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厚植高质量发展本底 ——商洛市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述
时值夏日,秦岭的山更绿了。走进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溪水潺潺、满目葱绿,98.56%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空气含氧量充足。随着暑期到来,这里适宜的温度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前来避暑游玩。站在海拔1700米的月亮垭,远眺秦岭,绿意盎然,秦岭的生态底色愈来愈浓。山脚下的朱家湾村,炊烟袅袅、溪水潺潺,特色民居错落有致,美丽乡村尽收眼底。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首站就来到商洛。在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书记强调,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是“国之大者”。要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以良好生态环境助力商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持续用力保护生态环境,继续重拳整治秦岭“五乱”和破坏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侦办涉生态环境类刑事犯罪案件187起,问题图斑整改率全省第一。完成造林绿化42.2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9.56%,40万株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荣膺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的地级城市,“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积极开展“秦岭生态卫士行动日”“牢记殷殷嘱托、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党性教育、秦岭生态保护主题党日等活动,在商州区丹鹤楼广场进行集中宣传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秦岭生态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
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循环发展
绿满矿山满目春,金山银山日时新。近日,走进柞水县小岭镇大西沟矿区,浮现在眼前的是满目青翠、绿树成荫、生机盎然,以前废渣遍布的山体经过复绿后形成了一层层绿色的梯台,过去污染严重的小、散、乱矿山已然消失不见。“去年我们栽种了144万棵苗木,总体覆绿面积约1500亩。下一步,我们打算把矿区做成一个3A级工业旅游景区,达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效果,最终实现建成绿色矿山目标。”陕西大西沟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青毅表示。
大西沟矿区的“蝶变”,是我市深入推进矿业“五化”转型发展,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共赢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紧扣绿色循环发展,大力推进工业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一手推进矿山规模化、绿色化、延链化、安全化、数字化“五化”转型,把矿产品转化成新材料、新化工、新能源、新高科技产品;一手抓尾矿资源“吃干榨净”综合利用,着力打造新材料、绿色食品和健康医药等“3+N”产业集群。2022年,我市清理整合矿权41个,新建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新入园企业40户。商州岭南佳泰、洛南鑫磊恒达等尾矿利用企业发展壮大,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洛南县环亚源产业园以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聚集43家企业和研发机构,建成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生态岛”,年处理危废40万吨、减碳3000万吨以上。与此同时,我市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原则,明确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标准等,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主体、标准规范、示范引领、机制创新、严格监管等机制,使科学有序性、环境可控性、生态可持续性成为各矿山企业的共识。
矿业“五化”转型的同时,我市还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了清洁能源、康养等绿色产业。我市聚焦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谋划抽水蓄能电站11个,其中镇安月河抽水蓄能电站已于7月12日正式下闸蓄水,预计8月底达到正常蓄水位,并计划于2024年首台机组调试发电,这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一个抽水蓄能电站。依托青山、绿水、蓝天、气候、区位等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商洛特色的医、养、游、体、药、食协同发展的康养产业体系,以及吃、住、行、游、购、娱文旅康养产业链,云山湖森林康养度假区等66个康养项目完成投资130亿元,金山康养产业园建成试运营,洛南、商南、镇安、柞水入选“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入选“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牛背梁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商洛
抬头,是醉人的“商洛蓝”,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和美,宛若美丽画卷。在市民看来,商洛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不仅来自市民的直观感受,还来自专业的监测数据。2022年,我市全年优良空气天数349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7。今年上半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1,排名全省第一;优良天数为158天,PM2.5平均浓度为32μg/m3,PM10平均浓度为58μg/m3,均全省排名第二。全市11条主要河流23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城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为优。
我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守护好水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至关重要。近日,在市区二龙山水库,工作人员正在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打捞,确保水质干净。“二龙山水库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和城市地下水水源地,确保水质安全是我们的工作职责,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库区巡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采取物理隔离、设立地理标志和警示标志等,切实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和市区群众饮水安全。”二龙山水源保护管理站站长周文表示。
不仅是生态越来越好,在全市各个县区,一大批生态修复治理、城市更新等项目的实施,也让身处秦岭腹地的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中心城区黄沙河、柳家沟、南秦河等生态治理工程,两河口·城市运动公园等民生项目,丹凤县、镇安县健身步道建设等项目,既补齐了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又进一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也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
商洛的“气质”“颜值”越来越高,“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既有了“里子”,也有了“面子”。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商洛实践
我市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我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市在秦岭地区率先开展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步伐,推动绿水青山“好颜值”向金山银山“好价值”转变,着力构建守护秦岭“中华祖脉”和“中央水塔”的长效机制。
2022年4月,由市委、市政府联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碳汇与生态价值评估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商洛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成果发布会在柞水县圆满举办。发布会上,中科院院士于贵瑞发布了商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成果,包括两个评估指南、一个评估报告与一个核算平台。其中,根据评估报告显示,2020年我市生态产品价值达到3132亿元,为同期GDP的4.2倍;碳汇总量达到280万吨,为同期碳排放的80%。商洛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首个摸清并公布生态产品价值家底的市,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2022年11月,我市党政代表团又赴浙江省丽水市考察学习,对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成果以及试点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了解。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丽水聚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应用体系、价值转化政策体系、价值实现路径等方面,拓展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这次考察活动,代表团成员一路学习交流,一路思考感悟,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大家纷纷表示,要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有前瞻性地探索完善我市价值核算、转化、交易路径和体系,推动生态产品从“无价”向“有价”转化,积极参与全国市场竞争,切实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走出去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回过头结合商洛实际、创新开展工作,商洛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正有力有序推进。我市把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变现难”“抵押难”作为破题方向,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与碳汇评估平台,联合破解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最基础的“度量难”问题。出台了《商洛市金融支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一条措施》,推动开展绿色信贷、生态保险、绿色担保等业务。其中,镇安县探索建立省内首个生态价值转化中心,积极开发“生态贷”金融产品,目前已支持8家绿色企业贷款6940万元,264户绿色产业户发放贷款3660万元,成为陕西首个开展“生态贷”金融业务的县。2022至2023年我市已推出两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典型案例29个。其中,2022年首批7个创新案例中的2个案例入选国家发改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典案例,2个案例被国家《改革内参》刊登,2个案例获评为全省优秀改革案例。
下一步,我市还将在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抵押难“四难”问题上狠下功夫,加快转化通道的创新实践,不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快推进商洛市生态产品价值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生态补偿、环境损害赔偿、经营开发、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制定出台GEP考评办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GDP、GEP双增长;成立市县生态资产运营管理公司,做实市场主体,用好秦岭地理标识,打造“秦岭+”系列区域公共品牌;探索开展一批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权益交易,加快“两山”转化步伐,努力让商洛的生态优势更多地变为发展优势,争取进入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名单,努力打造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
良好的生态是商洛最大的资源,呵护最美蓝天、保护一泓清水、守护秦岭生态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加快打造“一都四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厚植了绿色发展本底。
商洛市人民政府2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