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垃圾分类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省**市环卫局

题目:各地垃圾分类经验借鉴

资料提供时间:2022-04-28

目录

更多

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研究 文章下载

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研究

“双碳目标”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垃圾分类是对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践行,也是实施“双碳”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绿色低碳发展背景,通过分析垃圾分类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要求,并阐释垃圾分类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出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举措。

相关研究指出,绿色低碳发展不只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围绕垃圾分类,我国也出台了许多政策,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可见,垃圾分类不仅是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要求,还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垃圾分类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要求

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各领域各行业共同出力。而垃圾分类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从侧面展现了垃圾分类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要求。

通过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分析,发现当下垃圾回收率较低。垃圾资源化是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向,然而现实中可利用价值高的垃圾已被提前分解。通过询问相关整理废品的人员,知道当前垃圾回收工作并不精细,而且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所以无法将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全部有效整理出来。一方面,居民缺乏分类与回收的意识。很多垃圾本可以回收利用,但一经污染,就会变成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如扔了烟头的易拉罐,同样也会增加回收环节的成本。多种垃圾混在一起,甚至还可能包含有害垃圾,这不仅影响到垃圾的回收利用,还会带来土壤污染等其他危害。另一方面,城市设施无法满足有效分类并回收的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垃圾成分日益复杂,可回收垃圾的成分也日益复杂,然而垃圾回收设施分类却过于简单。当前城市中大部分的垃圾回收设施仅为普通垃圾桶上附有可回收的标识,但这种仅靠垃圾投放者自主选择投放的方式对于可回收垃圾的有效回收微不足道,垃圾大部分仍然是混合投放,造成可回收利用的物资由于垃圾之间的污染而无法充分利用。垃圾分类回收的着力点就是更好地利用可回收物,增加资源的重复利用,但垃圾回收率低不仅无法实现垃圾分类资源化的目标,还额外增加了专门处理垃圾的费用。

此外,垃圾分类企业入不敷出。对终端处理企业而言,其负担成本过高,使终端企业不得不面临退出市场的结局。目前,垃圾分类工作的总方针由政府制定,具体执行由企业去进行。但进行垃圾分类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稳定的利润,企业往往需要自己垫付资金,经常入不敷出,而且政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这就给大量垃圾分类企业造成损失,使得它们不得不退出市场,从而使垃圾分类工作更难开展。进一步,垃圾分类企业的终端处理能力也有限。垃圾分类处理链条的不完整性造成后端资源再生无法对前端分类的垃圾进行精细处理,只有后端处理能力跟上了,前端才能做到更细致分类。垃圾分类企业如果不能够对分类后的垃圾充分利用与处理,就会造成无效分类。如果第三方垃圾分类企业垃圾处理方式单一,即使很好地进行垃圾分类,也很难有效处理。我国目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是填埋,这种方式技术成熟,运行管理简单,可以完成大部分垃圾的处理工作,但是填埋方式的弊端也仍然存在,尤其是选址问题,填埋方式对占地面积有一定要求,而且还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焚烧处理由于投入成本大、创新技术少很难做到无害化处理,对垃圾热值有一定的限制,缩小了适用范围,给环境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由于垃圾终端处理企业面临的困难,也进一步降低了终端处理的能力。

因此,针对当下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应抓住机遇,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服务于绿色低碳发展,也是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垃圾分类对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垃圾产生量也与日俱增,从2002年13650万吨增长到2019年24206.19万吨,增长77%,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垃圾分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围绕垃圾分类“三化”目标,对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其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垃圾减量化为绿色低碳发展打下基础。源头有效地对垃圾进行分类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生活。垃圾资源化为绿色低碳发展补足动力。通过可回收垃圾的循环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稳步进行。垃圾无害化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保障。

2019年,全国生活垃圾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已达到99%。无害化处理厂数在不断增加,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无害化处理量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可见,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进程中,垃圾分类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寻求推动垃圾分类的具体举措,则对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多种举措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通过分析当下垃圾分类现存的问题,以及其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应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垃圾分类。因此,首先要促进源头减量。要简化产品包装。生产者应该简化包装,如月饼、奢侈品、衣服等的精美包装,国家也应该制定相应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政策。要转变消费观念。消费者应该改变购买和消费习惯,不以炫耀性消费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盲目选择并购买无用商品,应选择与自身内涵相匹配的商品,尽量购买绿色产品,减少生产生活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废弃物产量。

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对于垃圾分类,亟需改变的是人们的观念,要先明确垃圾分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不仅仅是政府或者环卫工人的事情。因此政府要解决的首先是居民关于垃圾分类的意识问题,通过进一步地宣传教育,使居民明白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责任,由社区人员、政府人员主动上门与居民说清利害关系,告知居民垃圾分类对其生活的长远意义,使居民能够真正从内心去接受垃圾分类,如果居民能主动配合,那么垃圾分类系列工作就能够更好的开展下去。

进一步,要提高循环利用率。卫生填埋虽然能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很多垃圾是零利用、无效填埋,所以要求在垃圾处理之前先要做好垃圾分类,将不能再回收利用的东西进行有效式填埋。垃圾焚烧会产生二噁英等致癌物质,所以应利用先进技术来消除产生的二噁英等致癌物质,并且进行低碳化处理,做到对环境零危害。二手市场的出现可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而不能直接通过先进化手段将二手产品制成再生产品,提高循环率。因此政府可以提倡循环经济模式,尽可能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应该尽力避免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此外,还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提升分类处理能力。政府在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必须扮演好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要对垃圾治理工作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可以直接出资建垃圾产业园区及焚烧厂,也可以由私人来建,政府通过相关税收政策予以补贴和税收优惠;其次政府应该对垃圾分类的宣传与引导给予相关方面的支持,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并且严格按照规定监督服务供给质量、设定应该达到的服务标准;再次政府应该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创新性,不能一味地遵循传统工作思路,应该主动采取措施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垃圾处理工作中,从而缓解政府对于资金不足的制约;最后政府要推动实行省际合作与国际合作,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科技含量并且壮大产业团队。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技术研发,提高终端分类处理能力。第三方垃圾分类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终端研发,提高终端处理能力,以充分保证前端垃圾分类的有效性;同时,前端垃圾分类要紧跟终端处理能力,根据终端处理能力的强弱来确定前端分类的标准,保证分类的有效性。

因此,在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推进垃圾分类具有重要意义。而垃圾分类的有效推行与居民分类习惯的养成密切相关,这不是一项短期工程,关键是要不断加强管理的科学性,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垃圾分类不单单是分类运输处理的变革,也是居民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变革,改变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让居民在适度的不方便中强化环保意识。只有持续推动全民参与,才是垃圾分类不断提升的原动力。只有所有居民自觉形成强大的合力,主动开展垃圾分类行动,才能使垃圾分类从此成为每一代人的习惯。

光明网2021-10-8

 

 

厦门:多措并举妙招频出 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行动 文章下载

厦门:多措并举妙招频出 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行动

近年来,厦门市湖里区在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3.0版中引领潮流,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和分类处置,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优化垃圾分类工作做出了诸多努力。作为厦门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区,湖里区把垃圾分类作为“一把手”工程,系统化、纵深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构建“法治为基、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工作格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湖里经验”。

好载体、好机制、好举措!湖里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区垃分办对各部门每周进行靶向通报点评,并梳理成工作专报送至各部门;通过日考核、周通报、月排名、季考评、年度总结方式,紧盯薄弱区域和关键环节;机关单位做表率,定期开展机关单位垃圾分类专项考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压实“一把手”责任,机关单位、街道、社区等各部门负责人,做到对垃圾分类工作了如指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充分调动了居民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靠管理变成靠自觉、由复杂变成简单、由困难变成容易,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三年来,湖里区生活垃圾日均转运量从1200多吨减少至1000吨左右,同比下降约17%;厨余垃圾及餐厨垃圾日收运量约430吨,超过全市日收运总量的50%,垃圾分类准确率达85%以上。

好机制 分类不准确不收运 居民化被动为主动

下午时分,金山街道金秋花园一期小区十分热闹。此时,正是居民扔垃圾的高峰时段,也是居民党员骨干、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物业人员最忙碌的时候——他们守在垃圾桶边,一人拿着登记表,一人戴着环保手套,打开每一户的垃圾袋,检查分类情况。

由于垃圾分类不准确不收运,因此每一位居民都不敢马虎。“分类不准确,一查就知道是谁家丢的垃圾。”陈阿姨说,每个楼道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每天都会打分,并在楼道里公示,做好垃圾分类关系到整栋楼的荣誉。不仅如此,在做好垃圾分类这件事上,小区物业也不敢马虎。“分类不准确会被立案处罚。”金秋花园一期物业相关负责人说。

垃圾不分类不收运,在湖里区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9年年初,为推动居民形成良好习惯,湖里区率先全市推出了“不分类不收运”倒逼机制——对于垃圾分类不合格的垃圾产生单位或其物业服务企业,采取警告、拒收、执法处罚等相关惩戒措施。其中,金山执法中队已对开元国际物业、宏远达环境发展公司等3家物业单位进行立案处罚,处罚金额共33000元。

如今,全区已经开始推行垃圾分类2.0版——即分类不准确不收运机制。

“这么做可以大大提升垃圾分类成效,从源头上杜绝垃圾混装问题。”湖里区垃分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机制实行一年多来,垃圾分类准确率大大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头一批试点,金秋花园一期小区居民黄大姐一开始挺不习惯。后来,她在党员骨干、楼道长和居民骨干的帮忙下,不仅学会了垃圾分类,还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志愿宣导的队伍中,在小区里推行垃圾分类自治制度。

数据显示,目前湖里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达90%以上,高层撤桶率达100%。

好载体 垃圾就地资源化 厨余变为肥料

一直以来,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垃圾分类的最终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垃圾分类准确率的提升是关键。

早在三年前,湖里区就坚持以准确率为导向,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各环节实行全流程管控,厨余垃圾日收运量曾一度达到410吨,超过全市厨余垃圾日收运总量的60%。

尽管湖里区垃圾分类整体工作位居全市前列,但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道路上,该区并不满足。

如何给垃圾“瘦身”,提升居民的参与感、满意感、幸福感,实现垃圾分类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

在三年多的垃圾分类工作中,该区在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上,逐渐摸索出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把喝完的牛奶利乐包做成风格新潮的围裙、用旧毛线和麻绳缠在玻璃瓶上制作创意花瓶……在殿前街道,垃圾不仅变废为宝,还扮靓了小区环境,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2017年,为了让居民学会垃圾分类,殿前街道、翔鹭社区以及小区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绿翔妈妈志愿服务队。三年来,绿翔妈妈志愿服务队挨家挨户地走访,宣传垃圾分类,开展了“环保社”“酵素工坊”等一系列活动,在社区里掀起了环保热潮。

如今,居民们不仅认真进行垃圾分类,还尝试将垃圾变废为宝,“绿翔妈妈低碳环保项目”更是荣获2020年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在金安社区,厨余垃圾处理机上个月刚刚入驻,就得到了居民们的好评。这个占地七八平方米的“神器”,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不仅能“吃掉”小区大部分厨余垃圾,还能“吐出”肉松状的肥料。

负责操作机器的工作人员孙伟杰介绍,机器事先放入菌种微生物,微生物遇到厨余垃圾之后就会进行降解,厨余垃圾的大部分会转化为气体排出,而余下的泥土状物可以作为肥料使用。它每天能处理100公斤左右的厨余垃圾,产生的肥料将投入小区以及金安小学的绿化带使用。

无论是投放“厨余垃圾处理机”,还是开展“酵素工坊”活动,其背后,体现的是一场全民参与、落实垃圾分类的绿色行动。

“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检验的不仅是处理设备的工艺和技术,更是对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的一场无声考验。”湖里区垃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他们整合街道、社区、物业、业委会及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将垃圾分类融入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带动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推动厨余垃圾减量,让垃圾分类变得有温度、有回报、有欢笑。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一些“脏乱差”小区和老旧小区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越来越高涨,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好举措 整合优化投放点 建成121座垃圾箱房

过去,一提到设置垃圾投放点,居民们普遍“嗤之以鼻”,由于垃圾发出异味,谁都不愿意把投放点建在自己家门口。

如今,路过垃圾桶紧捂口鼻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遍布湖里区的垃圾箱房,不仅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将垃圾分类变成一种新风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湖里区投放的垃圾分类一体化箱房,是湖里区垃分办指导专业厂家机构,根据湖里区实际情况进行专门定制的。它不仅集合了生活垃圾投放点的各项功能,还具有宣传播报、消杀除臭、密闭清洗等功能,有效避免了垃圾桶裸露、蚊虫滋生、污水横流、拾荒者随意翻捡垃圾等现象,为今后定时定点收运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湖里区早已开始探索垃圾投放点位合并。推动垃圾箱房建设,正是湖里区整合优化垃圾投放点位所推出的有效举措。这一具有前瞻性和便民性的举措,在垃圾分类工作后期推进中,得到了印证,是符合垃圾分类工作发展要求的。

一年多来,该举措已在具备建设条件的居民小区、“村改居”社区进行推广,并形成“一个点位配备一名督导员”的督导机制。目前,辖区已建成121座垃圾箱房,有效提升投放点位周边环境卫生水平。“只有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配齐了,才能方便大家参与其中。”湖里区垃分办相关负责人说。

做得早,做得好!追求完美,永不止步。接下来,湖里区还将牵头组织相关高校研究团队、业内专家学者、社会热心环保公益人士及优质企业,就湖里区垃圾分类推动过程中的技术路径、工作模式及相关设备工艺等进行论证研究,提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今后垃圾分类推进提供思路参考。

厦门文明网2021-1-11

 

 

与垃圾分类行业有关!两会代表们都有哪些提议? 文章下载

与垃圾分类行业有关!两会代表们都有哪些提议?

近日,两会正火热召开,代表们的提案议案备受关注。环卫工人节、垃圾分类、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城市塑料回收体系建设等与垃圾分类有关的热点词汇成为今年两会行业大咖们热议的话题,具体有以下建议:

1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韩(武汉)石化炼油二部班长 马少斌

建议有序推进垃圾分类立法立章

全国人大代表 马少斌来源:互联网

自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双碳”目标引发了广泛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韩(武汉)石化炼油二部班长马少斌认为,实现“双碳”目标除了需要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外,全民参与也必不可少,就此他建议建立公众参与有效机制,通过机制保障倡导落实落地。

他认为,当前民众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认知已基本普及,但低碳行动还有欠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培植公众参与意识,广泛发动、倡导和引导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建议:

有序推进垃圾分类立法立章,真正做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如做好垃圾循环利用,可充分挖掘资源再利用价值,做到资源价值利用最大化,与此同时也就做到了减量化。马少斌认为现阶段应该逐步从鼓励倡导转向立法立章,以及设置配套的专职管理机构,从机制制度上保障垃圾分类有效推行,助力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要持续倡导民众向绿色生活观念、生活方式转变,把宣传上的倡导、鼓励变成实惠,对低碳行业供给端采取税收、贷款上的优惠扶持,建立公众的碳足迹碳积分管理,对低碳民众消费端采取实惠的补贴政策,以灵活、多元化的机制,有效引导、培植民众走上低碳生活。

2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影电视剧公司编剧 王丽萍

建议旧口罩纳入垃圾分类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 王丽萍来源:人民日报

口罩在疫情防控中不可或缺,但废弃口罩属于危险废物,处置不当会成为新的传播媒介。按照不同来源分类,废弃口罩可分为医用废弃口罩、集中隔离场所或隔离进行医学观察人员所产生的废弃口罩和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废弃口罩三种。随着疫情防控的持续和人员流动的加大,废弃口罩数量大大增加,引发新疫情的可能性加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影电视剧公司编剧王丽萍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1、各地废弃口罩的处置能力、风险意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地方垃圾分类体系不健全,安全处置废弃口罩水平不高,想短期补齐短板并不容易。相较于处理能力提升,更大挑战在于市民能否自觉落实废弃口罩分类单独投放,这取决于市民的风险意识和卫生素养高低。很多市民不清楚废弃口罩是扔掉还是烧掉,扔掉的话也不清楚属于有害垃圾还是生活垃圾。2、一些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废弃口罩处置困难较多。多地村镇干部反映,农村住户分散,专人收集受到人力和技术限制,很难做到“日产日清”。同时,也应警惕城乡接合部地区等外来人员流动频繁区域成为治理盲点。3、废弃口罩处置的文件多、通知多,但落实难、监管难,有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拾荒者从垃圾桶拾取口罩使用、不法分子寻找废弃口罩进行简单处理重新售卖的情况,成为疫情防控中易被忽视的漏洞。建议:首先,从严执法监管,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地方人大、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整合危险废物管理、传染病防治、医疗废物管理和有害垃圾处理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在立法权限范围内尽快制定关于废弃口罩管理的专项规定。强化强制性管理规定,并且保证能够得到最有力的执行。其次,在现有垃圾分类基础上完善有害垃圾处置制度,构建全覆盖的日常废弃口罩处置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以及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职能,将废弃口罩处置工作落细落实,深入各类场所。第三,鼓励推动口罩生产企业加大可降解口罩研发力度,回收处理口罩的企业也应加强研究,在充分消毒基础上“变废为宝”,有偿回收,将其转换为各类辅助材料。要加大对废弃口罩的危害及处理方式的正确宣传,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努力,大力普及口罩回收处理的正确方式和良好习惯。

3

全国人大代表 小米科技董事长 雷军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来源:互联网

3月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前,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和公益创新两大方向,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的建议》等四份建议。我国是电子产品的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也是电子产品的废弃大国。加强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我国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也有较大发展空间,据预测,2030年全球将产生高达7470万吨电子垃圾而现阶段我国规范回收率不足20%,欧洲已达到42.5%。面向未来,我们需要不断优化行业发展格局、充分激发主体活力、持续探索创新方法,全力建设完整高效的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我国循环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建议:

1、制定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当前,我国面向电子废旧物的循环利用体系尚未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较为零散,各产业环节间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制定我国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打通“二手商品流通”、“再制造再加工”、“报废拆解处理”三个关键产业环节,完善循环利用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衔接与利益分配,畅通电子废旧物的合规流动,打造更加紧密均衡、规范有序的产业生态;制定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全流程的碳足迹计量标准,一体设计、统筹推进,为全行业减碳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2、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协同规范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来自个体回收商的“四机一脑”占比超过70%。由于我国个体商占比过高,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混乱和失序,政策执行难度大,制约行业整体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支持和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快速实现规模化发展;深入推进政企合作,积极开展模式创新,探索多种合作形式将家庭小作坊和游商游贩等个体商纳入规范体系之内,保障个体商收入水平及发展空间;将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在行业内进行推广,进一步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3、保障个人数据信息安全,提升电子废旧物回收率。据统计,2020年我国居民手机保有量已高达12.6亿台。当前,公众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信息泄露风险的担忧也不断加深,手机及个人计算机大量闲置,未能及时进入循环利用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子废旧物回收率难以实现大幅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制定电子废旧物数据清除标准规范及认证体系,推动第三方清除检测机构发展。在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各环节中,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操作规范,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电子废旧物回收率。

4、加强宣传引导,开展个人电子废旧物碳积分试点。做好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需要全民参与、全民共建。但是,当前公众对其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的认识不够深入,社会整体氛围尚未完全形成。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展示电子废旧物错误处置的危害与回收利用的价值,推广回收利用的正确渠道和方法,树立先进人物典型和优秀企业标杆;积极开展个人电子废旧物回收碳积分试点,便于查询个人电子废旧物流通信息,展示个人碳积分及排名信息等,适时向全国推广,提高公众参与度。

4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李景虹

建议政府鼓励回收企业与环卫系统合作,降低前端收集运营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 李景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一共提出了《城市塑料回收体系建设》等四份案。

废塑料循环方面,李院士认为,循环产业由于配套政策不健全,技术和产品开发难度较大,造成项目从落地、建设、运营不确定性大、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安全环保均难以保障,导致国家对该行业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建议国家从顶层设计上,明确化学循环是塑料废弃物综合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塑料污染防治体系规划设计应统筹考虑包括化学循环在内的多种回收方式。鼓励并规范化学循环产品的终端应用。打通原料端瓶颈,优化废塑料分类回收体系。设立一批废塑料化学循环示范工程,支持重点石化企业新建或利用现有装置开展工业化示范,特别是要鼓励上下游产业链联合的全闭环循环示范项目。鼓励化学循环技术研发创新,推动建立产学研结合、产业链协作的创新生态体系。

针对中国垃圾分类制度刚刚在各大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配套必要的规划用地不够,城市回收基础设施普遍不完善,特别是缺少专门服务于可回收物的分拣中心。回收企业负担过重,无力承担建设“无废城市”的责任等状况。

建议:

1、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方面增加对分拣中心等回收基础设施的用地规划;

2、为回收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者免费的用地政策,以推动各地方分拣中心的建设;

3、政府要鼓励回收企业与环卫系统合作,充分利用既有的回收设施,帮助回收企业降低前端收集的运营成本等。

5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东营环卫工人 张金海

建议将每年10月26日设立为“中国环卫工人节”

全国人大代表 张金海 来源:工人日报

据了解,1987年以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和广东省首创设立环卫工人节至今,全国已有17个省和410个城市相继设立了环卫工人节,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议:将每年10月26日设立为“中国环卫工人节”。环卫工作是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城市、美丽中国的最基础工作之一,是城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这项工作是由千万冬顶严寒、夏冒酷暑、无私奉献、地位低下的环卫工人完成的。他们不畏寒暑,倾心尽力,充分诠释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和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环卫行业精神。张金海认为,设立环卫工人节不仅能够提高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保障环卫工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全国300多万环卫工人的劳动热情,促使他们为城市的清洁、美丽、文明作出更多的贡献。

6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孙德宏

建议设立全国环卫工人节 尊重劳动者

全国政协委员孙德宏来源:工人日报

当前,全国已有16个省级行政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省级环卫工人节,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有42个地级市、55个县级市和106个县设立了环卫工人节。实践中,各地将环卫工人节与“最美环卫工人”推选宣传紧密集合,与环卫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紧密结合,已将环卫工人节打造成了宣传环卫工人、关爱环卫工人的重要品牌,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尊重环卫工人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分散设立环卫工人节宣传分散、效果受限的问题也有所显现。

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地落实,凝聚更广泛的共识,动员更广泛的力量参与到尊重和关爱环卫工人行动中来,让尊重环卫工人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特建议设立全国环卫工人节。

德阳城管服务2022-03-10

 

 

余姚市以典范创建为抓手 为百姓生活谋幸福 文章下载

余姚市以典范创建为抓手 为百姓生活谋幸福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我为群众办实事”投放点提升改造典型案例名单,宁波市共入选两例,余姚市三江口社区名列其中。自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余姚市三江口社区上下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以“打基础、见成效、大变样”为工作总目标,扎实推进社区垃圾分类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营造氛围,增强凝聚力

一是社区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充分发挥和调动基层党组织力量参与分类工作,定期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为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并开展垃圾分类专项监督,助推垃圾分类提速增效。二是部门联动强化。社区还多次联合环卫所、城管等部门,化被动为主动,制定一系列分类指导意见,开展多类型分类培训会,通过入格、入楼、入户、入心,以“四入”为中心做好垃圾分类政策宣传,努力实现零遗漏、全覆盖。采取“线上+线下”多举措、多形式宣传方式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效率,更以严格执法促进分类实效。

点位建设,体现执行力

三江口新村南区是社区自治管理老小区,共有756户居民。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以前,小区内放置了10多处的垃圾投放点位,点位分散及不规律问题影响小区整体环境卫生面貌。这几年,社区按照“五有”“四规范”标准对三江口新村南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改造。改造后,小区内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位1个,同时对点位硬件配套设施及宣传标识等进行了统一改造,配置四分类垃圾桶18个,并在投放点位配备除臭、灭蝇等环保设备,提高垃圾投放点位环境卫生状况。每月设置有害垃圾“收集日”,统一规范有害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分类精准率。

党建引领,强化辐射力

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组织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等群体共同参与,在职党员变身实施垃圾分类的“带头人”和“监管人”,让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辐射整个小区,让全小区居民全员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后,社区统筹安排党员志愿者和居民骨干参与垃圾分类桶边督导工作,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的“站桶行动”中来,形成“桶前值守”工作常态化。社区党总支还将原有的“先锋管家”党员服务队进行扩容,吸纳居民志愿者,组建垃圾分类引导队和垃圾分类巡检队,按照每月不低于垃圾投放总量的5%进行抽检,由巡检志愿者上门进行督促整改。同时推广“红黑榜”、“曝光台”等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居民养成分类好习惯。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03-16

 

 

垃圾分类小切口推动绿色生活大变化 文章下载

垃圾分类小切口推动绿色生活大变化

2021年9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颁布一周年,一年来,光明区全面落实垃圾分类工作,补齐配套短板、树立示范标杆、普及分类知识、强化巡查监管、加大执法训导、完善激励机制,在全区范围内把垃圾分类工作与文明城区创建、城中村综合整治、市容环境提升相结合,让光明垃圾分类工作比肩深圳中心城区、成为后起之秀。成绩背后更大的收获是群众环保意识增强,通过垃圾分类争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绿色生活成为居民的生活风尚,家门口的卫生环境好了,社区整洁卫生了,党员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打造绿色美丽的幸福家园。

即将为“三周岁”庆生的光明区,正在全力推进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建设,各项事业朝气蓬勃,绿色城区、文明城区环境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见证。光明垃圾分类的工作干劲和成效,为光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提供了优质环境保障。

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先行示范

垃圾分类需要久久为功,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光明从机关单位抓起做示范,从党员干部自身做起树典型立形象。

光明街道发动党员干部签订《生活垃圾分类承诺书》,号召党员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个人主体责任,争做垃圾分类工作传播者、践行者、志愿者、监督者。

党建引领、党群联动,街道、社区全面发动,大家共同“拧成一股绳”,织成“一张网”,打赢垃圾分类工作战。

今年4月,在光明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光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举办垃圾分类培训,邀请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李欢,为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开展垃圾分类培训。

他从专业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活垃圾的分类需求、政策、经验、策略和深圳市垃圾分类的形势,还重点解读了《深圳市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让大家明确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的职责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势所趋,作为党政机关部门,我们要提高站位、率先示范,深入推进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效能。”参加培训的一机关单位负责人表示。

先行示范,全区实现垃圾分类工作“一盘棋”,党政干群齐上阵,党员干部带头,机关事业单位先行做表率。区教育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0个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显著,被评为2020年光明区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单位,并全区通报表彰。

为了更好地推动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4月,光明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印发《2021年光明区机关事业单位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各单位在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具体职责,要求各机关事业单位自查自纠,及时查漏补缺,形成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光明区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学习先进典型,营造“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浓厚氛围,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动员,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干部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更多干部职工加入垃圾分类队伍,实现垃圾分类“全员覆盖”,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创建“1+6”薯田埔工作模式

走进马田街道的薯田埔社区,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宣传横幅,村内道路停车规范有序,路面干净整洁,看不到一点垃圾碎片。垃圾分类投放点配备分类桶、洗手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居民自觉有序地分类投放垃圾,整洁的环境让周边商铺人气旺盛、生意红火。

薯田埔的社区书记是垃圾分类的第一责任人,社区成立分类专项工作组,社区各职能部门协助配合,明确各方职能职责,各司其职,每周一定期开展工作推进会议,沟通协调示范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选址、施工、宣传、入户、收运、环卫等各类问题并及时解决。每周三还将消防检查与垃圾分类融合,对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垃圾分类离不开居民的参与。在社区书记的带领下,社区工作人员、安巡员、网格员、环卫工人、义工、楼栋长、“三小场所”店主等群体齐上阵,集体学习,营造出人人参与的垃圾分类氛围。

谈起示范社区的创建经验,社区书记麦启洪总结成28个字,即“社区主导、创建宣导、撤桶引导、投放督导、巡检教导、收运疏导、执法训导”,构成“1+6”垃圾分类工作模式。

自示范社区创建以来,薯田埔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先行,围绕着关键节点,做好细节工作。比如撤并桶工作,社区在出入口安装倒计时提示牌,每天更新撤并桶时间,让居民早日做好心理准备。成立应急预案小组,并桶后,社区全面出动,调集周边社区环卫力量,成立垃圾转运队伍、清运队伍、巷道及时清理队伍,全力保障撤并桶分类工作顺利开展。

居民自觉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安巡员、网格员、环卫工人等巡检队伍,每日进行定时和不定时巡检,对居民乱丢垃圾或未进行分类等行为进行教导。巡检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跟踪教导,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

为了便利居民的分类投放,社区采取预约式、定时定点式、搜查式三类收运模式,形成“小循环+大分流”的收运系统。统筹调整收运时间,做到不同分流垃圾由不同收运企业收运,确保分类收集与分类投放相匹配,打消居民对混装混运的疑虑。

此外,社区还专门成立执法训导队,通过走街串巷检查,对楼栋下有散落垃圾的,及时通知环卫企业清运,反馈本楼栋长要求其督促住户整改。

执法处罚是最后的手段。自去年《深圳市垃圾分类投放管理条例》颁布以来,光明区城管局积极举起法律武器,以案示法,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识和成效。

日前,深圳市垃圾分类百分百行动“百分书记”评审活动暨深圳市垃圾百分百行动“百优社区 百分书记”颁奖仪式举行,经过近3个月的严格把关、层层选拔、好中选优,光明区共有6个社区被评为垃圾分类“百优社区”,其中马田街道薯田埔社区、新湖街道圳美社区跻身“百优社区”前20名。

完善垃圾分类激励实施细则

垃圾分类光明“赏罚分明”。2019年底,光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实施细则,每年向财政申报奖励资金。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机制,推动光明市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据了解,该激励措施涉及的对象包括分类成效显著的家庭、单位、个人以及住宅区。比如被评为“生活垃圾分类好家庭”的,会通报表扬并补助资金2000元;还会优先推荐申报参评“深圳市文明家庭”和“深圳市最美家庭”。

被认定为“生活垃圾分类积极个人”的,将通报表扬并补助资金1000元;相关信息还会纳入市民文明诚信分采集目录。被评为“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优先申报深圳市级绿色物业管理评价标识,通过市住房建设部门审核后获得绿色物业管理评价补助资金。对于获评“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单位”的学校可优先推荐申报参评“绿色学校”。

2020年,光明区获评全市垃圾分类积极个人39个、绿色家庭70个、绿色单位47个、绿色小区5个,共发放激励补助资金79万元。除了荣誉激励外,光明区还不断创新方式,普及市民垃圾分类常识。比如以“废物利用”为主题打造全新的光明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自今年5月开馆以来,通过举办系列寓教于乐的体验式互动活动,累计吸引40多个团队前来参观学习,总参观人次超过2000。

垃圾分类不仅是一项环保工作,还是一种绿色生活新风尚,是城市文明的具体体现。垃圾分类不仅体现在分类上,更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刻贯穿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就餐时采取光盘行动、出行时践行绿色出行、不随意乱丢垃圾、注重个人卫生等。

垃圾减量,从细微开始,更从个人习惯开始。在科普垃圾分类知识的同时,光明区还开展多种形式的趣味游戏,让市民在寓教于乐中提升文明素养,争做光明文明居民。

当前,光明区正在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及高质量高颜值城区,作为即将迎来三周岁的行政区,光明区将坚持更高要求和标准抓好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向纵深推进离不开光明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更需要每一位居民积极参与,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共建共治共享。

南方日报2021-10-9

 

 

黑龙江省垃圾分类现状 尚需补齐收运短板 文章下载

黑龙江省垃圾分类现状 尚需补齐收运短板

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2017年以来,黑龙江省先后印发多个政策文件,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指导。2018年,哈尔滨被列为全国首批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3年来,黑龙江省垃圾分类进行得咋样了?目前,还有哪些问题亟待破解?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省内7639个小区已全面开展

“废弃照片应该算哪一类,一般的垃圾我都分得清,这个第一次碰到还真得查一查。”2020年12月16日9时,家住哈西街道办事处的于萍阿姨拎着垃圾袋,在院内的分类垃圾桶进行投递,因为还有些不熟识如何分类,她认真地在分类垃圾标签中查询着。

垃圾分类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黑龙江省也将该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通过制定政策指导文件、出台垃圾分类标准、推动试点示范创建、召开现场观摩会议、深入进行宣传引导,全面开展考核评价等措施,全力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黑龙江省垃圾分类工作实行分布分类推进,省会城市哈尔滨作为全国试点城市之一,已于2020年底基本集成分类系统;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以一个区为示范片区;其他地市以一个街道(社区)为示范片区,分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20年12月底,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开展垃圾分类居住小区7639个、居民户数达到305.12万户,覆盖范围较2019年分别提高了11倍。

哈尔滨是全国首批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早在2018年就开始了垃圾分类的试点,全市上下全面行动,目前哈市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全面建成。住建部调研组8月底来哈实地调研时,对哈尔滨市垃圾分类工作给出了“重视程度高、分类举措实”的总体评价。

看看哈尔滨这些好做法

做法1 建垃圾箱保温房解结冰难题

为了破解厨余垃圾冬季结冰的运转难题,香坊区民生路街道办为垃圾箱建保温房。

2020年12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香坊区哈量二社区垃圾分类一体化箱房时,分拣员王文玉正在擦拭垃圾桶。箱房内约有七八平方米,装有“小太阳”,可提高房内温度,有效防止厨余垃圾结冰。

做法2 建倒逼机制不合格可拒收

据香坊区相关同志介绍,为避免垃圾混装混运现象,他们安排专人检查各街道办转送到垃圾转运点的生活垃圾。发现厨余垃圾中有矿泉水瓶等可回收垃圾等现象,可拒收。建立了运转端口把控倒逼机制,让分类投放提质增效。

做法3 智能垃圾箱上岗可识别投放物

分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科技的助力。2020年12月14日一早,松北区锦绣家园小区内,记者看到一组“高颜值”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箱体上分别标有玻璃垃圾、金属垃圾、废纸垃圾、塑料垃圾的字样。

“智能垃圾箱能自动识别居民的投放物,一旦发现投放错误,账户无法获得积分。”一名物业工作人员说。

做法4 设督导员、分拣员双岗紧盯投放

垃圾分类工作,说到底也是一项社会治理工作。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推进,更需要社会各方分“投”行动、共同努力。

投放是垃圾分类最难的环节。“刚开始很多老人不习惯,记不住哪种垃圾应该放哪个颜色的桶。”2020年12月初,记者来到南岗区桥北小区西区,业主信忠德说出了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之初,一个普通居民的困惑。为了推进这项工作,社区、物业和业委会三方联动,业委会组建“生活垃圾分类快板宣传队”,物业组建了“生活垃圾分类舞蹈队”,业主成立志愿服务队。小区内设置3个分类点,分别设一名督导员和一名分拣员。

“分类投放垃圾现在已成为居民共同遵守的新规矩。”三孔桥社区主任张林林说。

做法5 举行校园主题活动

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为了加强垃圾分类回收意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寒假前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作为环保小卫士,从我做起,只有我们人人都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相信我们的环境会更整洁。”二年5班学生李嘉姗说。

做法6 加大志愿者入户宣传

志愿者入户宣传,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明显提升。“2020年秋季,志愿者敲开我家门,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撤桶并点的好处。”2020年12月16日,松北区恒大锦苑业主宋大爷说。

进校园、进小区、进机关……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哈尔滨如火如荼地举行,倡导全员参与,引领了城市文明新时尚。

做法7 张贴垃圾分类红黑榜

记者走访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和松北区等十余个小区,发现多数小区已完成“撤桶并点”。在松北区金色江湾等小区的单元入户大厅内,张贴着垃圾分类红黑榜,谁家做得好一目了然。

做法8 21天好习惯打卡

垃圾分类,重在好习惯养成。

近期,道外区全体党员干部启动“生活垃圾分类21天打卡行动”,以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靠。2020年8月,为了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香坊区文景花园物业购置了脚踏式垃圾桶,可以避免居民手部与垃圾桶直接接触。同时,为每户业主购买了厨余垃圾专用垃圾桶。

将着力解决“混装混运”问题

鹤岗市民张大爷常在电视上看到垃圾分类的新闻,他更关注的是垃圾分类后如何处理。“分类后又混在一起处理,算啥垃圾分类!”张大爷说。

其实张大爷的这一顾虑,早纳入了政府管理部门的考量之中。黑龙江省在源头分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垃圾转运方面还有掣肘,部分城市在分类运输环节的设施设备配备不足,致使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目前正积极向全国先进地区学习垃圾分类的好做法。

“我们门前设置了餐厨垃圾桶,每天有车辆定时统一运输处理。”群力银泰城的餐饮企业以往是自行处理餐厨垃圾,但现在每天须在指定地点扔餐厨垃圾,统一进行处理。

“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就要形成整体闭合,哈尔滨现在把垃圾分类收、运、处的体系建设作为保证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的任务大力推进。”哈尔滨市城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可回收物,各区分别与有资质的回收企业签订协议,安排专业车辆采取定点和流动收集相结合方式收运。对于有害垃圾,各区建立了94个暂存点,安排34台倒运车,并由具备资质的危废处置企业定期清运暂存点有害垃圾。对于厨余垃圾,全市共购置、改装厨余垃圾运输车166台,由环卫部门区别其他垃圾组织拉运,实现了“一类垃圾一类车”分类运输。

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目前省内部分城市还不具备餐厨垃圾处理能力,对此黑龙江省下一步将围绕这一短板,会同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努力强化分类收集设施设备、分类运输车辆等弱项,着力解决“混装混运”突出问题,同时督促各地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尽快形成与前端分类相匹配的处理能力。

黑龙江日报2021-1-12

 

 

江苏镇江:探索全生命周期模式治理“白色污染” 文章下载

江苏镇江:探索全生命周期模式治理“白色污染”

塑料的发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其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刚刚过去的世界地球日,再次聚焦“减塑”,呼吁为地球“减负”。镇江作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正在积极行动,治理“白色污染”。

当前,塑料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第二大焦点环境问题,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几天前,我国首个关于塑料污染治理的国家智库研究报告——《中国塑料污染治理理念与实践》发布。报告指出,随着近年来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和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冠疫情导致对一次性医疗及防护用品需求的大量增加,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也快速增长。

镇江是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也是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绿色发展之道,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和碳排放强度大幅度降低“三个同步”。塑料污染治理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镇江市积极探索发展塑料循环经济,从生产、消费、流通、处置各环节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限塑”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白色污染”得到明显控制。

镇江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过程中,镇江市聚焦重点抓管控,特别是对镇江市107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实行动态巡查,引导企业及时做好生产调整。“严格禁止类项目准入,凡是列入禁止类塑料产品目录的项目依法依规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目前107家企业均无淘汰类落后产能。”

去年以来,镇江市加强了对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的管控,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等行为,并且按照分工清单规定的禁限期限,对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开展执法工作。同时,开展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全年出动近500人次对废塑料粒子加工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查处废塑料粒子加工利用单位15家,行政处罚346.4万元,取缔关闭相关单位13家。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快递业、集贸市场等领域,镇江市分别制定了《镇江市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三年实施方案》《关于做好集贸市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文旅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2021-2022年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示范方案》等,对其实施重点管控。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镇江市邮政快递网点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使用率低于50%;镇江市22家旅游星级饭店、2家绿色旅游饭店已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镇江市30家A级景区红线范围内均已实现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抓好末端是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镇江市通过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建设、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强化末端治理。由此,从塑料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到废弃后处置的闭合式循环发展模式,呼之欲出。

截至目前,镇江市建成垃圾分类达标小区195个;现有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3150吨/日,超过镇江市每日生活垃圾产生量。通过合理调配镇江市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日产日清,做到塑料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废塑料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排污等行为,同时联合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确保禁售塑料制品落到实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镇江市还将加强科技要素支撑保障,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支持,支持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生产骨干企业扩能,加强绿色包装研发生产、绿色物流和配送体系建设,支持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的成果转化、规模化生产和示范应用,提高废塑料高标准资源化利用。

金山网2022-4-28

 

 

垃圾分类推行难 究竟难在哪儿 文章下载

垃圾分类推行难 究竟难在哪儿

系列报道丨垃圾分类推行难 究竟难在哪儿

随着生活分类垃圾箱不断在我市各个小区投放,垃圾分类问题已引起市民普遍关注。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尽管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存在“上热下冷”、引导不够、机制不活等问题。

“上头热下头冷”居民参与热情不高

东昌府区柳园街道书香东郡小区是聊城城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最早的住宅小区。2019年,该小区便建设了垃圾分类智能环保屋,开始尝试垃圾分类。

一年多过去了,目前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可谓“喜忧参半”。好的一面是,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正确投放率在逐渐提升,不好的一面是,能够参与并比较准确完成分类的居民不多,能长时间坚持的人更少。

记者在该小区调查采访发现,小区居民楼前物业配置的绿色垃圾桶上面,虽然写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样,但桶内垃圾仍是“大杂烩”。

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大头”,但据书香东郡环保屋管理员介绍,环保屋每天仅收集五六箱(置物箱)厨余垃圾,这对一个有五六百户居民的小区来说,还有很大的投放空间。

2020年,我市正式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工作。截至目前,聊城主城区(东昌府区)已有128个住宅小区在推行垃圾分类。但是,整体情况呈现“上头热下头冷”的局面,虽然政府与垃圾分类运营公司大力推进,积极宣传垃圾分类,但居民热情不高。

记者了解到,虽然有些小区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一部分市民对于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概念仍然模糊,垃圾分类并没有引起居民的足够重视。

阿尔卡地亚盛园小区居民王女士说,平时,她扔垃圾时会把湿(厨余)垃圾与干垃圾混在一个袋子里,那样既方便又可以节约袋子。如果实行垃圾分类后,家里就要准备四种垃圾袋子,这样不仅增加投放成本,还会带来操作上的麻烦。

其实,像王女士这样想法的不少。也有居民质疑,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厨余垃圾与塑料袋要分开投放,投放厨余垃圾时会增加环节,容易弄脏手,这些势必催生“不方便—不情愿—不配合”的连锁反应,让垃圾分类效果打了折扣。

生活垃圾从粗放混装转向精细分类,必然带来一定的操作成本,那么与此同时,如何尽量降低投放门槛,让大家减少“麻烦感”和减少投放成本是提升居民参与度的关键。

垃圾分类物业不太上心

垃圾分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环节多,难题也多,推进进程出现的问题,不能光拿百姓说事儿。

采访中,有不少居民吐槽,小区内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数量少,影响了居民分类投放的积极性。

“一个小区只有一个环保屋,投放垃圾需要走很长一段路,跟目前物业设置的垃圾桶相比,数量太少。”书香东郡居民张先生表示,尽管小区内开展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但是这种奖励在便利性面前吸引力并不大。

此外,环保屋管理实行定点投放制度,如果没人值班,居民投放垃圾就无法积分。“有时候自己拿来了垃圾,弄不清楚该咋投放,又没人指导,难免会投错地方。”一居民说。

对于垃圾分类,记者听到居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分类回收是好事,就是做起来太麻烦。平时扔垃圾哪个垃圾桶近就丢哪里。”

《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规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的收集容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违反规定,未在指定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市、县(市、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同时《办法》还规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为管理责任人。责任人有及时劝阻未在指定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制止翻拣、混合已分类的生活垃圾的行为的职责。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垃圾分类许多物业公司并不上心。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活儿。

“居民可以随时出来扔垃圾,垃圾箱又那么多,监管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总不用让我们天天盯着垃圾桶吧。”一家物业公司的负责人称,这项只出力又没收益的工作,对物业公司而言确实缺少动力。

“我们物业公司没有执法权,劝导居民不听,我们也没有办法。”这位负责人补充说,垃圾分类工作要想做好,归根结底还得靠居民自觉。

“目前,我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市民垃圾混装投放的习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还处于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阶段。”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管理科于海霞科长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垃圾分类体系全链条提升,积极稳妥地开展好垃圾分类工作。

腾讯网2021-3-8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难点与对策 文章下载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难点与对策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是国家的决策,具体执行则是各个城市的职责。从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试点,有些城市都试点了十几年,但迄今还没有建立有效和可持续的管理模式。生活垃圾分类受限于高技术、资金和居民素质,难点是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还需要细致和系统的政策。

“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写入了“十三五”规划,标志着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国家战略。2019年2月,住建部要求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可见,生活垃圾分类应当是我国当前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任务。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的条件与管理

模式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是生活垃圾管理的关键点,其完整和全面的表述包括:生活垃圾在家庭和办公室实施基本分类,例如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得到合适利用;可回收物要作为再生原料进入商品回到消费者手中;其他垃圾实施安全填埋或焚烧处置,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排污许可证的要求。

为清楚地分析问题的难点,还是要对上述基本描述展开说明。第一,源头分类。不在生活垃圾产生之初即家庭和办公室实施基本分类,混合后的垃圾再分类,效果大减,成本大增。源头分类涉及每个人,普遍的经验是强制源头分类。第二,厨余垃圾得到合适利用。厨余垃圾富含有机质,普遍综合处理后作为肥料。可回收物作为再生资源进入产品回到消费者手中。可再生原料制成的商品,要使经营者正常盈利。第三,其他垃圾安全处置,直到符合排污许可证的要求。其他垃圾是指不具备再生利用价值的垃圾。其他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是填埋和焚烧,其主要任务是控制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卫生状况。但至今,我国还没有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填埋场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因此,实施排污许可证后,由于排放要求的严格和规范,填埋厂、焚烧厂污染控制的成本肯定会提高。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是典型的公共管理,需符合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原则,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分类和回收、处理和处置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源头分类只是一个开始,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提升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根本问题或难点在于处理和处置。填埋厂和焚烧厂的运行代价太高,如果处理不好,会成为典型的重大空气污染源和水污染源,甚至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危险空气污染物,如二噁英类,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回收物焚烧和填埋是浪费自然资源,厨余垃圾富含有机质,应当回到土地。这些问题已经是代际污染问题。政府负责,将是利用市场将外部性内部化、采取有效率的政策手段和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是典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生活垃圾的生产、消费、清运、转运、处理、处置、排放管理直至再生品生产和消费,不仅强调以物质流的循环为主线,还包含资金流、信息流。只有全部链条完整才能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面临监管难、信息公开差、政策

手段粗糙等难点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先进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式,是“新时尚”。目前还没有确立独立而有效的政府监管部门,难以制定出符合国家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案。生活垃圾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需要部门间协调和配合,但核心部门是监管部门。监管一定是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核心内容,即强制源头分类、信息公开和填埋厂、焚烧厂的排放监管等。按照管理的一般原则,监管部门不能负责执行,更不能参与经营。按照这样的理解,排放监管的部门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城建部门通常都是直接管理填埋厂、焚烧厂及清运工作,也负责这些方面的监管。而生活垃圾分类的规划、监管、执行也安排城建部门牵头,可能产生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生活垃圾分类方案不设定垃圾分类实效性指标,物质流、资金流缺乏统计、约束、信息公开。在各级各市的省会垃圾管理方案中,很难看到这些指标,至多提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2019),加减分项为体制机制建设、示范片区建设、设施建设等,完全避开了垃圾分类的实效性指标。

信息公开差,市场和社会难以形成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有效力量。信息公开对于管理链条如此之长、涉及每个市民、众多厂商的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事业至关重要。主要信息包括:填埋厂、焚烧厂的全部空气、水、固体废物、卫生等排放达标信息;填埋厂、焚烧厂、厨余垃圾处理厂的处理量、收费、售电收入、减免税费等信息;清运的效果和成本信息;排放者,尤其是大学等机构的其他垃圾排放、缴费信息;回收商的可回收物处理量、产品产量等补贴信息;再生产品的销售信息。信息的颗粒度最好是日尺度。城市政府应负责强制信息公开的责任。只有信息公开,才能破解现在的僵局。

政策手段粗糙、不系统,难以持续。首先是生活垃圾统计制度落后,不能提供系统的信息。需要重新基于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要求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其次是缺乏收费和补贴的资金机制。除对排放者强制分类外,还需要对排放者的其他垃圾收费,这既是排污者应尽的责任,也对排污者有一定的经济刺激。比较可行的方式包括居民排放的其他垃圾需要专用垃圾袋,通过防伪的其他垃圾袋收费;机构排放者需要按日按量收费,一般采取标准的其他垃圾桶计量的方式。政府只负责监管资金的运行,去除直接财政拨款等不专业、不公开等弊端,当然,也需要有法规予以授权和规定。又次,开放资源回收市场,取缔所有资源回收利用的全部限制,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居民回收资源等活动。

填埋厂、焚烧厂没有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难以形成有力刺激。虽然生活垃圾填埋厂、焚烧厂是治理废物的,但治理废物也是排放污染物的,不能因为处理废物而不受排污许可证的管理,因为治理废物是有合同的,也是付费的。填埋厂和焚烧厂都是重大污染源,是污染控制的重点对象。填埋厂产生渗滤液,需要处理和达标排放,也需要治理废气,包括气味、温室气体等;渗滤液渗漏风险也需要管控,一直需要管理到封厂20—30年以后。焚烧厂排放废气包括常规空气污染物和危险空气污染物,是最重要的空气污染源,除常规空气污染物排放达标外,危险空气污染物的健康风险需要控制在百万分之一的水平;焚烧厂也有渗滤液需要处理和达标排放;焚烧厂的飞灰、废渣也需要安全处置。建议生态环境部门加快焚烧厂、填埋厂的排污许可证管理。

中央政府的督查和评估严重不足。中央政府需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绩效年度评估制度,每年公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绩效评估结果。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评估。评估服务购买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实施,列入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评估内容包括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低成本化,应用已有的统计数据、城市调查、数据质量评估等评估和公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促进城市政府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绩效。除评估结果目标外,还要对城市政府的绩效,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社会成本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和信息公开,促进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回收,降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社会成本。

按照行政管理决策的程序和重要性,逐步破解实质

性进展缓慢的僵局

实质性、示范性试点是办法之一。北京等城市的试点都十几年了,还是原地踏步,可能还是低估了难度。试点城市至今没有认真地规划,也没有详细地论证,预计也是进展缓慢和低效的。按照行政管理决策的程序和重要性,建议如下:一是真正的试点。试点城市需要党政一把手真抓实干,需要细致和科学的规划,需要几年的坚持,需要地方立法等。总之,需要干预真抓真试的试点。试点城市需要数个,允许不同的方式,试点城市一定要信息公开。二是城市政府监管部门和执行部门分开。这是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僵局,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具体的问题、正确的解决办法等。三是中央政府监管部门的绩效评估和督查。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信息公开开展绩效评估,包括效果和社会成本评估。切实围绕减量分类,确保分类的方向正确。对于不作为的城市,通过国务院生活垃圾分类督查予以促进。四是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国家通过法规强制修改统计指标体系、信息采集、存储和网上公开等系统和详细信息的公开。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

百度文库2021-3-1

 

 

东城区:京台两地线上交流垃圾分类经验 文章下载

东城区:京台两地线上交流垃圾分类经验

近日,2022年度京台垃圾分类工作交流会在东城区举办。北京主办方市台办副主任李长远,市台联秘书长张晓军,东城区委常委、副区长郑晓博及岛内主办方“中华海峡两岸企业交流协会”秘书长廖素葳线上出席会议,市城管委、东城区城管委、安定门街道、永外街道等参加。

会上,东城区城管委从在推动居民生活垃圾自主分类习惯养成、打造“定时定点”收运模式、提升全流程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成果等方面,重点分享了东城区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工作经验。

在居民习惯养成上,探索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

东城区属于老城区,有规模的楼房区,有胡同文化的平房区,也有楼房与平房混杂的区域。自2020年5月北京实施垃圾分类新规后,东城区积极探索符合环境要求、便利居民生活的垃圾分类方式。

通过分析居民作息规律、汇总居民意见建议等,探索推行了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方式,形成“广泛宣传达成共识、收运时间科学合理、收运路线因地制宜、面对面指导定期巡查”工作流程,在持续完善投放场景中引导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目前,东城区60%以上的平房区实现了 “垃圾不落地”,超过100个楼房小区实现了定时定点投放。

在资源回收利用上,创新了“设施赋能”

在注重培养居民垃圾分类责任义务的同时,东城区还注重分类设施的赋能,资源回收利用率的提升,这也是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主要途径。

东城区创新打造了以“生活垃圾城市生态岛”为特色的可回收物中转站,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大件垃圾拆解粉碎、科普宣传等功能为一体,形成了工艺展示、技术分享、观摩体验、交流学习的互动平台。

在整合分类设施的基础上,创建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在规划设计上融入了社区文化元素特色,在功能设计上设置了四品类垃圾投放、可回收物暂存、专业人员服务、行动不便人群上门服务等功能,把垃圾分类与居民日常生活融为了一体,成为了社区宣传、青少年实践课的阵地。

在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上,打造“数据平台”助力

针对如何实现垃圾来源信息、产生量的采集,实现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等问题,东城区着力打造了“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进入了分功能调试运行阶段。

会上,高雄市专家学者分享了居民动员、法规落实、源头减量及垃圾环保处理工艺技术。安定门、永外街道办事处代表与高雄市里长代表,针对基层垃圾分类治理经验进行了线上沟通交流。

下一步,东城区将继续借助京台交流平台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不断提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东城区文明办2022-3-7

 

 

哈尔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垃圾分类成新时尚 文章下载

哈尔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垃圾分类成新时尚

哈尔滨市于2018年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将垃圾分类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加大推进力度。今年2月以来,哈尔滨9区136个街道办事处已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创建工作。目前,试点小区(村屯)257个,试点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3000余家,垃圾分类模式在探索中初步形成。

强化顶层设计稳步推进

笔者从哈尔滨市城管局了解到,哈尔滨市以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为根本保障,扎实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协调推进相关工作。2018年3月,哈尔滨市政府出台了《哈尔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市级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哈尔滨市城管局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哈尔滨市政府批准,先后制定印发了《哈尔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哈尔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办法》等规范文件,组织开展了立法调研,起草完成了垃圾分类管理政府规章,指导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走访中,笔者还了解到,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初期,哈市还为居民每日免费配发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所需垃圾袋,并在小区物业管理用房等场所放置一定数量的可回收物所需垃圾袋,方便居民自取。对于有害垃圾,由于产量较少、拿取投放便捷,随产生随投放即可。同时,鼓励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选取有资质的企业进驻小区,参与垃圾分类工作,通过搭建积分兑换平台等办法,对居民正确投放分类垃圾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在本单位集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或知识讲座,培养职工分类意识。

探索建立闭合垃圾分类处置体系

据介绍,哈尔滨市以复制和推广为根本目标,探索建立闭合的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体系。居民家庭源头分类是整个垃圾分类体系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是关系到整个垃圾分类体系成败的重中之重。试点期间,采取“能卖钱、有毒、剩饭剩菜、分完剩下”这种简单、易懂的描述方式,对可回收、有害、厨余、其他4类垃圾进行讲解,并免费发放分类垃圾袋240余万个、设置分类垃圾桶12000余个,引导市民群众定点、定时、分类投放垃圾。

据了解,对可回收物,哈市开展了废品收购站清理整治工作。各试点小区、公共机构与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对接,通过收集车巡回收集、热线电话或手机APP下单方式,实现收处一体化、终端资源化;对有害垃圾,根据产量特点,各区建立了有害垃圾暂存点,对有害垃圾进行分类存储。近期,哈尔滨市政府正在组织谋划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新建、扩建项目,进一步提高有害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对厨余和餐厨垃圾,由哈市餐厨垃圾处理厂运营企业对六个主城区共计2500余家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的餐厨垃圾,以及具备条件、路线便捷的试点小区厨余垃圾,进行集中收处,日处理能力达300吨。在此基础上,哈市城管局全力推进餐厨厂扩建项目建设,力争明年年底扩建项目建成试运行,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提高到500吨。同时,在松北区再谋划新建1座日处理5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进一步满足哈市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处理需求;对其他垃圾,在完善现有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确保日产日清的基础上,加大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新建、扩建力度,全面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垃圾分类在哈尔滨已经成为新时尚,被很多市民认同,并积极落实到行动上。日前,笔者在哈市南岗区锦绣华城社区现场发现,每个垃圾分类站点都有明晰的分类标识,上书“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等字样,小区居民投放时一目了然。笔者随手翻看了几个垃圾箱发现,矿泉水瓶、一次性餐盒等都分别装在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箱内。

在整个垃圾分类的链条中,源头分类投放是第一难关,而这离不开宣传教育。南岗区跃进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环卫办相关工作人员说:“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作流程。社区干部入户宣传,每个社区干部负责500户;党员、志愿者、房管员也加入其中。除了发放宣传单外,还亲手示范。我们免费发放可回收袋,让居民在家就把垃圾分门别类。尤其是厨余垃圾,我们教育居民将其淋干后再投放。平时,相关人员会随时在垃圾箱旁指导居民进行分类。如果居民投放错误,会有物业保洁人员进行分拣。”

据介绍,在试点小区和公共机构,哈市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共组织设置宣传板5900余个,发放各类宣传单、宣传品38万份,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刊发专题报道200余篇、播出公益宣传广告300余次,广泛开展“律动青春环保先行”等多种形式的公益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协调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工作,推动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幼儿园、中小学校教材或读本,促进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氛围。

2020年垃圾分类验收将全部达标

据了解,在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督导和抽查的同时,哈市还计划与哈市各高校对接,引入第三方机构,聘请大学生作为社会监督员,对全市垃圾分类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监督结果纳入整体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社会化参与的监督考核机制,并与市级以奖代投资金相挂钩,实现投资问效、达标付款。

从当前推进情况看,哈市垃圾分类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垃圾分类模式正不断完善。下一步,哈尔滨市城管局将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动员社会参与、完善和提升管理监督体系建设、健全督导队伍、强化宣传教育,持续巩固垃圾分类试点成果,进一步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模式,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开,确保2020年年底前,全市所有居住区、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垃圾分类工作验收达标率达到100%,实现国家住建部提出的“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的目标。

同时,哈市还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引入信用评价体系,将居民正确投放分类垃圾与个人信用挂钩,通过信用惩戒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垃圾分类意识。

据介绍,为加快推进哈尔滨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工作,哈市进一步明确了几个关键时间点。将在今年12月底前,全市所有居住区垃圾分类工作启动率达到100%,验收达标率达到30%以上;公共机构垃圾强制分类覆盖率达到100%;相关企业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20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居住区、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垃圾分类工作验收达标率达到70%以上。2020年12月底前,全市所有居住区、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垃圾分类工作验收达标率达到100%。全市范围内形成较为完备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闭合式体系,实现国家住建部提出的“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目标要求。

垃圾分类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不仅是重大课题,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今后,哈尔滨市将健全政策体系,完善法制依据,强化舆论引导,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黑龙江日报2021-9-27

 

 

当前垃圾分类的法治治理 文章下载

当前垃圾分类的法治治理

【摘要】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居环境治理正面临着“垃圾围城”的挑战。要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法治端发力,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法治治理,完善垃圾分类治理立法,明确垃圾分类标准,重视普法宣传,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法治意识,奖惩并举,提升垃圾分类效率,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方式,凝聚社会监督合力。

【关键词】法治 垃圾分类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实施垃圾分类是破解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关键。早在2017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以解决“垃圾围城”难题。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率先推出了国内首个垃圾分类地方性法律法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当年7月1日正式实施之后,其他地区也陆续出台了有关垃圾分类的地方性配套法律法规,垃圾分类的法治进程开始步入正轨。然而,现在大多数地区垃圾分类工作依然存在推动困难、法治治理不足等问题。

全面提升垃圾分类治理效率,法治不可缺位

目前,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居环境治理正面临着“垃圾围城”的挑战,以统一焚烧、填埋为主的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又容易对城市及其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然而,垃圾分类处理则要求针对不同属性的垃圾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优化垃圾处理方式,以取得更高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首先,其精细化的垃圾处理方式促进了不易降解垃圾的回收与处理,减少了对城市土地空间的占用,提升了城市生活、治理效率。其次,垃圾分类处理强调了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变废为宝,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最后,垃圾分类将生态环境污染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提升了生态系统的和谐性,使城市更宜居。

妥善处理各种生活垃圾涉及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但长期以来,在固有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模式束缚下,不少居民还是难以将垃圾分类与公共利益联系起来,或者并不愿意按照相关规定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这主要是由于在缺乏外部强制约束力的制度语境下,道德约束难以有效保障公共利益,也难以构建有序的自治模式,在缺乏完善制度的背景下,单纯依赖公民的自觉性难以实现垃圾治理的全面推进。

同时,近年在各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传统的行政治理难以满足实际治理需求。这主要是由于传统行政治理手段的法律效力不高,对民众的行为约束力不强,违法成本偏低的原因,导致垃圾分类治理效能难以发挥。强化垃圾分类法治建设将提升治理的法治强制约束力,能够有效改善民众传统的垃圾投放方式,并逐步内化为公民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垃圾分类治理效率。

垃圾分类法治治理存在的现实性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垃圾分类治理的正确路径,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就目前垃圾分类法治治理的实践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现实性缺陷:

第一,垃圾分类的标准模糊,实操性不强。一方面,《条例》将生活垃圾划分为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与可回收垃圾四种不同的类型,但《条例》并未对垃圾的类型给予明确的定义,大多数民众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区分具体生活垃圾该投放到哪个垃圾桶。另一方面,浙江省将生活垃圾分为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败垃圾与其他垃圾四种,广东省则将生活垃圾分为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与其他垃圾四种,其他省份所制定的分类标准也大多如此。总而言之,这些分类标准存在一定模糊性,容易造成歧义,难以作为有效可行的分类标准。再加之,不同地区所制定的垃圾分类标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导致经常往返于不同地区的群体在执行中存在一定的困惑。

第二,垃圾分类执法不严现象突出。执法不仅是法治治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培育公民尊法守法习惯的重要举措。垃圾分类法治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引导民众形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初期必须要强化执法力度,提升民众垃圾分类自觉性。然而,目前垃圾分类执法不严现象突出,阻碍了垃圾分类法治进程的推进。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与行政机关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执法监督中存在选择性执法的情况。另一方面,存在执法资源投入不到位等问题,垃圾分类执法监管覆盖范围广,涉及对象繁多,要想打造全天候、多方位的执法监管体系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执法资源投入。然而,目前阶段大多数地区的城市管理部门任务繁重、执法资源匮乏,垃圾分类执法任务艰巨,在一些情况下,只能被动选择软弱执法、不规范执法。

第三,垃圾分类的相关司法环节不够完善,难以形成法治合力。司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凝聚司法合力的关键所在,补足司法漏洞能够切实有效治理垃圾分类相关违法行为。在实践中,尽管行政治理能够有效管控大多数垃圾乱投乱放行为,但违规投放问题依然存在,在司法缺位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便无法得到有效治理。目前,垃圾分类治理在司法环节上存在的欠缺最为突出的地方在于诉讼主体的缺失,大多数承担管理职责的单位并未被赋予诉讼职能,无法自主提起诉讼,同时,公益诉讼制度未被有效应用于垃圾分类治理之中,公众难以通过公益诉讼参与推动垃圾分类治理的司法进程。

第四,社会化治理监管落实不到位,垃圾分类法治保障薄弱。有效的监督是法治落实的保障,尤其是垃圾分类这种涉及广范围的执法行为,必须要同步优化配套监管体系才能切实保障法治治理的效率与客观性。然而,就目前看来,垃圾分类处置不仅未能形成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管体制,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也相对较低,监管合力无法有效凝聚,这也是造成执法不严问题的重要因素。

强化垃圾分类法治治理改革,补足短板

完善垃圾分类治理立法,明确垃圾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专项法律法规虽强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但尚未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具体标准给予明确规定。而如果以地方性行政规章为主要依据的垃圾分类处理标准,弹性有余但明确性不足,再加之地方性标准的不兼容,就难以满足垃圾分类处理的现实性需求。因此,应以环境保护、垃圾废物处理等专项法律法规为基础明确垃圾分类处置的标准,同时允许地方性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进行适当补充完善,从而满足实际需求。

重视普法宣传,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法治意识。垃圾分类必须要以民众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投放方式为基础,因此,实现垃圾分类治理,必须要提升民众法治意识,进而实现行为的外化。由于垃圾分类处理法治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民众还是执法者对垃圾分类处理入法的认同感都有所欠缺,这是导致民众忽视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应重视垃圾分类普法宣传,培养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处理社会行为模式。在社会和学校教育中要重视垃圾分类环保法治氛围塑造,赋予垃圾分类相应的法律意义,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垃圾分类处理的具体规定。

奖惩并举,提升垃圾分类法治执法威严。垃圾分类法治建设的目的在于引导公众养成科学的垃圾投放行为方式,执法不严势必将导致垃圾分类难以落到实处。为此,在初期必须要从执法端入手,提升垃圾分类的法律权威,强化垃圾分类被动行为模式的养成,并逐步过渡到主动分类投放模式。基层党组织、政府应强调各行政职能部门在垃圾分类投放中所承担的责任,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执法。同时,应围绕垃圾分类执法的具体环节与工作内容为执法部门足额配置人力资源、财政资金,解决垃圾分类执法所面临的现实性障碍。鉴于当下民众对垃圾分类投放的接受度尚不高,为避免激化矛盾,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应加强激励手段应用,彰显法治精神。比如,可以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家庭、企业用电价格联系起来,对于严格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的家庭或企业可以给予一定额度的费率优惠等。

促进公益诉讼在垃圾分类法治建设中的应用。在垃圾分类治理中,大多数民众不具备行政执法权,并不能介入到司法、执法当中。为此,当前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公益诉讼制度在垃圾分类法治建设中的应用,赋予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发起垃圾分类诉讼的权利,从而确保行政治理无效的案件能够有效进入到司法环节。我们应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保障民众的公益诉讼法律权利,并倡导民众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公益诉讼之中。

创新垃圾分类监督格局,凝聚社会监督合力。应构建以行政监督为主体、职能组织监督为辅助、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立体化垃圾分类监督格局,提升垃圾分类法治监督效力。首先,垃圾分类治理属于行政管理的职能范畴,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要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围绕垃圾分类治理的流程与环节制定系统的监管方案,派遣监管人员,以行政手段提升垃圾分类治理效率。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应围绕垃圾分类治理的全过程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流程,设置垃圾分类监管专员全面负责相关主体的监督工作。因地制宜发挥物业、居委会等职能组织在垃圾分类处理中的监督作用,赋予职能组织相应的监督检举权利。其次,应全面发挥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监督力量,扩大垃圾分类监督主体范围。最后,要通过新媒体、社区媒体鼓励公众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监管,畅通垃圾分类社会化监督网络渠道,确保社会监督意见有效反馈,打造多主体全方位的垃圾分类监管新模式。一方面要通过媒体扩大垃圾分类处理监管的法治宣传,提升民众积极性,引导更多民众参与到垃圾分类法治监管当中。另一方面,应当构筑新媒体监管矩阵,通畅社会监督媒体渠道。

垃圾分类是新时代城市治理的一大亮点,也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城市人口规模的逐步提升已经将垃圾分类法治建设推上了更紧迫的日程。当前,必须要意识到垃圾分类处理法治建设的必然性,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补足短板,提升垃圾分类法治效力。

(作者为山西大同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9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法治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B279)阶段性成果】

人民论坛2021-3-8

 

 

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基本建成 改变国人生活 文章下载

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基本建成 改变国人生活

每天晚上19时,上海市静安区宝山路街道会文大楼居民张弘会提着分好类的垃圾出现在小区垃圾房门口;在北京市朝阳区汇星苑小区,居民王女士在扔垃圾时被女儿拦下,“玉米核不是厨余垃圾,是其他垃圾”;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汇泽社区,72岁的居民张艳每天定时到小区垃圾桶前值守,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3年多……如今,垃圾分类正在一点点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19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启动实施,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加快养成。

如何把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推向深入?专家表示,应进一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推动更多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并持续增加居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垃圾分类虽然事情很小,但要长期坚持才能做好”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汇星苑的王女士这些年生活习惯正在发生变化:每天早上8时,她拉着买菜用的帆布车出门,里面装着几个布袋,手里则提着已经分好类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从2020年5月1日北京实施垃圾分类新规以来,很多变化出现在人们身边。王女士居住的小区楼下有一组垃圾桶站,上面清楚地标明了垃圾分类收运公司名称、联系人、监督电话等,一拉桶盖上方吊绳,就能把垃圾投到对应的桶里。在菜市场,商户也不再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垃圾分类虽然事情很小,但要长期坚持才能做好,现在真做起来也没有很重的负担。居住环境变好了,我觉得值。”王女士说。

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深入开展,首批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覆盖率已达86.6%。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都达到九成以上。

成绩背后是居民的主动投入。早上7时,四川省成都市汇泽社区72岁的居民张艳和其他志愿者准时出现在小区垃圾桶站旁。她们胳膊上套着红袖标,看到有人提着垃圾袋走来,就上前瞧瞧,并和没有正确分类的居民委婉地“唠叨”几句,然后动手帮忙分好类。

这个常住人口达2.3万余人的社区,是一个新合并小区,垃圾管理曾是一大问题。2019年,退休多年的张艳和几名街坊在社区支持下成立起一支环保志愿队。刚开始桶前值守时,她们也曾遇到刁难。“有的居民骂我们又脏又臭,大家就相互鼓励,‘我们是手臭心不臭’。慢慢地,居民不再讽刺嘲笑,自觉分类的也多了。”张艳说。

上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开展桶前值守、每月组织“社区清洁日”……志愿者不拿工资、不计报酬,在张艳的带动下,活动却越搞越多,人数也增加到50余名。

由于居民参与程度不同,各地垃圾分类形成了很多模式。有的地方实行“三定一督”模式,通过定时定点定人,督导员及志愿者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如北京、广州等;有的实行“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智能”模式,通过撤销垃圾桶,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并利用智能分类箱、电子秤、积分兑换一体机、分类巡查小程序等软硬件了解分类情况,如上海、厦门等;有的地方根据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应用多种分类模式,如苏州……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初步形成了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体系。”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说。

“让居民实时看见垃圾分类成效”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投放、收集、运处、处置等环节。当前端自觉分类后,如何确保后端也分类收运与处置?

上海日旭环境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徐家汇作业队承担着徐家汇地区的垃圾分类收运任务。“不分类、不收运”是该队工作人员收运垃圾的准则。在徐家汇作业队队长助理何俊的手机上,一个名叫“上海分类质量在线”的APP能看到所有点位的数据。他介绍说,在收运垃圾时,一旦发现垃圾质量不合格,收运人员会拍照取证并上报平台。APP与街道、物业、城管、绿化市容等多个部门联动并推送不合格报告,小区连续7次、单位连续3次不合格,环卫就会开具拒绝清运告知书,并对其停运。作业队的垃圾清运车上还安装了车载计量系统,车辆收运的垃圾重量能同步反馈到小区垃圾厢房的智能显示屏上。“这样做是为了让居民实时看见垃圾分类成效。”何俊说。

垃圾类别不同,收运和处理方式也不同。在上海,干垃圾采取直运、压缩车收集后转运、小压站收集后转运;湿垃圾采用以桶换桶、压缩车收集直运或转运;可回收物通过服务点进行回收;有害垃圾则先统一放至暂存场,随后统一运送到分拣中心处理。深圳等地按照“大分流、细分类”策略,对产生量大且相对集中的餐厨垃圾、果蔬垃圾、绿化垃圾实行大分流;对居民产生的家庭厨余垃圾、废旧家具、废旧织物和有害垃圾进行细分类,并实行专车专运、分别处理。

当垃圾分类各环节被顺畅地串联起来,成效初步显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约50万吨/日,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平均回收利用率达30.4%。

不过,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垃圾分类如何因地制宜、如何避免急于求成、如何解决成本费用问题等还需要不断探索。徐海云认为,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虽然仅占全国城市数量的7%左右,但其带动作用和示范意义很强。

“从目前各地垃圾分类实践看,重点是完善可回收物收集利用,难点是完善厨余垃圾收集处理和利用,堵点是完善有害垃圾收集和处理。可回收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衔接,要充分考虑费用与成本;餐厨垃圾分类收集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衔接,要考虑市场需求;有害垃圾分类收集与危险废物处理衔接要精准高效。”徐海云说。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农村地区垃圾分类有待深化,部分城市在垃圾分类各环节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在共商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中实现自我管理”

“有60度啊,菌宝宝的家可真暖和!”1月15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实验二小的百余名学生来到位于顺德居小区的社区厨余堆肥培训推广中心参观,看见堆肥箱里测温计读数时,热烈地讨论起来。

社区厨余堆肥中心主任徐进讲解到:“厨余垃圾加上破碎的绿化垃圾堆肥,是在模仿大自然绿色循环的过程,通过神奇的微生物分解厨余垃圾的有机质,变成肥土回归土壤。”活动中,孩子们获得了海创智邦公司制作的垃圾分类投放卡片,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们需要记录家庭垃圾分类行为,以换取海尔家电优惠清洗服务。

推动社区堆肥并不容易。据城阳区垃圾分类办公室仇宁德科长介绍,区里邀请环保堆肥专家和青岛你我社工组织指导,制定了科学的原料配比方案,在物业公司推动下最终成功。“堆肥使厨余垃圾变成了可利用的资源,社区花园美了,居民还领到堆肥土育出的花苗,厨余分出率和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大幅提升。”仇宁德说。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范围要从目前的46个重点城市扩展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要从现在的约50万吨/日提高到约70万吨/日。对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提出的更高目标,要求各方开展更多的创新实践。

社会组织在动员公众参与垃圾分类方面有独特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陶传进表示,社区可通过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堆肥、打造阳台花园、组建志愿队等活动,让居民看到垃圾分类行动的价值,还能推动物业公司等社会力量加入,完成市场化运作。“当各方找到利益平衡点时,就能在共商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中实现自我管理。”

一些热心垃圾减量的人士倡导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每到周末,位于北京市三元桥的有机农夫市集便热闹起来。在这里,消费者可购买到几十家农户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提供的酱油、醪糟、豆浆、面包等需要顾客自带容器或布袋“散装”,市集还开展闲置物品交换、可回收物回收、“旧物新生”、蔬菜种植线上培训等活动。

“我们希望倡导一种对环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这需要更多人参与、改变和行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工作人员塔拉说。

东南网2022-1-24

 

 

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 文章下载

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关键小事”。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为了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为什么一定要垃圾分类?

因为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

这些被日常丢弃的垃圾没有消失。总会有一天以别的形式,出现大家的生活中,可能是吹来的风、喝到的水,是以垃圾为食的猪牛羊生产的肉类奶制品,是在垃圾填埋场上种起来的有机蔬菜水果……

为什么中国现在要进行垃圾分类?因为垃圾建筑的围城,终变“癌城”。从2018年1月1日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到2019年7月1日上海实施垃圾分类,这么多年来我们因为垃圾处理不善,而付出了沉重的环境、健康代价。

在广东省东莞市远丰村,自1995年起村后有座高出海拔多米的垃圾山,剧毒的腐烂物和脏水渗透地下,污染了人们生活饮用的水源,在当地只要是用水,任何人都逃不开垃圾毒物对身体的侵蚀......于是,这个仅有400人的村庄,10年间许多村民因患癌症死亡。被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媒体冠以——“癌症村”。

为什么中国现在要进行垃圾分类?因为垃圾会导致海洋生物的灭绝。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全部加起来可以绕地球420圈,而超过50种鱼类被发现正在食用塑料垃圾。每年至少10亿个海洋生物因塑料制品而失去生命,我们的随手一丢就是谋杀。

这些扔进海洋的塑料垃圾需要400年的时间才能降解,对于海洋生物来说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他们的生存空间被垃圾侵占,食物被垃圾填满,如果不作出改变,死亡灭绝就是他们唯一的结局。

为什么中国这么急着搞垃圾分类?因为不着急,下一个轮到的就是我们。有研究指出,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的体内都能找到——塑料微粒。你以为自己很安全,实际上你和那些海洋生物一样,只不过,它们体内是整块的塑料,而你的体内是塑料微粒。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淤泥就是微生物聚集的地方,环环相扣下,不光是鱼类,还有龟类、鲸类、鸟类等200多个物种都不同程度的摄食了塑料微粒,从被我们随手丢弃到再次回到我们肚子里,塑料沿着生物链完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

而垃圾分类,就是希望将垃圾处理导致的垃圾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降到最低。

垃圾分类安徽在行动

——未在指定点分类投放垃圾 个人或面临最高200元处罚

2021年9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皖政办秘 〔2021〕 85号)。方案中指出,2021年底前,安徽所有设区市建成运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到2022年底,各设区市至少有一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3年,具备条件的设区市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力争到2025年,全省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设区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2021年11月16日,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安徽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根据《条例(草案修改稿)》,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个人未在指定的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最高可罚二百元。

为了让农村地区因地制宜推广简易便行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条例(草案修改稿)》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做补充规定,即城乡接合部、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应当建立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其他农村地区应当积极探索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就近就地利用或者妥善处理生活垃圾。

《条例(草案修改稿)》还对农村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收集容器,以及根据需要集中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收集容器作出规定。同时,明确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鼓励设立垃圾兑换超市,实施垃圾兑物,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根据《条例(草案修改稿)》,单位、个人未在指定的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活垃圾分类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如今,垃圾分类已在安徽各地按下“快进键”,尤其是经过抗疫的洗礼,越来越成为社会新风尚。好习惯重在养成,贵在坚持。分类在指间,文明在心间。人人行动,家家参与,让垃圾分类蔚然成风,我们每个人都是绿色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美好环境的受益者。

安徽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2022-2-15

 

 

高校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得如何?周到君走进复旦、同济看了看 文章下载

高校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得如何?周到君走进复旦、同济看了看

新学期已进行一个多月,上海高校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得如何?今天(10月9日),周到君走访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看看两高校在垃圾分类工作上有何亮点举措。收集箱体大小不一 “定制”个性化垃圾箱

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图书馆的中央区域讨论角,垃圾收集箱体有五个,分为红、蓝、黑、棕四色,分别用于投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纸类专用)、可回收物(塑料瓶、易拉罐专用)、干垃圾、湿垃圾。引人注意的是,每个垃圾箱体并不似传统垃圾箱体大小一致,而是大小不一的,投放口也是不同形状。

这样的设计巧思,源自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晗雪等3位本科生开展的一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课题成果。

王晗雪介绍道,她们对垃圾桶的改造体现在了以下两点:

一,可回收物垃圾箱体分为两个,一个用于投放纸类,投放口是横条行,一个用于投放塑料瓶、易拉罐,投放口是圆形,做这样的改造,原因是,瓶罐里无法倾倒干净的液体会弄脏纸张,于图书馆来说,纸张产量又比较大,所以将二者分开,便于纸类在后期的高效利用;二,将湿垃圾桶做小,因为本身湿垃圾体积较小,另外,如果湿垃圾体积较大,对于保洁人员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负担。

“我们根据图书馆产生的垃圾的特点,摒弃了旧垃圾桶大小统一、投放口一致的粗放模式,设计了全新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垃圾桶,为的就是探索更加合理高效、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创新模式。”王晗雪表示。

对垃圾桶的设计巧思不仅仅体现在图书馆内,图书馆南侧教学南楼大厅一角的垃圾桶的设计中,也充满了同济师生的智慧。

直博生任炜萍介绍道,该处垃圾箱体分为五个、红、蓝、黑三色,分别用于投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干垃圾。可回收物垃圾箱体有两个,分别用于投放金属易拉罐和非金属饮料瓶,干垃圾由于占比较大,设置成两个,而湿垃圾占比比较低,且教学楼不鼓励学生饮食,所以不设置湿垃圾桶。

值得一提的是,在垃圾箱体的旁边挂着一个白色小篓,专用于回收饮料瓶盖,以更好细分可回收物>

定时定点布局清晰 硬件设施配置优化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垃圾分类,复旦、同济两所高校都制定了“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制度。

2020年8月31日,复旦开始在学生生活园区试点进行撤桶并点,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制度;如今,在试点基础上,复旦所有生活园区均实现了定时定点投放制度全覆盖,全校共设置24个集中投放点和早中晚3个集中投放时间段。除此以外,每个投放点均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和智能监控设备,引导和监督大家正确分类投放。同时,每个投放点设置“误时投放点”,提高分类过程中的灵活性。

同济大学则通过数据统计和测算,逐步进行点位优化、撤桶并点。四平路校区由原来的52个点位优化到15个点,果壳箱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二;嘉定校区由原来的25个优化为7个点,路面的果壳箱也在逐步合理归并。投放垃圾的三个时间段为7点至8点半,11点至13点半,17点至19点。同时,在每一栋学生宿舍楼一楼大厅,都张贴着醒目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导向牌”。干、湿垃圾和可回收物,一般投放到集中投放点,有害垃圾投放箱则设于各学生宿舍楼一楼值班室旁。

在硬件设施的优化上,高校也在不停“动脑筋”。例如,复旦通过引进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在垃圾压缩站安装消毒除臭环卫一体机,该套设备不仅可以通过雾气沉降杀灭干、湿垃圾表面,垃圾桶、地面等表面的细菌病毒,有效去除臭味,而且可以通过高压冲洗龙头,用次氯酸消毒液对垃圾房地面地沟、外部场地渗透液等主动冲洗杀菌消毒除臭,大大改善了校园环境卫生。另外,在复旦北区的垃圾投放点,垃圾盖是可以感应人手,而后自动打开的,避免因掀盖而在手上留下脏物的情况出现。

推进垃圾分类教育 理念和实操两手抓

为了有效推进学生园区垃圾分类工作,高校在学生的垃圾分类教育上也下足了功夫。

开学之际,复旦就制定《复旦大学生活垃圾分类公约》,涵盖分类标准,投放管理制度等内容,公约不仅放入新生大礼包,而且在生活园区广泛张贴,使广大新生在踏入校园之初第一时间学习到了垃圾分类的专业知识。除此以外,复旦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录制垃圾分类专题视频,举办垃圾分类专题讲座、将垃圾分类考题纳入入学考试等形式,不断强化强化广大新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而在同济,在新生入学第一周内,学校就面向全体新生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的主题教育,分享传授同济学子编写的《同济垃圾分类最全攻略》,以尽早培养他们垃圾分类的意识,让刚踏入校门的新学子尽快掌握垃圾分类技能。学校还专为国际学生设计了一套英文版的宣传折页和海报,号召他们共同加入到垃圾分类的队列中来。除此以外,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何品晶教授团队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公共通识选修课“垃圾分类与社会治理”,引导学子真正了解当下垃圾分类的社会意义。

周到上海2021-10-9

 

 

成都垃圾分类新动态 这些地方率先实施“不分类则不收运” 文章下载

成都垃圾分类新动态 这些地方率先实施“不分类则不收运”

为强化《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加快构建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3曰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2021年底,成都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格局基本成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四大目标。

目标是啥?

2021年底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实施方案》共七个部分,从总体要求、工作目标、构建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处理系统、全面营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社会氛围、改革创新生活垃圾分类运行机制等方面对《条例》贯彻落实进行了进一步细化。

在工作目标部分,明确2021年底前,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经营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均实现100%全覆盖,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格局基本成型;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制定本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设施的年度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建成“两网融合”服务点2000个、具备厨余垃圾处理功能的分类中转站27座,基本形成厨余垃圾“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处理模式,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怎样处置?

投放、收运、处理共同发力

垃圾分类,市民分类投放是前端,后续还有收运、处理等各个环节,大家一起发力,才能真正实现目标,这也是“全程分类”的题中之意。

对此,《实施方案》里又有哪些具体举措呢?

《实施方案》从推进全面覆盖、健全收运体系、提高处理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处理系统进行了详细规定。

推进全面覆盖。区(市)县政府统筹,街(镇)具体负责,在《条例》正式实施前,全面完成公共机构、公共场所及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改造和收集容器规范,强化垃圾清运时间、频次、收运公司和垃圾去向等信息公示。

健全收运体系。2021年3月底前,全市将新增厨余垃圾收集车(四轮平板)409辆、配置厨余垃圾标准收集容器14400个;2021年底前,全市累计配置厨余垃圾收集车辆583辆、专用运输车辆261辆。

提高处理能力。到2021年底,全市新增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200吨/日、分布式处理能力250吨/日,可回收物处理能力达7500吨/日,大件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800吨/日以上。到2022年底,全市新增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1600吨/日,可回收物处理能力达8000吨/日,大件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1300吨/日以上。

共同参与

率先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实行实行“不分类则不收运”

垃圾分类不仅关系生活环境改善,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在垃圾分类中,和分类处置一样重要的,还有源头减量,在这方面,你能做的还有很多。

对此,《实施方案》中也有规定。例如,制止餐饮浪费,开展“光盘行动”,从源头上减少厨余垃圾产生;循环利用,住宿、旅游、餐饮及相关配送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发布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详细目录,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加强对快递业、电子商务企业包装指导,推动建立计价优惠机制等,促进包装物减量;推进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源头减量;倡导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加强塑料制品回收利用;推行绿色办公等。

成都还将逐步实行“不分类则不收运”制度,制定相关操作规范,率先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实行,并逐步在部分物业管理水平较高的小区推广实施。

改革创新

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成都出台的《条例》,在全国首次将“产业发展”纳入其中,这是成都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创新。针对垃圾分类的市场化运作,《实施方案》也有细化,明确以市场化、项目化方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产业发展。

具体来看,成都市级将统筹规划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区,加快推进长安静脉产业园区建设。同时,各区(市)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收、运、处等活动,推进分类收集作业、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设施设备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发展。

成都市人民政府还将结合上一年的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活垃圾分类目标要求等,制定各区(市)县下一年的生活垃圾处理总量控制计划和人均减量目标。《实施方案》还对《条例》贯彻落实重点工作任务作细化,并对2021年各区(市)县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指标任务作分解。

四川在线2021-3-8

 

 

福州双龙小区垃圾分类蝶变记 文章下载

福州双龙小区垃圾分类蝶变记

在福州市晋安区的双龙小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天天与一袋袋生活垃圾“较劲”,逐门逐户做垃圾分类宣传,有时候还要忍受居民的不理解,但他们仍选择坚守,为双龙小区垃圾分类尽一份力量。他们,便是双龙小区党支部。郑智日,则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自推行垃圾分类以来,双龙小区居民“垃分”主动性不高,小区垃圾分类宣传落实力度不够。看着居民没有将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依赖垃圾分类员对垃圾进行分类,退休老党员郑智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和小区支部书记提出召开支部大会,希望有更多的小区党员能主动亮身份带头进行垃圾分类。

“有的居民就觉得我们多管闲事,因为查看居民垃圾分类的情况免不了要翻看垃圾桶。”郑智日说,当时自己很难受,但是为了让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能顺利实施下去,只能耐着性子,一家一家地解释,一户一户地示范。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包括......”听,这是郑智日在小区的王大爷家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现在,小区的宣传栏上贴着他绘制的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科学理念的手抄报,他的举动让垃圾分类深入小区居民的生活中。

为了更好地进行监督提醒,现在双龙小区党支部建立了“双龙一家亲”微信群。“有的居民可能会有因为临时有事出门,把垃圾放在楼道旁忘记丢弃的情况,我们看见了会在群里通知居民,并及时劝导。”郑智日说,这个微信群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是小区党员还是小区居民,大家都能在群里积极地为共建美好双龙建言献策,居民的心也因此连在了一起。

以前双龙小区就是脏乱的代名词。如今,双龙小区的居民们纷纷赞扬说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一位小区居民对郑智日说:“多亏了有你们,让我们在小区里生活得舒心。”

法治日报2021-3-1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