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人事人才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人社局

题目:各地人社局如何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着力打造技能人才高地

资料提供时间:2023-10-24

目录

更多

人民来论:制度创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添活力 文章下载

人民来论:制度创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添活力

近日,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苏常州成立。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不仅将有利于职业技能学生成才、就业,也为相关行业培养亟需人才,更对各地建成一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示范。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轨道车辆技术实训基地里,可以看到长长的地铁车体和地铁车辆核心实训模块,学生们在这里进行协同实训。聚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学校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智能焊接技术等专业课程。一方面,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工业体系在加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亟需人才供给;另一方面,以往的产教融合易处于浅层次、自发式状态,在学校育人与企业实际所需之间存在错位。通过共同体建设,企业以主动参与者和培养成果分享者的身份参与进人才培养过程,有效避免了教学与产业的脱节,让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可以精准对接。

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一体、两翼、五重点”的系列重大举措。其中的“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此次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首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也标志了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一体两翼”总体布局的全面铺开。而之所以选择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一方面考虑到轨道交通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明显,对促进各生产要素快速流动集聚、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带动经济发展等有重要意义;另外,以“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我国系列化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目前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行业内在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产教融合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由此可见,国家选择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成立首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既具备较好基础,也可望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与产业发展现代化有机结合上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应用。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此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创新制度设计,进一步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捆绑在一起,让共同体中各协同方能发挥各自优势,探索良性互动机制,达到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难点堵点问题。据了解,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在建章立制,理顺协同关系、细化工作规则后,将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关行业的职业院校、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拓展纳为共同体成员,并在下一个阶段进一步建立健全共同体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以及面向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撑。

职业教育是特色鲜明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不是“终结教育”“低层次教育”,更不是“淘汰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升学,可以就业,还可以先就业再升学,其成长成才的通道是宽阔而多样化的。构建新体制、形成新模式、探索新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率先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将为“新理念转化为新技术、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开通一条快车道,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数字化、高端化、多极化、国际化、协同化”发展提供充分且高效的技术、人才支撑,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呈现一份典范案例。

人民网 2023-8-29

 

 

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畅通职业成长通道 文章下载

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畅通职业成长通道

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设置体系,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新八级工”制度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力争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工人队伍。

2022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将原有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从五级延伸为八级,向上增加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向下增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

实施一年多来,人社部门推出哪些配套举措?技能人才感受到哪些变化?各地和相关企业的政策落实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新八级工”更符合产业和人才发展需要

扎根道岔维修岗位19年,重庆轨道集团员工张杰带领团队完成30余项科技创新和技研任务,使设备故障率下降50%以上。2022年,他成为集团首位特级技师。“早在12年前,我就取得了高级技师证书,但那时又喜又忧,忧的是年纪轻轻技能等级就到顶了,以后发展怎么办?”“新八级工”制度的实施,让张杰和同事们看到了希望,“大家都想再上一层楼,争取在技术攻关、发明创造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新八级工”制度实施一年多来,许多像张杰一样的技术工人,突破职业“天花板”,当上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许多初出茅庐的职校学生打开了事业发展新天地。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八级工”制度,到五级工制度,再到如今的“新八级工”制度,我国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经历过多次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适应产业升级变化和人才发展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原党委书记陈李翔说。

与“老八级工”制度更强调技能人才对单台设备的操作能力不同,如今,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普及,对技能人才的综合性、融合性要求更高。再加上技能人才文化水平普遍提升,因此,在原有高级工的基础上,逐步增设了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级。同时,为加强企业生产和职业教育的联系,在初级工之下增设学徒工,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帮助年轻技能人才成长。

在湖北省黄冈市,中能建建筑集团的学徒工王森今年刚毕业,却已经在当地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现场工作了近一个年头。管道安装、设备调试、数据测算……技术人员手把手教,王森成长迅速。在王森看来,“新八级工”制度新设学徒工,让他拥有更坚实的职业起点,“通过顶岗实习,我获得更多锻炼机会,能提前一年训练技能,在以后的发展晋升中更有底气。”

在育人才、提绩效、畅通道上效果初显

除了增加新的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工”制度还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童天介绍,在等级认定方面,明确不同等级采取用人单位自主考核、用人单位和社评组织认定、人社部门指导认定等不同的考核评级方式;在技能人才培养上,推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在待遇上,引导用人单位工资分配向高技能人才倾斜等。

“‘新八级工’制度实施后,我们团队有两人被认定为首席技师,5人被认定为特级技师,公司每月分别发放技能津贴6000元、3000元,总体薪资待遇比原来翻了一番。”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首席技师刘辉说,新制度让技能工人有面子、更有里子。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肖涵予表示,“新八级工”制度让技能工人搞项目攻关更有干劲了,公司也更加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保障,成立专项基金为技能人员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新八级工’引导企业打破技能工人收入的‘天花板’,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匹配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实现技能高则工资高、贡献大则待遇优。”陈李翔说,一些企业探索实行年薪制、股权期权激励、岗位分红等激励办法,让优秀高技能人才在工资待遇上达到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待遇水平。

走进天津大港油田,一排排抽油机上下起伏,汩汩原油被抽出地表,由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赵增权带领设计的液压旋转除锈装置正在作业。

赵增权从事井下作业已29年,是公司的创新达人。去年11月,他从高级技师被提拔为公司首批首席技师之一。“当上首席技师后,不仅薪酬待遇大幅提升,集团还为我带头的技能专家工作室升级了功能,让技能型人才有更多机会和技术型人才共同攻克难题。”赵增权说,“我的徒弟里,还有博士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全国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超过1100万人次,较2021年增加幅度超过80%,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近500人,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不断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

前不久,在中能建建筑集团合肥长丰9F燃机项目现场,90后焊工王振宇头戴防护罩,手持电焊枪,和11名同事一道比拼焊接技能。技能比武表现将影响他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顺利的话,这次我能从中级工升级到高级工。”王振宇说。作为安徽省首批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试点单位,中能建建筑集团建立了专业考评队伍。目前,集团认定工种达140多个,已有396人取得技能等级证书。

“从理论水平,到工作业绩,再到品德作风,中能建建筑集团已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职业技能考评体系。”中能建建筑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曹宗保说,未来公司还将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补齐技能人才短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八级工”制度实施以来,已有江苏、安徽、重庆等近20个省份组织企业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还有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一批企业积极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陈李翔认为,如何避免企业技能认定“自说自话”,既增强认定工作的专业性,又提高市场化、社会化参与程度,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人事处副处长李长波介绍,为严格把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公司先后主编了10余个工种的教材,题库约3万道题,研究制订了紧贴一线生产的评审标准,以专题理论研修、前沿技术培训、师徒技艺传承、技能技艺交流、创新成果分享等方式选拔高技能人才。

童天建议,未来,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人力资源建设新形势,不断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标准体系和认定机制,让技能劳动者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上获得公平发展机会,更好激发技能人才活力。

环球网 2023-8-24

 

 

无锡惠山设立“工匠基金”破解企业人才短缺瓶颈,探索技能成才新路 文章下载

无锡惠山设立“工匠基金”破解企业人才短缺瓶颈,探索技能成才新路

7月27日,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钣金工方亚兵、吴美荣从无锡市惠山区人社部门接到正式拜师全国技术能手臧联防的证书。这是惠山区第5对跨企业工匠“师带徒”。

30岁的方亚兵已在凯龙高科做了10年钣金工,是公司的技术骨干。“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钣金工主要操作自动化冲压模具,机械操控效率高,但一旦冲压模具翻边过大,产品就会报废。此时,工人手工矫正就可以降低报废率,减少生产成本,但我们公司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臧师傅的手工钣金技术国内一流,我很期待跟他学本事。”方亚兵直夸这种跨单位的技能学习模式好。

跨单位跨行业的“师带徒”尝试

惠山区首批跨单位、跨行业的5对“师带徒”,涉及装配钳工、钣金工、汽车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等10家企业的多个技术工种。带徒大师傅都是无锡的技能领军人才,也是国内各行业技术大拿,具有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如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的梅迁伟、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的李鑫鑫是江苏特级技师,无锡微研中佳精机科技有限公司的马鑫怡是江苏省技能状元,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臧联防在国内享有“钣金王”的美誉。而徒弟们则是各企业推荐的技术骨干。

手艺人往往本领不外传,更不用说跨单位、跨行业授艺。是什么促成顶尖老师傅跨企业带徒?答案是“惠山工匠基金”。

惠山区位于苏南中心区域,工业发达,全区拥有制造业企业1.1万余家,制造业职工占就业总人口的57%。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改数转”进程加快,企业对一线工人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一般大型国有企业都有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而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和晋升通道。”惠山区人社局局长邓莉介绍,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成了制约企业“智改数转”的瓶颈。成立惠山工匠基金,就是希望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国有企业高技能人才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帮助民营企业的技能人才尽快提升职业技能。

成立惠山工匠基金的倡议,得到辖区民营企业的积极响应,两周就吸引52家企业认筹,资金规模高达1.07亿元。为用好这笔意义非凡的基金,当地专门成立工匠基金管理机构,委托专业机构运营,将基金的投资收益部分用于技能人才的“引、育、用、留”。

江苏苏嘉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不仅认筹了500万元工匠基金,公司副厂长、江苏首席技师陆向伟还主动收下中鼎集成技术有限公司的3位技术骨干。陆向伟表示,制造业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但国内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学技术,技能人才缺口越来越大,“通过地区人才抱团成长,可以促进技能人才素质整体提升,共同提高产品质量,打响地区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形成区域工匠品牌,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工匠年金”让技能高手有奔头

惠山工匠基金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惠山工匠日”,公布表彰一批新时代惠山工匠,形成“专属节日+专属政策+专属基金”的新时代惠山工匠培育体系。

与一般表彰不同,惠山工匠与惠山良医、惠山优师一起评选,让优秀工匠与优秀医生、优秀教师同台领奖,彰显对工匠精神的真情推崇、对技能人才的真心呵护。获得“惠山工匠”称号的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的首席技师严国梁表示,能跟自己尊敬的名师、名医同台领奖,感觉特别自豪。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制造业一线工人中,超过九成为文化层次偏低的农民工,江苏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中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始终保持在1.8人以上。长期以来,社会对于技术工人的认识总跟“苦脏累”结合在一起,这也是阻碍中国高端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现在惠山地区制造业工人平均月薪超过7000元,一些技术工人初次就业的薪资甚至超过大学生,但一线工人还是很难招。”邓莉说,在不少人眼里,当工人似乎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惠山设立工匠日、评选惠山工匠、宣传优秀工匠事迹,就是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技能人才队伍。

今年6月起,惠山给获评惠山工匠的工人缴纳企业年金,首批已有41人受益。

企业年金有“第二养老金”之称,对提高员工退休待遇,促进养老保障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吸引和留住人才都有重要意义。由于企业年金为自愿性质,一些企业考虑到用人成本,主动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不高。截至去年底,江苏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为73.59万,但缴纳年金的主要以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为主。

“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员工都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但参加企业年金还是第一个。能评上‘惠山工匠’很自豪!”陆向伟得知今后惠山区每年都会给自己缴纳工匠激励年金时,高兴地说。“工匠基金的工作人员帮我测算了一下,有了企业年金,我退休时每月可以比现在多领1000多元,同事们听说后,都很羡慕我!”严国梁说,他当初没考上普通高中,父母难过了好一阵子。这两年,他因为技能方面的成就经常获得各种表彰奖励,收入待遇高于很多同龄人,父母都很开心,认为学技术这条路走对了。

为全社会树立 技能成才榜样

“我们中航卓越缺材料成型、锻造、热处理方面的技能人才,这些工种很难招到人”“企业自动化生产线需要的工人起码要有大专以上学历,能看懂机器的英文说明书,中鼎集成目前适应工业4.0的数控加工工人、焊工、装配钳工比较紧缺”……近日,惠山工匠基金领导小组成员对出资企业开展调研时,很多企业提出技能人才需求。

设立工匠基金的目的是服务当地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技能人才缺口。如何将每年近400万元的基金收益花在刀刃上、经得起社会公开监督,邓莉坦言“压力很大”,但也正是有了资金支持,以前很多无法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除了给工匠建立年金,跨单位、跨企业“师带徒”,惠山区今年还探索成立开放式惠山工匠学院,由惠山工匠基金管理部门联合无锡科教城院校联盟开发惠山工匠“云课堂”,解决很多中小企业不具备单独培养技能人才能力的问题。据了解,综合企业需求,目前“云课堂”已经开设数控、信息、电子、汽车机械等51个专业203个课程,面向全社会职工共享。

对于制造业技工培养必不可少的实训课程,惠山区人社局副局长顾旭介绍,惠山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金属制品加工、汽车制造、精密设备加工领域,他们正打算把几个急需紧缺工种,如车工、装配钳工、汽车零部件数控加工技工集中起来,邀请专家上门或者组织到相关院校接受实训。同时积极对接职技院校,推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提高见习留岗率。

比武练兵、技能竞赛,是激励员工学习技能、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平台。当地计划以惠山工匠精英赛为擂台,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数字技能专项赛等多项赛事,畅通竞赛成才绿色通道。

对于惠山工匠基金的探索,深耕企业35载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江苏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邓建军表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在全社会努力构建技能成才光荣的环境下,无锡惠山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工匠基金可以激励企业高技能人才学习技术、提高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同时,获得技能等级的技工还可以获得政府补贴,这与国家倡导的技高者得高薪相吻合,给制造企业推进‘智改数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抓手,值得借鉴与推广。”

严国梁前两天应邀参加一个工匠座谈会,座谈会设在无锡中鼎集成技术有限公司。“看到他们生产的智能立体仓储设备,深受启发。我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摆放有两三百个汽车零部件,平时徒弟们找起来很不方便,如果我的工作室也建立一个小型的智能立体仓库,将零部件放入其中,不仅节省地方还方便取用。”严国梁说,跨行业交流有助于促进技能创新、实现共同进步。在钣金工岗位工作了30年的臧联防认为,技能人才培养非朝夕之功,惠山工匠基金的长远意义更大。一个师傅带两名徒弟,徒弟回到单位再转训,无疑会让更多人受益。“老师傅在跨单位教授技艺过程中,师徒不断磨合,也会获得技艺创新的灵感。”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搜集梳理每家企业的技能需求信息,尽全力帮助他们牵线搭桥,对接相关技能培训,招引所需人才。”邓莉希望通过惠山工匠基金的良性运作,不断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增强惠山工匠的职业自豪感,在全社会树立尊重技术、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8-30

 

 

苏州:发布十条举措,加快新时代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文章下载

苏州:发布十条举措,加快新时代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8月17日,《关于大力提升数字技能 助推苏州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十条举措》正式发布。旨在推动苏州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加快新时代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培育一批“数字工匠”,为苏州加速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加快数字技能人才培育

“十条措施”中,构筑数字技能全链条培育体系被列为首条。苏州将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领域,构建富有特色的数字技能人才引育政策体系。将苏州数字经济核心技术领域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优先纳入全市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培训获证补贴上浮30%,精准开展项目制培训,三年新增数字技能人才10万人。

苏州将加快引进、培育优质数字类职业培训机构,探索数字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鼓励职业培训机构紧扣苏州产业需求开发一批数字技能培训课程,加速培训迭代进程,利用数字技术加快平台化、定制化培训模式创新,推动数字技能培训提质增效。

苏州市将在技工院校创新打造4家数字技能融合培育中心,加速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深化数字专业群建设,加强与华为等龙头企业、全国知名数字技能培训项目合作,共同开发区块链技术应用等数字技能课程,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开办数字技能“订单班”“冠名班”,深化工学一体化培养,扩大数字高技能人才供给。三年全市技工院校培育数字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其中高级工以上占比超85%。

此外,支持数字经济领域行业部门、龙头企业广泛开展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技能练兵比武和职业技能大赛,优先列入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并给予“苏州技能大奖”“苏州市技术能手”等相应激励支持举措,三年全市开展数字类职业技能竞赛超60场,涵盖100个以上赛项。

布局建设数字技能实训基地

苏州将联合龙头企业、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规模型培训机构,瞄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三年高标准建设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60家,培育总部型公共实训基地超10家,集聚各类要素资源,探索建设集引进、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数字技能综合培训平台,三年开展数字技能培训超15万人次。

同时,大力培育数字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技艺精湛的数字技能人才带头人领办数字技能大师工作室,三年达60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革新、成果转化、名师带徒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切实解决技术难题、攻克关键技术。

“激活”数字技能人才评价

苏州将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行动,加快培育数字技能类行业组织、用人单位、技工院校、实训基地备案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支持龙头企业优先评聘数字技能特级技师。可开展职业技能评价的数字技能职业(工种)超60个,推动数字类技能人才中高级工以上占比超45%。探索推进数字技能人才评价“一试双证”工作。

加速推进数字技能类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在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等25个职业工种试点打通贯通渠道。开展数字技能类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培育既具备本领域专业素质又掌握数字技能的复合型“数字工匠”。此外,围绕数字产业衍生的新职业、新技能、新工艺,落实评价技术资源快速响应机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申请开发数字技能类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省级行业评价规范,加快建设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等一批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题库,形成品种丰富、层次合理、特征鲜明的数字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体系。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8-30

 

 

天津市积极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着力打造技能人才高地 文章下载

天津市积极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着力打造技能人才高地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终身职业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技能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天津市以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作为稳定就业、增加职工收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聚焦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和“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政策,深入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工程,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养造就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技能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27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4万,占比达30.8%。

一、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坚持“需求引导培训、补贴对应等级”的原则,面向企业职工、院校学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就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激发各类培训载体培训活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社会供给水平。搭建技能人才梯次式培养模式,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支持新入职职工、在岗职工参加岗前定向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制培训、“师带徒”培训,贯穿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全过程。近五年来,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110万人次。

完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将以往由政府部门统一考核评价,变为用人单位自主评价。指导企业依据自身生产实际和岗位特点,自主设置技能岗位评价标准,建立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激发企业用人活力。全市共备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自主评价用人单位84家。鼓励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以及优质自主评价用人单位,设立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化服务。全市共备案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48个。累计组织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31万人次。

科学规划年度竞赛项目,形成以“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为带动、行业和区域竞赛为主体、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社会广泛参与、财政资金适度保障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整合全市竞赛资源,每年组织“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设置制造业根基项目和世赛选拔项目两大类,约100余个赛项。每届大赛直接参赛选手2万人,同时带动每年近10万名劳动者参与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中,我市选手取得2金、1铜、23个优胜奖,按照金牌20万元、铜牌10万元、优胜奖3万元的标准,分别给予获奖选手和教练团队奖金激励。增强技能劳动者的获得感与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二、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

出台《关于实施“海河工匠”建设的通知》,对技能人才培养政策进行整理、完善、创新、提升。以企业认可、市场认可为标准,重点围绕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支持企业“量体裁衣”开展培训。对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形成了岗前适应、岗位提升、重点强化的梯次式培养体系,更好地促进训用一致、供需匹配。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企业中,遴选认定了488家企业培训中心、18家企业公共实训基地,面向企业和同行业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培训补贴资金直达企业,进一步促进了“社会资源专业化、专业资源社会化”,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培训中心的做法走在全国前列。

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法治化建设,在全国省级层面出台首部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规章——《天津市职业技能培训规定》,明确了职业技能培训的职责分工、内容方式、服务保障和相关法律责任。《规定》的出台,是新时代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天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迈入发展新阶段,为全市培养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提供法治保障,为天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制定了《职业培训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公共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管理办法》、《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管理办法》等10余项配套文件,对全市各类培训评价机构的申报条件、设立程序、管理要求、评价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形成责、权、利、罚相统一的管理运行系统。

2021年,从国家战略布局和历史发展角度出发,积极推动人社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技能天津”,高位推动工作开展。从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建设、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10个方面,加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技能天津”是人社部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后,与地方省市签订的第一份框架协议,是“技能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天津技能型社会建设新局面。

三、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

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支持头部企业、职业院校利用资源优势,建设国家级、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强拔尖技能人才培养。发挥公共实训基地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以市级公共实训中心为龙头,区域公共实训基地、行业类培训基地、企业公共实训基地为补充的建设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建设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滨海新区先进制造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突出资源共建共享,为劳动者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产业园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等提供技能实训、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认定、师资培养、课程研发等公共服务。截至目前,建成1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18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4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77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筑牢技工教育人才培养平台。高质量发展技工教育,突出“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坚持行业办学,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技工教育。统筹管理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形成了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机制。坚持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引导企业参与技工院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技术研发。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行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双轮”驱动,创新开办“世赛班”,将世赛技术、标准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将技工院校建设成为集技工教育、公共实训、技师研修、竞赛集训、技能评价、就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技工院校17所,其中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8所,省部级重点技工院校2所,在校生规模达到2.45万人。“十四五”以来,累计培养输送技能人才2.16万人,就业率始终保持98%以上。

创新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开展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教学资源优质、服务功能全面、安全规范运行的20家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平台,为我市各类劳动者提供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促进培训供需双方有效对接。依托人社部职业技能线上监管平台,推动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平台与监管平台有效衔接,实现培训可操作、过程可监管、数据可追溯,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互联网”平台建设。

四、营造技能成才浓厚社会氛围

打造天津技能人才品牌,以“海河工匠”对政策进行命名,既体现天津特有的“海河”地域文化特征,也彰显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对遴选认定的企业培训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统一命名为“海河工匠”培训基地,评选表彰“海河工匠”,建设“海河工匠之家”,进一步丰富了“海河工匠”培养内涵,形成“海河系列”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品牌。

加强高技能人才奖励激励,设立技能人才市级最高荣誉,每年选树10名“海河工匠”,每人给予20万元奖励资助。每两年评选100名天津市技术能手,每人给予2万元奖励资助。我市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7人、“全国技术能手”226人、“海河工匠”40人、“天津市技术能手”657人,有67名优秀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积极推荐具有优秀品质和高超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参评国家级荣誉称号,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的个人,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资助。

创新举办“天津技能周”,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定为“天津技能周”,集中宣传展示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技能人才培养政策。期间,组织“海河工匠”颁奖典礼、“海河工匠”进企业进校园、“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开幕式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高技能人才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劳动者技能成长成才,推动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8-24

 

 

株洲市:“三大体系”打造技能人才培育新高地 文章下载

株洲市:“三大体系”打造技能人才培育新高地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株洲市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市人才发展战略重点,持续深入实施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3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家,拥有高技能人才13万人,省级以上大国工匠、技能大师、技术能手近230人,基本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产业技能人才队伍,袁健松、易冉两名优秀技能人才相继当选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全国代表;株洲市人社局作为全省人社系统唯一代表获评“2022年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

建设“练兵场”

构建“国省市”多级别竞赛体系

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培养、选拔、激励的作用,积极承办高级别赛事,中国技能大赛焊接决赛、“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能力大赛湖南选拔赛、湖南省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大赛纷纷落户株洲;2022年成功承办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是非省会城市承办省级大赛的“全国首例”。倾力打造株洲本土化技能竞赛品牌,连续15年开展“技能月”主题活动,连续10年举办“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网络直播大赛,连续5年举办“株洲职教杯”系列竞赛,每年参与竞赛企事业单位达500家,参赛一线技能劳动者达3万人以上,网络直播比赛场均在线关注达100万人以上。

明确“路线图”

优化“四促进”一体化培养体系

充分发挥株洲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优势、职业教育资源集聚优势、厂所结合优势,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授予300余名优胜选手“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400余名选手获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让高技能人才“有名有实”。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业、以赛促产”,选派33名选手代表湖南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29个项目的竞赛,参赛人数、参赛项目均居全省第二。按照2万元/人标准,在全省率先对集训选手所在单位拨付专项经费。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坐下来比”相结合的方式,聘请最好的教练、购置最强的设备、投入最多的资源,全面掀起冲刺国赛集训备赛热潮。同时鼓励企业在关键工序、关键岗位和主要技术工种中设立首席技师制和技术能手选拔制,形成了各行各业广泛参与技能大赛,社会各界普遍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局面。

充实“粮草库”

完善“人财物”全方位保障体系

出台新“人才30条”,全面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全方位、全闭环支持。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国省市“技能大师”和“湖湘工匠”10万、5万、2万元奖励;对每年为市内企业输送技能人才100人以上的职业技工院校,按600元/人的标准给予育才留才奖励。开设“人才服务专窗”,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精细服务。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的若干措施》,突破学历、资历、年龄和身份限制,助力民营企业人才培养。举办全省首场轨道交通等先进制造产业高级职称专场评审,技能人才“足不出市”在家门口即可参评高级职称,107人获评高级工程师,通过率64.8%,创历史新高。

株洲市人社局 2023-9-4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