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政策措施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人社局

题目:人力资源、就业、人才白皮书

资料提供时间:2023-06-09

目录

更多

全面释放城市就业创业机会清单 成都发布人才白皮书 文章下载

全面释放城市就业创业机会清单 成都发布人才白皮书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5月17日讯(记者 李丹)17日,记者从成都市人社局获悉,近日,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2022)》(成都人才白皮书),全面释放城市就业创业机会,精准标明城市人才需求。

五类目录 客观反映城市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

重点人才招引目录:作为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推动城市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人才引进开发的宏观指引,包括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领军人才、高级人才、创客人才、基础人才、民间优才共七类。

2022年重点产业链人才开发目录:作为全市产业人才开发的微观指引,共491类人才需求清单,聚焦20条重点产业链,从紧缺类型、紧缺指数、区域导向等多个维度系统反映成都市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紧缺人才需求状况。

2022年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人才开发目录:对紧缺人才需求项目化、再聚焦,共146类人才需求清单,揭示成都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需求状况,包括“大运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自贸区建设、总部经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9个领域。

2022年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人才需求目录:从中观层面标明了各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新场景”,揭示全市12个产业生态圈、58个产业功能区紧缺人才需求状况。

2022年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重点产业人才招引目录:将成德眉资四市人才需求共同纳入人才白皮书,同城化发展所需的人才引进培育“更协调”、“更精准”。

四大维度 为产业“建圈强链”急需紧缺人才精准“画像”

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白皮书坚持以人力资源匹配精准到产业,精细到行业,精确到岗位为原则,紧缺人才需求“具体化”“标准化”,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等20条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关键工位、关键点位,广泛收集分析产业链各类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重点链属企业、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紧缺人才需求,并从岗位名称、专业要求、经历要求和能力要求四个方面对紧缺人才精准“画像”,使企业急需什么样的人才“一目了然”,将有效促进人才引进的精准度。

该目录编制走访58个产业功能区、3800余家企事业单位、梳理线上线下14万余条市场招聘信息,征求100余名企业家和行业专家的意见,客观反映了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都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状况。

五大特点变化 双碳人才首次进入白皮书

与2021年相比,今年成都紧缺人才需求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变化,反映了当前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向、新态势,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市委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加速推进。

氢能产品工程师、天然气工艺工程师、光伏项目经理、硅片工艺工程师、碳中和项目研究员、碳中和主题媒体运营专员等一批“双碳”人才需求首次进入人才白皮书,光伏、氢能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表明成都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工业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等重点产业均已“成圈成链”,表明成都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显现提档升级“新态势”。

大数据服务与应用、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元宇宙等数字经济领域,金融大数据开发工程师、网络架构高级工程师、元宇宙高级系统策划师等岗位人才紧缺数量、紧缺程度“双攀升”,表明成都数字经济高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提升”。

芯片设计工程师、EDA电子技术工程师、光刻机系统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数量、结构、供给均紧缺,客舱部机械员、结构部机械员、大修部机械员等高技能人才也呈现紧缺态势,重点产业链前端所需的研发人才与产业链中后端所需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双增加”,表明支撑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多层次人才体系形成“新生态”。

智慧社区运营经理、城市管理网格员、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师、核酸采样员等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加大,表明成都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打造公园城市“最强大脑”,加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四大功能 促进人才要素有序流动、优化配置

该负责人表示,人才白皮书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才要素有序流动、优化配置,实现人才引进、培养、集聚与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目标高效协同。

为人才求职就业及流动提供指导。各类人才可根据人才白皮书系统了解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重点领域(行业)的岗位需求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求职,并根据岗位条件要求等提升自身能力与专业水平。

为人才招募提供指导。用人单位可根据人才白皮书提供的紧缺人才状况,在人才招募过程中参考本行业类似岗位的具体需求,更有效地“选”“育”“留”“用”符合本单位发展需求的人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通过市场手段引导人才有序流动,推动实现人岗相适、精确匹配。

为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各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可根据人才白皮书提供的紧缺人才信息,动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培养、培训、培育更多符合市场需要和产业发展的人才。

为人才工作提供指导。人才白皮书涉及成都市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重点产业链岗位需求等内容,可为全市人才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也可为各级政府部门人才开发优惠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落细、落地、落实提供依据。

四川新闻网2022-05-17

 

 

东莞市发布十年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白皮书 文章下载

东莞市发布十年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白皮书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进一步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新时代新业态发展需求,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培养劳动者理性维权意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2月23日,与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白皮书(2012年-2021年)》。

白皮书全面回顾了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东莞市两级法院在构建和维护规范有序、互利共赢、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探索,研判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裁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东莞范本。

2010年行政机构改革后,原东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东莞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合并,市政府于2010年11月12日决定成立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案机构,为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全市镇街(园区)设立33个仲裁院派出机构。至此,市、镇两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实体化建设全面完成。

2012年1月,专门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审判庭──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五庭(以下简称民五庭)成立,主要负责审理不服基层法院裁判而上诉的二审劳动争议案件及申请撤销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案件,并指导全市两级法院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审判工作。2022年,东莞中院劳动争议案件纳入民三庭审理。

十年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情况

1.仲裁调解前置化解大量劳动人事争议纠纷,但仲裁案件总量仍持续处于高位。由于纠纷总量巨大,即使仲裁调解机构化解了大量劳动争议,进入仲裁裁决的案件年均仍高达18000宗左右,仲裁案件总量近十年持续处于高位运行态势。

2.终局裁决数量和比例逐年上升。近十年,东莞终局裁决的案件,绝对数和所占比例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终局裁决占仲裁裁决结案的比例,从2012年的12.84%,增加到2021年的45%。

3.基层法院受理案件总数回落明显,中院受理案件波动较小。十年间,全市基层法院受理的一审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从2012年的14063宗下降至2020年的4797宗,下降幅度达到65.89%。一审案件的大幅下降,与东莞市诉调对接工作的成功开展密不可分。各级法院均认真贯彻调解工作的指导思想,着力推动诉前调解工作,成效显著,极大减少了进入诉讼阶段的案件数量,在有力化解纠纷的同时,极大节约了司法资源。在一审案件收案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案件上诉率逐年上升,导致二审案件收案数总体波动较小,基本稳定在2500宗至3000宗上下。

4.涉案标的总金额逐年增加。近十年,除个别年份外,东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受理仲裁案件的涉案(结案)总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

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的主要特征

1.涉诉企业多为加工制造业和民营企业。

2.劳动者诉讼请求多样化、复合化。

3.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是争议的焦点和难点。

4.确认劳动关系争议增长较多。

5.新业态用工争议增多,法律关系认定困难。

6.虚假裁审案件时有发生,隐蔽性强、风险高。

劳动争议处理的经验和成效

针对以上特点,东莞法院与东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同努力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纠纷,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和就业环境,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法治服务与保障。

(一)深化裁审衔接机制,构建裁审合力

为深化裁审一体化工作机制,形成相互协作配合的工作合力,有效化解劳动人事争议,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与东莞中院签订《关于构建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工作机制的意见》,就具体衔接事项工作流程作出了明确规定,实现了仲裁机构与法院的无缝对接。通过定期召开疑难问题联合研讨会的方式,建立法律适用及疑难问题联席研讨机制,共同对劳动争议仲裁和审判实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对策,并在意见成熟时形成会议纪要印发全市法院和仲裁机构,统一裁审标准与尺度。

(二)推进诉源治理,构建诉调对接东莞样本

构建市、镇、村、企四级调解处理网络。为促进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重心下移,原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在全市社区(村)一级建立了589个人力资源服务站,负责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从2015年以来的数据看,全市村(社区)人力资源服务站受理调解案件数,每年基本在3万宗以上,在发挥调解功能的同时,人力资源服务站也积极发挥劳资纠纷日常监测、重大突发事件预警监测的功能,并在劳资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起到及时介入和前期管控的重要作用。2011年,在东莞市、镇、村三级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网络的基础上,探索开展构建企业内部调解组织的试点工作,将争议调解工作进一步延伸到企业。全市165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标志着东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市、镇、村、企四级调解处理网络初步建成。

(三)创新办案方式,构建高效服务体系

东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推行要素式办案。东莞从2017年11月起开展仲裁要素式办案试点工作,2018年8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要素式办案。要素式办案模式的裁决书比传统办案模式的时间成本减少,同时,要素式办案更便于案件争议焦点的归纳和梳理,条理更为清晰,办案效率更高。

法院组建劳动人事争议速裁团队,实行繁简分流。东莞中院制定案件分类指引,引导全市法院建立多层次、全流程的案件繁简分流体系,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并全面组建速裁、快速执行团队,专门办理简单案件。劳动争议案卷材料装入绿色档案袋,在立案、排期、审理、移送、执行各方面优先处理,加快案件流转,缩短审理周期,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尽快实现。

(四)多样化普法宣传,优化司法服务

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和法院重视回应民生关切,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培养劳动者理性维权意识,致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从源头减少劳动争议。市仲裁院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普法形式,在全市33个仲裁机构开展“观摩庭”活动,2021年开展了124场观摩庭活动,服务了345家企业,其中涉及服务的重点企业256家,服务参与庭审各界人士2845人次。社会各界对“观摩庭”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提高了仲裁质效,强化了法律宣传,为人民 群众办实事,为东莞的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五)依托大数据,实现裁审信息共享

东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与东莞中院以信息化建设为引擎,共同开发劳动人事争议裁审信息对接共享平台,实现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一裁两审全过程案件数据的实时对接,切实提高卷宗使用效力,实现仲裁与法院电子数据口径对接。

综上,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在全市劳动争议高效保质处置中发挥着重要的前置作用,使得全市90%左右的劳动人事争议在调解仲裁阶段案结事了,及时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也成为东莞法院受理的一审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下降53.2%的最坚实基础。

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议

东莞裁审机构始终把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东莞裁审机构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帮助企业和劳动者共渡难关,为有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虽然东莞裁审机构在劳动争议裁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东莞依然存在一些用人单位为及时签订劳动合同,规章制度不完善,以及劳动者举证能力弱和劳动者过度维权等问题,导致争议案件持续高发。对此,我们建议:

(一)用人单位层面,强化法律意识,规范用工管理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并及时组织劳动者学习,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行使用工管理自主权,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及时足额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强化证据意识,注重保管与劳动者有关的用工管理的各项文件资料。

(二)劳动者层面,强化证据意识,依法理性维权

劳动者应当恪守诚实信用原则,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遵守企业的合理用工管理;建议劳动者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的权利保护意识;要强化证据意识,尽可能要求用人单位将口头事宜落实到书面,避免发生争议后举证不能;加强沟通交流能力,学会争议发生时合理表达诉求,正当求助工会和各类调解部门,协调化解矛盾,依法理性维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东莞从事劳动争议裁审的工作人员,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为落脚点,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殷切期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劳动争议裁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升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的能力,努力创造良好的劳动关系和就业环境,为东莞建设“双万”城市提供优质法治服务与保障,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12-26

 

 

松江区法院与区人社局共同发布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与审判白皮书 文章下载

松江区法院与区人社局共同发布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与审判白皮书

6月25日上午,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松江区法院”)与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携手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松江区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与审判白皮书(2016-2020)》(以下简称“白皮书”),通报本区“十三五”期间涉劳动争议案件裁审情况并发布十个典型案例,共同为规范企业用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助力护航。

松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顾林清、松江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李明分别介绍了白皮书中通报的区劳动争议案件裁审相关工作情况及发布的十个典型案例,并向企业代表、街镇代表发放白皮书。

白皮书摘要

↓↓↓

五年来,松江区劳动争议案件总体平稳、可控,以协商化解为主基调,年均超过五千起案件经调解组织调解结案。在法院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办结的案件中,半数以上通过调解、和解等方式柔性化解。

传统类型的劳动争议仍占主导,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及赔偿金两类争议占到案件总量的70%以上,其他争议主要为二倍工资案件、工伤待遇案件、确认劳动关系案件、竞业限制案件等。

劳动争议中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企业用工行为需进一步规范。餐饮、美容美发、保健等服务行业和建筑施工领域存在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保安、物业、环卫、小微企业则存在签订劳动合同不规范、不支付加班工资等问题,还有部分中小型私营企业、少数国有企业及街镇下属民办非企业组织存在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调岗调薪、员工管理粗放,规章制度不完善,加班工资发放不到位、年休假安排欠合理等问题。

二是劳动者理性维权意识需进一步培育。劳动仲裁诉讼案件受理费用较低,导致少数劳动者随意裁诉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是劳务外包政策需进一步完善。部分用工单位实际上工资发放及用工管理均由该单位负责,劳务外包公司仅负责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很难识别真正的用工主体,造成维权难。

四是诚信理念需进一步提升。一些用人单位利用管理方的主导优势,安排劳动者与不同的用工主体签订劳动合同,或要求劳动者签署放弃缴纳社会保险或者工伤待遇的承诺书等,试图规避法律责任。

白皮书建议

↓↓↓

一是做好风险防控,依法规范用工

用人单位需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有条件时,可聘请人事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员工管理,并加强与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沟通协调。

二是加强自我保护,依法理性维权

劳动者需提升自身法律意识,掌握劳动用工和维权的基本知识,做到对法律法规心中有数。日常工作中加强风险意识,做好相关证据的保留工作。

三是注重部门联动,优化劳动环境

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倒逼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诚信履约。联合相关部门探索建立职场“碰瓷黑名单”制度,并与公安、检察院沟通建立针对虚假诉讼案件的联合工作机制。

四是填补政策漏洞,完善保障体系

线上用工、外卖快递、网络主播等各种用工方式越来越多,立法层面应当根据用工实际情况,及时填补已有规定中的漏洞。

此次白皮书发布的十个典型案例涉及劳动关系的成立、履行、变更、解除及终止等各个环节,涵盖了用工主体的认定、劳动报酬的确定、奖金及福利待遇的标准认定、加班事实的认定、劳动关系解除和终止的把握、竞业限制的认定及处理等内容,体现了法院审理及劳动仲裁的裁审规则。

松江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海东表示,松江区法院将以此次白皮书发布为契机,和各部门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共同研究破解劳动关系领域的难点问题,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制度保障,继续推进司法公开,加强阳光司法和繁简分流机制落实和完善。持续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活动,引导劳资共建和谐关系。不断探索平衡保护劳资权益、促进企业经营发展、引导劳动者诚信维权的裁判规则和导向机制,积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稳步提升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的能力和劳动争议案件审判质效,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松江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冬林表示,自2011年起,松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与松江区法院一同开展“裁审衔接”工作,裁审平台的有效运作对于化解劳动争议以及树立法治公信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次白皮书的发布,进一步增加了劳动争议案件裁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社会共同关注了解劳动争议的发生原因和纠纷处理情况。对于规范企业用工、帮助劳动者理性维权、优化区域用工环境,做好劳资矛盾的预防和化解及维护社会稳定均有积极意义。

市人社局调解仲裁处处长邱宝华指出,松江区法院和区人社局两部门共同发布白皮书,对松江区过去五年的劳动争议案件裁审情况进行总结,对案件中反映出影响劳动关系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归纳,以期能够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行为作出规范、指引,同时为类案的处理形成更加明确的审理思路和裁判方法。白皮书的发布既体现了对劳工权益的保障,也体现了对企业权益的保障,对全市劳动人事争议工作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上海松江法院2021-06-25

 

 

 

合肥首次发布《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白皮书》 文章下载

合肥首次发布《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白皮书》

昨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合肥市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白皮书(2018)》,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合肥市当前人力资源发展状况。这也是安徽省以及合肥市首次发布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白皮书。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人社局精心编写白皮书的初心是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企业招才引智、科研院所引才育才、各类人才在肥创新创业创造服务。白皮书共分五个部分,包括:年度分析报告篇、人力资源状况篇、人力资源需求篇、人力资源培养篇、政策文件篇。

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白皮书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合肥市当前人力资源培养及需求情况,科学反映了当前合肥市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专业性、针对性。

下面,我们主要从大家比较关心的就业和人才引进方面,为大家解读一下这份白皮书。

2018年全市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通过对13个县(市)区(开发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部分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监测数据的分析,2018年度,合肥市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为326751人、256549人,与2017年相比分别上升19.4%、19.52%;进场招聘企业数14873家,较2017年增长13.61%,求人倍率为1.27。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量较2017年有所增长,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今年4月15日,2019年度合肥市包河区“四送一服”暨“就业起航”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在包河区徽州大道

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的需求人数为170353人,需求比重52.14%;第三产业需求人数为154857人,需求比重47.39%。从需求数量来看,第二产业仍占据主体地位,第三产业需求增速较为明显。与2017年相比,第二产业需求比重下降2.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需求比重则上升2.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的人才需求与2017年相比增速较快,同比分别上升5.11、2.28、2.06和1.77个百分点。

同时,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大幅上升。数据显示,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人数为50128人,所占比重15.34%。与2017年相比,需求人数增长95.8%,所占比重上升5.99个百分点,在各类职业中增速较快。

去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近10万人

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据白皮书介绍,合肥人才新政8条及实施细则出台后,城市人才竞争力、集聚效应明显增强。2018年,合肥市财政累计兑现各类人才政策奖补资金1.28亿元,安排技能专项资金5.4亿元,全市新增落户高校毕业生及技能人才95834人,其中,研究生7188人、本科生40250人、专科生及技能人才48396人。

安徽大学校园内,大学生在参加企业招才引智招聘会。记者 苏玲 摄

合肥市去年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6家,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对97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发放生活补助388万元,资助22家博士后工作站科研项目800万元,资助23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科研项目经费150万元。审核通过租房补贴申请4731人,发放租房补贴1100万元;审核通过生活补贴申请2925人,发放生活补贴5464.6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设各类社会服务人才培训班146个,培训15153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合肥市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需要业务创新和大量各类高层次人才,相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中的派遣、外包、人才寻访等新业务得以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584家,同比增长16.56%。全年营业收入235.78亿元,同比增长72.89%,连续六年保持70%以上的增长率。行业从业人员2.38万人,同比增长19.23%;全年新增注册资本12.04亿元,同比增长32.45%;新增资产33.02亿元,同比增长51.47%。

派遣、外包、人才寻访等新业务快速发展,市场配置能力提升。据统计,合肥市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帮助279.55万人次实现就业择业和人才流动,为10.8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业贡献比重占全省71%。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2018年,合肥市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合肥市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的出台,从政策上为合肥市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综合性“一园多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8月份将全面投入使用,计划2020年实现集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总数超过100家,大中华区100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少于15家,年营业总收入突破100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带动各类就业40万人次,引进高层次人才2.2万人。它的建成将为市场提供全产业链、全方位、多层次人力资源服务需求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合肥市发挥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优势,精心打造26家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一网多点”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就业创业精准特色“一站式”服务正在逐步推开。

随着人力资源服务协作交流进一步加强,2018年,合肥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吸引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合肥日报2019-07-19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