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属璧山医院:党建统领“四强化” 打造“琢玉”人才新高地
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始终坚持党管人才,赋能高水平队伍建设,初步探索建立“一核两面五向多维”的琢玉人才新模式,以人才引擎强力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目前,医院现有博士67人、硕士322人,正高59人、副高158人,高层次人才占比名列全市同级医院前茅;市级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医疗特色专科总数24个;2022年新技术、新项目立项147项……
强化政治锤炼 提升人才医德素养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重医附属璧山医院坚持党管人才,加强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实施“双任双免”和“双培育”工程,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由业务骨干担任的比例达100%。建立“一对一”党建统领卫生人才发展工作机制,即一名党员结对一名新引进人才,一名党员结对一名非党高层次人才,一名党员结对一名群众职工,把卫生健康技术骨干培育成党员,把党员培育成学科带头人。结合发展需求和实际,出台优厚政策,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不拘一格全力招才引智。
医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院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握人才工作方向,谋划人才工作大局。借助璧山区招才引智优厚政策,结合医院发展需求和实际出台《引进人才管理制度》,瞄准高水平人才,签订人才引进协议,给予人才引进奖励金5万至50万元的优惠政策,并根据人才具体情况给予协议年薪或博士学位补助费等,并明确不同层次的医学人才给予不同的安家补助标准等。
在落实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医院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方式,即每引进一个高端人才或团队,医院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院长办公会和党委会,认真分析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人才的个性需求,并给予精准的支持。如解决招聘人才入编和职级晋升难题;给予其在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创新项目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将其考察任命为中层干部或学术带头人,为该学科的业务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员、设备配置保障和政策倾斜;解决其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安居等具体需求等。
医院还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招揽优秀人才,已先后从市内外三甲医院引进10余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及临床经验的高级医学人才,担任相关科室领军人。另外,医院借助“博士渝行周”“百名博士壁山行”等活动,凝聚各类优秀人才智慧。2022年,入选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3人、璧山英才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其中博士5人,高级职称2人)。
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壮大一个学科。心血管内科博士、主任医师于长青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医院,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及心血管内科党支部支部书记,带动心血管内科快速发展,已开展20余项心脏介入新技术,4级心脏介入手术累计开展3000余台,并成功创建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
强化练兵竞技 提升人才专业水平
党管人才,就是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人才优势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最根本的就是要练、要磨,提升专业水平,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重医附属璧山医院党委书记钟华琴介绍,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医院党委近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上下功夫,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实施“琢玉”人才培养项目,从“外派、内培、实战”三方面,打出练兵竞技组合拳,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专业水平。
在外派方面,医院重视和鼓励在职人员参加硕博学历学位教育,用好用活医院《在职人员学位教育管理办法》,2022年新增在读博士10名,在读硕士15名,创历年新高;医院出台《在职人员外出进修及参会学习管理制度》,每年按专业发展和学科规划,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骨干赴梅奥诊所、北京协和、四川华西等国内外一流医院研修学习。期间,医院给予进修及参会学习培训费、住宿费、往返交通费用和培训学习期间的绩效奖励。2023年上半年,外出进修研学共35人次,外出参会学习共605人次。
日前,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主任(主持工作)彭李华在职攻读博士学成归来。“医院全方位鼓励我攻读博士学位,读书期间,所有工资和待遇都保持不变,还为我做医学实验、发表学术论文提供时间便利,给我增学历、长本领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彭李华说,“尤其是在医院党委的强力引领下,科室实行诊疗组长负责制后,我们科室的亚专业发展得更好更快了,复合伤救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前不久一名身中二十多刀砍伤的患者也被成功救治。”
在内培方面,医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梅奥文化与领导力发展”“中卫护研究院护士长管理能力培训”等,还承办“中国整合医学教育论坛”“中国医院管理康复医学科建设高峰论坛”“西南肝胆胰联盟发展论坛”等省市级学术活动。
在实战方面,瞄准特色求创新。医院聚焦“岗位、责任、能力”,开展能力提升大比武大练兵、“琢玉讲堂”,每年组织院内继续医学教育讲座、业务培训;对住院医师及低年资医务人员,通过院内规范化轮岗培训、不定期开展“三基三严”培训考核,晋升高级职称人员完成基层锻炼的支医任务等促进成长进步。
强化学科带领 提升人才创新能力
人才成长需要广阔的平台。近年来,重医附属璧山医院搭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培养高水平导师队伍、提供高标准资助支持。
肿瘤血液科、肾病风湿免疫科、神经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心理中心等10余个科室,实现了科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飞跃。
消化内科、眼科、临床护理、耳鼻咽喉科、麻醉科获评“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医针灸科获评“重庆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肿瘤科、泌尿外科通过市级区域医学重点学科验收。
在此基础上,该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对引进的高级人才,在薪酬待遇、科研资金匹配、职务安排、职称晋升、岗位管理、工龄认定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从科主任岗位开始,推出试岗或公开竞岗制度,干部选拔不看资历、不靠人情,注重品德和能力,对中青年优秀人才委以重任,提升人才的“归属感”。
引进到医院神经内科工作的医学博士周长青,在医院全方位支持下,如今已成长为业务骨干。担任神经内科主任及支部书记,短短几年时间,将神经内科创建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并创建成区卫健系统的首个重庆市“青年文明号”。
“相比‘安家费’、住房等待遇,我更看重发展平台和空间,医院浓厚的临床、科研氛围让我获益匪浅,能让人成长成才,这是我坚定留下来、踏实干的主要原因。”周长青说。
强化专题培训 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2022年1月4日,璧山区人民政府和重庆医科大学共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医院以共建附属璧山医院为契机,依托科研教学及规培基地建设、科研项目建设、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医联体合作等平台建设,持续引进领军人才,稳定关键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培养青年人才,支持重点学科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完善配套设施、设备,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医疗业务人员及行政后勤人员技能提升、综合素质等各类培训项目,努力在委托培养及对口培训、挂职锻炼上取得突破,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这次参加重庆医科大学为期两周的专业师资培训,受益匪浅,对学科和医院的发展也有了更明晰的思路。”医院党委副书记、肝胆胰外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减重与代谢外科专家陶锐参加高校师资岗前培训后,如是说。
陶锐在璧山扎根从医二十余年,从肝胆胰外科一名一线医生逐渐沉淀为医院管理的“多面手”。作为医院肝胆胰外科学科和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填补了璧山区诊疗技术的多项空白,普通外科成功获批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单位。
作为医院管理层,他将分管工作置于医院发展战略的大局之中,夯实组织基础,应建尽建党支部,强化党委委员联系支部机制,纵深推进“三亮行动”“先锋工程”和“党建引领+”系列活动;探索并实施以“琢玉”人才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强院”战略,着力加大硕博等高层次人才及拔尖骨干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创历史新高……
陶锐介绍,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医院提供的各项专题培训,尤其是医院持续深入实施“琢玉人才”培养项目,全力培育“琢玉精神”,构建职业平台,将骨干及以上人才纳入医院后备中层干部人才库,并将人才评价与薪酬待遇、技术职称、岗位竞聘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逐步建立能升能降、能进能出的评价与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员工成长成才激励机制,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让人才与医院同成长。
数据统计,短短十年间,重医附属璧山医院博士从3人增加至67人,硕士从43人增加至322人;正高职称从18人增加至59人,副高职称从69人增加至158人,有1名博士生导师和22名硕士生导师。入选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7名,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10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后备人才5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重庆医科大学未来医学青年创新团队1个,获批重庆医科大学教授1人、副教授5人。
钟华琴表示,加强党建统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医院党委将坚持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着力打造“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持续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蒋永劲、赵宇飞)
金台资讯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