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总结讲话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卫健委

题目: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资料提供时间:2023-03-02

目录

更多

沅陵县卫生健康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文章下载

沅陵县卫生健康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现将卫生健康局2022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工作

(一)始终保持防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县防控指挥部根据疫情形势,印发了系列文件,高频次召开会议进行调度安排。各乡镇、各单位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决策部署上来,提高站位,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我们坚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持“四早四集中”,全力以赴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坚持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统一行动,整合部门力量,实行扁平化运行,确保防控体系职责清晰、指挥高效。县乡两级指挥部实行领导24小时带班值守,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密切跟踪国际国内疫情发生的变化,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第一时间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应急处置到位。

(二)从严从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

1.坚决抓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一是守牢境外输入防线。我们继续严格落实好包保防联责任,还在境外的动态掌握其行程安排计划、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信息。对境外回国返沅人员,及时接管不漏人,并按要求落实好管控措施。今年以来,境外累计返沅267人,全部按要求落实了管控措施。二是严格交通卡口查验。根据疫情形势,及时调整交通健康服务点设置,目前,全县共设立交通健康服务点12个(其中:高速出口健康服务点4个),抽调交通、运管、公安、医疗机构和属地乡镇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入沅车辆、人员查验,对县外入沅人员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48小时核酸检测检测阴性证明,开展“落地检”,做到不漏一车一人。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入沅车辆292322辆、人员458471人,共排查出红码对象147人,黄码对象3120人,开展落地栓209755人,及时按要求落实了管控措施。三是加强中高风险地区入沅人员排查管控。今年以来,我们严格执行“入沅先报”“入沅即查”“入沅即检”“入沅即管”措施,第一时间对风险人员信息进行双向排查,利用“大数据+网格化”方式,开展“扫楼”“敲门”行动,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沅人员排查不漏一人,管控不少一个,做到“日清日结”。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沅人员90880人,均按要求落实了管控措施。四是加强邮件及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做好物防。今年以来,我们及时处置了涉山西韵达快递公司邮件疫情,进一步加大入境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邮件和进口冷链食品的监管,建立常态化防控检测制度,严格报备程序开展风险监测,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各负其责,在运输、入库、销售等各环节加强管控,市场监管部门配合疾控中心做好从业人员、物品外包装、外在环境等进行核酸采样检测。

2.扎实开展城区区域(全员)和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一是扎实开展城区区域(全员)核酸检测。按照省市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从9月11日起,在县城主城区开展了7天一轮全员核酸检测。10月10日,在城区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当天核酸采样142104人,结果全部为阴性。10月17日鹤城区发现阳性感染者以来,县城主城区及高速出口、服务区所在村(居)开展了连续三天全员核酸检测,三天累计核酸采样436645人次,结果全部为阴性。从10月20日开始,开展三天一轮检测。通过密集的核酸检测频次,既锻炼了工作队伍,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又对风险人群进行了筛查,确保“内防反弹”措施落地落实。二是加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严格按照省联防联控机制和市防指要求,落实好29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各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摸清底数,在信息平台中对人员进行信息勘误,做到平台信息准、人员清,不漏不重。核酸检测按规定的频次要求落实到位,不发生逾期不检现象。

3.严格重点场所疫情防控。认真落实宾馆、酒店、商场、超市、景区景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网吧、KTV、酒吧、影剧院等密闭空间的防控措施。市场经营主体安排专人在入口处对进入人员进行扫场所码、测量体温、规范佩戴口罩。各医疗机构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院感防控各项要求,严防医疗机构内感染发生。持续加强医疗机构和药房“哨点”作用,落实“四早”措施。

4.严格管控人员聚集。一是非必要不外出。全县辖区居民按照规定,非必要不外出,国家公职人员带头执行。必需外出的,及时向所在单位、村(居)、乡镇进行报批,严禁前往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发生地区。二是非必要不返沅。对在省外的人员,做好劝导工作,非必要不返沅。必需返沅的,必须提前3天向所在单位、村(居)、乡镇进行报备,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抵沅后按规定落实防控措施。三是减少人员聚集。减少聚集性活动,任何单位举办超过50人的会议与集体活动必须向防控指挥部报批,家庭聚餐控制在8人以下,举办红事活动事先向举办地所在村(居)报备,同一大厅严格控制5桌以内,每桌控制8人以内,按要求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5.严格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到期加强针和老年人疫苗接种,截至11月10日,全县累计完成第一针接种400366剂,第二针接种396782剂,第三针接种   291369剂。加强针累计接种226171剂,完成率94.97 %。老年人应接种120162人,累计接种116050人,接种覆盖率96.58 %,位居全市第一。

6.严格场所码申领应用。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场所码的申领应用,全县公职人员带头,落实场所码应用,凡上下班、进入公共场所必扫场所码,各乡镇、各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凡进入所有场所必扫场所码。县防指对场所码申领应用情况进行一天一通报,综合督查组对场所码申领应用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对申领应用排名靠后的乡镇将严格责任追究。截至11月10日,全县场所码申领37813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11.48%。

7.严格防控能力提升。今年以来,我们全面加强了防控能力提升工作。一是加强流调人员设备配备。为18名流调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了手提电脑18台,专门办理了18张专用电话卡。二是加强核酸检测人员培养。今年来,先后培养核酸检测专业人员58人,我县目前核酸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共83人。三是加强核酸检测能力提升。今年来,我县先后购买套核酸检测设备14套,日核酸检测能力从15600管增加到38400管。四是加强救护车的购置。今年来,共为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购置了6台负压救护车,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救治能力。同时按照各类物资疫情高峰期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进行防控物资储备,另与生产厂家加强合同储备,实行动态储备管理。

8.加强医疗援助。今年来,我县先后抽调医务人员500余人支援鹤城等地抗疫。

(三)强化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融媒体平台、“村村响”、宣传车、便携式音箱、宣传标语、公告、宣传横幅、宣传小折页、电子显示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大力宣传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科学精准及时有效做好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九版)》等,做到防控政策家喻户晓,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宣传引导,外出落实佩戴口罩、保持“二米线”、使用筷公勺、注意手卫生、开窗通风等。结合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治,广泛动员各户做好本户的环境卫生,动员群众共同防控,形成自发防控网。

(四)严格督导检查,责任追究。由县纪委监委牵头,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配合,组建专门督查组,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日常工作督查,对工作不落实、责任不到位等问题严格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对防控政策落实欠到位的人员累计诫勉谈话12人,黄牌警示37人。

二、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继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今年以来,我局选派业务骨干10人到二酉乡杨柳垭、血水潭、桐木溪等村驻村,局机关干部职工35人联系脱贫户、监测户198户。按要求对脱贫户、监测户开展随访,为联系户力所能及解决各种困难。

(二)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村卫生室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21个建制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全科医生82名,每个建制乡镇卫生确保至少有2名全科医生,全县369个行政村全部按要求配备或派驻了合格的乡村医生。二是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目前全县21个乡镇中医馆建设全部落实到位,并能开展适宜的中医技术服务。三是慢病签约全覆盖。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农村低保户、农村特困人员中共有四种慢病对象12857人,其中:结核病74人,高血压9548人,糖尿病2584人,重性精神病105人。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不漏一人;“应服务尽服务”,不漏一次(一年不少于四次,每个季度不少于一次)。今年以来,12857人全部落实了签约服务,每个人开展了四次履约服务。四是33种大病做到应治尽治。今年以来,对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患33种大病患者做到应治尽治,各基层医疗机构认真核查核实,分村建好33种大病台账资料。五是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人群全覆盖。对农村低保户、农村特困人员、纳入民政和乡村振兴等部门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困难人员,县域内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三)抓好整改落实。我们严格按照《沅陵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问题整改方案》要求,建好台账,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销号整改、彻底整改、彻底消除政策落实漏点、全面补齐短板,坚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我们对标深化医改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一是加快“三医联动”改革。二是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三是推进县域综合医改试点。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思路,推动县域医共体内部人事、薪酬上、编制、绩效等改革,提升县域医疗健康综合服务能力。四是规范医联体建设与发展。加快推进医共体网格化布局建设,推进医联体内落实“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政策,引导医联体内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五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制度为首选和主导的“1+x”用药模式。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工作体系。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耗材使用管理,组织医疗机构完善药品采购流程。六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四、扎实办好卫生健康民生实事

围绕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维护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扎实办好卫生健康民生实事,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一是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全年目标任务2400人,截至10月20日,完成2362人,完成目标任务98.42%。二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目标任务2400人,截至10月20日,完成239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9.83%。三是加大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落实相关奖励扶助、重病大病住院护理补贴、健康保险等政策。2022年1月,全县确认发放奖励扶助对象6673人,发放资金640.608万元;特别扶助对象810人,发放资金664.344万元;独生子女保健费415人,发放资金4.98万元;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扶助203人,发放资金66.612万元。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公共卫生方面。一是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和专家队伍建设,提升县级“第一现场”快速处置,确保发生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快速响应、规范处置。加强与应急、交通、教育等部门的协作,巩固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和规范信息报告、应急值守工作。二是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对新型冠状病毒等新发疾病保持高度警惕,做到“四快一稳一整治”,即信息报告要快、启动联防联控机制要快、救治病例要快、防控措施要快,确诊要稳,整治环境。切实做好流感防控,落实好流感防控各项措施。加强重点传染病预防、监测、分析和研判,及时做好疫情处置。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人群防控工作,严防聚集性疫情。截至11月8日全县共报告传染病22种2805例,发病率431.53/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5种1331例,发病率204.77/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7种1474例,发病率226.76/10万,发病居前5位病种有流行性感冒919例,肺结核497例,乙肝36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355倒,梅毒281例。全县各医疗机构上报狂犬病暴露人群统计数2232例,审核辖区内各医疗机构上报传染病报告卡2520张,及时处理预警信息1156条。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准确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均达到98%以上,及时审核率100%。贯彻实施《疫苗管理法》,规范疫苗采购、运输和预防接种管理,确保疫苗接种安全,巩固预防接种率。截至2022年10月,全县接种免疫规划疫苗69666剂次,非免疫规划疫苗72139剂次。三是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健康档案质量核查和动态更新,稳妥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公开。目前,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53990人,高血压管理43609人,糖尿病管理13688人,肺结核管理319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2975人,0—6岁儿童管理33869人,孕产妇管理1593人。

医疗服务方面。一是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县五家公立医院都组织了专家团队,深入乡镇、村组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30余次,服务患者6000余人,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抓实重点专科建设。在县人民医院推进胸痛、卒中、创伤等中心建设,重点规范院前处置与转诊行为。加强采供血管理,推动建立完善无偿献血服务体系。

质量监管方面。一是严格规范医疗行为。二是严格管理行业作风。规范医保基金使用,依托多部门联合纠风机制,开展打击欺诈骗保、规范医疗行为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三是严格管控安全风险。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夯实基础医疗质量,严控院感,加强施行高风险医疗技术前的预判评估。强化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医疗卫生机构消防、交通等安全。完善医院安保措施,积极协同公安机关,坚决打击医闹和伤医事件,维护医务人员尊严和人身安全。

六、强力推进作风整顿

一是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治乱 激励闯创干”“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卫健系统扎实开展了“治庸治懒治散治乱 激励闯创干”和“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查找病根,严格按照“六个一”标准,对机关干部、职工对号入座,奖优罚劣。在整顿组的指导下,作风整顿活动向深里走,向实处行。二是扎实开展医疗安全与行风建设专项行动。今年9月以来,在全县各医疗机构扎实开展医疗安全与行风建设专项行动。专项行动紧紧围绕依法查处违法执业行为、严厉打击违背“九项准则”行为、深入开展“四个不合理”整治、严肃惩处医务人员违规营销行为、认真整治核心制度不落实行为、重拳打击医德医风问题突出行为等六种行为,着力解决医疗服务中违规违纪违法、医疗安全隐患、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医德医风缺失等突出问题,规范执业行为,崇尚廉洁行医,逐步健全完善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行为新风尚,不断提升群众和社会的满意度。通过专项行动,排查出问题144个,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扎实推进“清廉医院”建设。今年以来,我们在城区公立医院扎实推进“清廉医院”建设,组织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人到县中医院现场参观学习,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将“清廉医院”建设由城区向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拓展。

七、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一是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分析。初步建立人口监测制度和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监测体系,形成人口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内人口基础信息实时共享。加强全员人口数据库基础信息采集、共享信息比对和数据质量监控,为评估生育政策效果、研判人口形势、推进健康沅陵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巩固完善妇幼健康服务。实施母婴健康和健康儿童行动,加快推进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综合防治出生缺陷。今年以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4%,儿童健康管理率93.8%。启动孕产妇急救预案8次,转诊危急重症3例,出现孕产妇死亡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1‰。加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等重点技术和领域的监管,严防风险。三是促进和维护职业健康。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监管执法力度,促进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对尘肺病防治工作开展了大宣传、大排查、大督导,今年对232例尘肺病患者开展了随访工作,其中死亡10人,现存活222人。新增尘肺病患者13人,完成8例尘肺病人的救治救助,协助长沙、贵州、云南、福建等地开展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信息核查15人。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民政局协调配合,在敬老院合作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推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学科建设,推动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

八、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扎实推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在我县落地落实。大力发展沅陵道地中药材,培育知名品牌。以县中医院为龙头,支持利用传统经方、院内制剂开发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培育好中医院“不孕不育”特色专科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开展中医药传承活动。

九、统筹做好各项综合保障工作

(一)抓实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屋安全质量大检查。在卫健系统对经营性自建房屋开展了大排查、大整治,建立完善了台账资料,对经营性自建房屋完成了鉴定。对整治领导小组交办的事项做到即交即办,立行立改。二是开展医疗机构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今年以来,每个季度对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一次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立行立改。

(二)抓实综治维稳工作。我们对有信访苗头性的案件进行了清理和回访,明确了包保责任人,将信访化解在萌芽阶段。同时,由局综治办牵头,对系统内信访案件进行全面清理,分类实行管理,特别是计生失独家庭,进行重点关注,能落实的立即落实到位,暂不能落实的创造条件落实,确保一方稳定。今年以来,共处置各类交办函、信访件26起。

(三)抓实城市卫生创建工作。今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卫生村镇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强力推进文明指数测评工作,启动了健康沅陵“万步有约”拓展活动,全面推进工间操活动。

(四)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卫健系统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按照县纪委监委部署,抓好卫生健康系统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坚决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塑造行业清风正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力度。

(五)继续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安全防范能力举措。今年以来,共受理并调解医患纠纷37起,维护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秩序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沅陵县卫生健康局2023-1-31

 

 

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文章下载

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两个先行”主题主线和“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城市定位,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中加快打造“健康温州”“温馨善育”“颐养温州”标志性成果,取得明显成效。疫情处置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疫情防控全周期精密智控机制获全市改革突破奖“金奖”;健康浙江考核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县域医共体建设连续四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获批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2022年度市直单位考绩名列第一,为历史最好成绩。人均预期寿命预估达到81.5岁,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预计下降至26.24%。

(一)强化高效统筹,奋力实现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是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围绕“防感染”,持续迭代温州防疫码,全国首创疫情防控特别机动队,创新实施“七队三单”“一表通管”“吹哨发现”等机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温州打法”,以最快速度、最小范围、最小代价打赢了每起疫情阻击战,没有发生聚集性疫情。二是有效应对转段渡峰。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提前做好医疗物资储备供应,超前谋划发热门诊(诊室)扩容、重症床位建设等,创新开展“医疗专家进百镇连千村”专项行动,重点人群“六个一”健康服务机制,沉着应对发热门诊最大接诊量激增38倍、120急救增长3倍以上、急诊增长2倍以上、重症危重症资源使用率接近临界值的“就诊高峰”,新冠感染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顺利渡过了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高峰,免费发放退烧药、把核酸采样点改为发热诊室等做法全国推广。三是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以最大需求做好救治准备,提高配备标准,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床位迅速扩充到10900张,ICU床位扩容到1669张,呼吸机总数增至2029台,。全省率先推进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氧疗区建设,共建设氧疗区(或氧疗室)206个,实现乡镇全覆盖。迭代建立“七队五单”,保障基层有人、有药、有车、有设备、有服务。

(二)强化市域一体,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突出高位统筹、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不断加大医疗资源投入,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域建强。一是统筹市域。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依托温附一院承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任务,推进市中医院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容医疗资源,浙南救援基地、市六医二期等112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7.92亿元,文成县人民医院新建工程、乐清市第五人民医院迁扩建工程等6个项目竣工。协同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新入驻华为健康光显、华润医药生命健康等65个项目,获评全国首个细胞生长因子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药监局眼科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附属眼视光医院成为我国医学领域唯一实现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大满贯”单位。二是做强县级。深化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推动230名副主任以上医师下沉帮扶,7个山区海岛县均建成标准化胸痛、卒中、创伤救治中心和检验、影像、病理共享中心,建设临床专科28个,实施新技术新项目126项,实现部分诊疗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提升县域中医服务能力,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15个。三是筑实网底。建成二乙水平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10家、智慧健康站500家,构建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基于5G远程诊疗“无人诊室+智能药柜”新型诊疗服务模式,获评全省医改十佳典型案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率达92.5%,49家机构达国家能力评价推荐标准,其中有5家达到浙江省社区医院标准。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85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06%。全市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80%以上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巡回医疗车,配有“流动医院”150个。

(三)强化全链赋能,着力推动“健康大脑+”迭代升级。坚持数字赋能,构建“全方位”多跨协同应用。一方面,“健康大脑+”体系上下贯通。健康大脑横向联动公安、医保、教育、民政、退役军人等部门,纵向贯通市、县、乡三级307家医疗卫生机构,汇聚健康相关数据3.9亿多份,日均医院间诊疗调阅信息超10万条。“健康大脑+”基础平台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温州智慧“健康云”规模全国地市级最大。另一方面,“智慧医疗”应用多跨协同。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接入医疗机构243家,覆盖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可减少重复检查检验69万项次,累计已节省医疗费用超1700万元(其中90%以上为医保基金支出)。“5G云诊疗”平台覆盖医疗机构112家,完成远程诊室改造320个,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云上就医”新场景;生命急救“一键达”应用贯通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120派车时间缩短至45秒,急救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至10分钟;“用血直免”应用入选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获全市改革突破奖“铜奖”;推进“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

(四)强化全程服务,全力打响全龄健康友好优享品牌。围绕“人的一天、人的一生”幸福可感,着力推进健康服务优质普惠、健康友好全龄共享,省市民生实事均提前超额完成。一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设育儿友好城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行义务教育“长幼随学”“随迁入学”服务,完善生育休假、生育津贴、托育机构奖励补助、三孩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浮50%等制度机制,构建育儿友好的政策支撑体系。二是育儿公共服务全面增强。新增29个乡镇(街道)建有托幼机构、托位8009个(普惠托位7035个)、“可视化”托育机构52家,全市已有备案托育机构884家,托位3.55万个,千人托位数为3.68个,镇(街)机构覆盖率为79.57%。全省率先制定儿童友好医院创建指引及评价标准,国家卫健委等部门专题调研肯定。三是健康促进工程更加普惠。实施城乡居民“三免三惠”健康行动,完成免费健康体检188.53万人次,任务完成率117.83%。连续4年将“明眸皓齿”工程纳入市级民生实事,并向6岁以下儿童和老年人拓展延伸,儿童窝沟封闭检查7.7万多人,封闭牙齿24万多颗,老年困难群体免费白内障手术680例。重点人群结直肠癌免费筛查21.71万人,检出结直肠癌134人(检出率为1.44%),癌前病变1037人(检出率11.11%)。四是健康温州行动先行示范。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深入实施健康温州行动,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推广,入选2022年健康浙江行动示范样板和优秀案例8个(排名全省前列),呵护中小学生“明眸皓齿”等3个案例入选“2022年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列为2022年高水平推进健康浙江行动现场会2个交流经验的市级单位之一。公共政策影响评价“三角三库”机制建设入选国家健康影响评价典型经验汇编。五是老年健康服务持续优化。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和安宁疗护服务,完善医养签约补助、安宁疗护按床日付费等政策,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增至46家、安宁疗护服务机构达35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100%。全市域开展老年健康促进五大行动省级试点,惠及约12万老年人。六是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推进。全市累计创成国家卫生乡镇105个,创成率92.11%;国家卫生乡镇中健康乡镇建成率46%,省级卫生村中健康村建成率10%;新增金牌健康促进学校30所,新创建数全省第一;二级及以上医院中健康促进医院建成率达100%,提前3年实现全覆盖工作目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9.49%,较上年提高了3.72个百分点。

(五)强化政治引领,有力推进系统党的建设全域建强。突出党建聚力赋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展现卫生健康系统队伍建设新形象。一是旗帜鲜明加强党的领导。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让“讲政治”成为最鲜明底色。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锤炼党性、检验作风的政治大考,始终扛紧责任,加强统筹调度,把临时党支部建在指挥部、医疗组和方舱里,组建特别机动队、采样突击队、救治先锋队等,鼓舞带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加入“七队五单”、参与“红色细胞·网格联心”等工作,充分释放党建“红色动能”。二是持续加强医院党建工作。实施“瓯江红·双优争先”工程,创新推进“人民医院为人民”主题活动,开展“红色卫健·医路同行”百场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党建联建“牵头帮共富”,入选市直机关“双建争先”单位,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县(市、区)评价为“好”。三是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深化创优纠乱“双十行动”,全市二级以上等级医院拒收红包3348人次,拒收金额350万余元。创新启用“温州清医码”,覆盖全市公立医院50家、社区卫生院187家。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瓯海区第三人民医院获评为2022年全市“引领型”清廉建设单位。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两个先行”目标引领和“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城市定位,牢牢把握“优质、均衡、普惠、智慧、安全、可持续”的卫生健康现代化发展内涵和要求,突出“健康服务体系全域均衡、数字化改革全链赋能、优质健康服务全程贯通、健康生活全民共享”四大导向,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扬长补短、加压奋进,奋力在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一)聚焦“防疫更精准”,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坚持常态化防控和疫情流行期间应急处置相结合,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一是提高监测预警灵敏性。坚持预防为主,做好疫情的常态化监测预警,持续加强境外输入病例、病毒变异株、人群抗体水平、环境病原学和哨点医院、重点机构的监测检测和预警工作,及时提出防控策略指导。二是精准落实“四早”措施。突出“保健康、防重症”,全面提升分级诊疗能力,做好老弱病残孕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加强农村地区和重点机构防控,提高疫苗接种率和科普实效性,优化中医药防治及康复服务,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三是做好医疗救治应急准备。抓住疫情低发阶段的有利时间窗口,全面总结梳理,剖析问题短板,以第一波高峰为极值,做好发热门诊、急诊急救、重症ICU资源等人员、物资准备工作,不断完善平急转换机制,提升综合救治能力,以更充分的准备平稳有序应对可能出现的每波疫情。

(二)聚焦“资源更均衡”,加快完善健康服务体系。突出“建高峰、强基层”导向,以更大力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一是打造市域医疗高地。全力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建好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市中医院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支持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市七医争创三甲医院;围绕“做强优势学科、补齐相对短板学科”,加大资源投入和人才培育力度,全力打造具备区域影响力的高峰学科集群,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实验室,进一步提高市域疑难重症诊疗水平。二是做强县域医疗卫生。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实施县级强院“七大行动”,持续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和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推动省市级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全面提升县级医院能力水平,并辐射带动县域整体提升。三是夯实基层服务网底。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力争新增1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95%以上,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90家。持续推进“一院一站”建设,新建二乙水平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10家,规范运营村智慧健康站200家。全面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创建旗舰中医馆12个、中医阁36个。四是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实施医疗卫生重点项目78个,年度计划投资27.87亿元,争取市中医院水心院区拆建工程、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滨江院区(滨江医院)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乐清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提升工程、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平阳县中医院迁扩建工程等5个项目完工。

(三)聚焦“发展更智慧”,全力打造数字健康高地。聚焦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全面梳理核心业务、推动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数字化赋能作用,推进卫生健康服务优质共享。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全域构建“健康大脑+未来医院”卫生健康数字化体系,全面承接贯通“浙里健康”一系列重大应用,融合5G、AI、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建设健康大脑平台,推进“数字医院”提档升级,全面打造温州特色的全人全程千人千面智能便捷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二是夯实“健康大脑”底座。推进“健康大脑”基础平台建设,升级扩容“智慧健康云”,优化完善市级统建的电子健康档案、转诊签约等信息系统,建设多维度全市卫生健康综合数据驾驶舱和居民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画像,启动医疗卫生数字山海提升工程,深化推进数字医共体建设,实施城市医联体“未来医院”行动计划。三是迭代拓展重大应用。深化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改革,创新推进“医疗文书互认”场景并应用到跨行业领域办事事项,争取纳入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清单;深化智慧健康信息便民惠民服务,加快消除老年人在就医服务中运用智能技术的“数字鸿沟”;启动重大疾病智能筛查、云体检、网约护士、慢病智管、少儿健康成长、心理健康等一批便民惠民新应用项目建设。

(四)聚焦“服务更普惠”,持续擦亮健康优享名片。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有效保障人群身心健康。一是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育儿友好城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快构建“1+N”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假期、税收、教育、补助等配套措施落地见效。二是深化“温馨善育”建设。完善儿童医疗资源布局,加快组建市妇幼保健院,实施母婴安全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力争建成市级综合托育服务中心,全力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新增托育机构15个,新增0-3岁婴幼儿照护托位2900个(普惠托位1740个),实现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位达4.0个。三是实施“三免三惠”健康行动。完善落实城乡居民同质同标免费健康体检制度,免费健康体检150万人以上。实施重点疾病早筛早诊早治工程,免费为14.78万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18.67万、困难老人白内障筛查2000人、重点人群脑卒中筛查1万例、心理健康筛查干预10万人、血糖筛查60万人、新发血糖异常人员糖化血红蛋白和眼底检测1万例、适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7万人。四是推进高质量老年健康服务。推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规范化设置率达到70%以上,探索“虚拟老年医院”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机制,推广高楼卫生院“医中设养”模式;深化安宁疗护国家试点,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达60家以上。五是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的长效管理水平,国家卫生城市复评通过率、国家卫生县城复评通过率、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复评通过率均达100%,国家卫生乡镇量化分级优良率60%以上,培育申报省级卫生村200个,建成除四害省级样板村20个,健康城市(县城)建设比例达75%以上,健康乡镇建设比例达50%以上,健康村建设比例达45%以上。省级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试点实现全覆盖。

(五)聚焦“保障可持续”,迭代完善现代治理体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人才、项目等要素保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持续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实施公立医院“瓯江红·双提争先”行动,培育打造10个以上党建示范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持续开展“人民医院为人民”系列活动,通过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全面辐射带动全市各级医疗单位清廉规范建设,实现清廉医院指数监测发布市域全覆盖,提升清廉医院建设整体治理水平。二是强化改革协同。清单化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重点任务,持续深化药耗集采、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薪酬制度、人事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提档升级。三是强化人才支撑。迭代优化引才政策和激励机制,持续推进百名“温州名医”、千名“医坛新秀”、万名医学毕业生招引培育和市属医院百名博士引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培养和推荐高层次人才50名以上、市医坛新秀约200名,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150人,招引医学院校毕业生1500人以上。

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2-7

 

 

奉化区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思路 文章下载

奉化区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思路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十四五”纵深推进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起步之年,区卫生健康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民至上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疫情防控、共同富裕特色区建设、数字化改革和健康奉化建设为主线,强化“奉有善育”“奉有健康”两大品牌建设,以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为目标,狠抓重点改革发展任务,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一年来,系统党的建设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奉医红”党建品牌。强化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全年发展党员43名,其中高知群体14名。实施“红色政治铸魂、红色堡垒加固、红色示范引领和红色品牌赋能”四大工程,优化拓展“医社共建”项目,全年服务居民700多人次;优化拓展活动载体,开展军事国防教育、廉政警示教育、红细胞党员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共计102场次,典型案例入选区直机关党建“十大书记项目”。开展作风整治年行动。实施“党建统领、作风先行,锻造一流卫健铁军”专项行动,高质量开展“政治理论大学习、上下贯通破难题、竞跑竞绩争进位、青年干部大讲堂、激浊扬清正风纪”五大活动,建立作风考核评价体系、“末位淘汰”工作机制。实施“五问五破争一流、六比六严攀新高”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持续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出台《关于纵深推进清廉医院建设的实施方案》,健全清廉建设指数评价体系。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同质同标问题专项治理”、“无红包医院”创建等提质行动,聚焦设备采购、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打造党风廉政应用场景,启动实施“数字化监督”应用工程,推动公权力运行阳光透明。2022年,2个项目纳入区纪委项目化监督选题,1家医院荣获“全市清廉建设典型基层单位”称号。

一年来,疫情防控交出高分报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根据病毒变异特点和疫情形势变化不断动态优化调整防控策略措施。打赢打好疫情阻击战,第一时间组织发动医务人员奔赴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点等防疫一线,快速、稳妥处置奉化“410”“501”等多起本土疫情,圆满完成上海、台州及周边县市区的疫情防控支援任务。全力夯实“七大机制”,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公卫人员“人人会流调”,累计管理本地密接次密接4000余名;实现卫技人员“人人会采样”,全区核酸采样能力从2万人次/日提升至30万人次/日;核酸检测基地建成投用,日检测能力达到50万人次/日,累计完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3771.69万人次;滨海健康驿站作为首个市级统筹隔离点发挥“硬核作用”。持续强化群体免疫,全力推进加强针、序贯接种和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全年18岁以上加强覆盖率83.66%,60岁以上第一针接种率93.84%、第二针接种率87.23%,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牢牢抓住抓好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把各项救治工作扎实做到位。推进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建设,400张新冠定点医院床位投入使用。加快加大医疗机构整合腾空力度,将全区医疗资源集中到发热门诊、急诊和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医疗救治上来,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

一年来,健康奉化建设倍速推进。高站位推进健康奉化建设。推进健康奉化24个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完善健康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和多部门协商机制,全力打好健康浙江考核“争先进位战”,连续4年获评优秀等次。启动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积极构建创建网络,探索实施“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组织健康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开展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大力推进健康场所建设,1户家庭获省健康家庭大奖赛二等奖、宁波市健康家庭大奖赛一等奖。90%以上创建工作指标提前完成。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卫生创建工作,新创建省卫生村37个,实现省卫生村全覆盖,创建省健康村131个;稳步推进病媒生物防制,江口、萧王庙、裘村等3个镇街道实现病媒生物控制水平B级达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有序推进,2022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9.3%,较2021年提升3.5个百分点。持续抓好重大传染病和重大慢病防治。继续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霍乱、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圆满完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动态资料收集工作。完善结核病“一站式”结报系统建设,实施肺结核传染期免费住院隔离治疗。启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完成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20632人、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1608人、癌症早诊早治400人、重点人群慢阻肺筛查4329人。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开设全区首个精神专科门诊,由市康宁医院精神科专家坐诊,提供高水平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

一年来,“医学高地”建设借势蓄能。合作办医硕果累累。以“外引内建”为总体思路,积极与上级优质医疗资源合作,提升区级医院发展能级,确定区级医院的差异化发展定位。通过主动对接洽谈、不断探索调整,浙江省肿瘤医院宁波院区顺利揭牌开诊,运行情况良好;区中医医院与省中医院开展合作,建设奉化特色“省级”名中医馆;区妇幼保健院与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也正式签约合作。优质资源提质扩容,提升区级医院服务能级,市第一医院方桥院区竣工投用,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建成投用,医疗健康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基层医疗提质工程与村卫生室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基本实现区、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学科建设稳步提升。依托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2022年申请专利2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举办继续教育项目4项,参加人员707人次。2022年省级项目立项4项,宁波市级项目立项4项,区级项目立项9项。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推进名中医(药)师工作室建设,2022年获批建设市级名中医(药)传承工作室7个,居全市首位。抓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星级化建设。推广治未病应用,将治未病与新冠疫情防控相结合,积极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021年的0.53提升至0.62。

一年来,综合医改纵深推进。着力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标考核细则,出台奖罚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出台《宁波市奉化区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奖惩办法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夯实工作机制,紧盯关键指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核排名明显提升。扎实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出台《区域医共体紧密程度评价标准和监测指标(试行)》和《区域医共体紧密程度考核评分标准(试行)》,“1+3+3”的区域医共体奉化模式逐步成熟定型,“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的建设格局基本健全。进一步调整医共体基本用药目录,推进各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一年来,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强化数字赋能、运用数字化工具,创新卫生健康数字化治理模式。赋能业务“加速度”。做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编目和归集共享,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及分配系统建设,完成疫情防控信息化保障工作,创新开发失独老人健康数据监测平台,开展麻精毒药品管理、浙里健康e生项目等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稳步推进智慧健康公共服务“一件事”。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应用,拓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内涵,将护理服务向社区和家庭进一步延伸,全年累计提供在线诊疗31390人次,开具电子处方24649例次,居家护理1103人次。按要求推进检查检验互认共享信息建设,全区检查检验结果精准互认率已达79.5%,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便捷性。深化“数智卫监”应用。完善“智慧监管+风险预警+风险处置”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全区口腔诊疗机构96%接入省“口腔诊疗机构监督在线”;公立医疗机构93%、社会办医疗机构73%、村卫生室10%接入省“诊疗行为监督在线”;辖区内卫生信誉度登记A级宾馆酒店100%、政府定点接待宾馆酒店50%接入省“住宿场所透明保洁智能监管系统”。

一年来,持续擦亮共同富裕金名片。打造“奉有健康”金名片。新增和改扩建10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构建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持续加力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升居民续签率、严格履行签约服务承诺、抓好重点人群签约,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44%以上,十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70%以上。创新开展“青春健康助力双减进校园”项目。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组织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推进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牵头开展卫生健康领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加强老年医疗机构和设施建设,全年全区新增8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实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提质工程,推进奉化区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年全区新增托育机构1家,新增托位568个,其中新增普惠托位448个,每千人托位数达3.52个。完成开展养育小组进社区、进农村活动111场,完成率111%。全区新建公共场所母婴室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标准,四星、五星级以上母婴室占比达到65%以上。深入“青鸟探巢”品牌建设。创新开展计生特殊家庭居家健康检测项目,依托信息化加强全过程管理,优化亲情陪护、心理援助、综合保险等常态化项目服务,提高就医陪护、健康指导等服务供给,提升暖心服务质量。“青鸟探巢”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

一年来,区卫生健康局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高质高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省、市、区民生实事任务圆满完成,重大疾病防治成效持续巩固、综合监管制度不断健全,卫生应急能力全面增强,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任务圆满完成。

三、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卫生健康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区卫生健康局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全省、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跨越发展、二轮攀高”,坚持人民至上为宗旨,围绕“医学高地”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主线,全力迭代升级民生幸福新场景,为奉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模范提供坚强的卫生健康保障。

(一)全力冲刺健康促进区创建。在2022年创建工作基础上,继续重点推进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健康场所建设、健康文化营造等,做好创建典型案例总结,对照标准,查漏补缺,确保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高分通过省级评估。

(二)聚力打造“医学高峰”新高地。以医院等级创建为抓手,以创带建、以创促建,力争赢得区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推进“合作办医成效年”专项行动,充分吸纳上级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建设本地医疗人才梯队,加强区域重点学科建设,积极打造浙东地区权威医学品牌,在区域“医学高峰”建设中出新成效。

(三)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不断健全医疗服务网络,稳步推进医疗健康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西坞、松岙分院迁建投用,提速完成锦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工程,启动区妇幼保健院迁扩建工程和溪口医院迁建前期工作,继续推进10家规范化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新(改、扩)建,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持续构建优质高效的“城区10分钟,农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四)纵深推进系统清廉医院建设。聚焦政治生态、制度治理、源头治理、改革治理、监督治理“五大治理体系”,五位一体高标准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工作,全方位筑牢“清廉”防线,构筑“清朗”卫健格局。重点抓好“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设备药品耗材采购等重点领域和清廉医院示范标杆单位培育工作。

(五)开展“全人群”消化道肿瘤筛查。探索实施“医防融合”工程,整合省肿瘤医院技术专家、国家公共卫生项目等资源,对全区消化道肿瘤目标人群实施“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筛查全覆盖,全面提升癌症早诊早治能力,2023年计划完成消化道肿瘤筛查5万人次。

(六)优化“全周期”人群健康服务。深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生命周期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实现全龄友好的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开展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推动医养结合纵深发展。开展幼儿托育照护工程,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全力提供高质量、一体化、全周期的善育服务。

(七)推动中医药事业上新台阶。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复评迎评工作。深入推进“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提升中医数字化信息汇集及分析能力。协助推动发展含中医药体验、中医药博览、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基地建设。

奉化区卫生健康局2023-2-15

 

 

新泰市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文章下载

新泰市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我市卫健事业实现大发展、取得大突破的一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担当作为,履职尽责、争先创优,实现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疫情和卫生健康工作持续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一、主要亮点工作

(一)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按照“高位谋划、创新驱动、统筹推进”的总思路,大力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问诊一卡通、服务一张网”的群众就医格局。截至目前,平台相关功能已基本健全,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市、乡、村三级的医疗数据平台,实现了新泰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疗信息的实时采集共享,并实现与基本公共卫生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共建立起覆盖全市116万人口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

(二)“名医基层工作站”建设全面推进。树立有解思维,全面破除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强,群众看病难、不方便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实行“12345”管理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名医基层工作站”建设,并将其作为2022年度改革品牌进行打造。全市共在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名医基层工作站”21个,备案管理团队负责人21人、备案管理团队负责人21人、团队成员40人。今年7月份,《创新服务模式,树立有解思维,全面推进“名医基层工作站”建设》的改革案例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基层卫生创新发展论坛十大创新案例”之一。

二、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闻令而动,疫情防控形势保持平稳。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坚决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泰安市委工作要求,自始至终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以“敢为人先、白衣执甲,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过硬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白衣战士的优秀赞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要求,坚持广泛宣传发动、党员示范引领、群防群治群控、精准施策抗击疫情。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秘性强等特点,在抓好医疗机构防止院内感染,保证医务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加强疫苗接种力度,共接种疫苗2815081剂(次),为构筑防疫屏障奠定了基础。先后开展全员核酸检测69轮,累计检测约6346万人(次);在全市储备36个隔离点共6878个房间;今年以来,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给我市的山大、农大隔离人员承接任务。先后派出700余人(次)驰援四川、威海、滨州、济宁、菏泽、枣庄、泰安地核酸检测任务。新泰市卫健局、市疾控中心等8家医疗卫生单位被新泰市委市政府授予“新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出贡献单位和先进单位”,卫健系统52名同志受到新泰市委市政府表彰。市卫生健康局被推荐为“全省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

(二)深化医改,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认真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坚持不懈狠抓公立医院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照省市《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前提下,推动公立医院实现“发展方式、管理模式、资源配置三个转变”。医共体各单位间合作不断强化合作,双向转诊、患者转诊渠道更加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基层首诊率达到60%,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8.5%,阶段性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目标。全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与往年对比基本持平,药占比控制在30%以下,百元耗材占比控制在20%左右,群众就医费用上涨趋势得到控制,医疗服务收支结构更加合理。

(三)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提质增速。以市乡(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为主,个体中医诊所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专科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市中医医院开展了国家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建设工作;妇科、脑病科、脾胃病科、肿瘤科被确定为第二批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县级建设单位。中医药产业不断壮大,羊流百合和园、泰茶良心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百合和园被确定为山东省中医药康养文旅打卡地;市中医院与国药集团合作,投资4000万元、建设规模5400平方米的“互联网+智能配送”项目即将运营,实施后将逐步实现全市中药汤剂、膏剂煎煮及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配送全覆盖。

(四)补短强弱,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齐鲁医药学院第一医院、市中医医院应急综合楼、市三院医疗综合病房楼、市精神病院新建医院项目按照计划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8家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9家机构达到基本标准,提前超额完成“到2023年6月底30%以上机构达到推荐标准”的规划目标。全市5家机构7个科室达到泰安市特色科室建设标准。市二院、市三院、羊流中心卫生院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提前完成“到2023年6月底建设3处县域医疗次中心”的规划目标。开展泰安市级示范村卫生室创建行动,14个村卫生室房屋扩建改建、设备添置等工作均已基本完成,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就医环境。

(五)改革创新,城乡对口支援帮扶常态开展。制定印发了《新泰市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4年)》,市人民医院、市二院、市三院、市中医医院分别对口支援青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2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派驻专家到各受援单位坐诊、查房、手术、教学、筹建新科室等形式,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同时,争取到泰安中心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等泰安市级医疗机构对我市进行对口帮扶。常态化支援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六)扶老助弱,“一老一小”群体得到保障。普惠托育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全市托育机构和开设托育班的幼儿园达到31家,托位数3465个。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市19处农村敬老院全面完成“四改一定”工作任务,休闲娱乐日间照料等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型场所达到274处,建成运营社区老年幸福食堂17处,辐射服务社区老年人2万余人。羊流镇羊流社区获得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荣誉称号,西城社区、银河社区、青云社区等20个社区相继开展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并取得预期效果,全市老龄工作得到全面深化。

(七)医养同步,医养健康产业稳步推进。深入贯彻落实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要求,把医养健康产业与产业链专班高度融合,建立起情况调度、项目推进、问题处置、协调服务的工作机制,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业产值实现快速增长。今年1-9月份,医养健康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总收入达到6.7亿元,同比增长21.7%,总量及增速均排在各县市区第2位。

(八)正本清源,行业作风得到明显改善。将卫生健康行业作风建设与全市机关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基本医疗服务群众满意度。开展“承诺践诺、能力提升、流程再造、作风整顿、群众评议”等五大专项行动。同时,集中开展了行风九大重点纠治、“红包”、回扣等专项行动,各医疗机构全面设立投诉箱,公布投诉电话,市纪委监委驻卫健局纪检监察组定期巡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近期泰安市委工作专班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的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调查显示,新泰基本医疗服务群众满意度排在各县市区第2位,行业作风明显改善。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新泰市卫健局将坚定不移按照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署,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重点工作,在毫不放松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的基础上,统筹抓好卫生健康各项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国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突出抓好老年人疫苗接种、药品物资储备、应急救治等工作,为应对疫情防控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保障。

(二)坚定不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配合财金集团,理顺鲁卫公司人事制度和组织体系建设架构,以医共体为依托,建立统一的数据集中、业务集中、审批集中、管理集中的医疗物资供应链管理模式, 降低药品、耗材采购成本,达到降本增效、减轻群众医疗费用的目的。充分发扬创新精神和钉钉子精神,坚定不移把改革作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市人民医院龙头带动作用,发挥区域示范引领,按区域、人口、规模分片对基层医疗机构帮扶,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

(三)全面完成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加快推进“健康新泰行动”各项工作落实。年内完成健康乡镇10个,健康村(社区)、健康家庭分别达到20%、30%以上,健康学校达到70%以上。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聚集短板弱项,扎实做好第三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争取高分通过,确保这块“金”字招牌不丢。

(四)持续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按照《新泰市加快推进山东省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要求,深入实施“三大工程”,落实“五个保障”,全力推进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市中医院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功能完善、科研创新能力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专科群体,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县级中医院。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国医堂建设投入,加大中医重点专科、中西医协同优势病种支持力度,解决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加大师承工作室建设力度,深入实施“三经传承”战略,重点挖掘、整理和传承中医药经典经方学术价值和临床使用,培养好继承人。深入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好“西医学习中医”项目,搭建中医药优秀后备人才梯队;扎实开展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专项行动,实现中西医协调发展。利用好山东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泰安市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等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我市中草药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链条,深入挖掘民间特色中医人才和特色技术,在医疗机构设置民间中医特色技术推广科室,采取民间走访、自主上报、群众推荐等方式,挖深挖实。牵头做好中医药产业发展,建设龙廷丹参、汶南徐长卿两个标准化生产基地,长兴农业园、惠美农牧两个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

(五)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深入开展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和“名医基层工作站”创建工作,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质增效,年内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推荐标准。依托现有信息化平台,建设覆盖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实现就诊、检查、化验全环节自动分时段预约诊疗模式,提升群众就医感受。

(六)着力推进卫生项目建设进度。把项目建设作为卫生发展的新引擎,策划重点项目3个,总投资9.8亿元。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医疗智慧化改造、市三院服务能力提升3个项目,计划明年开工。同时加快推进齐鲁医药学院第一医院、中医院应急综合楼、三院医疗综合楼、精神病医院4个续建项目力度。

新泰市卫生健康局2023-2-15

 

 

壤塘县卫生健康局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文章下载

壤塘县卫生健康局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一、部门(单位)概况

壤塘县卫生健康局是壤塘县机构改革新组建的政府工作部门,机构性质:行政机关,机构地址:罗吾塘中街90号,负责人:格西彭措。

(一)机构组成

壤塘县卫生健康局下属二级单位18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个,其他事业单位16个。包括:

1.壤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壤塘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3.壤塘县人民医院;

4.壤塘县藏医院;

5.壤塘县上寨中心卫生院;

6.壤塘县蒲西卫生院;

7.壤塘县宗科乡卫生院;

8.壤塘县石里乡卫生院;

9.壤塘县吾依乡卫生院;

10.壤塘县岗木达乡卫生院;

11.壤塘县上杜柯乡卫生院;

12.壤塘县南木达乡卫生院;

13.茸木达乡卫生院;

14.尕多乡卫生院;

15.中壤塘乡卫生院;

16.上壤塘乡卫生院;

17.壤塘县壤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机构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卫生计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卫生计生工作的决策部署,制定全县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全县卫生计生资源配置,指导全县卫生计生工作。

2.贯彻实施党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和国家药物政策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及我省药品增补目录,执行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发展我县中藏医事业。

3.贯彻实施职责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管理规范、标准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相关监测、调查、评估和监督。

4.负责制定全县卫生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风险评估,组织和指导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

5.组织实施促进全县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政策措施,组织监测计划生育发展动态,负责全县计划生育相关数据采集和分析研究,提出发布计划生育安全预警预报信息建议,制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优生优育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动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降低出生缺陷人口数量。

6.实施“三项制度”,组织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和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等机制,负责协调推进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履行计划生育工作相关职责,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衔接机制,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措施。

7.制定我县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推动建立流动人口卫生计生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工作机制。

8.负责组织拟订并实施基层卫生和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全县基层卫生和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完善乡村医生管理制度。

9.组织实施全县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全行业管理办法、及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的规范、标准,会同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国家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资格标准。制定和实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规则和服务规范,建立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

10.负责卫生计生政策宣传、全民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工作。依法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开展全县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

11.负责全县卫生计生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组织拟订全县卫生计生人才和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组织实施卫生计生业务培训,贯彻落实国家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积极推广卫生计生适宜技术。

12.生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检查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监督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13.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监督和管理。

14.负责建立公益性导向的绩效考核和评价运行机制,推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

15.承担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县献血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16.承担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地方病及病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17.负责全县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运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的监督管理。承担卫生计生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事项。

(三)人员概况

截止2022年12月底职工人数32人,其中:机关公务员16人,事业人员13人,机关工人2人,事业工人1人。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22年全年我单位财政拨款收入为24411586.73元,财政应返还额度金额为5330993.81元,合计为29742580.54元。其中项目收入为22026693.30元,占收入合计的74.06%,基本收入为7715887.24元,占收入合计的25.94%。

(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22年全年我单位财政拨款支出为29742580.54元。其中项目支出为22026693.30元,占支出合计的74.06%,基本支出为7715887.24元,占支出合计的25.94%。

三、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一)部门预算管理

财政总体收支情况: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总计2441.16万元,与2021年相比,财政拨款收入增加了1227.6万元,增长了101.16%,主要变动原因是2022年专项资金下达较多,收入增加。

2022年财政支出总计2974.26万元。与2021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总计减少了608.04万元,下降了16.97%,主要变动原因是部分项目未达到支付标准,支出减少。

2022年财政拨款基本支出771.5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726.61万元,日常公用经费44.98万元。

行政成本:2022年全年三公经费预算数为80000元,实际支出合计为79169.03元,均为公车运行维护费。

2022年全年政府采购支出合计为2598000元,均为政府采购货物支出。

2022年固定资产原值为6280695元,累计折旧合计为3056826.16元,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3223868.84元。

决算与预算之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项目资金结转以及本年度项目资金支出增加等。所有的工作严格按照预期目标进行,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

根据专项项目工作要求和资金使用规定,在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做到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财务严格审核经费的开支范围和真实性,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的情况。保证各个项目工作的正常运转,无违规记录。

2022年我单位重点工作

1.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体系建设。建立应急队伍,设置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此次8.30、9.03疫情期间,我县卫健系统严守疫情防控底线,快速反应,及时发现和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保障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是常态化开展入川即检。精准人员排查,每天派出医务人员20人坚守卡点。

三是加强院感防控。发挥“哨点”作用,做到“四早”。

四是加强疫苗接种,筑牢免疫屏障。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疫苗接种109014剂次,其中:第一剂44136剂次,第二剂42048剂次,第三剂22830剂次。

五是强化新冠疫情应急储备队伍建设。补齐短板,9月开展核酸检测、采样、消杀、集中隔离场所管理、院感防控培训,共培训全县机关干部、乡镇干部、教师、支援者等共计1212人。

2.医疗改革稳步推进

根据《壤塘县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面启动高质量发展工作,一是县人民医院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及土地征用,正在进行项目申报及搬迁人员分流等事宜;二是信息化建设由省卫健委带领专业团队拟定我县信息化建设方案,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预计10月31日开标;三是完成对医疗机构现有医疗设备的全面梳理;四是重点专科建设将于年底前完成专科人才培训,完成县医院4个重点专科、藏医院1个重点专科建设;五是妇计中心能力提升项目采购彩超设备已投入使用,HIS系统正在建设中;六是上寨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基本完成规划,已完成招投标,正组织施工方进场,设备采购正在申报中;七是中壤塘镇卫生院高压氧舱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项目60%,设备已完成安装。

3.疾病预防控制扎实有效

一是传染病防治工作。截止10月,我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10种396例,无死亡,发病率886.3/十万,较去年同期上升8.49%,其中乙类传染病6种283例上升较快,发病率633.39/十万;丙类传染病4种113例,发病率252.91/十万。无散发疫情、暴发疫情发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新冠肺炎疫情)。全县儿童扩大免疫预防接种率达95%以上。网络报告肺结核病患93例,规范管理23人,治疗成功22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现存活16例(2例为今年新增),全县HIV检测10525人次,常住人口检测比例为23.56%,单阳家庭配偶HIV筛查率50%;麻风病目前无新发病例,随访监测历年治愈患者31人。

二是地方病防治工作。对病区村7—12岁儿童进行大骨节监测3464人,确定县藏医院为大骨节病治疗定点医院,治疗2000余人。共完成包虫病B超筛查13233人(其中6—12岁筛查1273人监测500人),手术治疗4人,免费药物治疗206人,治愈1人。鼠疫监测工作完成动物血清采集113份,正在检测中。碘缺乏病防治抽取盐碘300份、尿样300份,检测结果均为正常。饮茶型氟中毒干预工作完成756人(500元/人)免费药物治疗,2081名氟骨症患者已纳入管理。

三是慢病管理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目前,累计管理高血压病人1181人、糖尿病136人、高原性心脏病37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0人、类风湿关节炎111人,累计登记在册精神病人140人规范管理105人。死因监测报告211例,肿瘤生存患者122人随访109人。

4.妇幼计生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2022年截至目前新生儿死亡6人,死亡率11.51‰;婴儿死亡16人,死亡率30.71‰;5岁以下儿童死亡20人,死亡率38.38‰。全县0—3岁儿童1899人,系统管理1745人。新生儿疾病筛查354人、听力筛查321人,共发放儿童营养包6403人。全县总产妇数527人,住院分娩活产数455人,住院分娩率87%,孕产妇死亡1人,死亡率191.93/10万。

二是完成免费孕前优生优育检查76对;免费婚前医学健康检查183.5对。

三是完成宫颈癌筛查408人,乳腺癌筛查417人妇女病普查1020人。

四是2022年“三项制度”资金到位90.654万元,目前已发放完毕,其中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兑现289人,27.744万元;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兑现57人,62.91万元。

5.生育秩序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开展全县3孩及以上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育龄妇女统计工作,全县共有1660人。

二是截止目前全县共出生新生婴儿409人,政策外多孩出生31人,政策外多孩率为7.57%。2022年应落实长效节育措施1925人,已落实215人,落实率11.1%,兑现长效节育措施奖励人数30人,发放奖励金2.762万元。

6.扎实开展健康扶贫长效机制试点工作

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健康扶贫总体政策不变。2022年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救助146人,拨付37.67万元。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监测机制,目前我县纳入监测因病致贫25户149人。2022年河仁医疗慈善救助基金共申请23人,申请救助金额28.1466万元。

7.加快推进“健康壤塘”建设

一是义诊巡诊常态化开展。全县共派出医疗队50支,医务人员125人次,共义诊625人次,开具处方198张,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46人次。

二是强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完成辖区内所有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辖区内常住居民数44700,建档人数36893,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36528。

三是绵阳四〇四医院托管工作。2022年绵阳四0四医院托管团队选送7名专业人才到上级医院进行短期培训,开展各类培训68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7项。2022年组团式帮扶医疗队为15名患者进行双膝关节置换术。

四是卫生执法力度不断加强。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能力、转变监管工作方式。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520人次,监督检查260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100余份。

五是对口支援工作。绵阳21名支援人员用“师带徒”的方式带教我县35名医务人员。绵阳及温州援建专家共协助开展手术治疗108次,组织学术讲座149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34人次,进行教学查房93次。

(二)结果应用情况

通过开展此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发现我单位在财政补助经费支出方面严格按照资金性质使用,实行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到项目执行单位,并充分发挥项目的作用,为老百姓服务,我单位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

对于内控管理制度、出纳岗位职责制度、会计岗位职责制度、印鉴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执行,我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完全落实到位,同时发现我单位内控管理等制度还不够完善,不够贴合工作实际情况,我单位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善制度内容,并严格要求职工按照制度规定开展工作。

项目预期目标方面,工作推进较缓,未能及时达到我单位年初的预算绩效目标,我单位将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对业务股室项目推进业务管理,加快资金支付,确保项目质量。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加强依法性行政,强化政府政府主导,部门协调,认真实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制。保持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的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让人民群众从计生服务工作中得到实惠。我局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批复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相关管理规定,做到各项收支安排使用符合事业发展计划和财政政策的要求,确保了单位正常运行和重大项目的实施,较好地完成了2022年部门预算编制和决算汇总工作,2022年目标任务基本完成,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二)存在问题

1.部分项目资金支付进度滞后。

2.内控制度需进一步完善,随着资金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单位内部机构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费用报销规程等制度,但仍需进一步强化财务约束监督体制。

(三)改进建议

1.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到位率,做准做全基本支出预算,做全项目支出预算,加强预算支出的审核、跟踪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提高预算编制严谨性和可控性。

2.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实行项目管理程序化,实现项目申报、实施、拨付、评价全流程监督与控制,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壤塘县卫生健康局2023-2-13

 

 

阜阳市卫生健康委2022年度卫生健康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文章下载

阜阳市卫生健康委2022年度卫生健康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省卫生健康委的正确指导下,阜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工作、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巩固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发展,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卫生健康治理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逐步提升,卫健事业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一、2022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亮点成效

(一)精准高效,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一是快速高效处置突发疫情。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处置了颍上“0329”、颍州“0405”“0923”“1120”、太和“1007”、临泉“1027”等10余起聚集性疫情,市县指挥部迅速启动,领导靠前指挥,“1办14组”相关组长驻点指导、一线落实,创新完善“一数四推、五组联动”、追阳追密“六步法”、大规模转

运“九步骤”流程机制等9项实战操作机制,以快制快、决战决胜,排查密接4.22万人,完成9369.47万人次核酸检测,转运隔离13.67万人次,均在一个潜伏期内实现社会面清零,基本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截至11月中旬,区域协查管控风险地区来(返)阜人员63.67万人次,各类交通道口“落地检”506.44万人次;累计完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9678.56万人次;区域核酸筛查22502.28万人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哨点”排查发热等可疑患者14.2万人次。三是落实落细防控能力建设。核酸日检测量达55.4万管,储备流调骨干479人、转运救护车424辆、负压救护车100辆;储备隔离点375个、房间81907间、定点医疗机构床位1500张、亚(准)定点医疗机构1500张、方舱医院10000张。四是安全有序推进疫苗接种。累计接种1721.42万剂次,3岁以上人群实际接种覆盖率97.76%,实际全程覆盖率95.95%;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93.60%,加强免疫接种率91.42%。

(二)提质扩容,加快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新高地。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截至11月底,全市卫生健康重点项目64个,总建筑面积约467.7万平方米,2022年计划投资74.6亿元,已完成投资55.9亿元,完成率74.9%。二是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与省立医院建设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积极争创阜阳市人民医院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家县医院全部首批纳入国家卫健委“千县工程”名单,五大救治中心建设实现县市区全覆盖。三是加强优质医疗资源的引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市22家医疗卫生机构同长三角地区建立合作项目102项,其中和上海市高水平医院建立合作项目30项。四是强化人才学科建设。2022年全市有4名专家荣获省第四届“江淮名医”称号,新增博导1人,硕导44人;13名专家荣获省第一届“徽乡名医”称号;获批13个省级“十四五”医疗卫生重点专科。五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阜阳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首创首成,7个县(市、区)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市中医院成立石学敏院士工作室,县级中医院成立7个全国基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成5个长三角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太和县中医院成为全省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及全省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基地。六是参加国考成绩显著。阜阳市人民医院连续三年指标等级A级,2021年位居全国第267名,全省第7名;太和县人民医院位居全国第331名、全省第10名;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阜阳市肿瘤医院在同类医院排名中均位居全省第2名。

(三)深化医改,坚决夯实医疗卫生服务基础。一是分级诊疗日益完善。动态调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至21个,覆盖成员单位185个;界首市医防融合试点经验成为省医共体建设典型经验。市城区共组建5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实现市城区街道、社区全覆盖。二是智慧医疗全面提升。市级平台采集数据25.8亿条,形成电子健康档案超709万份,AI辅诊累计2126.3万人次。全市有231家医疗机构接入省影像云中心,接入量全省第一。三是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四级手术比例、微创手术占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74%、20.32%、20.28%和0.26%,分别优于全国平均。管理费用占费用总额的比重降至8.07%,达到10%以下的任务目标。市域内就诊率提升至87.43%,跨省异地就医(住院)比例下降至6.47%,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四是基层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持续推进“千医下乡”“万医轮训”,优化设置农村卫生室1669所,在岗村医5483人,实现了行政村(农村社区)卫生室全覆盖,累计完成1353所基层机构标准化建设,年度任务完成率100%。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签约364.91万人,总签约率44.50%,超全省平均水平。

(四)预防为主,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传染病防控全面加强。2022年全市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同比下降6.98%,无甲类传染病报告。连续6年保持22剂次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麻疹、流脑、乙脑、甲肝、新发乙肝等苗控传染病维持在历史低位,连续31年维持无脊灰状态。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6.7%,纳入登记的肺结核患者规范治疗管理率达90%以上,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率达95%以上。二是慢性病管理更加规范。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宣传教育和支持性环境建设,已建成1个国家级示范区,5个省级示范区。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应签尽签,脱贫人口签约52.31万人。三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扎实推进。全市0一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义诊群众1000余人,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材料5000余份,免费视力筛查500余人。四是爱卫国生运动深入开展。市政府出台《阜阳市爱国卫生工作办法》,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扎实推进。累计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县城)4个、卫生村(社区)104个、卫生先进单位133个。创建健康促进医院67家、健康机关95个、健康学校756个,健康家庭1235个。先后有608家单位被命名为“无烟单位”,占比91.84%。

(五)突出民生,持续提升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一是暖民心行动取得实效。全市公立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已全部设置口腔科,全部开设午间门诊、晚间门诊和无假日门诊。6-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已完成50899人、3-6岁学龄前儿童局部涂氟已完成7394人,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健康口腔科普进校园469场,义诊30余次,发放健康口腔宣传资料5万余份。全市新增托位7109个,总托位达24289个,新增托位完成率142.2%,千人口托位数达2.96个。二是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截至11月底,全市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87/10万、2.78‰、4.18‰,均低于健康安徽行动2022年目标值。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健康管理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实现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城乡全覆盖,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筛查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7.07%、133.84%。三是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全市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00%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创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2151家,占比97.5%。创成3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园区)、10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机构、11个省级医养结合社区示范中心。四是职业健康管理持续加强。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职业病防治“十四五”规划编制、出台《阜阳市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阜阳织牢劳动者职业健康“硬核”保障网,2022年9月19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作为卫生健康经验交流进行全国交流,11月3日又被中国职业健康公众号看地方专栏进行报道。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增加,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应急处置等方面还有短板不足。

2.医疗卫生资源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医疗服务体系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换、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供给不充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各县市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还较为突出。

三、2023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一)全面加强行业党的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深入推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党风廉政与改进作风,持续规范诊疗服务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政治生态。

(二)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统筹疫情防控与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和重点人员筛查,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及加强免疫。

(三)加快推进健康阜阳建设。扎实开展健康阜阳行动,加强爱国卫生运动,推动阜阳市、界首市、阜南县、颍上县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建设市级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基层便民服务应用。

(四)持续推动综合医改。积极主动与长三角地区等高水平医院合作,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医保等部门沟通协作,破解跨省异地就医难题。

(五)持续提质扩容医疗卫生资源。积极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阜阳)、市中医医院新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健康口腔”行动,加快阜阳市口腔医院建设。争建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强化科教人才工作,加大医师、护士人员招聘储备力度。

(六)全面提升县域综合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健康脱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健康帮扶举措。加强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推动县级三级医院创建三甲;推进“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持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加强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

(七)统筹抓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2023年全市新增托位6500个,新建2-3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积极推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建设,持续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深入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实施。

(八)全面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快县级中医院能力提升,支持创建三级中医院。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快岐黄学者、领军人才、西学中等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推进名医工作室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开放发展,提升我市中药材市场能级。

阜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2-16

 

 

山东省卫生健康2023年重点工作 文章下载

山东省卫生健康2023年重点工作

山东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实现“五个新进步”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力推进健康山东建设,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概括说,就是疫情防控有力有序,事业发展实现了“五个新进步”。

在疫情防控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省委、省政府“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两手结合”的纵深防御基本方法,和常态化防控“4+3”应急处置“4个3”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全省上下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遭遇战,保持了疫情形势总体平稳。进入新阶段后,积极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成功实现了“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目标。在此期间,全省广大医务人员连续作战、忘我工作.全力以赴开展医疗救治,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实现了“五个新进步”。一是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新进步。我们有3家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总成绩居全国第四,连续2年实现突破提升。78家县(市)综合医院全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社区医院实现县(市、区)覆盖。二是公共卫生工作实现新进步。我省法定传染病保持低流行态势,慢性病防控各项指标任务均超额完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综合评分全国第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和国家卫生城市数量均居全国第二。三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实现新进步。创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4个、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新增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岐黄学者3人。四是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实现新进步。我们扎实推进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数居全国第二。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几武死率等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全面实施三孩政策,干人口托位数达到3.12个。五是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实现新进步。全省医养健康产业集群达到13个,2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2个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山东未来5年“五个新跃升”的目标任务我省卫生健康系统也将加快推进健康山东建设,全面实施健康促进行动,为全省发展贡献更多卫健力量。

加快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新冠疫情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也暴露了我们在这方面的短板弱项。下一步,将重点围绕“抓改革、强内涵、提能力”这9个字强化5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疾控机构改革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年内在所有的市级和30%的县级疾控中心推开改革。全面开展疾控中心综合评价,强化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省疾控中心争创国家公共卫生区域中心。

二是强化公共卫生内涵建设。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强化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业务协同,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力量配备。创新开展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建设带动公共卫生业务发展、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实现新提升。

三是强化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全面建成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青岛、菏泽分中心,16市实现都有一所达到三级传染病医院标准的医疗机构。巩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症救治能力建设成果,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四是强化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疾控中心与医学高等院校深入合作,培养实践和研究并重的综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加强各个层次,尤其是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五是强化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进一步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健康强省的关键之一,今年我们将聚焦“高质量”这个主题,进一步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到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少出省或不出省。

一是着力做强高端。我省正在全力推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力争吸引更多的国家中心落户山东。持续深化医改,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医疗能力“攀登计划”,推动更多的国家级平台落地山东。今年我们力争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2个,推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部牵头建设专科联盟发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作用,加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二是着力做实基层。以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可及、综合连续的“防、治管”健康服务为目标,出台一揽子改革措施,强化县域资源统筹,深化“县管乡用”“乡管村用”“业务院长”等人才招引和资源下沉,力争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标准,全力构建“体系强、机制活、服务优”的新型村级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健康服务。

三是着力做优服务。我们将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现代医院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广床旁出入院、诊间结算、预约检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等便民利民措施,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个性化智能化服务,着力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便捷度和体验感。

加快提升“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健康生活品质

“一老一小”一直是我们健康服务的重点。今年将重点在改进服务质量、提高保障水平下功夫,加快提升重点人群健康生活品质。

围绕“一老”加快推进健康老龄化。深入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针对老年失能预防干预、心理关爱、口腔健康、营养改善、健康素养提升等老年人关心、关注的重点工作,开展专项行动,持续提升老年健康服务供给。特别是,今年我们还将实施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专项攻坚行动,进一步优化老年人居家、社区和机构3个层面的医养健康服务,把医护人员送到老年人身边,提高老有所医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

围绕“一小”.加快推进优生优育。积极推动新修订的《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省委、省政府《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落实落地,不断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持续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力争年内再新增托位数3万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4个。深入实施母婴安全提升计划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确保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优化

加快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出经验见实效

我省是国家7个创建省份之一,承担着为全国探索改革、积累经验的光荣使命,《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指出要建设好示范区。我们将围绕改革有标志突破、发展有标志提升、服务有标志改善目标,全力答好“必答题”“特色卷”加快示范区建设出经验、见实效。

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治理体系。用好省委促进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机制优势,强化党委、政府主导领导,完善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制度化、常态化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多部门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推动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提质扩容大力推广“五个全科化”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广乡、村两级基层中医药服务,建设高有顶峰、中有砥柱、基础坚实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三是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保障体系。适应中医药自身特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深化中医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医药质量监管,健全中医药人才、科技、服务等评价机制,释放中医药发展内生动力。

四是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积极发掘我省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深度凝练中医药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深入探索中医药文化的时代意义,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事业化、产业化、项目化。继续办好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曲阜市卫生健康局2023-2-20

 

 

南山区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文章下载

南山区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卫健系统党建优势充分彰显

建设南山区首个行业党群服务中心(深圳市南山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党建工作阵地。成立医院改扩建项目临时党支部,探索建设深圳湾联合社康中心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党建活力激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动力。推动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发挥卫健专业优势,在全区79家社康机构设置“骑手服务通道”,为辖区400余名骑手提供中西医义诊、急救技能培训、免费体检、急救包等服务。

(二)奥密克戎疫情防控有力有序

稳妥有效处置“0131”“0309”“0618”“0715”等多起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疫情,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成立区流调中心,首创卫健、公安等多部门合署办公模式,开展“一病例一专班”“三同时”调查处置,抢抓“白金6小时”“黄金24小时”处置期,将疫情控制在点上“围住、捞净、扑灭”。成立核酸检测组,统筹“自有实验室+第三方机构”,形成“一盘棋”。全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通量达44.9万份/天,区属医疗机构单检最大检测能力由2万份/日提升至4万份/日。打造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截至10月11日,我区累计开展核酸筛查186轮,累计采样人次超3.5亿。提级管理医院感染楼,开展院感防控全覆盖式督导检查,实现院感事件“零发生”。大力推动新冠疫苗接种,截至10月13日18时,全区累计接种584.00万剂。其中累计接种第一剂220.42万人,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122.85%。累计完成全程接种210.58万人,全程接种覆盖率117.26%。

(三)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持续扩大

华科大协和深圳医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开展多领域国际化战略合作。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建成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中心等八大特色平台,并与香港联合医务合作建设国际名医诊疗中心和港澳居民服务中心,开通24家国际商业保险公司的医保结算业务,实现“港医通”“港保通”,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共建全科医学系,培养与港澳接轨的国际全科医学人才。区中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建立冼绍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分站,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

(四)基层社区健康服务质效双升

科学编制《南山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完成后海、桃花园等10家社康机构装修改造工程,目前全区社康机构96家,首席专家库专家365名,全科医生数1022名,万人全科医生数6名,远超深圳市标准。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以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数50.19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9.85%。新建1035张家庭病床,同比增加43.2%。中医服务人次144.6万,占总诊疗人次的63.65%,中医药服务实现社康全覆盖。

(五)健康城区建设行动步履铿锵

推动实现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全覆盖,为5.22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了免费体检服务。成立区精神卫生中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100%,规范管理率99.92%。持续开展重点癌症筛查,2022年向区内肺结核患者提供1.5万人次免费检查。推进覆盖全区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的29项妇幼健康项目,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0.75‰,各项妇幼健康指标持续向好,预计年底前实现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街道全覆盖。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战疫情,走好抗疫长征路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统筹建立全区发热门诊(诊室)、社康、诊所等哨点监测体系,提升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感染医疗中心,提升重大感染性疾病救治能力。配齐配强流调队伍,完善流调溯源、人员排查、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和信息发布“五同步”处置机制,提升疫情“快处置”能力。科学布点,规范流程,提升核酸“采送检报”能力水平。持续推进新冠感染疫苗常态化接种,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二)优服务,打造医疗新高地

继续推进科技大厦清租改造,扎实推进华科大协和深圳医院、区妇保院、区中医院等新改扩建工程。高标准建设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生物医药临床转化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国际全科医疗部(国际化社康中心)试运营。向省卫健委申报粤港澳大湾区内第二批指定医疗机构,推动“港澳药械通”落地,争取在干细胞、免疫细胞临床应用方面取得率先突破。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区域内数据互通共享。

(三)强基层,当好健康守门人

实施社康机构改造提升“新韵”方案,2023年完成28家社康机构的装修改造工作。以区域学科联盟为纽带,统筹区内优质医疗资源,开辟合作诊疗项目,让更多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提高基层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做实社区居(村)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加强部门间工作衔接,强化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三大能力建设,优化“三位一体”的社区小区联防联控机制,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四)惠全民,健康南山在行动

持续做好“银龄安康”“幸福老人计划”“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等活动,继续推进国家级癌症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创建无结核社区行动计划,探索脑卒中防治管一体化新模式。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试点探索企事业单位办托模式,在区妇幼保健院开展托育服务试点工作。大力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素养普及教育,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南山区卫生健康局2023-2-13

 

 

淳安县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文章下载

淳安县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内部环境,县卫健局在省市卫健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带领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奋进,大兴落实之风,为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医疗资源情况:我县现有各类医疗机构331家,其中直属卫生单位2家(县疾控中心和卫健执法队),县级医院4家(综合性医院2家,中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家,民营医院9家,民营门诊部6家,个体诊所、厂矿学校医务室118家,村卫生室171个。全县核定床位2378张,实际开放床位2598张,千人床位核定和开放分别为5.86和7.89张,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

2.人才队伍情况:全县卫技人员总数3164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7.23人;医师(含执业助理)1302人,每千人口医师数3.95人(杭州平均4.27);护士(师)1409人,每千人口护士数4.3人(杭州平均4.9)。公办医疗卫生机构2349人,其中全科医生469名、乡村医生155人。卫技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8人,正高职称108人,副高职称319人,获杭州市D类人才30人、E类41人,“131”人才20人。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经受“大战大考”,疫情防线更为牢固。一是身体力行,领导带头垂范。今年卫健局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和时间都在与新冠病毒斗智斗勇,拼耐力、跑速度,亲自带头研究部署、亲自到一线督战指挥,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上找漏洞、补短板、提能力,牵头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固定优化了一套快响激活、有条不紊、迅速阻断的指挥模式,推动形成了责任共担、风险共挑的良好局面。二是紧抓重点,提升防控能力。全力抓好上级责任清单落实,全面完成定点医院建设,优化设置床位100张,快速投用亚定点(方舱)医院,新增隔离用床800张;积极主动争取财政经费保障,方舱CT、呼吸机、重症监护仪等设备仪器应配尽配;科学优化县域资源,4家县级医院发热门诊、23家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在转段期应开尽开;统筹共享县域资源,设立核酸检测点5个、新配移动检测车1辆,检测能力从去年的每小时290管提升到现在的2500管;合力推进疫苗接种,接种率跑在全市前列,其中老年人群接种率全市第一;快速处置数十起单管、混管追阳,处置能力逐步提升。三是驰援保障,展现卫健形象。先后派出35批次6200余人次紧急驰援杭州、金华、嘉兴、上海、贵阳等地开展采样、检测等工作;派出3800余人次24小时值守交通卡口开展核酸和抗原检测;派出7900余人次进驻集中隔离点完成2.35万人次的防疫保障任务;派出60名医务工作者前往钱塘健康驿站,完成航班接机任务12班次、异地隔离调度任务8次,接收并服务保障隔离人员2873人。

2.深化“综合改革”,体制机制运行顺畅。一是综合医改全市领跑。持续有力推动“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完善以控费用、调结构为重点的县级公立医院目标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收费结构调整,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今年1—9月(新的通报未下发),全年医疗总费用同比增长4.24%,控制在10%以下;门急诊均次费同比增幅4.73%,住院均费同比下降0.87%,均控制在5%以下;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百元医疗收入医疗支出、药占比、检查化验收入占比等各项指标均达标,全市排名保持第一。二是医共体建设更加深入。优化完善县域三大医共体“两大平台、五大统管机制”,全面落实省市清单任务,推动人员、设备、技术“三下沉、三共享”。完善区域医学影像、临床检验、心电会诊、病理会诊四大智慧健康中心建设,在威坪、临岐新开CT远程影像会诊系统,诊疗病例4700余例。扩充基层分院门诊病种100种、住院病种60种以上。下派专家到基层服务2677人次,实现病人上转下10380人次,下转上3361人次,基层就诊率68.58%,县域就诊率基本上能够达到90%以上,有望继续保持在全省26县前列。三是合作办医互促共赢。聚焦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清单要求,继续实施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和“委县”战略合作工程,打造“双下沉、两提升”2.0升级版。刚性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省市三甲医院下派来淳服务医疗专家175名,副高以上专家占比逐年提升,共建省市级学科4个。全年开展各类手术12410例,其中三四类手术6738例(同比增幅1.92%)。支持县一医院建立标准化胸痛、卒中、创伤、检验、影像、病理六大中心,实现省市县域连通。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依托六大名中医工作室建立“导师带徒”传承机制,10名本土优秀骨干跟班学艺,中医国考指标较2021年稳步提升,中医中治率由合作前的13.5%提升到目前的18.36%。

3.巩固“基层基础”,医疗能力提能升级。一是基础建设有序推进。县中医院病房楼完成内部装修,姜家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主体完工,固定资产新增1.05亿元;投入960万元,新启用1家卫生服务站,完成62个基层医疗机构“两堂一舍”的改造,公共场所AED安装超额完成达到132个。二是强院工程不断巩固。县中医院以高得分顺利通过“三乙”中医医院创建评审;县一医院各项创建指标总体达标,国考成绩位列全省第11名,经过努力明年有望参加评审;县二医院、县妇保院争创“二甲”,县一医院纳入国家部委“千县工程”,县妇保院绩效考核全省第9、全市第一。四家县级医院与杭州市一、市二等医院的十大“高峰学科”建立帮扶机制,获得省市级科研立项10项,省市级继教项目53项,取得国家实用性专利12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共83个。三是亚运工程加速实施。完成竞赛场馆及亚运分村医疗卫生保障单元设置及第一轮100余名保障人员选拔工作。完成亚运分村综合诊所建设任务及直升机救援点建设。场馆医疗信息全方位纳入亚运智能医疗急救保障系统。

4.聚焦“民生共富”,公共服务均衡均等。一是公卫服务率先垂范。继续落实12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累计开展健康服务26.19万人次,13.13万重点人群得到规范化管理,3.32万“两慢病”得到有效控制,群众的满意率提升到99.13%。今年,我县第三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公卫”项目国考再获全国第一,工作专报得到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的批示肯定并发各地参阅。二是实事项目惠及民生。推出上消化癌、结直肠癌、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等健康行动,累计筛查3.6万人,提前干预和治疗293人。开展“三免三惠”健康工程,为13.42万人进行健康体检,检出各类疾病9.3万人次;为1166名四类人群开展白内障筛查,开展复明手术55人。累计新建托位1310个,每千人的托位数达到千分之4.0个,超过了全市每千人3.7个的平均水平。三是计生服务提优提质。深入推进“暖心行动”等特殊家庭帮扶工作,落实慰问金71.6万元,惠及计生特殊家庭共257户358人。县财政预算投入各类保费90万余元,覆盖计生家庭2.2万余户,完成理赔161件次,赔付93.1万元。落实计生政策,将9300余名农村双女户首次纳入计生奖扶享受。

5.擦亮“创建品牌”,健康淳安勇攀高峰。一是省考名次逐年进位。根据“健康浙江26行动”梳理了“健康淳安26项行动”,编制了《健康淳安三年行动专项实施方案》,一体化推进了健康水平、生活、产业等七大项内容、65个指标,全省考核排名第7,进位2名。二是卫生创建巩固有力。23个国卫乡镇实现满堂红,健康促进医院、促进学校、省级健康乡镇和村、无烟党政机关健康细胞创建实现“五个”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健康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1.05%,赶超全省平均水平。三是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建成10个淳安县老年友好型社区和29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枫树岭下姜村、王阜乡王阜村连续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三家医养结合机构设置床位数720张(其中医疗169张、养老551张),累计服务6000余人次,为11.5万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投保总额252.7万元。

6.突出“党建引领”,医心为民更加坚定。一是推动行业党建引领力。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推进行业党建六大行动,亮出“医心为民”党建品牌,提升辨识度、群众满意度。持续纠治医疗卫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清廉医院建设,行风医风得到持续的好转。二是提升人才工作服务力。加大高层次、紧缺医卫专业人才的引育,优化基层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每年引进各类医卫人才100人以上,每年选派50人次的技术骨干、优秀管理人员到省内外三级医院进修培养,医卫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1人获评省医坛新秀,19人入选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培养类人才。三是提升干部队伍变革力。着眼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完善干部选拔培养管理责任体系,坚持把政治标准与德才兼备的导向树立起来,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先后提拨任用局管中层干部14人,建立青年人才“蓄青池”共65人,选派1人到市政府办公厅挂职、9人援疆援川。四是提升卫健品牌影响力。以健康淳安微信平台为主阵地,开展典型人物事件、科普知识、重大活动的系列宣传,全年共刊发280余篇,累计阅读量超过80余万人次,点赞量16.8万人次,刊发量、阅读量均刷新历史纪录。截至11月底,中央、省市级以上媒体录稿50余篇,学习强国省市平台20余篇。同时,先后高规格举办了国际护士节、中国医师节、老龄庆祝大会等活动。

三、存在困难及有关建议

1.村级医疗机构人员短缺、结构老化亟待解决。现有村卫生室171个,乡村医生155个,其中60岁以上的99名,65岁以上的73名,70岁以上的25人,分别占比63.87%、47.09%、16.12%。由于城乡差别大和基层医务人员难招、难留等因素影响,村卫生室实际在岗工作人员逐年减少,老龄化严重。建议参照舟山、湖州等地做法,委托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定向培养基层中医师承人员,并落实支持政策和经费保障,一方面解决乡村医生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在淳有志青年就业问题。

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低于全市平均。我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为72元/人,全市平均为90元/人,2020年列入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市对县支持清单,市卫健委当时表示同意支持,但市财政一直未下达补助经费。接下去,在卫健行业主管部门的对接基础上,建议县财政局一同帮助呼吁,力争市里经费补助政策,使该项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标准能达到或高于全市平均。

四、下步主要工作

下步,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县委提出的争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典范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模范”的目标,大兴落实之风,奋力争先创优,全力打造卫健领域“七个示范”,努力开创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

1.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上争当山区县示范。适应新形势、形变化,贯彻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将重心转到“保健康、防重症”工作中来,加快工作机制转换,优化防控措施调整,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综合水平能力。

2.在基本公共卫生上争当山区县示范。巩固公卫“国考”、省健康县建设成果,做实“两慢病”全周期管理,实施家庭医生签约示范县建设。巩固全国中医药先进县“国字号”品牌成果,积极争创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构建健康淳安建设新格局。

3.在医疗能力提升上争当山区县示范。通过现代医院理念创新带动管理能力提升,尽早实现县级医院等级提升满堂红。强化医疗领域“山海”提升工程,推进杭州市卫健委与淳安县的“委县合作”更上一层楼,不断深化县级医院、23家乡镇卫生院及“十大高峰学科”点对点帮扶举措。结合县域发展实际,推进医共体资源重组、体系重构和制度重建。

4.在亚运服务保障上争当山区县示范。我县所承担的亚运赛事点多、面广、线长,亚运医疗服务保障难度系数高。下步将布局急救能力建设,提升各急救站点软硬件设施、应急救治能力,实现全域同质化管理,整体保障能力跃升。

5.在优育康养服务上争当山区县示范。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做好“一老一小”“计生服务”等保障;推动医养结合向纵深推进,形成具有淳安特色的康养体系。

6.在数字赋能创新上争当山区县示范。立足小切口大牵引,开展数字家庭医生、医共体运行管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垃圾分装联运数字化应用创新和设计,力争在揭榜挂帅项目上发力。

7.在党建品牌引领上争当山区县示范。结合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入推进“医心为民”党建品牌打造深入人心,各医疗单位个性化党建品牌不断延伸。廉政建设常抓不懈。深化清廉医院建设,打造人民满意卫健队伍。借力传化·安心卫生室乡村全科医生赋能和村民健康教育项目试点,提升基层全科医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淳安县卫生健康局2023-2-17

 

 

成都市成华区卫生健康局关于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文章下载

成都市成华区卫生健康局关于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按照有关工作要求,现将区卫健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卫健局坚持以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能,以全民健康幸福工程为抓手,全面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卫健重点工作,全力抓好卫生载体建设和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

(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坚实有力。一是迅速规范开展应急处置,有效应对“2.20”“4.01”“7.15”“7.22”“8.25”“11.7”等多轮本土疫情,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5.5万人。二是持续抓实“外防输入”工作,“1+3”交通口岸累计排查4966万人次,开展“入川即检”320余万人次,对3735名入境人员实施严格闭环管理。三是做好重点场所防控指导,开展隔离酒店技术培训730次、专项督导365次,为大型活动提供疫情防控保障38次。四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设置便民核酸采样点117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166个,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医疗机构达15家,区属医疗机构检测能力提至3.2万管/日,全区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达14.1万管/日。五是筑牢全民防控屏障,全年接种新冠疫苗68.25万剂次,累计接种355.08万剂次,无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

(二)优质健康资源持续增量提质。一是规划先行引领健康资源升级。紧扣“金色中环”建设、“建圈强链”工作部署,编制完成《成华区“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成华区医疗健康产业规划》,确立“医疗健康服务业1468”产业发展战略。二是做大区域卫生资源增量。新建成2家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点位,四川省第一中医医院、3家三级规模的区属公立医院以及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点位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三是做优卫生健康资源存量。区中医院新址、锦官儿童口腔医院建成运营,成都冬雷脑科医院即将投用,华西口腔东区门诊提质扩容工程全面启动,总投资 30 亿元、规划4万余平方米的金域检验西南总部签约落地,全区三级医院达6家、二级医院达6家。

(三)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提升。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力推进。区政府与市第六人民医院签约组建区域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持续深化“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华西妇儿专科联盟”合作,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能力提升,上转病人1784例、下转1452例,上级专家下沉610人次、开展培训11期,新增“华西妇儿联盟”儿科认证医生2名、“妇儿联盟儿科诊室”1家,我区2021年深化医改工作获成都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二是基层卫生服务内涵拓展。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为目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建设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双水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化内被授予“第一批市级基层临床特色科室”。2022年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我区排名主城区第一。三是临床医疗质量再上台阶。区中医院提档升级后,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成功建立“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成华分馆”,建成3个中医名医工作室。依托由驻区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组建的48个区级质控分中心(小组),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全覆盖检查,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一是重大疾病防控有序推进。区疾控中心启动基因测序实验室三年行动,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新拓展实验项目4项。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等3个科研项目工作,艾滋病检测治疗核心指标均达目标要求。二是妇幼卫生保障不断强化。实施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宫颈癌综合防控试点,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持续保持低位,我区荣获“成都市2021年度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称号。三是“一老一小”工作成效初显。全国医养联合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完成中期评估,《医养结合工作体制机制模式探索》代表我区荣获2021年全市对标创新工作第三名。出台《成华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实施意见》,新增16家托育机构备案,每千人托位数达3.23个,通过省级婴幼儿照护优质服务区初审。

(五)卫生健康事业保障不断筑牢。一是人才培育富有成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新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1人。扎实开展医疗卫生技术传帮带工作,选派第六批援藏干部24名赴丹巴开展对口援助。完成9名全科医师转岗送培,全区注册全科医学专业医师544人。区妇幼保健院发表SCI论文2篇,实现零的突破。二是党建工作扎实有力。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完成1个党总支部改立与7个基层党支部换届,荣获五四红旗团委1个、五四红旗团支部2个及优秀团干部3名、优秀团员6名,2个支部、3名党员在疫情防控中获市级通报表扬。三是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强化。全面开展借培训名义搞公款旅游排查整治、医疗领域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两必讲廉”“以案明纪”警示教育。扎实推进“作风监督评议”活动,群众满意率达99%。四是确保卫健系统安全稳定。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检查医疗机构安全生产隐患356户次,查出的隐患已全部整改。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行业风险,医患纠纷矛盾隐患全部整改落实,处理网络理政工单、来信来访件9000余条,全部按时回复办结。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区卫健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家、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和“631”重点项目为主战场,大力实施“健康成华”工程,持续加强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全区人民健康。

(一)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以“保健康、防重症”为目标,加快推动“乙类乙管”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一是全力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医疗机构做好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药物、抗原检测试剂的储备。发热诊室(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强化重症医疗资源准备,合理配备医护力量,储备危重症救治和留观床位,配足配齐呼吸机等救治设备。二是抓实重点人群分类分级健康服务。摸清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根据居民风险程度标识红黄绿重点人群,建立动态台账,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协助转诊等分类分级服务。三是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进一步加强组织动员力度,科学评估接种禁忌,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覆盖率,优先采取序贯加强免疫,努力做到“应接尽接”。

(二)持续升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一是持续优化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围绕打造“一综合+三专科”区属公立医院体系,配合区属国有公司加快推进3家区属公立医院升级改造项目和省第一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加快补齐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的短板。加快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点位建设,力促年内竣工2家、加快建设9家、新开工1家,织密社区卫生服务网底。二是做优卫生健康资源存量。对标对表全力落实全区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方案,围绕医疗健康产业链“6个一”工作机制及“产业图谱引领,链主企业引育、创新策源驱动、关键要素供给”四项任务抓好落实,持续加强产业招商工作,挖掘医疗美容行业资源,力争引入医美专科医院,打造全省首批专业整形医院。

(三)建强群众身边的优质卫生机构。一是加大城市医联体合作深度。继续推进医联体优质资源下沉,开展各类各项培训,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力争所有中心均配置华西联盟认证医生,借力信息化手段,搭建华西-成华区域检验同质化管理平台,力争实现成华与华西检验数据共享。二是做实做优社区卫生服务。对已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提高其服务能力及质效。按照“一中心一特色”,持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临床科室建设,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三是促进医疗服务高质发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展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项目,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加快区域医疗质控中心建设,扩大覆盖面,督促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医疗质量核心制度。

(四)持续抓好公共卫生提能增效。一是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力争高质量通过国家级慢病示范区复评审,依托心血管病高危筛查等重点项目,探索慢病高危人群管理。扎实推进艾滋病防治“三年攻坚”专项行动,加强数据分析利用,提高艾滋病检测针对性和发现率。二是抓好妇幼卫生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三级妇幼保健院创建工作,实施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免费婚孕检、适龄女学生HPV疫苗接种、妇女宫颈癌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举办市区两级妇幼健康服务技能大赛。三是持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抓好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大力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新创建6个健康细胞点位、6个病媒生物防制示范点。持续开展职业病防治项目监测和职业危害专项治理,促进企业建设与员工健康协调发展。四是力促老有所医、幼有良托。不断优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成全国医养联合标准化项目试点工作,构建医养结合标准体系,开展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和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持续加强托育机构备案,健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提升。

(五)夯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支撑。一是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做好2023年编制内考试招聘、公共卫生特别服务岗志愿者招募工作,适时通过编外招聘补充人员,柔性引进上级医院专家下沉基层。二是以党建促发展。抓好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以点带面提升基层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就医环境。三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和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措施,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升级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格局。与部门街道联动配合,做好计划生育、重精患者管理、医疗纠纷等领域的隐患排查和矛盾调处,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成都市成华区卫生健康局2023-2-2

 

 

聚焦五项重点 2023年荣县卫生健康工作这样“干” 文章下载

聚焦五项重点 2023年荣县卫生健康工作这样“干”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荣县卫生健康事业踔厉奋发的关键之年。荣县卫生健康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124”发展思路,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健康荣县建设;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探索符合荣县实际的特色医养模式,全力开创荣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

聚焦“保健康防重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全县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流程,优化环节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加强“一镇一品特色科室”建设和实用型医疗专业人才培养,组建农村和社区健康服务团队,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

聚焦“群众就医需求”,推进片区医共体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片区医共体建设,体制上推行共用一块牌子、共建一套班子、共享片区资源,功能上强化分级诊疗、签约服务、公共卫生管理,为基层群众提供从预防到治疗、康复,连续、协同、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聚焦“医疗资源配置”,狠抓医疗次中心建设。强化全县卫生医疗资源整体谋划和布局,依托现有长山、新桥(中心)卫生院,建设具有二级综合医院水平的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县级医院部分功能任务,成为片区医疗救治中心、急救中心、技术指导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公共卫生中心。

聚焦“重点人群保障”,探索特色医养模式。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专业特长优势,探索在长山片区医共体组建“乡村医养服务中心”,采用卫生院托管敬老院和派驻医疗卫生副院长、医务人员进驻敬老院管理的方式,实现医疗、护理、康复、养老资源无缝对接,让更多农村老年人享受到专业化、全方位的健康及养老服务。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开展各类创建工作。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逐步补齐卫生健康领域短板弱项,扎实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省级健康促进县、县人民医院“三甲”创建等工作,着力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上实现新发展、在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动能。

荣县新闻网2023-2-3

 

 

护佑健康保万家——汉滨区2022年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文章下载

护佑健康保万家——汉滨区2022年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春风已至,时间的钟摆在向前奔走中迈向新的起点。回首2022年,在这极不平凡、极为艰难的一年中,汉滨区卫生健康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忘“为幸福生活铺路、为生命健康护航”的初心,在汉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惧挑战、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勇于奉献。全局上下以时不我待、勠力奋进的姿态,为区域经济发展、守护一方祥和作出积极贡献,让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跨越。

主题党日活动

职工风采展示

党建领航,织密卫生健康“防护网”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去年以来,汉滨区卫健局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倡导“红色领航”,筑牢“红色堡垒”,激活“红色细胞”,全力打造党建品牌,助推全区卫生健康工作全面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做到工作安排、检查、考核、奖惩四到位;每月印发集中学习及重点工作要点,指导各党组织开展工作。及时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调整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将全年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逐项分解,做到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责任内容三明确。开办“卫健讲坛”,围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廉政教育等开展专题讲座,强化干部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卫健干部整体的政治素养。

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坚定不移地将“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谁主管谁负责”的治理要求落到实处,通过建章立制常态化开展作风建设,引导卫健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把“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要求落实到岗位上、工作中,以作风建设的高质量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召开6次会议安排作风建设工作。建立专项行动自查自纠、重点问题和领导班子作风建设问题三个清单。累计查摆共性问题6个,个性问题28个,逐一建立整改措施。针对疫情防控、稳增长和项目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衔接等5个重点民生领域方面的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并扎实开展整改工作。

持续正风肃纪树新风。该局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干部法律法规学习和机关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严格落实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落实卫健系统干部职工“十不准”,定期进行警示教育,警醒全系统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对疫情防控不力、作风不严不实的3个单位和2名责任人严查快处,及时公开通报;组织区直医院纪委查处违纪违规职工49人,让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卫健系统成为常态,打造干净、忠诚、担当的干部队伍,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卫生执法检查

多管齐下,筑牢基层医疗“安全闸”

长期以来,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基层医疗资源不足是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如何让群众享受到更为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是卫健部门要答好的一道必答题。汉滨区卫健局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目标任务,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加快改善就医环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汉滨区三院传染病楼、大河镇中心卫生院公卫楼,在医疗救治资源最紧张的关键时刻顺利投用,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汉滨区妇幼保健院综合楼、牛蹄镇卫生院项目建成竣工,汉滨区中医院建设项目门诊楼、住院楼主体完工;汉滨区三院精神康复中心、流水区域医疗分中心、瀛湖镇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了8个镇办卫生院维修改造,群众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

着力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汉滨区一院、汉滨区三院胸痛、卒中中心通过评审验收,积极开展“千县医院”建设,促进县级医院标准化、规范化。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完成基本标准机构8家,推荐标准机构2家创建,完成了基层中医馆建设项目,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制定了年度基层卫生人才培训方案,组织600余名镇村医务人员完成掌上华医线上专项培训学习,培训骨干镇村医生54名。推进医共体范围内的镇村绩效考核,提高镇村医务人员待遇,不断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了以区一院、三院、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的三个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涵盖11个中心卫生院,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医疗、预防和公共卫生深度融合。稳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医务人员待遇水平逐年提升。全面拓展“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扶贫)”系统实现全覆盖,通过远程医疗协作服务,将远方的医生“带”到患者身边,让群众足不出镇就得享受二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加快治病向防病转变。认真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加快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移。加快推进健康汉滨建设,该局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作用,大力推进健康细胞建设。建成无烟党政机关19家,建设健康细胞示范单位112个,健康家庭8000余家。持续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组织参加全国第七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获得全国百强健走示范区称号。稳步提升疾病防控能力,接种免疫规划疫苗176328剂次,接种率均保持在99%以上,全年管理肿瘤病例3425例,心脑血管病例8804例,规范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484例,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核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治任务圆满完成。组建责任医师团队404个并对社会进行公示,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签约履约效率,全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3.94%。保持现有健康帮扶政策,对2063例患者落实了专项救治,做到了应治尽治,对脱贫户及监测户做到签约服务应签尽签,重点对21003例高血压等4种重点慢性病按季度提供随访服务,有效巩固了健康扶贫成果。

一年的不懈努力,汉滨区基层医疗方面工作亮点频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考核及省级“两筛”“营养包”妇幼项目绩效评价,得到中省专家的充分肯定;创新建立易地扶贫搬迁落实镇外迁入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机制,得到各级后扶评估和上级卫健部门的充分肯定。加快基本公共卫生信息和基层医疗机构体检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受到了基层单位称赞,信息化建设受到市级奖励……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汉滨区卫健局在工作中坚持上下联动、分工协作,让基层医疗百花齐放,筑牢了护卫人民群众的健康长城。

卫生健康知识宣传

开展疫情防控

强化担当,当好医疗保障“守门员”

卫生健康事业是最基本的民生。2022年,面对疫情发生以来最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人民群众问诊就医的更高期待,汉滨区卫健局以疫情防控为统揽,强化担当,扛牢责任,依法履职,全力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医疗质量管理、医疗纠纷调处等重点工作,各项工作稳扎稳打、气象更新。

扛牢疫情防控重任。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卫健系统主力主责作用,始终坚持精准防控,不松懈、不加码,全力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全面排查,精准管控,有效应对周边多轮次疫情冲击,果断处置外地输入及本土二代病例引发的多起聚集性疫情。实现了新冠病毒疫苗应接尽接,应接必接,织牢“免疫屏障网”。紧随政策调整步伐,及时转移防控工作重点,全力保障正常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努力把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政策调整优化后,在核酸检测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全力解决排队时间长、出结果慢的问题;全力准备救治团队、药品设备,全区顺利度过感染、救治、重症三个高峰期,医疗资源未出现挤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持续用力推进专项整治。该局在加强医疗领域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认真落实《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和清廉医院建设要求,积极在创新服务、便民惠民、医德医风上下功夫,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监督检查,依法依规查处违规行为。集中开展了公共场所、学校(托育机构)、医疗机构、安全饮用水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刻汲取教训,坚持整顿与规范并重,持续加强医疗机构专项整治,查处各类卫生违法违规案件81起,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机构1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6案,有效震慑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医疗环境进一步净化,医疗秩序进一步规范。

强化依法治理能力建设。该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断加强学法用法培训,对全系统持有执法证的400余人执法资格进行了再审,组织290人参加了全省执法资格培训,行政执法人员均做到了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在线普法学习考试均取得合格以上成绩。不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活动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00余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面对新局面、新态势。汉滨区卫健局局长胡登基表示:“2023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局上下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工作激情,紧盯争先进位目标,加快建成一批项目,持续推进两项改革,坚决守住三道防线,着力加强四大能力,稳步推进五个创建,着力推进卫生健康工作再上新水平,再出新亮点,为汉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卫生健康力量。”

安康日报2023-2-13

 

 

2022年普宁市卫生健康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文章下载

2022年普宁市卫生健康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2年,我市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工作在普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依法行政同促进卫生健康工作稳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依法维权的理念,不断强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法制宣传、依法行政等工作,为推动我市“法治普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领导重视、明确目标

为确保我局法治建设工作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调整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普宁市卫生健康局全面推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股,负责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保障全面推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根据市依法治市委《关于印发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建设工作水平:

(一)深入推进卫生健康“放管服”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行政审批管理监督办法》,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阳光、高效、便民的原则,实行“一站式管理、一个窗口对外”。简化办证程序,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揭阳市计划生育证明书2629件,公共场所(除公园、体育场馆、公共交通工具外)卫生许可340件,放射诊疗许可(X射线影像诊断)21件,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许可6件,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换证17件,护士执业注册、变更1058件,医师执业许可注册、变更608 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注册、变更82件。推行公共场所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告知承诺许可,全面告知公共场所承诺制原则、卫生许可条件、申请材料要求等,同时告知申请人签订《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告知承诺书》,对违反承诺应承担的后果与法律责任。行政许可事项办结7天内向社会公示。今年来办理公共场所行政许可告知制事项共250件。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推行集成化办理,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今年来共新增一次性6项。窗口工作人员由受理一方服务到底,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书面告知当事人需补齐的全部材料,对申请材料齐全的,实行从受理、审核、办理的一条龙服务,给予一次性办结,做到“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限时办结”。被市精神文明委评为“文明窗口”。

(二)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为加强对重大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管理,我局于今年制定印发了《普宁市卫生健康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明确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纳入法制审核标准,对列入重大执法决定范围的送审材料,由我局政策法规部门会同法律顾问开展审核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未经法制审核或者法制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确保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公正、公平、合法、适当。

(三)跨部门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工作。

按照国家抽检任务开展检查。2022年6月30日,国家卫健委下发“双随机、一公开”任务清单,监督检查任务共111家。其中公共场所24家、生活饮用水单位6家、学校53家、医疗卫生9家、传染病防治13家、放射卫生5家、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1家,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我局按照《2022年度普宁市住宿场所“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在全市开展住宿场所“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本次“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对象共5家,完成监督检查5家,任务完成率100%。任务完结后,我局按规定及时地将抽查结果在普宁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统一公示。

通过此次联合抽查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普宁市住宿场所卫生监管水平。达到了一些工作成效:一是进一步增强了各经营单位的卫生安全责任意识;二是真正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少了对企业多头多层重复检查,减轻了企业负担;三是将检查结果与信用监管进行有机衔接,1-11月,查处各类卫生违法行为案件共61宗,累计罚没金额165347.5元。放大了监管效果,产生了更大威慑,真正实现公正监管、有效监管、综合监管,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四)开展“八五”普法工作。

一是按照“八五”普法要求,制定《普宁市卫生健康局法治建设方案》、《普宁市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实施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不断强化卫生健康部门的法治宣传教育主体责任,健全完善“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机制,将普法宣传教育始终贯穿到全行业日常工作中去,有序推进普法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健全完善卫健系统普法工作机制,为建设法治普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完善干部学法制度。将卫健系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局“八五”普法规划,大力推进卫健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认真做好年度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充分运用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开展学法考法,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用法制度系列决策部署,把网上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年度学法考试成绩等情况作为局干部、各医疗卫生单位干部职工年度考核等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局内组织学习《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等法律法规,将法律知识融于日常工作中,推动依法行政能力。

(五)全面掀起法律宣传热潮。

围绕民法典、宪法等宣传周活动,结合“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我市卫健系统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宪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机关干部带头学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局机关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律知识,撰写学习体会。二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宪法》、《民法典》、《卫生健康促进法》等,组织观看视频会议等共60余场次。三是指导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宣传栏、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宣传标语等多种宣传媒介让广大群众了解宪法、尊崇宪法,知晓公民的权利义务,各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各类平台媒介发布宪法、法律宣传信息合计2000余条。

(六)聚焦“三个最”,全力优化政务服务。

一是推行“免证办”。依托揭阳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办事群众只需通过与“粤省事”关联上线的居民身份证、户口本等电子凭证互信互认的方式,实现“免证办”服务,群众无须再提供居民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二是推行“容缺受理”。只要申请人承诺可以补齐材料的,实行先受理,后补材料。目前共梳理公布第一批“容缺受理”政务服务事项共7项。三是精简办理环节。推进电子证照签发,针对医师、护士注册等高频事项,对医师、护士最关心的执业注册3大类15个行政许可子事项全面做好电子证照推行工作。办事群众通过揭阳市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系统实行网上申办,签发电子证照。当事人无需提再交纸质材料,实现“零跑动”,该事项在民科电子注册系统中已实现100%电子证照签发。四是压缩办理时限。按照“应统尽统”要求,我局再次对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在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中普宁市卫生健康局有89项省统筹事项,经认真核对梳理出43个事项进行优化,将43个事项承诺办结时限进行“双减半”。五是减少跑动次数。在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实施清单中,在窗口受理发证的行政许可43个事项全部开通线上申办,实现所有审批服务前移,连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七)畅通维权服务渠道,落实信访工作制度。

贯彻实施《广东省信访条例》,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方便群众咨询、投诉和反映意见建议。至12月上旬,通过市政府12345热线受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1614宗,办结1540宗,74宗目前还在办理中,办结率95.4%;接到群众电话和信访案件38宗,办结35宗,3件还在办理中,办结率92.1%。

三、下一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市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工作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依法维权、优质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群众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但在贯彻落实卫生法律法规和坚持依法行政工作中,还存在个别人员依法行政意识、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年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加强卫生干部队伍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建设,使卫生干部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增强我市卫生干部统揽全局的能力、民主科学决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优质服务的能力以及综合协调的能力。

(二)进一步加大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检查指导,使基层卫生队伍对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对已出台的规范性、政策性文件,抓紧抓好,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及公示工作,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动态管理,完善举报设诉机制,全面向社会公开卫生政策法规、优质服务、办事程序、依法行政等信息,增强工作决策和工作过程的透明度,确保群众享有真正的知情权、监督权和举报权。

普宁市卫生健康局2023-2-13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