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医者仁心显担当 劳动“医”线护健康
劳动最光荣,医者最美丽。“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邕城卫健人像往常一样,继续坚守在岗位上,筑牢健康守护的坚固防线。
近年来,南宁市卫生健康系统涌现出了一大批技能高超、本领过硬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全方位推动南宁市健康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选取了其中部分代表,一起聆听他们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奋工作的故事。
●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科
用爱心和责任守护妇幼健康
巾帼有担当,聚力展作为。在南宁市卫健委,她们立足本职兢兢业业,服务群众踏踏实实,她们勤学善思、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母婴安全保障水平,破解群众关心关注的难题。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她们更是全力以赴坚守疫情防控和孕产妇安全防线。她们就是市卫健委妇幼健康科的全体成员。该科室荣获2022年度南宁市直机关“巾帼文明岗”、南宁市“巾帼文明岗”、南宁工人先锋号。
为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妇幼健康科全体成员坚持每周集中学习一次,学习内容涵盖政治理论、健康知识、法律法规等。科室还不定期开展“科长讲业务”活动,推动全市妇幼健康工作争先创优。
保障母婴安全一直是南宁市妇幼健康服务的主线。自2018年来,该科室连续五年组织举办南宁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母婴安全急救技能大赛,为全市各医疗机构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激励广大基层产儿科技术人员钻研业务、勤练技能。
同时,妇幼健康科每年举办各类母婴安全技术培训班,邀请自治区级、市级专家到基层为2000余名产儿科医护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带动基层医务人员提升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目前,我市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高达99.66%,孕产妇死亡率连续4年下降,全市婴儿死亡率由2018年的5.25‰降至2.48‰,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生一孩时为了办理孩子的出生登记和医保,我们跑了医院、派出所、医保、税务、人社5个部门,有时一个部门还要来回跑,真希望手续能简化一些。”顺应市民群众对个人全生命周期的高频事项集成办理的需求,妇幼健康科创新在全市推行新生儿“出生即入户”便民利民“微改革”,新生儿父母过去需要在5个部门最少跑2次才能办理的事项,现在只需花上10分钟,就可实现出生医学证明、出生登记、医保参保及缴费、社会保障卡等“出生五件事”掌上“一次办”。截至目前,已为近2470名符合受理条件的市民办理“出生五件事”,受到市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本报记者李静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手外科主任张波
秉承工匠精神 诠释医者初心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手外科主任张波是一位“拿手术刀做最细微针线活”的医者。他从医20多年以来,用无影灯下的一针一线,编织着无数“断指再生”的奇迹,诠释了一名外科医生的“工匠精神”。日前,他获得南宁市总工会颁发的“南宁工匠”殊荣,成为我市首位荣膺该称号的医学专家。
手指断了,在手指还在的情况下,再植是首选方法。张波自2007年便开始深耕显微外科、手外科的研究,从事断指断肢再植术。手指断离再植是手外科创伤领域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每做一根手指的连接需要花费2—3个小时,需要2名医生配合,在放大十几倍的显微镜下,将细如发丝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分毫不差地重新缝合。张波至今仍保持着最长30个小时没有离开手术室的工作纪录,挽救3名因工作不当造成断指而紧急入院的患者,最终确保了患者离断的10根手指全部成活。每一次的手术,与其说在重塑患者的手足,不如说在重塑他们的人生:让年幼的孩子避免残疾,让青壮年恢复劳动力重返工作岗位,让更多人能再次自由奔跑在阳光下……这些,都是张波坚持下去的动力。
医院自2014年成立创伤手外科以来,在张波培养带领下打造了一支技术精良、团结奋进的显微外科团队,科室18名医生中有17名可独立开展断指断肢再植手术,近3年带领科室完成断指断肢再植手术近1300例,再植数量以及再植成活率在市级卫生系统中均排名第一,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2022年4月,医院成立了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心,在院内开展了多次实操培训。正是张波带领的这支强大团队,为成千上万的断指(肢)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广西各地慕名而来,打出了一张响亮的医疗名片。2022年医院成立了广西首个断指(肢)再植中心,同时,牵头承办国家级首期县域医疗机构显微基础培训班,大力支持市、县域及基层单位培养显微技术人才,为广大基层群众带去更多的健康福音。 (覃楚琳)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为生命站岗 为健康护航
一直以来,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谱写健康服务新篇章,走出了富有专科特色的发展之路。近年来,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并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
市四医院是一家以感染、传染及急、慢性相关性疾病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承担了南宁市乃至广西极大部分传染病危重患者的救治。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市四医院迅速行动,圆满完成各项救治任务,为疫情防控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生命站岗”是市四医院秉持的人文医院价值观,也是所有医务人员守护群众健康的铮铮誓言。医院将该理念渗透到各项工作中,为百姓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不断完善学科设置,增设病区,成立医技科室,填补了广西在艾滋病血液净化、重症医学和外科手术治疗等方面的医学空白,助力传染病患者的诊疗和康复;
牵头成立了传染病专科医疗联盟,现有成员单位49家;与多所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通过“传帮带”全面提升医疗联合体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深入推进“1374工程”,全方位打造区域医疗中心,设立6个专家工作站,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受邀成为市四医院外聘专家,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功落户该院,推动该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持续提升;落实人才强院举措,近10年先后引进副高以上职称人才17人、博士4人,培养博士5人、硕士12人,接收硕士毕业生48人。医院持续加强科技力量、专家人才队伍、品牌学科及医院管理等核心竞争力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治疗技术水平,为南宁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褚春媚)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坚守疾控战线 筑牢安全防线
逐梦路上,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紧围绕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扎实推进疾控事业稳步发展,为健康南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南宁市疾控中心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状、南宁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单位、广西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十年成绩突出集体、全国消除疟疾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近年来,南宁疾控人一直坚守在人禽流感、甲流、手足口病、登革热、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一线。面对新冠疫情,市疾控中心切实当好疫情监测的“侦察兵”、追踪病毒的“福尔摩斯”、检测测序的“病毒捕手”、指挥部的“幕后智囊”、科普知识的“健康使者”,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护航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南宁市疾控中心全面完成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南宁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稳中有降,综合报告质量排名全区第一;艾滋病救助“一站式”工作模式扎实推广,连续7年荣获全区防艾攻坚工程考核评估第一名;巩固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控成果;稳步推进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率达111.5%;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成数全区第一。
慢性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监测再创佳绩。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积极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城乡饮用水、职业健康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各项卫生监测工作顺利完成;圆满完成地铁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成为全区第一家系统性研究和分析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并撰写专项评价报告的疾控中心。
健康科普成效显著。扎实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2022年南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6.07%,居全区第一;多渠道开展健康科普,推出“阿牛哥”系列科普短片,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南宁疾控”微信公众号关注度与影响力排在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前列。
(刘军 黄璐璐)
●南宁急救医疗中心主任护师兰卫华
守护生命的“急先锋”
从事护理工作近30年,她视患者如亲人;面对疫情,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投身志愿服务,她甘做急救技能传播者,为百姓增加“健康砝码”。她就是南宁急救医疗中心主任护师,2021年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兰卫华。
“没事的,我们在!”一次,在面对没有家属陪伴,一身污泥、满脸鲜血的患者时,兰卫华没有丝毫犹豫,握着患者的手轻声安抚,并为患者擦洗血污、包扎伤口、开通静脉输液、护送检查……因为抢救及时得当,患者从死亡的边缘被拉了回来。谈及出诊经历,兰卫华感慨万分。“紧绷着神经,要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并不是每次抢救都这么‘幸运’,接受死亡是每位急救人员一生的必修课。有一次出诊现场时,我们确定患者已经死亡了,但是其家人无法接受,跪下来恳求我们不要放弃,我当时就跪在地上为患者做了30多分钟的心肺复苏……”说到这,兰卫华的眼睛湿润了。多年来耕耘在急救一线,兰卫华有过眼泪、也被误解过,但更收获了许多温暖、感动和幸福。
“生命之所以宝贵,在于它只有一次,不可重来!只有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我们才能从‘第一发现者’变成‘第一急救人’,抓住黄金救援4分钟,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近年来,兰卫华作为党员志愿者,结合公众需求,针对不同人群定制急救课程,多次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工地、乡村等地,广泛开展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AED操作培训等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活动,作为培训导师参与活动超过200场,培训了一大批急救志愿者和市民朋友,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急救知识和能力水平。
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奉献自我、成就自我,兰卫华用坚韧的巾帼力量、专业的医护知识,坚守岗位的热爱,守护着生命的光芒,诠释了一名平凡的医务工作者对待生命的责任。
(陈雪丽)
南宁日报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