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过半,快来看看这份诚意满满的“郫都城市管理答卷”!
驱车行进在中信大道
平坦的道路、整洁的市容
无一不显示着
郫都这座城市的宜居“气质”
不少市民朋友发出感叹
市容市貌变整洁了
城市道路被拓宽了
垃圾分类更精准了
城市环境越来越美……
将时间的指针往回拨,一串闪光的足迹清晰可见,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令人振奋。
今年以来,郫都区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形象更加靓丽,助力郫都建设成都西部现代化新城,向宜居宜业宜创新目标不断迈进。
1
厚植科创新城生态底色
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
在四面环翠的磨底河公园,架着相机拍照的王阳明感慨道:
近年来,郫都的天空越来越蓝!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沿河步道上洒下一片“金黄”,顺着光线的方向移动镜头,一片蔚蓝色涌入镜框。不用调整,无需滤镜,拍下来就是最美的色彩。
环境就是民生,绿水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2023上半年,郫都区共完成了10个“两拆一增”点位打造,拆除围墙532米,增加开敞空间13909.09平方米,增绿面积约13442.8平方米。
目前,全区建成区绿地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每人14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全面达到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要求。
今年以来,郫都区紧紧围绕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目标定位,以传承古蜀遗韵、提升品质科创、强化生态修复等为主题,建设一系列亮点项目,全区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目前,已在规划由北至南构建起从古蜀文化活力区到智慧未来创享区的“千年绿廊”,与东西向的清水河科创走廊相辅相成,打造自然与历史共舞的文化生活绿脉。
同时,充分发挥交通主动脉作用,推动科创大道建设,带动区域科创要素聚集、城乡要素流动,构建成都西北部片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大道、城乡融合发展大道、国际旅游快速通道。
此外,还将体育设施、消费场景、人文艺术、休闲娱乐与公园绿地建设相结合,推动科创体育创新园建设,为科创新城片区注入运动活力。
目前,省住建厅已将“郫都区科创新城园林绿化体系”项目作为四川省范例报住建部,参选2023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清晰,郫都发展建设干劲十足。
2
构建“微网实格”治理机制
提升垃圾分类治理效能
垃圾分类热度彰显城市文明高度
今年以来,郫都区瞄准垃圾分类堵点,从分类源头出发,会同区委社治委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微网实格”治理共商共议事项,推动构建“区党组织——一般网格党组织——微网格党组织”三级党组织领导机制,优化“3+1”治理架构体系,助力形成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居委协调、物业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四位一体”新工作格局,进一步提升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效能。
向左滑动查看
感应式开箱、无接触式投放、密闭式消杀……今年以来,一座座漂亮的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施和垃圾分类智慧居家馆出现在郫都区各小区。干净整洁的环境、新颖时尚的外观、智能实用的功能,引来不少居民关注。
在构建“微网实格”治理机制,提升垃圾分类治理效能的同时,同步推广可回收物智能回收设施和社区移动回收服务,建立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各小区、各设备、各类垃圾收集状况,实现垃圾分类宣传——投放——收集——转运的全环节智能化管理,形成智能回收覆盖网络。
目前,全区每日收集、压缩、转运、处置生活垃圾1200吨以上,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置;
党政机关、学校等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城镇小区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率达46%,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
建设标准化投放点2002个,投放垃圾分类智能设施94个,建设“垃圾分类智慧居家馆”13座。
垃圾分类、全民参与。今天的郫都,正在凝聚点点滴滴和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垃圾分类治理的巨大力量。
3
完善监管体系全面做好
共享单车行业规范管理
“车辆扎堆停放、乱停放阻碍通行、响应处置不及时”,共享单车三大突出问题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顽疾。
今年以来,郫都区围绕城市治理“精细、精致、精品”要求,从治理共享单车乱停放这一“关键小事”入手,狠抓薄弱环节,整治违停行为,寻找便民出行与规范有序“平衡点”,用“智慧城管”让城市治理更为精致化。
据悉,为破解“顽疾”,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管理,区综合执法局牵头建立了“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数据入库”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并进一步完善共享单车运营管理考评机制,对前期共享单车行业乱象进行集中整治。
按照“疏堵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局根据城区人口数量、出行需求、道路资源等因素,对郫都区行政区域内投放的共享单车总量进行了科学测算,并对各运营企业的投放额度进行了分配;
对各企业在郫都区投放共享单车的企业条件、质量标准、场地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从源头上杜绝“小杂乱”企业恶意投放导致的管理问题;
将所有在郫都区投放的共享单车统一纳入了智慧监管平台,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对新增、退出车辆进行数据更新,实现“一张图”的智慧监管。
目前,全区共开展共享单车专项行动4次,共处置违规停放共享单车8000余台,立案查处违规企业5家。
澎湃新闻202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