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开拓进取 守正创新 推进投资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武汉市审计局积极推动投资审计理念、实践、技术、队伍建设创新发展,在促进扩大有效投资、深化改革、防范化解风险、反腐倡廉,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坚持源头发力,深化项目计划引领,把牢投资审计方向。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确保质量”的原则,武汉市审计局聚焦重大公共工程建设项目,科学制定年度审计计划。一是紧紧围绕武汉都市圈发展开展审计。紧扣省委、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武汉都市圈建设的战略部署,聚焦武汉新城、长江新区建设,谋划实施一批重点投资审计项目,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围绕促进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聚焦重大项目落地、先进制造业发展等情况,开展全市新开工重大投资项目推进落实、新基建投资建设项目等审计,服务项目投资攻坚,助力经济稳增长。围绕加快推进“硬联通”,安排开展大型桥梁、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审计,促进武汉都市圈交通互联互通。二是紧紧围绕武汉现代化建设开展审计。把握城市建设脉搏,实时掌握已批已建的重大项目实施进度,坚持武汉基础设施建设到哪里,公共资金投入到哪里,投资审计就跟进到哪里。聚焦城市能级提升,组织开展城市地下管廊审计,积极实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补短板建设工程项目、城市更新改造工程项目、全市中小学及学前教育配套建设项目专项审计调查,助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三是紧紧围绕武汉绿色发展开展审计。聚焦长江大保护、流域综合治理等决策部署,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审计,助力武汉打造滨水生态绿城。开展“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的“四水共治”政策跟踪和项目建设审计,对海绵城市、供水工程、中心城区排水、污水处理厂、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东湖水环境提升工程等项目进行审计,开展东湖绿道、园林绿化草坪、公园湿地、废弃矿山修复等重点资源环境项目审计,对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持续开展审计监督。
二、坚持问题导向,盯紧盯牢关键环节,突出投资审计监督重点。注重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把握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增强审计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把问题查准查实、审深审透。一是顺着建设流程查问题。重点关注项目建设程序是否规范,加强对工程立项、设计、招标、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建设节点的全流程审计,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审查项目建设程序的完整性和合规性。二是沿着资金流向查问题。抓住资金流向主线,跟踪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揭示挪用截留、高估冒算、虚报冒领、损失浪费等问题。三是盯着工程质量查问题。始终坚持将工程质量作为审计的重中之重,紧盯隐蔽工程,深入揭示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四是追着项目绩效查问题。深入贯彻绩效审计理念,更加关注项目运营管理维护情况,助力提升项目投资效益。
三、坚持以研促审,贯通审计研究链条,提升投资审计质效。积极探索开展研究型审计,引导审计人员自觉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深入思考、谋划和推进投资审计工作,把研究贯穿到审前、审中、审后全过程,着力拓展审计深度和精度,提升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一是把审前功课做足。加强对审计对象的全方位差异化研究,深入研究和掌握相关行业政策制定的意图、背景和目标要求,充分了解审计对象的总体情况、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改革方向、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扎实开展试审探索,摸索审计方法,形成可复制的审计经验,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工作方案。二是把审中研究做深。坚持发现问题和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通过对审计发现问题的综合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三是把审后评估做实。大力推行审计项目后评估,在每个审计项目结束后,采取审计组自评、工作专班复评,从目标效应、项目组织情况、项目实施过程、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成果运用等五个维度进行全方位评估,系统梳理审计项目取得的成绩、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总结归纳提炼出典型案例、可复制可推广的审计方式方法、重要审计事项的研究成果等,持续推进投资审计质效提升。
四、坚持科技强审,强化大数据技术支撑,提高投资审计效能。坚持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投资审计信息化水平,为推动投资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一是用好大数据审计平台。充分运用“武汉市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审计平台”,依托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连通市国土规划一张图、智慧水务、智慧城管等系统,整合环保、规划、农业、水利、园林、测绘等部门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数据,充分发挥地图检索、关联对比、空间叠加分析等功能,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共享应用。通过分析大数据平台的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核实投资项目征收补偿中存在的虚增补偿面积、违建房屋套取补偿款等问题。二是深化大数据技术应用。大力推行“数据分析+现场核查”的数字化审计模式,探索建立“业务+技术”双主审机制,强化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新兴技术应用,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灵活运用审计组自行开发的Java招投标查重小工具,对投标电子文件内容、MAC地址、CPU序列号、硬盘序列号等进行一致性比对核查,严查围标串标行为。从建设项目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入手,开展跨系统业务数据横向比对分析、财务核算数据和工程结算数据关联比对分析,对可采集的数据化项目信息构建审计模型,揭示建设单位违法发包、施工单位违法转分包、虚列工程成本、监理资料不实、征地拆迁违规补偿等问题。三是改进审计技术方法手段。利用BIM系统的网络互联功能,以及手机、电脑等工具采集现场质量缺陷数据,作为审计发现问题的基础证明材料。及时将现场实际进度录入模型,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提前发现问题,提醒建设方和施工方实施动态控制。同时,利用模型整合功能,形象、快速、精准地完成工程量拆分和汇总,形成进度造价文件,实现快速进度款支付审核。
五、坚持以审促治,做好成果转化运用,彰显投资审计作为。加强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开发利用,深化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以高质量投资审计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成果开发,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注重审帮促结合,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推动被审计单位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以审计整改的实际成效促进政府治理效能提升。二是推进成果转化,有效服务宏观决策。坚持把揭示微观问题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加强对审计成果的总结、提炼和加工,打破时间界限、项目界限,开展跨年度、跨领域、跨行业的综合分析,积极撰写、报送高质量的审计专报、综合分析报告、“两办”信息,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有分量的参考依据。三是强化成果共享,凝聚强大监督合力。加强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整改合力,切实把审计成果用到位。强化“纪审”“巡审”联动,做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加大案件线索移送力度,提高移送问题线索质量,完善线索查处结果反馈机制,凝聚监督合力,增强监督效能。
六、坚持统筹保障,提升综合素质,建设高质量投资审计队伍。新时代审计工作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建设高质量投资审计队伍对推动投资审计工作发展尤为重要。一是加强审计队伍政治建设,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把对年轻干部的能力培养摆在突出位置,过好“政治关”“政策关”“方法关”“文字关”,着重提高“能查、能说、能写”能力。二是提升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和审计视野;实行审计实务导师制,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推进审计人员动态组合,采取以审代训、以老带新、深入一线等方式,在审计实践中对年轻干部进行一对一指导。三是加强审计人员党风廉政教育,建立健全审计机关内控机制和廉政风险防范措施,推进谈心谈话、廉政承诺、干部廉政档案建设等制度落实;认真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严格规范审计业务流程,严格履行复核、审理职责,确保审计过程公正、公开、透明,努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
武汉市审计局 202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