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医疗改革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医院

题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筑牢群众健康屏障的实践探索

资料提供时间:2023-08-31

目录

更多

打开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之门 文章下载

打开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之门

□ 首席记者 叶龙杰 本报记者 高艳坤 段梦兰

当前,人民群众从希望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发展为希望少得病、晚得病,对就医体验也希望更加便捷、更加舒心。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三明市考察时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的要求,在“服务连续、医防协同,提升患者诊后体验”上发力,打开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之门。

钱华搬家

“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了,到医院挂号、预约检查,确实跑不动。”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85岁的老人钱华(化名)告诉记者,为了看病方便,多年前她搬了家,租的房子距离成华区双桥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百米。

在钱华的回忆中,年纪大的人都经历过缺医少药的时代,也见证了城市、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壮大。2014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成都市主城区试点建立华西城市社区联盟,与双桥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朝着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的方向改革。当时,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可罗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新一轮医改推动各层级医疗卫生机构开足马力改革。

改革,为的是解决老百姓的就医难题。30年前,钱华确诊高血压;15年前,她被诊断患有房颤;10年前,因为心脏主动脉狭窄,她做了心脏支架植入手术;3年前,她又做了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每一次与疾病的较量,都让钱华愈加希望加深与医生的联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该看的医生、接受该做的检查、完成该完成的手术、接收到最准确的治疗信息。

钱华退休前在成都市的一家中学任教,与同龄人相比,她自认更为信赖现代科学,也因此阅读了大量有关医学的书籍。“确诊患有房颤后,我对阳光、温度、湿度、声音都变得很敏感,稍微感觉有点不对劲,就会发病。”钱华回忆,确诊房颤后的10年,她不敢接受手术治疗,因为看过朋友开胸手术后留下的长长疤痕。“大医院挂号又太费劲,能忍就忍。”钱华说,每天起床后,她首先盯着血压计,看着数值浮动,就感觉头晕、憋闷、心在乱跳。

带病生存在老龄化社会很常见。许多医学研究指出,很多老年人带病生存,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旺盛且迫切。双桥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华西城市社区联盟后,华西医院的专家会定期到中心坐诊。5年前,钱华闻讯而来,当时在中心坐诊的华西医院心脏内科蒲小波副教授给出“身体素质很好,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治愈房颤”的建议。手术的成功证实了专家的判断,给钱华的生活重新带来了活力,也唤起了她搬家的念头。

“搬家到这里,家庭医生定期随访、指导用药,还能通过双向转诊预约华西医院的号。”聊起就医体验,钱华时而表扬签约家庭医生热情耐心,时而称赞华西医院的蒲教授医术精湛。“搬家图的就是他们联合起来为患者看病。比如,我现在吃的抗凝药物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的,而用药经过了蒲教授的指导。”钱华说。

张巍“避险”

当前,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星罗棋布、相互借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之门稳稳打开,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犹如阳光,照耀开来。

“退休9年,多种疾病缠身。肺结节、肺大泡、慢阻肺、主动脉钙化……”进入盛夏,在四川省都江堰市疗养的张巍(化名),每天起床后先是量血压、测心率,然后做一套“易筋经十二式”健身操,接着准备南瓜粥、山药粥、瘦肉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作为早餐,再按照医嘱吃下各类药物。走完“常规流程”,他就和老友们“组团”做些休闲娱乐活动了。

“以前看病,前后两次能否约到同一位专家,真是未知数。看完病之后,何时复诊、到哪里复诊,基本都是自己决定。”张巍感到庆幸的是,2016年他患上肺结节后,在华西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接受了全程规范管理与监测。医生结合其身体状况,精准制订手术干预方案。“医生告诉我,肺结节如果从直径0.3毫米一直长到直径1厘米这个临界点,就建议手术干预了。”张巍回忆说。

2022年10月,CT检查发现,张巍右肺中的肺结节直径已有1.3厘米。“在胸腔打了3个眼,把这个肺结节取了出来。”张巍说。术后的病理检查发现,张巍的肺结节已经发展为肺腺癌,但因为切除及时,术后也不需要进一步放化疗,避免了健康风险。

肺腺癌是肺癌中最主要的一种病理类型,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连续服务、医防协同让很多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华西医院门诊部全程管理中心科长周永召介绍,我国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很大比例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通过对高危人群开展全程管理,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拆弹”,能够更好地做到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为84.7亿、入院人次为24726万。这些数据对应到428.7万名执业(助理)医师身上,从常理推断,很难做到医院为每一位患者提供覆盖疾病全流程的管理和指导服务。于是,对于一些患者而言,在走进诊室前或者走出病房后,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上一次做的各项检查能否成为此次诊疗的依据?下一次接诊的医生能否对自身的疾病情况了如指掌?今后的就医是否还需面临充满不确定性的“抢号大战”?

越来越多的医院、医生认识到,眼前“看不完”的患者需要通过分级诊疗制度来合理分流,需要医疗机构携手,用一套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来提高治病救人的效能。

华西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897万人次,出院患者近30万人次,手术约20万台次。为把数量众多的患者管理好,该院多年力推专科医联体建设,鼓励在医联体框架内,不同医疗机构的科室与科室结对子、医生与医生交朋友,并制订专病双向转诊指标体系,形成区域内专病同质化诊疗指南与专病临床路径,围绕患者开展连续性服务,实现区域内专病同质化诊疗与规范化分级协同管理。

周齐“来回”

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探索分级诊疗的路径和模式,在医改的导向下,最终归向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这个逐步“发育”的体系中,上级医院全程管理患者的希望与下级医疗机构治好疾病的初心相融合,新时代的民生脉搏跳动得更加有力。

大大小小的医疗机构参与到改革当中。在纵向上,结合实际推进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在城市形成以市带区(市辖区)、区社(社区)一体、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在县域实现县乡一体化和乡村一体化管理,完善连续通畅的双向转诊服务路径,促进“上下结合”。在横向上,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以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管理为主要内容,促进“防治结合”;扩大康复和护理等接续性服务供给,促进“医养结合”;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西医结合”。

与之相关的改革,每天都在推进。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位于杭州市的中心城区拱墅区,与周边的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紧密型医联体。近年来,该院根据医联体成员单位需求,持续安排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坐诊、会诊、查房、讲座、带教、带徒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指导。

“紧密型医联体建成后,我们向上级医院转诊更加顺畅了。”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戴梅缨介绍,按照杭州市统一要求,牵头医院要向医联体内基层机构开放预留40%的号源,患者可以在社区提前1个月预约挂号。参保的城乡居民在签约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或经签约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至医联体内其他医疗机构继续治疗的,普通门诊医保起付标准减免300元。

过去,患者就医常常奔波于各家医院、各个科室,由于对科室设置和医生擅长领域不熟悉,有时会走冤枉路、花冤枉钱。而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经医联体内基层机构转诊而来的患者会享受一些“特殊待遇”。如,在挂号窗口,社区转诊患者可与老年人、军人等在“绿色通道照顾窗口”完成挂号,排队等候时间更短。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桂赛银介绍,医院设立了床位协调中心,推动实现“全院一张床”,因此,即使患者转入的科室暂时没有空床,床位协调中心收到转诊提醒后,也可以及时予以协调,保证患者顺利入院。对于病情稳定后,需要转回社区继续康复的患者,医院会与社区医生做好衔接,原则上是从哪个社区来就转回哪个社区去。

75岁的周齐(化名)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来回”。他因大面积脑梗死瘫痪在床,从2022年8月至今一直在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今年年初,医务人员在筛查评估中发现周齐的血小板急剧减少。在家庭医生团队积极协调下,他被转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治疗,病情稳定后,又回到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

“当时疫情严重,我的孩子又在国外工作,如果没有通畅的转诊,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处理。”周齐的爱人郑阿姨谈及经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杨兰约车

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连续性,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改革红利。

天津市市民杨兰(化名)去医院复查的日子快到了。意外导致腰椎受伤的她行动有些不便,家住五楼、只有楼梯,上下楼成了难题。复查前一天,她和家人熟练地拨打了“962120”,预约了第二天的非急救转运服务。

非急救转运车辆按预约时间来到杨兰家楼下。驾驶员张言和担架员一起,把杨兰从五楼抬下来,转到非急救转运车上。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驾车时张言格外小心,遇到减速带或路况较差时会放缓车速。“特别感谢你们,我们这段时间经常预约这个服务,帮我们解决了大麻烦。”安全到达后,杨兰握着张言的手说道。

2020年6月,天津市急救中心开通“962120”非急救转送专线。“康复出院、到医院复查、转院……我们为此类不需要医疗急救行为且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转运服务。”天津市急救中心通讯信息科副科长李帅说,“962120”专线设置2个席位,专人接听受理,与“120”急救电话并行运行,在确保急危重症患者急救电话呼叫畅通的同时,为百姓提供更专业、便捷的转运服务。

天津市急救中心的非急救转运车辆外观标识统一,喷涂了“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字样和单位名称、呼叫电话。“非急救转运车辆上一般配备一名驾驶人员、两名担架员,以及担架和用于固定的基础工具。”张言说,非急救转运车辆不配备急救医生,不承接医疗急救任务,“但我们的日常工作帮助了很多行动不便或年纪较长的患者,他们的认可和赞扬让我们更有动力。”

近年来,全国多地积极探索非急救转运服务。2018年4月,上海市开通“962120”康复出院专线,分流非急救患者。同年11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开展非急救转运服务的指导意见》,规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和非急救转运服务分类管理。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非急救转运服务因主管主体、执行主体不同,大致可分为3类。李帅介绍,一是由当地急救中心牵头成立,设立统一呼叫号码并统一受理调派;二是由当地医疗机构牵头成立非急救转运站点,受当地急救中心统一调度监管;三是由交通运营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合作提供非急救转运服务。同时,部分地区也鼓励各类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支持和参与非急救转运服务。

“无论何种方式,为患者服务的初心不变。”李帅说,非急救转运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要求高、存在一定风险,必须严格规范。

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出台或准备出台非急救转运服务管理办法。2021年7月,《湖北省非急救转运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印发,规范非急救转运服务工作。今年6月,《北京市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管理办法(试行)》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鼓励医疗机构开展非急救转运服务。

患者的就医路,在连续性服务的“导向牌”下,越来越平坦越顺畅。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张丹摄)

记者手记

用更多合力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在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县医院的国土上,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不断健全,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不断改善。打开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之门,把原本分散的医疗卫生服务串联起来,使之更为系统高效,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卫生健康领域,主要是人民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医疗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亟待医疗卫生工作紧贴民生需求,从医疗资源的重组和改革中要效益,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各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落实文件,包括医联体绩效考核及管理办法、县域医共体试点及监测指标体系等。这些政策的颁布,带来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稳步提升了基层能力,扎实推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但同时,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区域间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充分,医联体成员的合作与激励机制不足,相关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用实干促进改革。在全国各地,多年的探索一直持续。在改革中观察改革,每一位患者的经历都具有代表性,也还未尽善尽美。钱华搬家,原因是先前居住之地看病开药、健康管理等相关服务并不完善;张巍接受专病全程管理最终“避险”,但还患有其他多种疾病,如何才能“抢到”大医院的号,令他感到烦恼;周齐在上下级医院间的“来回”,不仅治了病也兼顾了康复,可也有医务人员坦言,让患者“下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患者更多的理解和配合;杨兰约车是出于现实需求,而由此衍生的就医成本如何更好分担,是一项全新的课题。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是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在这个体系之中,服务供给方的资源配置规模、资源分布、筹资水平等,服务需求方的经济收入、交通条件、健康诉求,以及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法律政策因素等,都会对患者的就医感受产生影响。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期待有更多的合力。

健康报2023-08-0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文章下载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全力聚焦群众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梳理健康服务全流程、各环节的堵点、难点、痛点,启动开展改善医疗服务“1234”工程,即聚焦“一个目标”: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成效;做到“两个坚持”:坚持群众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看病难”等问题,全力打破壁垒,开展“三项重点”服务措施,实现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效能、服务内涵“四个升级”。

一站式 智能式

智慧服务提档升级

服务群众,“智慧”加持。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实现“一站式、智能式”服务理念升级,不断拓展“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场景和服务边界,努力构建全流程、全周期智慧就医服务体系。

患者接到入院通知短信后,不用赶到医院住院中心,只需动动手指点击链接,即可办理完成确认住院、缴纳住院押金、病员服预订等住院流程。出院时,患者也无须再到窗口排队结算,在护士站就可以直接办理床旁结算手续。这是医院推行床旁结算服务的一个缩影。

一组数据体现成效。目前,医院自助入院率达60%,全院床旁结算率超过77%。

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一站式、智能式”服务理念的落地成果远不止于此。

医院智能导诊机可以为患者提供院内科室搜索、导航等服务。同时,“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院内导航”模块实现了院内快速定位和导航功能。

医院不断完善多模式缴费方式,现有医生工作站扣费、自助机缴费、个人手机缴费等多种支付手段,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

精准化 人性化

模式创新带来效能提升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医院想对策、亮实招,以模式创新带来效能提升。

便捷化服务,让挂号不再难。自今年5月起,医院统一各院区放号时间,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服务电话等9条预约挂号途径。

目前,医院预约挂号时间精确到20分钟以内,大多数科室可以精确到10分钟以内。

为破解知名专家“一号难求”问题,医院推出知名专家团队预约服务,由低年资医师完成初步诊断及辅助检查后,协助患者预约知名专家,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目前,医院已有29位知名专家开通了团队预约服务。

医院已开设41个多学科门诊,为肿瘤、疑难复杂疾病等患者开展多学科诊疗,提高诊治效率。今年1~6月,医院已完成多学科会诊3000余人次。

精准化服务,检查“一键到检”。门诊患者完成CT检查缴费后,医院电子系统自动登记到检查室,患者可以按照检查预约时间,在手机端通过微信公众号查看检查条码,直接到检查室扫码检查。

医院推行CT、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检查精准预约。为方便患者,医院各院区CT检查预约时间已精准到10分钟,市南院区住院患者磁共振检查预约时间缩短至15~30分钟,如患者想调整检查时间,可通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自助修改。

人性化服务,免费陪诊陪检。医院市南、崂山、西海岸及平度院区配置陪诊志愿团队,志愿者们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熟悉医院科室分布和就诊流程,可为患者提供便民服务、门诊就医、陪伴检查、取药、取检查结果及办理住院手续等全流程就诊服务和指导,解决无陪护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

自5月29日开展相关服务以来,医院共为2500余人次提供了免费助医服务。

开展“手握相助”特色服务。医院成立手语导诊服务小组,定期对导医员进行导诊手语培训,拍摄实景手语导诊视频,同时开展青岛市首家“易手语”机器人手语翻译服务,实现了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双向无障碍交流。

受医院邀请的青岛市爱心人士,与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共同开展“医路有我手握相助”关爱听障人士胃肠镜检查知识讲座,以及“一站式”胃肠镜预约服务,受到听障人士的一致好评。

探索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2021年7月,医院自主研发了“互联网﹢院外服务”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患者云服务平台,与院内其他诊疗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目前,基于该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已在平度院区开展试点工作,为出院患者提供导尿、PICC维护、新生儿黄疸测定等服务。

错峰服务 关口前移

服务内涵进一步深化

近年来,医院不断拓展服务内涵,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幸福指数”。

开展夜间透析治疗。今年5月下旬,继市南院区、西海岸院区透析室开展夜间透析治疗后,平度院区透析室克服人员紧缺的困难,以三班倒模式满足透析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医院3个院区每日夜间可为250余名患者进行透析治疗。

实施夜间急诊儿科帮班模式。西海岸院区制定儿科病房医师夜间帮班急诊儿科方案,在不影响病房工作的前提下,实行病房人员错峰排序出诊急诊儿科,并对出诊时间和出诊量作了详细规定。实施夜帮班模式后,西海岸院区就诊秩序明显改善,患儿候诊时间大大缩短。

延长门诊时间。平度院区口腔科聚焦群众工作日白天就诊不便的现实问题,积极主动作为,将门诊时间延长至19时。自6月1日门诊时间延长以来,科室接诊量不断攀升。

同时,科室根据患者在周末和节假日就诊需求上升的实际情况,及时增加周末及节假日门诊号源,进一步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强化患者全流程健康教育。医院以疾病病程和临床表现为基础,聚焦患者关心的常见问题,为患者提供精准健康教育,并对相关疾病进行及时有效干预。

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疗服务模式。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心衰“患教共管圈”,辐射山东半岛地区,建立心衰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与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联合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有效帮扶基层,提升患者健康水平。目前,医院已开展线上、线下心衰专题健康教育讲座174期,参与患者及家属逾十万人次。

推出“智慧化医疗膳食系统”。在院内,患者通过扫码即可了解各类疾病的饮食原则,医院可精准对接患者的营养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营养配餐服务,为患者健康护航。

解决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下一步,医院将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实施患者全流程全周期服务提升攻坚行动,推进舒适医院建设工程,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创新服务理念,全面提升患者全流程就医体验,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张鲲鹏 陈凯)

健康报2023-08-09

 

 

未来三年河南医疗服务体系这样建 文章下载

未来三年河南医疗服务体系这样建

本报记者 常 娟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等五大方面23项重点任务,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行动计划》有哪些亮点?意义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红星。

七维度发力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据李红星介绍,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的有效途径和促进实现分级诊疗的有力抓手。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关键是有序扩容、均衡布局,不能是简单无序扩张。因此,《行动计划》谋划了未来三年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河南从积极争创国家医学中心、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高水平省级医院、重塑城市医疗服务网络、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等七维度发力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在积极争创国家医学中心上,河南提出,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加快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国家医学中心,瞄准医学科学前沿,力争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科学关键技术攻关、高水平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顶尖、国际一流水平。

在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河南加快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到2025年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效,逐步提升项目医院与输出医院同质化水平,在疑难危重症诊治、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等方面达到区域顶尖水平。

在建设高水平省级医院上,河南推动省级医院落实“看大病、治重症、解疑难、专科研、引发展”功能定位,严控单体规模,规范引导现有“一院多区”的省级医院构建资源同质扩容、专业优化组合、整体高效运营的发展格局,增强区域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支持因占地面积较小限制发展的省级医院通过建设新院区扩充优质医疗资源;依托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级甲等医院布局建设20个省医学中心,进一步提升高精尖医疗服务供给能力。

在重塑城市医疗服务网络上,河南按照“突出重点、网格布局、均衡配置”的思路,重点建好市级“四所医院”和8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郑州市、安阳市、南阳市等3个国家试点城市至少建成2个以上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现城区网格化服务全覆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其他省辖市至少建成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新创建200个左右社区医院,推动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达到70%以上。

在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上,河南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要求,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建好县级“三所医院”和105个县域医疗中心,依托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30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每个乡镇建好1所政府办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好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比例达到90%以上,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在加强中西医协同医疗上,河南提出,建立中西医协同医疗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省人民医院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打造一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30个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实施一批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建成标准化中医科。

在完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上,河南提出,加强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建设,省级新(改)建一所老年医院,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85%,鼓励部分公立医疗机构通过改扩建等方式转型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每个省辖市、县(市)和济源示范区至少设置1所安宁疗护机构(病区)。建设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20个、示范机构30个,新(改)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在300个社区(乡镇)探索推广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

四方面积淀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医疗服务能力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提质增效的核心支撑。《行动计划》从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强化重点专科建设等四方面来促进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在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上,河南提出,加强医学领域院士引进和培养,选拔培育一批医疗卫生领域中原学者、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评选45名中原医疗卫生领军人才等,并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基层卫生学科带头人、“岐黄工程”“仲景工程”基层卫生人才工程等人才培养项目提出了量化指标。

在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上,河南提出,逐年提高三级医院三级手术和四级手术占比,推动新增100项左右填补省内空白的技术,每年填补各城乡对口受援医院1项~3项技术空白;实施“百县工程”县域医疗中心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专结合、医防结合、医养结合、安疗结合、中西医结合“五个100”实践样板,恢复提升乡镇卫生院二级及以下常规手术能力。

在强化重点专科建设上,河南提出,分级分类培育3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0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5个国家妇幼保健特色专科、150个省级专科(病)诊疗中心、6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0个省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和600个县级特色专科,带动区域专业能力提升。

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上,河南提出,深入开展“医疗质量千院行”活动,加强基层医疗质量管理,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等。

明确医疗管理水平量化指标

“医疗管理是规范执业的必要手段、提升效能的有力抓手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医疗管理水平事关医院的长远发展。因此,河南提出,强化绩效考核和等级评审。”李红星分析道。

其中,关于强化绩效考核,河南明确,分级分类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高质量发展评价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专科评审、经费补助、评优评先等挂钩,推动30家以上三级医院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中达到A以上,其他三级医院全部达到B以上。关于等级评审,河南明确,启动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评价,加强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等内涵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力争全省三级医院达到300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达到100家、三级乙等医院达到120家。

在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上,河南提出,推动周口市创新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再力争1个~2个国家示范项目落地我省。

三方面发力

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李红星介绍,医疗服务是改善就医体验的牵引器、和谐医患关系的润滑剂和便民惠民利民的连心桥。河南从三方面发力,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在医疗机构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及“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措施,并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全省同一专科协作网络、科研协作单位、对口支援单位、医联体及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调剂使用;持续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推进医保报销线上线下通办,让医保服务更便民更快捷。

增强医疗服务的舒适性。河南提出,推动85%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支持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人员、重度残疾人员等提供上门服务,推广家庭病床服务。

促进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健全医、防、康、护、养“五位一体”融合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连续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河南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保障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实施、取得实效;贯彻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推动医疗联合体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分别核定、统筹使用,人员统一招聘和管理;充分落实内部分配自主权,可自主设立薪酬项目,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根据医保考核结果,合理确定结余留用资金,主要用于相关人员绩效,调动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落实乡村医生待遇,做好乡村医生社会保障工作等。

李红星补充说,《行动计划》旨在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切实提高医疗能力和管理水平,优化服务理念,改革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医药卫生报2023-08-01

 

 

家门口看病越来越方便!深圳持续优化医疗健康服务供给 文章下载

家门口看病越来越方便!深圳持续优化医疗健康服务供给

“优化医疗健康服务供给”是今年深圳市两会确定的十项年度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全力推动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和社康中心建设,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上半年全市新增床位2000张,完成年度任务63%;全市新增社康机构10家;超额完成培育高层次中医药特色人才任务。

医院多了,市民看病就医更方便

深圳市民小舒(化名)在孕晚期产检时发现胎儿腹腔有肿块,但暂时无法判定是良性还是恶性。经过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多学科会诊和与医生的充分沟通,小舒夫妻俩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待孩子出生后再做检查及治疗。在孩子出生第13天,该院儿外科团队对新生儿实施了微创肝脏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为肝母细胞瘤。

这是目前已知完成的全国最小的新生儿微创肝脏肿瘤切除术。目前,宝宝已八个月大,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和小舒一样,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家门口的医院多了,看病就医也更方便了。

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医院基础设施的高品质。

市卫生健康委已牵头成立了深圳市医疗卫生项目规划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吸纳了医院管理与运维、医疗卫生建筑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工程管理、智慧医院等领域共77名专家作为专家委员。此外,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全面优化重大项目审批流程,前期工作时间从2年压缩到1年,将项目自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到建成时间控制在5年左右。

今年上半年,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项目、市眼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等开工建设,市大鹏医院、前海泰康国际医院等一批项目封顶,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一期项目竣工,全市新增床位2000张。

健康有人管了,市民“近”医疗服务

“家门口的社康就像个‘小医院’,‘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以后有了小病小痛不用再去医院排长队,在这就能看病取药,也能做B超、CT等一系列检查,这里还为老年人提供文娱康乐服务呢。”日前,坪洲新村居民王阿姨为家门口的社康开业点赞,她的健康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管了。

7月1日,宝安区人民医院6家社康集中揭牌,坪洲社康中心是其中的一家,这些社康将发挥医院在全区首创慢性病管理健康服务“居民、社区、社康、医院”四方联动服务新模式的作用,以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强化基层医防融合工作。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稳步推动社康服务扩容提质,加大用房保障、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投入,推动社区医院、社康中心、社康站多层次发展,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社康机构10家,总数达891家。新增全科医生457人,总数达9421人,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达5.3人。

为了让市民“近”医疗服务,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以社区为单元划定“医疗服务网格”,构建“1+1+N”健康管理团队新模式,力争实现“一个医疗服务网格、一个门诊查询码、一个健康服务团队”医疗服务全覆盖,为社区内65周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慢性基础疾病患者、透析及化疗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市民获得更优社区健康服务。

温通刮痧、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深圳市民在家门口的社康中心就能享受到。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圳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市卫生健康委实施中医特色人才培育鹏城岐黄工程,今年以来已培育高层次中医药特色人才197人,超额完成年度150人的目标任务。

就医更便捷,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容”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事关每一个来深人员的切身利益。深圳市连续两年将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列入年度“十大民生实事”。

来自江西的盛爷爷随儿女在深养老,年纪大了身体毛病就多,免不了经常去医院、社康中心看病。深圳出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后,他在家门口的社康中心就能刷医保,“政府真正在为我们着想,暖心!”

据深圳市医保局介绍,深圳先后实现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费用全国联网直接结算,生育医疗费用省内联网直接结算。今年,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容”,全市800余家社康中心全部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真正实现了本地参保人“在哪就医结算”、异地参保人就能“在哪就医结算”。部分定点药店也实现跨省异地参保人购药医保个人账户直接结算。

此外,市医保局为市民提供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深圳惠民保”,参保人高额医疗费用年赔付额超300万元。

光明网2023-07-31

 

 

防城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筑牢群众健康屏障 文章下载

防城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筑牢群众健康屏障

近年来,我市在医共(联)体建设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主要体现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共建共享“互联网+医联体”平台,着力打造“国门医院”,市域、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看病更有“医”靠。

上下联动共推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确保全市医共(联)体建设得到有效推动,2009年,我市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医改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医共(联)体建设等改革工作。同时,印发了《防城港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试行)》《防城港市进一步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等,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努力推进医共(联)体建设。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机构,制定了具体方案,医共(联)体建设逐步推进。

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强表示,按照规划和方案的规定,市及县(市、区)有关部门在医共(联)体建设中各负其责。如:卫健部门具体承担组建和指导工作,医保部门着手在医保政策的实施中特别是按病种付费等方面下功夫,编制部门对医共体机构编制池的建设和运转进行研究,财政部门按照要求如期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建设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在岗位设置、职称评聘和人才引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分管全市医共(联)体建设工作的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唐凤禧说,经过上级医院在技术、学科建设、质量管理、人才培养、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帮扶,我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从2022年至今开展应用了30余项新项目、新技术。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助力,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截至今年7月,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推荐标准的2家,占比7.14%;达到基本标准的14家,占比50%;达到社区医院标准的1家,占比3.57%。

2021年,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与东兴市政府、东兴市人民医院签订紧密型托管型医联体合作协议,实现了广西先进医疗技术服务从首府下沉到国门边境。在医联体总院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的帮扶下,东兴市人民医院开展了经皮穿刺锥体成形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高精尖手术,应用了自制水囊抢救产后出血、宫腔填塞术等多项新技术。东兴市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楼投入使用,购置西门子品牌的64排螺旋CT、1.5T核磁共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投入使用。今年1月至7月,医联体总院派驻东兴市人民医院驻点管理和卫生专业技术帮扶人员12人,临时帮扶专家教授团队20余人次,帮扶专家开展各类讲课20余次、义诊活动5次。东兴市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改建及设备购置以及远程会诊中心项目预计今年9月份完工,东兴市医疗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港口区医共体总院医学影像中心等3个中心,接收分院上送的检查检验标本,执行的是分院的收费标准,在方便群众就医的同时,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有效降低了分院的运营成本,实现了患者和分院的“双赢”。

成效突显更惠民

今年4月至6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子洮率由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对全市医共(联)体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先后听取了市及县(市、区)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并现场察看了医共(联)体建设的实际情况。

“自国家层面推动医共体建设以来,我市各县(市、区)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医共体路子。”调研组成员刘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全市医共(联)体建设的成效。

市本级:今年6月14日,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自治区人民医院合作建设的区域医疗中心挂牌,相关合作事宜正在推进中。2017年,市妇幼保健院与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组建医联体,由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派出一名中层干部任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参与管理工作;2021年,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级妇幼保健院。2018年,市中医医院与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组建医联体,有效提高了医院的管理与医疗水平。

上思县:2022年11月,上思县成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建立议事决策制度,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和关键制度。今年1月,正式成立以县人民医院为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医院和8个乡镇卫生院(含分院)及各村卫生室为成员单位的县医疗健康集团,按照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管理和绩效考核“六统一”实行集团化管理,构建“一归口、三下放”新机制,赋予医共体内各公立医疗机构在内设机构、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差异化发展特色专科、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该县进行薪酬改革,创新医保支付方式,被列入全区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投入2000万元建设智慧医疗卫生一体化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已全面进入验收阶段。

东兴市:2017年,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与东兴市妇幼保健院建成医联体,围绕技术、学科建设、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等开展帮扶。2019年,开始推进医共体建设,由东兴市人民医院与江平镇卫生院组建医共体,东兴市妇幼保健院与马路镇卫生院组建医共体;定额三年,每年给予每个医共体专项补助经费10万元;东兴市人民医院每年派出3组15名医务人员到江平镇卫生院开展工作;东兴市妇幼保健院派业务骨干到马路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指导等。2021年,东兴市人民医院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成医联体,成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兴分院。

港口区:2017年,组建了以港口区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企沙镇中心卫生院等7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共体,建立了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医共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及双向转诊工作平台和远程医疗工作平台。2019年,港口区人民医院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结成三二医联体,市第一人民医院定期对港口区人民医院开展巡讲、查房、手术示教等,带动科室建设。

防城区:2019年,防城区组建医共体管委会和理事会,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管委会主任,分管领导任理事长。防城区人民医院与7个乡镇卫生院,防城区妇幼保健院与3个乡镇卫生院分别组建医共体,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参与率100%。由牵头医院制定乡镇卫生院同质化管理方案和质量管理标准,并负责开展检查、考核等。同时,牵头医院成立医学影像、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中心,为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2019年,防城区人民医院与市中医医院组成医联体,市中医医院每年安排约40名医生到防城区人民医院开展技术指导等。

……

以上成绩的获得,均来自于各级各部门和单位的有效合作。“我们将进一步促进医共(联)体建设政策的落实,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群众健康水平,有效促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助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健康防城港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唐凤禧说。

记者手记:

医共(联)体的建设,既是医改的一大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在全面推进医共(联)体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来自各方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理顺现有的体制机制。其次,打破人员编制壁垒,要加强研究,制定有效对策,稳妥解决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问题。第三,医保部门要科学运用大数据分析,确保就诊报销,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第四,牵头医院要主动带头,以问题为导向,想方设法解决存在问题。第五,市及县(市、区)两级政府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建设基础,落实办医职责。第六,营造氛围,既要大力宣传“首诊在当地、小病不出乡、中病不出县、大病不出市”,又要宣传好“县级诊疗、乡级付费”,更要宣传到“转院不用愁、医院帮你忙”,让老百姓知晓建设医共(联)体后看病的整个流程和好处。

只有有效推动医共(联)体建设迈上快车道,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

防城港市新闻网2023-07-31

 

 

医院发展艰难,如何重新设计医疗服务项 文章下载

医院发展艰难,如何重新设计医疗服务项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一些医院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发展困境,难以适应这个变化迅速的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设计医疗服务项目,进行诊断分析和发展规划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医院应该对自身现状进行全面的诊断分析。这包括对医院内部的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工作流程以及现有的服务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分析医院的优势和劣势,发现问题所在,找出发展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其次,医院需要关注行业的变化和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医疗行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线上医疗和远程诊断成为可能,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医院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注重创新,开展符合时代需求的医疗服务项目。

在重新设计医疗服务项目时,医院需要注入新的思维。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医院可以考虑引入跨学科团队,打破各个科室之间的壁垒,促进合作与创新。同时,注重患者体验也是重要的一环,医院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医院在进行发展规划时也要充分考虑可持续性。医疗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医院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差异化竞争战略。同时,医院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医疗团队。此外,与其他医疗机构或企业的合作也是提升发展的重要途径。

最后,医院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重新设计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评估。这有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医院的发展方向与实际需求相符合。

霍尔斯医院战略专家表示,医院在面对发展困境时,需要重新设计医疗服务项目,并进行诊断分析和发展规划。通过注入新的思维,适应医疗行业的变化,医院可以找到突破口,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医院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医院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重新设计医疗服务项目,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和提升发展:

强化预防与健康管理:医院可以积极推动健康教育和预防医学,加强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的认知。同时,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评估、指导和跟踪,帮助人们主动管理自己的健康。

推动数字化转型: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医院可以加快数字化转型,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在线挂号预约平台和远程诊疗平台等。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能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医体验。

引入新技术和创新模式:医疗行业正处于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医院可以积极引入新的医疗技术和创新模式。例如,人工智能在辅助诊断、精准医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有巨大潜力,而互联网医院、移动医疗和健康监测设备等创新模式也为医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先进医疗机构和专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可以帮助医院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医疗理念和管理经验。此外,与国外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医疗服务、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提升服务品质与患者体验:医院应将患者放在首位,致力于提升服务品质和患者体验。建立患者反馈机制,倾听患者需求和意见,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同时,提供人性化的医疗环境和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注重人才发展与培养: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发展,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疗人才,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重新设计医疗服务项目的过程中,医院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规划,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机衔接和有效执行。此外,医院应密切关注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发展策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医院的发展艰难并非绝境,而是需要面对问题、改革创新的机遇。通过重新设计医疗服务项目,医院可以注入新的思维,适应行业变化,提升服务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应对挑战,医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