革创新,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在民生保障、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面向新的一年,江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金接表示,要着力提高民政工作的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亲情化、专业化水平。

“在这次改革中,民政部门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责更加聚焦、职能更加明确、机构更加优化、任务更加繁重、标准更加严格、地位更加重要。”刘金接说,新时代民政工作的主责聚焦于“三最一专”: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础的社会治理和最悠久的专项行政管理。怎样做好最底线的民生保障?“主要是保障低收入贫困群众、孤儿弃婴、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衣食冷暖,对留守和困境儿童、留守老年人、家庭暴力受害人等群体给予必要的关爱或监护,发展慈善事业。”在社会服务方面,刘金接表示,“主要包括养老服务、婚姻登记服务、殡葬管理服务等方面,事关每个人和每个家庭基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回顾2018年,江西省民政厅积极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扎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强化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全省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40元,补差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255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55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50元。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力度的意见》,帮助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全省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补差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380元;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55元,并分别按照每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和20%安排照料护理经费。

对于儿童、残疾人及生活无着人员的关爱保护,江西省民政厅也丝毫不松懈。其中,开展孤儿区域性机构养育工作,机构养育孤儿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200元,城镇社会散居孤儿达到每人每月800元,农村孤儿达到每人每月730元,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档案43.4万份。

同时,不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质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省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增至6000余个。其中,支持养老服务设施580余个。全省各类养老院增至1833家,床位16万张;持续、有效运营的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增至6000余个。探索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涌现出新余市“农村颐养之家”、高安市“幸福食堂”等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2018年11月,“赣服通”开通后,实时婚姻登记电子证照赢得全省人民点赞。这是省民政厅推进婚姻收养登记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婚姻登记信息与15个部门实现共享,84个县(市、区)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补录工作,全面取消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提交身份证件复印件做法。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是民政工作的重要一环。刘金接介绍说,“2018年,210家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完成脱钩工作,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度,建立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创新基地,规范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加快推进社会组织信息化建设。”去年一年,全省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和慈善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省志愿者总数达379.89万人,2018年志愿服务记录时间达到1946.5万小时;全省社会组织直接投入1.0685亿元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受益贫困人口35万多人;省慈善总会慈善扶贫专项工程共支出5026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0万余人。

2019年江西省民政厅的工作思路及规划是什么?对于2019年的工作,刘金接提出了“五个着力”,即着力强化最底线的民生保障,着力提升最基本的社会服务,着力完善最基础的社会治理,着力推进最悠久的专项行政管理,着力提高民政工作的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亲情化、专业化水平。他表示,“要编密织牢最底线的民生保障网,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提高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开展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护理服务,有效解决城镇贫困群众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作用。”

此外,江西省民政厅将统筹推进儿童福利体系建设,推进残疾人、生活无着人员生活保障,以及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统一城乡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推进困境儿童分类保障,落实相关帮扶救助政策。”刘金接补充说道,也要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大力引导慈善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和城镇脱贫解困。

“启动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刘金接介绍说。对此,将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重点支持连锁化、融合型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建设。推动公办养老院转型升级,提升养老院护理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公建民营。

同时,深化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殡仪馆、火化设施设备、城乡公益性骨灰堂(公墓)等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落实遗体接运、暂存、火化、普通骨灰盒、骨灰寄存五项免费制度。

在社会治理方面,引导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持续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加大社会组织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行为。对于实施专项行政管理方面,刘金接提出,“科学安排和谋划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撤县设市、撤县设区。研究制定设镇设街道标准,稳妥有序开展乡级行政区划调整。持续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推进地名标志设置。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完成年度省界、县界、乡界联检工作,深化平安边界建设。”

中国社会报2019-2-12

 

 

江西看省民政厅厅长如何擘画养老蓝图 文章下载

江西:看省民政厅厅长如何擘画养老蓝图

8月8日~10日,省民政厅厅长刘金接深入赣州市宁都县、赣州经开区、大余县调研民政工作,采取“不打招呼、不安排线路、直插现场”的方式明察暗访部分养老机构,为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把脉开方”。半个多月后,8月28日,《江西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新闻发布会召开,在会上,刘金接向江西省人民描绘了今后三年江西发展养老服务的蓝图。先调研,再开会,刘金接为何如此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江西发展养老服务应该怎么做?从他近期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一二。■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薛柏武/文

深入多地调研养老中心 省民政厅厅长说了啥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多数老年人更喜欢在家中养老。但是,子女大多有自己的事业,无暇守在家中照看父母,居家养老便面临诸多现实的困难,此时,养老服务中心就显得尤为关键。

8月8日~10日,省民政厅厅长刘金接深入赣州市宁都县、大余县等地调研。在宁都县,刘金接首先来到梅江镇城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一查看这里的社区居家养老功能设施及配餐中心运营情况,仔细询问中心提供的各项服务内容,悉心了解中心运行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在与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交谈后,刘金接指出,养老影响千家万户家庭的幸福,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抓实抓好。

离开养老服务中心后,刘金接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宁都县民政项目园。走进县社会福利中心,刘金接详细询问这里老人的生活状况。“要发挥公办养老院兜底保障作用,提升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护理服务水平,要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全链条、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刘金接说。

对于刘金接来说,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是必须重视的事情,服务范围一定要广,服务质量一定要高。

在随后的调研中,刘金接来到大余县五福居养老康复中心,在详细查看了解中心的设施功能建设配套情况后,刘金接仔细询问这里的各项服务价格标准。他指出,养老服务一定要解决好“多元供给”,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大余县龙泉山老年公寓,刘金接仔细查看了老人的伙食品种及卫生和营养情况。他说,养老机构要办好,老人的伙食一定要跟上,要确保老人伙食品种多样、安全卫生,做好荤素营养均衡搭配,推动伙食供应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让老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开心。

在调研过程中,刘金接每到一处便会对当地养老服务中心提出要求与期盼,不难感受出他对养老服务中心标准要求之高,对老年人生活关心之深。

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未来江西养老服务工作这样做

在结束调研半个多月后,8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省民政厅在南昌联合举办《江西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刘金接介绍了今后三年江西如何建设发展养老服务体系,以及为何如此重视这项工作。

“当前江西养老服务还存在设施供给不平衡、护理能力相对薄弱、社会化发展不充分、保障水平偏低、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相对突出等一些难点、痛点、堵点。”刘金接介绍说,“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正是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江西实际,对江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对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刘金接个人看来,发展养老服务,是亿万家庭的热切期盼,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无疑对于江西发展养老服务是一个极大利好,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福音。

“到2021年,新增有效床位供给5万张以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0000个、社区嵌入式养老院1200个,特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100%,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30%,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床位占比超过50%的目标……”

刘金接在会上向大家描绘了这张蓝图,为实现这一目标,刘金接提出了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扩面增效行动、公办养老院转型升级行动、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行动、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行动等八个方面的专项行动。

可以看出,对于刘金接而言,养老问题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点都马虎不得的重要工作。

举办养老机构培训班 让老年人享受更优质服务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江西65岁及以上人口489.3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3%,远超7%的老龄化标准线,形势已经不容乐观,如何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截至2018年,据统计,江西养老服务中心数量有1927家,其中南昌有139家、萍乡127家、九江290家、赣州有382家、吉安299家、宜春196家、抚州157家、上饶284家,最少的景德镇和新余也有32和34家。提高这些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与质量,便成了刘金接心头的一件大事。

6月11至14日,省民政厅联合南昌市民政局共同举办南昌市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班,70余名各类养老机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参加培训;7月29至30日,省民政厅在新余市举办全省养老服务工作培训班……

一项项决策在部署,一样样工作在落实,刘金接与省民政厅用行动表示要将养老服务工作做好的决心。

在赣州市兴国县埠头乡枫林村,铭恩新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2岁的村民胡世瑞边看书边陪村里的孩子练字。该社区筹建了爱心服务、和谐平安、居家养老三个功能服务站,大大满足村里老人的养老、社交等需求。服务站内的老人家都纷纷表示,生活越来越好了,自己也不孤单了。

做好养老工作关系着每个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惠及百姓福祉,相信在江西上下共同努力之下,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美好画卷一定会实现。

满足数量庞大老年人需求 需下大气力应对

省社科院社会调查事务所副研究员方芳表示,对于目前江西养老现状,一是老年人数量快速增长,2018年,江西65岁及以上人口489.39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3%,远超7%的老龄化标准线;二是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家庭趋于小型化;三是未富先老,许多老年人面临着疾病、失能、服务、照料、精神关爱缺乏的窘境。

“如今江西这么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是十分好的,一直以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都关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方芳说,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中国江西网2019-9-5

 

 

湖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谈民政系统脱贫攻坚 文章下载

湖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谈民政系统脱贫攻坚

记者 王 铭

3月15日,湖南省民政厅在浏阳市召开全省民政系统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提出要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思路、更扎实的奋斗,贡献民政力量,展示民政作为。

会后,本报记者对湖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进行了专访。她说,全省民政系统将以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交出精准脱贫在三湘的合格答卷。

记者:脱贫攻坚已到决战决胜阶段,是今明两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在此关键时期,湖南民政如何聚焦“三最一专”新职能定位,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发挥主力军作用?

唐白玉:尽管全省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的任务依然艰巨。全省还有19个贫困县未“摘帽”,781个村未“出列”,8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脱贫。尤其是11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且基础条件薄弱,致贫原因复杂,公共服务不足,脱贫难度更大。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接近成功,遇到困难越需要韧性。全省民政系统将拿出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集中力量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从民政的职能看,机构改革后聚焦“三最一专”,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础的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都是社会服务兜底工程。从扶贫的要求看,农村低保应保尽保是目标任务,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农村“三留守”人员是重点对象,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慈善组织是重要力量,夯实基层组织是重要保障,脱贫攻坚涉及民政工作方方面面。从民政的任务看,全省现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100多万,这些对象不能简单的“一兜了之”,不仅要解决“两不愁”,也要解决“三保障”的问题,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后,也还有返贫以及新的贫困问题发生,民政部门同样要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解决。在脱贫攻坚中,民政部门是主力军,我们必须担负为民爱民职责,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记者:湖南民政在紧盯“两个确保”目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落实“六个精准”政策要求上还有哪些举措?具体工作中,如何推进更多资源和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倾斜?

唐白玉:未来两年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很重,巩固脱贫成果、解决好非贫困县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民政脱贫攻坚的质量,做到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节奏不乱,重点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落实好农村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等重点民生实事,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经费足额保障。制定出台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核对指导意见,细化重病患者单独纳入低保和刚性支出扣减办法,实现省市县实时对接共享,推进精准认定、精准救助。

同时,建立分类帮扶机制,指导各地实行一户一档、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压实各部门责任,完善村(居)生活帮扶机制,根据致贫原因,明确帮扶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帮扶责任人、帮扶内容,做到精准救助、精准帮扶。推动政策有效衔接,加强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推进基本生活救助与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的衔接协同,建立支出型救助制度和渐退机制,规范和加强临时救助,综合解决兜底保障对象“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我们将加大贫困因素权重,将民政资金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稳步提高脱贫工作质量;将福彩公益金项目、财政预算内投资项目向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倾斜,不断完善社会养老、儿童福利、特困供养、殡葬服务等基础设施,不断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继续开展“三区计划”“牵手计划”, 鼓励长株潭等经济发达地区民政部门,结对帮扶11个深度贫困县发展民政事业,推动社会帮扶资源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集结。同时,继续牵头推进罗霄山片区扶贫,深入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活动,抓好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查,指导各级民政部门集中力量做好驻村帮扶,在各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记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既需要党委政府主导,也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湖南在加强社会资源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等方面会有哪些举措?

唐白玉:近年来,湖南加强社会资源动员,精心组织实施社会组织“万千万”扶贫工程,结对帮扶困难家庭1.4万户,慈善助医助学助残10万多人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困难群众35万人次。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社会组织登记、年检、评估、党建等,压实业务主管单位责任,发挥行业专业优势,指导社会组织将脱贫攻坚纳入年度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对民政部门自身主管的社会组织,将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此外,还将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社会组织发挥产业信息、行业资源、专业人才等优势,在承担公共服务、提供智力支持、实施帮扶项目、协助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强化供需对接,主动加强与扶贫、教育、卫健等部门衔接,建立贫困地区需求和社会组织供给信息对接平台,准确摸排贫困地区困难和需求,将适合社会组织及时纳入,实现供需信息及时共享、精准对接。强化激励约束,加强重大风险防范,持续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坚决防止不法组织打着“扶贫”“慈善”等旗号坑蒙拐骗、谋取私利。

脱贫攻坚既要重视物质帮扶,更要注重精神扶贫。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开展扶贫扶志专项行动,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一方面,聚焦兜底脱贫重点任务,继续实施乡村治理三年行动,深化巩固“亮栏行动”成果,完善村(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扩大村级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强村(居)“两委”班子建设,促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发展,打造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工作队。另一方面,将深化“纠四风”、治陋习、树新风活动,大力推进婚丧习俗改革,组织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征集评选活动,积极发挥村规民约在脱贫攻坚中的教化作用,破除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激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发挥老促会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挖掘湖湘红色文化,大力弘扬老区革命精神,激励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坚定前行。

记者: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在这个“最吃劲的时候”,湖南民政将如何压实责任,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唐白玉:脱贫攻坚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聚全省民政系统之力,以坚定的政治忠诚度、强大的政策执行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我们将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部署,制定任务书、路线图、责任状,将脱贫攻坚任务压实到单位、到岗位、到个人,把优秀干部、骨干力量派到片区扶贫、驻村扶贫等脱贫工作一线。强化上下联动,在目标认识上保持高度一致,在计划行动上协调联动,做到拧成一股绳,全力完成民政兜底脱贫任务。

同时,加强作风建设,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资金项目监管,全方位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公布民政资金项目,坚决查处资金沉淀挪用、项目优亲厚友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民政扶贫政策走进千家万户,对参与脱贫攻坚的优秀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进行评选表彰。

湖南省民政厅2019-3-27

 

 

奋力推进现代化新湖南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下载

奋力推进现代化新湖南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专访湖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忠平

本报记者 王 铭

2021年以来,湖南省民政厅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推进民本化、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专业化“五化”建设,奋力打造精准救助、三治融合、医养康养、温情服务“四个先行区”,交出“十四五”开局的亮丽答卷。近日,本报记者专访湖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忠平,请他介绍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湖南经验。

要集中精力重点做到“十个坚持”

记者: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湖南将如何走好新时代民政新的赶考之路,讲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湖南经验?

曹忠平:当前,湖南民政的战略重心由脱贫攻坚向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转变,发展任务由兜底线、保基本向强服务、拓领域转变,发展方式由行政供给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转变,发展目标由“有没有”“够不够”向“好不好”“优不优”高质量发展转变。面对新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解决发展理念与新形势不适应、打基础固根本与现实要求有差距、民政各项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在具体工作中,湖南民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担负使命中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在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集中精力重点做到“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坚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改善和发展民生,坚持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科技进步与民生改善相结合,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民政事业适度、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五个方面推进民政改革创新

记者:一年多来,湖南坚持把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统揽发展全局。湖南民政要谱写新篇章,亟待从哪些方面下苦功、求创新?

曹忠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在强化战略思维中制定更有效的策略。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湖南省民政厅提出以“五化”推进“四个先行区”建设。“四个先行区”是战略、是目标,“五化”建设是手段、是策略。要依托“五化”拳头效应,将民政重点工作纳入各级绩效考核、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等范围。要依靠“五化”聚合化学反应,推进各项民政工作创新,以擦亮地方特色品牌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要在强化系统思维中抓住主要矛盾。要按照“六稳”“六保”要求,稳住基本民生保障盘,确保不降标、不断供、不漏保。要清醒认识到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从源头上、根子上防范非法集资、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风险。

要在强化创新思维中打基础固根本。要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以稳促进,以进固稳,提高队伍专业化能力,牢牢守住民政服务机构主阵地,以点的创新带动面的进步,善于用大数据、新技术,不断为民生赋能、为民生添彩。

要在强化开放思维中更好发挥政府职能。民政部门要当好方向引领者、规则制定者、行业监管者、兜底保障者,吸引更多市场和社会资源参与,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力社会。要整合系统内部资源,敢于自我革命、主动革命,将十指攥成拳头,与更加优质资源合作。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

要在强化法治思维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必须树立法治思维。要坚持调查研究,努力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要确保政策执行准确到位、工作程序准确到位、群众问题解决准确到位。要坚持秉公用权,习惯在“聚光灯”下用权、在“放大镜”下工作,把权力锁进制度的“笼子”。

(下转3版)(上接1版)

以真抓实干大力建设“有为民政”

记者:做好今年的工作,湖南民政将从哪些方面入手?

曹忠平:今年,湖南民政将切实履职尽责,以“五化”推进“四个先行区”建设,以真抓实干大力建设“有为民政”, 兜住兜牢困难群众民生底线、大力发展基本社会养老服务、着力提高城乡社区治理效能、加强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大力推进专项社会事务改革、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严格规范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和聚焦共同富裕发展慈善事业,奋力推进现代化新湖南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着力办好重点民生实事、构建大核对机制、构建大救助体系、构建大帮扶格局,切实增强城市包容度和民生工作温度。要更加注重基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更加注重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还将履行好民政部门主体责任,牵头编制实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规划,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创建,促进邻里相亲、社会和谐。进一步理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主动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履行“两个兜底”责任,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创新婚姻登记服务,大力推进“全省通办”,探索“跨省通办”,加快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开展婚俗改革试点,稳步实施婚姻家庭教育“和谐家”计划。围绕乡村振兴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行动,引导慈善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用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如何确保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行稳致远?

曹忠平:坚持自我革命是党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历经百年充满生机活力的成功秘诀。新的征程上,我们将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全力推进清廉民政建设,用高质量党建引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毫不动摇加强政治建设,始终保持政治清醒。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四史”教育,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挖掘民政先辈的事迹,让红色民政活起来。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和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确保“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在全省民政系统落地见效。

毫不动摇加强党建引领,始终保持系统清朗。推动党建与业务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考核。加强党支部“五化”建设,建立民政荣誉体系,宣传推介“最美民政人”,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进千院入万户”“支部联基层”“双联共建”等行动,在移风易俗中凝聚力量共同推进民政事业发展。

毫不动摇加强能力建设,始终保持政务清明。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把宣传思想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方面,不断讲好民政故事,传播民政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要提高服务能力,推进更多业务“网上办”“掌上办”“一件事一次办”。要提高落实能力,建好民政重大项目库,完善督促检查、重点工作评估、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领导对口联系等制度,推动民政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毫不动摇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队伍清正。要强化日常教育、强化作风转变、强化执纪问责,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查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弘扬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

在采访结束时,曹忠平说:“奋进新征程,湖南民政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久久为功的实干实绩,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社会报2022-3-17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