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求实创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勇于探索,深入实践,不断创新,着力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推动全区预算绩效管理更上新台阶。
区级财政运行绩效评价工作综合反映各区“缺不缺钱”“管得好不好”“成效显不显著”“努力不努力”等关键问题。对此,朝阳区加强总结分析,积极了解对比兄弟区情况,找差距、补短板,持续加强财源建设,规范管理,进一步控制项目成本,促进公共服务标准与支出标准协同发展,推进朝阳区财政管理更上新台阶。2021年、2022年连续获得北京市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第一名。
自2019年,朝阳区在试点开展“朝阳区餐厨垃圾清运”项目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工作基础上,不断加快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步伐,围绕城市运行等重点领域,已完成“公厕运行及维护经费”“绿化养护保洁经费”等十余个成本预算绩效分析项目,并将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拓展至全区43个街乡。除“扩围”外,朝阳区还在“提质”上下功夫,通过入户调研、数据收集和专家论证等途径,按照绩效目标、投入成本、产出质量与效益匹配对应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科学测算、全面衡量各方投入成本,有效压减成本,并将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据。在核定成本基础上,对项目进行绩效分析并提出管理建议,促进了财政管理提质增效。2022年,朝阳区的“公厕运行及维护经费”成本绩效分析项目被评选为全市成本绩效分析优秀案例。
为有力把好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关,近年来,朝阳区特别关注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并结合区域特点和工作实际,从评估力度、范围、方式等多维度探索创新。一是持续加大财政事前评估力度,并积极推进追加项目的随报、随评管理。二是财政评估范围覆盖“三本预算”,重点选取部分社会关注度较高、资金量较大、年度新增或重大政策等项目,2023年还首次对政府专项债资金开展财政事前绩效评估。三是创新开展部门整体事前绩效评估,对单项资金额度不大的预算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宣传、指导,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四是主动接受区人大对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积极邀请区人大及人大代表参与朝阳区重大投资、民生领域、政府专项债等项目的财政事前评估。五是设定评估结果意见反馈环节,积极与预算单位对接评估结果,耐心做好对预算单位的政策解读、问题剖析工作,确保事前绩效评估结果有效应用。
朝阳区还多管齐下,加强绩效结果应用。一是实行绩效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和预算安排“双挂钩”机制,如在财政事前评估中,严格按照评估结果安排预算,督促预算单位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等。二是要求预算单位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对于财政绩效考评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加强管理,有效落实。三是将财政绩效考评结果分别报送区政府和区人大,并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提高单位重视程度。四是坚持绩效公开,财政绩效目标随预算同步公开,绩效评价报告随决算同步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切实提高预算绩效信息的透明度。
中国财经报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