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热线:

微信

小程序

公众号

类别:垃圾分类学习案例

提出单位:**省**市环卫局

题目: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

资料提供时间:2022-04-27

目录

更多

垃圾分类“新时尚”融入百姓生活中 文章下载

垃圾分类“新时尚”融入百姓生活中

近期,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配备34辆垃圾分类清运车,方便收集果皮箱的垃圾。

2月28日一大早,家住枫林小区的张女士,把整理好的塑料瓶和废旧纸板扔进楼下的智能垃圾桶。

“过去扔垃圾就是一锅端,现在都是分类好后再扔,都养成习惯了。废纸、塑料是可回收垃圾,废电池、过期药是有害垃圾,剩菜、果皮是厨余垃圾……”说起垃圾分类,张女士门儿清。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聚焦细准实加快完善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突破分类难点痛点,垃圾分类正在逐渐成为铜川市民日常生活的“新时尚”。

完善机制 打造垃圾分类“铜川样板”

垃圾分类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推行垃圾分类,关键在于形成长效机制,将工作做实做细,推动习惯养成。

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区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各类问题。结合全市推进工作方案,出台了21个配套方案及《铜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印发了《专项规划》《评估办法》等17份指导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同时,对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行周通报制,坚持每周对新区居住小区监督员履职、分类实效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高质量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

“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我市坚持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推进机制,督促各区县夯实主体责任,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主力军作用,加快完善以街道办事处、社区为主体的市、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容环卫科科长李涛说。

同时,积极开展示范建设。在市委、市政府、铜川政务中心等集中办公区域建成了92家垃圾分类示范单位,通过积分奖励、宣传引导、设立“红黑榜”等方式,投放准确率达到80%,职工参与率达到95%,逐步推广智能化、规范化的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新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72个小区建成221座定时定点分类收集房,配备专职监督员221人,覆盖率达100%。

分类收处 再生处理变废为宝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全市收运能力有保障,现有分类运输车120辆,分类收运全市的生活垃圾,统一了全市分类运输车辆外观及标志,规范了车辆标识、编号、车体颜色,明确了运输站点、线路、时间,做到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日产日清,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按照约定时间收运。

近期,一个个标识清晰的新型分类果皮箱亮相街头,方便过往行人分类投放。“为了方便收集果皮箱的垃圾,市城管局还配备了34辆垃圾分类三轮清运车,杜绝了混装混运现象,环卫工人清运垃圾也更便捷高效。”新区保洁绿化公司副经理李璇说。

垃圾收运后,如何处置?“在印台环保产业园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两中心一暂存点’建成投用,实现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类规范处置;建成了年处理能力3万余吨的餐厨垃圾集中处理中心,全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率达92%。日处理能力500吨的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正式并网发电。”李涛说。

智慧赋能 垃圾分类便捷高效

当垃圾分类遇到智能技术,能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位于新区枫林小区智能垃圾分类服务亭,通过人脸识别和二维码识别等技术,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让垃圾分类变得便捷高效、新鲜有趣,深受居民的喜欢。

“这两年,我是这里的常客,家里一有塑料瓶、废纸张就拿来投放。你看投放时,先在垃圾桶扫码,目前支持金属、塑料、纸张、织物的投放,垃圾分类投放完成后,自动显示重量,并产生积分。攒够了一定积分还可以兑换香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李先生一边投放一边向记者介绍。

为深入推进城区垃圾分类工作,铜川市引入可回收物智能服务亭,通过线上线下数据传导及在线支付、积分换购等方式,方便市民随时处理家中的可回收物。目前,49座可回收物智能服务亭已经建成投用。从不愿意分类到主动分类,从不会分类到准确率大大提升,垃圾分类的“新时尚”已融入铜川居民的日常生活。

潇湘晨报2022-3-4

 

 

陕西省垃圾分类工作综述:让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文章下载

陕西省垃圾分类工作综述:让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清晨,当我们睁开眼睛,总会觉得世界一如往昔。殊不知,仅仅一天,我们所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就又有了一些“变化”——以每人每天产生1公斤垃圾计算,全球每天至少要产生约75亿公斤的垃圾。具体到陕西省,每天仅城市生活垃圾就有2.2万吨左右。

人类要生存,就要产生垃圾。当垃圾“攻城掠地”,使城市的填埋场每天都满负荷运行,在库容几近饱和的情况下,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解决“垃圾围城”?

党中央、国务院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进行垃圾分类,这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推进绿色发展,陕西责任在肩。

近年来,陕西省按照国家要求,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美丽陕西建设迈出新步伐。

高起点试点——高陵开启智慧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项目

6月20日,一踏进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何村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型生活垃圾智能化分类箱。从2017年4月开始,它已为何村社区居民服务了两年多,每天都会“吃掉”居民产生的厨余、塑料、纸张、金属、玻璃等垃圾。

作为陕西省首个智慧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项目,更是全国首个4.0版本智慧垃圾分类项目,该项目使何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减量70%以上。

喜人的效果,体现着陕西省各市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的超前意识和大胆创新。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被列为全国46个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

如何搞好垃圾分类,会不会陷入过去只是粗略地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最终仍搅在一起处理的情况?

在实地考察了浙江、上海等地垃圾分类情况后,2017年4月,西安市在高陵区通远街道何村启动试点。

何村被誉为“中国大棚第一村”,人口2100人,大棚蔬菜人均1.5栋。这几年,富起来的村民对环境质量有着更高的期盼。

“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是一整套体系。”何村党支部书记史安民告诉记者,首先,他们从垃圾产生的源头——村民家里开始,为每户配备了分为可腐烂、不可腐烂的垃圾筒。村民按类投放后,每天村上共安排10余名保洁员上门清理。对于可腐烂的垃圾,回收集中后在村上“智能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让可腐烂垃圾变成有机肥。对于不能处理的垃圾,则运送到村上的周转站集中回收处理。

与入户垃圾筒配套的,还有村广场设置的生活垃圾智能化分类箱。村民每家都有一张智能垃圾分类卡,拿着这张卡,可以随时把家里的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垃圾投放至生活垃圾智能化分类箱。通过自动称重,机器把重量转化成积分,村民可以用这些积分到村里指定的小商店兑换生活用品。

在兑换积分的燕彤综合商店,店主文露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来店里兑换的人都在三五百人次。通过这一激励措施,促成了人们好习惯的养成。现在,大家再不乱扔垃圾了,全村人早已享受上干净、清新的生活环境。

目前,何村正在把垃圾分类项目融入大棚蔬菜产业中,将腐烂的菜叶、藤蔓通过“智能垃圾处理站”就地转化为有机肥。这样下来,每天可处理630公斤的可腐烂垃圾,实现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何村试点的基础上,陕西省各地都依据当地实际,制定了试点方案。今年9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

闭环式处理——铜川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引国内外关注

垃圾分类后,回收处理是关键。

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也摆在各地面前:如果无法解决回收及处理成本问题,垃圾分类工作就无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项目短期内很难盈利,如果只是靠企业自己投钱运营,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全员的参与,很难维持下去。”陕西明堂环卫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周锋告诉记者,近期,全国一些地区“小黄狗”(垃圾分类投递设备)停运,就暴露出了回收处理的难题。

垃圾分类,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陕西省铜川市,安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就走出了一条“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调节、全民参与”的再生资源闭环运行回收利用的好路子。

安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维建告诉记者,从2013年起,在铜川市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他们在印台区一条建筑垃圾沟道里,投资建设安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园区,园区占地面积达380亩。作为垃圾处理企业,他们不是坐等别人送垃圾,而是在铜川市150个小区建立了150个生活垃圾回收屋,每个回收屋配备专门的公益性岗位回收人员。每天,他们将居民的垃圾分成旧衣服、纸箱、五金、家电等类别后,公司车辆上门回收,最终拉回企业园区进行集中加工。目前,公司的车辆回收线路已达6条。

6月19日,记者在安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园区看到,这条曾经废弃的垃圾沟已变成了生机勃勃的产业园。园区按地势高低被划分成废旧钢铁、废旧轮胎、餐厨垃圾、医疗垃圾、旧衣物、塑料及纸品等几大板块,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分拣、加工中心。仅餐厨垃圾,就覆盖了铜川市区80%的餐馆。

由于是集中处理,尽管园区内旧衣物、纸品等不赚钱,但废旧汽车、废旧钢铁等收益较好,医疗垃圾及餐厨垃圾处理则是保本经营。总账算下来,还略有盈余,完全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我们公司相当于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回收系统,一个是消化系统。我认为,只有将这两大系统结合在一起相互配套,才能做到投资小、效益高、可持续、好管理。”王维建告诉记者。

因为安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在垃圾一体化处理上的成功探索,2018年7月23日,在原环保部宣教中心组织下,来自11个发展中国家的朋友还到安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园区进行调研、考察。

2018年11月28日,省委书记胡和平在铜川调研时,来到安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要求公司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多举措引导——宁陕“垃圾超市”提高群众垃圾分类积极性

2017年,西安市、咸阳市被列为全国46个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大家的纷纷关注。兴奋之余,许多人都表示,不太清楚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工程。因此,一定要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引导。

近年来,陕西省各地将垃圾分类当成绿色发展的大事情,通过奖励激励等办法,使大家不仅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在秦岭深处的宁陕县江口回族镇竹山村,不仅有“爱心超市”,还有一个依托“爱心超市”建起的“垃圾超市”。

“以前村民房前屋后堆放的都是废酒瓶子,河道里也有塑料等垃圾。如今有了‘垃圾超市’,村上环境卫生变好了。”一走进竹山村,村委会主任安明建就告诉记者。

位于江口回族镇东南部的竹山村,山大沟深,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地域面积达66平方公里,是全县最大的贫困村。由于受交通条件制约,废酒瓶子、塑料、废铁等没人上门回收。废品没处卖,攒着又不方便,导致房前屋后、河道里垃圾随处可见。如何处置这些垃圾一直困扰着镇村干部。

后来,镇上决定将“爱心超市”延伸到“垃圾超市”,在竹山村进行试点。

走进竹山村“垃圾超市”,十几平方米的库房里整整齐齐地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酒瓶、饮料瓶和纸壳子、废铁等生活垃圾。正在做垃圾登记的林平告诉记者,他是村上的护林员,除了生态护林工作外,村上还聘请他当起了垃圾回收员。平日里,林平会开车上门回收村民存放的垃圾,按照纸品、塑料、金属、玻璃等进行垃圾分类统计,通过群众签字确认登记积分。群众可用积分到“爱心超市”换取相应的商品。

江口回族镇干部马慧2017年年初开始包扶竹山村。“以前大会小会都在强调环境卫生,但是村民乱丢垃圾的习惯就是很难改。有了‘垃圾超市’,村民开始主动收集捡拾垃圾,村上环境卫生面貌也大为改观。”提及“垃圾超市”带来的变化,马慧欣喜地说。

在杨陵区,乡村振兴办主任石明则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杨凌示范区累计投资1100余万元,为全区55个行政村配置压缩式垃圾收集车12辆、洒水车48辆;配备收集可腐烂、不可腐烂垃圾的分类垃圾桶4000个,平均每15户配备2个(可腐烂垃圾桶、不可腐垃圾桶各1个);免费为村民发放分类式可降解环保塑料袋1100余万个,有效带动了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超市”“垃圾银行”“美德屋积分”……通过这些举措,目前,“人人讲卫生、户户爱整洁”的文明之风正在三秦大地上蔚然成风。

陕西日报2022-1-22

 

 

这几个关键词是垃圾分类发展的关键 文章下载

这几个关键词是垃圾分类发展的关键

导语

2021年环卫市场已收官,随着多个政策的爆发及项目市场体量的增长,垃圾分类领域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过去一年,全国垃圾分类市场的发展同样红红火火,因此总结了五大热门“关键词”,解读行业热点。

政策红利

2021年,我国加快完善关于垃圾分类的立法,超过30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最新的垃圾分类法规条例,涉及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各个环节,如安徽省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河南省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探索开展垃圾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福建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国家层面也先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1对1”交流协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等政策,“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提升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将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实施,补齐城乡垃圾分类建设中的短板。在政策驱动下,行业升级已现端倪。据相关数据显示,以上海模式向全国城市人口推广,中国分类垃圾市场规模将超过1960亿元,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新机遇

2021年,各地通过立法保障、财政支持等方式创新垃圾分类市场机制,加速垃圾分类市场化进程。

“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垃圾分类及后端处理将迎来更加有力的市场发展环境。

在推动市场投资上,2021年,国家发改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75亿元,支持各地污水处理、污水资源化利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城镇医疗废物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建设。

此外,安徽省9月份出台垃圾分类新政,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PPP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改造和运营。“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城镇环卫设施建设规划投资将超166亿元。

西安市从2021年开始到2023年将每年拿出5000万对分类示范区、示范片区、示范单位创建等工作推进成效显著的区县、开发区进行奖补,积极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云南也将投资约237.00亿元,用于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厂、厨余垃圾处理厂,新增及改造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设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整治等。

在政策驱动下,行业升级已现端倪。据相关数据显示,以上海模式向全国城市人口推广,中国分类垃圾市场规模将超过1960亿元。

新模式

随着垃圾强制分类时代的到来,各地在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处理上也因地制宜地探索出各种模式。

浙江杭州:东湖模式

“AI+无人化”高效分类回收处理体系,形成了全类型、在地化、资源化的“东湖模式”。浙江着力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数智体系和综合应用场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性变革,以数字技术赋能垃圾分类的“东湖模式”开创了街社垃圾全类型、在地化、资源化处理的实践经验,对我国早日建成生活垃圾“三化四分”的处理体系、实现“无废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广东珠海:“企业宣传考评并行”模式

在珠海市《高新区2021年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攻坚方案》中,“建立‘新’机制”被视为首要工作任务,为规范管理高企业垃圾分类工作,珠海市建立起“宣传考评并行”模式,形成企业监督体系,高效推进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

山东费县:费县模式

临沂市费县聚焦城市社区生活垃圾,构建智能分类收集体系,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3+3”模式,并成功构建了政企合作处理体系、政民互动管理体系、智能分类收集体系等。

吉林长春:长春模式

吉林省长春市作为全国46个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之一,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基本建立“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不落地收运、就地就近处置、两网融合收集”等具有长春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常态化

2021年,我国各地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深化,17.6万个小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居民9100万户,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97.1%。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正加快从46个重点城市向全国30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推进,将持续推动我国生活垃圾集运、分类、回收处理等专业设备的需求。随着垃圾分类市场空间的释放,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全社会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水平。

从住建部公布的官方数据来看,2021年我国大中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厦门、宁波、杭州、苏州、青岛等地先行先试,已逐步探索出有效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垃圾源头减量、生活垃圾资源化方面又上新台阶。

两网融合

“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仍然是未来垃圾分类市场发展的一大方向。202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

随后,广东、北京也先后公布了《关于加强本市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同样提到了要促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

2021年8月4日,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生态空间建设和市容环境优化“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强调要完善“两网融合”回收体系,推进包装物、一次性物品和湿垃圾等源头减量,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率达到5%。

目前,我国各地正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并实施市场化运作,不断扩大两网融合体系建设覆盖面。从2020年开始,垃圾分类市场的招投标已经有了典型的“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形式,2021年1月25日,上海市青浦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再生资源(两网融合运维)项目正式成交,合同总额超1.3亿元。

两网融合在各地区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需破解的难题,如:两网数据融合程度上有待提升、企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且补贴匮乏、配套网点建设不足等问题。

百家号2022-2-15

 

 

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生活垃圾分类再出新规 文章下载

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生活垃圾分类再出新规

《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对生活垃圾的设施规划与建设、源头减量、分类管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及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

《办法》提出,将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4种。市级和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及年度建设计划,合理布局城市生活垃圾投放点,建设满足当地需要的各类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和场所。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环卫处副处长郑占士表示,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郑州市目前市内9区已经实现从前端分类、中端收运和末端处理的全闭环管理。

垃圾分类要做好,源头减量很重要。《办法》提出:鼓励使用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等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推行净菜上市;快递、电子商务等企业应当主动提供和使用绿色包装;鼓励单位和个人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

▲四部门:逐步提升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等相关要求。

14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发布解读称,《指导意见》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指出,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弱项,逐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指导意见》提出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对分类收运、焚烧处理能力以及资源化利用率部署了具体指标要求,针对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地区,《指导意见》强调加快建设焚烧处理设施。针对不具备建设规模化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条件的地区,《指导意见》鼓励通过跨区域共建共享方式建设焚烧处理设施。

行业资讯

1、北海市铁山港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近日,铁山港区分类办联合区科协、团区委、区卫健局等单位,组织党员志愿者到南康镇夏塘村委,开展“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党员干部带头实施”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

活动中,党员志愿者向村民发放了生活垃圾分类指南手册,从垃圾分类的意义、标准及方法三方面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倡导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原来垃圾分类是要根据规定要求来细分的,今天才全面了解生活垃圾分类。”拿着手册仔细阅读的村民陈叔说道。

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200份,现场讲解25次。活动通过党员干部的引领、表率及宣传,提高了村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帮助村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乡村垃圾分类指导员上岗

“垃圾分类”指导员杨兰最近做得最多的就是“看图说话”。每天一大早,她就会带上宣传图册,来到村民门前的垃圾箱旁,与前来扔垃圾的村民唠嗑。

“瓶子和纸板属于资源垃圾,可回收,你可以收集起来兑钱、兑积分。剩饭剩菜是厨余垃圾,不能回收,扔在‘其他垃圾’垃圾箱里。”11日,杨兰又趁着村民集中扔垃圾的时候,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目前在达坂城区,和杨兰一样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有30名,他们经过专业化培训,陆续上岗。

杨兰居住的达坂城镇一处公寓小区是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小区配有全新的垃圾分类房,设置摆放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栏,日常通过彩页宣传、大喇叭滚动播放、网络推文等方式,向村民宣传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等知识。

3、金色里程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大家谈”垃圾分类交流会

春节期间,社区生活垃圾产生量比平时多了不少,为确保居民持续落实垃圾分类,节后,金色里程社区邀请辖区内垃圾分类志愿者、党员志愿者、退役军人和居民骨干开展了“垃圾分类大家谈”垃圾分类交流会,大家畅所欲言,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

交流会上,社区工作人员通过PPT向大家介绍了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再一次强调了垃圾污染的危害性以及垃圾分类的意义。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分发垃圾分类调查问卷,征集大家对垃圾分类的意见和建议。大家拿到问卷后都认真填写,并积极发言,互相分享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也提出近期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案。

本次座谈会的召开,有助于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创新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式,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水平,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4、海曙区源头提质行动推动垃圾分类取得新成效

2021年,海曙区持续推进源头提质行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成效,获得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年度考核多项先进。

一是优化收运体系。加强小区生活垃圾智能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装修(大件)垃圾收运利用体系。其中,宁波市首个世行二期全品类智能垃圾回收箱在南门街道万安小区落地试运行;集士港镇领秀熙城小区建成我区首个规范化装修(大件、绿化)垃圾投放点。

二是强化执法保障。深入开展“执法进小区”,加大对小区物业的执法力度,倒逼物业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2021年1-12月,全区共办理垃圾分类案件1720起,罚款金额424537元,其中对小区物业企业等责任单位作出处罚320起。

三是细化督查考核。建立“政府、人大、政协、群众”督查机制,落实每月“四色榜”通报制度,压实落细工作责任。其中,西门街道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等组成监察小组,不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回头看”;高桥镇望庐花苑小区推行“311”岗,即3个巡逻员上门入户标记装修垃圾,1个社区网格员和1个垃圾分类专管员强化日常巡逻,实现装修垃圾溯源管理。

四是深化宣传引领。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楼道小组长、桶边督导员、居民志愿者等不同群体合力,持之以恒做好宣传。2021年1-12月,累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835场次,参与人数127564人次。下步,该区将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重点整治内容,通过“闭环管理、赛马比拼”,推动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环宝2022-2-14

 

 

仙居县局巧做“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着力破解垃圾分类工作难题 文章下载

仙居县局巧做“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着力破解垃圾分类工作难题

面对垃圾分类这份“考卷”,仙居县持续运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久久为功,加强科学管理,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全县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撤桶并点做“加法”,深入攻坚、提质扩面。开展主次街路“撤桶并点”专项行动,全面完成城区 48 条主次街路“撤桶并点”,撤除点位501个,撤除垃圾桶2482个,实行“定时定点+音乐线”上门收集模式;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原则,全面完成48个有物业小区“撤桶并点”,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100%。2022年仙居县将坚持“三公开、四保障、五标配”的建设标准,推动“撤桶并点”覆盖至非物业小区、城中村和大型工业园区。

二是源头控量做“减法”,多措并举、确保成效。紧盯源头控量关键环节,推行差异化收费制度,倒逼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在全县企事业单位高标准推行强制分类,办公区域禁止使用一次性纸杯等一次性用品,提倡全面打印,推动无纸化办公,带头做到绿色办公、节约资源;广泛宣传“光盘行动”,不得在餐饮场所主动提供或者免费提供一次性餐具;在大型农贸市场和商超全面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可降解塑料袋。据统计全县生活垃圾总量源头减量2153吨,同比减少1.3%,其中餐厨垃圾处置量同比减少3.6%,实现了零增长要求。

三是宣传发动做“乘法”,拓展广度、延伸深度。线上线下多管齐下“地毯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与培训活动,拓展宣传广度,着力营造浓厚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氛围。自5月1日《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已在 45个村文化礼堂巡回放映垃圾分类《条例》宣传视频,在48个小区、13个商超、3个市场、7个学校宣传《条例》,1818黄金眼、新蓝网、台州日报等十几个媒体平台专题报道。同时延伸宣传深度,做好“点穴式”精准宣传,将宣传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稳,确保党员干部、环卫工人、企业相关负责人及垃圾分类专职工作人员分类培训全覆盖。

四是执法督查做“除法”,强力推动、以案促改。一方面在日常常态化检查的基础上,坚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回头看”行动,督促、指导各类责任主体规范垃圾分类处理,自觉履行垃圾分类责任和义务,逐一消除未开展分类、分类情况差的单位或企业,推动垃圾分类成果再巩固、成效再提升。另一方面以“全县一盘棋、各方合力抓”为思路,依托联动机制,与街道、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网格员密切配合,建立起社区巡查与快速发现机制,提高发现率、劝阻率、整改率和处罚率。自2021年5月1日《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县共发放限改通知书1141份,共办理生活垃圾类案件714件,处罚金额7.1万余元。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03-14

 

 

全流程探访!原来厦门这样做垃圾分类 文章下载

全流程探访!原来厦门这样做垃圾分类

不久前,厦门主流媒体与网络自媒体云集,共赴一场垃圾分类探秘之约。

今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起邀约,与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及周末在厦门、吃喝玩乐在厦门等十多位百万、十万粉丝级别的自媒体达人组成采风团,开启一场厦门垃圾分类全媒体主题采风活动。

在住建部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成绩中,厦门再度蝉联全国大城市中第一档第1名,连日来,这个好消息传遍厦门。然而,厦门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生活中,吃喝玩乐是市民网友乐于关注的话题,而一提到垃圾,脏乱臭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只想快快远离,主动了解垃圾分类更是成了难以开展的课题。但一日不享受吃喝玩乐尚不影响生活,一天不面对垃圾的产生与处理,却几乎不太可能——5200吨,是垃圾收运车每天往返1900多趟,运送厦门生活垃圾的日均收运总量。

随着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工作时刻运转。在寸土寸金的厦门,从前依靠大量土地填埋处理垃圾也逐渐有了更多先进、智能的解决方案,同样,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下,也需要更多市民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在本次活动中,采风团前往岛内外多个垃圾分类相关场所,带着市民、网友对于垃圾分类的众多好奇和疑惑,沉浸式探访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去探索厦门垃圾分类取得好成绩的“秘密”。

带着疑问,采风团参观了垃圾分类投放点、垃圾分类示范校园及垃圾处理厂等地,了解厦门垃圾分类全流程内容及相关政策、措施,学习了垃圾如何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等知识,各主流媒体记者与自媒体达人通过不同类型的宣传渠道发布相关体验,向身边的朋友和网友传达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展现厦门垃圾分类从前端投放收集到后端收运处理的各项措施、成绩。

在本次活动中,各平台媒体发动网络影响力和粉丝号召力,通过视频、图文、广播连线等方式向市民朋友答疑解惑,进一步扩大厦门垃圾分类宣传面与影响力。“咱们厦门怎么连垃圾处理厂都有一股文艺小清新的气质。”“没想到我们的(垃圾分类)标准那么高。”“我们可以去参观吗?”不少视频博文刚一发出,就引发市民网友的广泛讨论与转发收藏。在这些一日游视频日记、科普小视频、长篇推文之中,不仅层层揭秘了厦门垃圾分类“背后的故事”,也向全体市民网友争取了更多理解与支持。

【媒体人 有话说】

●厦门电视台《视点》栏目记者:走访中,我感受到翔安再生能源电厂跟两年前相比又有了不少新变化,采用了更先进的设备与更高效的处理方式,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化利用,这也是厦门垃圾分类工作越做越好的直观体现。我打算从这些角度报道,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直观画面和专业人士介绍展现给观众。

●微博博主“沙坡尾厦门”:我会通过Vlog的形式,把一天见闻分享给大家。这一天里,神奇的垃圾分类督导方式,优秀的幼儿园小朋友,厉害的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对粉丝来说都是新鲜事物,把这些有趣的内容呈现给大家,既是公益宣传,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厦门垃圾分类的新变化。

●抖音作者“嘉嘉很厦饭”:一天探访下来,我最大的感触是垃圾乱放还是垃圾,但如果放对位置就可以成为资源。作为普通市民,我感受到身边还有许多垃圾分类做得不够到位的地方,希望通过轻松的自媒体短视频形式,利用一定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厦门音乐广播主持人小凯:这个活动意义非凡,利用全媒体号召全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年轻人可以影响晚辈和长辈,网友可以号召亲人和朋友,我们作为媒体,也通过广播对听众形成正向引导,在亲切的陪伴和潜移默化中,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带入千家万户。

●“小鱼网”编辑: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厦门垃圾分类在收运、末端处理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成熟配套,这让人觉得前端分类投放花费那么多心思是值得的。亲眼目睹了末端处理厂的先进与全面,我会用图文展现我的见闻,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希望让更多市民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更支持我们厦门垃圾分类工作。

【全媒体 采风行】

智能科技

助力监督指导

垃圾分类

原来还能这样管理

第一站,采风团来到中华街道霞溪社区,在古城西路125号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采风团惊奇地发现,这座独立的环保垃圾屋不仅干干净净没有异味,还配有卷帘门、LED宣传屏、灭蝇灯、洗手盆等设施,同时马路对面的一台可视对讲监控正对着投放点,24小时都有人值班监管。“我只想说一句,厦门做得太‘过分’了!”现场,微博博主“吃喝玩乐在厦门”语出惊人,她笑着说,“这让不想垃圾分类的市民一点偷懒机会也没有了。”

“我们老城区人口多、建筑多、巷道狭窄,管理起来确实有难度。”霞溪社区居委会社会治理副主任叶联野介绍,经过垃圾分类投放点整合改造,整个片区的环境更加整洁了,部分智能设备的投用,也帮助垃圾分类监管工作更进一步。他在手机上向采风团演示,通过可视对讲监控设备,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在警务室和手机平台可以随时查阅现场实时景象,并用对讲功能向现场发送“语音消息”,对违反规定的乱投乱放行为实现远程宣传与引导。他表示,目前中华街道已经在6个投放点投用可视对讲监控,今年以来,霞溪社区在几次考评检查中的表现都有明显提升。对此,采风团纷纷竖起大拇指,“科技改变生活,在垃圾分类上也不例外。”

现场,还有媒体达人临时体验起垃圾分类督导员的角色,开袋检查居民前来投放的垃圾,并在真正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指导下,与居民一同学习准确的垃圾分类知识。抖音作者“一头导游”感慨,以前对如何垃圾分类并资源化利用一知半解,“这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说,带着疑问找答案,希望这场活动能让他更加系统化地了解垃圾分类,回去也要给粉丝好好宣传一下。

寓教于乐

从娃娃抓起

垃圾分类

原来还能这样教学

“为什么这个骨头算其他垃圾?”“因为是不好发酵的大骨头。”在厦门思明实验幼儿园,来自中班的5岁小朋友谢岳霖流利地回答采风团随机提出的问题,几个易混淆的垃圾分类知识一点没错,让不少成年人都自愧不如。在中班教室门口,一面垃圾分类操作墙上划分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四块区域,几名中班小朋友将手工制作的各类物品卡片摆放到对应区域中,老师在一旁一一检查、确认,“都放对了!”老师为小朋友们欢呼,采风团也惊喜地鼓起掌来,“没想到小朋友们这么厉害!”

走过学校走廊,垃圾分类知识海报、垃圾分类涂鸦墙等随处可见,厦门思明实验幼儿园办公室主任张英华介绍,作为“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园”,学校鼓励孩子们在“看一看,玩一玩,学一学”中不断认识、理解垃圾分类,同时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区”的理念,以“教导监督”的形式带动家庭、社区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分类准确率。一位来自“小鱼网”的编辑点赞道,厦门垃圾分类在“小手拉大手”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对许多家庭产生正面影响,是行之有效且影响深远的好做法。

层层探秘

末端处理现场

垃圾分类后

原来这样处置

来到位于翔安东部的白云飞生态园区,翔安东部卫生填埋场、翔安再生能源电厂、工业废物处置中心、厦门市环卫科普馆、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厂等坐落在这里,置身山水之间,还有生物质(一期)、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三期)项目等正在建设。

走进卫生填埋场90米观景平台,与上万平方米垃圾近距离接触,却没有闻到垃圾应有的腐败气味,四周花开正好,微风舒畅,采风团纷纷开始打卡拍照。很快,填埋场中央一台醒目的120米大射程雾炮车引起众人注意,翔安东部卫生填埋场场长王小铎主动为大家介绍,这片卫生填埋场占地70万平方米,为了消除异味,每天24小时不间断使用雾炮车、雾墙等设施设备除臭降尘,减少对周边影响。此外,场内还有480口气体收集井,每天收集12万立方米的气体,可用于发电8万度左右,垃圾渗出的渗滤液经过净化处理还可以用于清扫路面等,实现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

在翔安再生能源电厂,几辆其他垃圾收运车缓缓驶入卸料区,升起后斗将垃圾倾泻入垃圾池中。另一头,七层楼高的垃圾池里,工作人员遥控着巨大的爪子,一把抓起10吨左右发酵好的垃圾,精准投入燃烧炉中——采风团纷纷惊叹,这像极了一台巨型“夹娃娃机”。翔安再生能源电厂总经理张贵安告诉采风团,这里处理了全厦门60%的其他垃圾,经过焚烧,1吨垃圾可以产生约500度电,10吨垃圾就可以提供10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厦门音乐广播主持人小凯现场连线,向听众直播了垃圾焚烧发电的全流程,并请张贵安向听众们科普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多种可能性。“希望市民朋友们给予厦门垃圾分类更多理解和支持。”直播最后,小凯动容道,“我们一起号召,用行动支持垃圾分类,垃圾分一分,厦门不止美十分。”

随后,采风团来到厦门市环卫科普馆,参观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厦门环卫发展历程,在全息投影、垃分小游戏中沉浸式了解垃圾分类的内涵和意义。“每天产生多少垃圾,这些垃圾怎样处理,不少人没有具体概念。”参观完,抖音作者“周末在厦门”感慨,“希望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向粉丝科普,分享一些易混淆的垃圾分类知识,用揭秘的方式展现垃圾焚烧处理过程,吸引家长孩子们产生兴趣,也许有更多人愿意主动了解更多垃圾分类知识。”

厦门日报2022-4-27

 

 

平湖市以“一链两网共治”深耕垃圾分类 助推“无废城市”建设 文章下载

平湖市以“一链两网共治”深耕垃圾分类 助推“无废城市”建设

近年来,平湖市以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为目标,深耕“CJ-3122”平湖特色分类模式,逐步拓展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应用场景,聚力“无废城市”关键领域建设。在近期公布的2021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估结果中,平湖再次以嘉兴县(市、区)排名第一的佳绩,荣获全省优秀。

一是聚焦源头末端激活“一链感知”末梢数据。围绕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管控,依托平湖市垃圾分类信息监管平台系统的622个“站”点摄像头及187条道路的智能收运实名制管理,除率先在嘉兴市实现全域307个城镇居民小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全覆盖外,还逐步实现了对全市622座“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站、19个中转站、184辆收运车辆、4个处置终端的垃圾分类全链条科学入库监督管理。日均接收源头规范分类、沿街垃圾收集、清运车辆情况、末端处理作业等垃圾分类投放数据5万余条、评价数据4万余条,全面激活源头末端“一链感知”的神经末梢,为平湖市垃圾分类实现“人治”到“数治”的改革飞跃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聚焦回收利用推进“两网融合”绿色提质。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两网融合”是垃圾分类工作提质扩面的重点之一。为此,一方面平湖在各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酒店宾馆、快递物流行业大力推进限塑禁塑、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物品、包装减量瘦身,并在全市共建成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站)5个,规范化固定回收点21个,智能回收箱258套,定时回收点298个,覆盖全市城乡的智能回收+定点回收+预约回收的回收体系初步建成。可回收品种也从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单一品种实现涵盖废玻璃、废弃泡沫、旧织物和废弃电器电子等全品类,回收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另一方面,平湖的生态能源项目运行平稳,生活垃圾日均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量652吨,处理中所产生的月发电量可达1400万千瓦时。

三是聚焦创新实践激发“三方共治”基层活力。除实行在百家欣水果、美丽家食品、万家乐超市、顶盛果业等多家商超的垃圾分类积分购物奖励外,平湖市还以“1+X”的分类宣教模式实现市、镇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全覆盖。市级建立1个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各镇街道的村、社区依托现有的公共空间打造垃圾分类宣教室、环保酵素制作工坊、废旧商品回收积分兑换站等创新场景。此外,今年还将深入挖掘生活垃圾分类科普资源,选取辖区内源头投放、收集运输、末端处置、科普宣教等若干个点位串联开辟“金平湖”垃圾分类游学线路,进一步扩大“无废城市”理念在群众中的辐射面。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03-14

 

 

以“逆向”思维构建垃圾分类“咸阳模式” 文章下载

以“逆向”思维构建垃圾分类“咸阳模式”

垃圾分类,关键在于末端分类处理。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立足市情,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大力加强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系统设施建设,3年内坚持先行完善末端处理体系、倒推中端分类运输与源头分类投放的“逆向”思维,让垃圾分类工作大变样,基本完成了全国垃圾分类重点城市阶段性目标,构建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咸阳模式”,促进了垃圾分类处置体系高效运转。

全社会动员

垃圾分类成“新时尚”

生活垃圾分类离不开全民知晓、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如何让居民知晓、支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破解居民不知道怎么分类问题?

2019年以来,咸阳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按照“党建引领、宣传引导、‘四大家’带头、部门跟进、全面覆盖”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机制体制建设,突出重点目标任务,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指导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为推动咸阳市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据介绍,通过“四大家”带头(咸阳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大院率先启动、领导干部带头)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在工作机制、宣传引导、设施配备、运行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先行规范,从抓习惯养成入手推动垃圾分类投放,为全市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近年来,咸阳市坚持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工作,由咸阳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咸阳市党建引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和倡议书,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党员模范带头“两个作用”,让党组织战斗堡垒“新行动”和党员作用“新坐标”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2.8万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全部注册了垃圾分类APP,建立了党员引领“示范岗”及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市级领导抓整体、区级领导抓街办、街办领导抓社区、社区领导抓楼栋、在职党员抓住户”制度,并形成了党建引领“1124”工作法,即“1周党员下基层1次、工作2个小时,动员党员干部当好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员、示范员、指导员、监督员”,有效发挥了带动和引领作用。

同时,垃圾分类重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习惯养成的转变。近年来,咸阳市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宣传模式。组织全媒体播放视频、刊发专题,编发分类指南,开发公众号、小程序,设计动漫、卡通形象,统一宣传口号,目前全市垃圾分类公益广告时段占比达20%以上,主要道路每千米设置垃圾分类公益广告不少于5处。同时,机关单位、居民社区、校园搭台唱戏,自编自演。秦都区还通过陕西秦腔、歌曲、舞蹈、宣讲等文化娱乐形式,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宣传活动,并建立了垃圾分类教育基地。

咸阳市还创新校园教育,组建辖区、行业、校园宣传员、指导员、志愿者“两员一者”队伍,全员上阵,分级组织培训,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引入社会资本

逆向打造“四分类”体系

垃圾分类最怕的是“先分后混”。居民分得很仔细,但如果末端处置能力跟不上,分好的垃圾最后又被“一锅炖”,群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就没了。针对这一“痛点”,咸阳市提出了“先找出路、再行分类”的思路。近年来,紧紧抓住末端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形成了以完善末端处理体系先行、倒推中端分类运输与源头分类投放的新模式。

据了解,咸阳市通过对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分类”要求,建立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采取特许经营、BOT(建设—经营—转让)、购买服务等模式吸纳社会资本,近两年累计投入运行经费4000余万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03亿元,先后引进海螺水泥、启迪环境和智享亿家3个市场主体参与垃圾分类收运处置。

在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方面,咸阳市多部门联动,发挥行业部门专业化管理职能。市政府出资160万元,由市生态环境局旗下的陕西瑞赛柯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能容纳10吨有害垃圾的暂存中心,实施收运、分拣、暂存,最后由陕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对有害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

在可回收物收运处理体系方面,咸阳市引进陕西智享亿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以购买服务模式每年补助企业570万元,实施互联网+垃圾智能分类项目。由该企业统一在单位、居民小区、校园配置1500套智能垃圾分类收集箱,并负责垃圾的收集、运输、分拣、处置工作。

在其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方面,咸阳市采取BOT模式,由芜湖海螺投资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日处理能力达1500吨的机械炉排炉焚烧+飞灰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该项目并网发电后,可日发电5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1.8亿千瓦时。按第三方公布的居民用电量估算,年发电量可供50万户居民用电4个月。

“发挥市场杠杆作用,咸阳市采取政府小投入、引入企业参与末端生活垃圾处置的方式,逆向推进‘四分类’体系建设。”咸阳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其他地方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居民分类好后,环卫人员运走时又混在一起”的情况,导致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果的担忧,也给生活垃圾分类进小区带来困扰。如何打消居民的疑虑?

据咸阳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咸阳市结合生活垃圾智能分类项目,在市区内建立了1000个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收集点,每天从上午8时开始,专用垃圾回收车辆将收集点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按已收集分类品类密闭运输至分拣中心,分拣员进行二次分拣打包后,再交由专业企业循环利用。

除了生活垃圾“四分类”,咸阳市还实现了4类收运体系独立运行的“四清运”,避免垃圾混装混运。针对垃圾分类收集企业混装混运问题,咸阳市在原有垃圾收运企业专门负责其他垃圾收运的基础上,引入咸阳智享亿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收运工作。同时,引入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厨余垃圾的收运工作,有效避免了生活垃圾混装混运现象的出现。

全量化处理

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厨余垃圾,由于其含水量、含油量高,一直是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咸阳市在厨余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方面采用“集中处理+区域分散布局”模式,由咸阳逸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9亿元,建设处理能力达12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中心,主要负责处理机关单位餐厅和餐饮企业及3个试点小区的厨余垃圾。在此基础上,还新增3座日处理能力达10吨的厨余垃圾分散处理设施,解决了3100余家餐饮单位和居民家庭厨余垃圾的处理问题,厨余垃圾处理率达到80%。

厨余垃圾被运到处理中心后,要先进行机械分拣,待拣出非有机物后,再对其进行机器粉碎,挤压出水分后,在混合机中加入微生物菌和秸秆进行发酵,连续20天保持80摄氏度,就可以生成有机肥料。“水油经过发酵也能变成肥料。”咸阳逸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处理后每年可产生2300万立方米沼气,生产工业级粗油脂1800吨、有机肥原料1100吨。沼气厂内就能使用,还能用来发电,油脂可以全部销售出去,而有机肥原料也可以交给下游企业进行深加工。”

作为咸阳市首个厨余垃圾分散处理项目,渭城区厨余垃圾分散处置中心也将把厨余垃圾“吃”干“榨”尽,转化为干净水蒸气和有机肥原料。

“处置中心选用了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的工艺设备,处理后的出料无任何异味,24小时可形成有机肥原料、园林绿化培养土、油脂等各种原料。”渭城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处置中心运行后,每天可处理10吨厨余垃圾,覆盖渭城辖区内的227个居民小区,避免了因储存厨余垃圾滋生细菌、蚊蝇以及传染病的传播,有效解决了厨余垃圾的处置难题,有机肥也被附近几个花圃抢购一空。

而在2020年7月,位于礼泉县烟霞镇下韩村的咸阳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经正式并网发电。据了解,该项目采用机械炉排炉焚烧发电工艺技术与烟气处理系统,将生活垃圾卸入垃圾坑后经过简单的均化、发酵,贮存5~7天后便投入焚烧炉内焚烧,飞灰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在全程封闭的处理过程中实现固体“零排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要求。同时,可实现资源再利用,在焚烧1吨垃圾的同时可产生400多千瓦时的电,垃圾焚烧后的炉渣能被回收作为水泥原材料使用,垃圾渗滤液被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循环水使用。

正是通过以上生产工艺过程和环保措施,咸阳市真正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并实现了生活垃圾零填埋。

健全体制机制

垃圾分类融入城市治理体系

咸阳市把生活垃圾分类融入城市治理体系,并将其作为政府重点工作全力持续推进。

该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垃圾分类办公室和6个工作推进组,小组长全部由县级领导担任,抽调30名精明强干的工作人员独立办公,并创新工作方法,要求市垃圾分类办每月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市级主管领导每周现场调研一次,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各小组坚持每日分头检查指导一次并委托第三方实施常态化暗访监督。针对突出问题进行分级约谈和专题督办,目前已约谈市级部门9个、生活垃圾分类企业10余次。

咸阳市还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实行月考核一次、季排名通报一次,并将垃圾分类达标作为文明单位评选的先决条件。对未达到标准的,取消其评选文明单位的资格,已命名文明单位称号的取消其称号。根据《咸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办法》,该市坚持奖罚结合,对验收合格的居民小区,给予一次性3万元至5万元的奖励,首次对不达标的6个单位和小区分别进行了5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处罚。

据统计,目前,咸阳市主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居民小区分类覆盖率达到96%以上,知晓率达95%,市民参与率达80%,垃圾分类互联网平台注册用户达到16万余户,“四分类”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建成,日处理回收有害垃圾35公斤,日处理可回收物20吨,日处理厨余垃圾150吨,通过焚烧发电日处理其他垃圾700余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6.8%,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处理“零填埋”。

通过靠前指挥顶层设计、充分进行社会动员、完善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整合区域内外资源等,咸阳市目前已基本建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四分类”独立运行体系,实现城市生活垃圾“零填埋”。

中国建设报2021-1-19

 

 

石柱:宝坪村创新举措打造垃圾分类“升级版” 文章下载

石柱:宝坪村创新举措打造垃圾分类“升级版”

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宣传方式,实行积分换物……2021年以来,重庆市石柱县万安街道宝坪村以创建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和部署,在石柱县垃圾分类办支持和指导下,不断强化工作举措,紧盯时间节点,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在组织机构建设、宣传氛围营造、实施效果推进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打造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的“升级版”。

干净整洁的村组院落。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党建引领,垃圾分类不再难

村组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一“战场”。自2021年初创建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工作以来,宝坪村党支部聚焦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堵点、痛点,村党支部集思广益,推出了“党建+院落+农户”的管理模式。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宝坪村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组织工作职责,让党员干部从生活垃圾的制造者向生活垃圾分类的宣讲者、践行者转变,争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动者、监督者。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据宝坪村党支部书记马建玲介绍,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全村党员和干部率先做到了“四会”,即会讲生活垃圾分头意义、会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会指导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会引导村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

分类指导员桶边指导。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不仅如此,该村配备了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各院落长和志愿者配合下,进院入户展开“敲门”行动,为村民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常态化进行“桶边”指导,增强了广大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提高了大家正确掌握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达到了“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院,一院带一组,一组带一村”的良好效果。

创新宣传,分类知识家喻户晓

“要使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可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呵护绿色家园”“混放是垃圾,分类是资源”……近日,笔者走进万安街道宝坪村,在农村院落的墙上,生活垃圾分类标语和彩色墙绘层出不穷,一道道特殊的乡村美景赫然呈现。

垃圾分类墙体宣传标语。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落实落地,全力打赢打好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持久战,让广大村民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掌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切实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宝坪村创新宣传方式,在全村4个组设置了墙体宣传标语100余幅,墙体喷绘宣传画10处,宣传专栏2个,营造出“人人知晓、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为打通生活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该村设置生活垃圾四分类投放点2个,两分类投放点3个,修建沤肥池4处,在全村各院落配置垃圾分类桶100余个。在各个投放点用图文并茂方式,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的投放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在万安街道办配合下,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处置体系。

积分换物,助推垃圾分类“提速”

为激活村民热情,让村民主动配合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宝坪村设置了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定点超市,实行垃圾分类积分换物,极大地提升了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如今,废旧报纸书本、空饮料瓶,废弃塑料……打包后送到积分兑换定点超市,就能获得相应积分并换物,已成为宝坪村广大群众的共识。

村民用积分兑换物品。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笔者走进这个干净整洁的小超市,但见货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洗洁精、洗衣粉、肥皂、纸巾等10多类生活用品。在超市门口,村民们排起了队伍,开开心心地兑换自己所的生活用品。

“我今天兑换了一瓶洗洁精。”“我兑换了一包洗衣粉。”“我兑换了一袋餐巾纸。”……拿着兑换物品,村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自设置积分兑换定点超市以来,村民支持率、参与率空前高涨,村容村貌迎来新的变华新。”在超市门口负责积分换物登记工作的宝坪村妇联主席谭翠感叹道。

随着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定点超市的有序运行,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活垃圾分类活动已真正融入村民的生活中,成为全村居民的新时尚。

华龙网2022-1-18

 

 

精准有效、常态长效,安徽铜陵探索可落地可持续垃圾分类路径 文章下载

精准有效、常态长效,安徽铜陵探索可落地可持续垃圾分类路径

推行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分而用之,变废为宝。但垃圾分类关系每个家庭和单位,横向涉及面广,纵向链条较长,如何才能实现精准有效、常态长效?作为推进垃圾分类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铜陵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务实推进,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探索走出可落地、可持续的生活垃圾分类路径。

强宣传督导,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厨余垃圾倒在绿色的桶里,倒完之后方便袋要放入灰桶。”2021年11月17日,天蒙蒙亮,李存英便来到了铜陵市铜官区五环国际小区1号垃圾分类亭。为推动垃圾分类投放,铜陵市建立了垃圾分类督导员制度,作为督导员,李存英每天不仅清洗并消毒分类垃圾桶,还要在早晚垃圾投放的高峰期指导小区居民科学投放生活垃圾。

推进垃圾分类,铜陵市已投入4000多万元,按多层200户、高层500户左右标准,新建1374个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亭点,全市居民小区设施覆盖率达100%。但垃圾分类关系每家每户,工作推行伊始,不少居民觉得麻烦,不理解不配合。要实现“分得清楚、投得精准”目标,光靠硬件不行,还要看居民的认可度、接受度。

“为了促进市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让每个人都有主动分类意识,我们加强宣传引导、工作督导。”铜陵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主任周江磊介绍。

铜陵在市级所有媒体开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专栏,所有户外广告设施播放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将每年11月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11月11日为宣传日,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我代言”、“生活垃圾分类社区大PK”等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大平台,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编写从幼儿园到初中生活垃圾分类教材,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校园在行动”等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理念融入课堂、渗入家庭、带动社区。铜陵全市278个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带头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为强化工作推进力度,铜陵还在建立专门的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基础上,组织6.5万名公共机构工作人员登记成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深入吹哨社区开展宣传、督导等志愿服务。

如今,铜陵城区全面实施撤桶并点、桶边值守、现场督导,并建立定期入户、扫楼走访、积分兑换、奖惩公示等相关制度,帮助市民群众“分得清、投得准”。

强全链管理,做到无害化资源化

“其他垃圾,经中转站压缩后分类运输,再焚烧发电或卫生填埋”“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处理后形成肥料,或分类收运后集中生化处理”……记者在铜陵市走访发现,每个垃圾分类亭的背景板除去介绍垃圾分类意义、如何正确分类等知识外,还清楚地标明了不同垃圾分类后的去处。

“以前我们遇到有不少人反映,垃圾在这儿分好了,到后面还是混在一起。”2019年就成为铜陵市第一批垃圾分类督导员的许代琴分析说,部分居民抵触,除去怕麻烦外,也怕前头分了后头混。

为打消群众顾虑,铜陵市在每个垃圾分类亭公示督导员姓名、监督电话等信息,清楚地标明不同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同时,按“四分类”标准配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车辆,所有车辆涂装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专线,实行“不同种类、不同车辆、不同颜色、不同去向”和“桶车对接,专业直运”的分类收运,有效防止“先分后混、混装混运”。

铜陵市还紧盯末端,对厨余垃圾以“公交路线”方式,由特许经营企业每日定时到交投点单独收运、集中处理。对可回收物,线上依托“回收郎”APP,线下与省供销合作社下属双赢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集中分拣再利用。对有害垃圾,在社区设立暂存点,定期交由危废经营企业处置。对其他垃圾,依托铜陵海螺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选、粉碎、焚化,废金属回收利用,灰渣作为水泥生产原材料,焚烧热量替代燃料,做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强制度保障,推动形成长效机制

因“未按照分类要求将生活垃圾投放至相应的收集容器”,2021年10月19日,铜陵市城管执法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依据《铜陵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向铜官区天井湖社区一小区开出了垃圾分类责令停止(改正)通知单。2021年11月18日,铜陵市丽湖家园小区一周姓居民,因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依据《铜陵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被予以当场罚款50元处罚。

垃圾分类需要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同时又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常抓不懈。在工作推动中,既要正面引导做到“疏”,也要引入处罚注重“堵”。在立法层面,相继颁布实施了《铜陵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铜陵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铜陵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和一系列导则、规范;在考核层面,将垃圾分类纳入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目标绩效管理,在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百分制考核中单列20分,在社区建立居民“红黑榜”制度。

教育先导、以罚促改、教惩结合,截至目前共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161份,处罚决定书125份。

“立足长远,我们还将新建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纳入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和入住一户、分类一户。”周江磊表示。

中环网2022--2-11

 

 

垃圾分类让成都“靓”起来 文章下载

垃圾分类让成都“靓”起来

垃圾分类处理是城市中“引领时尚”的“关键小事”,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大事。去年3月1日起,《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成都市郫都区先后印发了《郫都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动员工作方案》《郫都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督导和执法工作方案》《郫都区生活垃圾分类“前分后混”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增强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成效。

截至目前,郫都区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覆盖率达100%、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4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源头分类减量模式逐步建立,分类收运处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分类实效稳步提升。与此同时,通过近一年来常态化的宣传引导,“全民参与分类、人人自觉投放”的社会氛围也愈加浓厚,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明显。

撤桶并点

把垃圾关进箱房

源头分不好,中后端将前功尽弃。郫都区垃圾源头分类有什么新举措?

刷卡开门、自动称重、换取积分……一大早,德源街道和乐佳苑小区的垃圾分类智能一体机前,不少居民熟练地将各类垃圾投放至对应的垃圾桶内。

“随着小区环境变好,居民关系更融洽,大家投放的积极性和准确率都越来越高了。”区综合执法局环卫科科长李庚向记者介绍,在撤桶并点工作刚开始实施时,有些居民不理解,随处丢垃圾时有发生,通过物业、社区网格员、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共同的努力和付出,大家开始慢慢接受并参与,自觉到点位前投放、自觉分类,生活习惯有了质的跨越。

把垃圾关进厢房,实施“撤桶并点建箱房”是郫都区推进生活垃圾工作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699个居民小区规范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1297个,改造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1040座,建设“垃圾分类智慧居家馆”10座,设置智能分类设施49个,优化再生资源网点,建成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点65个,所有投放设施均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文件标准,更新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

专车专运

垃圾点对点送达

“源头分好了,中端运输是否存在混运情况?”这是居民关心的问题。

为破解“前分后混”的问题,郫都区统一了运输车辆标志,按分类要求逐步改造现有车辆,配备再生资源和有害垃圾运输车辆,推广车载桶装、密闭直运的餐厨垃圾运输系统。同时,统筹安排分类运输路线、时段和作业形式,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和衔接的分类收运系统,明确政府、环卫企业、物业管理、再生资源企业等单位在收运环节中的责任。

“分类收运做不好,还存在‘前分后混’问题,就直接追究责任人。” 李庚表示,“我们还通过安装GPS、运用数字城管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作业信息、行驶轨迹进行实时监控,采取联合执法、专项整治等多种方式,强化生活垃圾流向监管,持续实施‘前分后混’专项治理,严格执法查处、纠正‘混装混运’‘抛冒滴漏’行为。”

截至目前,郫都区共配置可回收物收集车33辆、可回收物专用运输车23辆、厨余垃圾收集车41辆、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16辆、有害垃圾收集车10辆、有害垃圾专用运输车辆1辆、其他垃圾收集车192辆、其他垃圾专用运输车118辆。同时,签订分类收运合同,统一标志标识,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时间表和线路图,通过GPS、数字城管等方式对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作业信息、行驶轨迹进行实时监控。

变废为宝

创新生活垃圾末端处理

前端垃圾分类、中端收运做好了,终端处理能力跟得上吗?

走进德源街道馨美佳苑小区,只见草坪上竖立着一个个“花脸”管状装置,上面写着“蚯蚓的家”“蚯蚓塔”字样。“这是利用蚯蚓以腐败有机物为食的特性而设立的环保装置。”李庚介绍道,“将落叶、菜叶、瓜果皮、鸡蛋壳等有机物投入塔中,通过蚯蚓进行分解,之后产生有机肥,可以直接供给周边的植物作养分,从而形成一条生物链。”

“要想做到生活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在着眼于末端处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郫都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新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不仅减少了垃圾在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更激发了广大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浓厚兴趣。希望各个小区尽可能减少垃圾产出量,真正让节能环保、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除了创新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记者从郫都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郫都区现已建成可回收物分拣中心3座;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点3个;规范提升具备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转运站1座,增设压缩泊位1个,日处理能力150吨;按照《成都市有害垃圾暂存设施设置标准》要求,改造提升区级有害垃圾贮存点1座;园林绿化垃圾处置场2个;规划建设大件垃圾拆解场1座。

天府郫都2022-1-10

 

 

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要工作见成效 文章下载

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要工作见成效

兰州市作为全国先行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坚持把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有机结合。近年来,按照“基础设施与思想意识同步推进、市民自觉与政府强制同步实施、购买服务与自主开展同步尝试”三同步工作法,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居民知晓率、认可度和参与率不断提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逐步健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记者近日从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兰州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100%,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超过住建部35%的要求。兰州市尚东嘉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评为“2021年环卫行业典型示范案例”。

全面推行垃圾分类

据市城管委垃圾分类科科长王纲介绍:“目前全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县 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建立了联席会议和工作月报制度,强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职责发挥,形成全市一盘棋、各方合力抓的推进机制。”

另外,市城管委通过多平台、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宣传垃圾分类工作,适时举办有奖答题和知识竞赛活动,使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市民耳濡目染、耳熟能详的事物,在全社会形成了关注、支持、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开设“兰州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布国家政策动态、省市工作要求,定时转发兄弟城市举措、权威专家评论,实时推送区县工作亮点、经验做法,开设“生活垃圾分类红黑榜”专栏,每周五发布红黑榜小区名单,自2020年1月起至今已发布98期,其中红榜小区392个,黑榜小区208个,有效促进了物业企业主体责任的发挥和居民小区分类效果的整体提高。

市城管委坚持协调联动。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制定了《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市城管委坚持依法促动,经统计,全市共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单位、物业小区累计下达书面整改通知单1598余份,行政处罚96起。

多举措高效推进分类工作

据市城管委垃圾分类科副科长徐会江介绍:“我们围绕生活垃圾分类的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着力从公共机构强制分类、示范片区加快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教育、重点行业纵深推进等三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首先公共机构率先推进。制定《兰州市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细则》,在全市所有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通过配齐分类设施、开展分类培训、设置分类台账、落实分类考核,带头践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其次片区建设提质增效。印发《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标准(试行)》,开展以街道为基本单元的生活垃圾分类片区建设,通过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签订物业企业承诺书,形成党组织、社工委、业委会、物业企业、志愿者五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格局,努力实现片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分类类别和分类收处系统三个全覆盖。

再次学校教育持续深入。制定《兰州市中小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兰州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标准(试行)》,编制幼儿版、小学版、中学版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

紧抓“环节”

加快建立分类体系

市城管委垃圾分类科科员高换换向记者介绍:“投放、收运、处理三个环节,是我们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处体系。

首先加强教育培训,引导分类投放。实行‘红黑榜’及市场准入和淘汰制度,督导其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激励和培育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习惯。

其次推进‘两网融合’,规范分类收运。整合改造现有回收网点,引导生活垃圾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融合发展,加快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截至目前,提升改造“两网融合”网点420家,建成垃圾分类分拣中心14个,构建12345民情通、965955报废热线和“爱回收”微信服务网络。配备生活垃圾收运车辆1196辆,其中:可回收物收运车290辆,有害垃圾收运车18辆,厨余垃圾收运车110辆(含60辆餐厨垃圾运输车),其他垃圾收运车778辆。

再次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分类处理。建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区、餐厨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综合性垃圾分类运营中心各1座,危险废物处理厂2座,卫生填埋场2座,在建厨余垃圾处理厂1座,从末端解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处理问题,基本形成了生活垃圾从源头产生到末端处理的闭合环路。”

突出创新积极探索分类工作

“我们针对生活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不断创新思路举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理念,着力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首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1353工作法。”王纲谈到。

代表兰州参加国际会议

发出兰州声音

据悉,2021年6月28日,兰州作为NAMA项目和低碳试点城市参加第十六届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合作国际会议,宣传城市管理,介绍垃圾处理及低碳城市建设,深化交流合作,在国际固废平台上发出兰州声音。2021年10月28日,在垃圾低碳综合管理国际研讨会议上介绍兰州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实践经验。

兰州日报2022-3-8

 

 

垃圾分类,在探索中前行的“道外模式” 文章下载

垃圾分类,在探索中前行的“道外模式”

在2020年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重办事处轻企事业单位、重小区居民生活垃圾轻临街门店垃圾的问题。在明年的工作中,要对企事业单位和临街门店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强化管理,制定出投放、收集、倒运的整体流程,拿出专项方案,形成收运闭环体系。

■ 继续加大力度引导居民居家分类

通过积分兑换、宣传教育、小手拉大手等多种方式,从源头上让居民养成居家分类,下楼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同时,从立法方面建议市级主管部门和人大设立专项法规,完善奖惩措施,规范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 协调1+N专班对行业部门进行督导

继续加大1+N专班行业督导组对垃圾分类的牵头作用,积极配合专班对垃圾分类中存在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问题,主要针对九小门店、公企单位、中小学校幼儿园存在的无分类容器、宣传不到位、无专管人员等问题,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给予解决。

■ 深入推进桶边督导工作

要求各街道办事处桶边督导员转变工作思路,在工作过程中将宣传、督导工作作为主责主业,做到“勤讲解、勤开袋、勤纠正”,减少二次分拣,真正发挥督导员的实际作用。在检查中,不论极寒还是降雪天气,各街道桶边督导人员都能够按时上岗作业,尽职履责开展督导工作,对部分督导效果不佳的点位,区分类办要求相关办事处加大督导员培训和管理力度,确保将宣传、督导作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 餐厨垃圾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临街饭店、餐饮企业产生的餐厨垃圾开展专项治理整治行动,由市指调处、区城管局、执法局和餐厨垃圾回收企业联合行动,签署收运协议、确定倒运时间、明确规定标准和责任要求,规范餐饮企业餐厨垃圾收运,形成全链条分类收运闭环,完成协议签署率100%。

■ 细化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收运流程

按照市里最新方案的要求,对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收运处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经过去年推进发现,有害垃圾在全区设置两处点位的方式效果不佳,相关办事处、物业运送的有害垃圾数量不足,下一步将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设一处集中点位,与环保部门对接,定时处理有害垃圾,完善全链条有害垃圾处理机制。针对可回收物的收运工作,在复查协议签署率的同时,要求可回收物收运单位中亚环保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规划的收运路线和时间完成收储,并定期报送可回收物集中点位、收运数量,便于再生资源回收计量统计。

■ 推进垃圾分类执法行动

与执法局对接,依据现有政府规章,对拒不履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开展依法约谈、依法督办、依法处罚,对未达标的社区,需要执法局当月对社区内全部的不合格工企单位、九小门店、物业服务企业和一定比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执法介入,并建档立卷。

本报记者 霍亮 图片由市城管局提供

■新闻链接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以来,2021年,道外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结合区情实际,围绕“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由谁干”4个关键问题,克服困难阻力,不断探索推进,完成了节点任务。

道外区组建1+N专班统筹推进全区创城和垃圾分类工作,做到专人负责、集中办公、行业配合、协同推进。针对小区庭院、九小门店、公企单位垃圾分类推进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8月初,1+N专班行业督导组与区分类办一同对道外区部分工期单位及九小门店垃圾分类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明确整改时限。

道外区建立包保责任体系,由20名区级领导、区垃圾分类专班成员包保到办事处;全区96名副处级以上干部深入小区,每月3次对包保的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检查,第一时间通报街道办事处、社区,将现场发现的问题以照片和检查记录的方式督办相关物业和办事处,由社区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对问题跟踪问效,限时解决。由于8月份疫情期间各行业部门的小区卡点站岗工作,影响了垃圾分类包保检查,有部分单位未完成3次检查任务,由于情况特殊,经请示市体系推进部包保组,对包保工作未予扣分。

开展“三重包保、三级检查”

按照市局统一部署,道外区垃圾分类专班协调区城管局、区执法局联合印发500份《关于规范餐厨废弃物管理的告知书》,针对未签署运输协议和签署后执行效果不佳的餐饮企业逐户走访、上门告知,规范餐饮企业餐厨垃圾的收运行为。8月末,市城管局指调处已经带领区城管局、区执法局对存在问题的100余家餐饮企业进行了上门告知。下一步,针对告知后仍不履行相关义务的单位,将按照《哈尔滨市城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此外,道外区在各街道办事处在100个示范、达标、优秀庭院基础上选取1000个垃圾分类最美家庭。最美家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主动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标准达标、参与过垃圾分类志愿行动。为最美家庭发放奖品作为鼓励,制作垃圾分类最美家庭的门牌粘在最美家庭门前。

深入推进餐厨垃圾整治

道外区对100个仍配备桶边督导员的小区开展早、夜勤检查,对人员在岗和设施状况及展板宣示物进行检查,要求对破损、缺失的进行更换,脏污的进行擦拭。尤其针对创城检查中重点的垃圾外溢、桶盖缺失、督导员不在岗等问题进行督办,检查结果列入每月份各办事处考评分数中,作为资金拨付的依据。

此外,道外区还更新了垃圾分类容器。经统计,截至10月份全区垃圾分类1519个集中点位,由于破损、丢失等问题,存在缺口3439个。按照集中招标采购、以旧换新的方式,对破损的垃圾分类容器进行更新,确保全区垃圾分类容器符合规定标准。12月中旬,区垃圾分类办在大有、南马、东莱、南直街道办事处各选取了一处小区点位,设置了4台智能垃圾分类箱,新增的智能设备具有扫码分类、人脸扫描,冬季加热和误投提醒摄像等功能,能够很好地区别垃圾投放人员是否按照分类进行投放。

加强督导员监管 更新分类容器

道外区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评比竞赛,创建10个精品小区、22个示范小区、68个标准小区,打造出可复制、能推广,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样本模板,带动全区分类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从8月下旬的时间节点,由服务培训转入督导考评模式,道外区城管局抽调全局机关人员,成立10个督导组对办事处进行检查,完善管理体系、闭合体系、完成规定动作,严格进行评分,将考核成绩与资金拨付挂钩。

哈尔滨日报2022-1-3

 

 

广州垃圾分类的经验与思考 文章下载

广州垃圾分类的经验与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垃圾分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关系到资源节约,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垃圾分类政策的落实,有赖于社区治理的实践。广州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目标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用协商治理实现社区善治,积极优化垃圾分类工作,践行新风尚。

2019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开启了广州社区垃圾分类治理的新篇章。通过建立健全市、区、街道三级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基层部门联动。截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共有166个街(镇)设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占比高达93.7%;1517个社区建立了社区联席会议,占比高达95.6%。合理、透明、规范的协商与沟通,促进了社区层面凝聚垃圾分类的共同意识。

因地制宜开展社区垃圾分类

广州社区垃圾分类的实践,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广州坚持党建引领的原则,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建清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内容和基础网格化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志愿者、环卫工人等主体的积极作用,引导监督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截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回社区报到参与服务党员人数达20.9万人,其中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约9.4万人。同时,全面发挥基层能动性。白云区率先在全市建立首个业委会党支部,推动垃圾分类等小区重大事项的决策。该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主动与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对接,动员热心业主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目前,已发展为街道党工委领导、社区党组织监督、业委会党组织负责的三级组织架构,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断向纵深推进。

第二,定时定点,铺设垃圾分类网络。近年来,广州各区努力推进楼道撤桶,推行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在物业管理完善的新楼盘区域中,黄埔区撤桶率已经达到95%。在旧小区较多的中心区中,海珠区撤桶率也已达70%以上。从数据来看,广州不少小区已经成功实现楼道撤桶。然而,楼道撤桶也给各主体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不便,社会对此做法的接受程度不高。例如,部分投放点因垃圾投放过多出现“爆仓”现象。部分居民看到垃圾桶满后便把垃圾直接扔到桶边,既违反垃圾分类的原则,又破坏环境。而且,不少低楼层居民对在一楼放置垃圾桶也有不满。对于楼道撤桶后如何选点、怎样做到及时收运等问题,物管、业委会及居民之间仍需进一步协商。

第三,因地制宜,打造一社区一方案。在城中村社区,流动人口是开展垃圾分类的难点。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广州城中村社区制定了三种垃圾分类投放办法: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基本采用“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精准定点投”的方式;流动人口采用“租客楼里分好类,屋主负责精准投”的方式;住户分散的区域,用“垃圾分类巴士”定时上门收集垃圾,即“屋里分好类,定时定点上门收”的方式。城中村社区的垃圾分类方案灵活多样,方便了居民,也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率。针对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等问题,白云区均禾街道推广了屋主责任制做法。利用街道门禁卡办理点,对外来人员开展定向垃圾分类宣传,要求新外来人员在办理门禁卡时,必须签署参与垃圾分类的承诺书。承诺书的签订明确了屋主的主体责任,使垃圾分类监管工作更有针对性、可行性。《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0)》对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具体做法与经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构建社区垃圾分类共建共治体系

广州的垃圾分类社区治理尚处于发展阶段,“定时定点”模式在一些生活社区尤其是商品房小区里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垃圾细分的类别太多、分类指引和便民设施不齐全,也加大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工作的难度。

目前,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需要的资金主要由物业公司负担。许多物业公司没有资金购置分类垃圾桶,居民也不同意涨物业费,只能依靠街道拨款。然而,居委会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并不明晰,工作开展面临“有责无权”的尴尬处境。许多垃圾分类的指标任务在具体执行阶段都落到了居委会的头上,然而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缺乏相应的管理权和奖惩机制。与一些垃圾分类先进城市相比,广州垃圾分类的管理机构尚未健全,督导队伍仍需进一步壮大。另外,目前与垃圾分类工作相关的经费保障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财力投入与实际工作需要存在较大差距。

广州通过落实“垃圾分类”政策,某种意义上推动了社区走向善治,而社区善治本身就是实现垃圾分类的重要路径。广州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政府治理+社会组织参与”的原则。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整合的核心力量,居民自治则直接促进了社区积极行动者的诞生。政府治理实现了政府与社区的有效对接,将社区治理的有效成果转化为整个城市的治理经验,社会组织的参与将为社区治理提供专业化的知识和方法。在此过程中,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对居民的情况进行摸排调研。始终坚持公开透明的协商程序,保障居民在决策过程中的知情权与表达权。

从广州垃圾分类现存的问题和已有经验来看,要建立垃圾分类治理的长效机制,仍需构建社区垃圾分类共建共治体系,推进社区垃圾分类精细化治理。要根据社区构成、人员结构、周边资源等要素,形成有针对性的分类治理方式方法和治理工具。街道一级的垃圾分类政策在落到社区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社区实际情况。对于垃圾桶数量、垃圾回收时间的工作要求,要因地制宜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对社区自治队伍的培育工作,组织相关力量对居委会、社会组织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业务培训,提升他们参与垃圾分类的专业能力。真正培育一批项目实施效果显著、资金管理规范、具有影响力的垃圾分类社会组织和品牌项目。

北极星环保网2022-1-25

 

 

合肥市包河城管探索破解垃圾分类投放点启用难题 文章下载

合肥市包河城管探索破解垃圾分类投放点启用难题

笔者从合肥市包河区城管局获悉,3月份该区新启用98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点,其中烟墩街道一次性增加42座投放站点正式启用,其中涉及欣园小区、万象公馆、水晶公馆等8个小区。“原本我们还有一些顾虑和担心,看到干净整洁的投放站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一点异味都没有,顿时放心了许多,我们每天都分类垃圾,似乎慢慢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欣园小区的居民陈大姐说道。

启用前:充分交流、落实“三员”

“垃圾站设置在这个地方合适吗?”选址前,烟墩街道某小区内,一位业主心里犯着嘀咕,因为小区正大门设置了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与他家相隔较近,他担心启用后气味会影响生活。另外站点建成后,个别小区依然存在“有人分、有人不分”“今天分、明天不分”的摇摆现象,居民家庭自主分类水平还需提高,“二次分拣”现象依然存在。

为打消居民顾虑,启用前,街道城管、社区、物业、建设等多部门提前做好充分准备。面对选址难、垃圾投放时间与居民投放习惯不完全吻合等问题,烟墩街道城市管理部联合各社区、物业公司、建设公司等相关单位提前展开“面对面”谈心,邀请居民现场感受投放体验,找准居民分类投放垃圾时的痛点、堵点所在,在此基础上,组织多方力量共商共议,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化方案,力争达成最广泛的共识。

配备专人管理是投放点启用的关键。为有效促进站点启用,包河区严格落实“三员”(专管员、指导员、志愿者),即各社区配置1名专管员、物业在每个站点配置1名指导员和1名志愿者。其次,各社区提前购买垃圾分拣器、橡胶手套、“三员”证件牌、站点指引牌、宣传标语、公示通知单等启用设备和宣传物资;在启用前3天内,城管部联合施工单位对“三员”实地培训,做到业务合格方能上岗。

启用时:“两种模式”“三定原则”

为了解决大家的抵触心理,烟墩街道城管部联合各社区以“两种模式”为着力点,采取“线上宣传+线下宣教”模式,线上通过微信群、公众号、自媒体等方式,发布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及有关知识,营造浓厚氛围;线下对垃圾分类站点小区进行入户宣教,通过现场讲解、活动推进、精准入户、正向激励、知识培训等方式,向居民介绍垃圾分类房的功能和分布情况,确保市民知分类、懂分类、会分类。

合肥市包河区锦绣淮苑垃圾分类投放点。包河区城管局供图

对于仍有群众反映的投放不方便、有臭味、环境不佳等问题,城管部联合社区通过“三定原则”,即定点收集,保持站点四桶规范、干净整洁。对接清运单位,建立生活垃圾投放管理台账;定时收集,设置早晚固定两个时间段开放,规定时间定时集中收集;定人管理,投放时段内,每个垃圾投放点至少配置一名督导员,负责桶边督导、宣传及卫生保洁,进而消除了群众疑虑。

启用后:薄弱环节精准“帮扶”

站点投入使用后,烟墩街道城市管理部每周不定期对辖区各站点进行督查,对督查发现的个别站点四色桶设置不规范、地面垃圾清理不到位等问题,建立“薄弱环节清单”,每月建立一台账,以微信、工作例会等形式进行总结通报。对于每日站点垃圾由建设单位上下午各清运一次,并对垃圾桶周边环境卫生进行及时清理,做到日产日清。同时根据《合肥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及厨余垃圾纯净度、运营的数量、成效等对物业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奖惩。烟墩街道通过定向帮扶施策,引导站点做好垃圾分拣、投放这件“关键小事”。

“要想垃圾分类不走样,服务就得跟得上,我们将通过‘排查摸底、培训指导、落实整改、建立台账、巩固提升’等措施,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走深走实。”烟墩街道城市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其实,投放站点的启用离不开物业发挥主体责任,包河区实行奖罚并重的方式积极推进投放站点启用,一是积极争取资金对已启用投放点进行奖补,指导各街镇、大社区制定街道级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奖励办法,组建志愿者队伍,鼓励支持物业管理单位启用投放点。二是对物业管理单位拒不配合工作的,推行‘约谈、拒收、执法处罚’等倒逼机制,对拒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物业管理单位,依据《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依法进行行政处罚,通过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逐步破解启用难问题。”包河区城管局环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然垃圾分类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市民的支持和配合,每个市民把垃圾分类当成自己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包河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民网2022-3-22

 

 

多举措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 共建共享绿色家园 文章下载

多举措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 共建共享绿色家园

自2020年5月以来,历城区唐冶街道鲁商凤凰城小区坚持以“凤凰1家”党建品牌为引领,以办好居民关心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为工作目标,多方统筹资源,凝聚社会共识,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工作。通过打好“文明联创、红色网格、绿色服务”等一系列垃圾分类的组合拳,共建共享绿色社区,探索出“党建引领+垃圾分类”的“凤凰”模式。

文明联创 营造垃圾分类宣传氛围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群众掌握好垃圾分类知识是基础。为带动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经过不断探索,社区建立起“党支部+共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党员+环保志愿者”五方联动的工作体系,组成一支由“专职宣讲员+兼职督导员+志愿者”的三级服务队伍。社区党员率先学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并带头开展宣传,党员们首先成为垃圾分类的“代言人”,由党员、红色物业管家、网格员、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在志愿服务中帮助居民形成分类共识。为了让更多的居民们了解到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硬知识”,以及垃圾到底如何妥善处理,如何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等“软常识”,社区在征集广大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区首个社区级垃圾分类(150平方米)主题教育体验中心——“跟着垃圾去旅行”,基地借助文字、图片、实物体现、VR模拟、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为居民提供沉浸式体验,通过“参观+体验+共享”的形式,向居民灌输生活垃圾分类理念。

进入体验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副由矿泉水瓶盖组成的唐冶辖区图,切实让居民们体验将“垃圾”变为艺术品的震撼;“生活垃圾123”板块通过直观数据、垃圾实物的方式给参观者直观体验;VR互动游戏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寓教于乐,在互动中学习垃圾分类;直径2米的“垃圾去哪啦”沙盘,直观呈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各环节的运作,真实展现各类垃圾及其处理工艺流程,增强宣传的张力,提升宣传效果;“心手相印”打卡,留下来访者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决心。

目前,该宣教中心日接待20人次左右,体验中心投入使用至今近1年的时间,前来参观访问约9527人次,并受到前来参观的居民的高度评价。

红色网格 凝聚“红色物业”+“商圈联盟”力量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离不开物业参与,凤凰城社区正通过“红色物业”“商圈联盟”建设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一方面,物业服务中心积极与社区对接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展开“线上+线下”的宣传,同时对社区现有的垃圾投放点进行升级,扩建了1处大件垃圾收运站。另一方面,社区发挥辖区内商圈联盟的力量,为模范家庭提供免费理发、免费鸡蛋券、优惠理疗等服务,引进“对芽”企业,实现对可回收物的全天候回收,多种形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目前已开展“我是垃圾分类代言人”“可回收物回收PK”“我为山区捐衣物”等活动,在居民中逐步形成一种环保理念,全力支持垃圾分类工作。

同时,为了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社区通过“四分类两步走”的方法,引导居民正确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第一步,针对易分类的有害垃圾,每月初通过“有害换有爱”的方式开展集中收集,从最初每月收集3千克,到现在每月收集30千克左右,居民已逐步养成将有害垃圾分类的习惯;对于可回收物,在小区内有专门可回收物收运点,同时开展夜间回收,居民只需要在第三方“对芽”环保小程序平台上下单,即可有人上门回收,实现足不出户完成交易,垃圾从源头实现减量。第二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微信小程序引导居民进行厨余垃圾分类,在社区组建志愿者小组,有效推动小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工作的开展。

绿色服务 正向激励让分类光荣成为社区新风尚

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为减少群众的抵触感,便于居民接受督导,社区督导员均来自熟悉本楼栋情况的党员、热心居民。通过督导员的现场纠错,指导居民进行垃圾的正确投放,实现“我指导你参与”。

在此基础上,社区进一步正向激励居民,提升居民的荣誉感,每月评选处模范家庭,并不定期对模范家庭进行表彰。小区宣传栏显著位置处开辟了一处“笑脸墙”,根据督导员的记录台账,社区每月评选出垃圾分类模范家庭,在“笑脸墙”上通过小红旗的不同数量区分参与率。此举既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争当模范家庭,又在模范家庭中形成竞争机制,提高居民参与度,以此兑换不同的服务,形成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氛围。

目前,已有97户家庭获得模范家庭表彰,在2021年11月份举行的模范家庭颁奖活动中,社区向模范家庭颁发可降解垃圾袋、鸡蛋券、带有“凤凰1家”LOGO的厨余垃圾桶,通过模范家庭的正向激励,形成“我分类我光荣”的生活垃圾分类氛围。

下一步,鲁商凤凰城社区将按照省、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部署,加大交流与合作,为推广垃圾分类提供宣传平台,让垃圾分类生根落地,真正成为一种新时尚。

大众网2022-3-18

 

 

福州垃圾分类探索“三”字秘诀 打赢全民参与攻坚战 文章下载

福州垃圾分类探索“三”字秘诀 打赢全民参与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在全国76个大城市垃圾分类跑道上,市城管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始终聚焦难点、铆足干劲,全域覆盖高质量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福州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在住建部2021年第三季度考评中被列入大城市第一档第六名。

垃圾分类,日本用了30年,德国用了40年,瑞典用了整整一代人,而我们又将用上多长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只是共同时间线上无数重合的点,每个瞬间都决定我们何去何从。回眸2021,展望2022,福州在每一个“点”里找智慧,凝结出垃圾分类“三”字秘诀,以精细善治的智慧、不厌其烦的“绣花功夫”,汇聚城市治理向心力,打赢这场全民参与的攻坚战。

垃圾分类管理员细心擦拭垃圾桶。记者 林双伟 摄

回眸2021

“三全”勇冲刺

2021年,福州市聚焦全力打造“2.0版”垃圾分类模式,不断巩固提升“三端四定”工作法,抓重点、补短板、提质量,在全流程管理、全面动员、全民参与方面加压奋进,朝着目标一路冲刺。

在晋安区安亭路融信后海小区,收运企业将分类垃圾桶定时送到小区门口处,由专用运输车运走垃圾,保洁人员即刻冲洗路面,垃圾桶停留路面时间不超15分钟。

这是福州市垃圾分类“全流程”细致把关的一幕。去年,五城区所有小区撤桶并点,5119座垃圾分类屋(亭)成为小区“有机体”。喷有统一标识的运输车奔走在259条“公交站牌式”收运线路上,城市管理综合体建设快马加鞭,中端分类收运有了质的提升。后端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分类处置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餐厨、厨余等项目运营热火朝天。

“全面动员、创新形式”是垃圾分类提质增效的法宝。如今一到周末,市城管委领导就带队,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直奔各区现场一线进行“飞行检查”,发现问题立整立改,整改不到位则全市通报,时刻绷紧垃圾分类这根弦。

全市累计“飞行检查”500余个小区,整改约1500个问题;创新开展千名城管志愿者进社区推进垃圾分类活动,累计7500人次深入1378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导,让执法力量和志愿力量延伸到社区每条“毛细血管”。

行百里者半九十,居民意识不提高,垃圾分类只会是“沙上建城堡”。去年,各式垃圾分类“全民参与”行动火遍全市各地,新颖的宣传形式将垃圾分类“种子”种进大众心田。

线上线下同步选出“三十佳分类小区”“三十佳分类屋”“十佳分类工作企业”“百名优秀分类管理员”;垃圾分类教育走进全市722所中小学、幼儿园,114万余册分类知识读本送至学生书桌;垃圾分类抖音节目、垃圾分类动漫、垃圾分类2.0创意微课堂……垃圾分类展现了福州城市管理的智慧和力量。

为了激发区县等地的垃圾分类力量,县(市)区城区参照五城区做法,推进“三端四定”工作法,8个乡镇创建全域分类示范乡镇。全市1896个公共机构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时刻聚焦短板,打了一场场硬仗。365天的点滴付出,换来了亮眼的“垃圾分类成绩单”。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

各地特写

“三多”攻难题

硕果初结,精益求精之路上仍需不懈努力。面对居民垃圾分类意识需提高、垃圾分类“火焰”有待升高、科技力量如何助力垃圾分类等问题,高手可谓在“民间”。福州市各地亮出七十二般绝技,多多益善攻难题,让垃圾分类成为新习惯、新风尚、新规矩。

【多种熏陶】

晋安借助闽剧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记者 邹家骅 摄

晋安:深入社区“戏”说垃圾分类

飞檐翘角的古戏台,《垃圾房风波》等新编闽剧让晋安百姓拍手叫好。晋安在全市首创闽剧进社区,结合垃圾分类等热点问题,邀请区闽剧团以垃圾分类的真实事件为蓝本创作现代戏,走进10个村和社区,让更多居民更好地习惯于垃圾分类新时尚。

仓山学生参观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

仓山:乘坐直通车感受环保理念

伴随着“出发”的一声令响,仓山首趟红庙岭直通车载着30多名市民代表向着目的地进发。仓山拓宽垃圾分类宣传渠道,分批组织13个镇街近千名群众代表参观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见证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培养绿色环保生活理念。

【多点结伴】

鼓楼开展“双百双千双万”专项行动。记者 池远 摄

鼓楼:“双百双千双万”汇聚力量

一抹抹“志愿红”“执法蓝”成为社会治理的不竭力量。鼓楼开展“双百双千双万”专项行动,发动百名企业(市民)街长、百名城市管理监督员,千名市民垃圾分类监督员、千名机关单位志愿者,万家“门前三包”示范店、万户垃圾分类示范家庭,形成“共谋、共管、共建、共治、共享”的垃圾分类治理格局。

台江区洋中街道成立“垃圾分类联盟”。

台江:成立联盟解决“疑难杂症”

台江区洋中街道建立全市首个“垃圾分类联盟”,共建企业单位发挥各自优势,为垃圾分类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帮助街道解决政策支持、教育培训、资金筹措等资源缺口,合力解决垃圾分类“疑难杂症”。

【多样科技】

马尾可视化垃圾分类屋(亭)外挂着责任牌。

马尾:可视化垃圾分类屋投入使用

垃圾分类屋上一张标注着红、黄、绿三个区间的刻度条清晰显示垃圾分类准确率。马尾打造可视化垃圾分类屋(亭),借助大数据分析垃圾分类屋(亭)每月的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将“分数”展示在垃圾分类屋(亭)外的责任牌上,形成垃圾分类管理重难点清单,做到监督有的放矢。

福清:一户一码收集垃圾分类数据

扫一扫、称一称、拍一拍,每家每户的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上传到智能垃圾分类监管平台。福清通过一户一码实名制,收集垃圾分类实时数据,做到生活垃圾可溯源、精准查到户,实现“一对一”引导,前端智能设备搜集垃圾分类“小数字”,后端云平台计算“大数据”。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

分类运输车在“公交站牌式”收运线路上收运垃圾。

展望2022

“三再”助升级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2日上午,在市城管委组织召开的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上,来自全市各区、各部门、18家分类企业的负责人围绕如何更好地推动2022年垃圾分类工作各抒己见。市城管委就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新一年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再提升进行全面部署并定下目标,为福州市垃圾分类巩固提升年提供了全新“图谱”。瞄准靶心,福州垃圾分类将迎来新一次“升级换代”。

红庙岭建设再完善——

树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标杆

2022年,持续完善垃圾后端处置“主战场”,破解大城市“垃圾围城”;完成红庙岭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项目;二期填埋场筛分治理、园区渗滤液处置技改提升和红庙岭精细化监管平台等项目启动;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教基地,为市民带来一座多功能森林式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

垃圾分类屋新颖别致。

“三端四定”再深化——

打造一座垃圾分类样板城市

2022年,补齐垃圾分类短板,前端、中端、后端提档升级;宣传触角延伸至前端各处,密织“家、校、社”联动宣传网,实现垃圾分类准确率90%以上;中端推进城市管理综合体建设,年底再完成两处主体工程;后端分类处置科学运营,实现达标排放和安全生产,力争垃圾分类“福州模式”再创新成绩。

精细化管理再提升——

管理属于人民的精致之城

2022年,对标对表《福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方案和工作细则(试行)》,开展生活垃圾误时投放等专项整治行动;垃圾分类“三端四定”工作延伸至各县(市)区的城区,扩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范围;探索垃圾处理费按分类质效差异化征收制度,用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大数据采集分析;在部分小区试点使用无人值守智慧化分类屋,增加垃圾分类科技含量。

福州新闻网2022-1-25

 

 

多措并举 敲门入户 慈溪市生活垃圾分类进商铺 文章下载

多措并举 敲门入户 慈溪市生活垃圾分类进商铺

由于商户分类意愿低、店铺营业时间不一、人员流动性大等主客观原因,沿街商铺垃圾分类长期推进困难。2021年下半年以来,慈溪市以沿街商铺精准化投放路创建为契机,依托镇(街道)、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及相关行业单位,联合探索新方法、投入新设备,着力推进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分类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优化作业路线,上门收运以人为本。作为慈溪市老城区的浒山街道通过对辖区内31条道路,2673家店铺进行梳理、排摸、调研,分析业态特点,测算垃圾产生量,配置5辆集运车,划定清运路线,确定一天收运两次的运营模式。同步开展分类方法常识宣传、法制宣传,并发放分类垃圾桶,拆除沿街果壳箱。每辆集运车上配有黑桶(其他垃圾)3个,绿桶(厨余垃圾)1个,间隔40米左右停车两分钟,方便商家就近投放。负责收运的环卫师傅对投放垃圾进行检查,并指导分类不正确的商家完成精准分类,从源头把控好分类质量。

二是叠加智能元件,数据整合科技当先。以数字化建设和智慧城镇治理为抓手,慈溪市长河镇试点市场化运营,创新引入“环卫保洁+以桶换桶+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四网融合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管理运作模式,减少相关项目重复建设,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实效,全过程助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率先实施“一店一码”,店铺二维码包含商户基本信息、打分功能等。垃圾收运人员上门收运垃圾时扫描二维码,确定户主信息并对分类垃圾进行破袋检查、评分、称重、拍照,相关数据接入“四网融合”系统,实现管理及时化、垃圾可溯源。长河镇启动的环卫一体化项目是尝试现代环卫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沿街商铺生活垃圾纳入“四网融合”平台,真正实现“一网打尽”。

三是推进组合发力,分类垃圾闭环管理。各镇、街道通过环卫、督查、执法等组合发力,精准宣教呼吁商户带头参与垃圾分类狠抓源头质量,收运数据后台监控动态掌握,执法倒逼习惯养成,推进沿街店铺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同时,逐步推动集运车辆定位监控安装、入厂进料称重检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的闭环管理。

目前,全市共有50余条道路的沿街店铺生活垃圾实行上门收运。市垃圾分类办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上门收运范围,延伸精准化道路,发动更广泛的商户积极参与,营造社会全体开展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2-03-14

 

 

海珠区深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文章下载

海珠区深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的重要指示精神,海珠区围绕“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投放点优化提升、打造特色示范、培养良好习惯为重点,多措并举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辖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高标定点,打造特色亮点分类品牌

(一)全面优化点位,改善投放环境。印发《海珠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按照“美化、亮化、绿化”要求,完成1483个投放点升级改造。以垃圾分类“回头看”专项行动为契机,对全区垃圾投放点全面排查梳理,建立“一点一档案”,认真听取居民意见,合理确定点位布局,使垃圾有临时落脚的“家”,让居民投放垃圾更舒心、更愉悦。

(二)打造示范亮点,凸显海珠风采。高标准建成第二批星级投放点100个和厢房式投放点261座,辐射带动全区投放点精细化管理、精心化服务水平提升。按照特色引领、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建成沙园街+南华西街“老城区新活力”、琶洲街“城中村示范样板”、素社街“岭南风情”4条特色线路;结合垃圾分类投放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科普教育等内容,打造6条示范线路,进一步展示海珠垃圾分类新时尚。

(三)抓好前端投放,落实“精准分类”。率先推行“破袋投放”分类模式,各街道落实“一桶三员”开展常态化站桶督导,对厨余垃圾开袋检查、破袋投放,做到“检查在点位、督导在点位、宣传在点位”,不断提升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精准度。

二、高效运转,完善全链条式分类体系

(一)坚持“一类一策”,确保专收专运。全区设立厨余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有害垃圾等各类垃圾收集点683个,规划设置分类收运路线176条,配备分类运输车929辆,采用“小车进社区、大车统一运”和“公交式”专车收运,严格落实“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专运、桶车一色”,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二)构建“四中心一平台”,促进回收利用。建立完善大件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园林绿化垃圾回收处理中心、木质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废旧玻璃分拣回收中心等信息交易平台,联合区供销部门加大废旧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织物等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力度,2021年度月均回收处理大件垃圾485吨、园林绿化垃圾185吨、废木材1723吨、工业布碎垃圾1.1万吨,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40%。

(三)打好督导“组合拳”,强化长效管理。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辖内小区、责任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全覆盖检查指导;组建专项队伍,着力加强内街巷、城中村垃圾分类和环卫保洁巡查督导,提高主动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能力;建立问题定期通报机制,及时督促属地街道落实整改。

三、高频宣传,营造全民参与分类氛围

(一)开展特色宣教,提升参与积极性。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开展“百场活动进社区”“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手把手上门教分类”等特色宣传活动,2021年累计组织开展宣传活动3027场次,入户宣传超180万户次。精心打造海珠区新时代驿站•新时尚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创新运用弧幕LED、地面沉浸式游戏、电子触摸屏等体验方式,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参与度。

(二)抓好易感人群,环保理念入童心。坚持“从娃娃抓起”,持续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联合区教育局组织全区121所中小学校参加“争当新时代垃圾分类小先锋”活动,在195所幼儿园同步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活动,覆盖学生数量达87.7万人次,进一步增强学生规范投放垃圾的意识,利于从小养成正确分类好习惯。

(三)举办专项培训,增强各行业意识。开展全方位、多层面、密集型的培训和宣讲,发挥以点带面作用,提高各行各业垃圾分类意识。全区先后组织法规和知识宣讲及培训892场次,覆盖社区居委会、机团单位、物业公司、保洁公司、农贸市场等2.6万人次,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海珠区城管和执法局2022-1-11

 

 

付费制,让湘潭走活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一盘棋” 文章下载

付费制,让湘潭走活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一盘棋”

农村环境监督员拿着相机到处“拍垃圾”,发现一处立即处罚,乡镇、村干部连忙追着解释斡旋——这种生硬的农村环境治理场景,将一去不复返。连日来,记者在湘潭采访了解到,该市75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制,农村人居环境为之一变。

村民付费,政府奖补,农村环境治理不再难

在基层做过多次专题调研的干部郑群策深知农村环境治理之“难”。他介绍,过去农村不同程度存在生活垃圾治理认识难统一、机制难创新、资金难筹集、工作难推进、成果难巩固等问题。

为有效破解这五大难题,湘潭市在全省率先推广“村民付费,政府奖补”“一付一补”式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机制,以村民支付服务费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各县(市、区、园区)及乡镇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所需经费给予适当奖补,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付费制的推行,彻底改变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由政府包干的传统模式。

1月27日,记者走进湘乡市泉塘镇泉塘村,干净整洁的“美丽屋场”随处可见。“垃圾清运员每两天清理一次,现在房前屋后、村里村外干净多了。”村民吴成达告诉记者,村里环境好了,村民主动投资投劳,建设“美丽屋场”。村党总支书记罗立军介绍,该村在湘乡市率先取缔垃圾池、垃圾箱,实行垃圾分类和上门服务,垃圾处理和城市小区没什么两样。

过去,湘潭市曾统一在各村建垃圾池和垃圾屋,垃圾袋装分类靠宣传教育,清运处置靠财政补贴,这种农村垃圾治理模式,难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实施付费制后,局面变了。韶山市黄田村村民章志诚说:“实行付费制后,大家主动参与的意识更强了,垃圾分类也由‘要我分’变成‘我要分’。”

付费全覆盖,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

湘潭市从2020年开始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付费制,截至去年底,该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付费服务总额3200.4386万元,755个行政村实现付费机制全覆盖,形成了农村地区“户分类、村收集、乡镇处理”垃圾治理“全链条”模式。

为了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湘潭市推出“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的闭环管理制度。利用“村村响”、宣传栏、分片包户入户动员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的共识逐渐深入人心。“头一年,村里收垃圾处理服务费,17户村民等等看、没有交,村委会掏钱让他们体验‘上门服务’的好处。第二年,全村只有3户没有参与。今年,所有村民都参与进来了。”湘乡市育塅村党总支书记刘志良说。

湘潭市并没有止步于“付费制”,而是以此为起点,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再上一个台阶。目前,该市已建成“美丽乡村”101个、“美丽屋场”1110个、“美丽庭院”101127户。特别是将付费制纳入村规民约和“五好五差”乡镇、村庄评选内容后,农村乱丢、乱扔、乱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目前,该市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分别达到55%、66%。

湘潭在线 2022-1-31

 

 

“1+X”嘉兴模式全面发力 垃圾分类时尚你赶上了吗 文章下载

“1+X”嘉兴模式全面发力 垃圾分类时尚你赶上了吗

基层党建引领,社会力量齐参与。近年来,垃圾分类“1+X”嘉兴模式全面发力,全市社区基层形成了垃圾分类生活新时尚,取得可喜的成绩。记者昨天从市垃圾分类办获悉,在近日由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2021年度浙江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示范片区名单中,我市有9个街道(镇、开发区)入选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169个小区入选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此次入选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街道(镇、开发区)分别是南湖区七星街道、秀洲区油车港镇、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街道、嘉善县魏塘街道、平湖市新仓镇、海盐县周王庙镇、海盐县望海街道、海宁市斜桥镇和桐乡市开发区,入选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169个小区中,南湖区24个、秀洲区20个、嘉善县20个、平湖市20个、海盐县20个、海宁市20个、桐乡市20个、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18个、嘉兴港区7个。

榜样力量

引领社会绿色之风

“过去一年,我们在全市352个社区中创新开展示范社区创建,形成经验后,在周边社区进行复制推广,为镇(街道)示范片区全域高质量覆盖创造条件。”市垃圾分类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通过基层党建引领,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垃圾分类、党员户亮明党员身份参与楼道垃圾分类质量月度评比等活动,发挥了党员在家庭、邻里、楼道、小区和社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万余名党员干部进村社报到认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等工作;共组建各类服务团组5000余个,开展各类服务近1.9万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张张行走的“垃圾分类名片”引领着整个小区的绿色之风。在七星街道湘南社区,有垃圾分类劝导员陆荣金、分类“急先锋”陆菊明、“爱心剪刀”史建萍、拾金不昧的俞品观等榜样人物,他们守桶尽责,真情投入、精益求精,努力把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做实做细做暖。

像这样的榜样数不胜数。嘉北街道阳海社区中楠西区的姚晓勤曾是一名小学教师,退休后成为了阳海社区的垃圾分类劝导员,在成为垃圾分类劝导员的近千个日日夜夜中,她用坚持、勤劳、智慧,让中楠西区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垃圾准确投放率从原先的20%变成如今的90%。

“不见垃圾不见桶”

街容街貌焕然一新

去年,我市继续深入推进以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收集为主,其他县域特色模式为辅的“1+X”嘉兴模式,目前为止已在全市2301个小区进行复制推广,覆盖面已达90%,分类质量在85%以上。

如今,垃圾分类工作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开展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居民小区形成了“不见垃圾不见桶”、劝导效果好,分类质量高的规模效应,带动和吸引了周边小区的竞相加入,美化了小区环境,获得了百姓的好口碑。

社区、物业一体化,也促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在南湖街道桂苑小区,小区物业与垃圾分类收运同属于一家公司,实现从垃圾产生到分类运送“一条龙”服务,打通了社区、物业、分类企业、运输企业沟通协同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确保各环节顺畅运行。

在沿街商户垃圾收运中,“1+X”嘉兴模式演化为定时定车智能计量分类收运模式,全市在主次干道等1867条道路沿线,开展了撤桶进店定时定车分类计量收集,共取消投放点7019个,撤销垃圾桶12493个,同时在新改建的道路上已配置1574个“三合一”果壳箱,街容街貌焕然一新。

同时,一系列常态化运行工作机制保证了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让垃圾分类更高效。经过3年探索实践,我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1358”常态长效运行工作机制,夯实了市领导、市级部门及镇(街道)、社区、物业、三级桶长、收运企业等各方在社区垃圾分类中的职责。

城南街道紫元尚园是个新建小区,街道、社区、物业公司组成了三级桶长,督促做好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在投放时间对于分类投放不正确的居民溯源后由社区网格长、微网格长、在职党员和专职劝导员入户引导垃圾分类如何正确投放。目前,该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在99%以上,分类准确率在90%以上。

全市城乡生活垃圾

持续实现负增长

去年,我市以打造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为目标引领,掀起了奋勇争先的分类工作热潮,在住建部开展的2021年第三季度城市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中取得了全国中等城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同比增长率为负1.93%,自2020年以来持续实现负增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90.43%;提前完成住建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升级改造600个的任务。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广示范社区创建成果,在30%的示范社区创建的基础上,进行经验做法提炼总结,进一步提高基层垃圾分类治理能力,争取2022年全市示范社区创建比例达到50%,为镇(街道)示范片区创建打下坚实基础。”市分类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浪财经2022-1-11

 

 

通知

信息已完善成功
确认

在线咨询: 010-51651161

客服电话: 010-51651162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6号富莱茵花园18号楼

返回顶部
用户注册

个人注册

单位注册

联盟单位注册

{{ registerData.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6-20)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 registerWorkUnityForm.isHasName ? '用户名可以使用' : '用户名已被占用'}}

*请输入长度不小于6位数的数字或字母

{{count}}s后再次获取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注册
注册中...
已有账号,
用户登录

个人登录

单位登录

联盟单位登录

新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您已经成功设置密码,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权限不足

您未开通此功能,是否去开通?
确认
取消
提示

请购买本平台相关服务后使用该功能。
去购买
再想想
请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1.本学习平台资料查看针对会员开放;
2.购买相关服务请先注册/登录后完成购买;
用户协议

 

“帮我搜”网络平台站用户注册协议书

 

一、总则

此份协议是注册用户接受“帮我搜”网络平台(以下简称本平站)产品和服务时适用的通用条款。因此,请您在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前或接受本站的产品和服务之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注册用户协议的所有内容。

1 注册用户了解并同意:

①只要注册用户点击同意按钮并完成注册,注册用户就已接受了本注册用户协议及本站公布的各项服务规则包括填写实名的联系方式等等) ,并愿意受其约束。如果发生纠纷,注册用户不得以未仔细阅读为由进行抗辩。

②随着市场经营情况的变化,本站有权随时更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修改本注册用户协议时,本站将于相关页面公告修改的事实,有权不对注册用户进行个别通知。注册用户应该在每次登录前查询网站的相关公告,以了解注册用户协议及其他服务规则的变化。

2、若注册用户不同意本注册用户协议或相关服务规则,或者不同意本站作出的修改,注册用户可以主动停止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在本站修改协议或服务规则后,注册用户仍继续使用本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表示注册用户同意本站对本注册用户协议及相关服务规则所做的所有修改。由于注册用户在注册用户协议变更后因未熟悉公告规定而引起的损失,本站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的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权和运作权归本站。本站提供的服务将完全按照其发布的服务条款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注册用户必须完全同意所有服务条款并完成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本站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确认:本协议条款是处理双方权利义务的当然约定依据,除非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否则始终有效。

二、服务简介

1、本站运用自己的操作系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注册用户必须: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他必备上网装置。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电话费用、网络费用。

2 基于本站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的重要性,注册用户应同意:提供详尽、准确的个人资料。不断更新注册资料,符合及时、详尽、准确的要求。

3、本站对注册用户的电子邮件、手机号等隐私资料进行保护,承诺不会在未获得注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注册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以下情况除外:注册用户同意让第三方共享资料;注册用户同意公开其个人资料,享受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站需要听从法庭传票、法律命令或遵循法律程序;本站发现注册用户违反了本站服务条款或本站其它使用规定。

4、关于注册用户隐私的具体协议以本站的隐私声明为准。如果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本站保留结束注册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资格的权利。

三、帐户密码和安全性

注册用户一旦注册成功 ,成为本站的合法的注册用户。您可随时根据需要改变您的密码。注册用户将对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安全负全部责任。另外,每个注册用户都要对以其注册用户名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注册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注册用户帐户或存在安全漏洞的情况,请立即通告本站。

四、拒绝提供担保注册用户个人对网络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

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不论是明确的或隐含的,但是不对商业性的隐含担保、特定目的和不违反规定的适当担保作限制。本站不担保服务-定能满足注册用户的要求 ,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五、有限责任

本站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注册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本站的形象受损,所以本站事先提出这种损害的可能性。

六、通告

所有发给注册用户的通告都可通过重要页面的公告或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本站的活动信息也将定期通过页面公告及电子邮件方式向注册用户发送。注册用户协议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会以电子邮箱或者短信进行通知。

七、注册用户的建议

奖励注册用户在他们发表的一些良好建议以及一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策划方案时,本站愿意展示用户的构想落于实现。

八、责任限制

1、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本站无法控制的原因使本站销售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网上交易无法完成或丢失有关的信息记录等,本站不承担责任。但是本站会尽可能合理地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并努力使客户免受经济损失。

2、除了本站的使用条件中规定的其它限制和除外情况之外,在中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限度内,对于因交易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特殊的、附带的、后果性的或惩罚性的损害,或任何其它性质的损害, 本站、本站的董事、管理人员、 雇员、代理或其它代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承担责任。

九、法律管辖和适用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国法律。

2、如发生本站服务条款与中国法律相抵触时,则这些条款将完全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台法条款则依1旧保持对注册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3 本协议的规定是可分割的,如本协议任何规定被裁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该规定可被删除而其余条款应予以执行。

4、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力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站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十、其他规定

1、如本用户协议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用户协议的其余内容仍应有效并且对协议各方有约束力。

2、本用户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具法律或契约效果。

 

同意
取消
状态变更提示
状态变更提示:您的账户在另一设备上进行登录,提示后 2S 后 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
同意
取消
提示

本平台会尽快针对您提出的主题搜集相关借鉴资料, 搜集结果会在3个工作日内发送到您的会员中心, 请注意查看,未及时收到信息可随时联系客服。
提交成功
提示

您已提出了一条帮我搜未完成,请您耐心等待或联系客服。
如何联系客服
上传凭证

只支持jpg、jpeg、png格式

上传
取消