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黄岛区: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青岛市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薛仁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近年来,青岛市黄岛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健全工作体制机制,畅通立法参与渠道,探索打造“植根人民群众、服务高质量、突出海洋特色”的基层立法联系点“黄岛模式”。
健全体制机制,畅行立法“直通车”
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战略叠加优势,构建严格规范、集约高效的立法联系工作体制。
构建上下贯通组织体系。顶格成立立法联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工作体制,出台实施方案,配套完善22项制度、编制8项70条任务清单,确保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设立立法联系服务中心,搭建23个镇街活动站和75个社区信息采集点,配备320名立法信息员,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全覆盖工作网络。
创新“平战结合”工作机制。“平时”,持续关注国家立法动态,及时收集社情民意,选取122个有代表性的立法民意样本单位,跟踪评估法律实施情况;“战时”,做好“民言民语”和“法言法语”的转换,高效上报立法建议,及时组织复盘,制定提升目标。
发挥战略叠加特色优势。推动立法联系与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相融合,在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等设立76个联系单位,有针对性地征集立法需求。聚焦“六个一批”,推进22处海洋特色信息采集点建设,为经略海洋战略积极贡献力量,全国人大记者会将黄岛区海洋环境保护法意见征询作为典型推介。
创新方式方法,搭建民意“连心桥”
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推进数字化技术深度应用,为群众参与立法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
针对实体站点群众反映立法意见来回跑的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发“导航进站、智链万家”代表与群众互动系统,打造融合立法联系、普法宣传等功能的平台,定期发布法律法规征求意见草案,市民群众线上即可反馈意见,“全时空”“零距离”参与立法工作。
扩大联系点征询意见范围,打造两处活动中心和法治文化广场,积极引导市民群众等参与立法联系,市民群众可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家立法。
创新“八步工作法”,全链条优化意见征询流程。各镇街以“一站一特色、一点一精品”为目标,形成灵山岛保护区“渔港讲法”、泊里镇“立法赶集”等案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海洋环境保护法等28部法律法规意见征询,上报立法建议856条,已出台的法律中有63条建议被采纳。
拓展内涵外延,打造法治“主阵地”
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注重拓展完善功能,探索向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延伸。
聚焦法治建设提升实效。扎实开展法律实施评估、智慧法治等10项具体业务,及时反映基层社会治理情况。例如,依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对《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组织视察调研,广泛收集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省级赋权落地。
聚焦服务群众破解难题。依托“导航进站、智链万家”系统,市民群众除反馈立法意见之外,既能就近导航至线下站点,也可线上进行咨询互动和意见反馈,推动解决了小区环境美化、破损路面修复等民生热点问题。
聚焦普法宣教放大功能。积极拓展立法联系点的普法宣传功能,开展“国家宪法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系列活动。相关经验做法登上央视新闻《再出发,最管用的民主》节目,全国人大工作简报4次刊发黄岛立法联系点经验,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200余篇次。
下一步,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将更加坚定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努力地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让国家立法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让人民民主之花开放得更加绚丽。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