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坚持重大事项向县委请示报告制度,聚焦中心工作,依法履职尽责,守正创新奋进,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全县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铸忠魂,把牢政治建设“方向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始终自觉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中心组学习会议、党组会议、常委会会议的首要议题,以及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培训的必修课,高频次、全方位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人大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体现在思想上、行动上,更好体现在履职尽责的实际成效上,始终让忠诚核心成为人大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加强党组对常委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党组发挥领导作用与常委会依法履职有机统一起来,常委会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都先提交党组会议研究审定,再依法有序组织开展。及时向县委报送作出的重大决定和形成的执法检查、视察、调研报告,为县委科学决策、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县委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了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选举任命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坚持党建赋能促融合,唱响互促共进“协奏曲”。只有把党建工作与常委会职权职能发挥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党建工作才有生命力,监督工作才能提质增效。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政治引领、党建先行来谋划推动人大各项工作,围绕县委“4556”发展思路,抓重点抓关键,坚持正确有效依法监督,在监督议题选择上实现了由面面俱到向重点聚焦的转变,在监督方式运用上实现了由常规手段向综合形式的突破,在监督效果提升上实现了由重程序向求实效的迈进。先后组织代表视察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工业园区建设运营、全县招商引资进展、撂荒地整治等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城市更新进展、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民生实事办理等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实现县委决策与人大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大“法律巡视作用”,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平凉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平凉市物业管理条例、中医药“一法一条例”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让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调研全县城乡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殡仪馆公益性公墓建设、中小学“双减”政策落实等情况,主动回应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听取和审议县监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检查情况工作报告、县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情况报告、县检察院履行法律及监督职责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报告,支持监察司法机关依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了县委工作重心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坚持党建聚势汇合力,激活攻坚克难“新引擎”。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聚焦推动党建工作与代表履职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代表高标准履职。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以抓党建方式抓人大代表工作“3+3促进”新模式,即“党委+人大”,围绕党委决策部署确定代表工作重点,赢得党委重视支持,促进代表工作上台阶;“党支部+人大代表之家”,采取联合建阵地、同步搞活动的办法开展代表活动,促进代表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党员+人大代表”,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大代表示范带动作用有机结合,互学互帮,促进人大代表更好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围绕果牛劳等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因地制宜将代表之家、专业型功能型代表小组建在产业链上,深入开展“三亮三带头”活动,即亮明代表身份和当选承诺,带头履职担当;亮明“代表之家”牌子和活动制度,带头服务群众;亮明述职评议结果和工作业绩,带头创新实干,为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引领方面的作用,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代表,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静宁人大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