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县塘南镇:聚力“党建+”模式 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朱磊
今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县塘南镇人大主席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定位,把人大工作重点和全镇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向”赋能,聚力“党建+”模式,持续加压奋进、创新争先,让人大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彰显新成效。
强化政治教育,筑牢党员代表思想根基
通过“个人自学+小组互动”的形式,塘南镇人大按照《人大代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要求,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开展人大代表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形成强化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塘南镇人大坚持将党建学习与法律知识学习、人大业务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市、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各项政治理论和党建知识,围绕《宪法》《监督法》《代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人大监督议题相关知识贯穿起来学习,认真思考谋划,领会精神实质,武装头脑,筑牢根基,切实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坚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关于民主法治建设的新要求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党建工作落地落实,促使各级代表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牢牢把握人大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本质属性基础上,塘南镇各级人大代表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本,坚持示范带动,党员代表带头宣讲、带头交流心得体会、带头讲党课,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人大工作的思路举措。
围绕人大重点工作,塘南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弘扬实事求是、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提高人大党建工作实效,强化党员代表尊崇宪法法律、依法履职尽责的意识,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延伸党建工作的触角,推动人大党建工作更加扎根基层、扎根群众。
“党建+代表履职”融合,在为民服务上展现新成效
塘南镇人大充分发挥镇村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室)阵地优势,将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和联络处打造成联合党建工作、代表依法履职、学习交流培训、意见收集办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紧紧围绕农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党员干部、人大代表进行调研,确保党委的决策部署指向哪里,人大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今年,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入村宣讲、外出实地调研等方式,培训人大代表党建业务知识80余人次,为代表订阅重点党报党刊和人大权威杂志,建立县镇人大代表微信群,及时更新相关资讯,交流先进工作经验。在“代表联系选民”系列活动中,加强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双向联系。目前,收集代表建议意见300余条,办结率98%。组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年度主题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活动,代表参与率100%。
人大代表为人民,塘南镇人大代表将发挥党建引领代表履职服务模式,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丰富和发展人大各项工作,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要求,致力于时刻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
全镇各级人大代表下沉至村居、网格,其中有不少共产党员,他们在履职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带头人,深知自己身上的职责和任务,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通过发放收集选民登记表、每月固定接待选民日、持证入户征集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收集民情信息,了解群众困难情况,并将听取和收集的各类社情民意,经过充分的核实与调研后集中研究并及时交办,力求为群众服务办实事、解难题,彰显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增强人大代表的履职责任感。
党建引领、人大赋能,提升乡村振兴幸福指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塘南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职能和优势,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通过党建引领、人大赋能,持续推进“党建+”融合新模式,在助力全镇产业发展方面充分彰显人大代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着眼群众关心关切,坚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依法履职的本质要求,着力提高监督刚性和实效,有力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近年来,塘南镇人大聚焦村情民意、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和为民办实事等方面,围绕农村产业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环境保护、城乡管网建设管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群众权益保障等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监督活动,始终把“尽责”谱写在人大履职的全过程、把“人民”镌刻在人大工作的各方面,使人大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和愿望。
新时期乡村振兴阔步走的过程中,塘南镇人大以代表助推特色规模产业发展为切入点,组建代表活动小组,结合地方自然优势,做实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就近务工等文章,大力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通过引进南昌市供销绿能农业有限公司,塘南镇大力推广“订单农业”产销模式,与益海嘉里(南昌)粮油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合作水稻订单种植面积3200余亩,按照统一订单、统一回收合作方式,为周边260户群众提供稳健的增收保障。同时,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重点打造“状元香米”等地标性农业品牌。发动种养殖大户指导办理经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今年新增种养殖经济合作社14家,家庭农场19家。
“目前,北联村、北星村整村土地流转4000余亩,实现耕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北联村农民每亩粮食增收3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0万元。成功的发展探索,为后续适度规模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南昌县人大代表、塘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曾栋说。
人民日报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