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成效:妇儿健康更有保障 托育服务更加完善
截至2023年,我国婴儿死亡率降至4.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6.2‰,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5.1/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多年来,我国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龙头,涵盖多个病种,覆盖国家、省、市、县4级传染病应急预案体系,依托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组建了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覆盖了17个省份。”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副司长秦兴强说。
1163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紧紧围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制度框架,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更加科学的分级诊疗格局。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8万余个,全国双向转诊人次数达到3032.17万,较2022年增长9.7%,其中上转人次数1559.97万,较2022年下降4.4%;下转人次数1472.2万,较2022年增长29.9%。
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问题上,焦雅辉表示,截至目前,已经设置了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时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经批复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医联体超过1.8万个,支持96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近5600个省级和1.4万个市县级临床专科建设项目,1163家县医院达到了三级医院服务能力,30个省份建成了省一级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全国批复设置了2700余家互联网医院。
全国提供托育服务机构已近10万个
托育服务工作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介绍,目前,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近10万个,托育服务位数约480万个。
杨金瑞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大力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托育建设重大专项,支持48个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公办托育机构和普惠托位建设。
实施社区托育服务税费优惠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费用纳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并提高扣除标准,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支持15个城市建机制、保持续、出经验。推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托育服务法》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出台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管理规范、登记备案、医育结合、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印发托育机构婴幼儿伤害预防指南、喂养与营养指南、消防安全指南,实施托育统计调查制度。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还修订保育师职业技能标准,在中职、高职和高职本科阶段设立托育专业,组织编印托育高职教材14种、中职教材9种,并会同相关部门命名了首批33个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评选了75家爱心托育用人单位,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62.8%的妇幼保健院开设中医类临床科室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探索途径、积累经验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效。
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副司长欧阳波介绍,据初步测算,2023年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12.8亿人次,出院人数为4148.6万,中医药在服务百姓健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欧阳波表示,国家中医药局以实现人人就近享受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为目标,持续推进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从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优化中医药服务供给、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增强中医药服务可及性等方面,持续推进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推动14个中医医院纳入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布局建设27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遴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和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加强中医医院儿科和老年病科建设,推进中医专病门诊建设;推进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89.0%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62.8%的妇幼保健院开设了中医类临床科室;以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为龙头铸牢基层网底,支持440个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两专科一中心”,23个省份实现基层中医馆全覆盖,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
中国妇女报 20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