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政策措施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自然资源局

题目: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

资料提供时间:2023-05-04

目录

更多

永嘉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行动方案(2021-2025年) 文章下载

永嘉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行动方案(2021-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发〔2021〕24号)《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浙委发〔2021〕17号)和《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温委发〔2021〕19号),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系统观念“五大工作原则”,坚定扛起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政治使命,加快构筑“五城三地一新区”格局,按照到2025年、2035年“两阶段目标安排”,创造性系统性落实各项目标任务,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特制定“十四五”时期行动方案如下。

一、发展目标

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着力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构建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到2025年,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形成阶段性标志性成果,让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加饱满,努力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县域样板。

——努力打造体制机制更加灵活的县域样板。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创新,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基本形成,体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机制、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机制、县域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基本建立,形成先富带后富、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

——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更高质量的县域样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61.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万元,创新创业创富动能充分释放,内外市场主体再增加8.3万户,规上企业总数超过65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家,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3%左右,全力建设民营经济强城。

——努力打造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的县域样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到80%、20—60万元的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5%。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左右,县域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一主两副四组团”空间布局全面构建。

——努力打造公共服务更加优质的县域样板。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优质均等可及,全力建设幸福宜居绿城。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达到4.5个,加快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岁;加快发展康养产业,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提高到25人以上。

——努力打造先进文化更加繁荣的县域样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明好习惯养成实现率达到9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优质共享,高品质现代文化供给更加丰富,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4350平方米,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3.5%,精神文化成为共同富裕建设的强大动力。

——努力打造全域美丽更加彰显的县域样板。城乡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能源消耗、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基本建成全域“无废城市”,全县河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保持100%,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以上,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稳居全省前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和溢出。

——努力打造社会治理更加高效的县域样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基本建成,法治永嘉、平安永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常态化跻身全省平安建设第一梯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万人犯罪率、万人成讼率逐年下降,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清廉永嘉建设纵深推进,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社会持续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任务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四大战略定位”,对标浙江建设七个方面省域范例和温州建设七个方面市域样板的要求,创造性系统性落实各项任务,努力实现八个方面的“走在前列”。

(一)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努力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1.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县。加快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精心打造瓯江北岸科创走廊,构建科技创新空间新格局。持续办好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永嘉分会,搭建交流分享平台,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落地永嘉。加快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全面整合温州系统流程装备科学研究院、NB-IoT智能泵阀联合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四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大力引进大院名校来永共建分校(分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新“双倍增”行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工程,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3%以上。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动态升级人才新政“50条”,大力引育一批科技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及永嘉籍青年科学家等,到2025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7万人。

2.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打造“全省一流、全市领先”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2.0版,巩固和深化基层商会改革,助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继续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监管,全面实施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改革,打造永嘉审批新速度。深化金融综合改革,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个人破产制度改革、企业破产预重整、民营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制度,完善涉企案件审慎办理机制,深化涉企柔性执法,合理合法扩大“涉企免罚”适用范围。持续深化拓展“三服务”和“万名干部进万企”服务活动,实打实地帮助企业明思路、排难题、破瓶颈。建立健全企业减负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推新政破堵点创亮点”,落实落细惠企政策。坚决打击影响企业发展或项目建设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行为,严厉查处“吃拿卡要”等问题,强化企业经营司法保障。健全“三清单一承诺”政商交往机制,着力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全面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健全历史遗留问题常态化“理旧账”机制,严格兑现向社会及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深入实施“青蓝接力”计划,全面拓展提升企业家和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快打造一支优秀新生代企业家队伍。

3.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综合运用智能改造、两化融合、兼并重组等手段,推动泵阀产业向系统流程装备升级,推动鞋服、钮扣拉链、五金饰扣等产业向时尚产业升级,推动教玩具产业向教育装备升级,全力打造“5311”现代制造业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强新兴产业培育,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智能装备产业、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永嘉数字经济产业园、永嘉物联智造小镇等战新产业载体建设,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提升行动、隐形冠军培育提升行动和企业智能化改造行动,引导企业增加设备投入和技术改造,每年打造若干家“数字化工厂”“未来工厂”,争取3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健全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低效用地盘活、拆改土地利用,推行“弹性年期出让”“限地价竞税收”供地方式,保障工业用地总规模,每年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20%以上。完善“标准地”制度,推进“亩均税收论英雄”,提高产业、项目的税收产出效益。

4.积极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抢抓都市区主中心“北跨”拥江发展机遇,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全面促进消费升级,培育壮大一批消费新热点,打造一批具有区域辐射力的消费地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60亿元。加强关键节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韵达浙南(温州)快递电商总部等一批重点项目,努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电商经济,打造一批集聚度高、引领力强的分行业电商产业园。持续深化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全力打造“麒麟阁”跨境电商孵化园项目,推动企业出海拓市场。建立健全内外永嘉人互动发展机制,办好“世界永嘉人大会”等活动,加快世界永嘉人资源转化。全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建设山海协作产业园省级示范。

5.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坚持“新基建+传统基建”协同发力,进一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保持有效投资合理增长。大力实施重大投资工程,引导资金投入“两新一重”领域。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工程,狠抓省“152”项目和市“251”工程,加快建成丰宝客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工程,积极招引和培育具有引领性、标杆性的大好高、链主型产业项目,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600亿元以上。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永嘉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批平台,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的数字经济产业,到2025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3%。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引导资金投向“四新经济”,推广新技术应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经济业态。

6.不断放大旅游产业富民效应。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充分发挥生态本底优势,围绕楠溪江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音乐旅游目的地,着力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壮大。以岩头—枫林音乐度假板块、石桅岩—龙湾潭时尚运动板块、永嘉书院—大若岩康养休闲板块等三大旅游核心板块为引领,形成旅游拳头产品,提升旅游品牌形象。扎实做好楠溪·云上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努力引进落地一批旅游重大项目,到2025年确保完成旅游投资300亿元以上。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大力培育消费新热点。坚持做好“夜游楠溪”品牌产品,做深“艺术驻村”计划,做精一批乡村度假微目的地,引导发展一批旅游特色村,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实现增收致富。持续深化“百里楠溪特色民宿带”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美丽滩林”,形成楠溪江旅游新的“金名片”。推进山区生态农业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支持永嘉(乌牛)早茶、早香柚、枇杷、红柿、稻田养鱼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打响“楠溪嘉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建设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提升农业发展质效。

7.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把市场主体培育作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以市场主体培育带动创业就业,促进全民增收致富。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分层分类进行扶持,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一批上市企业和“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到2025年力争打造省“隐形冠军”企业10家。进一步拓宽市场准入渠道,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以外的领域、行业、业务,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到2025年内外市场主体再增加8.3万户。强化创业创新政策支持,完善促进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平台,充分激发大众创业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快推进国企市场化转型,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和贡献度。加强内外永嘉人互动,整合打通内外联动的永商网络渠道,实施网上拓市场系列行动,提升永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

(二)优化共同富裕群体结构,努力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走在前列

8.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面向更大范围实施惠企稳岗活动,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主力军作用。到2025年力争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不低于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机制,深入实施“双创”升级版,大力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扩大就业。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提升就业容量能级,支持“知识经济”“自由职业”“零工经济”等业态发展,探索完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开展高校毕业生招引攻坚等行动,落实高校毕业生各项就业补贴政策,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永就业创业。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率先消除户籍、地域、身份、性别等影响就业的制度障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就业服务,发展就业服务数字化平台,开展线上职业培训、灵活就业供需对接等就业服务。

9.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深化新时代永嘉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开展“金牌蓝领”等行动,到2025年实现全县技能劳动者总数超过1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3万人,建成符合永嘉产业需求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加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推广校企合作共赢模式,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健全普惠性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培训和托底帮扶,到2025年,建成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个,每年培育高技能人才2000人次以上;建成职业教育集团3个、品牌职业院校2所、优势特色专业5个、现代学徒制项目3个。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提高技能人才政治、经济、社会待遇。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和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的精准培训,加强“再就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10.实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计划。健全扶持中等收入群体政策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激发技术人才、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高素质农民等重点群体增收潜力,让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大力吸引高素质人才、年轻人流入,积极培育高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落实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激励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收入稳步增长。吸引资本和人才下乡,发挥各类要素带动作用,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规范招考选拔聘用制度,保障不同群体发展机会公平,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加强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住房等“软基建”方面的主导作用,多措并举减轻中等收入群体品质生活支出压力,稳定中等收入群体,优化中等收入社会结构。

11.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低收入群体收入五年倍增、居民收入十年倍增两大倍增计划,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加大低收入群体增收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实施产业带动,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深入实施零就业家庭“清零行动”,鼓励针对低收入群体设置公益岗位。全面开展支出型贫困救助,免交低收入群体各类保险,落实低收入群体水电费、通讯网络费等减免政策。完善工薪阶层工资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等,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创业和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举措,与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丰富和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产品,支持农民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流转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2.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提高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探索资本收益参与分配机制。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所有权和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支持科技成果交易和产业化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13.探索完善分配再分配机制。优化政府、企业、居民分配格局,支持企业通过提质增资拓展从业人员增收空间,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和中长期规划管理,提高财政对推动共同富裕的中长期保障能力。加强民生领域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民生投入社会效益。依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完善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依法严厉惩治贪污腐败,继续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持续缩小城乡财政支出差距,推动财政支出重点向弱势群体、薄弱领域、农村、欠发达地区倾斜,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乡村振兴比例,到2025年比例达到50%以上。探索完善第三次分配机制,发挥民政部门、村集体、合作社等在社会再分配中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帮扶和助弱环境,建立和完善“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社会再分配机制和体系。

14.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大力传播慈善文化,有效整合慈善资源,汇聚慈善发展合力,让内外永嘉人共同助力共同富裕。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家、海外华侨和高收入群体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倡导民营企业家带头参与慈善捐助、困难救助、乡村振兴等工作,落实和完善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发扬“人人慈善”的现代慈善理念,打造以“慈善一日捐”为代表的全民性慈善活动。推动互联网慈善,打造智慧慈善。完善慈善组织监管制度,打造为民慈善、阳光慈善。

(三)丰富共同富裕服务供给,努力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方面走在前列

15.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围绕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综合能力素质,推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遍满足、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特殊教育普惠共享,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普惠性幼儿园扩容工程和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加快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加大义务教育补短板力度,深化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孩子同标教育、一体成长。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实施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和干预计划,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化“分类办学”改革,提高普高特色办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推进高中高品质特色化发展。稳步推进“初中进镇、高中进城”。探索打造教育共同体,学习先进地区集团化办学经验,努力推动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引进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嘉学院,以及省内知名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办学,扶持重点学科,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提升基层社区学校、老年学校办学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时时处处学习的需要。

16.加快“健康永嘉”建设。深入实施“健康永嘉2030”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落实医药卫生“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施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提升行动,建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工程,完善医防融合工作机制,推进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高标准建设县域医疗共同体,完善和落实“强基层”的激励导向机制。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成投用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提标改造乡镇(街道)卫生院,切实提高基层就诊率和县域就诊率。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实施健康惠民行动,深化“全民健康体检工程”,优化体检项目、提高体检精准性,开展重点疾病早筛早诊早治行动,做好大病预防,减少大病开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体育设施进社区、进公园、进农村,推动全民科学健身、全民健康发展。

17.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坚持每年办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需求,扎实推进补短板、促均衡、兜底线,力争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育婴、社保、住房、食品安全等问题,强化政策供给、制度供给和基层首创,切实提升为民办实事效能。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吸纳民意,进一步完善征集筛选、科学决策、民意沟通、风险预警、资金保障、动态跟踪等制度,广泛吸纳民意。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依法监督、民主监督作用,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深入实施民生保障“10×N”集成改革,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待抚恤、文化体育、公共场所服务提升十大领域,以闭环机制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18.构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推进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落实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配套措施,适当延长生育妇女产假,加强生育妇女就业、工资待遇等权利保障,多渠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加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幼儿园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达到4.5个。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深入实施“明眸皓齿”等民生工程,不断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健全居家养老为主的服务体系,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建好日间照料中心,办好老年食堂。健全长期照护综合保障体系,探索解决失能失智人群护理难题。全面建立以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居家社区探访关爱制度,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优先制度。加强数字智能技术推广,逐步消除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19.深化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深化公共资源配置改革,创新公共资源配置方式,着力解决好民生“关键小事”。深化社会力量办学、办医、办体育、办养老服务、办文化改革,努力把永嘉打造成为社会力量高标准办社会事业的样板。建立多元化民生领域建设投融资和运营机制,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投资兴办普惠性非营利性服务机构。着力引进国内外优质社会资源,培育高质量民生服务品牌,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探索完善公建民营、民建公助、委托代理服务等模式,提高公共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监管体制建设,促进公办民办机构公平竞争、规范运营、协调发展。

(四)筑牢共同富裕兜底防线,努力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走在前列

20.推进社保制度精准化结构性改革。探索适应新型就业形态的参保缴费政策,促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切实提高企业和个人社保基金缴费夯实率和参保率。实行鼓励城乡居民多缴费、长缴费的激励机制,探索提档补缴政策,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缴费补助。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探索实施养老金待遇增长分级调整计划,逐步缩小不同人群养老金待遇差距。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等政策,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建大病精准保障机制,实现低收入群体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全覆盖,探索建立困难人员大病医疗家庭支付封顶制。完善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建立健全“大预防”工作机制,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管理融合机制。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创新保险产品,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21.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制度有效衔接,构建以专项求助为重点、多元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时代社会大救助体系。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低保标准。推动预防性、发展性救助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县级救助服务联合体,推进救助由物质型向“物质+服务”转型。健全城乡低收入群体精准识别和分类机制,分类制定解困帮扶政策措施,加大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实施助力困难群众共同富裕系列行动,建立健全困境妇女关爱服务体系,改善困境妇女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孤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机制,确保每位儿童基本生活得到兜底保障;建立健全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让残疾人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加幸福的生活;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建立健全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救助机制,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帮扶援助。推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红十字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构建适度普惠型福利体系。

22.推进“嘉乡安居”建设。坚持房子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强化经营性用地统一管理工作,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房价、地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打响“嘉乡安居”品牌,实现“居者有其屋”与“居者优其屋”并举。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建立人口净流入、人口总量和土地供应联动机制,对住房租赁用地实行计划单列,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探索实施“限房价、限地价、竞品质、竞租赁住房”土地出让方式。多渠道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圆好群众“安居梦”。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企业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和存量闲置房屋改建,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多途径解决新居民、青年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加强住房租赁市场智慧监管,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全面开展城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动态消除危房安全隐患。

(五)推动共同富裕全域协同,努力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23.构建县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坚持全县“一张图”,深入推进空间规划一体化,建立健全城乡建设、产业发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多规合一”体制机制,全面构建“一主两副四组团”空间布局,着力形成共同富裕“一主”先行、“两副”崛起、“组团”振兴的发展新格局。坚持“一主”先行,着力提升上塘、瓯北、三江、黄田、乌牛县域主平台能级,打造永嘉发展主中心。坚持“两副”崛起,加快推进桥头、桥下、金溪一体化和岩头、枫林一体化发展,系统谋划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和发展新引擎,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坚持“组团”振兴,深化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联动推进一批西部共同富裕示范带产业项目,全力打造沙头—大若岩、碧莲—巽宅—茗岙—界坑、鹤盛—云岭、岩坦—溪下四大特色组团,实现山区跨越式发展。

24.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县城、镇域、乡村“三个空间”布局,发挥好县城集聚功能、镇域联接功能、乡村承接功能。实施绿色家园共建,深化“大建大美”“精建精美”,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品质,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圈。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城镇能级,持续深化桥头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推动形成联动协调的城镇发展格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聚焦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以5G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加大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建设智慧城市,到2025年完成5G基站建设2750个,实现人口集聚区5G信号全覆盖。高质量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美丽城镇建设品质,统筹推进城、镇、村三级联动发展。完善村庄规划,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彰显乡村综合价值,打造成为城市后花园。

25.大力建设共同富裕未来单元。把未来乡村建设作为加快我县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产业化、系统化,迭代升级未来邻里、教育、健康、文化、低碳、生产、建筑、交通、智慧、治理等场景,力争建成新时代未来乡村10个以上,着力打造未来乡村永嘉样板。更大力度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提升“三化九场景”设计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雅林省级未来社区标杆,打造更多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按照未来社区理念实施城市更新改造行动,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大瓯北核心区块等重点区域城中村的改造力度,到2025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7个以上、城中村改造项目40个以上。

26.大力推进市民化集成改革。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开展户籍、农村土地、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体制机制综合集成改革。探索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放宽放开城镇地区落户限制,加快推进外来人口城市化和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和新型居住证制度改革,完善积分管理等专项配套政策,上线“浙里新城员”应用场景,推动精益服务、精准管理、精密智控。全面推行“人地钱挂钩、以人定地、钱随人走”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持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挂钩政策。

27.深化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系统集成、全域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完善承包地(山)“三权分置”办法,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积极稳妥探索农房财产权更丰富的权能实现形式。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股权流转、抵押和跨社参股等新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形式,完善村股份合作社分红制度。建立健全互联互通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深化生产、供销、信用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8.大力实施强村惠民计划。用足用好省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政策,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生态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发展。健全完善“两进两回”机制,实施新乡贤带富工程,培育一批乡村人才。强化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惠民功能,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完善“飞地”抱团机制,探索打造帮扶共同体。实施“十亿争创、百村示范、全域提升”行动计划,到2025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5亿元左右,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基本达到4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60%左右。制定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方案,积极发挥村集体经济在支持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和推动养老、救助等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作用。

29.加快打造温州北部综合交通枢纽。深入实施“5151”交通战略,布局建设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统筹抓好全省1小时、中心镇半小时、城乡微循环等三个交通圈建设。加快建成杭温高铁永嘉段,联动推进温州北站、楠溪江站建设,推动永嘉全面跨入“高铁时代”。大力推进乐永青高速东西通道和温义高速南北通道,以及温岭至永嘉(云岭)高速建设,有序推进温州北站、乌牛、上塘等高速公路互通加密,加快形成“两纵三横”对外高速交通主干线。加快推进330国道鹿城藤桥至永嘉桥下改建工程、府东路过江通道建设,继续深化轨道交通M1线前期工作,加快形成瓯江两岸“十五桥隧”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加快推进330国道桥头至桥下段、211省道巽宅至桥下段、325省道乌牛至上塘、上塘至大若岩公路等工程,实现县城到中心镇半小时目标。高水平织密“四好农村路”,着力完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改造500公里农村公路。

(六)强化共同富裕文化支撑,努力在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30.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信真用。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基层理论宣传宣讲等工作体系,特色化推进青年理论宣讲工作。实施红色基因薪火行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大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等革命遗迹保护和文化挖掘,传承弘扬红十三军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水平,赓续红色血脉,打响红色品牌。

31.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弘扬“最美”精神,广泛开展“最美”系列选树宣传,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深化实施文明好习惯养成计划,探索实行文明积分制,继续推进“礼让斑马线、聚餐用公筷、排队守秩序、垃圾要分类、餐饮不浪费”等文明好习惯,到2025年文明好习惯养成实现率达到90%。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厚植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32.构建优质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联动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确保文化服务供给“不让一个人掉队”。加强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五年内实现“县有三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礼堂”。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常态化、规范化免费开放机制,全面提升“城市书房”“百姓书屋”“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打造高水平城乡一体“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阵地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打响“墨香永嘉”品牌。扩大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常态化开展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活动,定期举办艺术节、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加大文化下乡范围频率,满足城乡居民多元文化需求。

33.打造独具永嘉特色的文化产品供给体系。持续擦亮“中国山水诗摇篮”“中国诗歌之乡”“中华诗词之县”等“国字号”文化金名片,进一步彰显永嘉文化标识性和影响力。加快推进枫林镇“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做好复活复原复兴三篇文章,积极打造千年古韵传承、新时代经济振兴和老百姓乐享生活的标杆。深入梳理永嘉的历史文脉,大力推进“瓯江山水诗路核心地”建设,持续提升“永嘉SONG”文化内涵,加强楠溪江宋文化研究院和永嘉学派研究院两个平台建设运用,开展永嘉学派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和学术研讨,大力推动山水诗文化、永嘉昆曲、永嘉乱弹、瓯窑文化等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加快锻造永嘉独特的文化品牌。深入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教玩具产业、工艺美术迭代升级,培育发展数字出版、影视产业、创意设计、原创音乐、网络视听等新兴文化业态。实施一批具有引导性、带动性的重大文化项目,提高文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一批具有永嘉地域特色、展示永嘉人文精神、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健全文化交流合作和传播机制,全面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永嘉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七)营造共同富裕宜居环境,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34.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围绕国家、省市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研究制定我县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及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专项行动方案,推进造纸等重点用能行业碳减排,力争到2028年实现碳排放达峰。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高效行业,推动建筑领域、交通领域、农业领域低碳化发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支撑,以最小碳排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鼓励开发、生产、使用绿色低碳产品,加快推进“零碳”政府机关、低碳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开展未来低碳社区建设。聚焦重点区域,积极开发森林等生态系统碳汇,实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稳步提升。落实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35.持续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全领域美丽治理体系,不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统筹推进“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全方位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建立污染排放源清单,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推进净土清废行动,强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等土壤环境全过程风险管控,全面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完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加强固体废物闭环监管、医疗废物非接触式智能监管,严格落实禁塑限塑制度。

36.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常态化GEP核算和考核制度,推进GEP应用体系建设。探索打造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平台,逐步建立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制度,培育发展生态产品和生态资产交易市场。全面实施“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和环保行政许可规范化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深化河长制,严格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改革,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信用+双随机”执法检查,构建责任清晰、规范履责的监管格局。健全生态环境共同参与监督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验收、监测和执法。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构建生态环境公益保护大格局。

(八)提升共同富裕治理效能,努力在县域治理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

37.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深入做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推行区域党建联盟,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全面推行“党建联盟·组团发展”,倾力打造“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永嘉样板”。全面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域整体智治改革,迭代升级“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加大微网格建设力度,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协同化水平。深化“三社联动”,推广“红色议事厅”以及联勤警务站等做法,探索构建党建引领下的新型社区治理共同体。健全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工作机制,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信访代跑代办和初信初访工作,提高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健全完善“一肩挑”后村社治理体系,全县5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善治村(社区)目标。

38.深化法治永嘉建设。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深化各领域法治化改革,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努力开创“法治永嘉”建设新局面。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和程序,积极推行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咨询、听证、公示等制度,切实提高决策质量。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快构建全覆盖的整体政府监管体系和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全面推进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积极探索赋予乡镇(街道)执法权改革。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全面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发挥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作用,构建行政争议调解联动格局,实现行政诉讼收案数、行政诉讼败诉率“双降”。加强政法干部交流,激发政法队伍活力,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加强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破解执行难问题。加快建成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大普法力度,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计划。突出对困难群体的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9.深化平安永嘉建设。坚决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完善“监测、预警、处置、反馈”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以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化品、建设施工、工矿、旅游、城市运行等重点领域行业为重点,建立全链条精准化的行业监管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加强经济安全,强化资源、能源、粮食安全保障,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经济金融风险的底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健全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常态化扫黑除恶严打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智慧应急一张图”,不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立健全城乡防灾减灾体系,把自然灾害防治融入有关重大规划、重大工程、重大战略,提升城乡防灾救灾能力和水平。深化基层网络综合治理,实施网络生态“瞭望哨”工程,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强化网络安全保障。

三、保障措施

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不断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确保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40.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各环节。县委成立社会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县委、县政府建立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由县委办、县委改革办、县发改局组成,建立常态化、实体化专班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清单化管理机制,建立重点任务清单、突破性抓手清单、重大改革清单、最佳实践清单、重大政策清单,明确任务责任,实行闭环管理。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行动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形成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

41.深入推进清廉永嘉建设。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同向发力,统筹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村居、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国企、清廉民企、清廉交通等建设,打造一批清廉单元标杆,建设清廉文化高地,为共同富裕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健全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促进共同富裕各项政策有效落实。

42.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全面落实“152”工作体系,打造更加丰富的五大综合应用场景。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普惠化、均等化,全面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域通办”“一件事”集成办,加快线上线下融合,系统打造永嘉数字“企业版”“人才版”和“民生版”。充分发挥数据作为要素资产作用,实现数字资源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共建共享。将数字化改革贯穿共同富裕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以数字化手段加强监测、评价和反馈,进一步探索消除数字鸿沟的有效路径,保障不同群体更好共享数字红利。

43.强化政策制度改革创新。按照共同富裕导向,全面深化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推动政策制度系统性变革。切实增强敢闯敢试、改革破难的担当精神,聚焦重点领域,主动承担全国和省市改革试点、探索示范任务,努力在数字化改革、乡村振兴、分配制度改革、民办社会事业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形成创新性、突破性制度成果。深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推动构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树立共同富裕的永嘉改革标杆。

44.建立评价体系和争先创优机制。科学设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评价体系和目标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共同富裕实现度测度标准、方法,以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评价指数,全面反映共同富裕建设工作成效。依托功能区、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村村擂台、六比争先”、工作专班比拼、数字化改革项目“赛马比拼”等平台,创新开展共同富裕实践案例的排摸筛选、审查评定、晾晒比拼等活动,全力打造一批永嘉特色的共同富裕典型样本。将推动共同富裕有关内容要求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绩效考核、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和年度考核综合评价,加强监测分析和动态调整,强化干部激励措施,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加大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和保护力度。建立定期督查机制,创新完善督查方式,切实掌握工作进度和反馈整改情况。

45.凝聚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坚持群众主体,旗帜鲜明地鼓励勤劳致富、率先致富,旗帜鲜明地鼓励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激发全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广大乡贤作用,强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等人民团体动员联系服务群众功能,充分激发全体人民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共同富裕的直接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共同受益者,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和团结互助,走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之路。

永嘉发布2021-08-16

 

 

关于印发《东至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文章下载

关于印发《东至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开发区工委、管委,县直及驻东至各单位:

现将《东至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东至县委

东至县人民政府

2019年9月29日

东至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池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结合东至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聚焦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三个目标,紧紧围绕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首选地、宜居宜游后花园、有机绿色菜篮子、能源供给加油站、内陆开发新高地”五大定位,立足自身,彰显特色,积极对接沪苏浙,重点接轨合肥都市圈和G50绿色发展走廊,推动“解放思想、担当作为”活动向纵深拓展,在科技创新、全域旅游、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形成一批高水平合作成果,力争成为全省融入G50绿色发展走廊重要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绿色发展样板区、长三角区域知名的高品质健康养生疗养目的地,努力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奋力开创“三美东至”新局面,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东至力量。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同步水平,在县域经济同类县中考核排名靠前,总量与长三角对标县区差距持续缩小,在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等领域深度融合,在规划编制、交通对接、社会管理、园区共建等领域互为交融,在资源开发、产业升级、创新发展、互动交流等领域协同推进,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

——区域协作发展步伐加快。与长三角沪苏浙城市群互动交流趋于常态,与安庆、九江、景德镇等毗邻区域交流更为密切,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域联动发展更加紧密,人均GDP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紧盯长三角创新成果和创新团队,力争到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科技成果转化率保持较快增长。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家以上,招引高层次科创团队3个以上,引入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3个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新产业产值实现年均15%以上增长。

——产业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全面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以推进实施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重大新兴产业工程为契机,积极融入长三角优势产业集群。依托县域资源开发,力争服务长三角的绿色食品、文化旅游、智能装备制造、袜业箱包服装、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产值保持年均10%以上增长。

——交通互联互通加快完善。完善途经东至的现代轨道交通体系,力争接入合安高铁进入合肥“1小时”交通圈。完善高速公路路网规划,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实施国省县道提标改造工程和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到2025年,全县高速、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力争达到500公里以上,港口航道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互联互通的现代快速交通格局。

——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充分对接长三角优质资源,力争引进教育、医疗、体育、旅游、养生养老等高端优质公共服务项目10个以上。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合作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水平与长三角地区保持同步发展,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全省、全市位次前移,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争取进入全省前列。

——生态功能持续显著增强。利用长三角有效治理经验,深入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东至段)经济带。持续开展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到2025年,空气、水体和土壤环境质量保持全省领先,森林覆盖率稳步增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建立,力争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色发展创新实验区,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到2035年,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互联互通,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力争达到长三角区域平均水平,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与长三角区域平均水平相当,“三美东至”基本建成。

三、重点任务

(一)深度融入长三角宁合杭都市圈。

1.积极开展规划对接和区域合作。立足省际交界区位,以“1小时”交通圈规划范围所至,制定承接南京、合肥、杭州辐射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参与宁合杭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发展论坛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找准我县在宁合杭都市圈以及G50绿色发展走廊的区域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力争依托芜湖、安庆、黄山城市功能扩圈,推进各类规划充分与其衔接,促进交通、产业、生态等方面深度融入。争取与周边县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大与沪苏浙相关地区政府、重点开发区交流,创新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对标产业承接和补链,健全党政交流常态化机制,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实质性的交流合作,从发展理念和规划政策上为一体化的深入合作创造条件。(责任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委、科经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文旅局、投资促进中心,东至经开区管委会、大渡口经开区管委会)

2.构建更为便捷通达的交通路网。全力推进与合安高铁接轨的池州—东至—九江(南沿江)城际铁路、宿松—望江—东至—宣城城际铁路、铜九普铁实施复线电气化改造等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积极谋划安庆—东至—景德镇普通铁路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争取开行合肥—东至普通铁路,力争打通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现代轨道通道。加快推进安景高速在花园乡境内开通出口,全力推进东至—鄱阳(良田-田畈街)、东至—石台—宣城、安庆—胜利、望江—东流高速路网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东流、胜利、大渡口三条过江通道(或隧道)建设,开展池州东流公路大桥、安庆(二桥)、望江长江公铁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取消境内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完善全县公路网规划,加快G530、G236、G318升级改造,推进南沿江一级公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县区的对接协作,共同推动毗邻道路的互联互通和公交线路的无缝对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扎实推进东至经开区长江干线铁水联运设施联通项目、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整治(V标段)工程项目、矿产品廊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小散码头整合,推进东流、大渡口、香口三大港区建设,打造沿江现代化码头和港口现代物流园。(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路分局,港航东至分局,东至经开区管委会,大渡口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党委、政府)

3.深化全域旅游共建合作。修订完善全域旅游规划,建立与长三角区域旅游部门和旅游行业协会常态会商机制,全方位学习长三角等地文化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积极参与旅游洽谈会和交流推介会等活动,推动我县旅游产品“走出去”。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强与杭黄国际旅游廊道对接,加快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升金湖生态旅游区和沿江生态旅游带建设,加快接入G318自驾最美风景道等“名城-名湖-名山”黄金旅游线路,积极融入“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和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打造长三角市民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宜居宜游的“后花园”。通过旅游资源整合,引进长三角社会资本合作开发生态观光和休闲旅游产品,加快培育尧舜胜境之旅、九天仙寓探幽之旅、古徽道徒步之旅、环升金湖骑行之旅等旅游精品线路。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依托木塔红军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推进党校实景课堂建设,建立“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融合发展的“党建+旅游”模式,建设长三角高品质红色培训旅游基地;围绕华龙洞“东至人”遗址、陶公文化、周氏家风文化、南溪匈奴文化、东至花灯、小三线工业遗产等优质资源,促进县域非遗保护传承、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与长三角深化交流合作。加快与周边省际边际城市群签订文化旅游体育合作交流协议,在区域线路产品、优势旅游产业互补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在长三角区域有一定影响的文化、旅游、体育品牌。(责任单位:县文旅局、交通运输局,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卫健委、林业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4.提升数字经济合作水平。加强规划研究和论证,全力推动长三角区域性灾备中心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参与长三角数字经济的发展布局,引进长三角知名企业来东至培育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创意、移动传播等相关产业,提升现有智慧城管、交通、医疗、教育、环保、安监等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东至”建设。利用长三角科研力量,把智能装备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加大智能装备制造和产品的应用,推进我县化工、纺织服装袜业箱包等传统产业“数字化+”“互联网+”“智能化+”“标准化+”技术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依托《长三角地区5G先试先用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争取5G网络商用试点和规模化布局。巩固提升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成果,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大型跨境电商来东至搭建平台、拓展业务,推进互联网与制造、农林、文旅、康养、商贸等深度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县数据资源管理局、科经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城管局、卫健委、教体局、应急管理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

5.打造优质健康养生基地。依托原生态、富硒及富氧区域等优质康养资源,主动参与长三角健康养生产业一体化布局,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中医养生养老、智慧养老、健康咨询等新业态,推进健康与生态、旅游、文化、养老、运动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康养体系建设。加强与长三角知名健康养生养老企业的合作,引进外来资本和人才,优化整合养老资源,加快推进三条岭文旅康养小镇、东至医养结合中心、南部山区颐养基地等健康产业建设,改善养老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承接能力,努力打造面向长三角知名的高品质健康医疗服务、健康养生养老基地。(责任单位:县民政局、林业局、卫健委、文旅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6.共创乡村振兴示范区。深挖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东至美食等特色资源,以建设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综合体为抓手,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创造“东至特色”,高水平建设长三角区域令人向往的美丽乡村和美丽田园综合体。引导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与长三角品牌农产品交易市场对接,大力发展生态茶、中药材、食用菌、瓜果等富硒特色农业产业,提升东至麦鱼等地理标志产品的影响力,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农业品牌目录和数据库建设,探索统一食品溯源机制,建设面向长三角区域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推进东至优质农产品进入长三角居民的菜篮子。(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文旅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数据资源管理局,县委宣传部,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积极参与G50绿色发展走廊建设。

7.培育特色产业集群。顺应产业集群化、生态化、融合化、差异化发展趋势,通过创新引领、政策激励,深入挖掘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力实施首位产业培育工程,力争到2025年,将东至经开区建成长三角区域有影响力的化学制药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突出规划引领、强化基地建设、发挥龙头效应、加强集群招商,打造省内最具特色的替尼类药物制造集群和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集群,加快培育新型化工、绿色食品加工、袜业箱包服装、矿产品高质化利用等四大产业集群,努力提升我县特色产业在长三角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商务局〉、发改委,东至经开区管委会、大渡口经开区管委会)

8.开展创新研发和转化合作。紧抓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地科创成果外溢转移的机遇,聚焦我县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与长三角城市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在我县转化、产业化。借力长三角城市科教资源,支持组建化学制药和生物医药制造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谋划建设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鼓励骨干企业加强与长三角区域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龙头企业与长三角区域先进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争取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科技型领军企业,加大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的研发力度,在智能装备制造、健康食品、医药新材料等领域进行科技联合攻关,确保每年都有科技项目合作开展。建成梯度孵化育成服务体系,吸引长三角区域知名高校院所在我县设立分院分校、研发基地及联合办学,积极组建东至绿色食品学院、小分子药研究院。(责任单位:县科协、科经局〈商务局〉、人社局、教体局、统计局、发改委,东至经开区管委会、大渡口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党委、政府)

9.强化产业政策衔接。以G50绿色发展走廊战略合作为契机,认真研究长三角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结合我县要素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强产业政策与长三角区域兄弟城市的衔接,在严格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制订我县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完善低效企业重组工作机制,着力面向长三角引进社会资本,加快现有僵尸企业的嫁接重组进度。积极探索建立存量工业用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体制机制,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和复合利用的水平。加大上市挂牌支持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股改、挂牌(上市)融资,加快华尔泰化工、安东花园建材、金鹏香精香料等企业挂牌(上市)步伐。(责任单位:县发改委、科经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投资促进中心,东至经开区管委会、大渡口经开区管委会)

10.加强招商引资合作。进一步规范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坚持共引、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招商和项目一体化布局,挖掘创新资源,探索参与G50绿色发展走廊产业分工和园区合作的新模式,着力推动东至经开区加入长三角化工园区一体化发展联盟。以沪苏浙为重点区域,围绕现代化工、绿色有机农产品、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文化旅游、装配式建筑等产业中高端环节,加强建链、强链、延链招商,推进产业链整体承接,力争每年签约落地3-5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积极引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制造等“四新经济”以及电商平台、智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运用“产业+基金+政策+平台”的招商新模式,努力实现从承接产业转移到引进新兴产业战略布局的转变。(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中心、科经局〈商务局〉、发改委,东至经开区管委会、大渡口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协同构建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

11.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合作。以创建国家、省生态文明示范县为抓手,加强与石台、祁门、浮梁、彭泽等县区的交流合作,深入学习“两山”理念并借鉴其实践成果,坚持推进污染治理与加强生态保护并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聚焦标准衔接、科技攻关和生态补偿等重点领域,紧抓三省一市签订《长三角地区实施环保领域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机遇,深化与周边县区的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制度,共享生态环保基础信息,协同处置应急事件,开展区域环境联合执法,共保区域生态环境。(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发改委、应急管理局)

12.共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守好绿色本底,强力推进长江流域水环境“三大一强”综合治理,加大长江生态修复力度,建设生态护岸和生态隔离带“长江绿廊”。加强岸线整治和资源管控,持续改善尧渡河、龙泉河、黄湓河等重点水系水体水质,稳定保持长江东至段水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建成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东至段)经济带。严守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升金湖湿地、长江等重要自然资源保护,积极修复生态脆弱区,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打造长江东至段、尧东一体化滨河生态廊道、风电景观廊道。深化赣鄂皖护林联防机制,共筑皖南生态屏障。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吸引长三角社会资本加大生态保护和绿色产业投入,共建绿色产业项目对接平台,在绿色产业培育、生态旅游等方面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在碳汇交易、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进行探索和拓展。(责任单位:县环保局、水利局、财政局、住建局、林业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文旅局、投资促进中心,各乡镇党委、政府)

13.建设长三角绿色能源基地。积极融入长三角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全方位对接长三角天然气供应能力规划,强化跨区域及境内干线油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完成大渡口—东至支线管网建设,推进中铁加仑东至LNG铁路储运物流工业园建设。加快上海电力东至木塔、国电投东至红旗岭等6个风电场项目建设进度,建成东至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完善电网主干网架结构,推进电网建设改造与智能化运用,配合过境电网通道增容改造建设,建成官港政源变输变电工程,持续加强吉阳核电厂址保护,谋划推进东至备用水源地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加入长三角绿色储能基地建设,打造长三角绿色能源供应基地,当好长三角绿色能源供给的“加油站”。(责任单位:县发改委、水利局、林业局、住建局,国网电力东至公司,东至经开区管委会、大渡口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加快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合作。

14.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合作。强化与长三角公共卫生合作,健全区域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应急救援机制。落实长三角区域卫生资源发展规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引进沪苏浙等地优质医疗资源,采取合作办医、设立分院、委托管理、远程医疗等形式全方位深度合作。支持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与沪苏浙等地医院结对共建,积极争取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完善专家联合培养机制,提升医技水平。建立健全医保异地结算机制,逐步扩大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范围,创新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方式,探索开展异地备案互认合作,加快实现异地医保就医直接结算,在2020年底前将县内二级以上规模医院全部纳入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并联网运行。(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医疗保障局、财政局)

15.深化教育体育领域合作。加快推进舜城教育园区建设。积极引进沪苏浙优质教育资源,促成县内省级示范高中与长三角区域优质高中结为友好学校,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师、校长、其他教育管理干部到长三角地区的高等院校和中小学名校培训学习、挂职锻炼和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合作,每年开展与长三角区域研学旅行合作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推动池州工业学校与长三角区域企业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同时瞄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大方向,探索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引进长三角社会资本进入,推动实现职业教育由政府主办向政府统筹、社会多元化办学方向转变。加强与长三角区域体育运动协会或企业联办合作,推动县体育运动中心(体育馆)和户外运动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东至美好山水资源,打造官港-木塔-泥溪、花园-葛公-尧渡等山区环线风景道,力争每年举办在长三角区域有影响力的山地自行车赛、山地马拉松赛等品牌体育赛事,积极组织或邀请各类高水平球队来我县开展球类赛事。(责任单位:县教体局、文旅局)

16.深化社保领域一体化合作。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办理,推进工伤认定标准和工伤保险相关政策统一,实现长三角地区失业保险“无障碍”转移,做到长三角地区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资源共享和无纸化认证,失业保险申领、转移“网上办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劳动仲裁区域互认、劳动关系案件协同办理。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大数据交换平台,实施民生档案跨区查档服务项目,建立互认互通的档案专题数据标准体系,实现社保、婚姻、计生等业务经办机构能够适时查询认证对象资格情况,失业保险所有经办业务“无缝对接”。(责任单位:县人社局、财政局、民政局、卫健委、数据资源管理局)

17.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合作建设。主动参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合作示范区建设,以“信用东至”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通信用信息的采集渠道,实现信用数据归集全覆盖,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建设“信用长三角”平台,在失信行为评判标准互认、数据归集共享、联合惩戒措施落实等方面加强合作,持续开展重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建立环境信用信息系统,公布重点检查企业“红黑榜”,支持信用服务产业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产品质量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设,强化区域信用联合奖惩,在环境保护、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旅游、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等领域实行跨区域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塑造诚信东至、建成美誉东至。(责任单位:县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四、保障措施

(一)平台保障。

18.加快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一区多园”进程,将东至经济开发区和大渡口经济开发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和科创成果产业化的主阵地,强化创新要素保障和服务配套,加大闲置用地清理盘活和低效企业嫁接重组力度,2019年有序实施东至经开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用好大渡口经开区公用型保税仓库,着力打造辐射皖赣的沿江港口保税物流园。积极对接G60科创走廊、G50绿色发展走廊等高能级平台,争取与沪苏浙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引导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向开发区转移,力争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县发改委、科经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19.加快尧东一体化建设步伐。全面落实县域经济振兴措施,实施“城市双修”工程,推进舜城新区、尧渡袜业小镇、火车站前区、滨湖新区、教育园区等规划建设,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扩容城区空间布局,塑造美丽东至风貌,打造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谋划推进撤县建市。实施尧渡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实施尧渡河复航工程,加快陶公菊邑小镇建设,鼓励“双创”基地建设,力促尧渡—东流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县城由“山城时代”向“滨江时代”跨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民政局、水利局、科经局<商务局>、发改委、财政局、教体局、卫健委等,各有关乡镇党委、政府)

20.打造山区绿色经济发展带。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加强与长三角区域特色小镇交流互动,借鉴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木塔红旅小镇、龙泉樱花小镇、花园茶旅风情小镇、官港徽赣山货小镇、张溪电商小镇、葛公红茶旅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新平台。以山区G206、G236、G530三条国道绿色走廊为核心,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构建以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健康养生和生态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快速融入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示范区、沪浙皖赣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文化旅游景点众多、对外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的发展带,发展绿色健康食品、修心养生民宿、最美自驾风景道、农耕风情田园、户外运动基地等多种绿色经济业态,为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参与宁合杭都市圈合作提供发展空间和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县发改委、科经局<商务局>、文旅局、环保局、民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各有关乡镇党委、政府)

(二)人才保障。

21.实施新时代“东至英才计划”。把人才作为核心资源,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坚持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借助“长三角城市高层次科技人才交流平台”,围绕我县主导产业,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入“星期天工程师”“云端工程师”和“轨道人才”等人才共享模式,招引一批拥有自主科研成果且能够在东至进行产业化的国内外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通过设立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拔尖人才选拔,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鼓励联合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培养一批电商、康养、旅游、家政服务、机械电子、烹饪等技能型人才。组织开展“接您回家”系列行动,探索出台东至籍在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回乡工作方案,引导、鼓励各地东至籍人才回乡创业就业。(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科经局、教体局、投资促进中心,县委编办)

22.强化各领域人才合作交流。继续选派党政机关优秀中青年干部到沪苏浙等地党政机关、产业园区、企业挂职锻炼,重点学习改革创新、园区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解放思想担当作为”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干部学习大讲堂”为载体,邀请沪苏浙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东至讲学讲座,引导全县干部从思想上行动上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宣传部)

(三)环境保障。

23.打造一体化“四最”营商环境。推行“负面清单”外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制度,实现业务流程、条件要求、解释口径、办理时间“四个统一”。实施长三角地区统一的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协力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用户跨省身份认证,实现长三角政务线下异地办理和全流程线上办理“一网通办”。落实“只进一扇门”,提升“一窗通办”服务水平,实现群众和市场主体登记“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切实构建一体化信用监管体系,推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等信息在区域内充分共享共用。参与长三角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协作网络,同步推进“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推进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一体化保护。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纳税、政务服务、获得信贷、跨境贸易、法律服务、执行合同等方面指标评价体系,开展营商环境监测评价,推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发改委、科经局<商务局>、住建局、数据资源管理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机制保障。

24.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东至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负责统筹协调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事宜。并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重点,大力推进党建引领、融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和“党建带群建”活动,实现企业与党组织“双落地”,形成党建创新、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动群团组织动员更多力量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潜能,汇聚最广泛的工作合力。(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东至经开区、大渡口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党委、政府)

25.健全推进机制。制订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传方案,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突出宣传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重大举措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准确解读相关规划、政策,及时报道我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展和合作动态,在全社会营造融入长三角、提升发展水平的浓厚氛围。利用沪苏浙主流媒体、展会、推介会、文化交流等渠道和形式,提升东至在沪苏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新做实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常态化党政对接交流和工作落实机制,全面对接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专项规划以及各项合作机制,争取纳入相关专项规划,努力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的支持,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健全督查落实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各地和县直有关部门的落实情况进行调度,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定期对各地各单位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和年度工作开展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适时组织评先评优,对工作不力、推进不实的进行通报批评,全力推动东至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县发改委、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县考核办及县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东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09-2

 

 

 

区长徐强: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最有品位的城区 文章下载

区长徐强: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最有品位的城区

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奋进宁波气象新”专题新闻发布会,各区县(市)主要领导分别推介和展示宁波各地“精品路线”“特色街区”“亮点工程”,接受群众监督,推动项目建设。来看看海曙区区长徐强推介了哪些“精品路线”和“特色街区”。

海曙区区长徐强推介: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今年是宁波府建城1200周年,海曙是宁波府治文化的“原点”,南塘河水从它山堰蜿蜒流淌,奔入月湖,见证着宁波人与水的关系,展现出先人从山区走向平原,从傍溪而居走向沿江面海的历史图景。今天,我就带大家开启从四明山到三江口的城市传承之旅。

忻之承 /摄

大家可以从海曙四明山出发,这里文化汇集,孕育着浙东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我们正在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典范区。这里四季有景、风雅别致,春天可以看杖锡樱花盛开,夏天可以享五龙潭凉清飞瀑,秋天可以数茅镬金树落叶,冬天可以赏观顶湖初雪皑皑。

沿着章溪河顺流而下,就到了鄞江古镇,这里是宁波县治之始,被誉为“宁波之根”“四明首镇”,在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前,你能感受古人抵御咸水、蓄下淡水的智慧,泛舟晴江岸,你能感受“疏影横斜水清浅”的绝美,小溪泛尽却山行,漫步古镇街巷,探寻一番千年古镇的魅力。

它山堰 忻之承 /摄

溯流而下,来到南塘河边,南塘老街古韵新生,青砖黛瓦、赏玩休闲,砖木楼、古戏台、甬水桥,穿行其中你能感受老宁波的余温。

顺着护城河走到月湖畔,伴着“清可见底”的湖水,踏进“书藏古今”的天一阁,你能体会一座书香之城的独特气质。步行来到鼓楼沿,鼓楼又称“海曙楼”,从这里出发,漫步子城、罗城,信游城隍庙、天封塔、江厦街,宁波城市的记忆与芳华将在你面前徐徐展开。

海曙的“美”还有很多很多,接下来,我们将以精品线路、特色街区、亮点工程打造为抓手,力争在建设人文城区上胜人一筹、塑造城乡品质上优人一等,着力打造“公园可休憩、街区可漫步、建筑可阅读、山水可漫享”的全域美丽大花园,让海曙成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最有品位的城区。

鼓楼 忻之承 /摄

海曙精品路线

点位图。

浙东文化思路

“浙东文化思路”起点为鄞县大桥,终点至横街南路,全长12.8公里,总投资27.7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2亿元,改造提升时间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该线路东接鄞州区、西连四明山,穿越海曙石碶街道、古林镇、集士港镇、横街镇等历史古镇,周边有黄古林草编织博物馆、桂林俞家、桃源书院等主要景点。

城西未来长廊

“城西未来长廊”起点为芝兰桥,终点至西洪大桥,全长11.7公里,总投资50.3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7.5亿元,改造提升时间2017年3月至2022年8月。该线路作为中心城区“四横五纵”快速路网的重要“一横”,对改善中心城区快速路网总体结构、支撑城市空间布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道路两侧有望春工业园区、杉杉新能源、动一、三生生物、寰彩星等高新产业布局,还有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产业园、千人计划产业园、梁祝公园、印象城、奥特莱斯等主要景点。

海曙特色街区

中医药特色街区(一期)

效果图。

中医药特色街区(一期),北起药行街,南至县学街南侧,西临解放南路,东至国泰街。总投资1.98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0.89亿元,实施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该街区以宁波府城隍庙(郡庙)为核心,依托药行街、郡庙、天封塔历史街区及药皇殿、屠呦呦旧居等城市既有资源,打造一个具有国际水准、中医药传统复兴、市场繁荣的中医药特色街区。

东渡路高品质步行街区

效果图。

东渡路高品质步行街区,西起日新街,北至中山路,南临药行街,东至江厦街。街区东西宽250米,南北长400米,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总投资1.93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0.6亿元,实施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该工程通过对东渡路、车轿街及咸塘街的历史发掘,运用现代的手法重塑东渡门、天妃宫、波斯巷及江厦街的钱庄文化,将街区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商业步行街区。

除了精品街区和精品路线,各区县(市)主要领导还推介了一批“亮点工程”。海曙区有哪些呢?一起来看

海曙亮点工程(7个)

1.黄隘战略新兴产业园

2.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业园

3.宁波国际邮件互换中心

4.普济医院

5.海曙区公共卫生中心业务用房新建工程

6.丽园南路学校新建工程

7.机场四期安置房工程

1.黄隘战略新兴产业园

黄隘战略新兴产业园项目位于海曙区石碶街道,包含广博新材料项目、雅戈尔黄隘研发生产中心项目和拉堡细胞基因制备转化项目3个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83亩,总建筑面积约25.23万平方米,总投资16.23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3.7亿元。项目涵盖了服饰研发、智能仓储、智能物流、超细金属粉末材料生产和细胞研发等多方面产业项目,2019年9月开工建设,2022年9月完工。计划2021年底前完成广博新材料项目二期方案设计及地下室施工;雅戈尔黄隘研发生产中心项目二期主体完工;拉堡细胞基因制备转化项目二期主体完工。

2.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业园

项目位于海曙区南门街道,东至中都置业周边道路,西至规划道路,南至王家桥河,北至规划道路。总用地面积约58.2亩,总建筑面积约15.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1.16亿,2021年计划投资1.5亿。产业园将建设科研团队及孵化企业的办公场所以及院士工作站、创新实验室、工控安全靶场等多个功能区域,打造集“理论研究、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人才集聚、产业孵化”于一体的产业生态集群战略高地。目前已完成投资3.62亿元,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约35%。计划2021年主体完工,开始装修施工。

3.宁波国际邮件互换中心

项目位于海曙区古林镇,东至经四路,西至河道,南至纬五路,北至用地界限。总用地面积约60亩,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总投资4.75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0.5亿。项目将布局国际邮件进出口作业区、商业快件作业区、海外仓业务出口集货仓、通关大厅及公共配套用房等设施。致力打造成为国际邮件处理中心、快件监管中心、跨境贸易产业集聚区“三位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园,2019年10月开工,2021年12月完工。目前主体已完工,正进行附属工程及装修工程施工。

4.普济医院

项目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东至规划香雪路,西至规划河道,南至现状汇士路,北至规划河道。总用地面积约122.4亩,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6.76亿元,2021年度计划投资6.5亿元。项目主要建设一座包含医疗综合楼和国际医疗部的现代化医院。2018年10月开工,2022年4月完工。目前已完成投资9.6亿元,地下室安装工程完成45%,地上水电、消防、空调安装完成至40%,精装修工程完成20%,智能化15%,幕墙完成65%。计划2021年设备进场调试。

5.海曙区公共卫生中心业务用房新建工程

项目位于海曙区古林镇,东侧与南侧为城市水系,西至求精路,北至纬一路。总用地面积约9.1亩,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0.45亿元。建成后主要作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打造集疾控、急救、应急指挥、监督等为一体的公共卫生中心,将切实提高海曙区疾病预防控制在实验、急救、应急指挥等方面的硬件水平。2020年12月开工,2023年5月完工。目前已完成投资0.29亿元,桩机已进场施工,正在进行地下室桩基施工工作,围护桩完成262枚,工程桩完成15枚。计划2021年地下室完工。

6.丽园南路学校新建工程

项目位于海曙区段塘街道,东至丽园南路,西至通达路,南至南苑路延伸段,北至新典路。总用地面积约84.1亩,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总投资4.86亿元,2021年度投资1亿元。项目计划建设一座设有66个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设计摒弃了传统的鱼骨式布局,具有创新性地以下沉庭院与学生活动舞台作为主要枢纽,项目建成后将提高教学基础设施水平,优化海曙义务段教育环境。2021年1月开工,2023年6月完工。目前已完成投资0.2亿元,桩基施工完成18%。计划2021年地下室完工。

7.机场四期安置房工程

项目由6个工程组成,分别位于石碶街道(黄隘、后仓共2个)、古林镇(俞家、云林西路北共2个)、集士港镇(董家桥、万众共2个)。黄隘安置房项目东至万金路,西至雅源南路,南至鄞州大道,北至规划道路。总用地面积约929亩,总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总投资187.9亿,2021年度计划投资35亿,2020年3月开工,2022年12月完工,目前黄隘、后仓、董家桥项目主体施工中,万众、云林西路北、俞家项目地下室施工中。计划2021年完成主体结构施工80%。

宁波发布、宁聚新闻客户端2021-03-30

 

 

关于印发《泉州台商投资区2022年城市建设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文章下载

关于印发《泉州台商投资区2022年城市建设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泉台管〔2022〕1号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泉州

台商投资区2022年城市建设品质

再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直各部门,区属各国有企业:

经研究同意,现将《泉州台商投资区2022年城市建设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1月6日

泉州台商投资区2022年城市建设品质

再提升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融入全市跨江发展战略,加快城市交通、城市能级、城市品位全面提升,推动我区从泉州城市副中心向城市新中心迈进,根据区党工委、管委会部署安排,特制定2022年城市建设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2021年取得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提升全区城市建设品质各项工作,以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标准推进互联互通、高起点建设新城新区、高质量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长效管理机制为抓手,重点开展“重点地段改造再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再提升、环境卫生管理再提升、城市景观亮化再提升、城市视觉设计再提升、文明交通管理再提升”等六大“再提升”专项行动,做到颜值与品质再提升,管理与服务再深化。

二、行动内容

(一)重要城市节点再提升

结合高铁高速和城乡重要通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方案,选取杏秀路、洛阳大道、滨湖南路等重要通道沿线作为全区特色景观带示范点,开展提升改造工作,改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沿街外立面改造、裸房整治、路面修整、广告招牌规整统一、绿化提升、环境卫生整洁等。同步对各乡镇镇区商业街以及月亮湾等非景区景点进行提升改造,以进一步提升全区商业氛围,营造城市商业形象。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力争在2023年底前完成全区重要地段节点提升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规划建设与交通运输局、科技经济发展局、民生保障局、城市管理分局、城建公司、市政公司)

(二)城市夜景亮化再提升

城市亮化工程不仅是城市形象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提升城市活力与魅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强化我区作为泉州城市新中心的地位,进一步与城东、东海夜景隔江呼应,要在完成两批次的夜景亮化示范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把夜景亮化作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重点,持续深化完善全区夜景照明工作。在合理控制照明等级、光色及照度的前提下,对于在建和拟启动的重要道路(如海山大道、海湾大道、江城大道、泉东大道等)、沿街大型建(构)筑物项目,应同步启动夜景照明的设计、施工、验收工作;对于已完工但未设置夜景的沿街大型建(构)筑物应鼓励引导补充设置夜景照明工程。同时,在全区范围内逐步推广安装远程监控终端设备及服务,实行统一亮灯管理,按照平时、周末和节日三种亮化模式运行和管理。(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规划建设与交通运输局、市政公司)

(三)城市视觉设计再提升

进一步提炼城市亮点特色,优化台商区空间环境,全面提升城市风貌水平,各类围墙围挡、商业牌匾、近人尺度沿街建筑立面形象、建筑色彩、城市家具、城市公共艺术等将在视觉形象设计引导研究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针对全区围墙围挡、商业牌匾将按照台商区视觉形象设计引导研究确定的方案实施。加强对近人尺度沿街建筑立面形象、建筑色彩的建筑设计方案审批,落实规划管控要求。加强对城市家具、城市公共艺术等公共空间产品的管理,提出引导要求和形象示意。打造一批具有我区和闽南特色的形象雕塑和网红景点。(责任单位:环境与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与交通运输局、教育文体旅游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分局、市政公司)

(四)环境卫生管理再提升

继续加大城乡品质提升市容环境卫生宣传力度,提升市民对环境卫生的认知,倡导市民养成良好习惯,做到“人走垃圾走”。进一步加强城市垃圾治理,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规范垃圾贮存、收集、转运设施设备,建立举报奖惩机制集中解决区域内卫生死角、沿海岸线垃圾清理不到位、住宅小区乱倒建筑垃圾及装修垃圾等突出问题。规范沿街商铺的经营行为,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重点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等水环境工程。(责任单位:区民生保障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分局、环境与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与交通运输局、市政公司、水务公司)

(五)城市文明形象再提升

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重心下移,坚持“精心、精细、精品”的城市管理方针,整合区、镇、乡三级网格管理,推进“门前三包”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建立人员、路段、任务“三落实”责任追究制,落实“网格清单”。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重心下移,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管理的分区管控要求,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采取错时巡查、反复巡查等措施,对辖区内出现的占道经营、“滴、洒、漏”、违章搭盖、围挡破损缺失、违规广告牌及破损、不规范店招等问题等进行专项整治;合理设置便民经营疏导点,倡导入点经营,确保城市立面“靓丽整洁”,沿线道路“秩序不乱”。职能部门应同心协力,在劝阻引导的基础上,对违反城市管理相关规定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以强执法的态势倒逼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营造风清气正、严执法的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规划建设与交通运输局、民生保障局、城市管理分局、市政公司)

(六)文明交通管理再提升

做好全区常态化交通疏导工作,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缓解重要通道和易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缓解城市停车压力,方便车辆临时停放。规范停车制度,开展专项行动,清查杏秀路、滨湖南路、各镇区等违章停车多发地段,加大对违停等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惩治力度,设置明显禁停标识。对于停车需求大的区域可利用道路红线外与建筑物之间的公共空间、空闲厂区、待建土地、边角空地、未投入使用的道路等场所依法设置停车场所和停车泊位。规范停车场所和停车泊位管理工作,采用错时停车、临时停车、免费收费等模式,推广智能计时收费,降低人工成本。向社会公示停车泊位的设置地点,设置显眼的停车场所标识,并实时发布临时停车场分布位置、使用状况和泊位数量等信息。(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环境与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与交通运输局、科技经济发展局、公安分局、城市管理分局)

三、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城市品质提升的自觉性、主动性,加强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按照职责分工全力推进城市建设品质再提升行动。要根据行动方案细化工作计划,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工作进度。

(二)要落实资金保障。区财政局要统一梳理收集各部门实施城市品质再提升项目的资金需求,落实资金来源,各乡镇要同步设立城市品质提升专项经费。

(三)要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平台等开展宣传动员活动,让广大群众支持并参与城市建设品质工作。及时发现和总结行动中涌现的典型事迹、经验做法和成效,以便在全区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推广,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全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四)要从重从严整治。加大执法和整治力度,对发现影响市容市貌的现象或违法行动,要严格依法依规予以处置,以严格到位的执法、处罚促进行为规范。及时收集梳理问题线索,涉及本行业的,通报相关单位查处;涉及其他行业的,及时抄告相关单位核实处置,限时结办。

(五)要强化督查落实。将城市建设品质再提升行动列入区对各单位、各乡镇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指标。各单位、各乡镇要及时报送进展和成效等情况,形成“比学赶超”氛围。区提升办要建立月通报制度,确保工作按时序推进,同时对表现突出单位予以表扬,对工作滞后单位予以批评;要联合督查室、效能办对于投诉较多、整治不力的区域和单位,开展明察暗访,及时反馈结果,督促限期整改。

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办公室2022-02-10

 

 

关于印发《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章下载

关于印发《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同里镇党委、江陵街道党工委,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党委,各有关单位: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已经党工委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2021年5月12日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苏州以及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决策部署,按照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苏委发〔2021〕5号)、《吴江区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要求,积极抢抓长三角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打造创新高地、生态高地、人居高地的国际化活力新城,特制定《吴江开发区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坚定不移走改革创新之路,依托一体化示范区平台,把握“沪苏同城化”导向,积极主动抢抓机遇、赢得先机,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吴江开发区落实落细。实施4项体现“制度创新度”的重点改革事项,建设25项突出“项目显示度”的产业创新项目,推进22项提升“民生感受度”的重点实事项目,确保在加快要素流动、优化公共服务及创新成果转化、产业承接等各方面有实际突破,力争到年底前形成一批实实在在的一体化制度创新、复制和项目建设成果,为吴江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贡献开发区力量。

二、工作举措

(一)抓紧实施一批体现“制度创新度”的重点改革事项,奋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为引领,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通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进实施4项重点改革事项,着力构建一体发展新机制,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奋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聚焦沪苏同城化、示范区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主动对接上海,融入上海,服务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体现出吴江开发区的担当和作为。紧扣开发区发展实际,在沪苏同城化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走在前列,积极贯彻落实吴江区62项体现“制度创新度”的重点改革项目,加大力度复制和推广创新试点示范成果,依托产业基础、人文底蕴和生态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在“自选动作”上打造特色、提供示范。推动实施一体化示范区引才育才聚才协同机制创新、一体化示范区应急机制建设、成立一体化“双十”行动支部、组建“苏州聚源铸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有基金等改革项目。

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紧盯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瓶颈矛盾,深化改革措施,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在顶层设计上勇于突破,在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绩效考核等关键领域先行先试。以市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整改为契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加快优化营商环境。以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破旧立新的制度供给,激发更加强大的发展动能。推动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智慧农业农村建设、探索特殊监管区通关一体化创新模式、启动长三角综保区一体化发展联盟等改革项目。

(二)抓紧建设一批突出“项目显示度”的产业创新项目,奋力打造绿色创新经济新高地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五大经济”类型,抓牢抓实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主导产业优势,加速构建新兴产业体系,为打造长三角改革开放新高地、南苏州强劲增长极提供新动能,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开发区跨越式发展。在吴江区2021年重点项目(开发区34项)、吴江区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2021年产业创新项目(开发区11项)以及镇、街道、各部门报送的项目中,挑选出25项具有引领性、前瞻性和高显示度的优质项目。

大力培育功能性总部经济。紧扣云梨路总部经济带建设,建设一批跨国公司总部、上市公司总部、功能性总部,加快金融总部、研发总部、平台经济布局,拉高云梨路城市天际线,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跨国公司总部:发挥开发区开放程度高、跨国企业多的优势,加快推进群光总部、迈为总部等项目落地。上市公司总部:以资本市场“吴江开发区板块”崛起为契机,加速推动世华、赛伍、海晨、博众、明志等企业落地总部项目。研发创新总部:迅速推进中建七局亿融易建供应链公司总部、南玻华东研发中心总部等项目建设。金融公司总部:启动开发区国资金融总部建设,加快农行、人保等金融总部布局,高规格打造金融服务、财富管理集聚高地。加速形成面向长三角、服务全世界的功能平台,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大力培育特色型服务经济。大力发展与区域产业需求高度匹配、与区域一体发展高度契合的服务经济,加快形成具有开发区特色和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高端商贸:加速推动博洛尼天空之城项目建设,大力招引永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构建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的高端商贸业态。保税物流:高水平推进自贸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提升综保区功能量级,加快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先进经验的复制落地。以综保区为载体,以海晨物流等行业龙头为引领,加快推进保税加工与保税物流多元发展。商务服务:大力引进从事法律、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市场调查、工程咨询、设计咨询、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企业,推动生产型服务业及专业服务业产业发展壮大。科技服务:依托科创园、清华汽研院等科创载体,进一步构建创业服务链、技术服务链和人才服务链,打造更加舒心的科技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融合型数字经济。加快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京东方(苏州)智慧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国智能工业示范区和数字经济样板区。智能化改造:以京东方、亨通、中达、瑞仪等已建智能车间企业为引领,加快推动全区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步伐,2021年实现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到2023年累计建成省、市级智能示范车间超过120个。智能化推广:鼓励博众精工、明志科技、伊之密、琼派瑞特等标杆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输出解决方案和经验,放大“溢出效应”,为长三角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支持和服务。数字化平台:依托中车(吴江)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西浦(吴江)创新生态港等智能制造服务商,加速引进和培育一批产值过亿元的智能制造服务龙头企业。数字化应用:深度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大幅提高数字化普及率,着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力争到2023年建成省星级上云企业150家以上。

大力培育前沿型创新经济。瞄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顺应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培育技术创新引领、潜力价值突出的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制造业集群,坚定走在打响“苏州制造”品牌最前列。人工智能:推动博众精工自动化设备、壹通无人机运输机、迈为智能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生命健康:加快君盟生物医药创新性治疗用单克隆抗体产业化、微康生物益生菌等项目建设,加速培育孵化更多具有全球引领地位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新材料:推进赛伍应用新材料、苏州大智资讯配件等项目建设,紧扣苏州推进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建设机遇,加大前沿新材料项目的引入和产业化。新能源:加快德尔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瞄准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等核心领域,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大力培育生态型湖区经济。依托同里古镇、湿地公园、现代农业、大运河文化带等金字招牌,因地制宜发展湖区经济,不断提升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将人文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苏州湾高端商务城:以太湖梢半岛为圆心,建设集商务及生活度假健身载体于一体的苏州湾休闲片区,构建开发区城市化建设的新亮点。京杭大运河风光带:进一步做好京杭大运河堤防加固、生态环境提升,以大运河风光带串联起绿色生态空间、历史文化遗迹和公共文化展示场所,打造独具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生活品质的黄金水岸。同里水乡特色景区:依托恒力集团苏州同里耕乐文化街区、同里古镇德尔集团超五星级酒店及文旅创意园等项目建设,在保留历史风貌同时融入农文旅等多种商业形态,打造水乡特色景区。美丽乡村休闲农业:以吴江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打响北联村等一批特色田园乡村品牌知名度,推动乡村振兴美丽吴江样板区建设。

(三)抓紧推进一批提升“民生感受度”的重点实事项目,奋力打造乐居乐业新高地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利用长三角地区合作机制,加快补齐补优补强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等突出短板,全面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有机更新。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和示范区总体方案,进一步加强与苏州主城区、工业园区、昆山、汾湖的交通对接,加快推进云梨路下穿隧道、鲈乡路北延等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形成内优外拓的综合交通格局。探索构建联通周边核心区域的快速公交网络,持续推进与青浦、嘉善公交系统的互联互通,不断加快开发区交通体系融入苏州、接轨上海的步伐。认真编制《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更新规划》,加快推进云梨路总部经济带等四大城市有机更新项目、运东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及升级提标改造项目进度,全力打造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样板。

加强文教卫生惠民建设。依托长三角示范区平台,加大力度引进长三角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港中旅、翡翠河滨雅苑等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云龙实验学校及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宋庆龄幼儿园等学校工程建设,持续深化地域间基础教育、普高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交流合作,积极争取“双一流”院校分校区等顶尖教育机构落户吴江开发区。加快推进京东方(苏州)医院项目投用,积极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用好上海—吴江医疗卫生数据共享平台,探索组建专科联盟形式的跨区域医疗联合体,通过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等形式承接上海溢出效应,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日间照料中心、文体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等提升工程,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提升基层养老服务能力。高质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村社区文体设施更加完善,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城市化进程。

举办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活动。举办“世界500强走进示范区”招商活动、吴江国际精英创新创业洽谈会分会场等一系列投资推介会和双招双引活动。依托江浙沪“一小时经济圈”及区内千年古镇、现代农业、田园乡村、湿地公园、大运河文化带等旅游文化元素,积极参与共建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高质量举办中国吴江“同里之春”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围棋天元赛等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重大品牌活动,打造文化交流名片,逐步打造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中具有较高显示度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域。

三、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市区关于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决策部署,推动思想再解放,格局再提升,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冲劲与“改革攻坚,勇立潮头”的干劲,积极主动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在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更好展现开发区担当。

(二)加强领导,强化职责。成立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根据工作要点逐项细化工作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人抓、有人管,真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突出重点,深入落实。根据任务分工,进一步细化举措,排出“时间表、线路图”,瞄准目标任务,找准目标切入点和突破口,特别是对重点工作要采取硬措施,破除各种阻力,“一门心思”抓落实,确保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四)加大动员,形成合力。按照全区域动员、全社会参与、全方面保障的要求,积极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特别是龙头企业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积极性,发挥各级党组织及群团组织的作用,运用新媒体、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强大合力,营造全区上下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21-05-13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