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智慧医院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医院

题目:探索中国智慧医疗建设之路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资料提供时间:2023-03-31

目录

更多

医院如何建立全面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文章下载

医院如何建立全面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是医院各项工作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所面临的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医疗市场竞争的核心,医疗质量已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三级综合医院,应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的形势,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探索三级综合医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使综合医院在新的医疗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01

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系统管理等国外先进的医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自1989年开始在全国医院实施分级管理,2005年实施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我国医院的质量管理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医院质量管理理论逐渐形成体系。

1、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management,TQM)。

是指组织内部的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质量为核心,融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于一体,通过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全面提高质量,其核心工作就是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医院管理,就是要采用全程、全员、全面质控的理念,通过发现问题-反馈问题-修正问题-持续改进,如此循环反复,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标。

2、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imp rovement,CQI)。

CQI是在TQM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CQI强调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通过质量的不断改进来提高患者满意度。CQI同时体现了医院医疗工作不应仅限于达到最低质量指标,而是创造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质量,追求最佳。另外,还可以把持续性质量改进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个人素质的提高,形成PCQI理论(personal 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对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个体素质加以持续性改进。

3、系统管理(system management)。

该理论表现为任何机构或组织的管理本身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应全面分析和综合控制系统中的每一因素,以确保管理职能的有效性。整体医疗、整体护理都是系统管理理论在医院工作中的延伸与实践,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就是要求医院作为一个现代质量管理整体,应将全院医疗质量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人的管理、药械的管理、医疗流程的管理、相关医疗保障系统的管理纳入质量管理体系。

02

二、三级综合医院质量管理特点

三级综合医院由于地位特殊、管理体系复杂等特点,医疗质量管理需求也相应具有特殊性:

1、持续高负荷的工作状态:

由于我国长期的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和分布不均,与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普遍存在医疗服务需求量不断扩大,卫生人力匮乏,医务人员因工作量大而超负荷工作的现状。因此,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中,重中之重是如何持续优化诊疗流程和诊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以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

2、高度复杂的组织结构工作背景:

三级综合医院由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其管理要求高,执行管理职能的组织结构高度复杂;同时,三级综合性医院专业细分的特点突出,科室呈现亚专业化发展。因此,在综合性医院管理中,如何强化组织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并避免过度专业化导致的全科医疗能力缺陷,是医疗质量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

3、承担的社会责任大:

三级综合医院通常在所处区域内具有一定特殊的影响,是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公众和社会一向对三级综合医院普遍存在医疗心理需求高、期望值也高的态势。这种期望值与实际诊疗效果之间的落差,通常是大型综合医院持续提高医疗技术和质量的需求和源动力。

03

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积极借鉴质量管理方面的经典理论及先进管理方法,针对医疗工作中的隐患、质控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全院范围内构建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六个方位(组织机构建设、质量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病种质量控制、信息体系建设、管理系统建设)、四个层次(四级质控组织)、一个督导的立体网状式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推行量化管理,突出全程全时的质量监控,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1、健全医疗质量监控组织,各级组织严格履行职责

医院应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由医院质控、职能科室、科室质控、科室质控员质控组成的四级医疗质控网络,制定质控目标,明确各个质控网络的工作职能及责任分工,各级组织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有效地进行自控和互控,实施环节和终末医疗质量全面监控,促进院领导、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之间管理上的互动,形成全员共参与、全院齐抓共管医疗质量的良好格局。

1)一级网络的自控和互控使科室每个医务人员切实做到质量从身边做起,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各科质控员(质控医师、质控护师、质控技师)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质控标准实时监控本科的医疗质量动态,如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医疗文书书写质量,提出改进医疗质量的合理化建议。

2)由各科室主任、科护士长、医疗组组长组成的科室质控小组实施第二级质控,每月有计划地组织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的自测自评工作,根据相应质控指标随时检查全科医务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在科内通报正反典型及抓重点教育讲评,并及时制定质量改进方案、措施和设计新的质量目标。

3)第三级质控为医疗质量有关的职能部门,如信息科及时准确地统计各科室的基础质量、终末质量及环节质量指标的数据;护理部每季度进行一次院内护理质量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对院内感染进行全面综合性的监控和目标监控,随时掌握医院感染动态,并做好院内感染的调查、预防、消毒、隔离等控制工作;医务科或质控科负责督促、协调上述职能部门对各科室的考评工作,收集反馈各层面质控信息,定期或不定期有重点地深入科室开展医疗调研工作,调查核实医疗缺陷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书面反馈至有关科室,并制订考评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案,组织每季度一次的医疗质量专项检查工作,不定期抽查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及医生值班在岗情况等。

4)第四级质控为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各职能科室科长、临床科室主任等组成,作为院级咨询、督查及决策层,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分析、处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对医疗质量典型案例进行评议,综合评价医疗质量,制定质量管理战略、质量方针目标、质量管理方案、质量体系建设等医疗管理决策。

2、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树立质量战略意识。

1)加强质量安全意识和医德医风教育。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原则,每年对医务人员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服务理论、医德医风教育,培育质量心态,学习先进的服务理念、服务文化及服务艺术,灌输医患沟通技巧和人本管理思想,充分调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及标准意识,使医疗质量贯穿到每个工作角落,每个医务人员自觉地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在全院形成一个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共识。

2)认真抓好在岗人员的业务学习,每年对全院职工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法律法规、医疗规章制度等的学习,医院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形式多样的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对专科人员突出“高、精、尖”肿瘤专科技术培训,选派技术骨干到国内外进修,提高各专业技能水平。

3、建立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制定各种操作标准和工作流程。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病历书写规范》、《侵权责任法》、《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各部门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医疗规章制度及各种工作流程,健全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同时加强制度创新,对频发的医疗缺陷问题出台相应的具体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如针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异常医疗信息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死亡患者上报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管理制度,落实各级医务人员的责、权、利,建立预防措施监控和防范医疗质量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危机,有效控制医疗风险。

2)制定各专业操作标准,使操作常规化。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各专业《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路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适合自己专业特点的诊疗指南、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规范各项诊疗工作,使诊疗标准化,操作常规化。

3)制定各种检查标准、考核标准,把可考核可量化的服务质量指标如诊断质量指标、治疗质量指标、工作量和工作效率指标、医学检验技术指标、病人效用指标、病历质量指标、质量成本控制指标、机器运作指标等,按照三个最小(物化到最小、量化到最小、考核到最小)原则,制定出一套医疗质量标准化评估体系,涵盖三级医疗管理(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及终末质量)的定量与定性指标及各项医疗服务流程的质量标准;在质控内容上强调对质量问题是否有整改措施、改进措施是否及时,突出对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形成质控的良性循环。

4、坚持依法执业,严格医疗准入管理,防范医疗风险,保证医疗安全

1)严格各级医务人员的准入管理。医务科、护理部定期组织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注册,严格规定从事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有足够的业务水平持证上岗,并根据个人工作时间和工作能力授予不同的诊疗工作权限;

2)健全各项医疗服务技术应用的准入制度。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认真执行各级手术准入制度,规定引进应用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违背医学伦理道德,并严格执行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论证制度,在技术队伍、设备、医疗安全、应急措施等方面做好充分调查和论证评估。

3)严格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医师根据业务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级别的手术,疑难、危重、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要进行术前病历讨论,重大手术还要填写重大手术审批报告单。

5、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加强薄弱环节质控

实施以环节质量为重点的全程控制管理模式,尤其抓重点环节、重点科室、重点人群,对易出医疗安全问题的重点质量环节采用全面检查、抽样检查或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及时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

1)加强对病案文书的质量管理。对住院病历实施三级质量控制:①科室质控员负责科室所有住院病历归档前的质量监控工作;②病案室工作人员检查病历的完整性及内涵质量,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综合医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对有缺陷病历(如资料缺失和记录不全等)及时登记并通知修正,经再次质检合格后方能归档入库;③由临床专家组成的病历质量检查小组每季度抽查运行病历和出院归档病历,按病历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质控科将检查结果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其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病案书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加强急诊科、手术室、ICU、供应室、输血科、麻醉科、检验、病理、药事、护理、门诊、感染等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质量管理,有关职能科室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监控有记录。

3)加强质量关键过程流程管理。主要是指危重患者的管理、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的管理等。制定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工作制度,有明确的监控指标和内容。

4)认真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尤其是首诊医师负责制度、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查对制度、会诊制度、急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6、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加强病种质量控制

在临床科室积极推行临床路径工作,对卫生部控制病种及医院前几位的病种进行重点管理。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为患者制定一套具有规范性、先进性的诊疗方案,完善单病种诊疗质控标准,更直观地将质量评价落实到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明确各单病种检查诊断质量、疗效判定标准、出院标准、费用成本控制标准,做到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平均住院日,促进了医疗费用合理化,使患者得到优质、高效、低耗、适宜的专科诊疗服务。

7、健全质量信息体系,拓宽质控信息渠道

1)收集内部质量信息

通过定期召开临床、护理、医技人员协调会议,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专题会议,行政查房、院长质量查房,医疗纠纷案例专题讨论会议等多渠道、多途径、多层面、多形式收集来自各临床医技科室、职能部门、后勤科室员工反馈的准确、及时的质量信息,并在医院内部网站建立信息交流论坛,为医务人员提供在网上交流医疗质量信息的讨论平台,并有利于质控科实时收集来自医院内部各层面的反馈信息。

2)收集外部质量信息

通过定期召开陪人座谈会、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外界对医疗质量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分析和评价病人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及时了解患者对医院的需求和查找质量隐患。

8、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是近年来的一个新的趋势,医院应当建立医疗质量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随时准确地捕捉和报告相关的医疗服务过程,加强各医疗环节缺陷的防范,使医院质量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化,提高了质控的效率与水平。如病案质检室工作人员利用病历质量检查系统实时监控每份出院归档病历的质量,各科室医务人员在计算机工作站跟踪监控具有时效性的诊疗操作、临床用药、手术、有创检查的过程,并可以实时采集、传递、反馈及数字化处理各种医疗质量信息如科室质量成本指标(床日药费、均次药费、药物比例)数据,提高了对质量问题的预警与应变能力。

9、严格实施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责任明确

1)将每季度医疗质量检查的考评分数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作为科室的绩效评价指标,与科室奖金分配、人员评聘晋升晋级挂钩,增强质控工作的约束力;

2)设立医疗质量优胜奖、质量控制奖,每年评选一次,并对质量管理工作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3)建立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医疗规章制度者坚决严肃处理,视情节轻重按《员工奖惩条例》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延迟责任人评聘及晋升,对发生重大医疗纠纷、严重差错事故的科室,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医院全面医疗质控体系的构建符合实施全程监控的思路,通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四级质控体系,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医疗质量监督制度等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起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制度及制度执行保障体系,实现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式下,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使医院在日趋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医管通2022-09-12

 

 

铜川:打造15分钟医疗圈,从卫生城市迈向健康城市 文章下载

铜川:打造15分钟医疗圈,从卫生城市迈向健康城市

近年来

铜川市将健康铜川建设

作为打造国家卫生城市的升级版

基本形成5分钟绿化圈、

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医疗圈

全市居民健康素养位居全省前列

被全国爱卫会评为

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城市

陕西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全域提升

把健康基因根植这座城

学校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室外活动多,同学们近视的就少,我们班孩子们的平均视力在5.0以上……”铜川市中小学校用体育促健康,将健康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搭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

从卫生城市迈向健康城市,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铜川市坚持把人民群众健康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健康行为养成、健康自我管理等为重点,推进健康机关建设,建成健康示范机关189个;以健康环境改善、同病相怜慢病互助等为重点,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建成健康示范社区45个;以美丽乡村和健康家庭建设等为重点,推进健康村庄建设,建成健康示范村庄200个;以健康制度建设、职业健康宣教等为重点,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建成健康示范企业96家;以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为重点,推进健康学校建设,建成健康示范学校102个;以绿色医院建设和职工健康关怀等为重点,推进健康医院建设,建成健康示范医院16个;以“三减三健”为重点,推进健康家庭建设,建成健康示范家庭12.11万户。

全市健康机关、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企业、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建设率均超过50%,健康家庭建设率达到44%。全市居民健康素养位居全省前列,“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成为自觉行动,人均预期寿命、慢病规范管理人群、健身人数显著提高。

“着眼全民健康的理念,我们以创建健康社区和健康家庭为抓手,不断完善社区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守护居民的幸福和健康。”铜川新区锦园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只是铜川市强化健康理念、打造国家卫生城市升级版具体行动的一个缩影。

全市大大小小的公园或绿化带,一条条健身步道串联起的绿色空间,形成了以运动公园、阳光公园、书画公园、人民公园、重兴公园、花溪谷公园等为骨干的健康公园体系,基本形成5分钟绿化圈、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医疗圈。2021年铜川市完成健康陕西行动2019—2021年省级考核工作,并以815.6的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第二轮复审。

织密底网

交出健康惠民暖心“答卷”

市校合作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获得“国考”A级等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立孙思邈中医堂,方便群众就诊;村医培训实现全覆盖,医养结合走出新特色,家庭医生、网约护士等开展上门巡诊服务,互联网+健康服务便民更惠民……如今在铜川,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在不断增强。

近年来,铜川市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断推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三级综合医院实现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全覆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有三甲医院3家,医疗技术精良,呵护着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铜川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建成全市首个省级重点专科,并设立全市首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丁治国教授的科技成果成功转让,实现了全市卫健系统成果转化“零的突破”。

全面推进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持续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就能看好病。铜川市人民医院、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和北中医孙思邈医院分别牵头组建铜川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陕煤化铜川医疗集团、北中医孙思邈医院医疗集团,涵盖市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民营医院共65个。宜君县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文件,宜君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两大县域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市区县级医院和中心卫生院的远程医疗系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同时,做实做细基本公卫服务,积极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四种重点慢病患者进行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施脱贫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推行先看病后付费、预约诊疗、5G远程诊疗、“互联网+护理”等便民惠民措施,并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搭建了诊间结算、独生子女奖扶、老龄补贴等线上办理平台,市民逐步享受到了便捷的健康服务。

健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其中,“一老一小”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重点领域,也是和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铜川市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关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完善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体系,以“一老一小”为重点,不断推动“幼有所育、老有所医”,夯实了城市的健康基础。

“健康城市建设是一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惠民的民心行动。近年来,全市的医疗卫生资源更加优质均衡,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全市人均预期寿命由75.7岁提高到77.1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8.9%提高到17.44%,每万人全科医生数由1.07人提高到4.7人。”铜川市卫健委负责同志介绍,全市10多个医疗卫生服务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33家乡镇卫生院、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9个行政村卫生室也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还率先推行‘第一村医’派驻制度,派出6批180名第一村医进村入户开展健康服务,这些举措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群众看病就医难点、痛点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群众看病有了“好医靠”。

共建共享

为健康美好生活添活力

铜川市民杨女士是一名跑步爱好者,每天跑步一小时已经成为她的生活习惯。对于近年来铜川市公共健身环境的不断改善,杨女士深有体会:“现在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健身步道越来越多,城市运动公园、植物园、书画公园等健身步道都是我和跑友们的好去处。”

近年来,铜川市持之以恒抓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致力于改善城市环境,着力构建网络健全、设施完善、群众参与度高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多个健康主题公园并免费向社会开放。积极推广健步走、足球、篮球、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每年组织开展全民体育健身项目展演,并推动形成“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的群众体育赛事格局。在全市社区、移民搬迁安置点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大力开展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改造升级,群众健身途径越来越便利,追求健康生活已成为很多市民的生活习惯。截至目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50.7%。

与此同时,铜川市以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为切入点,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一线,普及健康生活知识,大力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推动“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无烟城市行动、全民健身行动、慢病防控行动、职业病防治行动、市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举办市级健康大讲堂,开展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知识培训等,全年开展各级各类讲座2958次、咨询宣传625次,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3040期、发放宣传资料23.04万份,不断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随着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的扎实推进,健康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铜川市被全国爱卫会评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城市、陕西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铜川市将继续大力推进健康铜川建设,不断深化健康促进活动,倡导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持续提高市民健康福祉,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建设城市中收获更大的健康红利。

健康陕西2023-02-06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 文章下载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规范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规范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根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质控中心,是指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为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和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质量安全同质化,实现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根据管理工作需要组建、委托或者指定的医疗质量控制组织。

第三条 按照组建、委托或者指定质控中心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级别,质控中心分为国家级质控中心、省级质控中心、市(地)级质控中心和县(区)级质控中心(组)。

按照质控中心的专业领域和工作方向,质控中心分为临床类质控中心、医技类质控中心和管理类质控中心等。

第四条 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国家级质控中心的规划、设置、管理和考核。省级以下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级质控中心的规划和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 质控中心的设置应当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实际需要为基础,同一专业领域和工作方向原则上只设定一个本级质控中心。

第六条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参照国家级质控中心设置情况,设立相应的省级质控中心或指定现有的省级质控中心对接工作。

第七条 省级以下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每年度将本级质控中心设置和调整情况向上一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章 职责和产生机制

第八条 国家级质控中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开展以下工作:

(一)分析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医疗质量安全现状,研究制订我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的规划、方案和具体措施。

(二)拟订本专业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安全管理要求,提出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及综合策略,并组织开展本专业领域质控培训工作。

(三)收集、分析医疗质量安全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编写年度本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四)加强本专业领域质量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工作要求。

(五)组建全国相应的专业质控网络,指导省级以下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工作。

(六)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九条 省级以下质控中心在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参照国家级质控中心职责,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进行细化并组织实施,承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 国家级质控中心的设置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一)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设置规划,明确专业领域和工作方向,并提出拟承担相关专业质控中心工作的单位所需的条件。

(二)拟承担相关专业质控中心工作的单位应当先向所在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本辖区申请单位进行初步遴选后,再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荐不超过1家备选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直属单位可以直接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申请。

(三)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各省份推荐情况和直属单位申请情况进行初步遴选,确定不超过5家单位进入竞选答辩,并按照相应的公示制度进行公示。

(四)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竞选答辩,并根据竞选答辩情况,确定承担质控中心工作的单位(以下简称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和质控中心负责人。

(五)首次成立或更换挂靠单位的国家级质控中心设1年筹建期,筹建期满验收合格后正式确定。

省级以下质控中心的设置流程由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定。

第十一条 国家级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备开展质控工作所需的办公场所、设备、设施及专职人员,并保障开展质控工作所需的经费。

(二)申请临床专业质控中心的原则上应当为三级甲等医院,具备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和良好的质量管理成效。

(三)所申请专业综合实力较强,在全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影响力,学科带头人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威望。

(四)三年内未发生严重违法违规和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五)能够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交办的质控工作任务。

省级以下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的条件由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定。

第十二条 申请作为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的机构或组织应当向相应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本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本单位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领域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三)拟申请专业领域的人员结构、技术能力、学术地位和设备设施条件。

(四)拟推荐作为质控中心负责人的资质条件,拟为质控中心准备的专(兼)职人员数量、办公场所、设备、设施和经费情况。

(五)拟申请专业领域的质控工作思路与计划。

第十三条 答辩评委专家组由熟悉掌握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情况,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临床、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

专家参加答辩评委专家组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章 运行和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为本级质控中心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医疗机构应当积极配合各级质控中心在辖区内依法依规开展质控工作。

第十五条 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应当为质控中心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包括必要的办公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和经费等。

第十六条 质控中心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工作例会、专家管理、经费管理、信息安全、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每个质控中心设负责人1名,负责质控中心全面工作。国家级质控中心应当确定至少1名专职秘书负责日常工作。

第十八条 质控中心负责人由挂靠单位推荐并报请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定同意后确定;原则上由挂靠单位正式在职工作人员担任,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较好的职业品德和行业责任感,为人正直,秉公办事,乐于奉献。

(二)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热爱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专业知识。

(三)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本中心质控区域和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威望。

(四)具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充裕的工作时间,能够胜任质控中心负责人工作。

(五)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九条 质控中心负责人履职期间因故不能继续履职的,由挂靠单位在1个月内重新推荐人选,并报请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定同意后确定。

第二十条 国家级和省级质控中心应当成立专家委员会,市(地)级和县(区)级质控中心可以成立专家组,为本中心质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并落实具体工作。

第二十一条 各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组)设置应当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和下列要求:

(一)每个质控中心只设立1个专家委员会。国家级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数量不超过25名,其中本中心挂靠单位委员数量不超过4名。

(二)专家委员会设1名主任委员,由质控中心负责人担任;可以设置不超过2名副主任委员,其中至少1名由非本中心挂靠单位专家担任。原则上不设名誉主任、顾问等荣誉职位。

(三)国家级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名单由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推荐,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审核同意后确定。

省级以下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组)具体设置办法由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定。

第二十二条 国家级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任期为4年。委员任期内因故不能继续履职的,不进行增补。

第二十三条 国家级质控中心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亚专业质控专家组。亚专业质控专家组的设置安排应当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审核同意后确定。

亚专业质控专家组组长应当同时为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组名单由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确定,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备案。

第二十四条 各级质控中心应当定期召开本中心专家委员会(组)、亚专业质控专家组工作会议,讨论本专业质控工作计划、技术方案和重要事项,落实质控中心工作任务;定期召集本专业下一级质控中心负责人召开会议,部署质控工作安排,交流质控工作经验。

第二十五条 各级质控中心应当制定本专业质控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按要求及时向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上级本专业质控中心上报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应当遵循可操作、易量化的原则制定,相关具体工作任务应当明确完成时限。

质控中心开展年度工作计划之外的重要活动与安排应当提前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第二十六条 质控中心工作经费应当实行预算管理,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支出,专款专用。质控中心工作经费纳入挂靠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挂靠单位财务管理要求。质控中心应当遵守相关财务规定,确保经费规范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七条 质控中心应当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质控工作,使用符合国家网络和数据安全规定的信息系统收集、存储、分析数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相关制度,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

第二十八条 质控中心应当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数据资源。使用医疗质量安全数据资源发表文章、著作等成果时,应当注明数据来源,并使用质控中心作为第一单位。

第二十九条 国家级质控中心以质控中心名义印制文件的,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规定执行。省级以下质控中心以质控中心名义印制文件的,按照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质控中心应当严格按照以下规定开展工作,强化自我管理:

(一)未经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意,不得以质控中心名义开展与质控工作无关的活动。

(二)不得以质控中心名义委托或以合作形式违规变相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开展质控活动。

(三)不得以质控中心名义违规使用企业赞助的经费开展工作。

(四)不得以质控中心名义违规主办或者参与向任何单位、个人收费的营利性活动。

(五)不得违规刻制印章或以质控中心名义印制红头文件。

(六)不得以质控中心名义违规颁发各类证书或者专家聘书。

(七)不得违规将医疗质量安全数据资源用于与质控工作无关的其他研究,或者利用医疗质量安全数据资源进行营利性、违反法律法规的活动。

第三十一条 专家委员会(组)、亚专业质控专家组成员以及质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质控工作有关规定,不得以专家委员和质控中心工作人员名义违规举办和参加营利性活动,不得借助质控工作违规谋取私利。

第三十二条 各级质控中心应当加强对本中心专家委员和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与考核,发现违规行为应当立即纠正并在职责范围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本级质控中心监督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对质控中心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整。

第三十四条 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国家级质控中心建立年度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次。

省级以下质控中心的考核工作由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管理。

第三十五条 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年度考核结果,按照4年一个管理周期对国家级质控中心挂靠单位进行动态管理:

(一)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不做调整:

1.管理周期内4次年度考核结果均为良好及以上等次的;

2.管理周期内2次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且未出现不合格的。

(二)管理周期内发生2次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立即解除挂靠关系并重新遴选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原挂靠单位不参与本轮遴选。

(三)挂靠届满按照本规定重新遴选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的,原挂靠单位可以参与遴选。

第三十六条 质控中心出现本规定第三十条规定相关情形且情节严重的,立即解除挂靠关系并重新遴选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原挂靠单位不参与本轮遴选,且4年内不得申请作为新成立其他专业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

第三十七条 专家委员会(组)及亚专业质控专家组调整周期为4年。质控中心解除挂靠关系后,专家委员会(组)及亚专业质控专家组同时解散。

第三十八条 专家委员会(组)及亚专业质控专家组专家出现第三十一条规定相关情形且情节严重的,或者长期不承担质控中心安排的工作任务的,应当及时调出专家委员会(组)及亚专业质控专家组。

质控中心工作人员出现第三十一条规定相关情形且情节严重的,由挂靠单位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第三十九条 质控工作相关资料由质控中心妥善保存,纸质资料须转换成电子版进行保存。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变更时,原挂靠单位应当封存质控工作相关纸质资料和电子版资料,并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将电子版资料副本以及质控管理网络、信息化平台、管理权限和质控数据等一并转交给新挂靠单位,确保本专业质控工作有序、无缝衔接。

第四章

第四十条  省级以下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和本辖区质控工作需要,制定辖区内质控中心管理办法。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医药卫生报2023-03-14

 

 

健全适应乡村特点、 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文章下载

健全适应乡村特点、 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中央农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公开发布之际,中央农办、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就《意见》的制定印发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意见》的出台有什么背景和重大意义?

答: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筑牢亿万农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进行系统部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强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在现有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框架下,强化县域统筹,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资源,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分级分类解决不同问题。二是有助于强化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系统集成。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教改革协同联动,创新完善乡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县域整体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三是有助于形成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政策合力。

问: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意见》强调,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以基层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驱动,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意见》明确4项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坚持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属性,压实地方特别是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二是坚持强化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强调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三是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强调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乡村医生队伍。四是坚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调统筹解决好乡村医生收入和待遇保障问题,健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制度,激发改革发展内生动力。

《意见》还提出了到2025年的目标任务,即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人员素质和结构明显优化;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问:如何加强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优化布局?

答:目前,我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网络基本健全。截至2021年底,全国2844个县(区、市)、2.96万个乡镇、49.0万个行政村共设县级医院1.7万个,乡镇卫生院3.5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意见》着眼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从四个方面部署提出了改革举措。

一是优化机构布局。根据乡村形态变化和人口迁徙流动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宜乡则乡、宜村则村,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全覆盖。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中心乡镇卫生院,确有需要的可以在县城之外选建1至2个中心乡镇卫生院,使其基本达到县级医院服务水平。建好用好村卫生室,不适宜单设卫生室的行政村,可以通过邻村合建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定期巡诊、派驻以及邻(联)村延伸服务等方式,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二是强化拓展服务功能。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级医院重点是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诊疗以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能力,力争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或服务半径大的县(市、旗)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包含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重点是全面提升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鼓励拓展服务功能,健全急诊急救和巡诊服务体系,可以按照相关诊疗规范开展常规手术。村卫生室重点是加强能力建设,强化其基本医疗服务功能。

三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制定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加强县域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强化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严格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提高风险隐患早期识别能力,筑牢农村疾病预防控制网底。

四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到2025年统筹建成县域卫生健康综合信息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构建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广远程会诊、预约转诊、互联网复诊、远程检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配置应用。

问:如何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答: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扎根农村一线,为农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临床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是农村居民的“健康守门人”。《意见》聚焦乡村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突出问题,从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含金量的政策举措。

一是多渠道引才用才。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增加全科、儿科等紧缺人才供给,逐步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地方可根据实际需求面向农村规范培养拟从事全科医疗的高职层次医学生。到2025年将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比例提高到45%左右,逐步形成以执业(助理)医师为主体、全科专业为特色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

二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盘活用好存量编制。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人才一体化配置和管理,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并在职称评聘方面给予一定倾斜。统筹县域内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建立健全定期向乡村派驻医务人员工作机制,鼓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县域内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三是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收入和待遇保障方面,落实“两个允许”,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与当地县级公立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服务的乡村医生,地方要适当增加补助。养老和医疗保障方面,按照分类解决的办法,引导其按照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实际给予适当补助,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

问: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

答:《意见》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提出要求。

一是强化县域统筹。围绕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编制使用、人员招聘、人事安排、绩效考核、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等方面赋予医共体更多自主权,推动实行人财物统一集中管理。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

二是健全投入机制。中央财政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新增财力向乡村医疗卫生领域倾斜。省级加大统筹力度,确保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均衡健康发展。落实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主体责任。

三是城市支援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城乡协同、以城带乡帮扶机制,深化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将支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将指导基层、下沉服务作为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责。建立健全城市三级医院包县、二级医院包乡、乡镇卫生院包村工作机制。

问:如何推动医保与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发展协同联动?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意见》在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方面作出相应部署。

一是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机制。落实分类资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政策。强化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监测,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长效机制。

二是加大医保基金支持力度。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积极通过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村卫生室医保结算,在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合理提高医保基金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总额控制指标,年度新增医保基金重点向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倾斜,逐步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用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

三是优化农村医保管理服务。既要加强农村地区医保经办管理服务和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探索将村级医保服务纳入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也要加强基层医保基金监管能力建设,持续加大对骗保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

惠州日报2023-02-25

 

 

惠州华康医院北区新院区:打造舒适就医环境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文章下载

惠州华康医院北区新院区:打造舒适就医环境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惠州华康医院五学科入驻北区新院区

空间宽敞、采光明亮、空气清新,就诊环境舒适宜人;诊室标识明显、病区规划有序、停车方便,看病过程高效便捷;设备先进、设施齐全、医术精湛,医疗服务优质安全……惠州华康医院(以下简称“华康”)北区新院区处处体现人性化,展现温馨就医氛围。

华康北区新院区于去年底投入使用,目前该院妇科、康复疼痛科、老年病科、安宁疗护中心和医美科已顺利入驻。依托于新院区的崭新环境和配套设施,先后搬入的五大科室通过提升就诊体验、优化服务细节,全程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精益求精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全方位满足患者对诊疗服务的需求。

妇 科

温情服务 做女性健康的守护者

妇科疾病作为成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困扰女性患者健康的同时,还容易引起就医“尴尬”。为了让患者摆脱疾病困扰,华康妇科依托新环境新设备,为女性提供更私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华康妇科位于华康北区新院区三楼,承担着医院的妇女保健、妇科常见病诊疗、两癌筛查等工作。科室环境整洁、温馨、私密,床位设置均为单人间和双人间,现代化的病房条件和细致贴心的诊疗服务,提供舒适化治疗,更抚患者心。

“我们科室开展妇科炎症、妇科盆底疾病、盆腔疾病、宫颈疾病、不孕不育、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等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治。”惠州华康医院妇科主任易秀玉表示,该科室拥有先进的治疗设备和手段,以微创、无创技术为特色呵护妇女健康。在妇科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手术及盆底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有效帮助周边地区众多女性患者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精良的诊疗设备、优美的就医环境、专业的治疗方案……华康妇科满足了女性朋友多层次的医疗需求,并赢得她们的交口称赞。

“为提高广大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我们引进了前沿盆底康复治疗设备。”易秀玉介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由盆底肌肉松弛和盆底损伤引起,多发于盆底手术、剖宫产和自然分娩过程中,是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华康妇科拥有先进的设备,能为产后妈妈进行盆底功能评估、治疗及预防盆底疾病的发生。

通过配置尖端诊疗仪器,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华康妇科为患者提供愈发优质高效的就医体验。在加大对学科前沿科技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华康妇科充分发挥中医的特长和优势,探索中西结合的特色疗法,治愈妇科顽疾。

“终于不再瘙痒,心情都好了。”年近七十岁的林阿姨,有着多年妇科炎症病史,对她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在长期用药,反复发作的情况下,她由孙女带着找到易秀玉问诊。了解到患者已有十余年病史,且使用过多种抗生素,易秀玉决定采用中医药疗法帮助其改善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林阿姨的症状消除,至今没有复发。

医疗技术向来是患者看病的风向标。华康妇科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护团队,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保护女性的健康。“为了确保患者隐私不受侵犯,我们治疗室多为单间或中间有阻隔的双人间,让患者放心就诊。在治疗时,医护人员也会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她们的情绪。”易秀玉提及,她们还很注重女性患者的就医感受,倡导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康复疼痛科

中西并重 帮助患者解除疼痛

华康康复疼痛中心(康复疼痛科)总面积约4300平方米。其中,治疗区域面积约2600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50张。为了提供更精细明确的治疗服务,科室设有运动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吞咽)治疗区、盆底康复治疗区、青少年脊柱侧弯治疗区、物理因子治疗区、疼痛微创治疗区、针灸区、推拿区、中医治未病区等多个治疗区域。

走进康复疼痛中心的传统中医特色治疗区,浓郁的中药味扑鼻而来,明亮整洁的治疗室里,治疗床有序摆放,医护人员一边为患者进行中医理疗,一边与之熟络攀谈。在这里,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就诊,针灸、针刀、推拿等治疗有序进行。一位患者告诉记者,他多次来康复疼痛中心治疗腰背疼痛等痛症,疗效很好。一旦身体出现疼痛症状,他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华康医院,还会推荐亲戚朋友过来。

康复疼痛中心到底有何优势,让患者如此信赖?惠州华康医院康复疼痛科主任夏降元介绍,经过23年的发展与积淀,该科室已成为集中医特色治疗、现代康复治疗,以及微创介入治疗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康复疼痛医学中心,拥有丰富治疗疼痛症状和康复治疗的经验。

很多疾病都伴随着疼痛,针对不同病症,该科室开展多种治疗方法和技术。浮针、针刀疗法、龙氏治脊疗法、董氏针灸疗法、特色康复技术等优势特色疗法引得不少周边城市的患者慕名而来。

“此前,有一名来自佛山顺德区的患者,大概60多岁,有颈椎病,腰总是伸不直,经常疼痛。接受了首次针刀疗法后,他的腰基本能伸直了。由于他的情况比较严重,后面又进行了多次治疗进行巩固。”谈及针刀疗法,夏降元一脸骄傲。他告诉记者,惠州华康医院针刀疗法开展已有10余年,是该院的优势疗法,因为痛苦小,无瘢痕,广受患者欢迎。

自2010年来到惠州华康医院,夏降元便一直开展针刀技术治疗各种疼痛、功能障碍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10多年来,惠州华康医院针刀技术治疗人次超过5万例,在业界声名在外。

在精研优势疗法的基础上,康复疼痛中心亦不断创新发展,探索引进更多治疗手段。前年,康复疼痛中心已引进德国施罗斯三维矫正体系疗法,用于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

“科室坚持将先进理念、精湛技术和人文关怀融为一体,搭建起医患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夏降元表示,未来康复疼痛中心将进一步依托骨伤专科医院平台,以各种颈肩腰腿膝痛、骨科术后功能康复、中医护理、治未病及青少年脊椎侧弯治疗为主导,同步发展神经康复、心肺康复、产后康复、非药物减肥美容等技术,将中医传统特色适宜技术与现代康复紧密结合。

老年病科

医者仁心 护老年患者闯难关

宽敞明亮的走廊大厅、清新淡雅的墙面装饰、温馨舒适的病房……华康老年病科新的科室环境干净整洁、宽敞明亮。老年病科是华康医院的特色学科,经过10余年发展,华康老年病科现已成为设备先进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科室。

老年病科的诊疗范围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学科优势在于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除了疾病,还会从老年人的身体功能、生活质量、预期寿命考虑,从而权衡利弊,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老年患者往往疾病临床特点不典型,表象易掩盖严重问题,小病易转化成重症,而这些特点正是老年科医生所擅长的。科室医生对于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更能兼顾多个专科疾病的治疗,减少多重用药,“一站式”解决多种问题。

华康老年病科既有综合系统治疗,又有专科特长的个体化特色诊治模式,将患者多个健康问题“协调统一、整体优化”,使疾病治疗效果最优化,且常年实行高职医师坐诊,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结合实际需求,科室在配备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床边呼叫器、长期中心吸氧器、吸痰器、呼吸机、雾化器、注射泵等国际先进的诊疗和监护设备的同时,还为老年患者提供住宿、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让老人安心、舒心。

“去年12月底,我们科接诊了一位87岁的患者,老人家患有脑梗死、中度认知障碍等多种疾病及并发症,医疗护理难度极大。”惠州华康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徐峰介绍,这位老人入院时病情复杂,十分考验医生团队的技术水平。

科室医生团队经过讨论后,对这位老人进行针对性治疗。提出了促进脑部循环、改善营养状况、压疮治疗以及抗凝治疗等方案,最主要还是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和护理。经过治疗后,患者情况已恢复稳定。

科室和患者的特殊性,也让华康老年病科的医生有着更多的耐心和温柔。“在工作中,我们的医生会经常和他们聊天,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徐峰如是说。“饭量怎样?”“睡眠好不好?”“还有哪里会疼吗?”这些是科室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日常话题。看似平常的一些问题,却往往会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并及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与需求。华康老年病科始终以“医”为保障,“康”为支撑,“养”为重点,给予患者身、心的全方位专业照护。

安宁疗护中心

医者仁心 温暖生命最后一程

去年11月,华康“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安宁疗护中心正式搬迁至北区新院区6楼,床位增加至48床,设有双人间、单人间、贵宾套房可供选择,还配备了沐浴室、配膳间、谈心室等,病房装饰温馨舒适,有绿植、壁画、沙发和常用家电等,为患者营造“家”一样的疗护环境。

据悉,华康安宁疗护以中西医结合、疼痛管理、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关怀、中医护理技术等为科室主要诊疗护理特色。主要服务对象为癌症晚期患者、高龄伴有多种慢性病不能耐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以及非癌症终末期患者。“让逝者了无牵挂地走,让生者坚强地继续自己的人生,这是我们成立安宁疗护中心的初衷。”惠州华康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护士长黄诗婷说,为了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安宁疗护服务,华康专门成立了安宁疗护MDT团队。这支经验丰富、充满爱心的疗护团队由临床西医、中医专家、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疼痛医师、理疗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社工、临终关怀志愿服务队等专业人员组成。

患者入住后,安宁疗护MDT团队为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重视临终患者与其家属的需求,尊重生命尊严,尊重患者权利。一方面,重视生命品质,提供支持系统;另一方面,帮助患者尽可能积极生活直至逝去,包括帮助和指导患者实现未完成的心愿,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让患者以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开等。此外,在患者去世以后的一年内,团队还会对家属提供哀伤辅导。

“安宁疗护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的来临。”徐峰介绍,当以治愈为目的的医疗措施无法控制病情恶化,患者预估生存期少于6个月时,由安宁疗护MDT专业团队共同协作,给予患者积极和全面的照顾,以控制疼痛及相关症状为重点,并关注其心理、社交及精神需要,目标在于提高和改善患者与家属的生活质量。

“闻到了最喜欢的花香,仿佛看到了院子里种植的花草。这是家里熟悉的味道,我感到心旷神怡,内心还有一丝温暖,整个人都放松了,也容易忘却病痛的折磨。”在亲身体验了芳香疗法后,一位肿瘤晚期患者欣慰地说道。

徐峰介绍,芳香疗法是该院安宁疗护中心护理团队常用的减压疗法。芳香疗法能够让患者有被珍爱、被呵护的感觉,该疗法在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病区里不少患者在接受了芳香疗法后,精神状态比入院时好了不少,面对治疗和生活也更加积极了。

并非每个患者的病情都适合继续积极治疗。进入安宁疗护阶段,每个决策都要挑战常规医疗思维。让生命获得“重生”,是每个医护人员都希望实现的,陪伴一个已无法治愈的重症患者走完最后一程,同样也是成人之美。

医美科

专业安全 为美丽之路护航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的感受和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医美需求,为广大爱美人士提供更加安全、专业的医疗美容服务,惠州华康医院顺应形势发展要求,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成立医疗美容中心(医美科),大力弘扬健康的爱美文化,倡导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华康医美科位于华康医院(北区)4楼,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走进该科室,明亮的装修风格、宽敞舒适的等候区、布置温馨的诊室,为前来就诊的客户提供了优质的医疗环境。

“为满足惠州及周边人群医疗美容需求,医院花重金引进了多台先进的美容设备。”惠州华康医院皮肤科主任王红娟介绍,目前华康医美科配备了美国科医人、半岛医疗等知名品牌的医疗设备,包括科医人M22第七代超光子治疗仪、半岛黄金射频微针等,能为患者解决妊娠纹、黄褐斑、雀斑、色素痣、痤疮等皮肤疾病,也为爱美人士提供祛黑扫黄、褪红嫩肤祛皱等多种美容治疗。此外,科室还开展微整形、五官塑形等微创整形服务。

“科室开诊以来,不少市民慕名过来体验,受欢迎的项目很多,特别是我们M22有很多粉丝。”华康医美科工作人员黄山一边领着记者参观每个功能室,一边介绍科室的诊疗特色。他表示,对比当前市场,华康医美科以轻医美定位,专注年轻态,包括皮肤、轮廓(五官)、形体的年轻态等,致力于让众多有需求的市民在华康品牌中,以健康、安全的方式轻松变美,找回自信。

门诊咨询室、光电治疗室、独立的皮肤外科手术室、微整治疗室及美塑治疗室、皮肤检测室、皮肤治疗室……每一间治疗室,均配备了对应领域的先进辅助设备,前沿的医美技术为客户带来更有效、更舒适的治疗体验。而这样综合性的布局,不仅很大程度满足了皮肤病患者、求美者对皮肤疾病及对美容治疗的需求,也为大众提供更规范优质的医疗美容服务。

妊娠纹修复是当下医美领域的热门项目,也是一个难点项目,而华康医美科对这一项目的治疗颇有亮点。“我们通过专属修复激光打开细胞吸收通道刺激皮下胶原再生,然后用纳晶导入精华促进细胞增殖紧致表皮与真皮链接,最后搭配生物活性光抗氧化护理做表层修复。”王红娟解释,这些纹路,俗称“妊娠纹”或“生长纹”,怀孕的女性、肥胖人群等较多见,比如孕期女性,随着腹中胎儿生长,肚皮被撑大,慢慢出现弹力纤维及胶原的断裂,以致出现妊娠纹。而妊娠纹一旦出现,后期自愈的概率很小,只能通过治疗手段进行修复。

王红娟介绍说,随着大众对年轻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科室除了做常规的皮肤美容外,还开展各种类型的形体塑造及微创整形服务,可一站式满足求美者对皮肤管理、五官美化、形体雕塑的需求。

“我们追求安全变美、健康变美,因此所有项目均为无创或微创型,旨在免除或减轻客户在变美过程中的痛苦。”王红娟直言,华康医美科通过引进精良的设备以及构建素质过硬的医护团队,为市民的“变美之路”护航。

惠州日报记者邬玉婷

惠州日报2023-02-23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发展线上医疗 满足患者需求 文章下载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发展线上医疗 满足患者需求

“截至2月20日,互联网医院注册人数达52万,互联网门诊达14.2万人次;2022年全年开放线上号源165万个。”近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互联网医院院长)郝继辉告诉记者,目前医院已有34个临床科室、300余名医生在线提供咨询复诊等医疗服务,覆盖了全院所有病种和科室。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20年8月启动互联网医院建设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有效满足了患者的就医需求。

据介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良性运行阶段。“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都有医生在线出诊,为患者提供线上诊疗服务。越来越多的复诊患者逐步转移到线上就诊,线下门诊主要满足首诊患者或者必须来院进行检查治疗的复诊患者,大大提高了线下诊室的利用效率,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提供给了需求更迫切的患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互联网医院执行院长)黄鼎智说。

“互联网医院一站式预约检查给患者带来诸多便利,深受欢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开具检验检查申请单后,患者可在线预约检查,做到仅需检查当日到院检查,检查完成后可在线查看云胶片,云胶片不仅清晰度比传统胶片要高,还能分享给医生进行会诊,同时还可实现历史影像对比,给患者带来更大便利。”黄鼎智说。

据介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使用频率显著增加。2022年,为患者家属自助办理电子陪伴证17万人次;病案寄送5万多件,其中外地患者比例达60%;一站式预约检查服务超过8000人次。

针对术后肿瘤患者、老年肿瘤患者等群体的护理服务难点痛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近日正式上线。黄鼎智说,“互联网+居家护理”采取“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模式,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入户护理服务。互联网医院提供25项护理服务项目,涵盖10项专科护理和15项基础护理。服务范围辐射至市内六区,扣紧规范化专科护理最后一环,让肿瘤患者及家庭真正受益。

人民论坛网2023-02-28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打造医疗卫生高地 助力“五地一城”建设 文章下载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打造医疗卫生高地 助力“五地一城”建设

江津区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江津行动,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作为全区医疗卫生系统的龙头,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加快打造区域“医疗高地”,积极围绕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助力江津“五地一城”(科技创新基地、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地、休闲旅游胜地、宜居城市)建设。去年,该院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主题年”这一发展主线,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擎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医院由临床型向高水平研究型教学医院转型升级。

优化学科布局+打造优势学科群

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近年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把加强学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以评促建、开门问策、认清差距、找准方向,奏响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协奏曲,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年,为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要,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着力优化学科布局,建立形成了完备的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系。全年累计完成11个学科优化整合,调整设立创伤中心、胃肠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脊柱外科、骨关节外科、肾脏与风湿免疫科、内分泌代谢科等多个临床科室,通过专业细分、专科专治,着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转型升级过程中,医院还把打造以重点专科、特色专科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作为带动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全面增强临床诊疗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2年,医院普外科成功获批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临床药学抗感染药物”获批重庆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如今,医院已建立起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部级特色专科、1个省部级临床药学重点专科,8个地厅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学科集群。

校院合作+医教携手

打造医教研协同发展新高地

2021年12月,江津区中心医院挂牌“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校院合作。

成为重庆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后,医院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学科评估,加快推动医、教、研协调发展。2022年7月,重庆大学医学部牵头,邀请知名医学专家教授到医院开展学科评估,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把脉会诊”,共同描绘打造高水平诊疗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科研转换基地的新蓝图。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想建好高水平研究型教学医院,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关键。”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贵银表示。医院通过制定出台科研绩效激励办法、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善科研教学环境等多种措施,筑牢研究型医院根基,打造创新型医院的亮色,推动科研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教学工作推进上,医院成立教学管理委员会,整合组建器官系统整合教学15个课程组,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医院已形成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培养及招收规培生、大班理论课学生、进修生和实习见习生等多层次教学的完整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同时,医院还投资1.58亿元新建科研教学及规培基地综合楼,完善内、外科智慧直录播病房,智慧理论教室等教学设施。目前,科研教学及规培基地综合楼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今年11月即可投入使用。

深耕不辍结硕果,笃行致远谱新篇。2022年,医院科研创新成绩斐然,医院全年获批各级科研项目31项,开展药物临床研究5项,获得资助经费400余万元。结题各级科研项目21项,发表医学科研论文105篇(核心期刊及以上69篇),创下历年最好成绩。医院累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01项,获批国家专利49项(含发明专利3项)。实现了医工融合项目重点课题、院企合作项目、市级博士后科研项目和发明专利等的“零的突破”。

科研兴院+人才强院

跑出医院转型升级加速度

“人才和科研是医院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两架马车’,缺一不可。”孙贵银表示,必须抓牢人才第一资源,打造人才流向高地。

医院始终秉承科研兴院、人才强院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夯实人才基础。一方面,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引进高水平专职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原创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和应用;另一方面,坚持以临床为中心,加强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和后备接班人培养,激发干部职工队伍内在潜力。

去年,医院成功引进特聘专家5名(包含国家1名杰青)、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入站博士3名,全职引进博士4名,学科带头人1名。李华、江德全、冯华国3名专业技术人员入选2022年“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吴春蓉获江津区“青年科技之星”称号。

截至目前,医院已有国家级人才1名,市级英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市级医学头雁人才5人,江津区级高层次人才152人,医院人才工作荣获江津区“人才伯乐奖”。

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未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将继续聚焦临床和科研需求,进一步加大高水平科研人才引进力度,探索完善临床医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新模式,持续凝聚医院高质量发展不竭动力,早日实现医院由临床型向高水平研究型教学医院转型升级,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津医样板”。

唐楸 韩洁洋

金台资讯2023-03-13

 

 

淮安一院强化“三大品牌” :全面打造长三角北部现代化医疗中心 文章下载

淮安一院强化“三大品牌” :全面打造长三角北部现代化医疗中心

国内一流、省内领先、区域最优 …… 近年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不断巩固强化这 " 三大品牌 ",连创佳绩,全面打造长三角北部现代化医疗中心。2023 年,医院将以 " 四新目标 " 为引领、以 " 九大工程 " 为抓手,奋力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医院新征程,努力打造成医疗高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连创佳绩,迈向医疗现代化

2022 年,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 以绩效考核为标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安全,抢抓机遇,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医院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入多个顶尖学术研究和培训项目,联合组建淮海经济区现代医院管理联盟。对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整体托管,并启动市感染性疾病医疗中心共建计划。与成员单位 8 个专科结成共建合作,新组建医、护、药和党建联盟 11 个,开设专家工作室 2 个。统筹推进 DIP 改革,被确立为 DIP 支付方式改革省级联系点。在最新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55 项指标评价中,有 9 项指标达满分值。再获中国医院管理奖运营管理主题东部区域优秀奖 1 项。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中,CMI 值、四级手术人数两个单项连续三年高分入围全国百强。成功创成江苏省肿瘤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实现 " 零的突破 "。

科技兴院 , 打造医疗高地

医院始终坚持 " 科技兴院 " 的发展战略,2023 年 2 月 3 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 年科技工作会议暨 2022 年度科技表彰大会 " 在院报告厅举行。记者了解到,医院连续 12 年获得国自然项目立项,总数达 40 项,先后有 15 个科室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百强榜,胸外、急诊、耳鼻喉、血液四个学科连续五年入榜。多个科研成果被国际顶尖医学刊物刊录。开展的许多项目技术填补了地区空白,其中聚焦食管癌诊治的创新成果被推荐为我国中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方案。

2022 年,医院拟获批省肿瘤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公示已结束),攻克省社会发展临床前沿项目 1 项,实现临床科研重大项目 " 零的突破 "。医院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在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地级城市医院第 36 名,有 6 个专科进入全国 30 强。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实现连续两年跻身 A+ 等次、三次进入全国百强,最新排名全国第 69 位,全省第 5 位。在全国 GCP 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中,医院位列全国综合医院第 100 名、省内第 10 名。医院成功入选江苏省卫健委 28 家临床研究规范管理试点单位。

托管整合奠定坚实医疗基础

2022 年 5 月 13 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大会在市四院召开。为切实加强新冠肺炎等突发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淮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水平,推动市四院长期健康运行,淮安市委市政府部署由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此举必将进一步发挥市一院和市四院各自优势,不断提升淮安卫生健康事业和传染病定点医疗救治工作水平。

2022 年 9 月 29 日,江苏省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淮安急救中心项目在一院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位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总建筑面积 2.37 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栋地下 1 层地上 5 层的急救中心。项目计划工期 850 天,建成后将为淮安及周边四市 2000 多万人口提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承担批量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和院内收治等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极大提高地区及周边地区危急重症诊疗服务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重大灾害事故处置水平、满足百姓就医需求。

现代快报2023-03-06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政策解读 文章下载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卫生健康工作的核心任务。把握医疗服务质量内在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和激发行业的内生动力,是实现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必由之径。多年来,国家和各地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工作和成效离不开专业质控组织的支持。为规范质控组织管理,充分发挥质控组织在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工作中的作用,2009年原卫生部印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加强对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此后,质控中心逐渐成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中坚力量。2016年我委以部门规章形式公布《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质控组织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对质控中心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质控中心的设置需要科学规划、质控中心的管理和工作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健全。为引导质控中心规范健康发展,结合实践经验,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我委组织制定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二、主要内容

《规定》针对新时期的要求和质控中心管理运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质控中心的规划设置、工作职能、运行监管等方面细化管理规定、明确工作要求。一是明确质控中心规划设置。统筹规划质控中心的专业领域和工作方向,合理布局。首批规划设置的质控中心包括临床、医技、管理3大类6个领域60个具体方向。二是建立质控中心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各级质控中心的产生机制,建立公开透明、择优设置的制度;建立质控中心退出机制,对质控中心进行动态调整,充分调动和激发质控中心的内生动力。三是强化质控中心工作保障。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质控中心开展工作予以政策保障,对挂靠单位为质控中心开展工作提供的支持和保障作出基本要求。四是规范质控中心运行管理。对质控中心的职责任务、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数据使用、资金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进一步强调目标导向,在保障质控中心有序合规运行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三、工作要求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质控工作需要和上级质控中心的设置情况,做好本级质控中心的规划、设置、管理和考核工作,确保质控中心专业布局合理、择优设置,并为质控中心开展工作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利用质控中心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挂靠单位为质控中心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人员和经费等保障条件,确保质控中心工作有序开展。

各级质控中心在本级行政部门指导下,按照要求充分掌握本专业本辖区医疗质量安全现状,充分挖掘、分析、利用医疗质量安全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制定质量安全改进长期规划、方案以及当前改进目标的综合策略和具体改进措施,发挥行业管理和引领作用,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要求,促进医疗质量安全同质化,保障患者安全。

相关链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卫办医政发〔202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卫医政发〔2009〕51号),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规范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我委组织制定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表:1.首批规划设置的质控中心清单

      2.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申请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3年2月22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规范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质控中心,是指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为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和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质量安全同质化,实现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根据管理工作需要组建、委托或者指定的医疗质量控制组织。

第三条按照组建、委托或者指定质控中心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级别,质控中心分为国家级质控中心、省级质控中心、市(地)级质控中心和县(区)级质控中心(组)。

按照质控中心的专业领域和工作方向,质控中心分为临床类质控中心、医技类质控中心和管理类质控中心等。

第四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国家级质控中心的规划、设置、管理和考核。省级以下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级质控中心的规划和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质控中心的设置应当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实际需要为基础,同一专业领域和工作方向原则上只设定一个本级质控中心。

第六条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参照国家级质控中心设置情况,设立相应省级质控中心或指定现有省级质控中心对接工作。

第七条省级以下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每年度将本级质控中心设置和调整情况向上一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章职责和产生机制

第八条国家级质控中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下开展以下工作:

(一)分析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医疗质量安全现状,研究制订我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的规划、方案和具体措施。

(二)拟订本专业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安全管理要求,提出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及综合策略,并组织开展本专业领域质控培训工作。

(三)收集、分析医疗质量安全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编写年度本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四)加强本专业领域质量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工作要求。

(五)组建全国相应的专业质控网络,指导省级以下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工作。

(六)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九条省级以下质控中心在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领导下,参照国家级质控中心职责,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进行细化并组织实施,承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国家级质控中心的设置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一)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设置规划,明确专业领域和工作方向,并提出拟承担相关专业质控中心工作的单位所需的条件。

(二)拟承担相关专业质控中心工作的单位应当首先向所在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本辖区申请单位进行初步遴选后,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荐不超过1家备选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直属单位可以直接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申请。

(三)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各省份推荐情况和直属单位申请情况进行初步遴选,确定不超过5家单位进入竞选答辩,并按照相应公示制度进行公示。

(四)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竞选答辩,并根据竞选答辩情况,确定承担质控中心工作的单位(以下简称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和质控中心负责人。

(五)首次成立或更换挂靠单位的国家级质控中心设1年筹建期,筹建期满验收合格后正式确定。

省级以下质控中心的设置流程由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定。

第十一条国家级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备开展质控工作所需的办公场所、设备、设施及专职人员,并保障开展质控工作所需的经费。

(二)申请临床专业质控中心的原则上应当为三级甲等医院,具备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和良好的质量管理成效。

(三)所申请专业综合实力较强,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和影响力,学科带头人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威望。

(四)三年内未发生严重违法违规和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五)能够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交办的质控工作任务。

省级以下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的条件由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定。

第十二条申请作为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的机构或组织应当向相应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本单位基本情况。

(二)本单位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领域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三)拟申请专业领域的人员结构、技术能力、学术地位和设备设施条件。

(四)拟推荐作为质控中心负责人的资质条件,拟为质控中心准备的专(兼)职人员数量、办公场所、设备、设施和经费情况。

(五)拟申请专业领域的质控工作思路与计划。

第十三条答辩评委专家组由熟悉掌握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情况,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临床、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

专家参加答辩评委专家组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章运行和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为本级质控中心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医疗机构应当积极配合各级质控中心在辖区内依法依规开展质控工作。

第十五条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应当为质控中心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包括必要的办公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和经费等。

第十六条质控中心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工作例会、专家管理、经费管理、信息安全、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每个质控中心设负责人1名,负责质控中心全面工作。国家级质控中心应当确定至少1名专职秘书负责日常工作。

第十八条质控中心负责人由挂靠单位推荐并报请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定同意后确定;原则上由挂靠单位正式在职工作人员担任,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较好的职业品德和行业责任感,为人正直,秉公办事,乐于奉献。

(二)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热心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专业知识。

(三)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本中心质控区域和本专业领域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威望。

(四)具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充裕的工作时间,能够胜任质控中心负责人工作。

(五)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九条质控中心负责人履职期间因故不能继续履职的,由挂靠单位在1个月内重新推荐人选,并报请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定同意后确定。

第二十条国家和省级质控中心应当成立专家委员会,市(地)级和县(区)级质控中心可以成立专家组,为本中心质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并落实具体工作。

第二十一条各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组)设置应当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和下列要求:

(一)每个质控中心只设立1个专家委员会。国家级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数量不超过25名,其中本中心挂靠单位委员数量不超过4名。

(二)专家委员会设1名主任委员,由质控中心负责人担任;可以设置不超过2名副主任委员,其中至少1名由非本中心挂靠单位专家担任。原则上不设名誉主任、顾问等荣誉职位。

(三)国家级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名单由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推荐,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审核同意后确定。

省级以下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组)具体设置办法由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定。

第二十二条国家级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任期为4年。委员任期内因故不能继续履职的,不进行增补。

第二十三条国家级质控中心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亚专业质控专家组,亚专业质控专家组设置安排应当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审核同意后确定。

亚专业质控专家组组长应当同时为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组名单由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确定,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备案。

第二十四条各级质控中心应当定期召开本中心专家委员会(组)、亚专业质控专家组工作会议,讨论本专业质控工作计划、技术方案和重要事项,落实质控中心工作任务;定期召集本专业下一级质控中心负责人召开会议,部署质控工作安排,交流质控工作经验。

第二十五条各级质控中心应当制定本专业质控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按要求及时向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上级本专业质控中心上报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应当遵循可操作、易量化的原则制定,相关具体工作任务应当明确完成时限。

质控中心开展年度工作计划之外的重要活动与安排应当提前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第二十六条质控中心工作经费应当实行预算管理,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支出,专款专用。质控中心工作经费纳入挂靠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挂靠单位财务管理要求。质控中心应当遵守相关财务规定,确保经费规范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七条质控中心应当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质控工作,使用符合国家网络和数据安全规定的信息系统收集、存储、分析数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相关制度,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

第二十八条质控中心应当在规定范围内使用数据资源。使用医疗质量安全数据资源发表文章、著作等成果,应当注明数据来源,并使用质控中心作为第一单位。

第二十九条国家级质控中心以质控中心名义印制文件的,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规定执行。省级以下质控中心以质控中心名义印制文件的,按照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质控中心应当严格按照以下规定开展工作,强化自我管理:

(一)未经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意,不得以质控中心名义开展与质控工作无关的活动。

(二)不得以质控中心名义委托或以合作形式违规变相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开展质控活动。

(三)不得以质控中心名义违规使用企业赞助的经费开展工作。

(四)不得以质控中心名义违规主办或者参与向任何单位、个人收费的营利性活动。

(五)不得违规刻制印章、违规以质控中心名义印制红头文件。

(六)不得以质控中心名义违规颁发各类证书或者专家聘书。

(七)不得违规将医疗质量安全数据资源用于与质控工作无关的其他研究,或利用医疗质量安全数据资源进行营利性、违反法律法规的活动。

第三十一条专家委员会(组)、亚专业专家组成员以及质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质控工作有关规定,不得以专家委员和质控中心工作人员名义违规举办和参加营利性活动,不得借助质控工作违规谋取私利。

第三十二条各级质控中心应当加强对本中心专家委员和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与考核,发现违规行为应当立即纠正并在职责范围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本级质控中心监督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对质控中心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整。

第三十四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国家级质控中心建立年度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次。

省级以下质控中心的考核工作由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管理。

第三十五条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年度考核结果,按照4年一个管理周期对国家级质控中心挂靠单位进行动态管理:

(一)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不做调整:

1.管理周期内4次年度考核结果均为良好及以上等次的;

2.管理周期内2次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且未出现不合格的。

(二)管理周期内发生2次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立即解除挂靠关系并重新遴选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原挂靠单位不参与本轮遴选。

(三)挂靠届满按照本规定重新遴选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的,原挂靠单位可以参与遴选。

第三十六条质控中心出现本规定第三十条规定相关情形且情节严重的,立即解除挂靠关系并重新遴选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原挂靠单位不参与本轮遴选,且4年内不得申请作为新成立其他专业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

第三十七条专家委员会(组)及亚专业专家组调整周期为4年。质控中心解除挂靠关系后,专家委员会(组)及亚专业专家组同时解散。

第三十八条专家委员会(组)及亚专业专家组专家出现第三十一条规定相关情形且情节严重的,或长期不承担质控中心安排的工作任务的,应当及时调出专家委员会(组)及亚专业专家组。

质控中心工作人员出现第三十一条规定相关情形且情节严重的,由挂靠单位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第三十九条质控工作相关资料由质控中心妥善保存,纸质资料须转换成电子版进行保存。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变更时,原挂靠单位应当封存质控工作相关纸质资料和电子版资料,并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将电子版资料副本以及质控管理网络、信息化平台、管理权限和质控数据等一并转交新挂靠单位,确保本专业质控工作有序、无缝衔接。

第四章

第四十条  省级以下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和本辖区质控工作需要,制定辖区内质控中心管理办法。

第四十一条本规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医政司2023-02-27

 

 

“互联网+医疗”精准对接医患信息 文章下载

“互联网+医疗”精准对接医患信息

互联网医疗工具初步实现了医患时空对接,不仅帮助患者找到对口医生,更将诊疗服务从诊中提前至院前,延伸至院后。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既满足了一些患者的需求,也推动了医院发展,被称为“一场医患间的双向奔赴”。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开辟了抗疫第二战场。很多医院主动开通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互联网医疗平台也积极推出发热门诊专区或渠道,在线服务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相关症状的患者。

但互联网医疗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相关政策及法规正在不断完善,互联网医疗将进入规范和高质量发展期。

互联网医疗三级跳

“这10年,特别是近5年,互联网医疗发展非常快。”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表示,我国互联网医疗已经通过三级跳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2018年以前,由于政策不明朗,基本上以行业自发探索为主。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互联网医疗在政策推动下进一步快速发展。2020年之后,“互联网+医疗健康”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开辟了抗疫第二战场,医生和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进一步提高,使得互联网医疗既有企业动力,又有政策推力,还有用户动力,实现全面发展。

陈秋霖在调研中发现,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的医生超过50%是这几年上线的。2020年以来,医疗机构融入互联网力度和深度明显加强,在线上提供服务的医生明显增加,线上寻求服务的患者也明显增加。

“互联网+医疗”主要包括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和医院自建互联网医院两种模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达2.98亿人,占整体网民的28.9%。

“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这是新兴行业的治理难题,陈秋霖十分担心互联网医疗行业出现这种困局,“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乱象苗头,如以药养医的线上化、先开药后补方等行为。”

医患双向奔赴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医疗服务,也给一些“老字号”医院带来新的活力。

作为上海首家妇产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因红色屋顶被上海市民称为“红房子医院”,在群众中有着良好口碑。近年来,借助互联网,医院推出分时段精细化预约、智能问诊等措施,服务流程显著缩短,患者满意度同步上扬。

据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介绍,医院的患者有67%是非本地疑难杂症患者,他们慕名而来,但因为路途遥远,病情复杂、病程迁延等原因,不少人中途放弃、耽误病情,或者错过最佳诊疗期。互联网医疗工具初步实现了医患时空对接,不仅帮助患者找到对口医生,更将诊疗服务从诊中提前至院前,延伸至院后。

以“好大夫在线”平台为例,16年来平台吸引431位“红房子医院”医生自主入驻,涉及科室18个,总服务患者65.4万人,全院医生网上诊室总浏览量4.2亿次,线上直播义诊185场,发布科普文章5000余篇。

“大多数医患矛盾、纠纷源于医患沟通不足。”华克勤发现,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新型医患关系产生,从医生主导、病人盲从,向医患合作、共同参与的模式转变。对患者而言,线上平台除了能与目标医生直接联系外,还能因相似经历、诉求结识许多“患友”,抱团产生“群蜂效应”,相互交流。

比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生王文君收治不孕不育患者,这些患者在好大夫在线咨询后就诊,因病结识,组建“come baby”患友群,彼此交流就诊心得,生育后接龙祝福,缓解疾病带来的压力。

患者们彼此转告医生出诊信息,转发医生的科普文章,了解不同的治疗方案。很多人从一名“小白”成长为“同伴志愿者”,最终“升级”为母亲。

“由医生、护士、患者、同伴志愿者协同参与的医患社群,向着相同目标出发,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彼此间的信息差。”华克勤说,在新型医患关系下,医生的个人品牌也不断传播。

“互联网可以促进医疗服务信息的无障碍流通,当信息可以很方便获取的时候,背后的医疗服务体系结构一定会随之改变。”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表示,“擅长某种疾病治疗的医生、科室、医院可以通过互联网精准聚集越来越多的病人,从而进一步提升诊疗水平。这种情况下,患者也能够获得更专业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时间可能更短。”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与医疗相结合,重塑了医疗的业务流程和模式,触发了医院跨越式发展。

“从2000年起,一批第三方平台率先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加速公立医疗机构逐步建立涵盖在线咨询预约、在线缴费等院外医疗服务,从本质上缓解看病难问题,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医疗服务埋下种子。”华克勤说。

在她看来,第三方平台的互联网工具派生出医患“社群”及医生诊疗团队,赋能医疗服务和医患关系,倒逼医院管理者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医疗深度融合,推动公立医院在服务模式、学科建设、科研转化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利用好互联网平台进行患者管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也可以帮助医生收集到大量、优质的随访数据,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华克勤表示,“互联网+医疗”从不同维度出发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水平和满意度评价,这些正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互联网也加速了三四线城市医院的发展。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任卫东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我们的诊疗范围主要限于医院附近区域的病人,通过使用互联网医疗,诊疗范围扩大到全国”。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认为,互联网能助推实现医院间标准化的信息共享,以及不同信息系统交互和整合,助推实现临床质量控制智能化、实时警示、危机值管理,助力临床研究,实现多学科协同管理。

但他也指出,线上线下同步协同诊治对行业监管提出新要求。“有的时候一边鼓励,一边限制,主要是怕监管失控,这就需要互联网医疗发展相关法规不断完善。”

2022年6月,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主要从业务监管、药品管理、医疗机构监管、人员监管4个方面对互联网诊疗实施全方位监管,被业内认为是“史上最严”。

此外,《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互联网医疗将进入规范和高质量发展期。业界期待,互联网医疗在规范中创新,在制度创新和行业创新的互动下螺旋式上升。

民生周刊2023-02-18

 

 

龙口市卫生健康局创新“智慧医疗”云模式 文章下载

龙口市卫生健康局创新“智慧医疗”云模式

为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龙口市卫生健康局立足卫健系统实际,推行“智慧医疗”云模式,打通就诊、结算、病历、监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增强群众获得感。

打造“智慧医疗诊疗”,打通就医服务最后一公里。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推行通过电子健康卡、就诊卡等多种介质在门诊自助服务终端上打印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相关业务。多功能自助终端上还集成了预约挂号、充值、缴费、查询、打印等功能,充值、缴费环节支持银行卡、现金、微信、支付宝、医保卡等多渠道支付方式,让非诊疗环节的多个步骤能快速进行,全程自助操作无压力。“智慧医疗”的推出极大地降低交叉感染率,有效舒缓人流量,为挂号窗口减轻了压力,提高医院运作效率,保障医院高效有序运行。

创新“智慧床旁结算”,打通结算服务最后一公里。龙口市人民医院创新开展出院患者“床旁结算”业务,将出院结算窗口“搬到”病房,出院患者在病床旁就能结算医疗费用,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真正做到了“零距离”服务。每个病区护士站都相当于一个结算窗口,患者办理出院时,不必再和以前一样到住院处、医保办等各个窗口办理缴费和报销,而是在护士站就能完成一站式缴费,实现了“办理出院最多10分钟”,真正方便了患者。

推出“智慧病例邮寄”,打通诊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龙口市卫健局选取市人民医院进行病历邮寄试点,就医患者可在提前预约诊疗时关注“龙口市人民医院公众号”,点击“诊疗服务”中的“病历邮寄”,根据提示填写患者信息、复印内容及份数、上传法定证件照片后,病历室工作人员会按照患者要求,将病历复印后按照患者提供的地址邮寄至患者手中,实现了病历复印“零跑腿”。截止目前,已完成病历复印邮寄726份,得到了患者的好评。随着病历复印环节的流程再造完成,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整个就医就诊环节的流程再造。

构建“智慧医疗监管”,打通卫健监管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以“人眼”换“天眼”,打造在线监管“天眼系统”。为加强个体诊所疫情防控监管和基层网格化管理力度,龙口市卫生健康局打造在线监管“天眼系统”,通过自愿模式,组织全市个体诊所安装视频监控。安装完成后,将依托公安系统的网格化管理以及数字化平台,实时掌握和监管全市个体诊所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情况。截至目前已督促238家诊所安装监控,可实时监测现场画面并进行存储。

大众日报2023-03-08

 

 

智慧医疗建设现状 文章下载

智慧医疗建设现状

智慧医疗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手段,使医疗行业更加高效、便捷、安全、优质的发展。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医疗建设在我国不断深化。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智慧医疗建设的现状。

一、 智慧医疗建设成果

智慧医疗建设已经在我国的医疗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果。首先是“互联网+医疗”的推广,各大医疗机构通过建立在线医疗平台,让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在线缴费等操作,提高了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性。

其次是“远程医疗”的普及,通过远程医疗技术,患者可以在家中就能接受医疗服务,节省了医疗资源,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同时,远程医疗还可以为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病例,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再次是“医疗大数据”的应用,通过对医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医疗大数据还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更好地规划和优化医疗资源。

二、 智慧医疗建设的挑战

尽管智慧医疗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是数据安全问题,医疗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是医疗行业智慧化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还存在医疗数据被泄露或者篡改的情况。

其次是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程度不够,一些小型医疗机构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完成智慧医疗建设,使得医疗服务的智慧化程度存在差异。

最后是医疗行业人才缺乏,医疗信息化技能是一个相对新的领域,需要一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医疗行业的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医疗信息化人才更是短缺。

三、 未来智慧医疗发展方向

智慧医疗建设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未来智慧医疗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将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流,促进医疗行业整体的发展。

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涉及到医疗领域,比如自动化病例分析、智能诊断、智能手术等。

医疗物联网的推广。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医疗设备、药品等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移动医疗的发展。移动医疗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趋势,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比如移动医疗诊所、移动医疗检查车等。

智慧医疗建设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未来,伏锂码云平台将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推动智慧医疗建设的深入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不同业态医疗机构提供一站式智慧医疗建设方案,实现与健康为中心的智慧服务体系。

腾讯网2023-03-06

 

 

探索中国智慧医疗建设之路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文章下载

探索中国智慧医疗建设之路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智慧化管理和建设发展,对于医院整体管理效能、诊疗能力、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为探索中国智慧医疗建设之路,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第十五届健康中国论坛·医院智慧化管理与建设平行论坛暨医院智慧化建设全国行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会议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河南省通信工程局支持。与会嘉宾指出,医院智慧化管理和建设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行动,它不仅关系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医院治理现代化水平,还关系到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医疗卫生健康管理建设的新路子,重点是坚持自主创新。

对于老百姓而言,健康是头等大事。如何解决目前仍然存在的群众看病难问题,是医院智慧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改变群众看病难的关键,一是在于优质的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看好病;二是在于医院就诊效率与便捷性的提高,让医患的互动更流畅、更方便。这些都需要互联网、AI等技术赋能医院的智慧化建设与管理,需要全行业继续为纾解群众就医困难而努力。

医院智慧化的建设落到实处,离不开技术力量的支持。“一直以来,我们在做好数字底座建设的同时,持续在新基建、数字赋能和科技创新上发力。在医疗行业,打造了HOMS运营管理平台,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物联网典型应用案例库,并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十余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河南省通信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振魁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智慧医院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紧密型医联体一定要有信息化的联系,如果医院和社区没有信息化的联系,就不能算作是紧密型医联体。”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说,首钢医院利用信息化系统,搭建与4家下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高速路网,实行专家、专业、管理的“三下沉”,让优质的医疗资源和管理理念便顺着“高速公路”迅速下沉到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同质化服务,将四个社区打造成了北京市医保单位和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单位,真正落实分级诊疗模式,打造新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模式。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明奎谈到,该院重点打造心血管智慧医疗新模式,实行内、外科一体化整合式医疗、智慧化服务模式。医院创新性提出先心病救助“大理模式”,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先心病患儿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在智慧化管理的探索与建设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一站式服务中台为依托,统一院内外服务窗口,实现了患者服务全过程覆盖、业务流程全过程追踪、医院运营全业务管理。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院长连鸿凯介绍,“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医院应当以数字化思维看管理,以数字化手段重构业务、组织和服务模式,用数字赋能医院精细化管理”。

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向炎珍表示,智慧医院的建设和管理离不开数字化转型升级。“2018年协和医院HRP试剂管理系统上线,试剂量成本十年间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信息精细化管理使成本大幅下降,这就是数字化管理带来的效益之一。”向炎珍提醒,医院数字化转型要注意四个方面:首先,先有信息化、再有数字化、才有智能化,一步登天很难;第二,基础档案很重要,地基决定高度、过程决定质量;第三,建议医院“一把手”要抓,数字化涉及到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没有“一把手”是很难做的;最后,不要为管理而管理,一定是要为病人服务、为临床服务去转型升级。

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副书记陈勇认为,智慧化医院简单来说就是具有信息化、互联网化、智能化特点的医院,当前仍在正在探索的路上。“朝阳医院目前实现了医院业务全流程、临床应用全过程的信息化;在互联网+方面,朝阳医院于2014年建立了全国首家医联体,并在医联体内部建立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借助这样的系统,可以实现在社区进行影像检查,在朝阳医院进行读片诊断,进而实现影像学诊断的同质化,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有效地延伸到了基层。”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是首批国家运动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也是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第一转诊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院长杨渝平介绍,在冬奥会前夕,该院依托5G建立了院前院内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了医疗保障闭环管理、移动化、远程化和智能化。此外,通过5G专网技术,崇礼院区远程会诊中心与北医三院总院、张家口地区其他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对接,实现患者就地检查、远程诊断,大大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京冀协同发展。

为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让医院管理更有深度,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论坛还启动了“医院智慧化建设全国行”活动,更快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让患者受益、人民健康。

新华网2023-02-23

 

 

惠州:年内重开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病区 文章下载

惠州:年内重开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病区

惠城近5年累计投入6亿元建设医疗重点项目

年内重开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病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日前,“二十大精神在惠城——‘一把手’访谈”活动走进惠城区卫生健康局(以下简称“区卫健局”),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邹忠平表示,区卫健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市委、区委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中心工作,坚定不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促进惠城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惠城建设。

推动医疗基础设施和人才学科建设

市第三人民医院横沥分院、水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项目已投入使用;河南岸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近5年来,惠城累计投入6亿元用于医疗重点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仅2022年实施的区医疗重点项目就有8个,其中5个已完工,基层医疗整体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邹忠平介绍,今年,区卫健局将加快推动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院、芦洲镇卫生院芦岚分院等项目建设。江北、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慢病站升级改造工程(东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将动工。“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卫生领域短板,优化全区医疗资源分布,扩增床位约1300张,有效解决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和山区居民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邹忠平说。

除了提高医疗基础设施“硬”实力,区卫健局还着力推进人才学科建设,提升医疗发展“软”实力。目前,全区有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今年年底将争取新增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围绕“骨干博士化、医师硕士化、护理本科化”的人才梯队建设目标,今年计划二级以上医院引进30名博士、100名硕士,招聘50名本科以上学历专业型人才下沉基层,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创建省级健康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2022年11月开始,惠城区启动创建省级健康区工作,大力推进健康社区、家庭、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等健康场所建设,计划到2024年11月完成创建,真正实现群众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为“以健康为中心”。今年还将推动马安镇和汝湖镇创建国家级卫生镇、横沥镇创建省级卫生镇,为建设卫生强区、打造健康惠城筑牢基石。

去年,惠城区启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推动中医药区、镇(街)、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站中医阁24间,剩余2间中医阁也即将建设完成。今年该局将继续落实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推进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标准化建设及创建中医药省示范妇幼保健院、推动区中医医院医联体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惠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全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服务。

推进医改政策落实,兜牢基层医疗“网底”

“以前到市里看病,大医院人多离得又远,很不方便。现在横沥分院建好了,设施很齐全,还经常有大医院的专家坐诊,大病小病我都可以就近看了。”说起基层医疗服务的变化,日前正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横沥分院就诊的横沥镇泰安村村民余叔忍不住点赞。

余叔享受到的实惠,得益于惠城区医改政策的落地生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近年来,惠城区不断推进覆盖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建设、对口帮扶、医保支付方式、信息化建设等医改举措,兜牢基层医疗“网底”。

今年,区卫健局将重新开设汝湖卫生院、芦洲卫生院、三栋卫生院、横沥镇中心卫生院以及龙丰、河南岸、水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病区,实现“小病在社区、康复在社区”的目标。同时,积极探索“两院一体”整合试点工作,盘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闲置资源。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周文媚 张俊峰 张志辉

惠州日报2023-02-28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