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群策群力 勇于担当 继续扛好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大旗
作为一个服务食品产业、始终关注并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已近三十年的业内人士,笔者最近半年来在参与各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中,欣喜地看到基层食品安全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听到了一些值得特别注意的声音:“经过最近几年的各种整治,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还有必要花这么多精力来做这个工作吗?”“我们现在有了那么多国家级、省级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不是让他们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就可以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弦,还用得着绷这么紧吗?”“有一段时间的两会,食品安全是热点话题,有的地方关于食品安全的议案提案达到十四五件,现在一年到头可能只有一件,有时候一件都没有。”……
毫无疑问,基层反馈的这些情况,确实表明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得到了空前的满足,这是对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所取得成绩的高度肯定,值得所有食品安全战线的工作者欣慰、自豪。
但是,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有着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我们应该看到,今天食品安全治理成绩的取得,来自于高层的高度重视,来自于基层的艰苦努力,来自于社会的合力共治,来自于专业媒体的长期发力。成绩来之不易,局面维持不易,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不但一刻也不能放松,还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媒体的作用,还必须进一步发挥。
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安全向好的局面,首先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
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作为食品安全事业的根本遵循,全国各地才能不折不扣地执行“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要求。“十三五”规划建议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要自觉维护国家战略。
也正是因为这样,从原来的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到后来的食品药品监管局,再到现在的市场监管局;从“两个责任”的包保干部,到广大乡镇街道的网格信息员;从天南到海北,从农村到工厂,为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大家众志成城,把精力和眼光投射在一群群牛羊上、一棵棵果树上、一把把蔬菜上、一瓶瓶饮料上、一包包休闲食品上……可以说,小到一家人在家的一日三餐、朋友们在外的推杯换盏,乃至政务、商务以及对外交流接待的每一口饭菜、每一份食物,都凝聚了全国千千万万基层工作者的心血与付出。面对食品安全,多少基层工作者尚在枕戈待旦,我们又怎么能以食品安全水平大幅提升而轻描淡写呢?
二、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没有减少
2002年9月20日,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倡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起并与国家多个部委办局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食品安全年(大)会。大会今年将举办第二十一届,累计有19位副国级领导、50位部委领导参加大会;国家级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国内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新闻媒体和消费者与会代表累计达到近3万人次。笔者参与了其中的大多数会议,感触良多。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搭建的这个平台,在国家各部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中,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进步,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布政策信息的窗口;成为深化机构改革、促进产业进步、推动食品科技提升、各界交流经验和展示品牌风采的渠道;成为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健康知识的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汇集正能量、发挥正效应的阵地。从大会每年的规格、规模、影响力来看,社会合力共治的作用正在显现,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并没有丝毫降低。
同时,作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专业媒体,中国食品安全报社这些年来坚持服务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服务服务行业、服务读者,扛起了全力服务于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大旗,围绕增强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知识传播、引导食品安全正向舆论等工作,作出了经年累月、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努力,为增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贡献力量。
陕西榆林“毒死蜱”问题芹菜事件,《中国食品安全报》及时发声,引导社会不应简单从主观感受来随意评价执法行为,而是应该客观、理智地回归“法治精神”,抚慰了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执法而遭受的委屈;湖南永兴“蛋白固体饮料”事件,《中国食品安全报》又以《饮料无假 追责需真》的评论,及时正本清源,引导舆论,让社会大众从对“假奶粉”的无差别质疑回归到对食品“虚假宣传”的严肃讨论,避免了对国产奶粉又一次产生不堪设想后果的可能。作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力量,这样的事例,在中国食品安全报社这样的专业媒体和其他众多有担当的主流媒体身上,可谓不胜枚举。
三、主流媒体对食品安全的促进作用当进一步加强
2022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加强风险管控制度机制建设,研究制定并发布“两个责任”文件,切实压实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健全,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及时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研讨,积极组织宣贯工作,充分报道各地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风采、亮点,突出宣传各地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高监管效能、实现社会共治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笔者特别关注到,截至目前,已经刊发落实“两个责任”的稿件两千余篇,可以说宣传力度是空前的,切实当好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者、推动者、实践者。
2023年3月至6月,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再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培育“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新风尚,积极响应市场监管总局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发起“制止餐饮浪费 提振消费信心”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期助力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餐桌新风尚。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1万余家企业积极参与到制止餐饮浪费的实际行动中来,公开发布承诺,展现社会责任和担当,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历年来,为了密切配合各部委工作,《中国食品安全报》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等部委的相关司推出了《食育周刊》《农产品质量安全》《国民营养计划》等专刊,和国家卫健委直属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推出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专版;为了支持地方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报社还开设了食安山西、食安浙江、食安江苏、食安内蒙古等十多个专版,为一线食品安全提供宣传阵地,对这些省份的工作进行全面及时的报道,受到了一致好评。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发起食品安全联盟,团结全国的大型食品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参与到食品安全宣传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工作部署和重大社会事件当中,显示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为保障供应、保证食品安全、稳定市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行远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笔者观察到,近三十年来,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正是因为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指示,尽心尽力服务于国务院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全心全意专注于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事业,见证、参与、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事业的全面进步,得到了国家多个部委办局的高度认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也迎来了报社事业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个“不平衡不充分”,就包括了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保障水平“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食品产业发达的地方,往往食品安全水平更高;地方财力雄厚的地区,往往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更强;教育水平发达的地方,往往食品安全意识更强。
由是观之,且在国际上早已经达成了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共识的前提下,食品安全治理永远在路上,现在万不可以对食品安全治理掉以轻心、高枕无忧、马放南山。必须进一步强化食品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预防为主;控制风险,有备无患。战斗正未有穷期,笔者建议,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应当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整合资源、群策群力、积累经验、开拓创新,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勇于担当,继续扛好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大旗。
中国食品安全报20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