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热点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xx人社局

题目:各地人社部门如何推动高质量就业工作

资料提供时间:2024-07-17

目录

更多

“春风”送暖惠民生——忻州市人社部门全力推动高质量就业工作 文章下载

“春风”送暖惠民生——忻州市人社部门全力推动高质量就业工作

春风送真情,就业暖民心。

2023年,我市各地“春风行动”不停歇,持续举办各类招聘活动,帮助劳动者早返岗、企业早开工,让每一位劳动者都感受到“春风”温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64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37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586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11.05%、111.48%、113.23%。

聚焦政策落实 就业创业有力度

稳就业措施有力有效。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失业保险降低费率、稳岗返还等政策,加大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推动政策精准落实、公平普惠、高效直达,全年就业补助资金支出1.45亿元。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强化创业孵化基地、示范园区等创业载体建设,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全市创业孵化基地3个,创业园区6个,新增创业融资服务工作站12个,先后向银行推送创业担保贷款399笔,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5笔4143.6万元。为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45.94万元,实现个人创业1.31万人,创业实体吸纳就业1.84万人。

技能培训提质增效。扎实开展“技能提升质量年”行动,推动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广大劳动者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灵活就业人员、零工市场求职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新增技能人才2.31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762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25%、120.65%、220.25%,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2.96%。围绕产业链、专业镇培育及数字经济、健康养老等领域开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122人;支持各类企业围绕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开展技能提升、转岗转业、工学一体、新型学徒制等培训6385人;依托现有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5402人。

聚焦重点群体 精准帮扶促就业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稳定扩大公共部门岗位规模,全年组织各类人事考试21次,服务考生10.55万人次。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就业,将就业服务、专项招聘、技能培训等向校园前伸,统筹做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见习培训等工作。全市招募“三支一扶”计划人员48名,开发就业见习单位649个,在岗人数1518人;先后为2966名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478.92万元,就业创业服务补贴90.45万元。加强困难毕业生专项帮扶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帮扶,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8010人,实现就业6612人。

有序引导返岗复工。推进农民工有序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通过返乡创业、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劳务协作“四轮驱动”,促进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就业。农民工返城返岗服务保障“点对点”输送4.58万人,累计组织专车10次,专车运送人数284人。新建13个劳务输出基地、4个劳务服务站,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岗位信息归集、人员输送对接、维权保障协助等全链接服务。落实巩固衔接人社帮扶各项措施,为78401人发放就业稳岗补助9408.12万元,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20.01万人,完成省指导任务17.01万人的117.63%,完成市级任务18.05万人的110.85%。

兜底保障困难群体就业。精准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深入实施重点社区农村就业帮扶行动,及时将就业困难人员纳入援助范围。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运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市公益性岗位在岗人数3266人,零就业家庭成员222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1949人。

聚焦供需匹配 提质增效优服务

春节前后是企业开工复工转换期、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我市各县(市、区)锚定供需两端,积极落实,紧锣密鼓出台一项项创新举措,为劳动者就业和企业用工牵线搭桥,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就业的温暖真情送进千家万户。

优化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部署,投资2500万元建成1.4万平方米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14个县(市、区)公益性零工市场全部建成并规范运行,实现了县县全覆盖。与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签订就业服务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实现就业服务体系、创业服务载体、技能培训机制、社保卡服务模式、人力资源平台“五个共建共享”。与鄂尔多斯市签署人力资源战略协作协议,在伊金霍洛旗开展人力资源协作交流活动。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14场,提供岗位16.18万个,服务求职人员24.59万人,达成就业意向3.67万人。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运营好公益性零工市场,提高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服务质量。鼓励具备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与公共就业服务活动、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壮大忻州月嫂、定襄车工、五台工匠、定襄锻工等一批地方特色劳务品牌,推动创建省级品牌。

春风起,万物生。就业“春风”席卷忻州大地,一场场人头攒动的招聘会精彩纷呈、有声有色,一幅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忻州日报 2024-3-21

 

 

萍乡市人社局全力推动“5+2就业之家”建设 文章下载

萍乡市人社局全力推动“5+2就业之家”建设

“我之前在苏州工业园从事数控方面的工作。现在萍乡的企业和招聘的岗位越来越多了,考虑回萍乡工作,也方便照顾父母。年前正好收到举办招聘会的短信,我就来了。”已入职萍乡本地一家企业的小黄高兴地说。如今,越来越多像小黄一样的返乡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同时,企业也招到了满意的员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求职者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和精准对接。

2023年以来,萍乡市人社局高标准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持续在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效率、完善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萍乡市“5+2就业之家”线上完成注册822家,完成率达100%,线上注册数列全省第一方阵。线下建成运行817家,完成率达99%。

萍乡市人社局高位推动“5+2就业之家”建设。2023年11月,全省“5+2就业之家”建设动员部署会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萍乡市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工作会议,萍乡市政府新闻办、市人社局联合举行了推进建设“5+2就业之家”新闻发布会,市人社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萍乡市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实施方案》文件,全市各级倒排工期、挂图作战,“5+2就业之家”建设如火如荼、扎实推进。

在“5+2就业之家”建设过程中,萍乡市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特色亮点突显。萍乡市《精准定位建设市级就业之家》经验做法在全省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现场会上推广,安源区推出的就业版“科目三”短视频,湘东区制定的“5+2就业之家”建设运营补助资金奖补办法,上栗县采取的“三统一”模式,让“5+2就业之家”既能“建得好”,又能“用得好”。

为实现“5+2就业之家”服务落得地、数据上得来、政策下得去,萍乡市人社局精心搭建平台、创新举措、做优服务。市级就业之家与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市场紧密结合进行建设打造,打造了以“三大市场、两个中心、两个平台”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全天候提供19项公共就业服务,每周四固定举办集中招聘会,开展“10+N”主题招聘、线上直播带岗等活动,成为全市综合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同时,各县区就业之家依托原有的零工市场或就业服务中心等场所,以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重点,在原址上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使专业化服务功能得到全面强化。村(社区)就业之家则侧重提供就业经办、就业援助、信息摸排、岗位推荐等基础服务。大中专院校和工业园区就业之家具有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服务功能,萍乡技师学院就业之家探索出一套“小桥流水”工作法,上栗县宝华工业社区重点打造了“92580”就业服务品牌。

为给求职者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化、精准化、数字化的就业服务,不断丰富服务事项、规范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机制,萍乡市依托江西省就业之家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萍乡市人力资源网、劳动力地图、“职聘萍乡”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构建了“一网一图两平台”智慧就业服务体系。与此同时,2023年12月以来,萍乡市在原有劳动力调查和岗位收集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全市技能人才信息采集和技能岗位归集工作,为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和高效匹配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江网 2024-3-21

 

 

稳就业,促增收!江门三项工程出新出彩 文章下载

稳就业,促增收!江门三项工程出新出彩

为落实“稳就业、促增收”目标,江门市通过“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落地落实,不断擦亮江门“名厨、能匠、巧手”品牌,以技能“小切口”解决就业“大问题”,满足民生“大需求”,促进产业“大发展”。

过去一年,江门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培训4.85万人次,发放各类培训补贴3728.72万元。其中新增获证技能人才36161人,“粤菜师傅”培训获证2397人次,“南粤家政”培训9977人次。

粤菜师傅:培育更多优秀“掌勺人”

江门市积极实施“侨乡粤菜名厨培育计划”,2023年评选出10名江门市二、三星级粤菜师傅,推荐8名“粤菜师傅”参评广东省四星级、五星级“粤菜师傅”星级名厨。

新会区“粤菜师傅”创业就业孵化站创建活动。

同时,深化4条美食名街建设,全省率先推动实施“粤菜师傅”创业孵化站项目,建成2个创业孵化站(大鳌镇在水一方海鲜酒家、古井恒益食品有限公司),带动“人才链+产业链”发展,推动粤菜产业发展。

此外,江门积极参加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胜奖4名;举办《一味陈皮 四季家宴》《葵艺学》新书发布暨非遗传承活动,传承新会陈皮文化和葵艺非遗技艺,擦亮“文化技工”品牌。

随着台山市技工学校(广东厨艺技工学校)成功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广东省“粤菜师傅”海外交流基地;开平市建成“粤菜师傅”家厨项目培训基地;成功开展2023年江澳“粤菜师傅”面点制作技艺传承交流活动;开展2023年“粤菜师傅”职业技能提升帮扶培训班;以及2023年江门市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江海区“粤传承 粤烹饪”、蓬江区凉瓜烹饪等系列职业技能竞赛开展,江门市不断推进“粤菜师傅”技能人才培养。

广东技工:服务“工业立市”“制造强市”

在推进技工教育扩容提质新发展方面,江门市技师学院荷塘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台山市技工学校新校区动工建设。江门市技师学院成功申报广东省第二批高水平技师学院10家创建单位之一,台山市技工学校成功申报广东省示范性技工学校创建单位并提请申报高级技工学校。

江门市技师学院新校区荷塘校区。

全省率先在技工院校开设工伤预防课程并落地实施。完成技工院校2项重点专业、1项特色专业建设,建成三项工程综合实训基地,不断推进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专业优化设置与结构调整初步实现与产业发展协同。

在技能竞赛新突破方面,江门市积极参加广东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金牌1枚、银牌7枚,铜牌5枚,优胜奖14项,金牌数和奖牌数位列全省第7名。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铜牌1枚和优胜奖1项,实现江门参加最高规格省赛、国赛金牌榜和奖牌榜“零”的突破。

江门还是全国首个地市与澳门联合举办育婴员职业技能竞赛,为港澳同胞新增核发“一试双证”技能证书111人次。参加第二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获全国一等奖,参加全国仪器仪表制造职业技能竞赛获一等奖,全市2名优秀选手(伍步高、何康辉)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宋明、陈欣获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全市累计共有4名特级技师和1名首席技师。

在持续推进“园区技校”项目储新能方面,江门发动全市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对接产业园区和企业,新增技能人才培养载体119家(累计227家)。围绕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先进技术转化合作开展系列对接活动,为94家次企业设计111个技能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服务656家次重点企业,提供“菜单式”培训5927人次。开发设计更贴合产业发展所需的“园区技校”+“数字云端”线上培训课程,线上培训5.15万人次。

南粤家政:打造家政技能人才的蓄水池

过去一年,江门市不断完善平台载体建设,新增5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12个站点绩效评估获得A级;新会技师学院建成“南粤家政”培训基地。

江门市首届家政文化节启动仪式。

在强化家政技能人才培育方面,江门代表队参加广东省第三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的好成绩。江门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发布“邑管家”复合型人才评选办法,培育6名一星级“邑管家”复合型人才。

为深入落实“百千万工程”,江门市开展“南粤家政”服务月系列活动,举办全市首届家庭服务文化节、首届“邑管家”技能视频大比武等活动。同时,实施“万家灯火”计划,持续推动家政服务进小区、进机关、进校园、进重点企业等活动,推动“南粤家政”工程深入群众。组织家政企业参加招聘会31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691人,广泛吸纳城乡劳动力投身家政行业。

在强化产业发展扶持方面,南粤家政(江门)产业研修院研发5项“邑管家”新型家政培训课程和服务产品,与本地院校合作开展“邑管家”课程教学。江门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申报开展家政服务地方标准研究。新增认定2家省级家政服务诚信示范企业,新增认定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为省级“南粤家政”培训示范基地。

南方Plus 2024-3-29

 

 

赣州市“四个着力” 谱写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新篇章 文章下载

赣州市“四个着力” 谱写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新篇章

赣州市以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持续落实落细就业政策、多措并举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加大力度扶持重点群体就业,让就业服务工作成果质量更高、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不断谱写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新篇章。

着力助企纾困,稳岗扩岗促进就业

落实落细就业政策。打出政策“组合拳”,激发企业活力,稳就业存量、扩就业增量。大力推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经办模式,2023年拨付各类稳就业资金6.37亿元,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费率为企业减负3.18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7085.83万元,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549.9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71亿元。分别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411万元和138万元。

保障企业稳岗扩岗。落实企业特派员等对接制度,深入重点企业开展“访企问需”,通过政府搭台、院校配合、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2023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00余场,落实就业去向16.4万人次。

推进劳务协作对接。在贵州毕节、云南昭通、甘肃天水、深圳、上海、厦门建立了6个劳务协作飞地,打通劳务协作渠道。先后组织富士康、虔东稀土等重点企业组团前往贵州省、云南省、南昌航空大学和南昌大学等地开展赴外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加强企业用工指导。“感谢市人社局和就业中心的精心组织,为期两天的企业用工留工培训交流活动干货满满,我们企业会进一步做到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为稳就业贡献力量。”参加完第一期赣州市2023年企业用工留工培训交流活动的方特东方欲晓(赣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人资部郑经理说。2023年,赣州分三期组织200余名重点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HR)、高校辅导员举办企业用工留工培训交流活动,通过政策讲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构建讲解、用工留工经验交流和实地参观等形式,加强企业用工指导,提升企业用工留工水平。

着力暖心帮扶,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开展精准就业援助。健全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生活保障联动机制,分类开展精准帮扶。常态化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行动,举办面向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城乡大龄劳动力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暖冬行动”招聘活动80场,帮扶就业3400余人。“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都很不错,现在我既能照顾到孩子和父母,又能获得不错的收入,我非常满意。”在招聘会上顺利入职的兴国县脱贫户胡秀艳高兴地说,“我在外省工作了将近10年,这次终于可以安心回家工作了,非常感谢就业部门提供的平台。”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3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83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0.98%、130.12%、122.06%,开发5.45万个公益性岗位,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持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开展“1311”就业帮扶,2023年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联系率99.08%,帮扶就业率91.92%,发放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575.4万元,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969.3万元,用“真金白银”帮助毕业生圆“就业梦”。2023届赣县籍高校毕业生小陈,毕业当年由于各方面原因未找到合适工作,通过赣县区就业部门就业“媒婆”“一对一”帮扶措施,在持续跟踪指导下顺利实现了就业。

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构筑“1+2+4+N”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公布全市统一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事项清单,在全省率先全域建成35家零工市场(驿站),建成300个“四有”就业驿站,延伸公共就业服务触角,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此基础上,全力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789家,上传岗位24万个。

擦亮“赣州工匠”劳务品牌。坚持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规模化输出,打造“南康木匠”“宁都厨师”“龙南数智工匠”等20个“一县一品”“赣州工匠”劳务品牌,累计带动就业103万人,创造产值4700余亿元。其中,“南康木匠”成功获评我省首批“赣字号”劳务品牌,“宁都厨师”李春能获评人社部最具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南康木匠”罗海龙、“定南酸酒鸭师傅”周俊峰获评人社部新星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

着力提质增效,激发创业富民活力

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场地、融资支持、项目推介等服务。建设6个返乡农民工和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基地,建成大学生(青年)创业园并投入运营。2023年,全市新增认定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6家,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87亿元,发放量持续领跑全省。配合人社部在我市成功举办创业担保贷款“跟踪指导助力行动”乡村创业专场活动。组织人社部创业指导专家到赣州国企中心创业孵化基地、赣州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赣州西城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和宋城壹号创业孵化基地开展企业“问诊”活动,服务企业37家。江西慧通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交谈,给我们公司今后发展提了很多意见建议,特别是公司团队管理方面带来了一些启发,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着力转型升级,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推进数字化就业服务。2023年1月,正式上线赣州市智能化招聘平台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平台“两个平台”,公共就业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和人本化体验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智能化招聘平台已注册用人单位17526家,单位发布招聘岗位12.35万个,求职者发布个人简历5.84万份。通过赣州市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服务平台办理各类档案业务25.69万件。推动赣州市公共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找工作、招人才、送政策、去创业、领补贴、要培训、查档案等综合服务,着力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数字化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开展精准化就业监测。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依托失业动态监测系统,结合江西省人力资源地图,加大对全市200家规模较大、产业密集、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园区企业招用工监测力度,及时反映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重点企业用工变化,形成一个监测、预警、处置、帮扶、重新就业的闭环服务链,有效防范规模失业风险。

龙南市人民政府 2024-3-31

 

 

惠民生促发展 人社部门多项措施稳就业促发展 文章下载

惠民生促发展 人社部门多项措施稳就业促发展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也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从今年的情况看,就业市场开局良好,企业开工复工复产、农民工返岗流动平稳有序,求职招聘活跃度上升。

稳岗位是稳就业的基础。王晓萍还表示,今年,将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更好释放政策红利。

目前,各地正在积极开展招聘活动——跨省组队招人,线上直播带岗,高铁站开招聘会……浙江各地正抢抓返岗黄金期,持续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供专车、专列、包机服务,帮助劳动者早返岗、企业早开工。

江苏常州实施“青春留常”计划,联合高校、部门、重点企业成立“在常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联盟”,协同开展学子畅游常州线路开发、职业指导课程发布、毕业生就业主题活动等工作。

安徽宿州实施“人才归宿”行动,出台支持本地高校(含中专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留宿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既包括个人生活、住房租房、招聘面试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补贴政策,也包括税收优惠、社保补贴、就业补贴等促进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支持政策。

除此之外,人社部门还在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大力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等就业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大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扶持力度,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潜力。同时,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充分发挥6900多家零工市场供需对接作用,支持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

全力提升就业技能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之举。人社部门深入推进技能中国行动,聚焦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重点领域需求,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人社部门始终将稳就业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更加关注从稳岗位、拓渠道、提技能、优服务、保重点等方面协同发力,进一步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着力保持就业大局稳定。”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与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学明表示。

据悉,人社部门还将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拓宽市场化渠道,稳定公共岗位规模,优化全周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进一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形成有利于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李学明指出。

人民网 2024-3-21

 

 

春风行动扎扎实实促就业 文章下载

春风行动扎扎实实促就业

甘肃、山东组织开行务工专列 助更多农民工端稳饭碗

2月19日,甘肃龙年春节后的首趟高铁务工专列——G2096次列车从定西发车,满载530余名务工人员奔赴山东青岛。这场“山海之约”书写了怎样的就业故事?记者从定西到青岛,全程跟随农民工的脚步进行了采访。

王花兰的家在定西临洮县衙下集镇红峪村。见到她时,车已转了两小时盘山路。“来,吃花馃子,我做的。”她热情招呼记者进屋,一边忙着打包行李,“待会儿村上会派专车送我们进站。”

这是王花兰第一次出远门。腊月里,劳务专干进家门,推荐了青岛一家做泳镜的企业。“月薪5500元以上,包吃包住。我35岁,又没啥文凭,这工资条件,上哪去找?!”她拉着丈夫一起报了名,“人社局荐的岗,咱放心。”说起未来,她满眼期待:“我俩不怕吃苦,争取给家里多攒点钱!”

30公里外,临洮县洮阳镇王家咀村,49岁的王齐伍打扫完小院,也准备启程:“我是第三年去青岛,在厂里学会了钎焊,每月能挣6000多元。今年想考个证,涨涨工资。”

老王曾是贫困户,守着七分薄地,一年顶多刨出3000元。“春风行动帮我找到工作,既增加收入,更增长技能。”出发前,他看着满墙的奖状,笑着说:“我闺女读书争气,我也要加把劲,争取年收入再涨一成。”

坐上高铁,穿越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来自陇西县宏伟乡文家集村的王晓玲和记者攀谈起来。“我在青岛一家空调厂做组装,也算是技术活哩。就说穿磁环,车间40号人,也就我们几个人会干。”她话里话外都透着自豪,“几年前我还在县城餐馆端盘子,哪想到现在咱做的空调能出口海外!”

去年底,王晓玲拿到1.2万元年终奖,一算账,总共挣了8万多元,“这收入在村里算高了,我特别满足,也特别珍惜。”这两年,不少乡亲跟着她报名搭上专列。去年她带了3个人,今年又带了4个人。“就业好政策,得大伙一起分享嘛!”车厢里,欢笑声连成一片。

当晚9点半,高铁抵达青岛北站。青岛各区县用工企业举起牌子、组织大巴,接定西老乡们有序返厂。

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老乡们一路畅通的背后,是两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精心筹划。“看似只是一趟车,却涉及众多环节。从人员摸底、交通协调到岗位匹配,提前一个多月就忙起来了。”定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办主任虎发仁说,为做好动员,当地派出劳务专干等现场宣讲,跑遍119个乡镇。另一边,结合群众意愿,紧密联系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筛选5000多个优质岗位。“群众关心的工作岗位、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都要逐一敲定,不能带着不确定性上车。”

进厂后,工作、吃住条件到底如何?2月20日,记者走进赛轮集团青岛工厂探访。“昨晚下高铁,到厂里已是凌晨。工作人员接待住宿后,得知我们没吃晚饭,又专门送来一顿宵夜,让我很感动。”初到青岛,来自定西岷县的汪永刚心里却很踏实,“住的是4人间,瞧这暖气片,比家里还暖和。”

“近几年公司轮胎销售火热,我们吸纳了80多名甘肃务工人员,平均月薪8000元。”赛轮集团青岛工厂总经理王兆雷说,这些务工人员分布在生产线各个岗位,不少人已成为技术骨干,在青岛安家置业。

“上岗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如何让定西老乡干得好、留得住。”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传华介绍,青岛、定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组建服务专员队伍,驻厂为务工人员提供跟踪服务。此外,针对务工人员及家人居住、就医、上学等急难愁盼问题,当地也想方设法推进夫妻房、就近入学、缴纳职工医疗险等解决办法。

春风已至,希望的种子正在萌发。正如王齐伍在朋友圈写下的:“世上没有不劳而获,只有努力奋斗,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湖南支持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劳务品牌稳岗促就业

人民日报记者 孙超

2月28日,在湖南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湖南国梦科技有限公司的流水线上,本地务工人员盘李冯正进行配线和装配操作。这是他在厂里工作的第二个年头。“春节放假前就定好了年后开工时间,过完年不用再操心找工作,心里安稳多了。”盘李冯说。

今年26岁的盘李冯家住江华县涔天河镇务江冲村,高中毕业后就选择外出务工,换过很多工作,“主要是咱没啥技术,干的都是普工,每份工都干不长。”

2022年,他下决心留在本地就业。“看到湖南国梦科技有限公司在招工,我就想试一试。电机装配从来没干过,企业负责招工的主管说,来了再学也不晚。”盘李冯告诉记者。

近年来,江华县抢抓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电机产业集群。目前该县招商引资电机企业数达124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67%。

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产业工人。当地积极打造江华电机技工特色劳务品牌,培训工种向电机产业倾斜。目前,培训合格的电机技工已经发展到3200人,其中多为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留守妇女等。去年,江华电机技工被评为永州市特色劳务品牌。

盘李冯成为一名电机装配工,正是受益于劳务品牌。

进厂工作没多久,湖南国梦科技有限公司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下,组织了电机装配培训班,盘李冯积极报名参加。经过105学时的培训,他顺利通过考核并拿到了职业等级证书。“有门技能在手,比之前到处找活干稳定多了,工资也涨了。”能在家乡工作,盘李冯很满意。

湖南国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维惠介绍:“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培训,政府提供特色劳务品牌奖补以及技能培训补贴,我们组织员工培训的动力更足了。”

不只是市县级劳务品牌,去年,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新认定了16个省级特色劳务品牌,凤凰旅拍师、芦淞服饰人、桃花江保姆、华容芥菜工等一批特色品牌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目前,湖南省已认定和正在培育建设的劳务品牌达183个,超过300万从业人员从中受益。

“被认定为省级特色劳务品牌后,可以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劳务品牌建设单位给予奖补,这有助于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也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和稳定性。”湖南省就业服务中心就业服务部部长韦波表示。

在培育劳务品牌的同时,湖南注重提升省内劳务协作的深度和广度,优化本地劳动力的供需匹配度。

“招工大巴车直接从家门开到厂门,点对点就进了厂,待遇比我在外地也不差。”在长沙蓝思科技有限公司,来自湘西龙山县的员工彭吉武经过岗前培训,信心满满进入产线。2月20日,在龙山县举办的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上,他给好几家企业投了简历,很快找到了一份在长沙的工作。

据了解,今年1月,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10条”,提出重点推进“长株潭”和湖南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劳务协作对接,确保今年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就业680万人以上,脱贫劳动力有组织务工40万人以上。湖南省就业服务中心党委委员严雄建介绍,湖南还推出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湖南就业地图等措施,全力支持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数据显示,目前湖南农民工返岗比例高于去年同期。截至3月初,湖南省内九成以上重点企业已开工生产,用工整体平稳;九成以上农民工已有序返岗,劳动力市场供需两旺,呈加速回暖态势。

浙江搭建就业供需信息平台 精准服务送岗惠民生

人民日报记者 窦皓

3月初,浙江义乌火车站站前广场人头攒动,一场招聘会正在进行。现场,来自光伏光能、电子商务、服饰贸易等行业的300多家企业,提供了近7200个岗位,吸引了约4500人到场求职。

“这个岗位有什么年龄要求吗?”“入职后福利待遇有哪些?”……除了线下招聘,6家优质企业代表走进现场开设的直播间,针对观众的问题耐心讲解岗位信息和相关政策。

火车站旁,从义乌火车站到义乌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直达公交正准备发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公交公司合作,以‘就业直通车’的形式免费为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义乌市就业人才中心副主任骆旭伟说。

“没想到就业服务这么贴心!”今年即将大专毕业的汪哲晨说。小汪家在义乌苏溪镇,学习新能源相关专业。除了参加线下招聘会,他的手机最近还收到一则“重点群体帮扶项目岗位推荐”的短信,推荐了多个新能源企业和岗位,同时附有义乌市人才网的链接与咨询电话。“点击链接就能登录‘义乌市人才网’,可以对相关意向岗位投送简历,跟我的求职意向非常匹配。”汪哲晨说。

这份“精准”服务,源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搭建的信息平台。“我们构建了求职人员、失业人员信息数据库和企业岗位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比对精准匹配人员、企业、岗位,向待就业人员发送短信链接提供岗位信息。”义乌市人才集团业务运营部经理吴东军说,除了442家样本企业的用工监测数据,集团还对接市总工会、国有企业等信息渠道,将招聘信息精准推送给相关人员。

求职者的意向岗位做好匹配,企业的用工需求也要精准对接。这两天,义乌大千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糖果产线包装工人正加班加点赶订单。产线班组长普里沙来自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1月初才进厂,手头工作却早已熟练。

“春节期间企业有300名员工要返乡过年,多亏了人社局的包车招工行动,帮我们解决了用工缺口。”大千食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魏来说,此前,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动来到企业了解春节用工需求,并派出工作组,带着企业负责人一起前往云南招工。

“以前是春节后再组织企业‘走出去’,现在我们锁定招工区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需求对接更精准。”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国成说,他们加强和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接,今年更早开通了“就业直通车”,同时,还组织义乌6家企业参加怒江州两场东西部劳务协作招聘会,现场达成来义就业意向300余人,实现劳动力跨区域精准就业增收。

类似的招聘行动还在持续进行。春节过后,义乌赴外招工组陆续前往甘肃、四川、贵州等地组织招聘。截至2月底,义乌通过专场招聘、线上招聘、外出招聘等,累计动态解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4.03万人。

跨省组队招人,线上直播带岗,高铁站开起招聘会……浙江各地正抢抓返岗黄金期,持续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供专车、专列、包机服务,帮助劳动者早返岗、企业早开工。绍兴市在火车站、零工市场等地设置就业服务驿站,为节后返绍劳动者提供政策解读和就业服务;衢州市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出缺工重点企业,借助直播带岗对企业进行重点推荐;金华市依托列车招聘会,在列车车厢中设置招聘信息栏,宣传相关支持政策……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全省已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109场次。

人民日报 2024-3-15

 

 

打造“青海e就业”特色品牌,持续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文章下载

打造“青海e就业”特色品牌,持续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胡斌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稳定之基、幸福之依。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全国人社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主线,加快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大就业”格局,打造“青海e就业”品牌工作要求。青海人社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贯彻全国人社工作会议部署,以打造“青海e就业”品牌为牵引,持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深刻把握e就业内涵要求。针对当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省直有关部门聚焦就业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有待加强、系统内部协同联动不足、职业培训与市场需求和劳动者需要衔接不够紧密、信息化水平不高以及政策服务“碎片化”等问题,青海适应新形势、对标新要求,在前期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青海e就业”工作品牌创建实施方案》,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人社牵头、省直各部门协同发力、市州县区联动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坚持立足当下、兼顾长远、先立后破的原则,精准把握“e就业”定位,在“e”上下足功夫。一是“容易”,让劳动者在青海求职就业更加容易方便;二是“适宜”,构建贯穿劳动者职业生涯的终身服务保障体系;三是“互联网”,以互联网信息化作为有效载体来提供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四是“拓展”,加强与相关部门政策、数据、服务互通共享,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在稳岗、扩岗方面的积极作用,聚合力量、同向发力。

着力健全e就业工作体系。聚焦就业工作理念重塑、系统重构、数字赋能,探索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聚点成链、结链成网,覆盖全民、共建共享”的就业工作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持把“青海e就业”平台打造成以就业为重点,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协同支撑的一体化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乡镇、社区,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就业服务网络。“聚点成链、结链成网”,实现跨业务、跨部门、跨地域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对内实现人社系统数据共享,对外既强化与省直相关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又打通与人社部相关司局和其他省市人社部门的数据共享通道。“覆盖全民、共建共享”,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推进“人找政策”“人找服务”向“政策找人”“服务找人”转变,推进统计分析、形势研判由“台账化”“静态化”向“数据化”“动态化”转变,强化内外部政策、业务、数据、服务全面整合利用,服务群众。

扎实推进e就业重点任务。统筹实施六项工程,即实施智慧信息赋能工程,强化数字支撑,提升协同能力,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推动智能监测分析;实施就业服务增效工程,延伸服务触角,拓展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提升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构建全方位培训体系,提升培训就业关联度,提高就业能力;实施社会保障筑基工程,引导就业群体参保,发挥援企稳岗效能,建立社保就业联动机制;实施人才人事支撑工程,加大事业单位招聘力度,推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畅通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实施劳动和谐共促工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调解仲裁质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通过实施六项工程,主动凝聚在促进、支撑、驱动、保障就业等方面的工作力量,共同构建招聘求职、技能提升、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贯穿劳动者职业生涯的终身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全省人社系统主动强化系统思维、创新意识和担当实干精神,找准本地区、本单位促进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增长点和契合点,促进系统协同、政策协同、业务协同、服务协同。

切实强化e就业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各级促进就业议事协调机制,发挥发改、工信、商务、农业农村、退役军人等部门作用,精准掌握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企业吸纳、以工代赈项目、参军服役等全口径就业信息,不断拓展“青海e就业”品牌覆盖范围。强化要素保障,按规定将公共就业服务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统筹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等资金,支持提升就业服务;加快人社信息化建设,确保各板块业务和信息系统互通互联、相互支撑;用好用活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公益性岗位等岗位资源,充实乡镇街道、农村社区等基层就业服务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围绕开展“人社服务进万家”等特色专项活动,靠前宣传人社惠企利民政策,充分调动基层人社部门对创建就业工作品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运用线上线下媒体平台,多渠道宣传“青海e就业”工作品牌的创新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创新氛围。加强督导考评,采取组织专项检查、开展就业创业绩效评价等方法,加强对品牌创建“六项工程”实施情况的调度督导,推动双重联动服务管理有机统一,在基层实现大数据赋能、“铁脚板”落地。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3-19

 

 

会理市全力推进就业创业提质增效 文章下载

会理市全力推进就业创业提质增效

2023年,会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三聚焦”推进就业创业提质增效,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聚焦就业创业要素保障提升全方位服务水平

工作中,会理市人社局立足就业创业服务需求现状,借力省州政策东风,促进城乡资源整合,推动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新格局。通过整合省州市资金1.07亿元,建成集劳务开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服务中心,投入80.5万元提质升级办公区域和服务大厅,服务城区及周边10万余人。配套30万元在20个乡镇(街道)建立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整合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58.5万元,“以点带面”规范化打造27个镇村级就业服务平台、4个村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对18个乡镇、3个水电移民安置点进行人社基层平台标准化打造,组建基层劳务专业合作社、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全方位服务保障就业创业群众。

立足人社实际,在人员充实方面靶向发力,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挂牌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按1-3名编制标准配置人社专职人员40名,165个村(社区)文书兼任村级人社业务员,确保镇村两级人社基层服务有机构、有人员,不断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另外,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让人社政策、人社声音飞入百姓家。

聚焦稳住就业基本盘筑牢民生压舱石

为了拓宽就业渠道,会理市人社局动态掌握群众劳动力、务工就业、失业情况,念好“帮、稳、促”三字诀,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6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7人。

打造“问需+培训+就业”订单式全链条,培训前“问需于民”2次,根据群众培训意愿,开设挖掘铲运、汽车驾驶C照等9个工种57个培训班培训3396人,通过订单定向招聘等方式让400余名参训人员实现“出校门、进厂门”。

同时,借力会理、会东、宁南三县(市)一体化发展契机,联动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2场,汇集教育、医疗、餐饮等岗位约2万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500余人,提供咨询服务、就业指导700人次,邀请会理网红直播带岗3万余人观看。为水电移民群体举办“送岗位下乡”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982个,78人实现就业。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线上专场等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线上招聘,发布招聘信息120期,提供岗位2万余个。搭建“零工市场”,同市内万顷物流、创鲜农业、嘉宏阳光3家公司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为企业就地输送零工2000余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777个,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中符合条件的半劳动力、弱劳动力和残疾人,增强“零就业家庭”自身造血功能,推送11人参加“甬·凉促就业精培计划”。

此外,持续加强与广东、浙江、福建、攀枝花等地劳务跨区域合作和供需对接,挖掘市内外就业岗位,转移输出7.677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9.65亿元,其中已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0.5751万人。

聚焦创新创业升级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会理市人社局始终以服务创新创业为目标,加强创业政策扶持,聚焦示范带动,支持创业载体建设,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局面。

释放政策红利,支持返乡下乡创业者创业,发放创业补贴84万元,为132名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19.8万元。执行创业担保贷款新政策,支持提高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执行标准,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15万元,实现创业促就业600余人,有效地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

积极推荐企业及创业者参加省州市返乡入乡创业明星评选,推荐创业明星参加省、州创业培训及就业创业大赛,多人斩获创业大赛名次,示范带动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240余人创新创业。

“目前已建成会理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经营场所和项目孵化、项目扶持等服务,培育孵化企业14家,电子商务协会1家,协会企业27家,已孵化出园企业及协会共11家。充分发挥基地创业指导功能,完成市妇联巾帼筑梦创业培训三期共130人。同时,举办相关赛事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创业热情,引领创业发展。”会理市人社局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做好稳就业、聚人才、强保障、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力推动会理人社事业行稳致远。

凉山日报 2024-3-21

 

 

淮安市“四大行动”奏响就业民生“春之曲” 文章下载

淮安市“四大行动”奏响就业民生“春之曲”

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促发展。为集中力量做好一季度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和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期就业工作,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淮安市启动“就在淮安 职等你来”春风行动,聚焦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两方”需求,搭建线上求职招聘和线下送工送岗“两个”平台,拓宽技能就业和创业就业“两条”渠道,深化劳务对接和省外引才“两类”对接,推动实现稳就业增民生福祉、保用工促企业发展、提热度强市场信心。

“就业问需+用工监测”,坚持需求导向稳就业

依托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和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通过深入社区乡村开展走访摸排、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等方式,精准锁定各类返乡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摸清人员底数、就业意向、技能水平、服务需求等,分类建立就业意愿和需求台账,动态跟踪开展就业帮扶。组织人社服务专员访企问需,通过重特大项目总部拜访、重点企业HR季季谈、惠企政策进园区等活动,精准掌握企业稳岗和用工需求,动态监测企业用工退工情况,提档升级就业见习补贴、赴外招聘补贴、一次性荐工补贴等惠企政策,推动落实稳岗返还、苏岗贷等优惠政策,扶持企业以情留工、以岗留工、以薪留工。

“云端送岗+链式送工”,坚持服务引领扩就业

依托“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苏心聘”小程序、“淮安就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原则,定期举办线上招聘、直播带岗等活动,服务求职者“指尖”就业超2万人次。在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以及大型商超、高铁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市、县区联动开展“就业大篷车”“入企选岗”以及远程招聘、直播带岗等活动近400场,提供就业岗位6.43万个。将招聘直通车开进产业园区、乡镇集市,将送工、送岗有机结合,以“探营名企”“专车送聘”等活动为载体,搭建供需精准对接平台,主动招送工2.14万人。

“提技赋能+创业增收”,坚持创新驱动促就业

培育“三星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培训机构55家,推动全市职业培训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进镇入村、就地就近为返乡人员、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500人次,帮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稳定性。以全市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开展企业职工培训政策宣讲,指导企业自主开展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和参保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超2000人次。完善创业服务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动态管理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常态开展创业培训、服务指导等活动,推动创业政策落地,兑现富民创业担保贷款1.18亿元,有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

“招才引智+劳务对接”,坚持产才融合优就业

针对企业对本地劳动力用工需求,开展现场招聘、集市招聘、网络招聘等市内招聘活动。针对招聘外埠劳动力需求,赴云南、甘肃、河南等地开展专场招聘,拓展外埠劳务合作关系,建立劳务合作基地,引进外省优质劳动力1100余人。针对“7+3”先进制造业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深入开展区域性城市宣介和综合招聘活动,2024年“揽才入淮 共赢未来”引才活动首发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省内高校,66家重点产业企业携300余个岗位需求赴外揽才,吸引4200余名学子进场洽谈,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437人。邀请“引才工作站”高校师生来淮参加淮安行活动,在参观城市发展、走访重点项目、体验就业环境等活动中增强来淮就业创业的热情。

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3-29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