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近日,市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促进碳达峰碳中和”议题开展协商议政。
会上,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通报了我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的汇报。欧阳云等9名市政协委员、民革党派成员和智库专家分别从推进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氢能产业发展、碳金融发展、“双碳”人才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章国榜、胡钊政等2名市政协委员分别与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现场互动交流。
市政协常委,市民革专职副主委 欧阳云
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绿色转型,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生产体系,通过对工业、农业、服务业的绿色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节能技术改造和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提升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切实降低生产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二是健全绿色低碳流通体系,通过联运和新能源交通工具打造低碳物流体系,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扩大绿色产品市场份额,实现交通端低碳运营。三是健全绿色低碳消费体系,通过政府采购示范引导社会转向绿色产品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四是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城市智慧管理体系,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五是加强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支撑,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构建绿色交易市场体系。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一是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动态更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科学制定减排措施;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深度治理。二是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对车辆实施排放标准淘汰机制,鼓励电动和LNG船舶应用,对公共交通工具实施新能源替代,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其他涉气污染改造。
大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一是优化城市生态格局,完善“一心两轴五环、六楔多廊,一网多点”的绿色骨架,构建“绿峰作屏、绿楔引风、蓝绿成网、大珠小珠嵌江城”的绿色空间结构。二是实施“绿色骨架”主体工程,持续推进长江、汉江及其支流两岸造林绿化工程,围绕主城区长江段,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三是加快推进林地更新和区域碳汇优势树种研发推广工作,深挖森林碳汇潜能,加快实施山体修复及山体公园建设工作,实施蓝网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四是在生态体系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严格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
■ 推进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金永红
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一是确定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化替代路线图。二是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一方面,大力发展汽车节能技术,重点突破发动机高效化等技术难关,推动燃油汽车减碳减排;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在燃料电池膜电极等核心技术上取得新进展,降低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采购成本。三是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重点实施公交汽车、通勤车、出租和网约车、物流运输车、市政环卫车、渣土车的新能源替代,降低汽车碳排放。
强化产业链各环节协同降碳。一是建设绿色零碳工厂,鼓励汽车生产企业采用自建光伏发电系统及采用绿色电力方式,实现能源源头减碳。二是健全绿色低碳生产管理体系。建立整车生产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供应链可追溯层面的低碳发展生态,促进汽车生产环节的碳减排。三是加强报废汽车回收和无害化利用。四是建立电-碳联动机制,将绿电纳入碳交易市场,开展灵活度高、开放性强的绿电交易,促进电动汽车加充绿电;加快绿色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系统智能化发展和数字化升级;全面推进汽车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自动驾驶。
创新汽车产业绿色低碳政策。构建面向消费端的碳管理平台,为车辆用户记录碳资产,利用积分交易和兑换途径方式,将车辆周期碳排放和燃料周期碳排放纳入税收范围,在路权、停车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给予更大优惠,引导企业与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形成鼓励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 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刘顺辉
健全产业体系。一是发挥武汉高校氢能科研优势,同氢能骨干企业联合建设一批联创实验室、应用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力争成为全国氢能技术发展与应用高地。二是依托氢能龙头企业,支持氢气供给、加氢站建设、氢气储运、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产业发展,打造制、储、运、用全产业链体系。三是强化产业链的空白区域招商,支持氢能综合型总部、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机构等引进培育,特别是着力推动龙头企业总部、检测认证中心、专业中介机构等落户武汉。
建立服务平台。一是积极谋划建立氢能产业基金,以母子基金形式建立氢能产业基金,通过市场运作支持我市氢能产业发展。二是支持氢能检测领军企业在汉投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支持建立燃料电池车用气瓶及阀门检验检测中心,建成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最具规模的氢能产业检测基地,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 以“工业数字化”为抓手
推动“双碳”人才基地建设
市政协委员,市财政局采购处副处长 戴璐
联合市属院校和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双碳和工业数字化学院”。通过课程教学,将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动力学控制、机器人技术、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节能、节水、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碳排放监测、核查、交易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高素质人才。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专业课程建设,以提升课程先进性和人才培养内涵性,培养符合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绿色工匠。
着力培育双碳与金融复合型人才。对重点排放单位,碳资产管理得当,可以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并增加盈利;管理不当,则可能造成碳资产流失,增加运营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对投资机构来说,碳资产已成为投资热点,碳市场必然成为资本追逐的重要领域。在这一背景下,培养一批了解碳市场相关政策、掌握碳排放核算核查技术和碳市场交易规则的“碳排放管理员”,对控排主体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意义重大,也将对投资机构参与碳市场产生重要作用。
■ 推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市政协委员,武汉捷诚智权知识产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浩
建立绿色产业知识产权的优先审查机制。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变更的重点方向,从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新材料,到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都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通过开放知识产权审查绿色通道,激发绿色产业创新活力,让市场主体加大在绿色科技创新上的投入,让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气候友好的绿色低碳技术、产品标记、版权作品尽快获得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绿色产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平台,围绕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和生态农业等重点领域建立专题数据库,定期推送全球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动态分析全球相关专利的区域分布情况,通过可视化图表和数据工具开展多维度分析,为绿色专利提供交换平台,为企业开发节能环保产品提供技术信息,用知识产权大数据推动绿色创新发展。
开展绿色产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在部分高校设立绿色产业研发成果转化试点中心,不断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 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碳金融发展体制机制
市民革党员,武汉科技大学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科技研究中心
副主任 肖旭东
出台碳金融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出台《武汉市绿色碳金融促进条例》《碳排放配额抵质押贷款操作指引》,明确碳排放权的适质性及其质押公示方法,使碳排放权质押的其他事项可适用《物权法》中权利质权的一般规定,使金融机构碳排放权的担保融资业务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建立碳金融监管规则。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新生事物,对金融调控、金融管理、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等相关规则提出新的挑战。因此,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体制机制要及时切换转变。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要有效控制碳金融风险,保持碳金融与低碳转型同步、协调发展,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碳金融发展体制机制。
大力招引碳金融机构。发挥我市金融机构聚集、高教资源丰富的优势,确定碳科技、碳交易、碳金融、碳生活领域头部企业机构名单,分类分层,配合各种招商手段和政策,进行精准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总部型金融机构、碳排放企业来汉设立“绿色银行”“碳金融事业部”、碳资产管理机构和“绿色二部”等。招引“国际”、“中”字头的碳业务部门来汉,积极争取国际组织、欧盟碳相关机构设立办事处和业务部门。
■ 应对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挑战
市民革党员,永业行碳中和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陶泽普
引入产业链碳排放核算机制,科学确定碳排放目标与发展目标。为加强决策依据的科学性、准确性,须引入专业机构,从产业链角度核算碳排放总量。例如,根据发展目标进行“光芯屏端网”万亿规模产业总体碳排放预测。
谋划储备CCER指标,加大绿色能源供给。选择合适的市属平台公司作为主体,明确责任,授权建立武汉CCER指标储备库,统筹开发我市林业碳汇资源;依托中碳登、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在精准预测指标需求的基础上收储省内乃至中部省份碳汇资源;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重点推进支持碳汇资源丰富区域碳汇资产开发的金融产品,投资分享指标收益,通过金融创新打造资金、项目、产业、碳汇指标合一的全国碳金融中心。通过“外电入汉”、协调三峡集团等大型能源集团新能源电力份额、承接西北能源基地等措施,提高我市新能源电力供应比重。加强绿电、绿证认证工作,为本市企业以最低成本使用清洁电力创造条件。充分挖掘本市林业碳汇开发潜能、分布式光伏开发潜能。
■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武汉政协智库课题组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张伟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加强碳监测、计量、核算、认证、评估、监管以及碳汇等工作,提出不同门类、不同区域的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和技术支撑体系。集中创新资源,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基础研究,研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针对重点工业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需求,提前布局氢冶金、直接还原铁等前沿技术,实现高碳工业流程的低碳与零碳再造。开展低碳零碳技术试点、光伏开发试点,实施江水冷却方案等,设立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补贴,鼓励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以交通领域大企业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智能监测、智能管理,开展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推动数字技术在碳金融中心建设领域的应用推广,构建数字化的碳金融,例如,开发数字碳信贷、数字碳债券、数字碳信托以及数字碳保险等。
深化绿色低碳国际合作,针对绿色低碳国际合作项目,设立绿色低碳国际合作专项基金,为绿色低碳国际合作项目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国际知名院校进行合作,搭建国际技术共享平台数据库。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论坛,以会展为载体,构建武汉国际绿色科技创新合作网络。
■ 优化、丰富“绿色消费货架”
健全绿色消费体系
武汉政协智库课题组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胡怀敏
优化、丰富“绿色消费货架”,增加绿色产品覆盖范围和供应深度。一是扩展绿色消费惠民政策辐射范围,增强绿色消费惠民政策对绿色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支持,推进武汉“文惠通”绿色化升级,提高各类文化惠民活动的绿色化程度,增强市民主观绿色感知。二是吸引绿色消费品牌首店及知名绿色消费品牌代理商入驻,丰富高端绿色商品供给;鼓励全市绿色消费市场主体企业加大对外采购力度,增加国际绿色商品供给种类;打造“武汉造”绿色消费品牌,培育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溢价能力的“网红绿色产品”。三是构建绿色消费“一站式服务能力”,形成多点联动、覆盖全市的区域性“绿色消费地标”集群;打造在全国范围内起引领示范作用的高品质绿色核心商圈,构建全国知名“绿色消费地标”,实现绿色消费经济的规模化、市场化循环。
■ 促进电动汽车使用绿色电力
市政协委员,武汉宏联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 章国榜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深入实施,电动汽车使用绿色电力是大势所趋。绿色电力指的是使用风力和光伏发电的电能。电动汽车负荷具有可中断、可调节性,与风力、光伏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是匹配的,即电动汽车使用绿色电能是可行的。建议:
第一,加大绿电交易的灵活度。允许绿电交易双方根据市场需求,采取协商方式,确定灵活的交易模式。第二,推动绿电交易结果在碳市场上得到互认。明确绿电交易证发证部门和绿电交易主管单位,企业进行绿电交易、获得绿电交易证,并以此作为获得绿色收益权的凭证。
■ 构建绿色低碳城市交通体系
市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教授 胡钊政
发展绿色交通是节能减排降碳的主攻方向之一,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内容。为构建绿色低碳城市交通体系,助力我市早日实现绿色低碳出行,建议:
一、发展绿色慢行交通体系。做好轨道与公交系统、慢行系统的衔接工作,完善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形成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出行环境,因地制宜规划设计路权专有、封闭隔离、快速通行的独立自行车专用道,改善公交、轨道周边的重要人行通道,结合轨道站点设置立体过街设施等,提升绿色交通系统整体效率。
二、大力实施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逐步改造城市交通设施,包含城市车行诱导系统、灯控信号灯、智慧路灯、停车收费系统等,大力推广集城市智慧交通、预约出行、智慧停车、共享停车于一体的功能模式,减少汽车排队等待时的碳排放。
长江日报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