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实现“污水零直排区”全覆盖
在浙江省台州市玉环湖畔,两条绿道如彩带蜿蜒向前,以水为脉,沿线点缀着景观桥、凉亭、木栈道等景观,串联起了一路风光。近年来,当地积极建设“污水零直排区”,推行“五水智治”智慧平台的使用,打造美丽河湖、“蓝色海湾”和“千里黄金海岸带”,治水成效显著,发展优势持续扩大。
控源治本 污水“零直排”惠民惠企
“效果立竿见影,不再有异味了,现在小区环境越来越好,要给政府工作点赞。”日前,家住玉环鼎盛大厦小区的李大伯高兴地说道。
李大伯家位于玉环楚门镇客运中心附近,这里的居民一度为水苦恼。由于小区排涝能力差,每逢雨天,道路就会出现大面积积水;小区的内部污水管道时常堵塞,味道难闻。这一情况,在楚门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程后得到了解决。通过建设新的雨水管道,疏通、修复原来的污水管道,解决了雨天积水和污水管堵塞问题,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对楚门而言,并不轻松。楚门老街区房屋密度大,建筑年代久远,小巷纵横交错,最窄处仅50多厘米,大型机械设备难以进入。面对难题,楚门镇紧急采购两台小型挖掘机,在老街也能“穿梭自如”。同时,采取错峰施工的方式,边接管边浇筑边完善,保障附近居民出行和建筑物的安全。
“‘污水零直排’是一项民生工程、良心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我们不仅仅是做工程,更是要做服务,这样百姓才能支持我们的工作。”楚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玉环市全域打造“污水零直排区”标杆的生动缩影。
为从源头上堵住污染源,2018年6月,玉环市启动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深入实施旧村庄、旧小区、旧工厂“三旧”改造,推进雨污管网地毯式覆盖,实现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
此外,玉环市依托老旧工业点改造、小微企业园建设两大专项行动,对占地面积约两万亩工业用地进行地下空间系统改造,优化治污基础设施。
在沙门滨港工业城玉环福天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电镀废水处理车间,密密匝匝的管道和管网,正将园内6家电镀企业的电镀废水变废为宝。
由于地质原因,沙门镇滨港工业城内企业普遍存在地基沉降现象,雨污管网破损断裂较多,整改修复资金需求大,不少企业积极性不高。
2020年底,“福天宝”的投用为治理电镀废水开出“良方”——通过SCR工艺,将废水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变成有价金属,盐分提取出来变成工业副产盐,电镀废水在车间内“走一圈”后,又变身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提升了企业积极性。
历经攻坚,玉环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共完成9个镇(街)建成区30.505平方公里的排查,实施136个项目,总投资17.4亿元,实现“污水零直排区”镇(街)全覆盖,成为台州市第一个完成县级“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市。
数字赋能 治水工作“添翼插翅”
近日,趁着店里客人不多,玉环玉城街道某餐饮店店长林小文用手机扫了扫门外的二维码,屏幕随即出现了排污户姓名、电话、油脂收集情况等信息。“看收集记录,显示上次清理是4月23日,这两天肯定会有人过来维护。”林小文自信满满地说道。这份自信,源自玉环市最新研发的智慧隔油池清理管理系统。
玉环市聚焦“六小”行业商户多、分布散的痛点,引进第三方运维企业,在全省首创隔油池运维管理平台,实现污水预处理设施闭环管理,借力数字化破解治污难题。
另一边,在一块电子大屏前,台州华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演示起这套智慧云平台系统的操作方法,随意切换定位,查看远在“千里之外”的各个区域隔油池运作情况。
只见一张玉环市全域地图上,密密麻麻点缀着代表不同状态的绿、黄、红、灰4色标志。绿色表示隔油池已正常清理,黄色表示距离上一次清理时间已过6天,红色提醒已超过7未清理,灰色是商户已停业。每个隔油池每周至少清理1次,工作人员会把油脂收集前后的对比图录入系统,排污户对结果不满意即可申请重新清理。此外,每次清理都会自动将清理日志推送到排污户的微信里,做到监督透明。
目前,玉环市全域的隔油池点位都已纳入这一平台,形成了一套“有人出资、有人出力、有人监管”的闭环运维新模式。
这仅仅是玉环市“五水智治”平台的智慧应用场景之一。
在玉环市五水智治控制中心,一面横跨中控室的巨大屏幕上,气象、水资源、节水、“五水”问题事件显示其中。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玉环市“五水智治”平台打通环保、水利、气象等10大部门,汇集近154类涉水数据,涵盖了生活小区类溯源、工业园区类溯源、“六小”行业智能运维和督查在线联通处置四大核心应用场景,形成一张地图查水质、处水情、报反馈,实现河湖、雨污管网、供水管网的运行监管、数智治理一图统管。
“‘五水智治’是‘五水共治’的迭代升级,解决了过去部门数据碎片化、信息结论滞后化、治污溯源被动化等问题。”玉环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平台运行后,“六小”行业群众投诉率下降近90%,工业园区问题发现率下降近60%,间接节约园区河道治污成本近70%,玉环市被列为全省县域整体“五水智治”3个试点之一。2022年,这一平台累计产生90亿条数据、76起预警事件,前端感知设备预警1093次,AI视频预警684次,有效打破了传统管护壁垒。
人水和谐 治出高质量发展红利
水环境持续优化,治水红利溢出效应日益明显。
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庆澜塘河边,成为玉环市的“新晋”网红打卡点。2018年以来,居民老张一点一滴地见证着“庆澜塘河”的蜕变。
“断头浜变成了清水河,庆澜公园拔地而起,早晚还能沿着游步道散散步、赏赏花,这在以前真是不敢想的事情。”他感慨道。
为创建庆澜塘河美丽河湖,大麦屿街道以河道中段的庆澜公园为亮点,投资1000万元,打造了一条河道景观带,建设景观游步道1.5公里,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投资50万元打造沿河精品隔堤,河岸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如今,玉环市的每一条河流,都流出了自己的精彩。玉环市以全域“美丽河湖”建设为主线,打造高品质的沿河公共空间和设施。道河景观、游步道、学术馆,岸边系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美丽河湖”带来的民生效益不断放大。
海,是玉环市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
海岛蝶变,共富先行。鸡山岛的大火车沙滩,近日修葺一新。一栋崭新的海边小屋里,房东阿贵正在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位在直播平台上坐拥数万粉丝的“网红”主播,去年看到家门口的沙滩“旧貌换新颜”后,就动了把老房改建成民宿的念头。这两年,像这样的一线海景民宿,在鸡山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伴随着7处沙滩和卵石滩焕然一新,好生态带动了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鸡山岛也连续3年举办闯海节等活动,让这座在默默无闻的寂静小岛一跃成为慢生活休闲网红海岛,吸引了一批青年的目光。他们纷至沓来打造了民宿、海岛咖啡厅、临海书房等文旅产品,携手本岛的居民开启了共富之门。
据介绍,玉环市通过打造“蓝色海湾”和“千里黄金海岸带”,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目前,已建成我国纬度最北端、种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景观区,2021年,生态渔业旅游产业链带动鸡山岛游客同比增长45.5%,旅游产值近亿元。
不仅于此,玉环市连续6年荣获“大禹鼎”,累计创成5条省级美丽河湖、1个省级“五水共治”实践窗口,建成区“污水零直排区”100%覆盖,全市地表水达标率由原先的60%多提升到100%。这座浙东南海湾城市不断书写现代治水的新华章。
中国环境报202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