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区卫健委2022年“健康中国”行动工作总结
2022年,颍州区卫生健康工作在市卫健委、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健康中国行动实施方案(2021-2035)”发展目标,坚持以人民健康为核心,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健康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卫生健康的保障作用更加显著。
一、2022年度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深化综合医改,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一是深入学习三明医改经验,深化实施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二是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随着市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工程投入使用,紧密型医共体牵头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区域内住院率稳步上涨,区域内就诊率(住院)保持在90%上下,公立医院平均住院天数维持在6.3天。逐渐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乡(镇)”。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集中统一采购。三是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指导市妇女儿童医院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持续推进诊疗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模式创新,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四是规范市妇女儿童医院五大中心建设,已建成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正在筹建创伤中心。五是实施区级医院医疗服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市妇女儿童医院重点专科和亚专科建设,借助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支持市妇女儿童医院与长三角高水平医院开展全方位合作,已与上海红房子医院、上海儿童医院等三级医院建立医联体,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签署医联体合作协议及专科医疗服务合作协议,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对市妇女儿童医院口腔科、整形美容科、眼科、耳鼻喉科重点帮扶,市妇女儿童医院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妇幼品牌效应更加凸显。六是持续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加大中医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全国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建成了标准化国医堂,为全区中医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七是抓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持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软实力,2022年妇女儿童医院公开招聘136人、人才引进57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开招聘37人,全区卫生技术人员1.22万余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0.45万余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4.55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护士6.32人、每万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率5.52,全区医疗机构总床位数1.12万余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13.42张。辖区内基本形成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的医疗服务圈。
(二)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能力切实增强。一是常抓不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落实“四早”,做到早发现、快处置、防外溢,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全区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有效增强,制定《颍州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构建了指挥高效、反应及时、处置有效的区乡两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明确区人民医院为颍州区“黄码”医院,规范设置传染病病区,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并成立颍州区医疗服务应急小分队,专门负责管控区、封控区和集中隔离点人员应急医疗保障工作。三是持续增强传染病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实现区乡两级传染病网络直报全覆盖,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高效运行。四是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哨点作用,辖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按照“三区两通道”设置要求规范设置发热门诊、9家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设置了发热诊室,实行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一体化闭环管理。五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依托区人民医院,开展核酸实验室建设,目前区人民医院有2个PCR实验室和一个方舱PCR实验室,有27台提取仪器、73台扩增仪,理论检测量可达5万管/24小时;区疾控中心有1个PCR实验室,共计5台96通道扩增仪,理论固定检测能力为0.4万管/24小时。拥有PCR资质人员127名,按照市级统一部署,选派20名拥有PCR资质人员和15名辅助人员到市级核酸检测基地(市第六人民医院)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为做好“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工作,全区共设置194处便民核酸采样点,以满足居民常态化核酸检测需求,按照省、市要求认真组织辖区内重点人群周期性核酸检测工作,切实压实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确保“应检尽检”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六是以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为契机,全面贯彻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全面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开展各类健康巡讲“五进”活动800余场次,惠及居民群众4.5万余人次。持续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新建1个健康主题公园、1条健康街区,已建成40家健康促进机关单位、17家健康促进医院、71家健康促进学校、41家健康促进社区(村)、1家健康促进企业、100家健康促进家庭。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基层卫生工作稳步实施。一是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个转变”,目前已服务106.3万余人次。二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实现签约服务提质增效,目前已签约38.7万余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更加充实。三是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 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活动,持续改善基层服务质量,4所乡镇卫生院达基本标准,已完成市级复核。四是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投入5600余万元三十里铺镇卫生院15000平方米业务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2022年底竣工交付。五是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已委托培养13名定向乡村医生,其中临床医学专业8人,中医学专业5人。培养2名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充实到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学专业和中医学专业各1人,充分利用卫生人才能力培训和“万医轮训”项目,多渠道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实现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全覆盖。
(四)妇幼健康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全面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激发群众生育潜能,助推三孩生育政策落实落地。二是妇幼保健服务系统健全,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面不断扩大。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稳定控制在7‰、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目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97‰;婴儿死亡率1.83‰;孕产妇零死亡;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完成率103%,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是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累计发放计生奖励资金3200余万元,惠及11万余人。
(五)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一是领导重视,部署得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今年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制度了《颍州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成立了颍州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处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日常工作。召开了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专题会议,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制订了《颍州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任务分解》,进一步细化了任务和提出了完成任务各项任务的时限要求,从而使我区的创卫工作总体上初步形成了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成立了相关组织。区卫健委按照“卫生创建,卫健先行”的原则,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二级机构、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卫生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创建体系。强化了目标任务,把创建指标层层分解,按照分管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协调单位四级分工标准进行分工,并对照任务清单,规范了督查考评制度,有效地推进了卫生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三是加大创建宣传氛围。区卫健委结合文明创建,创卫办又在全区范围内主要交通路段及场所摸排了18家大型彩色电子屏和46家宣传场地、宣传工具,由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持有者单位进行协调,并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伟亲自安排各办事处宣传委员,协调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在创卫关键时刻全天候地播放创卫宣传内容。除此之外,区委宣传部又专门制作了颍州发布和抖音,大范围、全覆盖地宣传创卫知识及公益广告。创卫办又在高铁、高速路口等主要路段设计了8个大型铁艺创卫广告雕塑;180个中型创卫广告宣传牌;300个创卫花木牌。图纸、标准安装位置都安排好,等经费到位即可实施安装。这些标牌在制作上充分体现了医疗系统的人文景观,既图文并茂又精致美观,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从而扩大了创卫工作的覆盖面,使颍州区的创卫工作更深入人心。
四是加大爱国卫生运动力度。针对环境卫生、“五小”服务行业整治、病媒生物防制、虚假伪劣广告等卫生创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履行自身管理职能,从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直面热点,攻克难点,推进了创卫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1、深入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目前,区卫健委已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3个,市级卫生乡镇9个,计划在今后3年的创建活动中,把大部分乡镇都创建成市级和省级卫生乡镇。
2、加大“五小”服务行业卫生整治。对小餐饮店、小门诊、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食品店“五小”服务行业在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不具备卫生条件的“五小”服务行业,坚决不予发证;同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促使“五小”服务行业做到卫生许可证、健康证齐备,消毒设施完善、卫生条件达标。
3、切实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近几年,区政府先后投资500万余元,购买消杀药物50余吨,投放鼠饵盒6万多个,对20多个小区,30多个无主地带进行“四害”消杀。先后10多次对300余户家庭,500多户粮油商店和36个街巷市场进行鼠密设测监调查,确保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4、严厉打击虚假伪劣广告。按照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专项行动要求,对未取得上级卫生部门出具的《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擅自发布医疗广告者;虽取得上级部门出具的证明,但擅自篡改广告内容的以及利用各种媒体变相发布医疗广告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依法责令整改。另外,区卫健委监督执法局部门还进一步加大了对医疗市场的巡查力度,定期巡查暗访,严厉惩处违法者,为创卫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
(六)健康教育稳步推进。
1.建立健全健康巡讲专家队伍,深入开展健康巡讲“五进”活动。
为加强健康巡讲专家队伍建设,充实市、区健康素养巡讲专家库,我区经过精心筛选,推荐3名健康巡讲专家参加市级健康素养巡讲专家遴选活动,最终2名专家成功入选市级健康素养专家库,进一步壮大了我区健康巡讲专家队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定期组织健康巡讲专家开展健康巡讲咨询“五进”(进学校、进机关事业单位、进社区村、进企业、进家庭)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市、区、镇级巡讲993场次(其中区级巡讲10余次),受教群众39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种100000余份,摆放展架100余次,切实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2.将暖民心健康口腔宣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印发〈颍州区2022年健康口腔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的通知》,大力推进健康科普巡讲进校园活动,确保实现所有小学全覆盖的目标。加大对所有人群健康口腔宣传教育,普及和宣传健康口腔知识,引导人民群众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目前已有100余家各类小学开展健康口腔科普活动,已完成目标任务的83%,覆盖师生10000余人,发放各类健康口腔宣传资料6种50000余份,宣传品1000余份。
3.全面推进省级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
扎实推进我区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通过两年来的创建,我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从2020年的22.67%提升到2021年的32.22%,不断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共创建各类无烟单位200余家,新建2个健康主题公园(包括2条健康步道),1条健康街区,建成40家健康促进机关单位、17家健康促进医院、71家健康促进学校、41家健康促进社区(村)、1家健康促进企业。
4.继续做好我区健康素养监测工作。
我区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颍州区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州卫健办〔2022〕30号),成立了由区卫健委主任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要求所有监测点分管负责人和调查员参加全市以及区级健康素养监测技术培训班,通过市、区两级培训,全面提升了调查员的业务水平。在监测过程中,市区级项目负责同志定期不定期到现场进行质控,明确专人负责后台数据审核,定期通报工作开展进度,比对调查项目数据,抽样听取监测时录音,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的监测工作任务。我区按照要求,及时规范完成省级抽样450户居民调查监测任务,目前正等待省、市级验收复核。
5.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和健康科普。
动员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各类健康巡讲、咨询、义诊、宣传活动,加大健康巡讲的力度,形成上下联动、医校互动的工作氛围。鼓励各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创作健康科普短视频,指导各乡镇卫生院或卫生服务中心要依托现有条件,统一播放省卫健委制作的(40部)健康教育科普宣传视频,通过“健康颍州”、“阜阳妇儿在线”、“健康王店”等各级微信官方公众号和健康教育宣传阵地(栏)定期更新健康内容,让群众了解当季最新的健康和传染病预防知识。与阜阳广播电视台合作,定期在新闻、公共等频道播出公益健康教育视频,引导居民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大力提高我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二、重大部署工作落实情况
(一)“一老一小”民生保障。辖区192家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6家医疗机构开展老年人门诊就医便民服务示范,截至目前已服务老年人52180人次。积极推进托育机构建设,2022年托育服务目标任务托位930个,已完成970个,完成率104.3%,每千人拥有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2.5个。
(二)“健康口腔”暖心行动。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颍州区健康口腔行动方案》和《颍州区健康口腔行动2022年考核任务清单》,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开设午间门诊、晚间门诊和无假日门诊实行24小时排班,目前实施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项目的儿童4814人,任务数6000人,完成率80.23%。开展各类健康口腔巡讲进学校27次。规范口腔诊疗机构执业行为,自7月1日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100余次,保障健康口腔行动开展质量。
(三)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双招双引”综合调度管理平台签约项目3个、签约项目金额2.3亿(尿蛋白初级提取项目0.3亿、京东健康项目1亿、跨境电商项目1亿);开工项目3个、开工项目金额25.5亿(富乐崴医疗器械项目投资5亿元、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阜阳)投资20亿元、颍州区三十里铺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投资0.5亿元);投产项目1个、投产项目金额0.2亿元(阜阳肾康血液透析中心0.2亿元);纳统项目4个、纳统项目金额25.7亿(富乐崴医疗器械项目投资5亿元、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阜阳)投资20亿元、颍州区三十里铺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投资0.5亿元、阜阳肾康血液透析中心项目投资0.2亿元)。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直被视为公共卫生的“守门人”,承担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在防范重大疫情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疾控中心人员配备低于规定的标准,基础设施、实验室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乡、村两级缺少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和应急专业人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够强,制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全面开展,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二是深化医改总体成效明显,但改革的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仍需加快推进。
三是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的达标率需进一步提升。
四是卫生监督执法力量薄弱,人员配备低于配备标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五是涉创单位宣传氛围不浓,干部、群众对创卫的意义、基本常识知晓率低。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及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政府主导地位,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纳入重点工作建设中,做到总体布局、科学发展。
二是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和使用、激励机制,确保基层疾控人才队伍稳定。不断优化疾控队伍结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快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趋势、机遇挑战和目标任务,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契机,全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四是提升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整体水平,促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质增效,支持区级医院做大做强,完善以区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枢纽、村(居)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补齐短缺科室,扩大诊疗范围,着力解决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
五是持续做好“优质服务基层行”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工作。全区所有注册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要开展 “优质服务基层行”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对照相关标准开展自评自查,达标一所上报一所,力争实现100%达标。
六是切实提高执法队伍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优化卫生监督执法结构,提升综合监督执法水平和效率。
七是努力形成共同推进卫生健康工作的合力,强化部门协调和联动,加大对传染病防治以及食品安全、职业卫生等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要协调处置好医改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视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加强对民营医院的监督管理,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八是加大创卫宣传培训力度。召开全区创卫工作推进会,各办事处、涉创单位加大对本地和行业的宣传力度,使创卫工作人人知晓,形成强大创卫氛围。各个办事处、各创卫成员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将创卫任务落实到人,结合自身职责,加大创卫工作督查力度。针对“五小”服务行业存在的有害生物(“四害”)密度普遍较高的突出问题,“五小”行业牵头部门,根据监测情况督促“五小”单位委托专业公司进行消杀整治,确保防治效果。加大对创卫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创卫办公经费能达到正常使用。
颍州区卫健委202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