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十大孔兑”综合治理 打造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新样板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路径,也是鄂尔多斯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工作中,自然生态空间、林草覆盖率、水环境质量等多项指标涉及“十大孔兑”(孔兑,蒙古语的意思是山洪沟)治理,为协调做好水沙关系、守护黄河生态底线,鄂尔多斯市多措并举,开展了“十大孔兑”全流域综合治理。
“十大孔兑”,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是从南向北直接入黄的10条并行支流,发源于鄂尔多斯台地,流经库布齐沙漠,通过冲积平原,汇入黄河,从西到东依次为毛不拉孔兑、卜尔色太沟、黑赖沟、西柳沟、罕台川、壕庆河、哈什拉川、母花沟、东柳沟和呼斯太河,流域总面积10767平方公里。
以更高站位超前谋划治理方针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积极对接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召集行业专家会商研判,通过开展“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现场调研,召开专家座谈会,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对“十大孔兑”“把脉问诊”、“开方治病”,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了“十大孔兑”一河一策治理方针。
2022年,鄂尔多斯市修编了《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综合治理规划》,同步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水利厅审查后上报至水利部,估算总投资额57.4亿元,建设期10年。
2023年,为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加快推进项目落地,鄂尔多斯市针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比较严重的西柳沟、黑赖沟、卜尔色太沟及毛不拉孔兑等4条孔兑编制了可研报告。目前,4条孔兑按照上中下游联动、左右岸一体、干支流统筹的治理模式,聚焦上游丘陵区、中游风沙区,逐条进行治理。
以更新科技鼎力支撑治理方法
在“十大孔兑”治理过程中,鄂尔多斯市注重科技支撑,投入1800万元,在“十大孔兑”入黄口、库布其沙漠沿黄段、孔兑岸线两侧和淤地坝等处,建成并投运黄泥(风)沙监测点、生态监测点和淤地坝监测点109处,全面检测分析入黄泥沙风沙量、植被、土壤粒径及养分等变化情况。投入472万元,聘请清华大学和中国水科院科研团队,以监测站点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研究全市入黄泥沙量和输沙规律,研究团队目前已完成实地调研。投入380万元,引进清华大学研发的混凝土板桩组合淤地坝新技术,在“十大孔兑”流域建设一处淤地坝示范工程,开展淤地坝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示范创建和推广应用。
此外,针对生态修复空间优先次序等问题,先后投资4959万元,建设完成具备科研实验、监测、示范能力的示范区3个(3000亩),并建立植被重建关键技术,形成典型矿区不同植被修复重建技术规程。
以更实举措扎实推进治理工作
鄂尔多斯市从市级层面进行统筹,积极推进“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印发《“十大孔兑”综合治理2022年度实施方案》,启动开展流域治理和泥沙减量、“四水四定”和节水推进、国土绿化和荒漠化防治、污染防治和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和惠民、科技创新和监管能力提升六大行动,实施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额17.7亿元,完成投资14.5亿元。
2023年,安排“十大孔兑”流域水利资金2.83亿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水利项目两项,总投资额0.83亿元,下达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16.2万亩,新建淤地坝9座;市本级安排治理资金两亿元,重点推进西柳沟综合治理,聚焦上游丘陵区、中游风沙区,共划分为9个小流域片区,打造两个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和1条沿黄生态廊道,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49.5万亩。
以更大决心全力打造治理标杆
截至2022年底,鄂尔多斯市累计完成人工治理面积3054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460座、谷坊1268座,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6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由1995年的71159平方公里降至2022年的3381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67.35%。2022年下半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审定,鄂尔多斯市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结果位列全区首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会让“十大孔兑”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也将努力推进鄂尔多斯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国环境网202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