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空间规划”到“空间政策”再到“空间治理”
城市的生命在于其不断更新并持续迸发的活力,更新是城市永恒的状态和不变的主题。当前我国已步入存量时代,这倒逼各地由点及面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实践日益丰富。各地实践表明,更新需要加强规划统筹,强化规划与土地政策的紧密融合,同时规划也要适应更新需求充实提升,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贯穿始终。6月30日上午,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的指导下,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牵头主办,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城市规划学刊》、《中国土地科学》联合主办了“UP”前沿论道活动,旨在通过总结分享经验,为各地不断完善规划和土地政策、塑造城市更新新动能、激发城市活力提供借鉴。以下将连续分享相关城市的经验。
一、广州城市更新改造实践历程
广州市纳入广东省“三旧”改造地块标图入库用地面积约345平方公里,约占现状建设用地的18%。在当前资源环境紧约束背景下,城市更新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主要措施,提高存量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广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广州城市更新主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1990年代以来广州城市更新发展阶段
(一)初步探索时期(2009年之前)
1990年前后,为改善居住环境,广州初步探索引入外资、私企参与旧城改造。自1999年出台《广州市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起,城市更新便作为社会民生工程开展,由政府征收、拆除重建。2002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中村”改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旨在“以改制促改造”,中心城区138条村完成“村改居”。2006年中调战略背景下,“一村一策”创新性探索城中村改造。
(二)“三旧”改造时期(2009年—2015年)
从2009年开始,国家赋予广东省存量土地政策创新试点地区的角色,广州拉开了通过“三旧”改造推动城市更新的序幕。2009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创新了“三旧”用地的认定改造、资金筹措、补偿安置等路径。《关于广州市推进城中村整治改造的实施意见》试行土地整备,提出整合周边土地资源、调整使用三边地、农转用、增减挂钩等政策。
(三)系统性更新时期(2016年—2019年)
2016年起,系统性政策逐步形成,城市更新常态化有序推进。2016年施行的《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及3个配套文件,从规划、用地、资金、管理等方面搭建了城市更新系统政策框架。《关于提升城市更新水平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继续完善更新管理制度,细化旧厂房改造的细则,提高补偿标准。
(四)2019年前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划系统引领不足。“就项目论项目”,未能充分体现城市发展战略意图、未能聚焦重点区域推进,更新节奏呈现外围地区快、中心城区慢的态势,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规划。
二是对城市结构优化战略引导不足。政策设计依照传统的“三旧”分类,缺乏空间分异和成片实施的考虑;已实施项目改造功能以居住为主,带来大量人口集聚,增大公共服务压力。
三是重项目实施,弱全局统筹。近四分之一的政策涉及具体项目改造成本及收益分成的计算,偏重单个项目经济平衡,缺乏全市“一盘棋、算大账”的思维,缺少对城市发展平衡性的考量。
二、国土空间引领与政策协同
在新时期背景下,广州城市更新肩负更高的使命——助力广州更好地承担国家中心城市的职责、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从世界、国家和区域维度,对标先进全球城市,高站位、广视野谋划城市更新。广州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出台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完善规划传导机制,坚持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管控,着力塑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一)坚持公共利益导向
2019年至今,广州出台以高质量更新为导向的政策约25个,重点解决城乡结构优化、配套短板补齐、人居环境提升等问题,保障高质量发展。
2019年以来广州出台的高质量更新政策及政策意图
(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机制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包括“五级三类四体系”,广州构建“总体规划定目标定重点、专项规划建路径建机制、详细规划控指标定功能”的三级规划传导机制,逐级落实规划意图,确保城市更新不变形走样。
广州国土空间规划传导机制示意
(三)从“守门员”转向“引领者+守门员”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定位,有效传导城市发展蓝图,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底线管控要求,形成“分区引导、分类施策、分步推进”的城市更新策略。
广州城市更新分区实施策略示意图
建立城市更新项目正负面清单管控制度,确定优先推进项目,明确不列为全面改造的情形,强化刚性管控。
广州城市更新项目正、负面清单管控内容
统筹存量土地与新增土地,共同支撑城市发展建设。系统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确定城市更新规模分配,严控总量、盘活存量。
全域统筹、增存联动示意
以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为重点,保障先进制造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城市更新,扩充交通设施容量、补齐交通设施短板,优化全域道路体系;完善多层次设施体系,丰富住房供给,助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四)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土地一级市场管理有待加强。需强化政府对土地开发一级市场的管理,进行整体统筹,由政府保障资金、人力开展基础数据调查、详细规划等方案的编制,确保准确性、客观性、科学性。
二是地产开发导向总体明显,重增效弱提质。改造后功能以居住、商业(部分商业用作公寓用途)为主,尚未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产业导入情况不容乐观,增效有余但提质不足。
三是就存量论存量,弱连片整理,成片实施效果不佳。有连片规划缺连片整理,实施时仍以地块权属线为基本单位,导致连片空间整合和规划实施的缺位,固化了原有的破碎空间形态。
三、新探索:综合治理与统筹做地
城中村由于其“人口密度高、建筑强度高、功能高混杂、管理低效能”的特点,向城市输出负外部性,是大城市病尤为突出的典型区域。但除开负外部性,城中村也提供了大量低成本居住与生产空间,因此需要先治理、后建设,从容改造。
(一)城中村更新综合治理探索
2022年,《广州市委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实施。从底数摸查、组织提升、平安建设、智慧治理、巩固提升5方面制定具体措施,提出“短期保稳定、中期抓提升、长期促发展”的分时序实施步骤。
以白云区大源村为例,推动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构建四层级党员网格,构建更高效的规划传导与实施机制。
白云区大源村以空间网格化推进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相结合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在详细规划方案中进行综合承载力评估,科学确定发展规模,保障城市空间品质,推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发展。同时,夯实基础数据、拆除违法建筑与产业转型升级三管齐下,“人随业走”,推动人口疏解与环境品质提升。
(二)统筹做地推进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解决城中村改造难题、强化土地一级市场管理,广州市出台统筹做地系列措施,聚焦高质量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市层面土地资源要素统筹和调控能力,系统推进重点区域城市空间治理。
(三)坚持开门编规划、公众参与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民参与,发挥规委会、土委会、名城委会、城市更新领导小组等客观独立的集体审议制度,科学决策、科学规划、从容建设。强化更新全过程的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协同,制定系列协商议事规则、村规民约,推动共参共建共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
城市更新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
(四)思考与展望
一是以高质量城市更新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路径,助力广州更好地承担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广东省省会的职责,推动广州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城市更新,坚持“与时俱进”,从“守门员”转向“引领者+守门员”,既要守正、坚守底线,又要创新、主动谋划,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布局、战略意图,保障重点项目与重大基础设施用地。
三是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数字化治理”为核心的城市更新综合治理,保障权属人的合法利益,保障全体市民的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四是从“技术图则”式静态规划,转向“成果蓝图+公共政策”为核心的空间治理型规划,愿景目标、空间布局、行动方案与政策配套并重,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五是要杜绝“运动式”城市更新,积极有序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关键在以科学、理性的方法推进工作,系统研究、分区施策、分类指导,推进有机更新。
六是探索“政府掌舵、企业划桨”的土地整理新路径,结合“三旧”改造与征收、储备实践经验,加快制定统筹做地的系列政策体系,通过重点做地项目先行先试,积极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